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从2012 年3 月至2014 年7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71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71 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1 组和对照2 组各57 例,对照1 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康复运动进行治疗,对照2 组患者给与单纯的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进行治疗。

比较并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8%)显著高于对照1 组(78.9%)和2 组(7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恢复时间短,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康复运动;中风后遗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67-02The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troke sequelae with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herapy[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otion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linical effects of stroke sequelae. Methods 171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stroke from March 2012 to Jul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the control one group and the control two group, the control o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for treatment, the control two group weretreated with Simple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given treatment. Observed and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hree groups . Results The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group(94.8%)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onegroup(78.9%) and the two group(77.2%),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mpared the two control groups,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troke sequelae with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herapy is significantly, ithas a high total effective rate, recovery time is short,it is suitable for long-term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stroke sequelae;中风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

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临床观察

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临床观察

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显著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标签:中风后遗症;康复训练;针灸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瞬间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偏瘫、失语、舌强语蹇、智力障碍等,病情严重者甚至伴发意识障碍。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该病发病率显著增高。

因本病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且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重大危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同时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充分认识脑卒中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康复医学可以将患者的病残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残存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

笔者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对其实施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取得满意收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首次发病,在入院前病情趋于稳定,符合《神经病学》诊断标准[1],均经头颅CT或MRI 确诊为脑卒中。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0~65岁,平均(55±45)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15)年;脑梗塞20例,脑出血20例,其他10例;入选患者均无意识障碍,具有不同等级的偏瘫,按偏瘫分级标准,一级10例,二级20例,三级10例,四级10例;按肌力分级具体偏瘫分级,0级5例,l级15例,2级15例,3级10例,4级5例。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病例来源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10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随机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的是传统的干预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手段基础上给予的是针灸联合康复训练。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中风功能评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证该化裁方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提供参考。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8%,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改善了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症状,提高了临床效果,安全有效。

标签: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神经功能缺血性中风属于现代医学中脑梗死的范畴,脑梗死急性期往往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术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1]。

缺血性中风往往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大家公认的时间是从发病后3周至3个月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采用积极的干预措施往往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2]。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是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选择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科学评价两组的疗效,验证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的可行性、有效性,验证该化裁方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为开展确有疗效的中药院内制剂提供参考。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方法将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施以针刺为主配合运动的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针刺疗法。

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0%,以95%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治愈率高,比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的疗效要好。

标签:中风后遗症;针刺治疗;康复训练中风为中医病名,现代称为中风,其发病时的主要表现有: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中风是一种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有75%~80%的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一般患者会丧失基本生活能力,给其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1]。

现今,我国已经取得了丰富的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经验,而康复训练是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针刺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该病取得显著疗效的实验结果也开始层出不穷,现将本院施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取得的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均经过临床诊断,其体征及头部CT检查或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为脑出血或脑梗死。

年龄40~75岁,其中男36例,女44例,病程均有6个月以上。

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中风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药管理局),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新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

1.3 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治疗方法针法采用头针、体针适当结合电针;头部取穴:患者两侧头部的感觉区、运动区;体穴:昆仑、解溪、足三里、阳陵泉、环跳、合谷、外关、曲池、肩三针。

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评价

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评价

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评价[摘要]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取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康复锻炼治疗,10 d/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9.2%,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较好,优于单纯康复锻炼治疗。

[关键词] 针灸;早期康复锻炼;中风后遗症;疗效[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c)-0138-02中风亦称脑卒中,临床表现为猝然昏仆,伴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中风病病死率逐渐降低,但常遗留有半身不遂等并发症,导致患者自理能力显著下降,生活质量降低。

如何尽快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一直是广大中医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

2008年5月—2012年4月,该院针灸科采取针灸联合康复锻炼的方法治疗4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与同期仅采取康复锻炼的4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对照研究,旨在评价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组96例,均为在该院针灸科住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中风,均辨证为中经络。

急性期均经常规神经内科治疗。

所有患者均以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其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介于47~74岁之间,中风病史14 d~1个月,包括脑梗死64例,脑出血32例。

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

排除病情不稳定、意识障碍者,严重糖尿病及癌症患者。

1.2 治疗方法1.2.1 观察组采取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

1.2.1.1 针灸疗法①上肢不遂:可取穴肩髃、肩井、肩贞、曲池、手三里、手五里、外关、合谷。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
1.3评价标准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比,如经过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各项指标显示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后遗症情况基本消失则为康复;如患者神经功能的各项指标开始慢慢好转,基本生活可以自理则为有效;如患者神经功能的各项指标无任何明显变化,生活自理能力与治疗前无任何差别则为无效[3]。
[5]章显宝,孔红兵,郭晓利.项丛刺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大鼠BDNF、NGF以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02): 181-184.
[6]李岗,谢福恒,闫咏梅.醒脑解郁胶囊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评价[J].光明中医,2014,29(01):36-37.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中风后遗症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043-02
随着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脑中风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脑中风是心脑血管疾病中致残率以及致死率较高的一种,当前已经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其恢复的程度较慢,时间较长[1]。脑中风后遗症主要表现在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行动障碍等方面,对脑中风后遗症的研究是现代医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针灸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新的神经元,有效缓解和治疗患者的后遗症[2]。本院对近年来收治的脑中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治疗,发现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脑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在中医上脑中风称为脑卒中,是由阴阳失调、运化不畅与气血逆乱导致的,所以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需要以调节气血,顺气舒血,平衡阴阳,越早治疗效果会越好,一般在治疗2个月后患者会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研究表明[4],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脑中风后遗症的不同程度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运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是现代医学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最有效地治疗方法。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60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60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60临床观察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总有效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总有效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中风偏瘫;针刺;康复训练中风偏瘫是临床多发且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科疾病,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其临床表现为不醒人事、半身不遂、伴口眼歪斜突然昏仆。

中风偏瘫有非常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上已从针刺治疗逐步发展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研究显示其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1]。

为研究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笔者选取给予各类针刺治疗的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诊的120例中风偏瘫患者,排除标准:并发严重肿瘤,重症感染等病患者;伴有关节挛缩、先天足下垂畸形患者;其他周围神经损伤引发的偏瘫。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病程5个月~7.9年,平均病程(4.1±6.3)年,平均年龄(44±6.3)岁,右侧偏瘫26例,左侧偏瘫34例,7例合并有高血脂,5例合并有糖尿病,10例合并有高血压;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病程4.7个月~7.8年,平均病程(4.0±6.2)年,平均年龄(42±5.8)岁,右侧偏瘫25例,左侧偏瘫35例,6例合并有高血脂,7例合并有糖尿病,11例合并有高血压。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观察

临床医学研究·44·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观察黄小艳1 徐小鸿2 付 杰1【中图分类号】 R24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054(2018)02-0044-02【摘 要】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中风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Barthe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有利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针灸 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中风属于较为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引发原因主要是脑部血管破裂或者血管发生堵塞,造成血液无法正常流入大脑组织当中,从而损伤脑部组织,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1]。

中风后遗症不仅带给患者痛苦,还带给家庭严重的经济负担。

本研究通过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探讨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具体内容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宜春市中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中风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

观察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6.47±8.53)岁。

对照组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7.26±8.75)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将0.4 g小牛血清去蛋白(国药准字H20000202)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将40 mg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国药准字H20046213)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口服维生素E(国药准字H34021172),每次100 mg,维生素B1(国药准字H14021291),每次10 mg,均每天3次;口服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10960305),每次75 mg,每天1次。

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已确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

并随机将5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O例和对照组28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藥物进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用专业的康复治疗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仅用与观察组相同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3O天为一疗程。

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和ADL的评分上升幅度。

结果: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

ADL的评分上升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康复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中风是指以偏瘫、全瘫或半身不遂、语言和意识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点,发作时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语言混乱和心理障碍。

一直以来,中风均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西医治疗也未取得理想疗效。

此病在现代医学中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出血性脑梗塞以及脑卒中等。

中风后遗症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研究显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有良好疗效。

因此在临床上对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针灸康复训练治疗已经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重视。

我院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住院的中风后遗症患者。

其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为35~70岁,平均年龄53岁。

所有收治的患者的病程都在l5天~3个月。

中风后遗症患者中伴有半身不遂58例,一侧身体麻木者36例,有语言障碍和口角歪斜38例,伴有其他症状12例。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O.05)。

1.2诊断与排除标准1.2.1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制定的《中风诊断与疗效标准》II中的中风病诊断标准:主症包括半身不遂、神志昏蒙、语言不清或不语、偏身麻木感、口舌歪斜。

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为制定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则采取针灸联合康复运动的方法治疗中风患者后遗症。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针灸联合康复运动;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发病急,症状多样,病情变化迅速,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语言不利、口角歪斜且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1]。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本病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医学界将其与癌症、冠心病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是人类生命的重大隐患,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我院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的方法治疗45例中风患者后遗症,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我院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的方法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中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9~72岁,平均(50.12±10.03)岁;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5~68岁,平均(48.12土8.99)岁。

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国医药管理局脑血管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2],患者的西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标准[3],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及病情等各个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在中风后遗症患者中联用针灸及康复运动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7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5例,将其中实施单纯康复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治疗的条件下施加针灸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情况,总结相关临床治疗经验。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4.3%的临床总疗效,这要较对照组的80.0%更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评分要较其治疗前、对照组有优越性(P<0.05)。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患者出现严重不适。

结论为中风后遗症患者联用针灸及康复运动疗法有确切效果,能够在解除患者症状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标签:针灸;康复运动;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中风(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因某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进而造成脑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1]。

一旦患病,患者多有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及口眼歪斜等特征,虽经过积极的临床救治后可降低患者死亡的风险,但往往容易遗留下偏瘫等症状,给其身心健康与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加强我院对中风后遗症的整体治疗,2011~2013年,笔者对我院35例中风后遗症病例实行了针灸及康复运动疗法共同治疗,并同期抽取35例单用康复运动治疗者进行比照研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进展。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2013年2年间到我院就诊的7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男性病例有42例,女性病例有28例,年龄段在42~78岁,平均61.7岁。

所有入组者均经颅脑CT、MRI检查后证实,均与我国第4届脑血管病的相关判断指南相符合[2],存在部分日常生活能力缺失、肢体功能减退等后遗症,排除有严重心肺疾病、精神障碍、全身系统疾病及无法取得配合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组间一般资料的比照,差异不明显,P>0.05,符合可比条件。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本院抽取2014年1月~3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200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给予实验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定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

结果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中风偏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满意,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标签:针刺;康复训练;中风偏瘫;临床疗效临床上中风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而中风患者中,偏瘫是最常见的一种残障类型。

在发生偏瘫早期,患者中枢失去了运动控制能力,患肢出现弛缓状态,而后患肢肌张力增高,出现痉挛,限制了肢体功能恢复。

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3月到本院就诊的中风偏瘫住院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CT或者核磁共振确诊,也都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患者的发病时间为15d~6个月,根据他们入院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即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为48~81岁,平均年龄为(63.2±14.3)岁,有62例为右偏瘫,38例为左偏瘫;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为52~79岁,平均年龄为(62.8±15.4)岁,其中有60例为右偏瘫,有40例为左偏瘫。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1.2.1给予对照组针刺治疗方法主要取患侧阳明经穴位,其中上肢穴位为极泉、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位;下肢穴位为:环跳、梁丘、血海、足三里、太冲、内庭等穴;面穴为:地仓、迎香、颊车。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时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予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恢复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标签:针灸;康复运动;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中风是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近来临床研究发现[1],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较好。

在这里以我院收治的9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96例,男50例,女46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2.5±3.2)岁;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2.8±3.4)岁;观察组58例患者,男24例,女24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2.7±3.6)岁;对比两组基数资料,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认知障碍患者,给予患者注射尼莫地平,连续治疗7天;对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医疗器给予患者治疗。

1.2.2 观察组本组所有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

1.2.2.1 针灸治疗(1)偏瘫患者,选择百会穴、风池穴等穴位,连续针灸20min,一周施针5次,治疗2个月;(2)吞咽困难患者,选择水沟和哑门等穴位,针灸时间20min,一天施针1次,连续治疗10天,同时进行针对性的物理训练;(3)语言障碍患者,选择头部的语言运动区域,针灸时间40min,一周5次,治疗2个月;(4)认知障碍患者,选择前区、额区等区域,针在患者体内留6小时,一周针灸5次,连续治疗8周。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分析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分析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72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30/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22/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1,P=0.035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其预后,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脑中风后遗症;针灸;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脑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会引发脑梗死、脑出血等症状,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

脑中风引起的后遗症存在言语、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偏瘫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属生活上带来很大负担。

目前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常用治疗手段有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

本文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50~89岁,平均年龄(72.21±5.60)岁;病程4~16个月,平均病程(11.64±1.46)个月。

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3例;年龄49~88岁,平均年龄(70.50±5.83)岁;病程3~17个月,平均病程(12.07±1.65)个月。

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1] 患者均经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并符合本次研究的诊断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①年龄49~90岁;②意识清醒且表达能力良好;③颅腔内无出血情况。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探究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探究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探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应用针刺与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中风后偏瘫患者72例,以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选择针刺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康复训练治疗。

对比两组各项相关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变化,统计对比两组总疗效。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生活动作能力与肢体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

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与生活动作能力,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针刺;康复训练;中风后偏瘫;临床效果西医认为,偏瘫发病是由于脑血管出现急性病变后,相应中枢神经被损伤,导致运动神经元失控,因此出现功能障碍[1]。

偏瘫在中风患者后期发病率极高,因此临床治疗需得到重视,本文进行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对比研究,内容有: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接诊的中风后偏瘫患者72例,以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47-72(54.46±5.35)岁;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6-70(54.01±5.72)岁;双方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单纯应用康复训练治疗,①急性期训练:患者侧卧位,每3h一次翻身及叩背排痰。

护理人员及家属辅助患者做被动上下肢训练与坐起训练。

②恢复期训练:指引患者借助康复器材训练,锻炼其平衡性、坐位耐力、行走耐力灵活性等。

继续进行上肢的伸举训练。

③后遗症期训练:前期可辅助患者进行训练,后期可进行独立自主训练,训练内容以提升生活功能、肢体运动、上下楼梯、平地行走等为目的。

研究组选择针刺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对下述穴位进行毫针针刺治疗,急性期选穴:主穴为人中、曲池、内关、外关、三阴交,下肢加足三里、委中、复溜、太溪、上肢加尺泽、肩髃等穴,30min/次,1次/天。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观察

用运用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针对中风后肩痛已经取得较 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康复中心2018年9 月1日一2019年3月1日入院的60例中风后肩痛的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见表10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ft


平均年龄(元±$,岁)
关键词:中风;肩痛;针刺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 - 2349(2019)08 - 0057 - 02
脑卒中是由于脑循环障碍所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或 由于局部或全面性的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切,该病在我国发病 率大约为2%⑵。其中,中风后肩痛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并发 症,越早得到有效治疗⑶,患者预后越好,国外报道其发病率 为16% - 84% [4],而国内有学者报道其发生率为70% ~ 84% [5],根本原因是由于患者因疼痛而影响主动训练及被动 锻炼,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治疗⑷。笔者
表3 2组患者诒疗前后FMA评分比较(x±s)
组别
n
治疗前
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康复评定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功能疗法、关节松动训练、作业疗法、气
压治疗等现代康复训练,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加用针刺疗法,针刺取
穴以患者患侧的肩稱、肩謬、肩贞、臂薦、曲池、手三里、阿是穴等穴位为主,每日1次,每次30 min, —周治疗5天,且连续治疗4
2019年第40卷第8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57
・针灸经络-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观察
王淋I,王恩龙2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110032;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110031)

中风后遗症采用针灸、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风后遗症采用针灸、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风后遗症采用针灸、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针灸和康复训练在中风后遗症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9月共收治中风后遗症的患者92例,以此为临床资料,运用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78%和58.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运用针灸和康复训练的方法来治疗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效果明显,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

标签:中风后遗症;针灸;康复训练脑中风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在现代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

在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患者一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最常见的后果就是肢体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本研究对我院的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观察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1年3月~2013年9月共收治中风后遗症患者92例(男52例,女40例),年龄40~74岁,平均55.2岁;92例患者中脑出血34例,脑梗死患者58例:认知障碍23例,偏瘫18例,语言障碍32例,吞咽困难19例。

现在对92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包括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29例;对照组包括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29例。

两组患者个基线资料的差异均不明显(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针灸方法,对于认知障碍患者要针灸其额区、前区等区域,针在患者体内应停留5~6h,为患者针灸5次/w,疗程为8w。

在针灸的同时,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物理训练;对于语言障碍患者,要针灸其头部的语言运动区域,针灸时间30~40min/次,为患者施针5次/w,在针灸的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分析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分析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32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66例。

研究组患者予以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2组患者予以不同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3%,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具有较好临床效果,保证患者身体恢复,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脑中风是一种以脑部缺血、出血性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患,被称为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多为急性起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也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伴随着我国生活环境的逐渐改变,脑中风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对人们日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虽然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改进,致死率较前减低,但后遗症或多或少仍然存在,如认知程度障碍、语言障碍、偏瘫、吞咽困难等。

做好疾病的早期干预,是现代医学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有效减少中风患者残疾的关键。

本文选择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66)和对照组(n=66)。

研究组的66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36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37岁,平均年龄为(53.5±1.5)岁。

对照组的66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34例;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34岁,平均年龄为(51.5±1.3)岁。

中风后遗症的针刺康复效果观察(附26例报告)

中风后遗症的针刺康复效果观察(附26例报告)

中风后遗症的针刺康复效果观察(附26例报告)摘要】目的:探究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针刺治疗的临床康复效果。

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应用针刺进行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2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进行循经推拿的中风后遗症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

对比2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25/26),相对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24/30)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均无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

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针刺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针刺康复效果【中图分类号】R24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278-01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本身具有发作迅速以及进展极快的特点,部分患者在接受急性期治疗后依然存在后遗症,出现的主要机体功能障碍有:失语、吞咽困难、直肠功能障碍、心理障碍、构音障碍、肢体瘫痪以及认知障碍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如何有效改善中风后遗症是当前临床主要研究问题。

本院自2011年始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针刺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应用针刺进行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26例,设为观察组。

该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范围为40-70岁,其平均年龄为(55.6±5.8)岁;患者平均病程为7个月。

另选本院同期收治进行循经推拿的中风后遗症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

该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为41-68岁,其平均年龄为(54.9±6.2)岁;患者平均病程为8个月。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41例临床观察

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41例临床观察

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41例临床观察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血栓形成导致脑功能受损,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后遗症。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而针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一直备受关注,寻找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临床观察,探讨针刺辅助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纳入41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包括37例男性和4例女性,年龄范围为36岁到75岁。

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疗程为3个月。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的脑卒中后遗症严重程度评分,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并观察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

统计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

结果经过3个月的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4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治疗前后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评分由3.67±1.21下降至2.39±0.87,言语障碍严重程度评分由2.85±1.14下降至1.52±0.63,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评分由2.49±1.09下降至1.36±0.58。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的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针刺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具有调理气血、通经活络、增进脑功能的作用。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脑部供血,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对康复训练的响应等。

经过本次研究观察,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针刺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

针刺操作不当可能引起局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在进行针刺治疗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操作技巧,遵守消毒规范,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遗症治愈率 高,比单 纯采用针刺 治疗 的疗 效要好 。
【 关键 词 】 中风 后 遗 症 ;针 刺 治 疗 ;康 复训 练
【 中图分类号】R7 4 3 -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 号】I S S N. 2 0 9 5 . 6 6 8 1 . 2 0 1 5 . 0 4 . 0 9 2 . 0 2
度 的后遗症 ,一般 患者会 丧失基本 生活能力 ,给其家 瘫 穴 , 阑 尾 下 1 . 5 寸 。瘫 复 髌 骨 上 缘 三 恒 指 处 , 直 刺 庭 增加 了经济 负担和精神 负担 ,也 给社会带来 了一定 1 ~2 寸 ,瘫立 穴髌骨上缘 外侧五恒 指处直刺 五 。复康 的经济 负担【 1 】 。现今 ,我 国 已经取 得 了丰 富 的针 灸治 髌 骨上缘 外侧 7 横 指 ,直 ̄ J 1 2 / 3 寸 ,得气 为之 ,阴市 、
Fe b. 2 0l 5 Vl 0 1 . 3 N o. 4
9 2
Ch i ne s e a nd W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e
针刺配合 康复训 练治疗 中风 后遗症 患者 的疗效观察
崔 光 升
( 山东省潍坊市 昌乐县宝成医院 ,山东 潍坊 【 摘要 】目的
议新 定的 《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 断要 点》 。
1 . 3 治 疗 方 法
1 . 3 . 1对 照 组 治 疗 方 法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针3 0mi n 。
1 . 3 . 2 治疗 组 治疗 方 法 先 采用与对 照组相 同的针刺治疗 ,治疗 约3 0 mi n
选 取2 0 1 2 年1 1 月~2 O 1 4 年1 1 月 我 院治 疗 的患 者
8 0 例 作为研 究对 象 ,且均经 过临床 诊断 ,其体征及 头 后 ,采 用综合康 复疗法进 行康复 训练 ,以B o b a t h 疗法
穷,现将本 院施用针刺 配合康 复训 练治疗 中风后遗症 5 mi n , 反 复进 行 3 次 , 即可 出 针 , 1 次/ d ,l 0 天为 1 个
患者8 0 例,取得的 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 下。
疗 程 ,并配合 内科常规处理 。施 电针 ,选G. 6 8 0 5 型 电
针仪 ,用断续波 ,操作 注意 以肌 肉轻微跳 动的度 ,留
三针 。语言没有 障碍的语 言区不针 。上下肢 ,软瘫 用
并 具有起病 急、变 化快 的特 点 ,发病率 、死亡率 和致 补 法 ,硬 瘫 用谢 法 。 随证 取穴 :可 取上 肢 向农 穴 , 残 率都 比较 高 ,有7 5 % ̄ 8 0 %的 患者 会遗 留有不 同程 锁 骨 外侧 头 下 凹处 ,谷 溪 、 阳池 等 穴 , 以及 下肢 治
学意 义 ( P <0 . 0 5 )。 1 . 2 诊 断标 准
自理基 本能力恢 复训练 ,即A DL 训练 ,引导患者进行 练 。同时 ,对 言语功 能障碍严重 的患者进 行言语恢 复 训练 ,具体 有呼气训练 、吸气训 练、唇舌伸 缩训练和
两组 患者在 年龄 、性别 、病程方面 比较 ,差 异无统计 吃饭 、穿衣 、上洗手 间、刷牙洗脸 等基本活 动能力训
2 6 2 4 0 0 ) 将8 0 例 中风后 遗症 患
通过 实验观 察针 刺 配合康 复训练 治疗 中风后 遗症 的疗效 。方法
者随机平 均 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 ,治疗 组患者施 以针刺 为主 配合运 动的 治疗 ,而对 照组 患者 仅使 用针刺疗
法。结 果

治疗组的 治愈率
4 0 %, ̄ 2 9 5 %的总有效率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结
部C T 检 查或MR I( 核磁共振 成像 )检查为脑 出血或脑 为主 ,帮助 患者 矫正姿势 ,伸 展 患者 卧位 四肢 关节 ,
梗死 。年龄4 0  ̄7 5 岁 ,其 中男3 6 例 ,女4 4 例 ,病 程均 翻 身、移动 、协 调运动 、平 衡坐姿等 。 同时 引导 日常
有6 个 月 以上 。将 其分 为治疗 组和对 照组 ,各4 0 例;
中西 医 结 合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Ca r d i o v a s c ul a r Di s e a s e J o ur na l o f i nt e g r a t e d t r a di t i o na l
2 0 1 5 年 2月 A 第 3卷 第 4期
中风为 中医病 名 ,现代称 为 中风 ,其 发病时 的主 患 者两 侧 头 部 的感 觉 区、运 动 区:体 穴 : 昆仑 、解
要表 现有 :突然 昏仆 、半 身不遂 、肢体 麻木 、舌 蹇不 溪 、足 三里 、阳陵泉、环跳 、合谷 、外关、 曲池 、肩
语 , 口舌歪斜 ,偏身麻木 等, 中风是 一种脑神疾 病 ,
疗 脑 中风后遗 症的 临床经 验 ,而康 复训练是 西医治疗 风 市 、悬钟等穴 『 3 ] 。另外可 根据不 同 的中医证 型 ,选
中风后遗症 的重要手 段之一 ,因此 针刺治疗联 合康 复 取 配穴 。对选 取好 的穴 位 ,采用 一般行针手 法 ,捻针
训练治疗 该病取得 显著疗效 的实验 结果也开 始层 出不 速 度 以2 0 0 次/ mi n 为 宜 ,连 续 施 针 3 ~5 mi n ,停 针 间 隔
中风诊 断采用 中珏医结合 的诊 断方法 ,中医诊 断 发声 训练 , 以及侧 方 运动 等 。另 外 ,进 行P T 肢 体功 标 准参照 《 中风病诊 断与疗 效评 定标准 》 ( 中医药 管 能训练 ,其包括对 患者的下肢 踝关节 、膝 关节 、髋 关 理局 ),西医诊 断标 准参照第 四届脑血 管疾 病学术 会 节做被动 或主动运 动, 以及肌 耐力运动 协调能力 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