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民族政策(蒙古、新疆、西藏部份)张瑞威
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
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导言: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时期。
但同时,这个时期也伴随着民族问题的出现。
如何解决民族问题,实行民族政策,是那个时期的头等大事。
本文将深度探讨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
一、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在明清时期,汉族的统治者意识到,民族问题无法轻易解决。
如果只是采用强力镇压、强迫同化等方法,只会导致矛盾更深,并且失去少数民族人心。
因此,许多汉族统治者便开始制定一系列的少数民族政策。
明朝时期,朱元璋曾在《大一统要诀》中提到:“各民族都要在统一的政府之下,平等地加以治理,各守其习俗,不得相互侵犯。
”这是明朝推行的少数民族政策。
明朝时期,还兴建了一些回民街道和回民村,以便回民们能够共同生活。
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都颁布了少数民族的政策。
他们认为,少数民族应被视为国家的一部分,而不是外来民族。
因此,他们对少数民族人口实行平等的政策,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二、少数民族问题的突出尽管汉族统治者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民族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原因的影响,少数民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首先,政策执行不力。
虽然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颁布了利于少数民族的政策,但一个死法规往往比管住西藏、新疆的官吏们的效果更小,不良官吏的存在,剥夺了政策的实际意义。
其次,文化冲突。
汉民族统治者在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时,他们试图推广汉族文化和风俗,而这种尝试常常引发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
以此为例,中国独有的《藏历书》,不仅是一部时间记录工具,更是藏族人文化与信仰的象征,查鲁众又叫“大手印”。
而到了清朝,皇帝为了统治这个西南滇区,禁止了查鲁众,从而引起了滇南地区白族人民的反叛。
三、少数民族融合明清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人并不是完全隔离的。
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婚嫁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清朝的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
清朝的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边疆治理和民族关系一直是历史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统治期间,清朝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措施,以维护边疆的安定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清朝的边疆治理和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首先,清朝的边疆治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与其他王朝相比,在边疆管辖上,清朝采取了一种尊重土著习俗和部族制度的政策,灵活地结合当地特色管理边疆地区。
例如,在对蒙古的统治中,清朝既采用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又使用蒙古传统的部族自治制度,通过与蒙古贵族建立联姻关系,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同样,在对新疆的统治中,清朝也保留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通过袭用蒙元时期的政策,建立了喀喇嘛政教合一的“宗教自治制度”,确保了新疆地区的社会和谐。
这种对边疆地区的包容与灵活性,使得清朝的统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与支持。
其次,清朝的边疆治理更加注重民族协调与融合。
尽管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但其统治范围涵盖了56个民族,因此如何巧妙地处理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清朝通过实施“二等奴隶制度”和“八旗制度”等措施,将边疆地区的汉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与满族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种族的融合与统一。
此外,清朝还鼓励汉族移民到边疆地区,以提升边疆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基础,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这种强调民族协调与融合的边疆治理策略,为清朝边疆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清朝的边疆治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一方面,清朝边疆地区的统治中出现了一些地方封建割据势力的抵抗与反叛。
例如,在对西藏的统治中,清朝曾经遭遇了“库克查尔汗国”和“土尔扈特汗国”的反抗,直到雍正时期才最终被清朝收复。
另一方面,清朝的统治也受到了外部侵略势力的威胁。
特别是在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扩张使得清朝在边疆安全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清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清代民族政策的特点清代民族政策的特点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最后一个王朝,其历史时期从1644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912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优秀的封建王朝。
在清朝统治的期间,民族政策是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前朝相比,清朝的民族政策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清朝的民族政策以多民族融合为基础。
当时的中国境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清朝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持民族和谐和统一对于巩固他们的政权至关重要。
为此,清朝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将满洲族作为主宰政权的核心,尊重和维护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设立一些保护少数民族的政策和机构等。
这些措施缓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
其次,清朝的民族政策注重统一中国的政治和文化。
为了加强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统一管理,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例如,清朝在各地设立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官员,制定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推行汉文教育,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这些措施使得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统一,并促进了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再次,清朝的民族政策注重宗教和信仰的宽容。
清朝承认并尊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允许各种宗教在中国境内自由传教和发展。
例如,清朝对于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都采取了宽容的政策,保护宗教机构和信徒的权益,鼓励各宗教相互交流和融合。
这种宗教宽容政策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和宗教之间的和谐相处。
此外,清朝的民族政策注重边疆地区的治理和保护。
中国的边疆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和边界争端频发的地区,清朝对边疆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
清朝设立了边防机构,加强对边境的管理和防御,对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给予了一些特殊待遇和政策支持,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统一。
总的来说,清朝的民族政策以多民族融合、统一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宗教和信仰的宽容以及边疆地区的治理和保护为特点。
这些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相处,统一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维护了宗教和信仰的多元和谐,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和控制。
清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清代民族政策的特点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民族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在处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上,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措施,其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清朝采取了统一的民族政策,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明清之际,在民族关系方面存在许多纷争和混乱,多种族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对立。
为加强民族团结,清朝实行了“一家之制”政策,即以满族为主体,将其他汉、蒙、回等少数民族融入整个政治体系之中。
清朝通过将各民族分别编入西、东、左、右四旗,实现了对多少族的政治管辖。
第二,清朝进行了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创新,以保持政治稳定的局面。
例如,从政治制度上设置了内地和外地的差别,控制了外族的活动范围,限制了其权力和发展,以维护中原地区的稳定;同时,采取了扩大汉族移民的政策,吸收了大量汉族到边疆地区,以减少外族在边区的影响。
第三,清朝大力壮大了满族的地位和权威。
随着满族统治者的势力日益增强,清朝不断加强了满汉之间的联系,搜捕了逃亡的汉族百姓,使中原地区的百姓渐渐产生不满和反抗情绪。
同时,清朝对外民族也采取了强制的同化政策,即让外族服从汉文化和汉族的生活方式,以便于其他少数民族加入到主体中去。
例如,清朝强迫蒙古、回等少数民族改用汉语、服装和习俗。
第四,清朝对宗教信仰采取了鼓励和限制相结合的政策。
在清朝的统治下,各种宗教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支持,例如儒家、道家、佛教等,但是后期清政府逐渐加强了对异教徒的限制和迫害,这一政策导致多数民族中存在反目成仇和敌视。
综上所述,清朝的民族政策主要特点是统一的政策、中央集权加强、保持稳定、满族势力加强、强制同化、宗教信仰鼓励和限制相结合。
清朝通过这些措施来维护了整个朝代的稳定,但同时也导致了多少族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化。
各朝代少数民族政策
各朝代少数民族政策
1. 概述
2. 夏、商、周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2.1 夏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2.2 商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2.3 周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3. 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3.1 秦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3.2 汉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4.1 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4.2 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5. 隋唐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5.1 隋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5.2 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6. 五代十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6.1 五代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6.2 十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7. 宋辽金元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7.1 宋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7.2 辽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7.3 金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7.4 元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8.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8.1 明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8.2 清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9.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9.2 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政策
10. 结论
参考文献
1.张三, “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策”, 中国出版社, 2000.
2.李四, “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5.
3.王五, “中国各朝代的少数民族政策比较”,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
对后世民族政策制定提供经验教训
清朝的民族政策虽然存在许多局限性和问题,但也为后世 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例如,在制定民族 政策时,应坚持平等、公正、稳定的原则,避免歧视和压 迫现象的发生。
同时,应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不同民族之间 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在执行民族政策时,应加强监督和管 理,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地区的安宁与稳定。
清朝时期,各民族在共同开发边 疆、保卫祖国边疆的过程中,形
成了紧密的团结合作关系。
为后世民族政策提供借鉴与启示
1
清朝的民族政策为后世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提供 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2
清朝民族政策中强调的因俗而治、分而治之等原 则,对于后世处理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清朝政府在统治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需要制定相应的民族政 策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清朝统治者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意识到只有通过制定合理的民族政 策才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同时,清朝政府也希望通过民族政策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防止外来势力的渗 透和侵略。
清朝民族政策基本原则
XX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清朝实 行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导致 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
未能完全解决民族问题与矛盾
清朝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民族矛盾和冲突,但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民族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时期和地区出现了激烈的民族冲 突。
清朝的民族政策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时而宽松时而严厉,不利于民族之间的融 合和发展。
编纂《四库全书》等文化典籍
清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与影响
清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与影响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之一,在其统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少数民族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清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以及其影响展开详细论述。
一、清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1. 保留民族特色政策清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保留民族特色。
清朝认识到少数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语言、宗教、风俗和传统文化,因此明确提出了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政策,允许他们保持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并且鼓励他们传承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
2. 设置蒙古、藏、维吾尔等地方政权为更好地管理少数民族地区,清朝采取了设置地方政权的政策。
例如,在蒙古地区,设立了蒙古王公,由当地蒙古贵族负责管理。
在西藏地区,设置了类似的政权,由达赖喇嘛担任统治者,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同时,维吾尔地区也设有多个汗国,由当地维吾尔族领导。
3. 优待贵族和士绅清朝对待少数民族贵族和士绅采取了优待政策。
这些贵族和士绅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并且享受一定的特权,如领地、税收减免等。
这些优待政策激励了一部分少数民族人士与清朝达成某种程度的利益共享,从而使他们对清朝的统治更加稳定。
二、清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影响1. 统一了民族疆域清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
通过设立地方政权以及优待贵族和士绅,清朝巩固了对这些地区的统治,确保了边境的安全。
这种统一的民族疆域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的边疆稳定与统一。
2. 促进了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清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为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机会。
清朝鼓励少数民族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允许他们学习和接触汉文化,进一步融入中原文化圈。
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对于中国整体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3. 增加了社会多元性清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使中国社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状态。
清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与政策
清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与政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267年,期间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和政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对清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与政策进行探讨。
一、清朝建立初期的民族统一与政策制定清朝于1644年建立,开始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民族统一战争,最终成功统一了全国领土。
在这一过程中,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
首先,清朝实行了康熙、雍正两代的「藩镇剿抚」政策,将一些地方豪强诸侯改为清朝的藩属,通过提拔重用、削弱地方诸侯的实力,巩固清朝的中央集权。
另外,清朝还对少数民族实行了一系列的包容政策,如设立蒙古、藏、新疆等地的统治机构,接纳各族人民参与朝廷政务,使各民族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与发展。
二、清朝的经济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清朝实行的农耕经济政策对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推行的康乾盛世时期,发展了广泛的农业生产,通过农业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产水平。
这一政策也惠及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增加了各族人民的福祉。
同时,清朝还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商业和贸易的政策。
清朝的商业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丝绸之路沿线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如发展了新疆的农牧业和天山南北的商贸活动,使新疆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枢纽之一。
三、清朝教育政策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清朝对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也有一定的规模和效果。
清朝开设了一些以汉文为主的学校,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推动了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
另外,清朝还特别注重蒙古、满、藏等地区的宗教教育发展,支持和保护当地的宗教活动,使各族人民能够保持其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
四、满洲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满洲族作为清朝的统治者,其与其他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特殊。
一方面,满洲族通过建立满洲八旗,实行了对中原汉族社会的区分统治。
论清前期(顺治至乾隆时期)民族政策与大一统局面的关系
论清前期(顺治至乾隆时期)民族政策与大一统局面的关系【摘要】清前期(顺治至乾隆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民族政策在大一统局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清前期的民族政策主要表现为对汉人的歧视和对蒙古、满洲等少数民族的宽容和尊重。
这种政策对于维护清朝的统治和实现大一统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满、汉、蒙、回四大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平衡和稳定。
少数民族的地位和影响仍然有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挑战也逐渐显现出来。
通过对清前期民族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它在维护清朝统一和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
大一统局面对民族政策的影响深远,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清前期、顺治至乾隆时期、民族政策、大一统、满、汉、蒙、回、少数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作用、影响。
1. 引言1.1 清前期时期背景介绍清前期是指顺治至乾隆时期,这一时期是清朝建立后的初期阶段。
清朝在顺治年间取代明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而乾隆时期则是清朝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清前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明朝灭亡后的混乱和动荡,清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实现政治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管理各民族关系。
清前期的时期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清朝的建立打破了明朝政权的统治格局,带来了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和社会秩序的重建;其次是满洲族的入主和汉人的反抗,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统治的王朝,满洲族作为建国王朝的民族之一,与汉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民族关系;再次是满洲族与汉族、蒙古族、回族等其他民族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影响着清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清前期时期背景的这些方面为清朝的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在这一时期,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旨在实现政治统一、文化融合和社会和谐。
清前期的民族政策对于清朝的大一统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对清朝的未来和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边疆政策与民族关系
明清时期的边疆政策与民族关系明清时期,边疆政策是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重视的领域。
在这个时期,清朝政府以及明朝前期的政府都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政策来维护边疆的安全,同时也尝试与各民族之间建立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
本文从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基本政策、民族关系等多方面来探讨这个时期的边疆政策。
一、历史背景明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铁骑突袭的蒙古族曾经多次侵扰边疆,特别是在明朝末年,蒙古贵族的铁木真(后来的成吉思汗)建立了旧部落联盟,率领蒙古族一次次侵袭明朝的边疆。
而到了清朝时期,后金的努尔哈赤集合了各部落力量,发动了为时八十一年的抵抗和征战,在几次对明朝的进攻中逐渐壮大。
而后金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龙虎豹般的大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
在这种背景下,边疆政策的制定被提上了日程,政府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在极其恶劣的外部情况下保障边疆的安全又同时维护与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平衡。
因此,边疆政策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二、基本政策(一)加强边防体制明清时期,边疆地区一直是封建社会的重要领域。
为了保障边疆的安全,两朝政府都加强了边防体制的建设。
明朝时期的边防主要由守卫、长城建设等构成,通过守城、防御作战等方式抵御对于朝廷的侵蚀。
在清朝时期,八旗制度的建立和康熙、乾隆两位大帝的努力,使得中国的边疆安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障。
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巡抚督抚、边防将领等组成了边疆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同时,官员们也加强了土地开发,为每个军民区都提供了较高的人口和物资支持,提高了当地的生活品质。
(二)采用优惠的民族政策民族政策是明清时期边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优惠政策来保护和增进各目在集发过家族群的利益,使之成为国家协力统一刘;古刘间民族关的重要元素。
相对于其他民族,满族作为清朝的创立者,享有部分特殊政策,使其能够减轻经济压力并增强民族认同感。
满族的官员和士兵享有比普通汉族官员和士兵更高的福利待遇,享受更多的税收和免费的住房等。
此外,满族在民族普及方面的统一刘是很成功的,这一政策推动了汉满文化交流,扩大了两个民族间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合作。
清朝对藏族地区的统治和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空前发展
第七章清朝对藏族地区的统治和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空前发展第一节清朝初期对格鲁派的扶植17世纪前期,我国正处于从分散的地方割据走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时期。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席卷中华大地,明朝中央的统治岌芨可危。
满族建立的后金政权东征西伐,逐步削弱了各种地方割据势力的对抗,取得了全国统一的稳定发展的局面。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人关,建都北京,成为取代明朝的新兴的中央王朝。
清朝为了彻底清除前明残余武装在各地的复辟活动,首先需要巩固侧面蒙古一带的防务,当时的蒙古已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卫拉特蒙古(叫额鲁特蒙古)。
卫拉特又分为四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
当时的漠南蒙古(即内蒙古)正归顺清朝,漠西卫拉特蒙古诸部尚未归顺。
其中,割据于西北地区的准噶尔部扩张领土,势力到达天山南北,因此,加强对蒙藏地区的控制,防御准噶尔的袭扰,彻底安戢西部边陲成为清朝的当务之急。
自从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传教于西北,蒙藏地方势力通过宗教在政治上建立了联系,同时,黄教又深人蒙、藏各部,为蒙、藏人民所崇信,所以,清朝实行了“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扶植达赖喇嘛,抚绥蒙、藏人民的政策。
15世纪初,宗喀巴经过宗教改革,创立格鲁派之后,格鲁派在西藏地方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格鲁派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以及扎什伦布寺等寺院的建立,使格鲁派形成了庞大的寺院集团,其势力远及卫、藏、阿里、康区、安多和蒙古地区,并获得广大蒙古群众的信奉和拥护。
这便遭到了噶举派的反对。
自15世纪末以来,噶举派一直没有停止对格鲁派的敌视和抗衡。
1618年,得到噶玛噶举派支持的藏巴汗噶玛彭措南杰以后藏为据点,占领了包括乃东王宫在内的前藏一些地方,推翻了支持格鲁派的帕竹政权,建立了第悉藏巴地方政权,首府设在桑主则(今西藏日喀则)。
1621年,噶玛彭措南杰之子噶玛丹迥旺波继任为藏巴汗(汉文史籍中记作第悉藏巴或藏巴汗)。
清代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与社会管理
清代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与社会管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是由满族人所发起的,如此便产生了满汉分野的现象。
在长达268年的清朝时期中,清朝政府对于少数民族的政策与社会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清代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与社会管理问题。
一、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在清代,对于少数民族的政策十分复杂。
清朝统治者在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等方面,都曾有过不同的处理方式。
1. 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这个方面,清朝时期曾有过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有关部门多次发布政策,禁止和约束清朝官员在教育中进行汉化,同时也默许少数民族们信仰自己的宗教信仰。
然而,在长达200年的清王朝时期,这个政策也是多变的,有些时候,清朝统治者也曾对一些信仰不被清朝所承认的宗教进行过严厉的打压,这在维吾尔和回族地区尤为突显。
2. 文化传统在文化传统这个方面,清朝时期也是曾有过各种策略来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并试图将他们归入汉人的文化体系之中。
比如,在康熙和乾隆的时期,曾经实施了“剃发易服”政策。
这个政策可以说是因为建立清朝之时的民族矛盾而制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政策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清朝政府也越来越意识到,它已成为了伤害少数名族文化、引起不满和反感的政策。
随着清朝统治者的更替,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光绪年间,清朝政府开设了学校,可以说是这个时期对少数民族文化最为尊重的一个时期。
3. 政治制度清代对于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也曾受到关注。
在雍正年间,在西北地区建立了12个正白旗,其中一旗是为“伊斯兰旗”。
这个旗组织结构独立,旗首与正千户、副千户一样,都是由民族少数人担任。
清朝战争时期也曾称的不同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有些还曾取得过一定的战斗胜利。
4. 经济政策在经济政策的方面,清朝政府也使用了很多措施来影响少数民族,以及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和引导,比如发展低利贷、修建公路,以此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稳定管理。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移民制度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移民制度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涵盖时间极长的朝代,它始于1644年由满族人建立,终于1912年被辛亥革命推翻。
在整个清朝的历史进程中,民族政策和移民制度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这篇文章将会论述清朝的民族政策和移民制度的演进和影响。
一、民族政策清朝民族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一皇、两宗、三统、四库、五师、六部、七省、八旗”,即皇族、汉族和满洲族,奉行孝陵布政使制度、划分厅县、建立殿试、实行科举和设置内务府等。
这些政策反映了满族统治者的宗派爱好和中央集权的思想。
同时,清政府为了维持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其中,对各种异族少数民族的政策影响尤为重要。
1.对各族的特殊政策在清朝,对面临汉人文化侵蚀的少数民族实行的政策是特殊的。
满、蒙、回、藏等族不必贡岁,且减免了一部分苛捐杂税,保障了他们繁荣发展的权利。
相比之下,汉族则承担了很大的税赋压力。
此外,满族皇室掌控了奖罚权,命令各省代表臣民披发髻和入宫祭拜,象征着他们高高在上的地位。
2.对统一汉化的政策另一方面,满族政治家和文化精英对汉族文化有一种复杂的感情。
他们希望汉族文化和满族文化能够和谐融合。
清朝政府通过结盟汉族文人或者吸收一些汉族进入官场,来加深汉族与满洲人之间的集成程度。
同时,清政府对于汉族降民贵族和汉族进入旗人阶层,亦采取了一些措施。
不过,汉族人口的多数仍然只能在统治者的框架内被压迫。
二.移民制度清朝的移民制度起源于明朝后期,后来又进行过一些改革。
移民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控制和开发边疆,保持国土完整和统一。
移民制度的核心是“入境得户”,即任何人进入清国领土,必须获得户口登记。
户口登记可以认定他的身份,交纳税赋和被动承担义务。
同时,它也能被利用来促进拓荒开发和引入经济资源。
清朝的移民制度包括“号田制”和“关系民”的制度。
号田制是指在边疆地区设置的田地并向移民分配。
移民必须开发、耕种、缴纳税赋并有义务服兵役;而“关系民”则是在清政府向部族首领、统领赐予土地后,由他们统治和使用其底下部民。
清代的民族政策与实行
清代的民族政策与实行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其民族政策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央政府在处理汉族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上极为谨慎,不仅不强制推行汉族文化,还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以下是该主题的详细阐述。
一、民族政策的内在逻辑清代的民族政策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首先,清朝是一个以满族人为主宰的政权,其建国初衷就是要保护少数民族。
其次,清朝别的王朝不同,对于少数民族实行宽容政策,尊重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这是由于清朝的世界观是以“天下为家”为根本,世界万物是一家人的观点构成的。
这种思想理念很好地融合了多个民族。
因此,宽容政策也成为了清朝民族政策的一大特点。
二、清代的宗教政策清朝的民族政策对宗教信仰也给予了尊重。
尤其是藏传佛教在清朝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为藏传佛教是藏族人的精神支柱,涉及到大量的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信徒。
为了维护国家稳定,清朝对藏传佛教怀有特别的重视和尊重,并将其作为国家的官方信仰,从而让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官方宗教。
三、民族政策与地方官员清朝在管理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时候,会派驻一些地方官员进行掌控和管理。
这些地方官员要深入到当地,了解当地情况,设法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加强民族团结。
同时,清代的地方官员还会主动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当地的稳定。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地方官员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有时,清朝的地方官员会不顾民族特殊需要,依据汉族法律和行政规章实行统一政策,结果导致民族冲突发生。
另外,少数民族地区官治结合,地方官员权力过大,也会给民族政策带来很多挑战。
总的来说,清代的民族政策在历史上是一种相对开明的政策。
虽然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其过程中有太多的僵化因素,是当时政权维持多民族团结和统一做出的贡献。
这对于我国今天多民族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发扬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宗教和生活方式,为实现民族和谐而努力。
清朝的藏区政策与文化传承
清朝的藏区政策与文化传承藏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清朝时期,由于军事政策的需要,清朝对藏区实行了比较特殊的管理政策。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促进藏族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清朝政策下的藏区管理在清朝政策下,北京对走马承胡,即俗称的“边疆行省”有着严密的控制和检查机制。
其中,对藏区的管理是比较特殊和复杂的。
首先,北京对藏区实行了分层管理制度。
在1853年,清政府颁布了《大西藏行省章程》,设立了西藏总督、驻地督抚、康熙、准噶尔、和硕等几个层级,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
其次,清朝政策下,对西藏的历史、地理、政治、宗教等方面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清朝皇室将对西藏的了解和掌握作为一个政治任务。
为此,皇帝派遣了一批专门负责对草原、边境地区进行调查的“玉璋”官员,他们由于对藏族和藏区的了解比较深入,成为了促进藏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清朝政策下的藏区文化传承在清朝政策下,藏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在这一困境之中,国家和一些文化人士展现了他们的力量和智慧,促进了藏族文化的传承。
首先,清朝皇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西藏历史、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派遣了很多专门负责对藏历、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和掌握的“玉璋”,他们为后来藏区文化的破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持。
其次,藏区的寺庙、修行、佛教等方面的文化传承也得到了积极的推广。
例如,在清朝政府的支持下,拉萨的布达拉宫、哲蚌寺等著名寺庙的修缮和扩建,极大地激发了藏族文化的传承。
此外,使用藏文的传统经书等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综上所述,清朝时期对藏区的管理和文化传承,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着非常复杂和特殊的性质。
在这种驱动下,藏族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同时藏区文化遭受侵害的历史也不容忘记,这也对后来的文化传承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考验。
清朝的驱除异族政策与中国民族认同
清朝的驱除异族政策与中国民族认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驱除异族政策对中国的民族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自建国以来,在统治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与满族的关系。
然而,尽管清朝致力于驱除异族,但也发生了一些事件,使得中国人对满族统治的反感日益加深。
首先,清朝实行了一个明确的民族政策,以削弱汉族的影响力。
作为满族人为数不多的统治阶层,清朝一开始就采取了限制汉族人的措施,以保持统治地位。
一种最明显的措施是“三藩之乱”,清朝通过逼迫藩王地方势力来减少汉族人的势力。
此外,清朝还实行了满洲化政策,鼓励汉族人接受满洲文化和风俗。
这些措施使得汉族人对清朝统治怀有敌意,也加剧了民族认同的差异。
然而,清朝并非一味驱除异族,也有一些措施来促进民族认同的统一。
其中一个例子是崇尚儒家思想的推广。
清朝在整个统治时期,一直强调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
通过推广儒家思想,清朝试图在各个民族之间建立起共同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
这种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中国民族认同的一致,尽管在具体操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另一个与中国民族认同相关的因素是满族统治的失败感。
清朝虽然是一个满族王朝,但满族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并不久远,事实上,满族人相对于汉族人来说是一小部分。
这种短暂的统治让许多满族人感到自卑和不安,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会在汉族文化面前被边缘化。
这种不安与民族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满族人试图通过维护自己的传统习俗,强调自己与汉族的区别,来维持自己的独特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使得民族认同的差异进一步加深。
在满族的驱除异族政策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其他影响。
例如,清朝实行民族区域管理政策,将各个民族进行划分和管理。
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各个民族之间的界限,使得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困难。
同时,清朝实行了“关内外”的政策,将汉族人分为“内地人”和“外地人”,增加了汉族人之间的分歧。
清政府对蒙古族、汉族的民族统治政策
作者: 何晓芳
出版物刊名: 满族研究
页码: 93-95页
主题词: 民族统治;清政府;蒙古族;汉族;满族;贵族;汉官;理藩院;蒙古王公;喇嘛教
摘要: <正>我们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周恩来总理曾给予高度评价:“清代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代,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这决非单纯的依靠武力征服,很大程度上归之于民族统治政策的成功。
清政权是满族贵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它根据当时阶级力量的对比,极为重视民族问题,从维护满族贵族在全国的统治利益出发,并注意吸取历代封建政权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经验教训,制定形成了有清一代比较完整的民族政策体系。
其核心内容:建立巩固满蒙联盟,发展满汉关系,重点做好这两大民族的工作。
下面就清政府对蒙、汉两族的民族统治政策分别略述。
学习重心清初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學習重心:清初的民族政策及其影響下面是清聖祖康熙初年清管治地區與蒙古族、藏族及回族的分佈形勢圖。
註:清直接管治的地區:以漢族為主。
內、外蒙古:以蒙古族為主。
新疆:以蒙古族為主,並有其他民族如維吾爾族、回族等。
青海:以蒙古旗族為主。
西藏:以藏族為主。
參考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頁1-2。
參考(清)趙爾巽重修,柯劭忞等撰:《清史稿․禮十》(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冊10,卷91,頁2673。
下面的圖表展示清初君主管治邊疆少數民族的方法。
參考陳萬雄、張倩儀著,劉煒主編:《清:中華民族新生的陣痛》(中華文明傳真10)(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頁32-39。
下表所列是現代學者推算晚明至清中葉的人口數字。
參考高王淩著:〈明清時期的中國人口〉,載《清史研究》,1994年第3期,頁27-32;葛劍雄、曹樹基著:〈對明代人口總數的新估計〉,載《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1期,頁33-44;(美)費正清編:《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上卷,頁90。
下表所列為《清實錄》記載清初至乾隆年間全國人口與現代學者推測人口數字的比較。
參考張岩著:〈對清代前中期人口發展的再認識〉,載《江漢論壇》,1999年第1期,頁65-69。
引自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綱》(第三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上冊,頁6。
引自薛文郎著:《清初三帝消滅漢人民族思想之策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頁13。
建議討論問題:1.從資料一的形勢圖顯示,入關後至康熙初年滿清在管治不同民族時面對什麼困難?2.清在入關後如何處理及確立與邊境各族的主從關係?它在處理邊境各族的手法有沒有不同呢?試據資料二、三加以說明。
3.清統治者屬什麼民族?你認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在民族與數量上的差異為統治者帶來哪些壓力?又令他們產生何種危機感呢?請參考資料四至七加以說明。
清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清代民族政策的特点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清朝统治下,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以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和维护清朝的统一。
清代民族政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共生的民族政策清代的民族政策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的特点。
清朝建国之初,清政府采取了许多开明政策,以争取各族人民的支持和统一整个国家。
如《康熙字典》的编纂,不仅是整理汉字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清政府对民族政策的一次明确表态。
另外,清政府还实行了宽容的宗教政策,容纳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宗教信仰。
在清朝的统治下,各个民族和宗教信仰可以自由发展,这种政策为各民族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此外,清朝还采取了委任哈萨克帮办、吐蕃、藏、回等地的亲贵人物进行政务处理的办法,以满足各民族在政治上的诉求。
这些措施都显示出清朝对多元民族和谐共处的追求。
二、保护和维护汉族利益的民族政策尽管清朝建立了多元民族共存的制度,但清政府在民族政策中也强调维护和保护汉族的利益。
清朝废除了明朝的海禁政策,推行了海洋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汉族商人的利益,为汉族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此外,清政府还大力发展了播州和内地的农业,以维护汉族的生活利益。
清朝实行的均田制,保障了汉族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这是保障汉族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
三、整合民族地方政权的民族政策清朝在统一中国后,面临着整合各民族地方政权的任务。
为了保持统一和稳定,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整合各种民族地方政权,确立清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清朝在统治各地方时,尊重各民族地方习俗和管理制度,并委派有经验和声誉的地方人物参与地方政务。
同时,清政府还注重将各地方统一为中国大一统的国家,通过赐予官职和封爵等手段,让各地方民族地方政权逐步融入到清朝的统治之下。
四、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政策清朝不仅在民族政治上保持和谐共存,还在文化领域表现出兼容并蓄的特点。
清政府积极采纳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推崇孔孟之道、经世致用的儒学,同时也吸收了藏传佛教、回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的民族政策(蒙古、新疆、西藏部份)張瑞威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在清帝國擴張的過程中,最棘手是那些自稱蒙古人的部落。
其實女真統治者並非缺乏統治蒙古人的經驗,例如1593年,當努兒哈赤擊敗由海西葉赫部女真為首九個部落的進攻後,九部之一的科爾沁部蒙古歸降。
隨著努兒哈赤的軍事擴張,愈來愈多居住在建州附近的蒙古部落像科爾沁部蒙古一樣融入了努兒哈赤的政權之內,不少蒙古騎兵更成為了八旗兵的輔助部隊。
不過蒙古部落非常分散,努兒哈赤所吞拼的只是居住於遼東的少部份。
東到吉林,西至賀蘭山,南臨長城,仍然有許多蒙古部落未被征服。
這些在西面的蒙古部落中,最強大的是察哈爾部(Chahar Mongol),首領林丹汗,自稱元朝宗室後裔。
在努兒哈赤建立金朝後,林丹汗與明朝有協約,共同抵禦金。
對於皇太極來說,察哈爾部積弱已久,要在軍事上打敗他並不困難,困難在於如何在勝利後在察哈爾部地區建立一種合理的統治模式。
林丹汗在察哈爾部的崇高地位,並不全來自軍事勢力,還有一個宗教的原因,就是「轉輪聖王」。
蒙古大帝國自忽必烈(元世祖)開始,蒙古人由原來的撒滿教逐漸改信來自西藏的喇嘛教(俗稱紅教),而紅教其中一個理論是「轉輪聖王」(Cakravartin)的輪迴轉世說。
「轉輪聖王」是佛教的護法聖王,是世俗佛國間的汗王之王。
在佛教經典中,第一位「轉輪聖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阿育王死後,「轉輪聖王」不斷輪迴轉世。
自此,「轉輪聖王」便成為統治中亞佛教地區合理的身份,而在中亞的歷史上,唐太宗、成吉思汗、忽必烈均具有這種身份。
林丹汗利用了這學說,使他成為繼承忽必烈而來的「轉輪聖王」,這使他對統治長城以北的草原具備了充份的理據。
1632年皇太極親率軍隊攻打察哈爾部,林丹汗敗遁,1634年病死於清海。
1635年,皇太極再派遣多爾袞攻打察哈爾部,最後消滅林丹汗殘部,俘虜了林丹汗的正妃和兒子,並得元朝傳國寶。
皇太極將察哈爾蒙古連同以前歸順的蒙古人,組成了「八旗蒙古」,除增強清朝的軍事勢力外,也便於控制。
皇太極要有效地統治察哈爾蒙古,便須要向蒙古人表示自己也是繼承忽必烈而來的「轉輪聖王」。
1636年,原由林丹汗統治的16個蒙古部落在清朝的盛京召開大會,共尊皇太極為可汗。
從此,紅教喇嘛廟也開始遍佈盛京。
皇太極扮演「轉輪聖王」很成功,1638年,在今外蒙古地區有三個(土謝圖部、扎薩克圖部、車臣部)自稱元朝宗室後裔的喀爾喀蒙古聯盟(Khalkha Mongol)也主動願意歸順清朝,清廷規定這三部須每年各貢一頭白駝、八頭白馬,謂之「九白之貢」。
清廷最難應付的是分佈於今天新疆省(1884年建省)的部落,這些部落從來沒有認同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也沒有說過自己是蒙古人;他們之中有小部份信奉伊斯蘭教,但大多是西藏的新興喇嘛教「格魯巴」(俗稱黃教)。
因為這兩個因素,使皇太極及後來的清帝,雖自稱繼承了成吉思汗、忽必烈以來的「轉輪聖王」地位,對之亦無可奈何。
在清康熙年間,今新疆省天山以北的準噶爾盆地的佛教部落已出現了由四個部落(準噶爾部、和碩特部、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 組成的厄魯特聯盟(Oyirods),其中以居住於伊犁河流域的準噶爾部為最強大。
一直以來,準噶爾部與沙俄保持友好關係,對清廷非常敵視,當時準噶爾部的首領是巴圖爾洪台吉,為了利用黃教來增強自己的地位,派遣了兒子噶爾丹往西藏接受教育並且成為喇嘛。
1655年左右,巴圖爾洪台吉死,噶爾丹從西藏返回準噶爾部,大肆擴張勢力。
在噶爾丹的統治下,準噶爾部從天山北路擴張至天山南路,隨即向東發展,威脅向清朝進行「九白之貢」的喀爾喀蒙古。
噶爾丹每次入侵,均聯絡東北沙俄,令清廷在軍事部署上投鼠忌器;加上康熙皇帝正忙於平定三藩,故對噶爾丹的挑挑舋只好忍讓。
1683年康熙皇帝終於解決了三藩,立即開始處理喀爾喀蒙古事務。
1686年在他的建議下,噶爾丹和喀爾喀蒙古諸領袖進行了一次會議,試圖解決彼此問題,但是會談沒有成功。
1686年,清廷與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和平條約不單確保了清俄邊界的和平,更讓康熙皇帝在對付厄魯特聯盟的戰事部署中再無後顧之憂。
1690年,當噶爾丹再次入侵喀爾喀蒙古的時候,康熙皇帝派出大軍,在烏蘭布通大敗噶爾丹,恢復清朝在喀爾喀蒙古中的威信。
1696年,噶爾丹一方面受到清軍的追擊,另方面又發現其根據地準噶爾盆地已被其侄兒妄阿拉布坦乘機佔據,他進退不得,在1697年飲藥自盡。
但是噶爾丹的死去並未平息準噶爾部的問題,妄阿拉布坦成為準噶爾的新領袖。
他在1716年帶入藏,佔據拉薩。
清政府只好調兵入藏,1720年,大敗準噶爾軍。
雖然妄阿拉布坦死於1727年,其子噶爾丹策零又繼續與清為敵。
噶爾丹策零在1745年逝世,清廷發現準噶爾部爆發權力繼承之爭,乾隆皇帝於是支持小王子阿睦爾撒納,阿睦爾撒納在清軍的支援下,控制了準噶爾部。
但阿睦爾撒納隨即自稱汗,並反抗清朝,戰事延續到1757年清軍才將阿睦爾撒納殺死。
但阿睦爾撒納雖死,厄魯特的動亂從沒有停止。
顯然,從噶爾丹開始,在整整一個世紀,準噶爾人已將對抗清朝作為一個光榮的傳統,清廷要確保厄魯特地區的和平,便要對這地區進行有效的統治。
在戰事結束的前一年,乾隆皇帝已經決定將來厄魯特聯盟仍須分為原來的四個政治力量,互不統屬,而又受清朝的保護,此舉是避免任何一派勢力坐大。
到平定準噶爾後,清廷更加深化原來的構想,新征服地區分為十個「汗國」,與中央政府的關係上,這十個汗國又細拆為34「旗」,全隸屬於中央的理藩院。
清廷的政治技巧,還表現在其的思想形態工作上。
乾隆皇帝決定將準噶爾人對抗清朝的傳統抹掉,他下令取消準噶爾作為地方或部落的名稱,在這個地區的部落,只可以「厄魯特」或「厄魯特蒙古」為名。
乾隆皇此舉,無疑是將這些部落中的部民,賦予一個新的身份--蒙古人。
從此,厄魯特成為與察哈爾和喀爾喀一樣的蒙古人,乾隆皇帝還為廣大的「蒙古人」制訂標準的蒙古文字,以深化他們的身份認同。
宗教上還要作出改變,準噶爾部的首領一直以西藏的黃教作其統治的思想支柱,而隨著準噶爾的東面擴展,黃教甚至開始在原本是紅教地盤的喀爾喀蒙古和察哈爾蒙古地區流傳。
故此,要統治厄魯特蒙古,須先由作為厄魯特蒙古的宗教思想泉源西藏開始,而西藏的最具精神力量的喇嘛,就是達賴喇嘛。
由順治皇帝開始,清帝對達賴喇嘛一直非常禮遇,例如在1653年,達賴喇嘛訪問北京,順治皇帝便在首都修建第一所黃教寺廟—黃寺,作為達賴及其隨從的臨時居所;順治皇帝又出資重修和擴大達賴在拉薩的布達拉宮。
自順治至乾隆四朝間,朝廷在北京共建有包括雍和宮在內的32座黃教寺廟。
除了建築寺廟外,清皇帝還資助大量的佛經編修和翻譯,使北京打造成藏傳佛教的中心。
這些舉動,除了個人信仰喜好外,也體現了清朝在爭取達賴喇嘛在政治上作出支持的決心。
乾隆皇帝認為單單禮遇達賴是不足夠的,喇嘛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萬一他與蒙古地區的地方軍事勢力結合,便形成反對清朝統治的龐大力量。
乾隆皇帝要建立一套制度,使到達賴和其他西藏喇嘛均置於王朝的控制之下。
他除了規定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不可在西藏以外地區找尋,以避免強大的蒙古貴族成為達賴喇嘛外,又自1792年開始,規定西藏的所有轉世靈童均必須以「金瓶掣籤」的辦法來確定,並由駐藏大臣陪同坐床儀式,才能正式成為活佛,此舉無疑使到達賴喇嘛的繼承須首先得到清政府的首肯。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更將自己的形像塑造成文殊菩薩的轉生。
這個形像的塑造,使乾隆變成佛教的神和人間統治者的結合,即使沒有達賴喇嘛,他也可在西藏和蒙古地區具有神聖的權威。
1758年,剛值清朝平定了準噶爾,乾隆皇帝命人在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的東北部,仿西藏著名佛寺桑耶寺,建成普寧寺,作為他日後接見厄魯特蒙古領袖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乾隆皇特諭將繪有他作文殊菩薩樣的唐卡懸掛在寺內,此舉無疑是表示在接見厄魯特領袖的時候,乾隆皇是以文殊菩薩的身份。
總括來說,到乾隆皇帝時代,清朝皇帝透過宗教,已建立起一套統治今日內蒙、外蒙、西藏、新疆的有效辦法:以「轉輪聖王」的身份去統治紅教地區;又以文殊菩薩的身份去統治黃教地區。
----------------------本文參考:Pamela Kyle Crossley,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可同時參考張瑞威的書評,載《歷史人類學學刊》,第一卷第一期(2003.4),頁173-6。
Evelyn S. Rawski, The Last Emperors :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延伸閱讀:Ping-ti H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6:2 (1967): 189-95.Evelyn S. Rawski,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5:4 (1996): 829-850.何炳棣著,張勉勵譯,<捍衛漢化:駁伊芙琳.羅斯基之「再觀清代」>,《清史研究》,2000年,第一期,頁113-120;第三期,頁101-110。
Pamela K. Crossley, “Making Mongols,” in Pamela K. Crossley, Helen F. Siu, and Donald S. Sutton (ed.), 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58-82.Karl A. Wittfogel著;蘇國良譯,<中國遼代社會史(907-1125) 總述>,收入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9,2002年,頁1-69。
王輔仁、陳慶英,《蒙藏民族關係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王俊中,《東亞漢藏佛教史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頁8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