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对应训练:第2章第1节第2课时2(精)
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
哪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更快? B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更快
(3)若物质 A 的转化率经过计算为 30%,那么,物质 B 的转化率为多少?你能迅
速得出答案吗? 30%,能迅速得出答案,因为通入和消耗的A、B的
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则A、B转化率相等。
知识梳理
探究高考
练出高分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题组一
1
2
知识梳理
探究高考
练出高分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深深度度思思考考
4.某温度时,在 2 L 容器中 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
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分析,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3_Y__+__Z______2_X_________________; 从反应开始至 2 min 时,Z 的反应速率为_0_.0_2_5__m__o_l_·L__-_1_·_m__in_-__1。
浓 浓浓度 度度的 的的计 计计算 算算等 等等知 知知识 识识点 点点, ,,所 所所以 以以考 考考查 查查内 内内容 容容的 的的知 知知识 识识量 量量较 较较大 大大。 。。
vvv(((CCC)))= ==000...666 mmm222ooossslll···LLL- --111= ==000...333 mmmooolll···LLL- --111···sss- --111 ① ①①vvv(((AAA)))= ==vvv(((CCC)))= ==000...333 mmmooolll···LLL- --111···sss- --111
探究高考
练出高分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递进题组】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4
知识梳理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规范训练课标全国卷含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
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a mol·L -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错误!mol·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A。
2014高考化学选修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3课件
1.要理清知识线索:
(对应学生用书 P24)
2.要明确解题的方法思路:理解概念抓实质,解题应用靠 特征,即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去分析理解有关 的概念,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 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具体方法是找变价、判类型、 分升降、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 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元素化 合价的变化情况。
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 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 Cu2S, 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Cu2S+2Cu2O==△=== 6Cu+S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 Cu2O B.Cu2S 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Cu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 19.2 g Cu,反应中转移 0.6 mol 电子
(对应学生用书 P24)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 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
3.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
得
降低 还原
氧化
还原
失
升高 氧化
如反应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中,氧 化剂是 MnO2 ,氧化产物是 Cl2 ,生成 1 mol Cl2 时转移电子的 物质的量为 2mol ,被氧化的 HCl 的物质的量是 2mol 。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时,关键要熟记以下口诀: “氧→得→降→还”,即氧化剂→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失→升→氧”, 即还原剂→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生成氧化产物。
2014高考化学选修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章末整合课件
【解析】 物质可分为:纯净物、混合物,酸、碱、盐、 氧 化 物 、 结 晶 水 合 物 。 如 胆 矾 CuSO4·5H2O , 碱 式 盐 如 Cu2(OH)2CO3,酸式盐如 NaHSO4 都有固定的组成,均为纯净 物。而盐酸是由 HCl 和水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酸、 碱、盐等都有明确的概念,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判断,但 是对同一种物质从不同角度又有不同的分类法,这就是交叉分 类法;(1)~(5)选项中的物质都是采用的树状分类法;选项(6)(7) 对于铜盐、钠盐又有交叉分类法的应用。
2.应用 (1)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的性质
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4Na+O2===2Na2O ③ C+O2=点==燃==CO2
② Na2O+H2O===2NaOH
④ CO2+H2O
H2CO3
⑤ H2CO3+2NaOH===Na2CO3+2H2O
(2)根据物质类别研究化学反应 ①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
考纲要求
1.理解混合物 和纯净物、单 质和化合物、 金属和非金属 的概念。 2.理解酸、 碱、盐、氧化 物的概念及其 相互联系。 3.了解胶体 是一种常见的 分散系。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高考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有两点: ①对物质的分类与方法的考查,主要 考查物质的分类是否正确、发生了何 种变化等,更多是考查对物质成分的 了解,如2012年高考课标理综8题,山 东理综7题,天津理综1题等;②对胶 体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为胶体的特 性(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的制备 及胶体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如 2012年高考四川理综6题,2011年山东 理综9题等。试题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 现,难度较小。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讲解课件: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 86张PPT
问题探究 1:(1)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该物质一定是电 解质吗? (2) 某物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强,该物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吗? 提示: (1)不一定。如 Cl2 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不是化合
物,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再如 CO2、 SO2、 NH3 的水溶液也能导电, 但导电的原因并不是 CO2、 SO2、 NH3 分子的电离所致,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 H2CO3 、 H2SO3、 NH3· H2O 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致, 故 CO2、 SO2、 NH3 是非电解质。
+ + -
(2012 年江苏化学)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 确的是
- -
(
)
A. 用 KIO3 氧化酸性溶液中的 KI: 5I +IO 3 + 3H2O===3I2 + 6OH
-
B. 向 NH4HCO3 溶液中加过量的 NaOH 溶液并加热: NH+ 4 △ NH ↑+ H O + OH-===== 3 2
+ H2O。 ②不能拆分的物质: 如 Cl2+ H2O 2H++ Cl-+ClO- , 错在将弱酸 HClO 改写 成了 H+和 ClO- 。应为 Cl2+ H2O H++ Cl-+HClO。
(3)分析量的关系: 如把过量的 NaHCO3 溶液与 Ca(OH)2 溶液混合:HCO3 + Ca2 + OH ===CaCO3↓+ H2O,错在未考虑反应物中量的关
(2)不一定。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 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及离 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很弱,浓度较大 的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可能很强。
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子 1. 离子反应的本质: 离子反应一般指的是有 离子 参加的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离子之间的交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就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 件,即有 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学生用书P25]一、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二、物质的分类1.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一定的进行,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那么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按不同的分类分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三、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H2S、H2O、NH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氧化物:Al2O3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无机化合物⎩⎪⎪⎪⎪⎪⎪⎪⎨⎪⎪⎪⎪⎪⎪⎪⎧酸⎩⎪⎪⎪⎨⎪⎪⎪⎧按电离出的H+数⎩⎪⎨⎪⎧一元酸:HCl、HNO3等二元酸:H2SO4、H2S等三元酸:H3PO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H2S等含氧酸:HClO4、H2SO4等按酸性强弱⎩⎪⎨⎪⎧强酸:HCl、H2SO4、HNO3等弱酸:CH3COOH、HF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3、HCl等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Ba(OH)2、KOH等弱碱:NH3·H2O等盐⎩⎪⎨⎪⎧正盐:BaSO4、KNO3、NaCl等酸式盐:NaHCO3、KHSO4等碱式盐:Cu2(OH)2CO3等复盐:KAl(SO4)2·12H2O等正确理解“一定”、“不一定”,规避概念失分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 [答案]C
• • • •
2.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除去油污 C.臭氧消毒餐具 D.食醋清洗水垢 [答案]C
• 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H2O得到 1 mol电子的是( ) • A.Cl2+H2O===HCl+HClO • B.2Na2O2+2H2O===4NaOH+O2↑ • C.2Na+2H2O===2NaOH+H2↑ • D.3NO2+H2O===2HNO3+NO • [答案]C • [解析]在A、B、D项中H2O既不作氧化剂 又不作还原剂;C项中H2O为氧化剂,1 mol H2O得1 mol e-。
• 4.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 5.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
• 考向 • 1.本讲高考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分析
规律、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 原方程式的配平及相关计算,题型有选择 和填空两种,以填空为主。 • 2.本讲内容与能量变化、电化学有较强的 关联性,与他们 • 一起考的可能性较大;另外,氧化还原方 程式书写的命题趋势也较强。
5.(1)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 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 点燃 发生爆炸时, 反应如下: 2KNO3+3C+S=====K2S+N2↑+ 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 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 (2)在反应 SiO2+2C+2Cl2=====SiCl4+2CO 中,氧化 剂是 ________,当 12 g C 参与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数目是 ________。
Fe2+
SO2、SO、 H2O2 H2SO3
还原 性
2014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无敌精华版)
2014高考化学复习:有关水的反应小结1.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1)、水作氧化剂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铝与强碱溶液反应:(2)、水做还原剂水与F2的反应:(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水电解:(4)、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2.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1)、水合、水化: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
(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
(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浓硫酸吸水、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2)、水解: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碳化物——电石反应制乙炔、盐类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类的水解、氢化物——氢化钠水解3.名称中带“水”的物质(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二)、水溶液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三)、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煤气—CO、H2的混合气、水玻璃—Na2SiO3溶液2014高考化学复习:生成氧气的反应小结(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2)、高锰酸钾热分解(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4)、电解水(5)、氧化汞热分解(6)、浓硝酸分解(7)、次氯酸分解(光)(8)、氟与水置换反应(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11)、光合作用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种方法。
201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2
专题学案29元素推断题的思维捷径和解答技巧元素推断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及学生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进行综合推断的能力。
该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所占分值较高。
学生需要掌握短周期所有元素的结构特点、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掌握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到答案。
一、元素推断题的一般思路二、有关推断必备知识与题型分析题型一由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解题指导 1.牢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区分长短周期、主副族、每周期的元素数目等)是求解的基础,一定要“心中有表”。
2.熟悉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
(2)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3)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4)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
(5)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
(6)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
(7)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8)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9)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O、F。
(10)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Na。
典例导悟1(2010·青岛二模)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熔点高听课记录:变式演练1近年来我国政府强化了对稀土元素原料的出口管制,引起了美、日等国家的高度关注与不满。
所谓“稀土元素”是指镧系元素及第五周期ⅢB族的钇(39Y),它们被称为工业味精。
它们在军工生产、高科技领域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稀土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原子核外均有5个电子层B.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均含有3个电子C.它们均是金属元素D.76Y、80Y中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题型二由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解题指导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是关键,解决这一关键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试题汇编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1.(2012·高考天津卷)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2.(2012·高考广东卷)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3.(2012·高考广东卷)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SO2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 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 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4.(2012·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5.(2012·高考安徽卷)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3+H2储氢释氢HCOONa+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 mol H2O放出2.24 L的H26.(2012·高考四川卷)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2)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E―→B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4)G+J―→M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12·高考山东卷)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Ⅰ)(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________.(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 2NO2(g)(Ⅱ)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ΔH.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 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 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则0~3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________mol·L-1·s-1.(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 ℃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b 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 b=2×10-5mol·L-1)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1.【解析】选C.NaHSO4水溶液显酸性,A项错;SiO2可与HF、NaOH溶液反应,B项错;3NO2+H2O====2HNO3+N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Cl2具强氧化性,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D项错.2.【解析】选D.A项,Na2O2与人呼出的CO2反应放出氧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项,由Al2O3→Al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C项,合成氨是把N2变成NH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只有D项中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没有化合价的改变,故D正确.3.【解析】选D.A项,SO2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不是因为SO2的漂白性,A错误.B项,SiO2没有导电性,B项错误;C项,浓H2SO4干燥H2、CO利用吸水性,与浓H2SO4的强氧化性无关,故C项错误.D项,Fe3+与Cu反应溶解铜利用了Fe3+的氧化性,正确.4.【解析】选C.A项,明矾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B 项,Fe 3+与Cu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Cu 溶解.C 项,SO 2漂白纸浆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C 项性质应用不相对应.D 项,Zn 可失电子,作负极.5.【解析】选B.A 项:任何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A 错.B 项:NaHCO 3、HCOONa 均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 对.C 项:NaHCO 3被还原.D 项:没有指明反应是否在标准状况下进行.6.【解析】元素推断题要选准突破口,各个击破.由题中物质的颜色,初步判断M 为Fe(OH)3,I 为NO 2,由F 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知,F 是Al.进而推出N 为HNO 3,Y 为Fe(NO 3)3,Fe(NO 3)3加热分解生成Fe 2O 3、NO 2和O 2,故H 为Fe 2O 3.X 电解生成两种气体,还有一种与Al 反应的物质,初步判定X 为NaCl 溶液,A 、B 分别为H 2、Cl 2,C 为NaOH ,D 为HCl ,E 为MnO 2,找出具体物质,问题迎刃而解.【答案】(1)三 ⅦA (2)产生苍白色火焰 (3)2∶1(4)3AlO -2+Fe 3++6H 2O====3Al(OH)3↓+Fe(OH)3↓(5)4Fe(NO 3)3△ ==== F2Fe 2O 3+12NO 2↑+3O 2↑7.【解析】(1)反应(Ⅰ)中 N 2O 4中 N 由+4价变为0价,作氧化剂.(2)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加深,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3)该反应由正方向开始进行,气体分子数逐渐增大,而压强保持不变,则容器体积增大,气体密度减小,达平衡时保持不变,a 对;该反应的ΔH 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 错;该反应由正方向开始进行,N 2O 4逐渐减小,恒压过程中容器体积增大,N 2O 4浓度减小,v (正)逐渐减小,达平衡时保持不变,c 错;该反应由正方向开始进行,N 2O 4转化率逐渐增大,达平衡时保持不变,d 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保持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v (N 2O 4)=12v (NO 2)=12×0.6 mol/1 L 3 s=0.1 mol/(L·s). (4)NH 4NO 3溶液由于 NH +4水解溶液显酸性,滴加氨水后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 b =c (NH +4)·c (OH -)c (NH 3·H 2O ),而 c (OH -)=10-7 mol/L ,则 c (NH +4)=200c (NH 3·H 2O),故n (NH +4)=200n (NH 3·H 2O),根据电荷守恒,n (NH +4)=n (NO -3),则溶液中n (NH +4 )+n (NH 3·H 2O)=a +a 200,根据物料守恒,滴加氨水的浓度为(a +a 200-a )mol÷b L =a200b mol/L. 【答案】(1)N 2O 4 (2)吸热 (3)ad 不变 0.1(4)NH +4+H 2O====NH 3·H 2O +H + 逆向a200b。
2014年高考化学考点2[1]
2014年高考化学考点2[1] D9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性9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二.一元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比较95.一元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比较低频三.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96.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低频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97.水的电离中频98.水的离子积常数二.溶液的pH计算和判断99.溶液的pH计算和判断低频三.中和滴定及其应用的探究100.中和滴定及其应用高频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一.盐类水解101.盐类水解的原理低频102.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103.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二.盐类水解的应用104.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低频三.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105.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高频第三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06.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低频107.沉淀转化的实质二.K sp的应用与计算108.K sp的应用与计算高频第九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一.原电池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09.原电池原理及电极反应式高频110.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二.新型化学电源分析探究111.新型化学电源低频第二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电解规律及有关计算112.电解规律中频113.离子的放电顺序114.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二.电解原理应用115.电解原理应用高频116.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三.金属腐蚀的快慢比较117.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危害和防护中频第十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来自化石燃料中的化工原料-一.甲烷、乙烯、苯结构、性质及应用118.甲烷的结构、性质及在自然界的存在中频119.乙烯的结构和主要性质120.苯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性质二.同分异构体121.同分异构体低频三.常见有机物的反应类型比较122.常见有机物的反应类型比较低频第二节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一.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123.乙醇的组成、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中频124.乙醇的组成、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二.基本营养物质125.糖类的组成、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高频126.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127.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第十一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金属的冶炼和铝热反应128.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低频129.金属的冶炼和铝热反应二.海水资源开发利用130.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低频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应用131.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应用中频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32.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中频133.化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34.‘绿色化学’思想第十二章化学实验基础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一.试纸的应用135.试纸的应用低频二.常见仪器的使用归纳及组装注意事项136.常见仪器的使用归纳及组装注意事项高频137.加热蒸发、冷却结晶、结晶、过滤、萃取分液、蒸馏(或分馏)、吸气、洗气、沉淀洗涤、气密性检验、溶解和稀释、仪器的洗涤、试剂的存放三.器材的创新使用138.器材的创新使用低频第二节物质的检验、鉴别一.常见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139.常见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高频二.物质的鉴定与鉴别140.物质的鉴定与鉴别低频第三节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一.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操作顺序与发生装置的选择141.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操作顺序与发生装置的选择中频二.气体收集与气密性检验方法归类142.气体收集与气密性检验方法归类中频三.气体的净化与尾气处理装置143.气体的净化与尾气处理装置低频第四节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14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低频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与改进14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与改进中频三.实验数据的分析或处理146.实验数据的分析或处理中频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与性质一.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中频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二.基态、激发态与电子跃迁4.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及其简单的应用低频三.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含义及其应用5.用电离能和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高频第二节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一.共价键、等电子原理和配合物6.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中频7.键能、键长、键角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8.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9.等电子原理二.分子的立体结构10.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中频1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12.由化合价推断化学式(或分子式)三.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的极性13.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中频14.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氢键的物质15.分子的极性第三节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胞结构及其基本计算16.晶胞结构及其基本计算低频二.四种晶体组成、性质比较17.分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高频18.离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其作用力19.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其作用力20.原子晶体的特征21.金属键的含义22.能用金属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23.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24.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高频二.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25.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高频第二节烃和卤代烃一.烷、烯、炔烃的结构与性质比较26.烷、烯、炔烃的结构与性质比较低频二.苯及苯的同系物结构与性质比较27.苯及苯的同系物结构与性质比较中频三.有机物的共面、共线判断28.有机物的共面、共线判断低频四.卤代烃水解和消去反应29.卤代烃水解和消去反应中频30.卤代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第三节醇和酚一.醇类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规律31.醇类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规律低频二.含有相同官能团的不同有机物间的性质比较32.含有相同官能团的不同有机物间的性质比较高频33.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第四节醛酸和酯一.有机化学反应类型34.有机化学反应类型高频二.醛基的检验35.醛基的检验中频三.酯化反应的类型36.酯化反应的类型中频四.重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37.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转化关系高频第五节基本营养物质有机合成一.基本营养物质比较38.基本营养物质比较高频二.高聚物与单体间的互推方法39.高聚物与单体间的互推方法低频三.有机合成的思路与方法40.有机合成的思路与方法高频。
(新课标通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二章第三节
2014届高考一轮化学复习备考之知能演练高分跨栏(新课标通用):第二章第三节1.(2013·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B.失电子多的金属还原性强C.某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解析:选D。
A错,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电子,只能作还原剂,但非金属单质往往处于中间价态,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如S、N2等;B错,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是指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指得失电子的多少;C错,如2H2S+SO2===3S↓+2H2O中,S单质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正确,如2Fe3++Fe===3Fe2+中,Fe3+被还原为Fe2+。
2.(2013·乌鲁木齐高三质检)在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发生的反应是MnO-4+5e-+8H +===Mn2++4H2O。
下列离子能让此反应过程发生的是( )①Fe2+②C2O2-4③SiO2-3④IO-3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
Fe2+和C2O2-4都具有还原性,都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3.(创新题)图中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选A。
甲中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A正确。
乙中水作氧化剂,不符合题意。
丙、丁中发生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也不符合题意。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数越多的金属原子,其还原能力越强B.工业制备Si、Fe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铝热反应常被用于野外焊接钢轨,说明铝的氧化性很强D.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SO2-4解析:选D。
A中,金属原子的还原能力只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B中,工业制备Si、Fe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中,铝热反应说明铝的还原性很强。
2014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考点1 物质的量
考点1 物质的量【考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从高考试题看,此类题目多为选择题,且题型、题量保持稳定,命题的形式也都是: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
此类试题在注重对有关计算关系考查的同时,又隐含对某些概念的理解的考查。
试题概念性强,覆盖面广,难度虽不大但干扰性、迷惑性强,因而区分度好,预计今后会继续保持;3、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型常以选择题为主;4、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5、掌握与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有关的计算,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
【知识点整理】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位n 。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摩),符号是mol 。
摩尔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质子、中子、电子等)。
摩尔不是基本物理量。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国际上规定,1mol 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通常为6.021023mol -1表示,即N A =6.021023mol -1。
n=N/ N A 。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L ,则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1L 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A N 4.228C. 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 2时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 A【解析】:阿伏加德罗定律所述的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标准状况下,22.4L 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所以选项A 正确。
步步高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二章 第3讲.pptx
2. 熟记常考离子的性质
颜色
MnO-(紫)、Cu2+(蓝)、Fe2+(浅绿)、Fe3+(黄) 4
氧化性
ClO-、MnO-、NO-(H+)、Fe3+、Cr O2-
4
3
27
还原性
S2-(HS-)、SO2-(HSO-)、I-、Br-、Cl-、Fe2+
3
3
水解显酸性
NH+、Mg2+、Al3+、Cu2+、Fe2+、Fe3+ 4
2- 3
D.c(H+)=0.1 mol·L -1 的溶液:Na+、NH+4、SO 24、- S O2 32-
答案 C
() A
学海无 涯
解析 c(H+)=0.1 mol·L -1 的溶液中,S2O23-可与H+发生反应:S 2O32-+2H+===S↓+
SO2↑+H2O。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
题组三 选项中有限制条件的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6.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SCN-、Cl-、I-
B.含有大量 NO- 3的溶液:H 、+ Fe 、2+Cl 、-SO 24-
C.常温下,pH=12 的溶液:K+、Cl 、- SO 、23-Si O
答案 D
解析 使 pH 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呈碱性,Cu2+、Fe3+不能大量存在,A 错误。与铝粉反
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Al3+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B 错
误。pH=0 的溶液呈酸性,ClO-不能大量存在,C 错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
呈碱性,选项中的四种离子均可大量共存,D 正确。
呈酸性或碱性的溶液:和 Al 反应放出H2 的溶液(注 HNO3 除外);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
2014年高考一轮化学(人教版):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A.Ca2+、K+、OH-、Cl-、NO- 3
- B.Fe2+、H+、Br-、NO3 、Cl-
C.Na 、K 、SO2 4 、NO3 、Cl
反应生成易溶性盐的反应,如 H2SO4+Ba(OH)2 的反应就不 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
+ - 2- (2)NH4 +HCO- + 2OH ===NH · H O + CO 3 3 2 3 +H2O。
1.离子反应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类型: ①生成 难溶性 的物质,如Al(OH)3、BaSO4 难电离 等。 ②生成 易挥发性 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 等。 ③生成 的物质,如CO2、SO2、NH3 等。
3.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溶解在水里或受热熔化时,产生能够
——————————
自由移动 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①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用“===”
表示,如 NaCl===Na +Cl ; 弱 电 解 质 部 分 电 离 , 用“ NH3· H2 O NH4 +OH ;
+ -
2.(2012· 全国高考)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的是(
+
)
-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3OH ===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CaCO ↓+ 2OH 3 3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2OH-===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 ===2Fe3 +3H2↑
。
减小 2.实质 向着某些离子浓度 的方向进行。 3.离子方程式 (1)书写步骤(以CaCO3与盐酸的反应为例)
(2)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氢氧化钠溶 液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钙溶液和硝酸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都可用H++OH-===H2O来表示。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规范训练 江苏卷.pdf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F-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 D.NH3的电子式: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 NaOH溶液:K+、Na+、SO、CO B.0.1 mol·L-1 Na2CO3溶液:K+、Ba2+、NO、Cl- C.0.1 mol·L-1 FeCl3溶液:K+、NH、I-、SCN- 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 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Al2O3NaAlO2(aq)Al(OH)3 ②SSO3H2SO4 ③饱和NaCl(aq)NaHCO3Na2CO3 ④Fe2O3FeCl3(aq)无水FeCl3 ⑤MgCl2(aq)Mg(OH)2MgO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要点汇总
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要点汇总
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要点汇总 2014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攻略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小结:22个“化学之最”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答对45题才算基础过关 2014年高考化学生物一轮复习点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能力提升策略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提分策略详解 2014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规划及备考策略 2014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秘诀
总结:上面的“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要点汇总”供大家参考,希望精品网的高考第一轮备考可以给高三的同学们提供最优秀最有效的复习策略,感谢您参考!
阅读本文的同学还看了:
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秘诀
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备考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都不稳定,密封静置,会产生沉淀
B.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分散质微粒都可以透过滤纸
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随后溶解
解析:溶液和胶体都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密封静置也不会产生沉淀;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胶体粒子和溶质微粒都能透过滤纸;加入盐酸时FeCl3溶液中无沉淀产生。
[
答案:C
2.[双选题]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显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胶体能透过半透膜,但不能透过滤纸
C.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和胶体
D.电泳实验说明了胶体微粒带有电荷
解析: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微粒由于吸附了某些离子而带有电荷,但胶体呈电中性,故A错。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故B错; C、D明显正确。
答案:AB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室里,可用放大镜观察来区分胶体和溶液两种分散系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
C.从胶体的有关知识可见,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结构有关
D.1 L 1mol·L-1FeCl3溶液完全反应会生成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胶体微粒
解析:胶粒和溶液中的微粒在放大镜中均观察不到,A错误;从胶体的有关知识可见,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而且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故C项错误;Fe(OH)3胶粒是由多个Fe(OH)3分子聚集而成,D错误。
答案:B
4.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
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解析:半透膜完好无损,说明半透膜袋内的淀粉胶体没有透过半透膜,只是Na+和SO2-4透过半透膜而进入烧杯内,因此只要证明烧杯内没有淀粉,则就说明半透膜完好无损。
答案:B
5.下列现象不能用胶体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
A.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形成红褐色的分散系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子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易有三角洲形成
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解析:A项因发生反应FeCl3+3NaOH===3NaCl+Fe(OH)3↓而形成悬浊液;B项:墨水属于胶体,不同品牌的墨水混用有可能发生胶体聚沉使钢笔堵塞;C项:河水中胶粒遇海水中的带电离子发生聚沉现象而形成三角洲;D项是利用烟尘的电泳现象除烟尘的。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6.(9分)胶体微粒往往通过吸附可以带有电荷,一般非金属氧化物胶体微粒带负电荷,土壤胶体微粒也带负电荷;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微粒带正电荷,如氧化铁、氢氧化铁等。
请解答以下两题。
(1)如果下列化肥中的含氮量是相同的,那么作物的吸收效果最差的是________。
①碳酸氢铵②硝酸铵③硫酸铵④氯化铵
(2)在陶瓷工业上常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
解决方法可以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为10-9~10-7m,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正极聚集________,负极聚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土壤胶体微粒带负电荷,会吸收肥料中的阳离子。
四种化肥中,只有硝酸铵中阴离子含有氮元素,同种电荷相斥,土壤胶体不会吸收NO-3,从而流失部分氮元素,故NH4NO3肥效最差。
(2)在混合胶体中,陶土分散质微粒带负电荷,氧化铁粒子带正电荷,通直流电后,分别向正、负两极移动。
答案:(1)②
(2)陶土氧化铁因胶体中,陶土和氧化铁胶粒分别带负电荷和正电荷,接通直流电源后,分别向正极和负极移动。
7. (9分)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胶体、NaOH溶液。
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①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现象;②将乙慢慢加入丙中,先出现浑浊,后液体变清。
(1)则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丙为________。
(2)若要由Fe(OH)3胶体得到Fe(OH)3沉淀,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乙无丁达尔现象,说明乙不是胶体;乙应是NaOH溶液,乙加入丙中,先出现浑浊,后液体变清,说明丙可与NaOH反应,则丙是硅酸胶体,甲是Fe(OH)3胶体,将Fe(OH)3胶体聚沉可加入电解质溶液。
答案:(1)Fe(OH)3胶体NaOH溶液硅酸胶体
(2)向Fe(OH)3胶体中慢慢加入NaOH溶液
8.(12分)课外活动时间小丽同学制备Fe(OH)3胶体,操作如下:
首先在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滴加6滴FeCl3饱和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Fe(OH)3胶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证明小丽同学是否成功制得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小丽同学在滴加FeCl3饱和溶液的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结果没有得到胶体,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丽同学制得的Fe(OH)3胶体中含有少量盐酸,为得到较纯净的胶体,他们设计了以下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
A.加入NaOH溶液进行中和
B.加入AgNO3溶液反应后过滤
C.装入半透膜袋中,扎紧袋口,将其全部浸入蒸馏水中,并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蒸馏水
解析:(1)若出现丁达尔现象,说明已成功制得胶体;(2)搅拌会使胶体聚沉;(3)采用渗析的方法可精制胶体。
答案:(1)用一束可见光通过所得分散系,在入射光侧面若能看到光亮的道路,则证明已成功制得胶体。
(2)搅拌可加快胶粒的运动速率,增加了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使胶体发生聚沉。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