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制造

合集下载

对中国制造的认识

对中国制造的认识

对中国制造的认识
中国制造是指在中国生产的各种产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汽车、纺织品等。

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市场占有率,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中国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政府的扶持政策。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制造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是质量问题,由于追求低成本和快速生产,一些中国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忽略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导致产品质量低劣、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环境问题,中国制造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三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普及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因此,中国制造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加速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才能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和引导,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 1 -。

对中国制造的理解

对中国制造的理解

对中国制造的理解中国制造是指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各类商品和产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和大规模的生产模式,迅速崛起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从最初的低附加值产品到现在的高科技领域,中国制造正在经历着不断的转型和升级。

中国制造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 低成本劳动力:中国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使得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这提供了制造业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条件,吸引了国际企业的投资和合作。

2. 健全的产业链条:中国制造业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加工到最终产品组装和出口,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这种垂直整合的方式使中国制造业可以实现低成本的生产和快速的供应。

3. 工业基础设施: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大力发展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

这为制造业提供了高效的物流和运输环境,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

4. 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开始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举措。

这些举措使中国制造业从低端、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5. 市场需求: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为制造业提供了坚实的内需支撑。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增长的机遇。

6. 成熟的产业集群:中国制造业在许多地区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集群,如广东的电子制造业、江苏的纺织服装业、浙江的家具制造等。

这些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可以共享资源和经验,形成集中化的产业生态系统。

然而,中国制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正在逐渐上升。

这使得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面临着成本压力,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

2. 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中国长期以来以高污染、高能耗的方式进行生产,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要求制造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中国制造业一直是全球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本文将对中国制造业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现状、优势和挑战等方面。

一、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中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如“中国制造2025”等,以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各地也积极引导外资进入制造业领域,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丰富。

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形成了一条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中国制造业产品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品、家电等各个领域,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

二、优势中国制造业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国制造业市场规模庞大,国内需求旺盛。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市场潜力巨大,能够提供稳定的内需支撑。

其次,中国制造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供应充足,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为制造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保障。

此外,中国制造业供应链配套完善。

中国有大量的供应商和加工厂,能够为制造业提供快速高效的供应链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三、挑战尽管中国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人们对劳动力权益的关注增加,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这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转移的压力。

其次,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中国制造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缺乏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这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

四、发展机遇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中国制造业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机遇。

首先,中国政府加大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力度。

通过推动“中国制造2025”等系列政策,中国制造业正在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

中国制造评述范文

中国制造评述范文

中国制造评述范文中国制造,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参与者,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过去中国制造的发展路径往往以低成本、低技术含量为主,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制造正在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首先,中国制造正在加快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但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正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新模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其次,中国制造正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过去,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往往以低价竞争为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如今,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质量是立足于市场竞争的基础,开始重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建设。

不少中国企业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逐步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

再次,中国制造正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呼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提出了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关注环保要求,采取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措施,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正在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制造需要加快转型升级,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绿色制造”的转变,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对中国制造的理解

对中国制造的理解

对中国制造的理解中国制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指“Made in China”,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不断走向世界的代表。

首先,中国制造具有低成本的优势。

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迅猛,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都有所涉猎。

其中,低端产品的基础定价低廉,成本控制得以大幅降低,从而在市场上具有了竞争优势。

其次,中国制造具有快速响应的能力。

当下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要求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快速调整自己的产品和生产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中国制造业发达,管理经验丰富,能够快速对新的市场需求进行响应,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中国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网络非常发达,几乎任何零部件都可以在中国得到生产和供应大量的订单。

第三,中国制造在质量管理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中国制造曾经被人诟病的质量问题如今逐渐得到了有效的纠正。

中国制造业的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各类型的产品生产加工符合认证等各种认证,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信任。

中国制造企业还可以通过根据各式标准制定自己的品质管理体系,因此,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海外的认可和信赖。

第四,中国制造在环保方面做得也越来越好。

在全球经济发展新的趋势下,绿色生产和环保成为了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国政府近些年来的“大气、水和土壤十条”、全球减排承诺等多项措施的出台,也让众多中国制造企业更注重环保。

很多制造企业已经采取了缝纫机旁边摆上绿色植物,厂区周边也正在修建绿化带,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每年全球都有数以亿计的产品由中国制造出口。

总之,中国制造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和多样化的阶段,中国制造不仅仅是简单的制造工具、制造产品,而是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

它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企业在诸多层面上的创新、市场和质量控制能力。

中国制造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状况,也改变了全球贸易的格局。

对中国制造的理解

对中国制造的理解

对中国制造的理解中国制造是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生产的产品。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改革,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角色。

中国制造以其高质量、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点,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从此以后,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包括汽车、电子、纺织、化工等行业都有中国的参与和影响。

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廉价劳动力: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使得制造业能够以比其他国家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

这使得中国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吸引国际市场的需求。

2. 强大的供应链系统:中国有完善的供应链网络,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满足制造业的需求。

这种供应链的整合使得中国的制造业能够高效地生产,并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3. 技术升级和创新: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通过自主研发、接受技术转让和引进外国专利,中国制造业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同时,中国也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4. 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给予制造业强大的支持,鼓励投资和创新。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补贴、专利保护等,来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和发展制造业。

5. 人才储备:中国拥有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资源,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不仅有世界级的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还有大量的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为中国制造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中国制造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优势可能逐渐减弱。

因此,中国制造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全球制造业的变革和挑战。

总而言之,中国制造业以其高质量、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点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角色。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第一篇:浅谈中国制造2025浅谈中国制造2025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所谓“中国制造2025”,指的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该《纲要》又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

即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背景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体现为四大转变、一条主线和八大对策。

(1)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一条主线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3)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对中国制造2025的看法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

对中国制造的认识

对中国制造的认识

对中国制造的认识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

以下是我对中国制造的认识:
好处:
1. 价格优势:由于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
控制,具有价格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很多消费品都带
有“Made in China”的标签。

2. 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制造业
的产品质量、工艺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如今,在航空、高端制造等
一些领域,中国制造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 巨大市场需求:中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消费需求巨大,这也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发展不平衡:
1. 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虽然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制造业中具有一定的
优势,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一些发
达地区具有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

2. 环境污染:随着产能过剩、环保质量问题的凸显,环境污染问题成
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
但在制造业生产和节能减排方面仍有待加强。

3. 技术壁垒:一些高技术制造业还存在着技术和人才方面的瓶颈。

国内顶尖高校并不像国外那样与企业有紧密联系,无法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服务。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然而,借助政府政策的支持、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以及国内外市场的高度认可,相信中国制造业仍然会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环保的方向不断发展。

申论中国制造作文

申论中国制造作文

申论中国制造作文中国制造:质量与创新并重的新时代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持续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

然而,中国制造却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廉价、劣质的代名词。

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形象,提高质量和创新,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为了解决中国制造被质疑的问题,我们应加强质量监管。

制定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对产品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测和监管,严惩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和产品。

同时,加强对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消除假冒伪劣产品的产生,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这样一来,消费者才能更加信任中国制造产品,从而提升中国制造的声誉。

其次,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关键。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今天,依靠低成本和劳动力优势已无法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打造自主创新的品牌,提高中国制造的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

另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与发达国家合作可以借鉴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

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和市场拓展,扩大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和出口规模。

同时,加强对外贸易合作和开放合作区建设,打破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形象与水平,需要加强质量监管,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在质量和创新并重的基础上,中国制造才能在全球市场中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竞争优势,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浅论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

2024年浅论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

2024年浅论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引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全球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不仅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对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必须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

这包括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质量品牌提升战略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线,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中国制造业要提升全球竞争力,必须注重质量和品牌的双重提升。

一方面,要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绿色制造战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制造业要顺应这一趋势,坚持绿色制造,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监管,确保企业生产符合环保标准。

智能制造战略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中国制造业要把握这一机遇,加大智能制造的投入,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要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智能制造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产业链协同发展战略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单个企业的竞争力,更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中国制造业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这包括加强原材料供应保障,提高原材料质量和稳定性;推动关键零部件和装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实现产业链的高效运转。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中国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之一,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对中国制造业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制造业起步较晚,但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制造产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广泛应用于全球市场。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相对较低。

这使得中国成为外国企业投资设厂的首选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为国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二、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其次,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的制造业在成本优势方面逐渐减弱。

此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也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压力。

三、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中国制造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同时,中国制造业还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中国还通过推动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方式,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技术,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的环境友好性。

四、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展望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业也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未来,中国制造业有望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中国制造业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浅谈“中国制造”

浅谈“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成为这个时代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词汇。

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厂,“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商品。

在老外对“中国制造”又爱又恨的同时,国人却面临一些尴尬。

我们的茅台酒在美国比国内的价格低一倍以上,我们的中华烟在韩国比国内也便宜很多。

所以形成一个奇特的现象:几乎所有中国制造的商品都要比国内价格低很多。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国外的“中国制造”商品比国内充的商品质量好,成色真。

在国内市场上,充斥着各类五花八门的劣质、假货毒害着消费者的心身,但是出口的商品却“好、多、快、省”。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深思。

最近又有“皮革奶”闹腾着父母的心,毒害着婴儿的身体。

像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一方面感慨网络力量,一方面深恶痛绝那些黑心的商人。

笔者认为,这绝不是个别商人的问题,有法律不完善和监督不力、执行不力的嫌疑,同时也说明政府某些部门“不作为”的态度。

想想世界各国视为“珍奇”的稀土,我们却当泥土一样贱卖。

老外拿了我们的稀土或半成品,深加工后却以天价卖给我们。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制造”就是廉价的劳动力、污染的工厂里生产出来,“毒害”他们生活、掠夺他们市场的商品。

他们一边贪婪的使用,一边骂骂咧咧。

不由的想起韩国的汽车制造业,人家全民提倡使用本国生产的各类汽车,所以他们的汽车制造业赶超了世界的步伐。

反观我们,你随便看马路上跑的、停车场停的到处充斥着国外品牌。

最近因为“皮革奶”的问题,很多人去香港、澳门甚至国外抢购奶粉,的确让人啼笑皆非,这是谁之过?由此,我们看到什么?一种很难调和的供求矛盾。

一方面是厂商的不负责任,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不成熟,这就形成我们目前市场的混乱的状态,并且形成往复的恶性循环。

商品质量不过关是不可能出口到境外的,而国内则不然。

所以出口的商品:真、好、廉,而国内的商品却:假、差、贵。

我们的“中国制造”幸福了世界人民,国人却在忍受着许多劣质、垃圾商品的同时还要接受环境污染、健康安全等一系列工业时代带来的综合症。

浅谈“中国制造”

浅谈“中国制造”

浅谈“中国制造”我国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以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出口贸易额从2005年以来基本呈快速增长趋势,但由于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2009年,中国政府在全球推出形象提升的系列广告,以展现中国制造的软实力。

这则30秒的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这一中心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

一、中国制造的崛起现在,“Made in China”已成为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因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他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这个标签可以在广泛的商品上找到。

甚至有些国家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摆脱中国制造的商品。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作者萨拉·邦焦尔尼是位获奖记者,她用生花的妙笔写下了一家人的动人趣事,也为中国给世界消费者带来的巨大受益、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的图画,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的阐释,从而引发人们对中国制造的商品乃至世界格局的思考。

当圣诞节来临,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而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

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自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在不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后,她不得为不买60多美元的童鞋、生日蜡烛不能买、家具需要维修时没有工具、儿子屡屡失望因为玩具减少了许多。

这些困扰都是因为“中国制造”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书中各种趣味十足的片段反映出“中国制造”已成为很多美国人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选择。

二、中国制造的劣势可是,这并不值得我们沾沾自喜。

“中国制造”外表看着光鲜,但掩盖着的问题并不少。

那是因为很多“中国制造”创造了方便实惠,但也在早期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忽略了质量和标准等很多因素,所以造成了口碑的不佳。

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制造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变革。

以下是我对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优点:
1.成本效益:中国制造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其在全球市场上具
有很大的竞争力。

2.规模经济: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和资源,这使得其在规模经济
方面具有优势。

3.技术进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其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
是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品质提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制造的产品品质也在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得到了全球市场的认可。

缺点:
1.知识产权问题:中国制造业中存在一些知识产权问题,这使得一些国
际品牌对其产品在中国制造持谨慎态度。

2.环保问题:一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这
需要中国在环保方面加强监管和管理。

3.劳动力问题:虽然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也存在一些劳动力问
题,如劳动力不稳定、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4.创新不足:虽然中国在制造业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一
些发达国家相比,其在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总体来说,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是也需要不断加强监管和管理,提高其产品品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环保和劳动力问题的解决,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中国制造的真正原理有哪些

中国制造的真正原理有哪些

中国制造的真正原理有哪些中国制造的真正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如此蓬勃发展,与中国政府大力投资和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密不可分。

政府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为中国制造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同时,通信网络和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发达,为制造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

2. 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制造的一大优势。

中国人口数量庞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支持,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 产业链完整性: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与中国产业链的完整性密不可分。

中国制造业从最初的低端加工制造发展到现在的高端制造,得益于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拥有全面的工业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组装加工到产品销售,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条。

这种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得中国制造具备了较高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

不仅如此,产业链完整性还促进了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

各个环节的企业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

4. 技术创新能力:在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制造正加快从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迈进。

中国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也在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中国制造业开始从模仿和跟随走向创新和领先。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5. 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在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供应链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制造企业注重组织和管理供应链,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制造企业积极探索供应链新技术和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快速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我对中国制造的感受

我对中国制造的感受

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多年来,中国制造业以其高效、多样化和竞争力强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成长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的改革开放政策,该政策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之一是其庞大而多样化的产业基础。

中国制造涵盖了从电子产品、家电、纺织品、汽车、机械设备到高端技术产品等各个领域。

这种多样性使中国制造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各种选择。

此外,中国制造业在成本效益方面也具有竞争力。

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使中国能够提供相对经济实惠的产品。

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并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关键角色。

然而,中国制造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批评。

其中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污染和劳工权益等问题。

中国政府和制造业界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和质量。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各种产品。

其多样性、成本效益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是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然而,中国制造业也需要持续努力解决挑战,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和质量提升。

中国制造文章

中国制造文章

中国制造文章
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是指中国制造业的产品或服务。

中国制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逐渐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力量之一。

中国制造的产品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电子产品、家电、汽车、纺织品、机械设备、玩具等等。

中国制造业以其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而闻名。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以及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和产业链布局。

然而,中国制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产品质量的问题,部分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被指责为“劣质产品”。

另外,中国制造业还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染、
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影响。

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推进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创新、加强质量监管、提高环境保护标准等。

同时,中国制造业也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对外依赖。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制造业的低价产品满足了全球消费者的需求,并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同时,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技术实力。

总而言之,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中国制造既面临着挑战和问题,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和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政策的改革,中国制造有望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

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

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在古代~精美绝伦的陶瓷、丝绸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改革开放后~精致耐用的纺织、电子产品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而如今~我们的文化使者成为了西方人眼中最美的“中国制造”。

这既体现出外国人对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充满好奇~更体现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当前~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趋势。

因此~我们必须要进行文化创新~让中国的“文化制造”走向世界。

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是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传统价值观。

它是贵礼重和的儒家思想~是对“仁义礼智信”的孜孜追求。

在联合国总部大厅高悬挂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明我们的价值观是全世界应当共同享有的宝贵财富。

传递我们的价值观~就是传播包容、诚信、善良、勤劳的文明观念~这对实现人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和谐会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借鉴文化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文化进行创新~积极通过影视作品传递我们的价值观~设计体现中国元素的文化形象~通过生活化的表现形式将我们的价值观融入电视剧、电影等文化产品~从而让我们的价值观走向世界。

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是流传于民间的传统地方艺术。

它是精妙绝伦的地方戏曲~是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是高青红手中的精美窗花。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京剧走1进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剪纸艺术也走进了多个国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这说明我们的古老艺术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然而现如今一些地方的民间艺术已经日渐式微~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此~我们应当借鉴青红公司的经验~对传统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鼓励民间艺人大胆创新~走文化产品的产业化之路~让我们的民间文化在世界舞台熠熠生辉。

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是每个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所展现出的人文情怀。

张季开辟了丝绸之路~让西方人第一次领略了东方的文明和进步,郑和七下西洋~展现出大国的开放和包容,小琼用她的真诚和笑容~向外国人传递着有好和善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国制造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建设,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

自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中国制造历经了数百年的曲折历程,才在世界制造行业绽放耀眼光芒,其证明了一个规律:没有强大的工业制造业作为物质支柱,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持久强盛。

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昌盛与强大的制造业息息相关,具备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使国家迈入世界强国行列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中国制造的概念中国制造指所有生产于中国境内的产品,不局限于由中国企业生产并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

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包括物质成分、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传播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

二、中国制造的作用1、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制造国;同年,中国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到 2014年份额上升至25%,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2015年中国不仅获得了在印度尼西亚建造一条高铁的合同;还与马来西亚签署了为其提供高速列车的合同。

这证明人们信赖中国造产品,“中国制造”闻名全球。

2、中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彻底摘掉了“农业大国”的帽子,跻身世界经济大国。

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

中国制造2025的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利器”。

在其新提法的引领之下,我国经济将进一步深行于稳增长、调结构的新常态中,坚持驱动创新,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大支撑。

三、中国制造所面临的问题1、创新创造能力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不断刷新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份额比例,2010年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然而中国仅能说是制造大国,却非制造强国,是因为我国的创新研发能力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受制于人则听命与人,这点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发展。

就以圆珠笔为例,生活中我们用的圆珠笔的笔芯还得靠进口,这凸显出我国在精细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并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只凭劳力多、资源丰富等优势,没有创新的精神及拥有精湛的核心技术,就只能拾人牙慧,赚点蝇头小利。

然而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这样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又能为中国带来多少财富呢?又怎能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怎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呢?制造业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实践载体,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没有制造业,科学技术就无法存在与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很难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2、缺乏自主品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已然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

中国虽已成功打造了制造业,却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以往中国制造一度与“低质低价”挂钩,在日本人中国的产品看来是物美价廉,然而在国内的消费市场产品质量是参差不齐的。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帐: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儿童玩具,商场零售价为100美元。

在整个产业链中,中国的生产商和外贸公司总共才获得10美元,占商品零售价的10%,其余的全被海外商人所拿。

可见自主品牌有多重要,品牌看起来没有什么实际存在感,却是一个企业经营理念、产品认可度的集中表现,因此不能小看品牌形象的价值重要性。

若说产品是企业的利益点,那么品牌形象便是企业的标杆门面,品牌与利润是紧密相关的。

没有品牌,就更不用说市场占有和控制,创新成果也很难转化为产业活动;当然优秀的产品需要宣传,否则再优秀的产品无人知晓。

故中国非常需要从国家高度上正视和创造自己的国际品牌形象,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必须拥有自己的国际品牌形象,才会做大做强制造业。

3、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制造提高了国家的GDP,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凡事具有两面性,在带来利益的同时生态环境也日渐受到破坏。

数据显示,在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废物中,有70%来源于制造业。

我国严重土壤污染区就达320个,约548万公顷。

此外约2000万公顷耕地受重金属污染,500万公顷土地受石油污染,200万公顷土地受矿区污染,5万公顷土地受固体废弃堆放污染,据世界银行估计,环境污染给中国带来相当于3.5%至8%的GDP损失。

当然大气、水资源也不免其害。

在中国台湾省,2007年2月的台中科技园区周围灰蒙蒙一片,检测结果为空气含砷量明显暴增54倍,会使致癌机率大增。

还有2013年1月27日晚,三星电子华城半导体工厂发生了氢氟酸泄漏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

这些年来频频发生的毒工厂事件,警醒着人们:高科技背后是难逃的环境公害。

据统计,自2008年苹果供应商联建科技137名员工正己烷中毒事件以来,其后4年被媒体公开披露的涉嫌污染的事件就超过50起,涉及各种高科技企业近100家。

而高科技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苏州等等,这些地区聚集数百万家制造企业,承担着“中国制造”成为“世界工厂”重任,为全世界生产大部分玩具、手机、电脑、平板、纺织品、衣服等等产品。

此外,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水污染事件的主因大多是工业企业任意排放污水。

2012年以来,我国已经发生十几起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

例如2006年吉林境内松花江支流遭污染,原因是吉林长白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向河中人为排放化工废水;2007年6月,无锡化工企业排污造成太湖80%以上水体富营养化,太湖蓝藻爆发,城区出现大范围自来水发臭现象……四、中国制造发展对策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提高综合国力。

然而我国的制造业是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资源利用、产品质量等方面差距明显。

为了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内部需经历脱胎换骨式的蜕变与再造,进行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

而今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国家抓住这个机遇提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在中国制造中所遇的问题方面均有相关举措。

1、全面加强自主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不能总是物美价廉,不能总靠广种薄收、利润菲微血拼,而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培养强大的人力资本资源,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中国制造业和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如今我国越来越注重创新,在2014年,我国全社会R&D 经费投入13312亿元,占GDP比重达2.09%,是2008年4616亿元的2.88倍;按照汇率计算,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位居世界第三,投入强度在新兴发展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当然中国还有僵尸企业的存在,创造不出众人中唯我独有的产品和核心技术,只有我有人亦有的制造技术,这样的企业毫无竞争可言,最终只会落个倒闭的下场。

然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中国创造的转型之路:(1)科学技术上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能够带来新鲜源泉及持久的活力,从而提高竞争力。

(2)文化思想上的创新。

在文化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今天,文化的独特往往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创新。

(3)制度管理上的创新。

一件事能做地又快又好,体现出高效率的同时更容易抢得市场先机,这就有赖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2、坚持质量为先,树立品牌意识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虽然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及技术均有所提升,但中国自主品牌缺乏,产品档次不高等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故要建设强国,我们得将质量品牌作为生命线,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品牌文化,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随着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越发关注品牌质量优良,凭借其优质服务及产品在世界舞台站稳脚跟。

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核心数据显示,入围门槛由上年的67.1亿元升至68.1亿元,同时入围中国500强的制造业企业数量由6家升至266家。

以华为作例子,此公司已逐渐打破被艾默生、施耐德等传统国外厂商把持的市场格局,凭借在模块化数据中心市场的有效投入,在2014年度市场表现抢眼,位列中国市场第一。

另外联想也是发展较成功的例子,2004年在市场一致不看好的情况下,联想对ThinkPad品牌进行了成功的整合,联想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技术厂商,拥有至少130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和7.6%的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占有率,而这个数据在2013年变成了世界第一。

小米手机、华为、格力等品牌已成功树立自己的形象,迈入世界竞争行列。

这说明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中,提高中国制造“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在继续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同时,还应通过构建、投资海外资本平台等方式“走出去”。

3、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调整产业结构环境的不断恶化也给我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为了中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及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大力研发推广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脱硫脱硝脱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设备,可有效缓解大气雾霾,土地污染及水污染等问题。

唯有实现绿色生产、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才能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李铁英《形式与政策》辽宁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2]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view/8e958ccf8bd63186bcebbc5e?pn=-2&pu=[3]凡露露;王波;景一方浅析中国制造的现状和未来《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第07期[4]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view/bd50cee49b89680203d825c9.html?pn=-1&pu =usm@0,sz@1320_1001,ta@iphone_2_4.4_3_537[5]我国已成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china/gncj/2015-05-19/detail-ianfzhnk0719558.d .html?from=mbaidu&stun=20007&vt=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