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杠杆》第一课时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中学 物理课件)
《杠杆》说课稿王续伯我说课的内容是《杠杆》,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一节。
下面我分西部分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二物理课本第十二章内容,教材第12章分别各用一节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是本章第二部分的主体内容。
杠杆平衡条件是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起到统领全章的作用。
本章内容与下章知识联系密切,学好本章知识就能为下章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学生已初步形成的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他们厌倦了教师的单独说教,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二、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初步理解力臂的感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一些应用。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三、教学重点、难点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本章其他几节所述物理规律的理论依据,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杠杆及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华藏镇初级中学张成瑞我说课的内容是《杠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九年级物理第13 章第4 节。
下面我分五部分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杠杆是对前面第12 章所学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的扩展内容,同时,学习杠杆可以为学习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杠杆的作用。
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重点:力臂的画法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画法,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教学法,包括发现法、讲练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探究实验、合作等。
并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教师将下载相关素材、选择合适的练习题制作成幻灯片,以备教学使用。
三、学法分析物理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转变学生物理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辅以多媒体手段,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① 创设情境—引入杠杆②解剖杠杆—展现新知③变式训练—巩固新知④课堂实验—得出结论⑤课堂小结五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杠杆》说课稿(精选23篇)
《杠杆》说课稿(精选23篇)《杠杆》说课稿篇1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在杠杆的定义,相关名词上做主要介绍,特别是力臂的画法上着重落实。
2、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记录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3、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个要素。
能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2)结合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力臂概念的建立及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学重点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析生活中的现象。
五、对教材进行分析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
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学习后面的滑轮,滑轮组的重要基础。
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工具开始引入。
利用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实例,引入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最后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问题。
六、学情分析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
七、教法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知识,特别是已经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初步形成了力的形象思维。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杠杆说课稿
12.1杠杆说课濉溪县新城中心学校王天禄各位评委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1杠杆》,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大纲要求为1课时,作为简单机械的入门,它从新的角度研究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的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对本节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目标】:1.认识杠杆及杠杆的五个要素,能正确画出力臂。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引入,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过程。
二、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教学中注重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和机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把这节课教法学法确定如下:教法:本节课主要运用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探究合作等。
体验式教学法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得以更好的实现。
学法:以学生探究为主,以多媒体手段为辅,结合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使学生循序渐进获得知识。
三、教学程序设计:⑴.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对于市区、县城的学生,通常认为典型的杆秤、羊角锤、撬棍等杠杆,学生大部分没见过的。
所以我没有使用这些图片引入。
而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开瓶器的使用引入本节课题,并展示部分常见杠杆(夹子、剪刀、钳子等)。
⑵.研究发现展示新知:1、使用所展示的常见杠杆,由学生体验使用过程,总结杠杆的共性,从而得到杠杆概念;2、在学生自学杠杆五要素的基础上,教师对力臂作分强调分析,并以下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力臂的画法,课堂练习,当堂反馈。
《杠杆》说课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理131 王国龙
一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三维目标 4.教法与学法
1 教材分析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第1 节《杠杆》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1、在整个物理学中的地位 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在初中物理学中的地位 知识上承前启后 3、在本章节的地位 为后续滑轮的学习打下基础 4、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
2、知道有 关杠杆的一 些名词术语 。理解力臂 的概念。会 画杠杆的力 臂。
3、理解杠杆 的平衡条件, 并能用来解 决简单的问 题。
3 教学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 和分析培养学生的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的能力和抽象思维 能力。
3 教学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 感受科学,体会物 理学家的科学态度 和科研方法。通过 实验的操作和分析 培养的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F1
F3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五 课堂练习
2.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l1 F1 l2 F2 F1 O F2
O
l1
l2
六 总结归纳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杆 1.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 果能绕 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L2) 画力臂的步骤:一找支点,二定线,三定距离。
2 学情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 一种能绕固定 |
| 点转动的硬棒 |
| |
| 分类: |
| 一类杠杆 |
| 二类杠杆 |
| 等臂杠杆 |
| |
| 平衡条件: |
| F1 × L1 = F2 |
| × L2 |
| |
| 力臂: |
| 力的作用线与 |
| 旋转轴的垂直 || 源自离 || || 实例: |
| 剪刀、钳子、 |
2.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加深对力矩概念的理解。
3.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学会正确确定力臂。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5. 教师针对难点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结合实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有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② 关键词:
- 杠杆、力矩、平衡、力臂
- 一类杠杆、二类杠杆、等臂杠杆
- 实例:剪刀、钳子、撬棍
③ 核心句子:
- 杠杆平衡条件:F1 × L1 = F2 × L2
- 力臂:力的作用线与旋转轴的垂直距离
- 杠杆分类:根据力臂与力的关系分类
板书设计示例:
```
杠杆原理
_______________
| |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杠杆的分类及特点。
2. 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与应用。
3. 力臂的确定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难点:
1. 杠杆平衡条件中力矩概念的理解。
2. 在复杂情况下正确确定力臂。
3. 将杠杆原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杠杆》说课稿
12.1《杠杆》说课设计孟州市南庄中心学校李书鹏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杠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
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
本节内容设计如下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技能①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能从常用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②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示意图。
③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过程方法目标①体验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②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情感价值目标①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②认识科学探究必须有合作探究的精神3、重点、难点:重点①杠杆及五要素,会画杠杆示意图②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现阶段发展水平不平衡,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但是缺乏一定探究问题的能力,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结合本节杠杆是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发展抽象思维,借助试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化。
三、教法、学法:教法:本节利用观察分析,启发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中总结出杠杆平衡条件,教师仅仅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利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学生会利用观察、类比、分析去获取知识,通过探究讨论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试验并由学生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等,通过手势、眼神、表情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
我将从以下这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前面第七章《力》和第八章《运动和力》,分别学习了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平衡等相关知识。
本节课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以上问题。
所以《杠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延伸。
又是学好后面的滑轮、斜面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重要保证。
因此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现有知识水平: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杠杆类的工具;对平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数学中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已经做了深入的探讨。
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思维方面: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基础,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较弱。
心理方面:心智不够成熟,喜欢动手动脑,对实验充满好奇。
(过渡)结合新时代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必备知识:认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关键能力:能从具体事例中提升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能从探究实验中提升实验设计的能力;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的结论。
核心素养:关心生活生产中杠杆的应用;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生活的意识;养成交流合作的科学态度。
(过渡)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杠杆和力臂概念的建立和理解以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而将利力臂概念的建立和理解以及实验方案设计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杠杆力臂概念的建立和理解;(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力臂概念的建立和理解;(过渡)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为了能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我的教学过程的: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首先展示两幅图片:节首图和章首图。
杠杆 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杠杆》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 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对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的加深和拓展.由研究物体平动时力的作用效果,转而研究物体转动时力的作用效果;由对力的三要素认识转到对力臂的认识;由二力平衡条件的学习和应用转到杠杆平衡条件的学习和应用,这层层递进的关系,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教学内容的难度的增加。
本节课也是学习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课有三个内容: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和生活中的杠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物理知识,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a、学生能识别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b、学生动手实验,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c、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杠杆。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1)、力臂的引入,并让学生会画力臂。
(2)、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具准备演示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学生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钳子、核桃钳、羊角锤、。
木棒、橘子等。
第二部分:说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设计时,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放手学生实践,从概念的得出到课堂实验,教师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全过程,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咨询者与指导者。
只有完成这种转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物理教学是物理思维活动的教学,本节课力求做到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杠杆》说课稿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杠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杠杆》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
理论方面:通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衡条件的理解。
实践方面: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现象本质的了解。
知识过渡方面:对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等力学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知识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
能力现状:初中生有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但不全面,容易受感官经验的限制,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会习惯性的关注表面的直接关系,难以突破到对现象的本质了解。
学习心理:八年级学生初学物理,对新知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探索、交流和思考,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教学目标物理观念:认识杠杆,能够识别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以及杠杆平衡条件。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建立力臂的概念。
实验探究: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并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通过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教学难点:力臂概念的构建和力臂大小的测量。
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情景导入法、问题讨论法、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从身边常见的工具着手进行探究活动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并利用自制教具帮助学生构建力臂的概念、测量力臂的大小,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来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2章第1节+杠杆+说课稿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通过PPT和实物展示,介绍杠杆的定义、五要素(力臂、力、作用点、支点、阻力臂);
2.分组讨论杠杆的分类,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不同类型杠杆的特点;
3.通过实验演示和动画,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杠杆原理;
4.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杠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问题导向教学法。这些方法的选择基于以下理论依据:
1.实验探究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示杠杆原理,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2.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影响探究效果。
应对措施:
1.对于力臂概念的理解,我将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辅助,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2.在小组合作中,我将明确分工要求,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协助;
3.对于实验操作不熟悉的学生,我将提供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提问情况;
3.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杠杆模型、天平、剪刀、撬棍等,用于直观展示杠杆原理和分类。
(五)作业布置
人教版八下物理杠杆说课稿
人教版八下物理杠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程中的“杠杆”这一章节。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章节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的第五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效果之后,进一步学习力的平衡和简单机械的重要内容。
杠杆作为简单机械的代表之一,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工具。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杠杆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掌握杠杆平衡条件,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杠杆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掌握杠杆的五要素,了解杠杆的种类及其特点,学会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杠杆五要素的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杠杆分类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杠杆的工作原理。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杠杆的原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剪刀、秤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杠杆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作用。
2. 讲解新知识- 定义杠杆:固定点、力臂等基本概念。
- 介绍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力、力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讲解杠杆的分类: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3. 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哲理中学阮各土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的内容。
首先说一下我对本节教材的分析: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2课时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目标的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的分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作用。
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示意图的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切身体验物理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及依据首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点到线的距离理解上有困难,而点到线的距离正好是物理中的力臂。
其次,学生对力臂的理解以及准确画出力臂示意图,直接关系到下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实验中学生才可能找出动力、阻力、动力臂及阻力臂的关系。
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重难点为:重点:理解力臂及力臂的画法。
难点:力臂的画法。
二:学情分析1、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杠杆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
2、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杠杆是力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三:说教法、学法的确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
八年级物理杠杆第一节课时说课稿
《杠杆》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杠杆》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二章第一节课。
教材第七八章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成效和均衡知识,本节重新的角度,在不一样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方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边滑轮、轮轴等其余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包含: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因素,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此中理解力臂的观点并画卖力臂,实验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杠杆是生活中常有的简单机械。
学生每日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只是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色。
教材第一经过生活顶用撬棍撬石头,让学生找寻杠杆的特色,指引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成立杠杆的观点,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再联合有关图片熟习杠杆的几个名词。
而后经过研究实验,让学生找寻杠杆均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均衡条件,充足表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二、说教课目的依据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整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乞降本节教材内容特色,我确立本节的学习目标以下:1.知识和技术目标:(1)认识杠杆,能从常有的工具中辨识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观点。
(3)理解杠杆的均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认识什么是杠杆的过程中,经过教师演示生活中常有的杠杆,使学生在脑海中成立杠杆的观点,培育学生察看、归纳的能力;(2)在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时,经过教师指引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获取比较全面的研究活动的体验;(3)经过研究杠杆均衡条件,学习剖析实验现象,找寻实验数据之间的规律来对实验进行剖析的方法。
3.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1)展现我国古代的桔槔建筑等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在研究“杠杆均衡条件”过程中培育学生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3)鼓舞学生踊跃参加研究活动,在研究中培育学生相助合作意识;(4)经过认识杠杆的应用亲密联系实质,加强物理知识应用于平时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八年级物理杠杆第一节课时说课稿
《杠杆》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杠杆》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二章第一节课。
教材第七八章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
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仅仅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用撬棍撬石头,让学生寻找杠杆的特征,引导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再结合相关图片熟悉杠杆的几个名词。
然后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寻找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特征,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目标:(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认识什么是杠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演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杠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3)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实验数据之间的规律来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展示我国古代的桔槔建筑等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4)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密切联系实际,增强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其中教学重点是(1)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杠》说课稿
1《第1节杠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本次我说课的课题是《杠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课堂设计、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杠杆》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杠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都经常使用,本节课学习内容是杠杆和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前面力学知识的延续,也为以后学好滑轮的知识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杠杆,掌握有关名词。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科学思维能在大量实验数据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初步归纳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科学探究: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探究方法,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观察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勇于实验探究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了突出重点我将和学生一起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画法,为了突破难点,我将利用实例和数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力臂的画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力学相关的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对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也不陌生,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三、教法学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课我将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还可以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杠杆说课稿《杠杆》第一课时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杠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本节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本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大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杠杆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但对杠杆的“五要素”及杠杆的平衡条件还不清楚。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把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另外,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因此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二、说学情教学对象八年级的学生学生的知识基础:1、八年级的学生经历了多次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2、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
这些对本节课起着积极的作用。
学生的障碍:部分同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掌握不牢。
因此本节的难点是对力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抽象。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通过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方法为了在课堂中尽量营造出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
本节课所涉及的教法学法有:讲授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式探究法五、说教学过程(一)积木小人视频引入,激发兴趣视频后回答以下的问题:1、石头掉在地上为什么还会继续往前运动?2、石头最后为什么会停下来?3、视频中积木小人使用什么工具撬动大石头的?其中1、2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复习和巩固,第3个问题是引入今天课题,然后讲解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说课课件
中的重要性;学生从小接触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知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也为后续实验做了简单铺垫。
2.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并设计表格,激发学生独 自探索新知的能力;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本节课实验,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联系生活 合理分类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乌海市蒙古族学校
习题运用 巩固新知
选择题
实验题
计算题
乌海市蒙古族学校
有位伟人曾这样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如果以月亮为支点,这跟杠杆究竟有多长呢?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乌海市蒙古族学校
教学片段展示
情境引课
实验导入
答疑解惑
乌海市蒙古族学校
教学反思
杠杆
• 教材:人教版 八年级第十二章第一节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 动力臂、阻力臂,学会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 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 杠杆。
4.学生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的 合作精神。
乌海市蒙古族学校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重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
理解力臂的概念及 杠杆力臂的画法
乌海市蒙古族学校
创设情境 引出新课
自制传统称量 工具——杆秤
杠杆
乌海市蒙古族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说课稿乌海市第十八中学田海军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杠杆的知识是前几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
这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应用杠杆的分类。
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材把实验和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并且会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画杠杆的力臂
教学关键: 学会画力臂的方法,做好探索性实验 ------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四)教具准备
演示用:生活中简易的杠杆工具,多媒体。
学生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二、说教法
本节课从学生的对杠杆的感性认识入手进行教学,运用科学探及数据归纳的方法,适当选择合适的针对性练习。
三、说学法指导
本节课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利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去寻求知识,从而发展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一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电脑动画图片展示形式展示杠杆在古代战阵的应用,同时,又以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的机械,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告知学生这些机械的名称叫杠杆。
(二)、讲授新课实施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培养能
力
1.杠杆的概念:
首先学生通过观看屏幕图片一一人用一根硬棒撬石头,让学生感受这种杆的使用,得出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固定点转动,这硬棒就叫做杠杆。
2.进一步认识杠杆
在观看图片过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与杠杆有关的几个名词。
分别是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在了解过程中通
过看图让学生会找出一根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3.学习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利用ppt 画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过程,教会学生作图。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是本节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的是直观教学示范画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三)动手实验,科学探究,突出重点。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我们通常使用的杠杆都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况下使用的,那么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呢?
2、学生猜想与假设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实例进行猜想。
他们的想法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一定都认为杠杆平衡会跟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因素有关,对学生的猜想及时予以鼓励。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得到确切地结论,不能只凭猜想,还必须
通过实验来研究,这
样我们就设计实验讨论如何去测量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实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测得的实验数据(即动力F i、阻力F2、动力臂L i、阻力臂L2)填入课本表格中,并计算出
F i • L i与F2 • L2。
5、分析实验数据与验证猜想
各个小组对本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当F i・L i与F2-L2 相等或
近似相等时,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这就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 i - L l = F2 - L2
6、评估、交流与合作
回忆刚才的实验有什么不妥之处,如杠杆是否在水平位置调节平衡;有没有记录力臂时出现疏忽的现象。
若实验数据与实验结论相符,说明我们的实验结论应该是可信的。
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在班上报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与交流。
7.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归纳总结结构化的知识才便于应用,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后,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地小结
1.结合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肯定成绩,提出努力方向。
2.归纳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结论,突出重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六)归纳总结:强化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重难点,提示学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
(七)布置作业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特点,学生学习新知识以后做适当的练
习与作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说板书设计
把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结论,系统的、按顺序设计好展示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