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人教版】(说课教案3)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目标:1、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2、地方管制郡县制的特点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教学方法:1、借助多媒体形象教学2、运用图表对比教学3、通过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教学大纲:一、至高无上的皇权——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以皇权为中心)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掌武事,负责全国军务,地位与丞相一样。
但是秦始皇并未任命太尉,而是自掌军权。
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的职能部门。
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事物;廷尉,管理刑狱、司法。
三、地方郡县制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后来增至四十余郡。
郡是最高的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郡守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考察。
影响: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重要作用2、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通行全国的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进行大规模移民等。
3、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4、秦朝的专制统治,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和剥削,造成阶级矛盾的迅速激化。
广大农民忍无可忍,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揭竿而起,爆发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首先,分发史料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史料,加深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和不足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接着,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秦始皇、臣子等角色,模拟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政治决策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三)互动方式
在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时,我计划采取以下方式:首先,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其次,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些互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等多方面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对比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反思和改进措施,我将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绩。
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及其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秦统一的条件,能表述“皇帝”的由来、含义,明确“三公”的具体职责。
(2)评述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知道秦朝郡县制度建立的史实,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教材的材料作为证据去理解过去,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应用有效信息去论证问题,能够轻松地在课本上做各种标记,以突出知识重点。
(2)能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如运用结构图掌握秦代中央到地方行政系统,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历史学习有正确的认识,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勤于思考,通过古代赞颂秦始皇的诗歌和图片,感受秦朝初步实现统一的宏大气象,通过秦朝始创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内容,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图示法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器具: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依次来看看投影上的两张图,这是穿越剧鼻祖寻秦记的剧照,有同学可能看过这个电视剧,它是以主人公项少龙的视角来讲述战国时代各国的故事,第二幅图,德国青年因痴迷兵马俑玩起了cosplay,被抓了个现行。
这两幅图都与咱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秦王嬴政有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他是怎么一步步完成统一大业,并进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呢?本课的内容将分为三个模块来讲述(打ppt),第一个模块秦统一的背景,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第一小节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这一趴包括秦统一的经过,这个同学们可以当故事一样享受的听过去,但是同时要从经过中明白秦统一的条件,关于秦统一的背景或者说条件考试中有可能会提到。
第二模块就讲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第三模块中央集权制它的作用及影响。
其中第二和第三模块老师已经标上了星号表示这是本节课需要攻破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详细说课稿设计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至高无上的皇权1. “始皇帝”的来历⒉特点:(1)皇帝神圣(2)皇权至上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2. 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⒈郡县制的职能2.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作用【教学方法】本课多是基本史实,有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可现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史实;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典故、成语,通过这些典故、成语来回忆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的概况。
像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
为上课讨论和评价做准备。
在课堂手段上可采取投影和情景设置等手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上。
【导入新课】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间经过了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
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典故、成语,如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尤其为我们大家所熟识。
战国后期,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正如诗歌记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秦朝建立后,创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这一制度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二是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是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案
泰兴市经纬学校二〇一五年春学期高一历史教学案2范围:必修一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班级学号姓名教学目标1.了解秦的统一。
2.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
3.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4.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重难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一、知识建构2.教材分析(1)“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一目,其内容讲了四点:①西周灭亡与东周开始,这对与上一课的衔接是有益的。
②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③战国时期大国称雄,但是出现了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
④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2)“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一目,包含两部分内容,而核心问题和重点是君主专制。
①首先,“至高无上的皇权”主要讲了两点:Ⅰ皇帝称号的由来Ⅱ皇帝制度的创立②其次,“中央官制”主要讲述秦朝中央政权机构的组成,这主要讲了两点:Ⅰ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一目,是本课教材的一个重点。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本目主要讲了三点:①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②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的建立③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4)课本最后一段讲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应以以下两点作为本课的小结。
①了解秦朝疆域的形成②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二、问题探究1.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制度。
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创立以来,经过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在内容上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
(1)皇帝制度的内容:①皇帝独尊;②皇位世袭;③皇权至上。
(2)皇帝制度的特点:①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②皇帝独尊,王权神化。
③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3)皇帝制度的影响:①积极影响:第一,皇帝制度强调集中、大一统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的割据性和分散性。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说课稿
第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是设计理念,高中新课程标准下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以及探究思考作为一种品质,必须大力弘扬和彰显。
所以我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去感受历史、探究历史,最后再反思历史,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然后是教材分析。
我将从教材地位、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进行。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专题一准用的第二课,本科上承“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下启“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在本专题中有着良好的过渡作用。
同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一课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必须“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我将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板块。
“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简述秦朝建立的史实和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通过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在运用图片资料、历史资料的过程中,努力让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感知和了解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深刻认识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
掌握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的方法;最后在探讨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作用,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认识秦统一过程中民族融合的进程以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情结;通过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让学生明白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在政治文明这一方面的独特之处。
人教版必修一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接触秦灭六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对这段历史及秦始皇等人物较为熟悉,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的深远影响。
本课内容讲述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才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秦朝统一;皇帝制度的内容: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责;郡县两级制度。
理解: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皇帝制度的特点;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及职责。
运用:中央集权制建立的必然性;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分析秦短促而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史论结合:搜集有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资料,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质疑问题、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客观、全面地评价、比较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小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论文中需包含以下内容:
a.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b.秦始皇的中央集权改革措施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掌握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掌握秦始皇的中央集权改革措施,包括行政区划、度量衡、货币、文字、法律等方面的统一,了解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点与弊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客观认识,使其明白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从而增强对国家历史命运的关心。
c.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点与弊端;
d.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客观评价。
2.设计一道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题目如下:
“试论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与局限。”
3.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美观。手抄报内容包括: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秦朝统一六国的壮阔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必修1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案(3)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要求:“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和郡县制度;②理解:理解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③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
④探究: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图片、图表等媒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运用材料,多媒体等教具,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筛选材料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学法指导:(1)正确分析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2)要知道“始皇帝”的来历,了解古代皇帝制度的创立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根本条件和重要特征,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要掌握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郡县制建立的史实;要能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3)要认识到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要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并能分析其作用。
认识秦亡于暴政,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一面。
教学方法:1、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自主构建。
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选择重点要围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题(也是本课内容的中心),由此可确定“至高无上的皇权”和“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两目作为重点。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教案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3.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借鉴他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会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归纳。针对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澄清学生的疑惑。同时,强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首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其次,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客观评价同伴的表现。最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也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小论文。
2.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3.设计一个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知识问答,与同学互相提问、交流。
五、案例亮点
1.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皇帝制度:介绍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地位和权力,讲解皇帝制度的特点,如世袭制、终身制等。同时,分析皇帝制度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作用。
2.三公九卿制度:详细讲解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包括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九卿(奉常、郎中令、太仆等)的职责、地位。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一制度相较于分封制的优势。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2课_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知识目标】:秦的统一、皇帝制度的确立、郡县两级制、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的讲述,增强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阅读历史材料,学会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意义,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确秦朝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通过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讲述,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尤其注意查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含义,收集秦始皇及秦朝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课件,以便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教法】:讲述法、对比分析法、谈话法、问题教学法。
【教法指导】:本课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探究学习”等栏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制度变得形象化,进行网络教学;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学法】:比较法、探究学习法【学法指导】:本课围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从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特点、实质及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多方面展开论述,理论色彩比较浓厚,不易掌握,但却是本章之重点。
学习本文应注重引导学生弄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然后分析相应制度的特点,同时思考:这些制度是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色?为何要实行中央集权制?这种制度有何利弊……多思考将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本课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人教版教材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2课。
本课是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二课,上承第1课的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即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下启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所以学好本课为之后学习我国两千多年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打下牢固的基础。
因此,本课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秦的统一及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推行;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以及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能够独立分析秦统一的历史必然性,辨别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研习史料,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秦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的进步作用,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难点:秦统一的必然性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创建的作用和影响。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门培养人的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呈现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旧有的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创新,并为历代所继承和发展,对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讲好这一问题,将为下一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所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重点学习了秦统一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秦始皇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初中本课课标: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但对其影响认识还不足;加上我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欠缺,理解能力较差等问题,为本课的学习提出了挑战。
三、教学目标1、课标分析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本课要求学生应: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知道”、“了解”属于最低层次的要求。
2、三版本教学内容选择及比较基于课标,我将人教、人民、岳麓三版教材从单元结构进行比较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岳麓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二课大统一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四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到,在同一内容标准下,三个版本教材对该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所差异,而通过进一步的列表对比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我将从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下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课包括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和中央职官制度的建立,以及郡县制度的推行这三个子目,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一方面,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前面所学的西周宗法制。
另一方面,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历代所沿用,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重点难点课标对本课内容作了如下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我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他们对本课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初中阶段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因此对相关内容比较模糊,加上本课涉及内容繁多,学生较难把握。
根据以上学情和课标要求,我将本课重点确定为: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和原因;把难点确定为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本课重难点,我从三个维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中央集权制的概念和特点,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阅读史料并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分析比较历史问题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四、教法与学法1、说教法根据上述重点和教学目标,将采用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结合,创设情境,设疑引思2、说学法为了使所学知识能够更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将采用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我将用李白《秦王扫六合》的诗引入,并设问诗中所称赞的人是谁?他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为此采取了何种措施?。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案3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本课概述本课以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为中心讲述秦朝政治制度史,共分三目。
第一目“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讲秦朝的统一;第二目“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讲秦朝的皇帝制和中央政府的权力格局;第三目“郡县制的全面推行”,讲地方官制的严密性。
通过皇帝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使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和官僚系统,也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特点和基本保证。
思路设计本课重点:秦的统一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本课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内容、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及如何评价该制度。
教学方法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历史学习和其他途径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秦朝历史、秦始皇等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和历史评判能力。
本课多是基本史实,可在课前编成学案,布置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史实,对于疑难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还可指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收集一些有关的典故、成语,如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来回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概况,理解秦统一的意义。
在课堂手段上可采取多媒体和讲授法及历史辩论相结合,巧妙设计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秦的统一、皇帝制度的确立、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郡县两级制、秦的疆域、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
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和统一措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以及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评价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教案
5.结合所学,与家长探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家庭、社会的影响,记录下讨论的精彩观点,以不少于300字的篇幅进行整理。
6.观看一部与秦朝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总结片中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字数在500字左右。
4.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增强国家认同感。
2.通过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视传统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6.注重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7.强化评价与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
8.延伸课外,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了解秦朝以外的其他历史时期,提高他们的历史综合素质。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掌握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及意义,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的确立过程及其特点。
2.知识要点: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中央集权改革、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法律制度等。
3.能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6.课堂小结: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程度。
7.课后作业:布置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相关的作业,如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8.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适时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
9.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新课
1.教学开始时,通过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秦朝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秦朝的地图、文物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3.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秦朝为何要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对国家统一有何作用?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掌握秦朝统一六国的时间、过程及其意义,理解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了解这些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3.通过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我的说课方式为课前说课。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部分呈现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第一、课标分析
课程内容标准规定,本课要求学生应: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知道”、“了解”属于最低层次的要求
第二,三版本教学内容选择及比较
基于课标,我将人教、人民、岳麓三版教材从单元结构进行比较
人教版
人民版岳麓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第二课大统一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第四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到,在同一内容标准下,三个版本教材对该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所差异,而通过进一步的列表对比可以看到
较为详细,内容标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都集中于此,为教材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第三.教材内涵分析
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旧有的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创新,并且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对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讲好这一问题,将为下一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假定我所授课对象是峨眉2中高一重点班的学生,他们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在初中已经重点学习了秦统一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秦始皇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
(初中本课课标: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教学目标“三位一体”的特点,我制定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分析
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和对比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经历史料教学、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将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
难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第一设计思路:
从本课以及本单元教学重心“制度”入手,我把《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一目定义为旧有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的破坏”。
这样以来,全文就形成“宗法制、分封制破坏──君主专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形成”(即:旧制破坏──新制创立)的教学思路。
第二、导入新课
用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万里长城的图片和兵马俑的视频导入
第三.讲授新课
我将本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宗法制、分封制的破坏
讲述了宗法制、分封制破坏的原因、表现、影响后,通过借助课文导入框庭辩“统一王朝建立后需要实行什么样的制度”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当旧有的制度(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后,必须要创立一种新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制度,以维护刚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
因此,进行政治制度创新的历史使命,也就落到秦王朝统治者的身上……
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的学习
第二部分:君主专制建立
讲述始皇帝的来历,并通过四则材料,让学生理解皇帝制度的特点,体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第三部分:中央集权的形成
通过展示秦朝中央官制示意图,让学生理解中央官制的特点。
借助课文导入框中实施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争论,将全班同学划分成两组,分别代表两种观点展开讨论:假如你是当时秦王的重臣,为了秦朝的长治久安,你会支持哪种观点,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可能得出两种结果。
老师先不作点评。
而是直接告诉学生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推行分封制。
然后开始分封制的学习。
通过展示西周分封制的结构示意图和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对比分析,用表格的形式归纳出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通过讨论—学习—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秦朝实行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
最后展示秦朝疆域图和秦半两钱,小篆、秦简等图片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通过两则材料让学生理解它的消极作用。
五、设计反思
1.本课的专业术语、概念较多,再加上政治制度史的内容比较复杂,本人知识水平有限,对教材的解析还不够深入,还停留在在比较浅的层次上。
2.由于本人经验不足,本课的设计比较适合基础知识较扎实、理解能力较强的班级,对于基础薄弱的班级并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