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公开选拔干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十八大的总体部署当中,人才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为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有效执行,不断提高革新、强化廉洁、紧箍咒,提出了要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实施。

本文主要就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以期推动干部任用的改革发展。

(一)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考核制度不科学,考核标准容易被篡改,考核结果不可信。

考核制度的实施严重缺乏科学性,考核标准设置容易受到影响,考核过程中考核结果受到操纵,考核效果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2、推荐制存在滥用现象,将亲情、情绪和既定利益变为考核依据。

推荐制度也被滥用,当前存在许多以亲情、情绪或既定利益作为考核依据的推荐情况,而不是以个人实际能力为依据。

3、缺乏绩效考核,没有实现干部业绩的客观衡量。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实施仍缺乏绩效考核,有实现干部业绩的客观衡量,从而使得干部的能力发展不被恰当的评价和认可。

4、地域性倾向较强,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

目前,地域性是干部择优任用的显著特点,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影响了正常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对策1、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标准。

首先,各级管理机构应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标准,有效确保考核过程中标准的一致性和客观性。

2、加强客观性绩效评价。

其次,要加强客观性绩效评价,以推动干部业绩的实施和客观衡量。

让考核体系不仅考虑个人能力和业绩,同时也考虑绩效考核,以实现干部业绩的客观衡量。

3、减少推荐任用亲情因素。

同时,要加强对推荐制度的执行,减少亲情因素的影响,促使干部择优任用规范发展。

4、创新考核方式,运用科学化技术手段健全考核体系。

最后,应创新考核方式,引入新的考核形式,运用科学化技术手段,健全考核体系,形成可控的择优任用制度。

综上所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于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必须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标准,加强客观性绩效评价,减少推荐任用亲情因素,创新考核方式,运用科学化技术手段健全考核体系,从而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有效运行,推动干部择优任用的规范发展,实现中国改革发展的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目标。

干部选人用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干部选人用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干部选人用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干部选人用人是组织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工作,对一个组织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干部选人用人存在的问题,如选拔程序不规范、能力评估不准确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选拔程序不规范在干部选拔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程序和规范,往往容易导致主管者个人喜好、偏见和私利等因素影响到选拔决策。

这样不仅会损害公平公正原则,也容易破坏选出优秀干部的目标。

2.能力评估不准确在干部选拔中,往往只注重候选人所取得的成就和技术能力,并忽视了其领导才能、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评估。

这样可能导致培养出一些缺乏全面素质和良好行为品质的干部。

3.利益输送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权力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完善,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将干部选人用人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

这种利益输送现象严重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力,也妨碍了优秀干部的培养。

二、对策措施:1.建立规范的选拔程序要加强干部选人用人工作的规范性,确保选拔程序的公开、公平和真实。

具体来说,可以在干部选拔中引入独立第三方的评估机构来进行评估,采用多层面、多领域的评价方式,并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确保干部选拔工作符合法纪和制度要求。

2.全面考量干部能力与品德在评估候选人时,要全面考量其专业能力以及道德品质。

除了注重候选人所取得的成就和技术能力外还要关注其领导才能、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职业操守等方面。

可通过多元化的测评工具获取更全面客观信息,如心理测试、案例分析等。

3.加强监督与问责为了遏制利益输送现象,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通过加大对选人用人程序的监督力度,广泛收集反馈信息并予以核实,确保候选人的选拔程序公正公平。

对涉及到利益输送问题的责任人要严肃追责,完善惩处措施和制度,形成有效威慑。

4.加强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是解决干部选人用人问题的长久之道。

应推行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的干部选拔培养规划,并建立健全干部培训、轮岗交流、评价考核等机制,为优秀干部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

如何让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需要探讨和完善

如何让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需要探讨和完善

如何让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需要探讨和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我国干部选拔机制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公正、公平、公开的特点。

公开选拔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期盼,也是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近年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一、加强程序规范,保证公正公平公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程序应该严格规范,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首先,选拔机构应该建立健全选拔规则和考核标准,明确选拔对象和条件,确保选拔过程公正公平;其次,选拔程序应该透明、公开,公布考试、面试等环节的时间、地点、科目、评分标准等信息,让所有参与者都了解规则和要求;最后,选拔机构应该加强监督、惩罚和问责机制,防止恶意操作、内部腐败和违法乱纪行为,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

二、创新选拔模式,提高选拔质量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应该不断创新选拔模式,提高选拔质量。

一方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和考核,比如考试、面试、实操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保证选拔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线上报名、在线测试、网络面试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和公开度。

三、加强选拔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不仅要注重选拔过程的公正公平公开,还要注重选拔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一方面,选拔人员入岗前应该进行专业培训和职务考核,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管理能力和知识技能;另一方面,选拔人员在岗期间还应该接受定期考核和评估,以检验其实际表现和成果,及时纠正和改进不足之处,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不仅是一项选拔工作,也是一项监督责任。

为了更好地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干部任用检查和考核,严格干部提拔任用程序,对于违反选拔规定、不适任或不称职的干部,应当立即予以纠正、调整或者撤换,确保选出的干部能精干任事、忠诚干净担当。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认同感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应该在广泛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推行。

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

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

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一、引言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干部选拔任用是党的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在实践中,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影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1. 基层干部缺乏选拔机会。

基层是基础,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干部往往缺乏选拔机会,导致他们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不仅限制了他们个人能力和才华的发挥,也影响了基层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2. 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不透明。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都认为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不透明。

有些领导喜欢在背后搞小圈子、打招呼、拉关系等方式来安排人员。

这样做既违背了选拔干部的原则,也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建设。

3. 干部选拔任用存在腐败问题。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腐败问题也时有发生。

一些领导利用职权为亲属、朋友等人员谋取利益,或者收受贿赂来安排人员。

这不仅破坏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4. 干部选拔任用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可能会因为个人偏好、主观臆断等原因来安排人员,而忽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素质。

这种情况下,很多优秀的干部可能会被忽略掉,而一些不太合适的人员却被提拔重用。

三、造成问题的原因1. 体制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健全。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还存在着一些过时、僵化的体制机制。

这种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也难以保证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 意识观念不够先进。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有些领导的意识观念还不够先进。

他们可能过于看重关系、资历等因素,而忽视了干部的实际能力和素质。

这种观念上的偏差也导致了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3. 监管机制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监管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原因之一。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000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年轻干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年轻干部是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培养与选拔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浅谈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一、缺乏专业化的培养机制在现行的干部培养体系中,针对年轻干部的培训项目主要以一些全员参与的课程为主,没有特别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职能的特定培训。

这样的培训方式使得年轻干部很难获得专业化的培养,无法真正提高专业技能及素质。

因此,建议以年轻干部的学科特点、职位角色及组织发展需求为基础,制定更具差异性、针对性的课程及培训计划,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各领域年轻干部的素质。

二、选拔机制不够透明公正在干部选拔方面,经常出现没有明确的选拔标准、过于讲究关系和任务指标、几个人之间内部协商等问题。

一些年轻干部认为“有关系”、“会拍马屁”才是选拔的关键。

这样不仅会治理干部队伍,更重要的是损害了社会公平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利益。

因此,应该制定科学的选拔制度和标准、监督和检查选拔过程、将选拔公开化等措施,确保选拔工作更加透明化、客观化。

三、倾向选择知识型人才现在的一些公司、机构会特别喜欢选择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并且认为人才的资历越高越有优势。

然而事实上,一个人除了知识、技能外,还有其它的素质、能力,例如工作态度、职业精神等,这往往是成功的重要标志。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选拔那些素质突出、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尤其是那些有创新、领导和创业能力的年轻人。

综上所述,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对于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坚持“人才强企”的战略,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选拔制度,培养选拔那些德才兼备、能力突出、有责任心和创造力的年轻干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干部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和发展。

因此,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干部培养选拔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改善。

一、问题分析1. 体制不完善我国干部培养选拔的机构比较多,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但体制建设不完善,职责不清,导致了重复、浪费等问题。

2. 模式单一化干部培养选拔过程中,过去只注重学历、年龄等硬性指标,忽视了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单一化的选拔模式,限制了优秀人才的涌现。

3. 缺乏公正公平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存在个别干部联合团伙搞“拉票”“贿选”等不当行为,导致人员选拔不公正、不公平。

4. 重“关系”、轻能力当前干部选拔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只重视选择“熟人”、“熟手”,注重“身份”而不是真正的能力,导致不合适、不专业的人才进入干部队伍。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独立完善干部选拔与培养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和机构设置。

加强机构间的协调与衔接,优化干部选拔与培养的工作流程。

2. 实行多元化的干部选拔模式。

推行能力导向、综合素质评估、实践经验等选人标准。

同时建立绿色通道,允许优秀的专业人才加速成为干部。

3. 建立公正、公平的干部选拔机制。

严厉打击不当竞选行为,严格干部选拔程序,加强队伍纪律性和监管力度,确保干部选拔的公平公正。

4. 重视能力和潜力,杜绝等闲观望和“关系论”。

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拔标准,拉开干部选拔的潜力和广度。

加强干部聘任工作和能力培养,让胜任工作的人尽快走上岗位。

三、结语干部是社会中坚力量,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干部的重要作用。

但在干部的选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对此,《关于加强党的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的出台,提出了突破口。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切实采取措施,完善干部选拔机制,提高干部选拔的质量,构建完善的干部队伍。

我党公选领导干部制度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党公选领导干部制度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思 政探 讨
对 州
我党公选领导干部制度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刘 飞
中共 黑 山 县 委 党校 辽 宁黑 山 1 2 1 4 0 0
摘要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我 党探 索建设 中国特 色社会 不完善 , 存在考察事项不 公开 , 考察范 围有 限、 方法 和手 段单 主 义民主政 治的重要 实践形式 ,是 我 国政府廉政建设 的重要 考察结果不公开等问题。 步 。现阶段 , 公 选领导 干部 已经在很 多地 方开展 实施 , 在 实 = _ : 、 我党公开选拔领 践 中取得很 好的效果 , 得到 了人 民拥护和 支持 。但 必须看到 , 1 . 大胆 探索 , 大胆 实践 , 把选 举制领 导职位 引入公 选的 公选领导干部存在 的 问题 。本 文首先 对公 选领 导干部 中存在 范围 的 问题 进行 了分析 , 然后对可 以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 了探讨 , 在我 国选举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 下 ,将公 开选 拔引入选 着重从公选领导干部的“ 三环 节” 入 手, 提 出对策。 举 制领导 职位 , 将公开竞争 引人选举制度 , 无疑是对领导干部 关键词 : 公 开选拔领导干部 存 在问题 三环 节 选拔制度 的重大突破 。 公 开选拔选举制领导干部 , 将考试合格 者定 为候选人 , 也就是应试者在经过笔试 、 面试 和组 织考察之 公 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我党推进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后 ,他也 只是获得 了候选人 资格 ,而不是真正 获得 了这个职 的重要一环 , 我党始 终秉 持着德才兼备 、 以德为先 、 公开选拔 、 位。 只有在 经过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选举 或任命 , 他才真正成 平 等与竞争原则来进行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公职人员 的录用 为这个职位 的履职者。这就表明 , 在选拔领导干部时 , 要经过 工作 。经过几十年 的探索 , 在 坚持党管 干部 原则 、 为人 民服务 两个环节 , 一个是公选 的一般程序 , 一个是人大 的选举或任命 为宗 旨的基础上 , 我党已经形成 了职位分类 制度 、 新陈代谢制 阶段 。 这种 方式产生 的领导干部 , 更具有公开 、 透 明性 , 更能得 度、 激励约束制 度 、 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等公职人员选拔和 录 到 人 民的 认 可 。 用制度 , 这些制度 的确立对于完善党和 国家 的领导体 制 , 对于 2 . 加强对领导干部公选“ 三环节” 的指导与监督 国家政治制度 的改革 ,对于人 民的信任和拥护都是极其重要 公开选拔 领导干部 的“ 三环节 ” 是笔试 、 面试 和组 织考察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监督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出台并付诸实施,标志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近年来,各地以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为着力点,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任务的落实。

但从监督的实际效果及其在整个干部工作中的地位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工作仍然是当前干部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其薄弱主要表现在:1、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深层次思想障碍尚未真正排除。

从监督客体来说,有些领导干部受传统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的影响,存在“不让监督”、“权力受损”的心态:有的认为监督妨碍决策,影响效率;有的认为监督限制人、束缚人;有的认为监督是“看的盯着干的”,是“没事的找有事的”,是“少数人跟多数人过不去”;甚至有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多地强调干部监督工作是在唱“高调”,是在揭露干部工作的阴暗面,会影响干部形象,会影响人们对领导干部的信任,甚至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等等。

从监督主体来说,存在“不敢监督”、“无须监督”、“难以监督”、“监督不了”的心态。

从理论上讲,我国现行的干部监督体制中监督主体具有空前广泛性。

但现实当中,监督主体以上思想障碍仍然存在,有的担心影响团结,不愿监督;有的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有的受制于人,不便监督;有的方法简单,不会监督;有的信奉“用人不疑”,无须监督;有的认为有权力就有腐败,谁的权大谁说的就算,而自己又不了解内情,因而“难以监督”、“监督不了’;还有的认为选人用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哪个人做官,我都照样生活”,如此等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2、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科学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优秀范文5篇]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优秀范文5篇]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一段时间,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使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究其成效而言,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引入竞争机制,层层筛选,确实选出了一批素质较高的领导人才,同时发现掌握了一批较优秀的后备人才,公选推动了用人观念的转变,推进了干部制度改革的进程,公选在干部队伍中还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了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公选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跑官、买官、要官等在干部选拔使用中的腐败现象。

随着《条例》的贯彻实施,公选日趋成熟和规范。

但是,公选在长期沿用的干部制度下,毕竟是新生事物,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从当前所了解的公选工作中,试分析公开选拔党政干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广泛宣传发动,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这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及《条例》就新时期干部选用问题作出的重要举措,公选干部就是贯彻《条例》的有效形式之一。

但眼下,各地开展的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工作,虽是报纸报道、电视亮相、领导讲话,营造了一个又一个轰动效应,但群众及一些基层干部对公选的认识程度不高,普遍存在事不关己的心态。

观望者众,参与者寡,既使有的地方报名者数十倍、数百倍于选录职位,也是采取集体报名,生拉硬凑,一旦进入选录程序,群众也就漠不关心,最多只注意公选结果。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组织者对公选工作宣传不到位,一些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公选的方法、程序不能正确把握;另一方面是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公选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基本的民主意识,同时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参与竞争的积极性不高,游离于公选之外。

群众参与程度不高,选用干部的群众公认原则就难以落实。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问题分析干部培养选拔是一项关系国家治理和发展的重大任务。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1. 缺乏公正、透明的选拔程序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公正、透明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现实中还存在着权力寻租、人情交往等不正当因素的干扰,导致了许多优秀人才无法得到公平竞争和机会。

2. 少数派精英化倾向严重当前,有一定影响力和决策权力的职位普遍趋向于少数派集团。

这种精英化倾向使得多元声音被忽视,并可能导致领导层对于国家民生问题的认识与关切有所偏差。

3. 能力与背景不匹配在某些地方和领域,干部选拔时更注重考虑候选人的背景胶系而非能力素质。

这种现象使得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并延续了传统习惯观念对知识背景与个人品行等主观评价导致人才浪费。

4. 缺乏培养和选拔机制的衔接干部培养和选拔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一些能力较弱但背景突出的干部得到晋升和提拔,而忽视了一些能力强但背景相对普通的干部。

这种情况导致了人岗不匹配和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二、解决思路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公正、公平、透明的干部培养选拔体系,并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科学的选拔回避制度建立完善的选拔回避制度,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权力寻租行为,并确保真正实现按照资格任用、避免以权谋私。

2. 推进选民权威与多元性加强选民权威,推动职位竞争标准化,注重多元资源与声音代表,并建立专业化、高效合理的选委会。

3. 强化能力导向在干部培训过程中,应以能力为核心评估指标。

通过过去工作业绩、面试、模拟演练等方式,全面客观考核干部的专业技能、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优化培养选拔机制加强干部培养和选拔之间的衔接,建立职级与职责相匹配的晋升体系,注重培养一线实践经验丰富、领导能力突出的干部。

5. 推进信息公开透明建立完善的干部考核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干部竞聘结果和评选规则,并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在平台上进行定期公示,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及剖析

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及剖析

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及剖析干部选拔任用问题是我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实践中,干部选拔任用存在五个主要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

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和不足。

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严格、不公平的现象,这就为腐败现象的出现打开了空子。

二、干部选拔任用的主体过于繁杂。

主要表现为选拔任用主体数量过多,权责不明确,沟通匮乏等。

这样会导致选拔任用的不公正现象,也会给干部选拔任用带来一些麻烦。

三、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缺乏透明度。

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不够透明,缺乏公正的制度保障。

这样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倾向的滋生和蔓延,也容易引起干部不满和反感。

四、选拔任用标准不统一。

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不统一,甚至存在随意性,这样会导致选拔任用的不公正现象。

五、干部队伍结构单一。

干部队伍结构单一、层次不齐、缺乏差异化管理等问题,也使得干部能力和素质的高低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从而也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开展。

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制度、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和
政治环境等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和考核评价工作,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其次,要注重加强干部队伍结构上的优化升级工作,完善差异化管理机制,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最后,积极营造政治环境,大力倡导廉洁自律、诚信守法等正义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正常发展。

论选拔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选拔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是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德才兼备要求领导干部既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高尚的道德品质, 又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较高的工作水平。

文章就选拔基层领导干部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当前在选拔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办法进行了论述.关键词: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政治立场,道德品质,领导能力,论选拔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公平性和竞争性,破除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人为因素旧框框,为年轻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

实行公开选拔干部制度,能使在开放的环境中选拔人才,让一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地位,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此外,公开选拔干部,不仅避免了传统选拔制度中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推进了政府机构的运作从黑箱走向了透明,而且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实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有利于发现人才,挖掘人才,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实现了好中选优,优中选优,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给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还能激发领导干部的进取精神。

干部选拔中单一的委任或提名制,容易使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实,投机取巧,甚至欺上瞒下,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

通过公开选拔,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用人导向,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利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促使领导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使广大干部把心思花在为民办事上、花在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上,激励广大干部更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一、选拔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党政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暂行规定》等政策法规的出台,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也在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渐入正轨。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广阔国土的国家,为了有效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必须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干部来领导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然而,在当前的干部培养选拔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第一问题:陈旧的选拔模式在当前的干部培养选拔过程中,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放牛式管理方法,即通过晋升高级职位来确定下层干部。

这种模式忽视了个人实力和能力,在选择干部时较为单一,容易造成人才荒。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以能力为导向来选拔干部。

首先,可以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潜在候选人进行全面深入评估。

其次,在选拔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候选人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量,并且逐步转变观念,重视真正有创新能力和领导潜力的年轻人。

三、第二问题:官僚主义现象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官僚主义现象。

有些干部在培训和选拔过程中只追求名誉和地位,而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的精神。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教育培训,使干部真正明白他们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

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引导干部以人民利益为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在选拔过程中引入公众评议、同行评审等机制,加强对干部行为的监督,减少官僚主义现象的发生。

四、第三问题:缺乏多元化选拔渠道目前,干部培养选拔多集中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自主招聘等少数渠道上。

这种集中度高的选拔方式限制了优秀人才的进入,并且没有给更多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人机会。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扩大多元化选拔渠道。

政府可以鼓励各级机构积极参与社会招聘,并提供更多机会给非公务员和民营企业等领域的人才。

此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选拔过程中引入社交化评估工具,如面试、实地考察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候选人的实力和能力。

五、第四问题:缺乏专业化培训干部培养选拔体系中还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化培训。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导向,是一面旗帜,历来事关人心向背、国家兴亡。

选拔任用好各级领导干部,既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党组织必须抓好的重要问题,更是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能否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的重大问题。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干部有章不循、执纪不严而导致的用人失察失误依然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对这些问题,需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根源,探索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现状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总体上看,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组织人事部门能够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进一步规范,质量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步入了新的阶段。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逐步走向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综观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取得了以下进展:一、建立健全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显著加强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切实防止和克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中央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诸如《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关于坚决防止和纠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正之风的通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关于对违反〈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

各地也根据这些党内条规,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应该对策

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应该对策

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应该对策近几年,湖北、四川、广东、辽宁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和企业、高校负责人。

为更好地引导广大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备考,《公选考试网》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讨,根据这几个省考试命题的情况,结合对近几年全国各地公选考试命题和最新修订的《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的分析,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帮助广大考生在今后的复习和备考中,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搞准复习方向,摸准最有可能考查的热点,避免盲目性,减少复习量,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一、把握命题规律和基本原则(一)公选命题或考试的基本原则2009年9月1日,广东公开遴选38个副厅级干部素质测试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

网络问政、正确政绩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做好“副职”等成为试题的内容,考生普遍反映试题能考出实际能力。

此次公开遴选的笔试试题是委托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测评中心命题,坚持“干什么考什么”,“让干得好的人答得好”的命题原则,贴近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贴近政府部门的特点、贴近遴选职位的素质要求,考试不需复习,避免让考试专业户得益,树立“有为者有位”的用人导向。

题量不多,但覆盖面广,对考生的政治水平、关心社会热点的敏锐度、行政管理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艺术等进行了综合的考察。

相信考生普遍考的分数都不错,但是要考高分却不容易。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公选考试的基本原则。

1、坚持“干什么,考什么”。

新版干部选拔考试大纲,一个显著的特征和要求就是“干什么,考什么”,这种导向实际上就是要让那些学有所长、长有所专、学有所专、专有所能、能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就是为了形成一种鲜明的用人导向,即以岗位选人、凭能力用人,最终改变过去那种大众化、大一统的选人用人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党的事业选到合适的、能用得上的人才,避免一些干部被选拔或竞争上岗了以后,工作干不下去或干不好的尴尬局面。

应该说,“干什么、考什么”是对以往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一次突破和完善,增强公选考试的了公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

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

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干部选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和稳定。

然而,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干部的选拔结果,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1. 官僚主义现象严重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官僚主义现象非常严重。

一些干部选拔工作人员往往只看重干部的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硬性条件,而忽视了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优秀的干部被忽视,而一些不够优秀的干部却被提拔。

2. 腐败问题严重干部选拔过程中,腐败问题也非常严重。

一些干部选拔工作人员往往会收受贿赂,以换取提拔干部的机会。

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干部选拔结果的不公正,还会破坏干部选拔的公信力。

3. 民主程序不够在干部选拔过程中,民主程序不够。

一些干部选拔工作人员往往只是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发挥着决策者的作用,而忽视了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情况导致了干部选拔结果的不公正,也会影响到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解决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的方案1. 加强干部选拔工作人员的培训为了解决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干部选拔工作人员的培训。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干部选拔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把握干部选拔的标准和程序,避免官僚主义现象的发生。

2. 加强干部选拔过程的监督为了解决干部选拔存在的腐败问题,需要加强干部选拔过程的监督。

可以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干部选拔过程中的腐败行为,保证干部选拔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3. 加强干部选拔过程的民主程序为了解决干部选拔过程中民主程序不够的问题,需要加强干部选拔过程的民主程序。

可以通过建立干部选拔的民主程序,充分听取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让干部参与到干部选拔过程中来,保证干部选拔结果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总之,干部选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背景介绍在社会主义中国,选拔任用干部是推动国家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环节。

然而,长期以来,选拔任用干部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招录程序不规范、程式化操作等。

本文将分析当前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任务目标和重要性选拔任用干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准确把握选拔任用干部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以确保公正、科学、透明地选配人才。

1. 选拔环节作风不正之窗首先,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和单位在人事安排上较为儿戏化,把选择放在了个别领导人员身上。

这种状况下,在工作经历审核阶段缺乏实质性操作,轻视岗位聘请者所具备的经验和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更加严谨和科学向人才倾斜的选配机制。

政府和单位应建立公平竞争的选拔程序,此举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竞争,提升选拔过程的专业性。

2. 任用标准存在不科学之弊其次,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某些地方依然存在着盲目追求学历背景和工作年限,并忽略了实际工作表现、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等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建立更加完善和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

应充分考虑候选人在实际工作中所实现的成绩和表现,并结合个人道德品质、服务意识等因素全面衡量。

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考察调查机制,确保选拔结果符合职位要求。

三、解决措施1. 确定科学公正的招录标准为了改善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和相关单位需要明确各个岗位所需条件,并依据能力、经验、业绩、职业道德等要素来确定员工录取标准。

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估和比较来选择最优秀的人才。

2. 审查选拔程序其次,需要加强对选拔过程的监督和评估。

政府和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机制,确保招录程序的公开、透明和规范。

同时,还需重视外部舆论监督,加强对招录结果的审核。

3. 完善培训机制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应注重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认识及几点建议

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认识及几点建议

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认识及几点建议我先后于2009年和2010年两次参加组织的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考试。

2010年12月被组织任命为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

根据调研安排,我就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谈几点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发现人才的重要举措。

一是扩大了选人范围,拓宽用人视野。

从“伯乐相马”走向了“赛场选马”,改变了“封闭式选人、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做法,实现了面向社会的开放式选人,提高选人用人中民主、公开、透明程度,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是创建了平等竞争的平台。

公开选拔将大家放到同一起跑线上,为应试者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破除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

三是通过公开选拔,可以发现、挖掘一批优秀干部。

参加公开选拔的干部中,有很多人通过努力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进入到组织的视野,这为委任干部提供后备人选。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1、由于通过笔试、面试两个环节,最后进入考察的人员分数差距不大,考察仍起决定作用。

往往在考察中,考察对象单位领导和干部意见一致,优点多,无缺点,认为本单位干部能入围,是本单位的荣耀,应尽力推出去,容易造成考察失真。

其次,对考生的德、能、勤、绩考察评分标准需要细化量化,特别是德、能等不好量化评价,无法全面掌握。

另外,由于工作性质和岗位不同,工作相对的较为轻松的单位的干部,因时间较为充足容易取得好的成绩,而部分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群众威信高、无暇顾及迎考的干部可能会因“一分之差”被淘汰出局。

2、不能辩证地看待公开选拔上岗干部的优缺点。

公开选拔有别于委任制,社会对此期望值过高,以挑剔的眼光看公选干部,也不愿给予必要的缓冲期,没有真正认识到公开选拔不是选完人,而是选能人。

3、公开选拔跟踪培养方面,由于公开选拔上岗干部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组织环境和人际网络,心理上要承受更多的考验。

需要对公开选拔上岗干部“扶上马、送一程”,也就是跟踪培养,但目前对于上岗以及入围未上岗的干部跟踪培养不够,特别是有相当一批最终入围未上岗的干部会受到周围人员的一些非议,影响这些优秀干部积极性的正常发挥。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就是运用公开报名、考试和考核相结合,面向社会招考的方式选拔领导干部。

这是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是领导干部选拔方式的重大改进。

最近,我们围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问题,对300余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普通群众进行问卷调查,邀请了包括曾参加过公开选拔的考生、考官及部分党政机关干部进行座谈,现就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及相关问题作一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一、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有益尝试1、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

公开选拔面向社会,不拘一格选人才,敞开了进贤之路,形成了群贤毕集的局面,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组织部门的视野,有利于解决实际存在的用人视野不够宽,优秀人才难以发现的难题。

公开选拔打破了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束缚,突破了部门、行业、职业的限制,促进了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2、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公开选拔借鉴了现代科学的考试方法和人才测评技术,对干部的能力素质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再加上严格的考察,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实现了好中选优,优中选优,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

据调查,公开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整体素质比较高,工作中表现出很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责任心,能够较好地履行职责。

3、推进了领导干部年轻化进程。

从调查情况来看,公开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大多在年龄和学历层次上具有明显优势。

同时,通过公开选拔,实行选拔一批、发现一批、储备一批的做法,把已经通过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但因职数所限而未被任用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改善了后备干部队伍年龄、文化、专业结构。

4、增进了使用干部的透明度。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把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和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扩大了民主,提高了群众参与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段时间,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使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究其成效而言,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引入竞争机制,层层筛选,确实选出了一批素质较高的领导人才,同时发现掌握了一批较优秀的后备人才,公选推动了用人观念的转变,推进了干部制度改革的进程,公选在干部队伍中还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了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公选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跑官、买官、要官等在干部选拔使用中的腐败现象。

随着《条例》的贯彻实施,公选日趋成熟和规范。

但是,公选在长期沿用的干部制度下,毕竟是新生事物,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从当前所了解的公选工作中,试分析公开选拔党政干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广泛宣传发动,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这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及《条例》就新时期干部选用问题作出的重要举措,公选干部就是贯彻《条例》的有效形式之一。

但眼下,各地开展的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工作,虽是报纸报道、电视亮相、领导讲话,营造了一个又一个轰动效应,但群众及一些基层干部对公选的认识程度不高,普遍存在事不关己的心态。

观望者众,参与者寡,既使有的地方报名者数十倍、数百倍于选录职位,也是采取集体报名,生拉硬凑,一旦进入选录程序,群众也就漠不关心,最多只注意公选结果。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组织者对公选工作宣传不到位,一些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公选的方法、程序不能正确把握;另一方面是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公选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基本的民主意识,同时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参与竞争的积极性不高,游离于公选之外。

群众参与程度不高,选用干部的群众公认原则就难以落实。

所以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调动群众和基层干部参与竞考,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

二、贯彻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公选标准与条件有些地区在公选中,往往以参选者自然条件作为主要标准,规定了较低的年龄、较高的学历,片面夸大年轻化、知识化,同时片面强调在前一职级上的任职年限,把台阶论绝对化,而在招考简章中对德才表现只了了数语,概括而过,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样,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可能会将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埋没,特别是选用中、低层干部,对实际工作经验要求应该更高,稍不注意,有限的职位就被“应试型”人占据,而台阶论限制了一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还有的强调专业对口、无论什么职位强调外语水平等,影响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广泛性。

因此,我认为在公选设置标准和条件时,为确保公选干部的素质,要根据时代发展对党政干部的要求,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标准和条件。

不能讲干部年轻化,就是越年轻越好,讲干部知识化,就是学历越高越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选拔的标准和条件,一是旗帜鲜明地明确政治条件,规定担任此职务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理论素养,道德素质;二是突出能力要求,把实际工作能力、管理能力作为重要标准;三是绩效优先,把工作实绩作为重要依据。

在此基础上,注意干部年龄的梯次结构,实事求是地确定职位的文化层次。

这样选出的干部更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把握好考干环节目前的公选干部考试中,一般都采取了笔试和面试的方法。

据了解,考干普遍存在专家命题,领导当评委的问题,而面试中,又往往以职务最高者当评委主裁,在不否认专家学识和领导高明的前提下,专家命题是否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领导主裁是否影响评分的客观性,都值得商讨,如领导主导了评分局面,势必使领导说了算成为合法性化。

因此,从考干角度分析,首先是解决命题的科学性问题,公选应根据《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题库,题库试题应侧重于素质和能力的考察,要贴近现实,反映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占一定篇幅,试题的评分(包括面试题)增加客观性,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题库的试题每年应更新补充;其次,真正发挥面试的作用。

有人片面认为面试主要看参选者的“口才”,其实不然,面试是对参选者综合能力的考查,一般来说,面试的“口才”问题,包括了说话水平、文化素质、工作能力、法律知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能力。

据资料反映,美国高级公务人员选拔非常重视面试的作用,有的仅以面试成绩录用人员。

面试前,要组成3~5人的考官委员会,并由考官委员会吸收心理专家参加进行职位分析,确定能力标准,然后出题,有的还请私营咨询公司出题,并对考官进行培训,面试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先是行为面试,然后是评价中心测试,每个人一般一小时左右。

可见美国在选拔高级公务人员中对面试的重视;再次,探索新的考干办法。

北京市西域区在公选党政干部时,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方式,即让数名参选者参加同一个热火朝天的讨论会,而考官则隔着单向玻璃观察参选者,从而考察参选者们在笔试、面试中难以表现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倾听下属意见的意识、领导影响力甚至妥协能力等,为考干创造新的途径和方法。

四、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切实加强公选中的考察工作组织考察作为公选干部中决定任命干部的重要关口,一般在笔试、面试后挑选出来的少数参选者中进行,显得非常关键。

如果把关不严,很可能会使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一般,难以胜任领导工作岗位的“应试型”人才被选拔上来,给公选干部带来负面影响。

但在公选的实际考察中,一方面,考察人员思想不够重视,认为既然是考干,就以成绩为主,唯考是用,忽略了对参选者政治信念、思想品德、工作实绩等方面的考察,考察只是蜻蜓点水,走过场;另一方面,由于公选干部范围广,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参选,考察中缺乏基础的档案材料,在谈话对象的选择、被谈话者的心态、群众的实际反映等方面难以把握,不能考察全面情况,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情况更难以考察,往往被表象所迷惑,造成不正确的判断。

建议在实施组织考察程序中,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把考察和考试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考试难以反映的政治思想情况、工作实绩情况等用考察来完成;二是切实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准备好考察提纲,按《条例》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发布考察预告”,选择谈话对象,在可能的情况下通知对方单位,并进行必要的民主评测;三是注重实绩考察,要对参选者在单位工作的实绩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做全面准确的考察。

考察的结果特别是提出的缺点错误应向参选人说明,便于改正缺点错误,使考察环节成为真正的把关环节。

五、坚持社会公论原则,切实做好公示各地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时,普遍采用了公示制,这为群众监督提供了契机,体现了选拔干部社会公论的原则。

但据笔者了解,目前的公示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公示的范围不广,招选的对象跨地区直至全国范围,而公示的媒体一般限于公选的地方性媒体,让本地以外的参选者缺少监督;其次,公示内容简单,一般只公示参选者的自然状况、现任职务,对其经历、工作实绩、业务能力等没有充分公示,使群众难以判断优劣;再次,有的公示没有明确的征求意见条款,只提供监督电话,群众监督什么?反映什么?如何反映?提示不明,这样的公示实际成为“告知”,达不到接受群众监督的效果。

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公示应扩大范围,涉及到的参与对象所在地区、所在单位都应在公示范围;增加公示内容,力求将掌握的参选者情况只要公务需要能公开的都公示出来;公示可以附带问卷调查等,让群众有反映问题的思路和渠道,实现公示的初衷。

六、注意选用结合,创造有利于公选干部成长的环境选人是为了用人,一些地方的组织部门和选人单位,往往只重视选干部,而忽视了公选干部的使用。

表现在:一是公选初期职位确定不明确,只讲选某级别的干部,但选上的干部具体如何分工、承担哪一方面责任,界定不清,任命后再行择岗。

二是对公选干部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认为录用者经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其业务素质和能力一定是佼佼者,拿来即用,忽视了有的人根本没担任过领导职务或是台阶过大的现实;三是对公选干部缺乏心理疏导,一方面,入选者自以为过关斩将,有成就感,急于表现自己聪明才智,摆开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架势,其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公选干部倍受同仁及群众的关注,人们往往敬佩才干,寄予厚望,稍有不慎,则求全责备,非议四起。

这些问题既不利于组织对公选干部的使用,又不利于公选干部个人的成长,为此在公选干部时务必要注意选用结合,扩大公选的效益,有针对性地克服选用不一的倾向。

首先,公选前将职位标准、职位职能明确确定,解决选什么人,如何用人的问题;其次,加强岗前培训,公选干部一方面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将要上任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有一个心理调节、工作调节的机会,以正常心态走向赋予挑战的全新岗位;再次,领导班子成员及被领导的群众要关心爱护公选干部,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更不要求全责备,嫉贤妒能,为公选干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空间,更好的发挥应有作用。

七、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应注意克服的几种倾向一是克服“唯考是选”的观念。

《条例》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时代精神,但在实际工作中,长期以来建立起的一整套干部培养、考察、选拔机制仍是行之有效的,选的踏实,用的放心,绝大多数干部是称职的,胜任的。

所以,在组织部门视线内长期考察(如建立后备干部队伍,设立人才库等)仍是选拔干部的主渠道,不能一考就灵,唯考是用。

二是克服一窝风、一阵热的倾向。

公选干部固然是一种好的形式,但各地不能不顾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一轰而上,互相攀比,你实行科级竞争上岗,我进行处级公开选拔,再进行厅级考试录用等等,有的职位明明没有空缺也赶时髦、追热点,好像不公开选就没有进行干部制度改革。

笔者认为对当前公开选拔干部应加强宏观管理,比如成立公选指导委员会,建立党政干部公选制度等,明确公选的条件、方法、频率、纪律等问题。

克服一时热,一时冷,造成选拔干部制度改革的动荡,影响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积极性,给干部制度改革造成负面影响。

三是克服公选干部的单一改革模式,积极探索干部制度改革的其他途径。

如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取消等额制,实行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属基层的党政干部,逐步实行公务人员的直选办法,恢复和建立对干部的考核制度,由群众推荐、选举与党组织批准相结合的选拔干部制度等等。

总之,提高对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认识程度,规范公选的操作程序,分析研究公选干部工作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公选干部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干部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落实干部任用“一报告两评议”的几个关键点中组部最近出台的《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简称“一报告两评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