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2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张承强)
表4-2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1、拘泥于课堂上的45分钟,局限于一课一时,不能在一个单元的概念下设计学习活动。
2.任务设置不灵活,不能根据教学目标随机调动。
3.任务设置涉及学科单一,与其他学科脱节,做不到学科整合的理念。
4.选题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选题宽泛,选题的原则性差,选题没有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生活脱节,没有层次性,没有科学性和研究价值,与学生的年龄特征不符,教师设置选题时注重自己的意愿,替代学生做选题工作。
表4-2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基本要素
问题概述
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把情境创设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则因为创设情境迷失了教学方向,创设出的情境形式化、假问题、缺乏真情、“猜谜式”情境、甚至完全是“电灌”情境。
很多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导入甚至会起到误导的作用。情境真实度太低,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还有就是形式过于单一,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起不到很好的激发效果。
5.研究性学习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没有综合使用,方法单一,效果不佳。
6、确立学习任务时没有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7、不注意把所研究的任务与当前社会生活进行密切联系,做不到学以致用。
过程
1、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注意根据研究学习过程中实际情况修改定好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学习过程中各步骤时间长短应据实际情况调整。
2、部分学生过分依赖小组学习,自己不去做什么,不做研究,不做尝试,最后成果只是借用他人的。
3、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出现部分学生没有人领取。
4、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分不清领取的任务。
5、小组合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什么也不做
6、提出的问题要不没有研究的价值,要不就是过大、过泛或是没有创新。
7、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很薄弱。
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问题:对于你曾经参与或观察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你觉得这些研究性学习效果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在这些研究性学习课堂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请你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各要素对这些问题进行细化,将常见问题列在表4-2中。
答:开设探究课、研究性学习,是我校长期以来的教学特色。
这些年来,参加了以PS校标、动画创意为主题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探究性学习,随着这些活动开展我也常常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我觉得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信息科技学科本来就是以技术学习为主的学习,相对其他学科给予学生操控空间比较少,为了解决这个短板问题,我在每个主题学习中都设置了研究性活动,以期望给学生更大的研究空间。
我觉得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学科既然叫信息技术,那就不可能少了教师的“技术”传授,而信息我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拓展空间,让他们用我给与的“技术”处理有效的信息,从而实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些。
展望未来的教育活动,研究性学习是我要不断提升的课堂要务,我想尽可能的减少教师的传授,以小组互助学习来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技术,这样才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探究主体的学生最大化。
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模块四(6)研究性学习6要素作业%2020101027034729[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任务
1、教学任务仅局限于课堂上的45分钟,而不是以一个单元的为整体目标设计学习活动任务。
2、研究性学习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没有综合起来使用,教学方法单一,效果不佳。
3、确立学习任务时没有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
过程
1、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注意根据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适时修改,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部分学生过分依赖小组学习,自己什么也不做,或者做的很少,活动过程中参与不积极。
1、以往学习过程只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制定的,而真正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实践性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整个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不能让我们的教学过程被教学设计所控制。
成果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要求达到的水平要求过高,多数学生难以达到,从而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成果的要求和评价要注意间顾到不同层次的小组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到分层达标,合理评价,对学习成果要求不能超出大部分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各自相对应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小组中的部分学生自己什么也不做,活动不积极,这是各学科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小组长共同努力及时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及时提醒和指导,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督促。
资源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资源采集过分依赖网络,很少采用阅读、调查等其他方式获取学习资源。
在采集资源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有些来源于网络上的资源是错误的或是不真实的,不要仅仅依赖网络获取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访问、实地考察、阅读等多渠道的方式获取资源。
作业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活动资源的来源多种多样,如来源于网络或道听途说,要提醒学生有些资源是有错误的是不真实的,提高学生的信息评价能力。
成果
1、成果参次不齐,有的完成较好,形成了创造性的成果;有的较差,只是材料的堆积。
2、成果的展示问题。有的地方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展示单一。
2、根据情况修改定好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学习过程中各步骤时间长短应据实际情况调整。
3、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明确责任,实行过程性廉价,采用多种方式督促这些学生。
资源
1、学性过度依赖教师提供的预设资源和网络源。学生对“泛பைடு நூலகம்资源”认识不到位,对图书、社会等广阔的资源不够重视。
3、对资源的收集不遗余力,对是否可用、怎么用等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较差。
评价
1、重集体的评价,轻个体的评价。
2、重优秀成果的评价,而忽视了个体的差异。
3、重结果的评价,轻过程的评价。
1、在注重集体评价的同时,对每个组的果付出汗马功劳的学生可突出评价表扬。
2、因这生素质的差异,对真诚付出的“差生”也要突出评价。
3、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过程和结果都要评价,可按不同的权重进行评价。
1、对学生的成果不能要求过高,教师要加大对学生创造成果过程的指导,可采用“大手拉小手”“兵帮兵”的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出“优质品”
2、以开发多种多样的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展示方式。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条件不具备的可以不用电子档案的形式来展示。
2、体现学科特点,因材设境。
研讨4: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及对策
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愈发显出它的重要性来。
就我们现在的数学学科来说,高年级每学期都有两课时的综合实践课,如:《合理存款》、《确定起跑线》等等。
它能更好地诠释何为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究竟该如何开展。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初次实施,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一、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1:喧宾夺主的现象——教师取了情景之“形”而忽视了内容之“实”,以虚假的事实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很多课堂为了穿上这件华丽的衣服处处以情景为先锋。
问题2:情景设计模式化随意性设计,创设情景出现过于形式化、问题设置不真实、缺乏情感、没有很好的设计引导性作用的情境,甚至完全是为情景而设计的情境,没有任何价值。
对策1:情景创设是为课题服务而设的,不能“哗众取宠”。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要注意形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对策2:情景创设要基于生活、注重形象性、体现学科特点、内涵问题、融入情感。
可以利用教材内容激活情境;可以用教师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创设心理情境;也可以利用课文创设表演情境;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情境。
二、任务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1:拘泥于课堂上的45分钟,局限于一课一时,不能在一个单元的概念下设计学习活动。
问题2:确立学习任务时没有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问题3:研究方向过于广泛,研究问题太大、太抽象,使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将课本中的问题变成研究的问题。
问题4:合作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一些老师就把任务抛给学生,交代组长自己组织,而自己就做旁观者,这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不热衷于学习的孩子就钻空子了,任凭你组长怎么交代、组员怎么调动他都不参与,而是玩自己的,甚至还捣蛋的,这就起不了什么好的学习效果了。
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活跃于课堂的学习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和积极推广。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教育者们采取对应的对策,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以下是几个典型问题及对策:
1. 学生缺乏探究兴趣和动机。
对策:建立情境教学,让学生从问题中感知知识的应用,切实感受到知识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
2. 学生对主题不感兴趣或无意义感。
对策:探讨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出发,构建学习主题和课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3. 学生缺乏探究能力。
对策:核心素养培育,将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学生必修的核心素养,并通过课堂活动和实践工作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4. 研究性学习需要较强的教师指导和支持。
对策:教师要成为指导者和支持者,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帮助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探究。
综上所述,教育者们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要始终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状况,通过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觉得还存在了以下常见的问题:
1.研究的问题不明确或者没有价值造成任务指向性不强。
如选择的问题没有生活意义或社会意义,不能解决任何社会生活问题或自然问题;选择的问题没有任何创新性,没有新的研究视角;不具备可行性和科学性,选择的问题与自己的所学学科无关,缺乏理论和相关知识的支撑。
2.研究方向的问题。
研究方向过于广泛,研究问题太大、太抽象,使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将课本中的问题变成研究的问题。
3.研究性学习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没有综合使用,效果不佳。
不懂得区分问题研究的层次、以及解决问题和深化研究的常用方法,思维不够开阔。
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缺乏研究意识和方法:许多学生缺乏研究意识和方法,不知道如何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和分析数据等。
2.资源不足研究性学习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时间、资金、设备等,而许多学校和学生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
3.缺乏指导:学生需要得到老师或导师的指导,但有些老师可能缺乏研究经验或时间,无法提供足够的指导。
4.学生动力不足: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但有些学生可能缺乏动力和兴趣,难以坚持下去。
5.评估标准不明确:研究性学习的评估标准可能不够明确,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和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等,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主题研讨:关于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的一点反思
浙教版信息技术教材每册后面都有一课综合实践课,适合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但现实中除了因为课时原因没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研究性学习设计不当。
今天学习了研究性学习,针对日常的教学,结合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对自己以前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反思。
学习中明白了研究性学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学科的大范围的研究活动,一种是针对教学中一个环节的研究性活动。
而我们现在我们经常做的研究性活动以后者居多。
我们现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就研究性活动要素任务这个方面来说目前存在的问题:1、不懂得问题选择的相关原则,选择了不该选择的研究问题。
如对选择的问题不感兴趣;选题的范围过于广泛;选择的问题没有价值,无学习意义、生活意义或社会意义,不能解决任何社会生活问题或自然问题;选择的问题没有任何创新性,没有新的研究视角;不具备可行性和科学性,选择的问题与自己的所学学科无关,缺乏理论和相关知识的支撑,没有考虑到学习时间、学习作用、学习能力等诸因素;实践性不足;不能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2、研究方向过于广泛,研究问题太大、太抽象,使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将课本中的问题变成研究的问题。
3、不懂得区分问题研究的层次、以及解决问题和深化研究的常用方法,思维不够开阔。
4、教师不能对学生的研究问题进行把关,而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选择研究性问题。
5、拘泥于课堂上的40分钟,局限于一课一时,不能在一个单元的概念下设计学习活动。
6、研究性学习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没有综合使用,方法单一,效果不佳。
7、确立学习任务时没不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8、不注意把所研究的任务与当前社会生法进行密切联系,做不到学以致用。
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主要策略有:1、把握学生所选择的问题不能太过广泛,题目不能太大、太抽象。
我们在每次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时候都应该要谨慎选择研究问题,要做到选择问题范围合适,突出学习性、知识性和生活化,要注意原则,把握尺度。
模四讨论二:梳理研究性学习常见问题
梳理研究性学习常见问题
(1)、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学习行为有:1、学生依据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在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深入思考,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3、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发现、交流合作,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会”学习。
(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有:1、教师应全过程的参与、引导,要关注活动过程和结果,注重方向性。
2、要关注学生全体和个体的行为,注重能力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3、要关注研究过程中的确定因素和可变因素的变化,注重提高研究活动的效率等。
当探究活动出现偏差、陷入困境时,教师要及时、适当地发挥引导作用,把握好引导的“度”,不能包办或代替,要把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适时有效引导统一起来。
(3)、研究性学习活动完成后,学习作品评价方式有:1、小组交流,全班讨论2、利用网络的优势,实施开放性教学,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3、,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任何进步作出判断,如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用声音、用笑脸、用礼花等进行评价,达到及时反馈。
4、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同存异,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达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情境问题一: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情境?答:1.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同化。
创设教学情境,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2.创设情境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
3.情境创设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
4.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5.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
问题二:如何解决创设情境形式化,过度应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答:1、根据主题的需要设置尽可能真实的情景。
2、能让学生体验、参与、做的就让学生去参与、体验、做。
3、对于学生能真实感触到的就让学生去看、听、触摸等。
4、多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不要认为多用信息技术就好,要考虑情景为学习服务的目的。
问题三:如何避免创设情境偏离主题,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答:首先,要明确创设情境是为主题服务,要明确主题的要求,根据主题创设情境。
其次,创设情境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心理水平和认知基础,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征。
如果在网络上选择资源,网页的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密切相关。
要能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起到帮助作用。
一定要注意所选择资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能正确地帮助学生理解主题。
同时,尽可能使资源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热情。
问题四:如何解决情境的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密切这一问题?答:1、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生活水平、家庭的社会地位等。
这就要求教师要平时多接触学生,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
2、了解学生的交往对象。
3、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4、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问题五:如何使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答:第一、可及性。
跳一跳, 够得到. 情景的设计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历及环境, 个性、爱好及基本心理状况等;第二、直观性。
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解决方法:在表扬个人的同时更要表扬集体,对每个小组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方法、学习效果给予一个客观全面的总结,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心。
解决方法: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注意倾听,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
资源
问题:1、学生在资源的搜集上还过于单一,有时甚至不能通过网络搜集资料;2、教师没有做好资源的整理推荐,造成学生在网络上搜集的资源系统性较差,3、学生对资源的整理和利用还不够熟练。
表4-2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2010年10月
基本要素
问题概述
情境
问题:1、情境的创设与生活联系不密切;2、为情境而情境,创设的情境不适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不;3、情境的创设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情境设计失败。
解决方法: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基础,要突出“情”与“境”的统一。
任务
问题:1、研究性学习任务的随意性安排;2、研究任务分配不够合理,造成有的任务太难完成或太容易完成;3、学习任务过于片面,只针对某一课时进行安排任务,不能在中观上安排学习任务。
解决方法:任务的设置教师要精心的挑选,设置任务时要注意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经过高级思维可以解决,同时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站在中观的教学策略指导下设计任务。
过程
问题:1、学生不能围绕中心问题开展积极有效的操作、探究,2、在探究活动中,部分学生争执、吵闹,不懂倾听,不会补充,不善于质疑,课堂秩序混乱;3、探究活动中学生没有充足的探究时间;4、探究活动中教师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告诉学生的太多,甚至把结论告诉学生。
表4-2 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成果
1.研究成果的原创部分含量难以检测
2.研究成果形式通常比较单一,缺少规范
评价
1.基于网络的好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少
2.对组内成员的评价
3.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是否需要提供分层次的任务
过程
1.在强大的互联网互联网面前,通常借助搜索引擎直接可以搜索并找到任务的解决方案及相关成果
2.在任务进行过程中,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与合作
3.完成任务的时间如果较长,如何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考虑“任务驱动”把大任务分解为层层递进的小任务
资源
1.互联网资源多且杂,搜索与筛查资源耗时多
表4-2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基本要素
问题概述
情境
1.学生的认知差异,可能会有一些学生不易融入情境
2.创设学习情境,需要很科学合理的设计,对教师综合能力、学校课时安排的要求其实很高
任务
1.任务量应适当;任务难度符合学生特点,应综合评估任务的成本与效益
2.布置任务既要具体而明确,又要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这个度较难把握
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
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阶层是会遗传的。
”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
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
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
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
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
“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
”(吴稼祥语)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
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
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
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
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研究性学习课堂中常见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课堂中常见的问题:
一、情境。
学习情境受限于实际的条件,创设较难,不同区域、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他所知的生活情况是不一样的,在一个地方用的很好的情境在另一个地方未必管用。
二、任务。
1、受目前评价体系和传统的影响,每个学期都要完成教材提供的内容,所以任务的设置不能太多太难,花费太多时间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但是太简单的任务又不能很好的考察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目前,各学科的综合程度还比较低,而研究性学习往往牵涉到多个学科的多个知识,这要各门学科的老师通力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习活动,或者是一个老师具备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这个比较难。
三、过程
1、缺少与指导老师及时沟通,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热情很高,希望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以证明自己的不俗能力,但有时事与愿违,学生毕竟还是学生,不能完全靠自己盲干。
2.做事拖拖拉拉,在一个小组内的组员往往依赖于某个人完成,很多情况下是私底下要某个能力稍好的同学代替他完成。
四、资源
市区的学生可能好一些,但是对于农村的学生,其实手中能用的资源是很少的,特别是现在信息化社会,很多资源要在网络上搜集,显然处于社会底层的这些家庭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资源。
五、成果成果展示方式缺乏创新,往往是第一个出来后,后面几个都跟第一个方式八九不离十。
六、评价
1、评价时,由于班级人数多,不能做到对全班每个同学评价,更多的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则很少涉及。
2、评价的标准比较难,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真是情况。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堂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堂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问题一:数学课堂中所涉及的教学情境不是学生喜欢或者感兴趣的话题,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解决对策:数学课堂情景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可由生活常识问题引入、温故知新的提问方法引入、用归纳的方法提问引入等问题导入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或者生活实践导入的方法,只要是学生乐于接受,学生兴趣浓厚的导入都是可以采用的方式。
问题二: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选题,我们平时在选题上常常存在以下问题:不懂得问题选择的原则,选择了不该选择的问题来研究。
如学生对选择的问题不感兴趣;选择的问题没有实际利用价值,无学习意义、生活意义或社会意义,不能解决任何社会生活问题或自然问题;选择的问题没有任何创新性,没有新的研究视角;不具备可行性和科学性,选择的问题与自己的所学学科无关,缺乏理论和相关知识的支撑,没有考虑到学习时间、学习作用、学习能力等诸因素;实践性不足;不能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教师不能对学生的研究问题进行把关,而是代替学生选择研究性问题。
解决对策:我们在每次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时候都应该要谨慎选择研究问题,要做到选择问题范围合适,突出学习性、知识性和生活化,要注意原则,把握尺度。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选得好,就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我们就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握学生所选择的问题不能太过广泛,题目不能太大、太抽象。
第二,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生活中去选题,要解决学生平时学习、实际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要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有了研究兴趣,以后碰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会迎难而上、永不言败。
当然,在选择学生喜欢的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贪大求全。
第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为学生选题。
总之,选择研究性问题时应该遵循以下五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表4-2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解决方案:制订规划:创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特色;科研促进:“在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推广课题化;推进师训:更新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练好教育基本功;强化实践:“研究性学习”教学向纵深推进。
评价
问题:受传统的课堂教学影响,在研究性学习中并没有真正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教师的语言大部分是可以预设的,可以事先准备的,有些老师甚至在上课之前还把部分课堂语言背熟。所以造成了评价语言单调;评价缺少针对性;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狭隘等问题。
表4-2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基本要素
问题概述
情境
问题:1研究性学习从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对生活的回归,真实生活的情境创设为这种回归的带来了可能性。但是很多研究性学习没有强调问题来源的情境性,不能很好的在真实情境下的充分体验和感受,创设不出真实情境强调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融合。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完成探究活动。但是课堂一系列的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并不等于研究型学习,这些问题不一定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
解决方案:研究型学习的各项任务应从课程的学习目标出发,知道学生自主选题,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同时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克服传统教学在“发挥主体能动性”方面的弱点,让课堂成为为“研究性学习”的良性开展提供营养和活力的渠道,这也是“任务型教学”尝试的初衷。
过程
问题:研究性学习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淡薄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教师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研究型学习没有注重对教育未知领域的探索,而是对拘泥于已知事物的简单再认识;研究过程中并不是每位小组成员都有所事,而是“人云亦云”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表4-3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基本要素
问题概述
解决方案
情境
学习情境形式单一,现实性小,不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研究学习兴趣。
同时学科化倾向严重,在情境创设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进行多学科共同创设情境引入的有机整合。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问题。2、设置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教材内容激活情境。4.教师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创设心理情境。5、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情境。6、提高教师水平,强化教师的“导师”意识。
成果
常出现要求过高问题
成果和评价要注意到不同小组和不同学生成果要求不能超出一般学生所能达达到的水平。
评价
只注重评价结果,不注重评价过程。
个体评价意识不强,只重视了小组评价,对小组内个人评价不足。
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
评价量化的程度同样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成败,优化评价结构才可以加强评价的全面性。这一点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本动力。在已有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将学生每个阶段的活动心得反馈给小组或老师,教师综合量化每个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同时,评价的时间也是注意了贯穿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有效地避免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旧问题。过程和结果都要评价,调整好两方面评价比例。对小组中个人评价,可由教师评价,小组内互评,与自己评价相结合。
培养学生部要局限于网络或书面的信息而全面科学地收集信息,是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前提。我们可以在提供上述收集信息的方式方法上,再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和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和具有社会生活价值的信息收集方法。如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又能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调查方法,如:访问、实地考察、观察、实验和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一个研究性问题学习的开展是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我们现在的研究性学习所提供的资源通常是网上资源、光盘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等有内容和知识局限性的有限资源,这就导致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过份依赖这些有限的资源,缺乏原创性,与别人的交流不足,不能本现课堂活动中的交流互支学习的一面。这就必然会导致学习结果的原创性不足,网上下载、抄袭现象比较严重。时间长了就会让学生缺乏诚实信用的态度,对别人的研究成果产生拿来既为我用的心理状态,最终会导致研究性学习成果实用价值不足,最后使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所没有起的应有的促进作用。
任务
研究性学性的主要任务就是选题,课题是高度结构化的,是围绕一个基本问题派生出若干带有研究性的小问题的,但我们平时在选题上常常存在以下问题:1.不懂得问题选择的相关原则,选择了不该选择的研究问题。如对选择的问题不感兴趣;选题的范围过于广泛;选择的问题没有价值,无学习意义、生活意义或社会意义,不能解决任何社会生活问题或自然问题;选择的问题没有任何创新性,没有新的研究视角;不具备可行性和科学性,选择的问题与自己的所学学科无关,缺乏理论和相关知识的支撑,没有考虑到学习时间、学习作用、学习能力等诸因素;实践性不足;不能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2.研究方向过于广泛,研究问题太大、太抽象,使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将课本中的问题变成研究的问题。3.不懂得区分问题研究的层次、以及解决问题和深化研究的常用方法,思维不够开阔。4.教师不能对学生的研究问题进行把关,而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选择研究性问题。
过程
研究性学习课堂过程并非是新型的活动课。研究性学习课堂应该是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为基本实施方式,不论哪一类,都循着统一的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展开探究活动。而现在我们的很多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完全处在一个纯活动的状态,课程教学内容完全是以学生的活动形式出现,使之成为了新型活动课。不但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也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要求
培养学生不要局限于网络或书面上的信息而全面科学地收集信息,是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前提。我们可以在提供上述收集信息的方式方法上,再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和具有社会生活价值的信息收集方法。如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又能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的调查方法象: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成果
我们平时的研究性学习在成果展示部分通常都是要求学生以电子作品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情况,这样做虽然能够很好的用于班级交流汇报,也有利于教师来评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但在一些教学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学校,这校的研究性成果的展示几乎不能完成,这也就给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有兴趣的情境问题恐怕我们要深入到学生中间才能了解他们的兴趣,我的做法是找几个同学让他们报相应方面的内容,另外学科本位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的知识具有局限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解放”学生之前,一定要“解放”教师。只有提高教师水平,强化教师的“导师”意识,才可以顺利推进研究性学习进程。这一点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先决条件。也正是因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课题涉及到课内外、校内外。而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又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课题去补充自己的知识,尝试科学的研究手段,亲身体验课题研究,使自己也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加之科学的研究方法,相信教师就不再是“教”师,而会成为“导”师,也就真正避免了“可怕”的学科本位
我们在每次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时候都应该要谨慎选择研究问题,要做到选择问题范围合适,突出学习性、知识性和生活化,要注意原则,把握尺度。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研究性学习的问题选得好,就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就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握学生所选择的问题不能太过广泛,题目不能太大、太抽象。第二,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生活中去选题,要解决学生平时学习、实际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三,要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有了研究兴趣,以后碰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受到再多的委屈,都会迎难而上、永不言败。当然,在选择学生喜欢的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第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为学生选题。总之,选择研究性问题时应该遵循以下五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评价
评价也很关键,最好能找到客观依据,这样学生比较容易信服和有兴趣。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个体评价意识不强的问题。我们起初的评价结果应该都是针对小组进行的,缺少了对个体的评价,这就使我们既看不到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也使我们无法更多现,比方说我这次的网站宣传的任务,就可以通过利用站长统计工具统计各站的流量,最终评出优胜小组。实践证明评价量化的程度同样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成败,优化评价结构才可以加强评价的全面性。这一点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本动力。在已有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将学生每个阶段的活动心得反馈给小组或教师,教师综合量化每个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同时,评价的时间也注意了贯穿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有效地避免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旧问题。
表4-2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基本要素
问题概述
解决办法
情境
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设立学生有兴趣的情境,另外有的老师说的问题我也很赞成:日常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较强的学科化倾向,就情境创设部分不能有效的进行多学科共同创设情境引入的有机整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位教师均具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能力,我们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犯学科本位的错误。情境导放高置的不同,势必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结果的不同。例如,同样是环保问题,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可能就会演化成环保知识累积方面的研究,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就有可能成为环保结果的探究,这样就不可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不能体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主针。同样,如果我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体现研究环保意识的初衷,那么非科学专业教师指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难道就不会有科学上的错误吗,这样势必影响学生的研究成果,使很多好的研究性学习问题只能流于形式。
针对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方面的弊端和不便,我们可以开发出多种多样的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展示方式。我们要对研究性成果的展示以体现学习结果为主,不要求它有太过新潮的方式,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凡是有关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的有关内容,我们不必固守原则,只要是能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我就都应该能给予任可才对。
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准确的课程目标定位,并能否具备完善的课堂管理体系。这一点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根本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任务不同于普通教学,它要求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整理信息及合作与分享等六个方面的能力,需要以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来完成。但是,我们仍然要注意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的开放尺度,不能让课程的实施流于形式。这就告诉我们,我们既可以减少对学生研究内容的限制,又加强了对学生研究深度的把握。为了更好的完成研究层次的提升,我们还应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体制,建立完备的研究性学习档案,对学生选题、开题报告、学习心得等进行专门档案管理,将论文、报告等成果定期汇编成册并形成成果集,以保证课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