×××医院抗生素使用规范

合集下载

抗生素使用规范【范本模板】

抗生素使用规范【范本模板】

抗生素使用规范为有效地控制感染而不引起体内菌群失调,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防止毒副作用发生和耐药的出现,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在严格的科学依据下,应用适宜的药物,适宜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控制感染或疾病的目的,使用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各种副作用的发生。

特制定本管理规范,以加强抗生素之合理使用。

一、单纯病毒感染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使用抗生素。

二、对发热患者应尽可能确诊后根据病情或细菌学方面的监测结果选用抗生素。

长期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可任意使用抗生素。

三、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感染使用抗生素,因局部使用较多发生过敏及导致耐药菌株的早发,特别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甙类等。

四、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必须有严格、明确的依据,应能达到协同的治疗效果,或以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耐药菌的产生为目的。

如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或诊断明了的严重感染(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脑),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等。

除特殊需要外,应以二联为宜。

不得堆积用药。

五、对一般感染,在抗生素使用后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 72-96小时,应考虑停药,特殊病种在明确诊断下可适当延长.六、抗生素的使用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用药。

七、抗生素的使用应同药敏试验密切配合,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使抗生素准确有效地发挥疗效。

八、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保险性”预防用药。

九、为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另外,青霉素类、头孢类应严格按药品规定要求做皮内过敏试验,皮试阳性者禁止使用。

十、对老年人、孕妇、新生儿及肝肾疾患者有其它特殊病种者应特别注意到其生理、病理特性及个体差异,准确选药,适当调整剂量。

十一、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应有专人进行疗效、数量及副作用、耐药性的统计,用以指导和制定合理应用的有关规定。

对初诊者需认真询问过敏史,对过敏阳性者,病历须作醒目记载。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引言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抗药性的出现,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

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医院制定了以下抗生素使用制度。

制度内容1. 临床应用指南我们医院将制定详细的临床应用指南,根据不同病情和细菌感染类型,明确抗生素的使用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抗生素审查为了防止滥用和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我们将实施抗生素审查机制。

医院内设抗生素审查委员会,负责对每一次抗生素开具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合理性和必要性。

3. 抗生素使用监测我们将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每个临床科室和医生的抗生素使用情况。

通过定期分析统计数据和评估结果,发现潜在的过度使用或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4. 抗生素教育培训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和知识,我们将定期举办抗生素教育培训课程。

培训内容包括抗生素的分类、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正确使用方法等。

同时,还将强调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并提供相关预防策略和措施。

5. 统一采购和库存管理为了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和合规性,我们医院将进行统一采购和严格的库存管理。

只有通过审查委员会审核的抗生素才能被采购,并且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储存和使用。

6. 报告和反馈机制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我们将建立抗生素使用的报告和反馈机制。

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抗生素使用相关的问题,并配合抗生素管理委员会进行调查和整改。

结论通过完善的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我们将能够合理地管理和使用抗生素,减少抗药性的风险,并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制度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制度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的产生,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临床科室和药房,包含医院内的门诊和住院病区。

二、管理要求2.1 抗生素使用的指征和准入医院全部科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必需遵从以下指标和要求:2.1.1 感染诊断与临床评估•必需有明确的感染诊断,并以科学的方式进行临床评估。

•临床评估必需包含患者的病情、体温变动、试验室检查等指标。

2.1.2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尽可能提取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菌株和药物敏感性,以引导抗生素的选择。

2.1.3 抗生素选择和疗程•抗生素的选择必需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确保使用具有针对性的药物。

•疗程应依据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情况和治疗反应进行调整,不得滥用或过长使用。

2.2 抗生素处方和审批医院在抗生素处方和审批方面,要求如下:2.2.1 抗生素处方•抗生素处方必需由医生书写,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用药名称、剂量、疗程等信息。

•在处方上必需注明是否为新一代抗生素、限制使用抗生素,以及是否需要特殊的使用授权。

2.2.2 抗生素审批•医院设立抗生素审批委员会,负责审查和审批抗生素使用申请。

•抗生素使用申请必需包含患者的临床诊断、用药指征、抗生素选择、疗程和预期效果,以及其它必需信息。

•抗生素使用申请必需经过审批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否则不得使用抗生素。

2.3 抗生素库存和发放医院在抗生素的库存和发放方面,要求如下:2.3.1 抗生素库存管理•医院药房必需定期进行抗生素库存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性和药物质量。

•过期的抗生素必需及时清理销毁,避开使用过期或陈旧药物。

2.3.2 抗生素发放•抗生素的发放必需经过医生处方和药师审核,并记录在案。

•药房必需依照临床科室的实际需求和合理的用药量,合理布置抗生素的发放数量。

2.4 监测和评估医院在抗生素使用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包含以下要求:2.4.1 监测抗生素使用率•医院必需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测系统,定期收集、统计和分析抗生素使用数据。

抗生素使用规章制度

抗生素使用规章制度

抗生素使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保护公众的健康,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药店等医疗单位,以及所有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行为。

第三条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以及一些其他疾病。

但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第四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当严格遵循医疗伦理,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科学合理地选择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对抗生素的采购、存储、发放、使用等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药师团队,负责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指导和监督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抗生素使用意识和素养。

第八条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当听从医生指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和使用频次。

第九条患者对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效果应当及时告知医生,医生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医疗机构所有。

第二章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开展抗生素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发病原因、病原体的敏感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抗生素。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循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包括:①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②根据临床诊断和病原学资料选择抗生素种类和用药途径;③根据抗生素的药动学特征确定合理的用药剂量和用药频次。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当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说明使用,不得擅自更改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

第十四条避免因患者存在过敏史或者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而导致药物过敏反应。

第十五条对于需要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当定期评估用药效果,避免药物滥用。

第十六条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当注意防止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细菌感染,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七条对于特殊病情和特殊患者,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目的与意义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抗生素滥用带来的不良后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抗生素使用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

二、抗生素使用原则适应症明确抗生素使用必须基于明确的临床适应症,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

病原学诊断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尽量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感染病原体种类。

药物选择合理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品种和给药方式。

用药剂量与疗程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推荐的剂量和疗程使用抗生素,不得超量、超时使用。

三、抗生素使用管理流程处方开具医师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必须注明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病原学诊断结果、选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疗程等信息。

处方审核药师应对抗生素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开具符合规定。

用药监测临床科室应定期对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进行监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不良反应报告如发现抗生素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培训与考核医务人员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考核与奖惩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考核制度,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医务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规使用抗生素的医务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

五、附则制度修订本制度由医院管理部门负责修订和解释,如有需要,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如有法律方面的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抗生素使用与抗感染制度

抗生素使用与抗感染制度

抗生素使用与抗感染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和抗感染工作,提高医疗质量,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和抗感染治疗的失效,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科室和人员,包含医生、护士、药剂师和行政人员等。

第三条抗生素的使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并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关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看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中的抗生素包含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

第二章抗生素使用管理第五条医院应配备特地的药剂师,负责抗生素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管理工作。

第六条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监测委员会,负责订立抗生素使用的评估标准、监测指标和评价方法,并定期评估和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第七条医院开展抗生素的目录管理,订立抗生素的使用目录,明确每种抗生素的适应症、剂量、使用时机和疗程,并及时更新。

第八条医院应加强抗生素的储存管理,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九条医院开展抗生素的临床引导工作,订立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引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抗生素的临床疗效。

第十条医院应加强抗生素的药物监测,对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抗生素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抗生素使用中的问题,防止不必需的滥用和误用。

第三章抗感染制度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掌控与防备委员会,负责订立感染掌控与防备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协调各科室之间的感染掌控与防备工作。

第十三条医院应加强感染监测工作,定期对医院内感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干涉和治疗。

第十四条医院应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培训机制,确保医院内的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卫生符合标准。

第十五条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掌控知识和操作技能,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工作。

第十六条医院应加强感染掌控的药物管理,规范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并加强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的报告。

门诊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门诊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门诊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门诊抗生素的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特订立此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门诊部门,包含医生、护士、药剂师等相关工作人员,必需严格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抗生素使用管理应遵从科学、合理、规范和依法原则,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抗生素使用准则第四条门诊医生在处方抗生素时,应依据患者病情、细菌感染类型、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综合考虑,严格遵从以下准则:1.严格依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抗生素使用相关政策和指南进行用药;2.严禁使用抗生素作为虚假或不必需的治疗手段,不得违规开具抗生素处方;3.尽可能选择窄谱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开使用广谱抗生素;4.做好药物过敏史和耐药情况的评估,避开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抗生素;5.抗生素使用后需及时进行效果评估,若患者未显现明显好转,应调整治疗方案。

第五条门诊护士在患者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应严格依照以下准则执行:1.确保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依据医生的处方准确计算给药剂量;2.在给药前与患者核对个人信息、药物名称、用量和用法等关键信息;3.监测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效果,并及时向医生报告;4.加强对患者的药物管理,防止患者因个人原因提前停药或滥用药物。

第六条门诊药剂师在抗生素发放和药物管理中,应严格依照以下准则执行:1.在发放抗生素前,核对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2.向患者认真解释抗生素的用法、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加强药物的合理用药教育;3.监督抗生素的库存管理,确保药物质量和有效期,并进行定期盘点;4.搭配医生和护士对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跟踪。

第三章培训和管理第七条医院应定期组织门诊医生、护士和药剂师进行抗生素使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抗生素的认得和理解。

第八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定期对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我院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生素使用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部门和科室的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三、管理原则(一)根据抗生素的疗效、安全性、价格等因素,将抗生素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个等级。

(二)各级医师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优先选择非限制使用级别的抗生素。

(三)在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级别的抗生素时,应严格遵循相关审批程序和规定。

四、管理措施(一)建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权限。

(二)制定抗生素分级管理目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三)加强抗生素使用培训,提高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能力。

(四)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各科室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五)建立抗生素使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责任与处罚(一)各级医师应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不得擅自越级使用抗生素。

(二)对违反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的行为,医院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对造成患者用药安全事件的责任人,医院将依法予以处理。

六、附则(一)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本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三)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修改意见,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

通过以上措施,我院将进一步加强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医院手术病人术前抗生素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手术病人术前抗生素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手术病人术前抗生素使用标准操作规程目的明确医院为保证手术病人术前抗生素使用时机的到位,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

内容1.定义1.1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使用:在手术适当时机,通过全身给予合适的抗生素,使整个手术过程中可能受菌污染的手术部位组织保持有效药物浓度,抑杀污染的病原菌,从而达到预防、减少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之目的。

1.2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时机:在术前 0.5~2 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如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可予追加第3 剂。

1.3TIME OUT 制度:为保障每例手术的安全,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在其身体上开始任何医疗操作之前,“暂停片刻”,参与手术的成员(包括意识清醒的病人)一起来完成最后的病人确认工作。

2.角色与职责2.1主管医生:开具规范的包括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手术医嘱。

2.2病房护士:根据手术医嘱完成相应抗生素皮试,准确登记病人皮试信息并及时向主管医生反馈。

负责药品验收、病人匹配、化药、并负责将病人和药物送至手术室。

与药剂科一起办理病人停刀等原因的药品退还。

2.3药剂科:负责手术病人的术前使用抗生素药物分包,配送至病房,协助解决病人停刀等原因的药品退还。

2.4麻醉科医师:负责抗生素过敏的抢救,一起手术安全核查表各项术前校对,提醒手术医生术中追加抗生素。

2.5手术室医护人员:执行 TIME OUT 制度,进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各项术前校对。

手术室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路、输液以及负责术前抗生素的应用和病人监测,提醒并负责术中追加抗生素的应用,负责与病房保持联系。

3.术前抗生素使用标准操作流程内容3.1术前 1-2 天:拟手术病人的主管医生开具手术医嘱,包括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医嘱:药物名称、剂量、术前准备室术前半小时使用。

如估计手术时间将超过 3 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将>1500ml,主管医生应同时开出第 2 剂抗生素术中备用,必要时尚需准备好第 3 剂。

第一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1. 引言抗生素是医院中常用的重要药物,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正确的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多种问题,例如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不良药物反应等。

为了合理、科学、安全地使用抗生素,第一医院制定了本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2. 目的本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止抗生素的不必要使用和滥用,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第一医院所有科室和医务人员,包括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

4. 抗生素使用原则4.1 合理使用医院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临床指南,合理选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感染类型、病原体敏感性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制定。

4.2 适量使用医院鼓励医务人员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遵循药物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原则,尽量减少抗生素使用量,以减少副作用和药物费用。

4.3 时限使用医务人员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治疗周期原则,及时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不需要继续使用的抗生素,应及时停药。

4.4 联合使用医院推荐医务人员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联合用药的需要和合理性。

4.5 预防使用医务人员在手术、产前产后等特殊情况下,根据感染预防指南的要求,进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 抗生素使用管理措施5.1 抗生素审核第一医院设立抗生素审核制度,所有使用抗生素的医务人员在使用前需进行上报和审核,由专业的医学评审人员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审查和指导。

5.2 抗生素指导和培训医务人员在进入第一医院工作前,必须参加抗生素使用指导和培训,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提高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5.3 抗生素监测和反馈医院建立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测和反馈制度,定期对各科室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向医务人员提供使用情况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5.4 抗生素耐药监测医院积极参与抗生素耐药性监测工作,定期对医院内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方针。

第三条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监督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协调解决抗生素使用管理中的问题。

第二章抗生素使用原则第四条医院抗生素使用遵循以下原则:(一)诊断明确,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敏感抗生素。

(二)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三)尽量使用单一抗生素,避免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

(四)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

(五)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等)使用抗生素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谨慎使用。

(六)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院内外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第三章抗生素使用审批制度第五条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审批制度,对以下情况使用抗生素需进行审批:(一)使用特殊级抗生素。

(二)使用非本医院药品供应目录中的抗生素。

(三)使用超常规剂量或疗程的抗生素。

(四)使用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疾病。

(五)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第六条抗生素使用审批程序:(一)使用抗生素的医生填写《抗生素使用申请表》,说明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依据和预期效果。

(二)科室主任对申请进行初审,签署意见。

(三)抗生素使用管理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复审,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签署意见。

(四)药剂科根据审批意见,提供相应的抗生素。

第四章抗生素使用监测与评价第七条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监测与评价制度,对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八条医院药剂科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医院抗生素使用数据,定期向医院管理层和抗生素使用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九条医院定期组织抗生素使用评价,对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医生进行表彰,对存在问题的医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医院使用抗生素管理制度

医院使用抗生素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降低抗生素耐药性,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医院药事委员会全面负责抗生素管理,业务院长(或分管院长)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由药剂科全面负责日常工作。

2.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由各科室主任负责,负责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和反馈。

三、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1. 将常用抗生素划分为一、二、三线,住院医生处方权限为一线药物,主治医师处方二线药物,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处方三线药物。

2. 严格执行抗生素处方权限,未经授权不得开具处方。

四、抗生素使用原则1. 严格按照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管理办法,根据病情、药敏试验结果、患者体质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生素。

2. 优先选用一线药物,尽量避免使用二线、三线药物。

3. 避免无指征使用抗生素,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防止过度使用。

五、抗生素应用管理1. 药剂科负责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供应等工作,确保抗生素质量。

2. 医院定期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通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的收集、分析和反馈。

4. 医院医务部门督促、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相关制度,协助组织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

六、抗生素耐药性监测1. 检验科负责全院微生物学监测,开展病原体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

2. 定期总结、分析监测结果,向药事委员会反馈,并向全院公布。

七、宣传教育与培训1. 加强院内抗生素合理应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

2.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抗生素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八、监督检查与考核1. 医院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将抗生素使用情况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确保抗生素合理应用。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文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治疗疾病的疗效,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合理利用抗生素资源,防止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的使用,包括门诊和住院。

第三条北京市卫健委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是抗生素使用管理的基础,本制度与相关政策和规定抵触的,以相关政策和规定为准。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标是提高医生、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和理解,规范抗生素的开具和使用,降低对抗生素的滥用和临床耐药性的产生。

第五条本制度的原则是抗生素使用频度合理,用药剂量准确,疗程合适,种类规范。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严格遵守医院制度、操作规范以及各项规章。

......第二章抗生素使用的级别分类和准入规定第七条本医院按照抗生素的级别对其使用进行分类,分为限制级、特殊级、一般级和自由级。

第八条抗生素的分级和准入规定需经过临床药师或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审核。

第九条限制级抗生素的使用必须经过临床抗生素使用委员会视察批准,并由指定的药剂师配药。

第十条特殊级抗生素的使用必须由医务人员填写特殊级抗生素使用申请表,并经过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一般级抗生素的使用必须由医务人员根据病情和用药指南填写抗生素使用申请,并经过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审核。

第十二条自由级抗生素的使用无需额外的申请和审核程序,但医务人员需负责合理使用。

......第三章抗生素使用的规范和监测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遵循以下规范:(一)按照患者病情和用药指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二)严格按照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三)严禁自行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

(四)严格遵守抗生素药物相互作用的禁忌。

(五)对于使用并发症的患者,应注意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第十四条医院设立临床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根据数据进行评估和改进。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

三、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1. 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2. 根据患者病情、感染部位、细菌种类、药物抗菌谱、抗菌作用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生素。

3. 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单药不联合、能短疗程不长期”的原则。

4.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5. 加强对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行为。

四、抗生素使用管理1. 药剂科负责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供应和管理,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和供应。

2. 医务人员应具备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规定程序开具抗生素处方。

3. 门诊、急诊、住院等科室应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规定,对病情进行评估后,方可开具抗生素处方。

4. 住院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5. 医师应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6. 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准确、及时地执行抗生素给药,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师。

五、抗生素使用监督检查1. 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管理抗生素使用情况。

2. 定期对临床科室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4. 加强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执行。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临床科室、药房及其他涉及抗生素使用的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使用、监测和评价等环节,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水平,降低抗生素耐药性风险。

第二章抗生素采购与管理第四条医院抗生素采购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优先采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生素;2. 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确保药品质量;3. 按照临床需求合理采购,避免库存积压。

第五条医院应建立抗生素采购审批制度,采购前需经过相关科室会诊,确保采购的抗生素符合临床需求。

第六条医院应建立抗生素库存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库存,及时补充所需药品。

第三章抗生素使用第七条医师在开具抗生素处方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评估病情,合理选择抗生素。

第八条医师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严格按照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和药品说明书使用;2.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抗生素种类、剂量和疗程;3. 不得随意更换抗生素种类和剂量;4. 对于疑似感染患者,应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原菌后选择针对性抗生素。

第九条医师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注明抗生素的使用目的、剂量、疗程和注意事项。

第十条医师应定期对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四章抗生素监测与评价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制度,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开展抗生素使用评价工作,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第十三条医院应定期组织抗生素使用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

第五章责任与奖惩第十四条医院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医师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如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诊所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制度大全

诊所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制度大全

诊所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制度大全制度编号:XXX-XXXX制度名称: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和规范不要标题的诊所医院内抗生素使用行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药物耐药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不要标题的诊所医院内所有使用抗生素的医疗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药师等。

三、制度内容1. 抗生素开具与使用1.1 严格按照国家和医院相关规定开具抗生素处方,并在处方上注明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使用频次等内容。

1.2 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遵循“三联”原则,即临床诊断明确、药物敏感性明确和抗生素可行性明确。

1.3 医生应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指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不得滥用广谱抗生素或开具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1.4 医生应及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调整和管理。

1.5 患者需按照医生开具的抗生素处方进行用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2. 抗生素配送与存储2.1 药师应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相关标准对抗生素进行配送和存储,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2 抗生素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3 抗生素应单独存放,与其他药品分开,严禁混用或错用。

2.4 抗生素的有效期应定期检查,过期或失效的药品应及时报废处理。

3. 抗生素使用监测与评估3.1 不要标题的诊所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抗生素使用监测与评估制度,对医院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

3.2 医院应定期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抗生素的使用频率、种类、疗程等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3 医院应根据监测结果对医生和药师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4. 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宣教4.1 不要标题的诊所医院应定期开展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的宣教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举办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

4.2 通过宣教活动,提高患者、医生和药师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合理使用的认识,减少滥用和错误使用的发生。

《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

《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

《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各临床科室:为了规范目前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现象,更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并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我院特制定《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现下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抗生素的使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武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保护功不可没。

但滥用抗生素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抗生素的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抗药性等。

为了防止和减少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为此,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与药事管理委员会特制定《祁东县妇幼保健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望各临床科室、药剂科严格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应避免或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宜应用抗生素;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任意采用抗生素;3.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二、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各类抗生素的适应症及其毒副作用;2.感染性疾病,入院后(或发现后)首先采取标本送检,然后根据病情估计可能的感染菌,试用一至三种抗生素。

分离出病原菌并且测定其药敏或联合药敏后,应用有效抗生素(品种选择一类为主,总体品种不得超过三种);3.结合临床诊断、感染轻重、患者一般情况以及用药后的反应、药物副作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药物价格等选用适当的抗生素;4.针对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时,用量应适当,疗程应充足,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停药过早而引起复发;5.氨基甙类抗生素应特别注意其耳、肾毒性,严格控制用量及其疗程,对于儿童尤加谨慎。

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病人、心脑血管病病人等),提倡不用。

若应用,品种不得超过二种,并且以一类为主。

用药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7.在患者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生素应特别注意其肝、肾毒性;8.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使应用抗生素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9.静脉滴注抗生素要注意抗生素之间,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10.联合应用抗生素必须有明确的指征,以防止抗生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无关作用,副作用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新启用抗生素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菌产生耐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

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

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

合理使用抗生素需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没有一个固定方案可在不同情况下套用。

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2. 抗生素的临床选择2.1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否则就无的放矢,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2.2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如根据其药敏试验情况: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青霉素、氨曲南和羧苄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9.3%、86.7%和76.2%;对氧氟沙星、泰能、普舒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其次是头孢哌酮和丁胺卡那,敏感率均为96.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交沙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7.5%,86.7%,86.7%,84.7%;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丁胺卡那的敏感率为81.8%。

铜绿假单胞菌对西力欣、先锋霉素Ⅴ号耐药率均为100%,其次对氯霉素、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1.2%、87.5%;对环丙沙星、普舒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对丁胺卡那、头孢哌酮、复达欣的敏感率,分别为93.5%、88.9%、83.9%。

以上调查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3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重症深部感染选择抗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均较高的抗生素。

对于早期金葡球菌败血症,头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孢噻吩高,其半衰期也较长,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

头孢噻污等。

2.4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选择抗生素。

2.4.1吸收过程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有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唑啉、头孢立新、阿莫西林、利福平等;青霉素类易被胃酸破坏;氨基甙类、头孢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万古霉素,口服吸收甚少。

近年一些新的长效口服抗生素如新型头孢霉素(Cefprozil、Cefpodoxime、Carbaceplem)、新大环内酯类(Clarithromycin、Azithromycin);还有第4代喹诺酮类:妥舒沙星、斯帕沙星、左氟沙星等抗菌谱广、活性强、组织渗透性好的品种上市。

2.4.2分布不同的抗菌药物其分布特点亦不同,氯洁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某些品种在骨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

在治疗骨感染时可选用上述骨浓度高的抗菌药物。

有些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好,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液浓度的50%~100%,如氯霉素、磺胺嘧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异烟肼、5-氟胞嘧碇、甲硝唑等均属此类;抗菌药物可穿透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透过胎盘较多的抗菌药物有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呋喃妥因、青霉素G、磺胺类、四环素类。

因此妊娠期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因为可损及胎儿第八对颅神经,发生先天性耳聋,四环素类可致乳齿及骨骼受损。

总之,抗生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关键是能否在一定时间内在靶组织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即MIC,同时要根据分布情况,找到合适的给药方式,以避免对其他器官的毒害,尤其是肝、肾等组织。

以下因素严重影响药物分布至靶组织: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病理屏障:包裹性感染如心包感染等;药物剂型及其理化性质;血浆蛋白结合率;细胞内转运方式等。

2.4.3排泄在尿路感染时多种抗菌药物均可应用,但最好选择毒性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

红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头孢唑酮、头孢三嗪等主要或部分由肝胆系统排出体外,因此胆汁浓度高,可达血浓度的数倍或数十倍;病情较重的胆系感染,可选择广谱青霉素类与氨基甙类联合应用,等等。

2.4.4代谢多数抗菌药物可在体内代谢,如氯霉素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失去抗菌活性;头孢噻肟在体内代谢生成去乙酰头孢噻肟与药物原形共同存在于体内,去乙酰头孢噻肟亦具抗菌活性。

抗生素使用原则3.1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

3.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3.3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3.4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皮肤)。

3.5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联合应用抗生素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按作用性质可分为四类:繁殖期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先锋霉素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

联合应用预期可能产生协同、累加、无关或拮抗作用。

4.1联合用药适应症混合感染;严重感染;抗感染药难以到达感染部位;抑制水解酶的细菌感染;需较长时间应用抗感染药,且细菌对其易致抗药的(如结核杆菌)。

4.2临床常见联合用药在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不明时,可凭经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旦药敏试验出结果后,根据药敏试验用抗生素。

4.2.1葡萄球菌感染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时,有人主张以红霉素或先锋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其它抗生素:如红霉素加氯霉素;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

红霉素加利福平;先锋霉素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加万古霉素或普舒。

4.2.2肠杆菌感染因易耐药常采用氨基甙类加广谱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或普舒;氨基甙类加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塞肟等)。

4.2.3绿脓杆菌感染多采用联合用药。

临床上多采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与多粘菌素、磺苄青霉素、头孢塞肟或氧哌嗪青霉素联合。

4.2.4变形杆菌感染以丁胺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β-内酰胺药。

4.2.5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时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效果很好。

4.3抗菌药的配伍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用时,如在体外混合,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可使庆大霉素部分失活而降低疗效。

因此氨基甙类与β-内酰胺类联用时,都应分别溶解分瓶输注。

头孢类与青霉类相同,在溶液中稳定性低且易受pH值影响,严禁与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等)或碱性药物(如氨茶硷、碳酸氢钠等)配伍。

青霉素类的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有利。

若采用静脉给药时,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在100ml液体中,于0.5-1小时内滴完。

某些抗菌药物的联用,除协同作用外毒性也增加,如两种以上氨基甙类联合应用常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增强,氨基甙类与头孢菌素联用可致肾毒性增强;与强效利尿药联用,可使耳毒性增强,也可影响抗生素疗效。

抗菌药物监测与最佳给药方案5.1抗菌药物监测的指标:5.1.1最低抑菌浓度(MIC)监测,保证用药有效性。

5.1.2联合药敏试验,以制定两种或多种药物联用后,属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的相互作用。

5.1.3血清杀菌效价(SBA)这一指标可反映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的综合指标。

峰时≥1:8,或谷时≥1:1,临床可获较好的疗效。

5.1.4抗生素后效应(PAE),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一段时间抑制的效应。

以上工作为临床制定最佳给药方案,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

5.2最佳给药方案:成功的抗生素治疗,还必须了解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和规律,从而建立最佳给药方案。

关于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许多专家提出有别于传统的方式方法,氨基甙类国外主张每日一次大剂量给药比多次小剂量用药副作用明显下降。

选择适当的给药时机,有目的的选择抗菌药避免频繁更换或中断,使血药浓度保证达到MIC水平及减少外用等,都是避免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措施。

还要强调一点,要考虑药学经济学,即医疗费用问题,做到治病的前提下,选价格低的药物,减轻社会和病人负担。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6.1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可致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

氯霉素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6.2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6.3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血胆红素值升高。

四环素类、无味红霉素类和抗肿瘤抗生素引起肝脏损害。

多粘菌素类、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6.4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

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6.5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伪膜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

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临床较多见,以β-内酰胺类、链霉素、氯霉素为常见。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

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剖析抗菌治疗无效,因素可包括:病人、病原及药物的选择等方面。

7.1病人与诊断因素误诊与延误;免疫缺陷与抑制;局限性、包裹性感染,如脓肿;靶器官血流不足或血流阻塞;坏死组织及继发感染;异物与手术残留物;服药程度。

7.2病原抗药性: 可分为单一抗药性和多重抗药性;敏感性测试不正确;治疗阶段产生抗药性;突变株。

7.3 抗菌药物选择失误;给药途径、剂量、剂型;药物稳定性;药物活化:有些抗生素是以药物前体的形式存在,依赖在体内活化而成为有效形式,因此体内疗效的波动可能很大;已知或未知的降低或抑制药物的因素。

7.4 各国采取对策防止滥用抗生素据美国疾病管理中心调查,美国每年约1.5亿件抗生素处方,其中1/3是非必要处方,感冒的有1800万件处方均为非必要处方。

1979年9月美国医学协会公布一项调查结果,主诉感冒症状的占一半。

其中70%患者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后,生命力弱的细菌可被杀灭,但残存的细菌则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