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干群矛盾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如何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如何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如何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当前,党正在带领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合民心,顺民意,决定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随着群众对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进步的关注显著增加,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断深化,冲突和矛盾也日益增多。

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的形成,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一、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信任危机。

当前党群干群之间的思想隔阂不断加深,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和差距,群众意愿和党的意图之间还很难达到有机统一,群众对党的干部乃至党的工作有抵触情绪。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认为官员多为腐败分子,作风不实,只为自己不为群众。

二是认为机关工作人员多为混世魔王,不务正业、吃拿卡要、办事拖踏。

三是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帮扶措施态度淡漠,认为是作秀,常以得到钱物多少看帮扶成效。

(二)沟通弱化。

一是多数干部不愿做、不会做、不敢做群众工作。

不能妥善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常以过去行政命令、说教方式做群众工作,没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怕解答问题不清、怕群众起哄、怕做群众工作会激化矛盾。

或认为群众知识水平低、素质不高,不屑与群众交流。

二是群众认为“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反映问题常常以找领导或集体上访方式解决,认为走正常渠道是浪费时间,同一般干部反映问题如石沉大海,对各项政策扶持不患寡而患不均,等、靠、要思想抬头。

(三)期望值过高。

群众对各级干部所做的工作期望值过高,认为干部能力不足,不能给他们带来理想化的物质、资金、政策支持。

而一旦这些主观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对干部产生不满情绪。

甚至群体上访,或反复上告。

尽管基层干部做了很多工作,但有些群众仍不理解,甚至怨声载道。

二、党群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干部作风问题1、学习作风漂浮。

虽然各级各部门都在适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不同方式的集中学习,但多停留在读报纸、读文件、读行业规定上,联系实际学、深入群众学、围绕中心学做得不够。

当前基层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当前基层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当前基层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社会格局和利益分化也逐步形成,这使各利益群体的阶层化加剧,而阶层的利益取向分歧就越来越大,由此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基层矛盾让我们不容忽视。

我们必须对社会基层的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发现不同社会矛盾背后的共性原因,从而有效应对社会矛盾,也从而避免了可能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社会动荡。

一、基层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政治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只要有以下的原因:(一)政治因素(1)我国基层干部官僚作风和腐败问题严重,使群众产生对基层干部的不信任,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再加上有的基层党政干部基本素质较低,“官本位”思想和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较差,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不能够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拖拉,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处理。

这种政府不作为让基层群众无法通过体制内的合法途径解决问题,而造成了矛盾的产生和扩大。

比如干群之间的矛盾,甚至民族之间的矛盾,这样矛盾沉积一久,便会爆发大规模的群众性事件。

(2)我国基层政府的组织社会管理能力薄弱,基层干部专业结构单一,机构设置不合理,出现臃杂或是空缺的问题,甚至有的基层组织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群众对政府管理能力产生质疑。

不能正确利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念,也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是态度,不能把群众的民生问题化解在最基层。

在“第一道防线”即出现崩盘,并不能把党和国家的意志和政策贯彻到基层,加之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尚未完善,导致群众自身利益诉求渠道闭塞。

(二)社会因素(1)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凸显,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两极化加剧。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利益结构的调整,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尚不完善,以致于在改革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公。

这种由于利益关系调整带来的不平衡,造成职工、公民的心理不平衡。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所谓群体性事件就是指群众性矛盾纠纷事件,它的参加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这类事件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社会复杂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群体性纠纷不断涌现。

深入研究分析新时期下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成因,寻找妥善处理的办法,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一、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新时期下群体性事件可分为城市群体性事件和农村群体性事件,城市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在职工利益受到侵害,企业改制时,职工利益得不到维护、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和居民对自己在市政建设中拆迁安置补偿不满而造成的群体性矛盾。

农村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在由于乱收费使农民负但过重,乡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损害群众利益,征地中存在政策不透明、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费用没有如期兑付或没有全部兑付到户而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山林、土地权属不清等原因引发的矛盾。

其主要特点是:一是聚众性。

群体性事件一般是触动相当部分人员的利益而引发,如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纠纷都涉及相当多的人员,一旦他们的利益受损,即使部分人不愿上访闹事,但在其他人的煽动下也随大流,参与上访闹事,因此这些事件都表现人多势众的“聚众性”。

二是多元性。

群体性事件涉及面比较广,常引发多种利益的矛盾纠合在一起。

一般来说都有人操纵,有的是泄私愤,有的是图报复,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少数人鼓动跟着起哄,有的甚至是在群众中集资形成上访“专业户”,还有的是集资请“代言人”,使这些纠纷形成多元化。

三是突发性。

一些纠纷起初是涉及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在处理过程中极易触动一个地段利益,特别是在信息网络不够健全的地区由于信息不灵,群众纠纷起来后,思想准备不足,感到突然性。

四是反复性。

群体性纠纷错综复杂,要经过调查,经过研究才能慎重处理。

而群众往往等不得,要求当即表态,当即解决问题,以“到市里、省里甚至中央上访”为由进行要挟,重复上访。

浅析农村干群矛盾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浅析农村干群矛盾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浅析农村干群矛盾产生的原因与对策近年来,农村干群矛盾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而且在有些村表现的非常尖锐、复杂、激烈。

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顺利贯彻执行。

村干部难以正常开展工作,“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难以得到保证。

一、农村干群矛盾产生的原因:针对近年来农村干群矛盾表现突出的问题,镇纪委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开展调研活动我们认为产生干群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一)、在土地开发、租赁方面引发的矛盾普遍突出。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一些工业征地项目、旧村改造项目、公路建设等,征占了农民一定面积的土地。

一方面农民对失去土地表示珍惜,部分群众不同意土地被征占和租用。

另一方面群众对土地补偿金如何使用十分关心和关注。

由于前几年,我区在土地承租、开发、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政策上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资金完全由村集体控制使用。

有的村用承租土地的钱购车、发工资、修街道、建健身广场、请客送礼等,对此,群众十分不满。

群众怕干部把土地开发、承租的钱给挥霍掉,所以提出要求把此项钱分给群众,由于群众的要求一时得不到满足,所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干群矛盾,出现了大范围的群众集体上访,有的长时间围堵村队部,甚至围堵镇政府机关,使干群矛盾升级,镇村两级的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影响。

就目前而言,由土地引发的各种矛盾比较普遍,是干群矛盾的焦点,也是直接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燃点,因此,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干部作风漂浮不为民办事是产生干群矛盾的重要原因。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有些村之所以干群矛盾加深,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干部作风漂浮不为民办事所造成的。

干部作风漂浮不为民办事的[本文转载自[文秘网找文章,到文秘网]表现形式在不同村之间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脱离群众。

有的村主要干部自以为当干部多年,经验多、成绩大,凭以往的成绩和经验在干工作,不深入群众、不调查研究、不和群众交心、不关心群众生活,严重的脱离群众,底下群众意见多、怨声大,群众怕打击报复,一时间敢怒不敢言,村干部自以为是,还自认为村里稳定,结果等矛盾爆发,局面难以控制,才开始醒悟,使工作陷入被动。

对我国农村干群矛盾现状的初步考察

对我国农村干群矛盾现状的初步考察
2 1.2 0 1 1
XI NO C N N NG U
对我国农村干群矛盾现状的初步考察
管仕廷 祝 强
40 2 ) 3 0 2 ( 中共 湖北 省委 党校 ,湖 北武 汉
摘 要 :农村干群 矛盾在 近些年呈现增长和激化的发展 态势。农村 干群 矛盾 的现状主要 表现在 :农 民发展致 富与农村基层 干部难 以提供 有效指导支持帮助之 间的 矛盾 ;农村基 层干部队伍 中的各种不 良作风 同农 民群众 的期 望和要 求良好 作风之间的矛 盾 ;农村基层 干部 的各种腐败行为与农 民要 求清正廉 洁之 间的矛盾 ;群众 自身素质 、价值取 向、利 己主 义行 为同政府 、干部管 理工作对群众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等。 关键 词 :农村 干部 群众 干群 矛盾 关 系 面 临许 多新 情 况和 新 问题 。农 村 干群 矛盾 问题 是 当前 社 会各 界 普遍 关 注 的一个 热 点 问题 。据 司 法部 门统 计 ,当 前 ,全 国上 访案 件 中 6 ~ 0 0 8 %属于 干群 关 系 问题 ,7 ~ 0 0 8 % 发 生在 农 村 。从 大量 的 农村群 众 信 访看 ,反 映基 层 干 部 以 权谋 私 ,为政 不廉 的 占大多数 。可 以说 , 村 的大 量矛盾 , 农 都在 农 民群 众 与基 层 干部 这一 对 矛 盾上 交汇 ,农 村 部 分地 区 干群 关 系紧 张 已是 不 争的 事实 。这 种状 况 严 重影 响 了党 和 政 府 在 人 民 群众 中 的形 象 ,使 党 在 农村 的路 线 、方针 、 政 策 难 以贯 彻执 行 ,不 利 于社 会 主义新 农 村建 设 的顺 利 推 进 与 和谐 社 会 的构 建 。那 么 ,当前 我 国农村 地 区 干群 矛 盾 主 要 表现 在 哪些 方 面 ?为此 ,我们 在湖 北 农村 地 区进 行 了 有 针 对性 的 调研 和 考察 ,根 据 调研 的 结果 ,并 借 鉴与 参考 学 界 的相 关研 究 成 果 ,经过 梳 理 、分析 与总 结 ,初 步 形 成 了本 文 的如 下认 识和 结论 。 本文 所 界定 的 干部 ,其 主体 是 指 在农 村 地 区 的广 大基 层 乡村 领 导 干部 。而 乡村 干 部 因为产 生 的方 式及 体 制 内外 有 别而 分化 为 乡 镇干 部和 村 组干 部 。如 果再 把 干部 的 内涵 延 伸一 些 的话 ,应 该 也包 括 农村 基层 党 委 、政府 部 门 及管 理机 构 这些 非 人格 化 的 主体 。群 众 主体 可 以分 为农 民 、非 农 户籍 的 乡镇 居 民和 具有 狭 义干 部 身份 的 乡村教 师 。改革 开 放 3 多 年来 ,中国社会政 治经 济文 化社会 生活 等都发 生 0 了巨 大 的变 化 ,在 农村 随着 市 场经 济 的发 展 以及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建 设 的逐 步 推进 ,农村 地 区 的干群 矛 盾表现 出一 些 新 的 变化 。从近 几 年来 群众 集 体上 访 反映 的 内容来 看 ,反 映 干 部违 规 违纪 、作风 与腐 败 问题 、干 群 矛盾 冲 突 的访 案 日益 增 多 。农村 干群 矛 盾 引发 的一 系 列 问题 ,已 成 为农 村 不 安 定 因素 之一 。从我 们调 研 所获 得 的实 际情 况 来看 ,新 时期 农村 干群 矛 盾主要 表现 在以 下方面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内涵研究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内涵研究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内涵研究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和变革,我们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

这些问题既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内涵。

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内涵,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问题和未来发展挑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内涵体现在人民生活的不平等和不公平。

在我国,不平等和不公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比较突出。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依然比较大,一些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这种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现象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合作,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内涵体现在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在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质量和资源供给面临较大压力。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我们当前和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内涵还体现在社会治理和政府服务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治理和政府服务问题。

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推动社会治理和政府服务的不断改善。

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内涵,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从而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问题和未来发展挑战。

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

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创新和创造,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社会的积极发展和进步。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及其处理问题研究

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及其处理问题研究

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及其处理问题研究[摘要]:党群干群关系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深刻变化,如何针对当前我国新形势下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本文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

[关键词]:党群干群关系特征原因路径选择党群干群关系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

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深刻变化,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大限度地防止脱离群众、丧失民心的危险,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为紧迫。

一、新形势下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表现1、思想认识偏差,隔阂不断加深群众对干部的不信任表现在:对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行为不端深恶痛绝,甚至认为干部队伍普遍存在腐败现象,把党员、干部与贪官污吏相提并论,发出“无官不贪”等种种言论。

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官方给出的说法总有部分群众不相信,部分群众对党没有信心,甚至对个别领导干部持反感甚至仇视的态度。

正是由于党群干群之间在思想上存在隔阂,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些什么”、群众“不知道干部在干些什么”,干部感叹“群众越来越不听话了”,群众埋怨干部“越来越不象话了”的现象。

2、利益关系协调不足,矛盾冲突日趋复杂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最根本要求就是通过发展经济,满足其物质利益需求,人民群众要求改善生活的愿望日益紧迫。

利益需求与分配的矛盾是干群关系中最为突出的矛盾。

我们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没有分好“蛋糕”,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由于身份、地位和行业的差别,收人差距也十分明显,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和部门,凭借国家特许政策和对公共资源的占有,其干部职工享受比一般行业高出数倍的收入和福利待遇,这种差距导致普通群众、特别是弱势地位的低收入群众心理失衡,引起部分群众对国家收入分配制度的强烈不满,往往把不满情绪指向党和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

党群干群之间的矛盾趋向复杂化,不仅数量上呈现增长的趋势,而且矛盾的状态已从以前单一转向多样和复杂。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名词解释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名词解释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名词解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它反映了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也是指导社会发展方向和进行政治决策的重要依据。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方面,以下是对一些主要矛盾的解释和相关参考内容。

1.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不断增加。

解决这个矛盾的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等。

2.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解决这个矛盾的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

3.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发挥之间存在着矛盾。

政府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调节,同时也需要对市场发挥更多积极作用。

解决这个矛盾的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完善政府职能,促进市场深化改革等。

4.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社会矛盾也日益增多,社会治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解决这个矛盾的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组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

5.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

在新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解决这个矛盾的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加强教育改革,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等。

6.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长期存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解决这个矛盾的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加强农村土地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

以上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些解释和相关参考内容。

这些矛盾的解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新时期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新时期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事件 的一 些建议 和对策。
【 关键词 】 处置
群体性 事件
对策
道 不 通 。 从 近 几 年 发 生 的 群 体 性 事 件 来 看 , 民众 的 诉 求
我 国是一个 农村人 口占大多数 的 国家 ,近 些年来 ,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和 新 农 村 建 设 步 伐 的
事 态 扩 大 , 处理 难 度 加 大 。
前 ,农村 群体 性事件 的参 与者主 要是单 纯 的涉 及 自身利 益 的农 村群 众 ,近年 来 参 与 者 除 了农 民之 外 ,一 些 教
师 、 学 生 、 基 层 干 部 也 加 入 到 了群 体 性 事 件 当 中 , 尤 其 是 城 乡结 合 部 发 生 的 群 体 性 事 件 还 有 公 务 员 、城 市 无 业
不 断加快 ,农村群 体性 事件 不断 ,不仅 影响 了农村 的社
会稳 定 ,而且 一定程度 上影 响 了农村经济 社会 的发 展。
深入 研究我 国农村 群体 性事件 产生 的原 因 ,有 针对性 地
提 出 解 决 的 对 策 ,一 定 程 度 上 可 以 预 防和 缓 解 农 村 群 体
起 ,错综复 杂 ,解 决起 来难度 不断增 大。主 要表现 为多
数 人 的 合 理 诉 求 与 少 数 人 的 无 理 要 求 相 互 交 织 , 多 数 人 的 过 激 行 为 与 少 数 人 的 违 法 行 为 相 交 织 , 常 常 使 得 事 件 处 置 的 难 度 加 大 ,一 旦 应 对 不 当 ,就 极 易激 化 矛盾 ,使
题 、失地 农 民的就业 与保 障问题等 有 关 ,这 些问题都 是 与 农 民的经济利 益机 密联 系在 ~起 的。另 外 ,还有 一些

新时期我国干群矛盾的原因分析

新时期我国干群矛盾的原因分析
新 时 期 我 国 干 群 矛 盾 的 原 因 分 析
圜 郭晓 房
党 的 十八 大报 告 指 出全 党要 密 切 干 群关 系 ,始终 保 持党 同人 民群 下, 我 国 社 会 中滋 长 并 强 化 了 重个
体利 益 轻集 体 利益 、重 局部 利 益轻
整体 利 益 、重 眼前 利益 轻 长远 利益 的价 值 观念 。所 以一 旦 群众 的个人 利 益得 到不 到 维护 ,群 众就 会 进行 上访 ,这样 就会 导致 干 群 矛盾 的上 级 。另外 ,在市 场 经济 体制 下 ,以
众 的血 肉联 系 ,始 终 把实 现 好 、维 护 好 、发 展好 最广 大 人 民根 本 利益 作 为 党和 国家 一切 工 作 的 出发 点和
落 脚 点 。主要 原 因是 因 为我 国干部 与 民争利 、官 僚 主义 、形 式 主 义 比 较 严重 ,这样 导致 了我 国社 会 出现 了不 和谐 ,不 稳定 ,所 以研 究 我 国 新 时期 干 群矛 盾是 一 项重 要 而 紧迫 的 任 务 。在我 国出现 干群 矛 盾 的原 因 由 很 多 的 因 素 引 起 ,有 历 史 原 因 、 社 会 原 因 ,也 有 人 为 因 素 等
应 时代 的发 展 ,国家为 了推 动 经济 的 发展 ,引进 了外 资企业 ,鼓 励私 营 企 业 发 展 来 解 决 我 国 的 就 业 问
题 ,所 以很 多 的人们 都 是外 出 打工 或者 自主创业 ,为 了孩 子 的教 育 问 题 ,为 了房 子 问题 ,为 了 以后 的养 老 问题 和 医疗 问题 ;每个 人 都 是为 了 生 活 而 生 活 ,都 是 “ 一 切 向钱 看” 。这 样 导 致 了 干部 和 群众 之 间 的 沟 通 越 来 越 少 ,甚 至 是 没 有 沟

论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论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论新时期我国干群利益矛盾朱西周在新时期经济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和社会转型逐步加快的条件下,各种各样的人民内部矛盾层出不穷,愈益尖锐、剧烈,这些必然大量反映到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上,通过干群矛盾表现出来。

新时期的干群矛盾,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广泛地存在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各个领域、各级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各种矛盾。

而在多种多样的干群矛盾之中,干群之间的利益矛盾是干群关系中基础性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重要方面。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2月19日讲话中曾经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和处理干群利益矛盾、理顺和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平抑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

物质利益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人的需求的满足过程;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稀缺客体对象;是需要在经济关系上的表现。

主体的需要是利益形成的自然基础,一定的社会关系构成利益的社会基础,社会实践及其成果是利益实现的客观基础。

利益是制约干群双方行为的目的和动力,在干群的全部活动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干群矛盾较之于改革开放以前比较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干群之间的利益矛盾突出。

其中交织着个人利益、单位利益、行业和地区利益、国家利益、阶层和小集团利益、群众利益等的矛盾和冲突。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和集体成为唯一的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主体矛盾处于隐性状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利益公开化了。

体制改革包含着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形成众多的经济主体、市场主体和物质利益主体。

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最终动机和目的。

干群关系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其他种种关系都受利益关系的决定和制约。

过去,干群之间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感情关系处于主导地位,尽管这也体现了利益关系,但毕竟是间接的。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利益观念的强化,在干群之间多重关系中,利益关系更为突出,利益矛盾也随之显化。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任金梅)党群干群关系是我国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

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建党90年来,我们党带领广大群众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的致胜法宝就是密切联系群众。

当前,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是健康和谐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

要正视这些问题和矛盾,采取有效方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党群干群关系的特点。

一是面上和谐,点上复杂。

从大方向上看,群众对我们党是衷心拥护、高度信赖的,党群干群关系始终是融洽、和谐的。

但是从微观来看,在局部地方、特殊时期、特定环境和具体工作上仍然存在疏远、紧张甚至冲突的情况,人民群众对一些具体问题、政策措施、干部个体等方面,则较多地存在不理解、不信任、不融洽等现象。

二是中央获肯定,基层有杂音。

人民群众对中央制定的诸如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惠民政策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对这些政策在基层的贯彻、执行和落实,却存在“中央政策好,中间有截留,基层多走样”的不满和忧虑,甚至一些群众的利益诉求未得到合理或及时解决,出现了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跨区域串联上访等,个别地方因处理不当还发生冲突。

二、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诉求畅通机制与群众诉求愿望间产生不协调发展态势。

干群二、我们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历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同时,也奠定了党同人民血肉联系的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继续巩固和发展了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鱼水深情得到恢复和加强。

当前矛盾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及化解对策

当前矛盾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及化解对策

当前矛盾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及化解对策一、当前矛盾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少数人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欠缺。

特别是在农村,有些群众在法制观念、法律知识上还较欠缺,遇到矛盾纠纷时,不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不是靠公力救济,而是靠私力救济,轻则骂、重则打,常常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而引发了双方的矛盾纠纷。

一些干部对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部门工作人员认为日常工作千头万绪,没有时间顾及民间纠纷问题;有些干部认为经济工作才是“硬指标”,而解决矛盾纠纷问题是“软指标”,没有把正确化解纠纷矛盾放在新时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调解矛盾纠纷时过于形式,该协调不协调,或者工作不及时、不主动、不到位、不落实。

这种认识上的误差是导致矛盾纠纷化解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

普法工作虽然年年开展,但其覆盖面和影响力还很有限,再者群众素质不一,很难一一普及,造成城市和农村的普及程度很不平衡,有的群众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漠不关心,认为学不学、用法与不用法没有多大利害关系,遇到矛盾纠纷总是不能拿到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比较薄弱。

基层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创新精神,工作力不从心,效果不好,是队伍中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客观上要求基层干部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

二、化解矛盾纠纷的对策健全组织,完善网络。

在纵向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调委会、调解小组、十户调解员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在横向方面,要报请党委、政府牵头,司法行政机关协调、组织,形成政府相关部门和群众组织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在司法行政系统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指挥中心,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

在监狱、劳教所建立人民调解组织。

抓好乡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规范和加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探索集市贸易市场、经济开发区、社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等矛盾集中地建立人民调解组织。

正确化解新时期矛盾纠纷 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

正确化解新时期矛盾纠纷 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

正确化解新时期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随着社会生活的全面变化,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一些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成份日趋复杂化,而且有些矛盾尤为突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愈来愈多,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从而也给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带来新的重要课题和坚举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讨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及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成因、预防和对策,以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人民内部矛盾是相对于敌我矛盾而言的,指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等多外领域,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等等。

新时期大量的人民矛盾主要有以下特点:1、矛盾范围的广泛性。

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产生的原因、类别、地位、行业、参与人员都有所不同。

从其个性化特征来看,是局部的,属于特殊性矛盾,但综合联系起来看,又具有广泛性和社会化的特点。

这种矛盾不是个别现象,在不同的经济成分之间均有反映,在国有的、集体的、民营的、个体的经济成分中都有表现。

在不同的利益主体间,下岗的、在岗的、退休的、离休的中也有表现,一些是因为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一些是因为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改制,一些因为征地搬迁问题,一些工资、劳保问题,一些利举益纠纷问题,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一些涉法涉诉问题,一些是因为环境污染问题等等,都能形成局部矛盾社会化的现象,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从而使矛盾的范围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2、矛盾对象的群体性。

在利益格局变动和利益关系调整的情况下,具有相同利益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利益问题极易产生共鸣,极易相互聚集。

而不同利益群体的自觉意识也在日趋增强,如各行各业在职的、退休的、下岗的、买断的等等不同利益群体,可以相互地、自觉地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对涉及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极易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规模的沟通和串通,以聚众闹事的方法来达到目的,进而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群体行为,所以说矛盾的对象也有群体性的特点。

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在不断变化。

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多个角度探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期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分析和思考。

一、经济领域在新时代,我国经济仍然是社会的基础,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也是社会主要矛盾之一。

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矛盾愈发凸显,如何协调发展、合理布局,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之一。

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虽然我国城乡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城乡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

是分配不公的问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但在分配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不公依然存在,这也是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

二、政治领域在政治领域,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完善、民生与发展的矛盾、权力和利益的边界矛盾等。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完善是新时代我国政治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

虽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面对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时,政治体制和治理能力仍然存在不足。

民生与发展的矛盾是我国政治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政治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

权力和利益的边界矛盾也是新时代我国政治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何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权益,成为政治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

三、文化领域在文化领域,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的不平衡、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的矛盾等。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文化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

浅析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原因与对策

浅析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原因与对策

浅析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原因与对策作者:宋国强闻静王冬杰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04期农村干部是我国农村各项工作的承担者,是党和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任务要通过他们组织农民群众来完成。

因此,农村干群关系实质上也就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看,农村的干群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的地方的干群关系出现较紧张的状况。

本文对引起干群关系矛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一、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产生的原因1.思想观念上的矛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较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加上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想的渗入,使农民思想产生混乱。

再加上部分基层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观念陈旧,跟不上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能理出一条发展经济的好思路,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较差。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更有一些农民仍处在贫困线以下。

而集体经济实力差,甚至没有能力支撑地方事业及正常工作的运转,就使得基层党组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能力弱。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也导致农民心理的不平衡。

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3.农民负担过重,这是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产生的首要原因。

农民负担问题,直接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是当前农村的一大热点问题。

虽然中央曾经三令五申,并下发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而且各级党委和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农民负担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各种名目的摊派收费,最终都是由村干部去征收完成。

这样,农民负担问题就成为影响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

4.干部形象问题是造成干群关系疏远,形成新时期干群矛盾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一部分农村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观念、组织观念、政策观念、法制观念、群众观念淡漠,不少农村干部仍习惯于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命令的手段去开展工作,有时甚至强迫命令,违法行政,以至引起群众极大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现状分析

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现状分析

新时期我国社会⽭盾现状分析2019-09-27【摘要】社会⽭盾既具有普遍性⼜具有特殊性。

同⼀社会形态及其不同发展阶段都包含社会⽭盾,且这些⽭盾的各个⽅⾯,都是有很⼤差别的。

研究特殊性,具体地分析社会⽭盾具体情况,掌握其特殊性,对于科学地认识社会,找到恰当解决这些社会⽭盾的⽅式⽅法,并顺利解决这些⽭盾有⼗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盾;现状;分析⼀、社会⽭盾社会⽭盾是由哲学上的⽭盾引申出来的⼀个⾮常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被⼴泛应⽤在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主要是指“社会现象或事物内部既同⼀⼜⽃争的关系。

在国外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中,尽管社会⽭盾⼀词经常被引⽤,但却很少有⽐较明确的定义。

国外社会学研究中,社会冲突和阶级⽭盾是两个与其关联很密切的概念;其中社会学理论中的社会冲突理论占有⼗分重要的地位,⽽阶级⽭盾学说更多来⾃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冲突时常常提及的概念。

从阶级⽃争⾓度来说,是指社会中各阶级之间存在的⽭盾。

如:杨清涛在《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民内部利益⽭盾解析》⼀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利益⽭盾理论及当代中国共产党⼈关于⼈民内部利益⽭盾理论进⾏了系统梳理和研究。

在国内的社会学研究中,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社会中没有敌对⽭盾,出现的⽭盾不是阶级⽭盾,⽽是⼈民内部⽭盾,因此,学界研究社会⽭盾时常常被提及的概念往往是社会问题。

如:王郅强以社会学为视⾓,从中国社会的复杂变化出发进⾏分析,通过政府转型、社会治理和制度整合,把当前社会⽭盾控制在“秩序”范围内,以达到长期制度性与近期操作性对策的有机统⼀;夏廷堂、夏璐祥认为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盾,应做到注重发展与稳定的共赢、注重以民为本,改善民⽣与注重局部与全局的两兼顾。

⼆、新时期我国社会⽭盾的特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盾的凸显期,改⾰发展稳定的任务⼗分繁重,社会⽭盾呈现主体的多元化、客体的复杂化、冲突的群体化等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我国干群矛盾的原因分析
作者:郭晓彦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07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密切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干部与民争利、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比较严重,这样导致了我国社会出现了不和谐,不稳定,所以研究我国新时期干群矛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在我国出现干群矛盾的原因由很多的因素引起,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等等,本文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具体表现如下:
(一)干部自身
1、一些干部擅自利用公共权力与民争利
最初中国的市场是由政府强制推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公权力的约束、制衡体制尚未建立起来,于是权力机关就可能利用公权力干预市场的资源配置。

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寻找各种机会设卡寻租。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国企和基层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通通属于国家的管辖,而实际操控这些权力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各级干部。

当前,一些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是为民争利,为民办事,而是与民争利。

如牺牲群众的利益来实现自己部门的利益或者集团的利益,他们到处盖豪华政府大楼、搞形象工程、拆迁征地为了引来开发商的到来,在盖豪华大楼时,必须得征用群众的土地,如果群众不同意,他们就会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利用他们手中的公权力欺压群众,逼迫群众同意。

从十八以来到现在,落马的官员比比皆是,他们无不是利用公权力与民争利,为已私利,贪污腐败。

2、一些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比较严重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都是严格按昭中央的指标来进行生产,但是市场经济之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些干部就认为之所以国家的经济能够那么地快速发展,是因为他们的功劳。

因此他们觉得在改革最困难的时期,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很大地贡献,当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后,他们就该享受享受这改革开放的成果。

当他们看到改革开放使得一些原本地位低的人快速的走了发财致富的道路,他们的心理就会出现不平衡,然而导致他们利用公权力来谋求私利以此满足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

在为民办事时,一些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一些干部脱离群众现象严重,甚至故意疏远群众,不深入群众搞调研,缺乏与群众沟通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本应是人民的“勤务员”,现在却有成为在人民头顶作威作福的“老爷”的趋势。

同时,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们很容易受到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当他们的公权力没有什么制衡时,他们就会疯狂的追求金钱上的快感,从而很容易出现拜金主义。

(二)群众自身
利益关系失和是导致农村干群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市场自由化、非公有化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使得西方的腐朽文化进入到我国,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歪曲和思想的混乱。

在西方腐朽文化思潮的消极影响下,我国社会中滋长并强化了重个体利益轻集体利益、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价值观念。

所以一旦群众的个人利益得到不到维护,群众就会进行上访,这样就会导致干群矛盾的上级。

另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农耕文化的自给自足经济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国家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引进了外资企业,鼓励私营企业发展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所以很多的人们都是外出打工或者自主创业,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了房子问题,为了以后的养老问题和医疗问题;每个人都是为了生活而生活,都是“一切向钱看”。

这样导致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甚至是没有沟通,原本我们的干群之间就不和谐,再加上长期这样的不沟通,就会造成干群之间的隔阂,这样很容易爆发干群矛盾。

(三)制度不健全
一个国家和不和谐、稳不稳定就看这个国家的制度是否健全,如果制度不健全就会影响这个国家整体的稳定。

我国干群矛盾紧张除了干部自身、群众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的不健全。

在干部间权力没有制衡,缺乏监督,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不论是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还是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本是讲公平、公正,但是在现行体制下,司法机关常常受到行政权的挤压,受到地方党委或政府的干涉较多而不能够完全独立,再加上司法机关的腐败常常被人情化,所以很多地方的群众遇到矛盾问题他们不是通过法律的隧道而是通过信访、上访来找政府,当政府的行政力量在处理矛盾问题时有失公平,这样就会造成干群间的矛盾。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