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管理:集权中协调,授权下监

合集下载

集团化管理

集团化管理

集团化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的不断开放,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必须有一种高效而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形式来应对市场的变化。

于是,集团化管理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组织形式。

集团化管理是在一个公司的资本控制下,通过多个子公司或子品牌进行整体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 统一决策在集团化管理中,母公司占有最终的决策权,所有子公司必须服从母公司的指挥,受到施加中央管理的统一性决策。

2. 资源共享在集团化管理中,母公司可以对其所有子公司进行资金调配,这样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所有子公司获得资金的均衡分配,以满足各自的需求。

3. 分工合作在集团化管理中,不同的子公司可以根据各自的规模、业务范围、地域优势等因素分工合作,进而形成更加合理的业务布局,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能。

4. 优势互补在集团化管理中,由于子公司之间业务范围的差异性,可以实现各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使整个集团可以最大化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利润和效益。

集团化管理模式的优点和缺点集团化管理模式优点:1. 资源利用合理在集团化管理的模式下,资源的利用是很合理、有效的,可以更好地完成资源整合、优化和配置,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经济效益提高通过集团化管理模式形成的经济实体,可以实现互相契合、互相支持,使企业整体利益得到合理化、稳定化保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优势互补由于母公司与其子公司的业务有所差异,可以实现各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使整个集团可以最大化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集团的竞争力。

4. 易于资本运营通过集团化管理模式,整个集团的资本运营透明度较高,易于实现集团间的相互投资,从而提高集团对外融资的风险抗性。

集团化管理模式缺点:1. 垂直控制模式由于母公司在集团化管理模式中的绝对控制,导致各子公司缺乏自主性,难以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自主创新能力。

2. 易于中央化失控由于母公司在集团化管理模式中的完全掌控,可能导致企业的部分分支机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在实际运营中出现中央化失控的情况。

集团化管控体系下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的职能定位

集团化管控体系下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的职能定位

集团化管控体系下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的职能定位
罗小静
职能定位是明确集团公司总部管控的宽度和深度,即集团公司总部职责及子公司的职责分工和权责边界。

根据当前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发展阶段和现在,结合集团化管控体系草案,集团总部和所属企业大致定位如下。

集团公司总部根据行业特点、发展需要和子公司实际,确定合适的管控模式,合理划分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职责。

集团公司作为集团化管控体系的战略决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经营协调中心、风险控制中心、专业服务中心,对子公司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的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对子公司行使重大经营决策、选择经营者和收益分配等项权力,实施战略、预算、运行监控等项管理。

子公司是集团公司的利润中心、成本中心,以提高盈利能力为目标,按照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方针,实施本单位经营计划,负责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生产安全,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为使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集团公司建立起规范、完善的集团化管控制度体系,所属企业应在此制度体系框架下建立完善自身管理制度体系,规范、高效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集团化管理心得

集团化管理心得

集团化管理心得一、什么是集团?什么是集团化运作?集团化运作的特点?所谓集团即是以母公司为基础,以产权关系为纽带,通过合资、合作或股权投资等方式把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独立企业法人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集团。

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在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管理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协同运作的方式叫集团化运作。

像联想、TCL、中石油、中石化等几乎所有大企业无不采用集团化运作。

一、集团化运作的特点1、资源共享,节省成本和费用,解决融资难题。

统一采购、统一技术和研发平台、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等.2、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效率.集团化运作可以将某一企业的“长板”弥补其它企业的“短板”,使这一长项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带动其它成员企业提高了运作和管理的效率。

比如销售渠道的融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借鉴等等。

3、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以及成本和费用的降低等,使企业及集团综合竞争能力得到提升。

二、集团化运作的理论基础1、企业边界理论。

企业都有边界,企业与企业以外的主体进行交易就形成了市场交易,同时产生交易费用和税收.而企业内部的交易则费用最低,因为它避免了税收和交易成本,集团化运作的实质是扩大了企业的边界。

2、规模效益理论。

比如统一采购、结算、制造、营销等.3、协同效益理论。

企业集团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公司组成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大系统内各要素间的互动和协同,使系统产生了创新和发展的推动力量,即协同效应,也就是1+1>2.二、集团化管理的核心及重点?1、集团化管理基本原则:集权中协调,授权下监控2、集团化管理核心工作是:根据企业战略模式、管理资源、领导人风格、业务发展节奏的基础上决定管理模式,建立统分有序、责权匹配的管控体系,解决“一抓就死、一放就乱”项目管理局面,其核心取决于企业如何应对风险和机会之间平衡。

因此在选择过程中要遵循“风险控制与发展节奏”相匹配的原则。

3、重点在于,集团化管理过程中要实现“授权一监控”、“集权一协调”相匹配。

集团化财务控制流程及要点

集团化财务控制流程及要点

集团化财务控制流程及要点摘要:在集团化管理体制中,财务控制是重中之重,财务数据指标作为母子公司管控是否成功的标志,其经营成果及资产负债状况都会反映到数字上,所以集团化财务控制流程是公司管控的核心所在,一直占据着枢纽地位,因此,在集团化财务控制方面,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了解财务控制流程及要点,是促进集团企业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财务控制流程要点集团化财务控制流程,是企业集团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规范的首要选择,为确保财务控制措施有效施行,有必要将各子公司的财务纳入集团统一管理,坚持“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对财务人员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以及紧密衔接各项财务控制环节,及时有效地监控下属企业的经营行为,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实现集团的规模效应。

一、集团化财务控制概念及重要性(一)概念集团化财务控制是指企业集团的财务人员(部门)运用特定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如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规范化的控制货币资金运动、日常财务活动或现金流,确保企业近远期目标及相关财务计划的实现。

财务控制是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集团化财务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控制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几个方面。

(二)重要性企业集团化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股份制经济日趋普遍的经济形势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集团化对于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增强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相当多的企业集团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企业集团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尤其表现在理财观念落后、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方面。

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企业集团在管理上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或多或少的都与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能否有效地加强集团化财务控制流程,掌握集团化财务控制的要点,已成为企业集团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组织管理系列集团化管理

组织管理系列集团化管理

组织管理系列集团化管理集团化管理是企业达到非常大的规模后,有多家下属子公司或连锁店,具备集团总部管理条件。

集团化管理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垂直型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一定垄断和规模优势的集团公司,不仅有庞大的资产,还有众多的下属子公司。

当企业发展到集团规模的时候,需要运用集团化管理来管控整个集团公司所有产业,明确集团总部与各下属子公司的权限、协调关系、职能定位等。

一般来说,集团化管理会采用四种管理模式:一、总部集权化管理:总部性质的部门都在集团总部。

总部集权化管理是把属于总部性质的部门设置在集团总部,集团下属子公司不设集团总部性质的部门,这在连锁门店性质的集团企业比较常见。

在连锁门店性质的集团企业,往往把财务、人资、信息、企划、招商等属于总部性质的部门设置在集团总部,统一办公、统一管理,集团下属子公司只设运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集团总部就是整个集团的核/诩构,负责对集团下属子公司与连锁店实施管理与控制。

统一办公、统一管理具体体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采购。

总部负责所有下属公司的采购工作,统一采购的优势在于能确保价格优势,因为统一采购后采购量是巨大的,通过基地直采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加价,降低采购成本。

二是统一管理。

下属公司的人员和制度由总部统一管理,当下属公司出现团队配合问题,需要总部下派人员进行协调处理,下属公司制度沿用总部的管理制度。

三是统一招商。

下属公司的招商工作,由总部统一负责,相关合同起草、签订在总部完成四是统一宣传。

在对外企划宣传上,由总部负责宣传口号、宣传物料、宣传策划、宣传广告投放等工作,下属公司需要按照总部企划宣传政策和标准执行。

在组织架构上,根据集团发展规模来定,属于世界性的集团企业,会在某个国家设立世界性质集团总部,各个国家设立国家级总部分支,如果是属于国家性的集团企业,则在某个地区设立一个地区集团总部,在东、南、西、北设立分区总部分支,这是按管辖范围来进行设置。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以下是关于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介绍,欢迎大家的借鉴参考!集团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总部在管理下属企业中的定位,其具体体现在通过管控部门的设置、管控流程设计以及集团文化的传播来影响下属经营单位的战略、营销、财务、经营运作等方面的内容。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第一种、财务管控型。

这是最典型的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的模式,它主要是对财务决策、资金运作进行全程严格的监控,最终目标是评价企业运营是否能达到制订的财务指标。

而对企业的具体的运营及操作过程关注较小。

此类集团管控模式在中国私营企业里最常用,也是针对中国特有国情、人情、人性进行分析的最终择选结果。

同行业中多数如此。

优点:集中、严格管理资金,掌握企业的经济命脉。

缺点:缺少对其他管理环节的监控,容易产生管理上的短板现象。

第二种、运营管控型。

运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对所有资料进行运营的全程关注,从产供销到人财物进行统一的安排与分配,以达到最优资源配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的模式分为:财务中心(部)、采购中心(部)、销售中心(部)、生产技术(部)、物流中心(部)等等,具体的决策权力全部上收,各分公司分部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

它的管理模型就像一幢垂直高楼。

优点:控制力强,掌握集团的各项业务,权力高度集中。

决策快速,执行快捷。

缺点:管理维度广,缺乏主动性,难于发挥创新精神及业务上的突破能力。

第三种、战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只对公司的战略进行决策,主要工作是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协调各下属单位之间的矛盾、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高级主管的培育、经验的分享等等。

它的管理模型就是金字塔,上尖下大。

在现有集团公司的成功案例中,有管理较好的A公司,发展迅猛,增值极快,在短短十年间,做到行业第一,成功主要原因得益于其战略管控管理模式。

他们主控产量,采用目标增效制,即是达到总部制定的目标就有奖,超过按大比例进行奖励。

资金的处置由各分公司进行分配,总部不干涉,极大的发挥了各分公司的主动权。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一、引言集团公司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组织,拥有多个子公司和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以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发展。

在财务管理中,集权和分权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本文将对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集权与分权进行详细分析。

二、集权管理模式集权管理模式是指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决策和控制权主要集中在总部或者总部财务部门。

这种模式下,总部财务部门对各个子公司和部门的财务决策和控制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1. 决策集中化在集权管理模式下,财务决策主要由总部财务部门负责,包括预算编制、投资决策、资金调度等。

总部财务部门根据集团公司整体战略和目标,制定财务政策和规划,统一决策各个子公司和部门的财务事项。

2. 控制强化集权管理模式下,总部财务部门对各个子公司和部门的财务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

通过建立统一的财务制度和流程,加强财务报告和审计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部财务部门还对各个子公司和部门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以确保其达到集团公司的财务目标。

3. 统一报告体系在集权管理模式下,总部财务部门负责整合各个子公司和部门的财务报告,编制集团公司的财务报告。

通过统一的报告体系,总部财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高层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三、分权管理模式分权管理模式是指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决策和控制权下放给各个子公司和部门。

这种模式下,各个子公司和部门拥有一定的财务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财务决策和控制。

1. 决策分散化在分权管理模式下,各个子公司和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市场环境,制定适合自己的财务策略和计划。

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预算编制、投资决策和资金调度,更加灵便和及时地应对市场变化。

2. 控制灵便性分权管理模式下,各个子公司和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务制度和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财务报告和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集团化运作的管控体系构建,国有企业集团管控体系建设

集团化运作的管控体系构建,国有企业集团管控体系建设

集团化运作的管控体系构建关于国内大企业如何开展集团化运作的问题,本文认为以整合价值链、架构重组、制度建设三大关键核心举措是构建集团化管控能力的重要手段。

整合价值链:重新进行业务组合和战略定位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集团应根据价值链理论,从战略的角度看待资源整合,寻求利用价值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途径。

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打破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重新计划根据价值链理论,并准确位置价值链中的每个链接,以便发挥集团企业的协同效应和分享并购重组带来的增值。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可以改变其下属业务单位的行业组合结构,重组业务流程,重新定义业务(如联合或分离业务),并在持续经营中提供管理协助,实现经营协同。

集团化运作的管控体系构建架构重组:支撑集团战略的实现集团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个三维模式,具有非常紧密的逻辑关系。

为了实现对集团企业的治理和控制,必须对集团企业的控制模式和组织结构进行设计,这是一个重组的过程。

管控模式设计,即集团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管控模式(战略管控型、财务管控型、运营管控型)。

不同的控制模式意味着不同的治理模式,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业务的不同参与程度。

从组织类型上看,国外集团企业的组织结构较为多样化,大多是几种组织类型的混合。

同时,重组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扩展到外部关系的重建,如寻求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和承包商、分销商和客户)的合作。

集团的组织结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竞争环境、企业战略、业务组合、行业特征、企业规模、管理传统、政府政策、法律法规、集团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经营方式。

近两年来,国内外许多大型集团企业都进行了机构变革。

通过分析和研究,集团的组织结构变革具有三种趋势:事业部向二级子集团制转变,事业部向虚拟集团制的调整及按产业集群和价值链划分板块。

制度建设:设计相互对照的核心治理流程与责权体系,辅以与激励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组织结构本身是静态的,如果它想要移动,就会涉及到流程,所以结构和流程必须相互配合。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以下是关于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介绍,欢迎大家的借鉴参考!集团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总部在管理下属企业中的定位,其具体体现在通过管控部门的设置、管控流程设计以及集团文化的传播来影响下属经营单位的战略、营销、财务、经营运作等方面的内容。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第一种、财务管控型。

这是最典型的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的模式,它主要是对财务决策、资金运作进行全程严格的监控,最终目标是评价企业运营是否能达到制订的财务指标。

而对企业的具体的运营及操作过程关注较小。

此类集团管控模式在中国私营企业里最常用,也是针对中国特有国情、人情、人性进行分析的最终择选结果。

同行业中多数如此。

优点:集中、严格管理资金,掌握企业的经济命脉。

缺点:缺少对其他管理环节的监控,容易产生管理上的短板现象。

第二种、运营管控型。

运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对所有资料进行运营的全程关注,从产供销到人财物进行统一的安排与分配,以达到最优资源配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的模式分为:财务中心(部)、采购中心(部)、销售中心(部)、生产技术(部)、物流中心(部)等等,具体的决策权力全部上收,各分公司分部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

它的管理模型就像一幢垂直高楼。

优点:控制力强,掌握集团的各项业务,权力高度集中。

决策快速,执行快捷。

缺点:管理维度广,缺乏主动性,难于发挥创新精神及业务上的突破能力。

第三种、战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只对公司的战略进行决策,主要工作是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协调各下属单位之间的矛盾、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高级主管的培育、经验的分享等等。

它的管理模型就是金字塔,上尖下大。

在现有集团公司的成功案例中,有管理较好的A公司,发展迅猛,增值极快,在短短十年间,做到行业第一,成功主要原因得益于其战略管控管理模式。

他们主控产量,采用目标增效制,即是达到总部制定的目标就有奖,超过按大比例进行奖励。

资金的处置由各分公司进行分配,总部不干涉,极大的发挥了各分公司的主动权。

集团化管理体制

集团化管理体制

集团化管理体制是指建立在公司制基础上的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体制。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产品为基础的生产和市场的经营管理,二是以产权为基础的企业组织管理。

目前人们对前者重视较多,后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集团化的管理从总体上要解决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

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公司内部或者集团内部的管理权限配置,都没有统一标准,有的强调集权,有的则强调分权。

不过,大都遵循“有控制的分权”这一基本的管理信条,即所有权的对外延伸和分解要以有效控制为前提,无控制的放权等于弃权或失控。

一般而言,集团总部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协调企业内部门之间的活动,互通信息,协调一致;二是监督成员企业的业绩,聘用、任免成员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三是在监督和对长期供求做出评价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向新产品、新产业进行重大投资,是否退出某些领域。

国内外企业集团发展的经验表明,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的一个重要监督手段是财务监督,使子公司的会计成为“老板会计”而不是“经理会计”。

集团总部必须建立一些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统一配置的职能机构,主要是集团公司的计划投资、战略研究指导、市场开拓和协调、财务及分配。

同时要建立有效集团服务功能,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主要应建立科研开发中心,融资及清算中心,人力培训中心,销售服务网络等。

正确处理集团内部的管理问题,其实质就是建立权责明确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

对于母公司来说,既要维护出资者的参与管理、选择经营者、资产收益等合法权益,对子公司拥有股权性控制权和契约性支配权,从而实施有效的监管,又要在发挥母公司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对于子公司来说,既要充分行使法人财产权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享有法律上与母公司相同的民事权利,又要承当起集团成员企业的义务,服从集团的整体规划,自觉接受母公司来自产权方面和集团章程规定的监管,从而确保企业集团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集团运行机制。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2012年3月28日10:43:19来源:转载阅读数:244细观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组织管控要适应公司业务的发展,通常从业务发展特点来看可以将其分析四类:同城单项目公司;同城多项目公司;区域化异地多项目公司;全国性的异地多项目公司.从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也可以看出以上是企业在发展扩张中的随着企业规模及实力不断增长的过程,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而且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各自路径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在跨区域发展中走集中省域化战略,以点带面,管理半径相对较小;而大部分的企业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往往一开始就进行跳跃式的跨区域布局,而且同时进入的区域数量较多,在整个管理团队及专业人员配置上捉襟见肘,可谓先天不足;当然无论是哪种路径发展,最终成熟的全国性企业必将走向分区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建立相对健全管理机制。

然而,我们看到大部的房地产集团在经历的近年的发展之后,依然面临“在路上”的困境,有效解决由于项目增加、资源不足基础上的集团化管理问题可谓迫在眉睫.当前跨区域房企集团管控现状从对当前大部发展中的房地产集团企业调研来看,大部分在管控过程中走向两大极端,一是过份放权而导致的“总部空心化”;二是由于过分集权而形成的“区域性僵化”;其中也不乏在“分而后集、集而后分”中摇摆不定带来的管理混乱。

前者是由于公司资源及人才基础不足,业务扩张过快而形成;有专业能力、管理经验的高手全部委任为一方大员,而总部职能部门无论从专业上、还是管理能力上都不足以支持庞大的项目运作,从而使得区域公司各自为政致使“政令不通”;后者则由于企业管理模式的惯性,总部、尤其是老板管理上习惯上的特点,使得子公司成为被动的执行者,“等、要、靠”是工作的原则,全无自主权,从大到小的决策均由总部决定,曾在一些企业中出现过“千里奔波为一砖”的现象,为了确定项目外立面的某一种面砖,区域公司老总携砖三赴总部,等待老板决策后方敢执行,大大影响了项目运作的效率,一旦总部专业能力不足、效率较低将直接导致各区域公司进度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区域公司与总部对立的局面。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于集团公司而言,财务管理更是需要进行集权与分权的合理安排。

本文将从集团公司的角度出发,对集权与分权的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集权与分权的定义1. 集权:集权是指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中在集团公司总部或者核心管理层的管理模式。

集权可以确保统一决策、高效执行和有效监督,有利于集团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2. 分权:分权是指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下放给各个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的管理模式。

分权可以提高各级单位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有利于适应市场变化和提高组织灵便性。

三、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分析1. 集权的优点(1)统一决策:集权可以确保决策的一致性,避免因各级单位之间的分歧而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2)高效执行:集权可以将执行权集中在总部或者核心管理层,提高决策的执行效率和一致性。

(3)有效监督:集权可以通过集中监督来确保各级单位的财务管理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2. 集权的缺点(1)信息滞后:集权可能导致信息传递滞后,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创新受限:集权可能抑制各级单位的创新能力,限制了组织的灵便性和适应性。

(3)责任不明确:集权可能导致责任不明确,难以追究责任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3. 分权的优点(1)灵便性和适应性:分权可以使各级单位更加灵便,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2)创新能力:分权可以激发各级单位的创新能力,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3)责任明确:分权可以明确各级单位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有利于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4. 分权的缺点(1)决策分散:分权可能导致决策分散,各级单位之间的决策可能不一致,影响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2)监督难点:分权可能导致监督难点,难以实现对各级单位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3)资源浪费:分权可能导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影响集团公司的整体效益。

四、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的实践案例1. 集权实践案例在某集团公司中,总部设立了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集团公司的财务决策、核算和报告工作。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集权与分权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

集权是指将决策权和控制权集中在中央财务管理部门,由总部统一制定财务政策和管理规定,对各个子公司进行财务监督和控制。

分权是指将决策权和控制权下放给各个子公司,让其自主决策和管理财务事务。

1. 集权管理模式在集权管理模式下,集团公司的财务决策和控制权由总部集中管理。

总部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财务政策和管理规定,对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

集团公司的财务决策和控制权高度集中,可以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和风险的集中管理。

优点:(1)统一决策:集团公司可以根据整体战略和目标,统一制定财务政策和管理规定,确保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活动与集团整体的发展相一致。

(2)资源调配: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使各个子公司之间的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3)风险控制: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更好地控制风险,降低整个集团的经营风险。

缺点:(1)信息滞后:由于财务决策和控制权集中在总部,子公司的财务信息传递和反馈相对滞后,可能导致决策的延误和不准确。

(2)创新受限:集权管理模式下,子公司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可能导致创新能力的削弱。

(3)反应迟钝:由于决策权集中在总部,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可能相对迟钝,不能及时调整战略和决策。

2. 分权管理模式在分权管理模式下,集团公司将决策权和控制权下放给各个子公司,让其自主决策和管理财务事务。

各个子公司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财务政策和管理规定,对自己的财务活动负责。

优点:(1)灵活决策:分权管理模式下,各个子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市场需求,灵活制定财务政策和管理规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2)创新能力:分权管理模式下,子公司的自主权增强,可以激发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3)快速反应:由于决策权下放给各个子公司,可以更快地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决策。

集团化公司管理制度

集团化公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集团化公司的管理,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保障公司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集团化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化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分支机构、项目部等所有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公司运营合法合规。

(二)统一管理原则:统一集团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公司内部管理的一致性。

(三)权责分明原则: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公司运营有序。

(四)高效务实原则:简化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集团化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办公室等机构,负责公司决策、监督和日常管理。

第五条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发展战略、重大决策及监督公司经营状况。

第六条监事会负责对公司财务、业务等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权益。

第七条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公司日常行政、人力资源、财务、市场营销等工作。

第八条下属子公司、分支机构、项目部等应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负责各自业务领域的工作。

第三章职责分工第九条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职责权限,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第十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工作全面负责,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

第十一条下属子公司、分支机构、项目部等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第四章管理制度第十二条集团化公司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一)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公司财务收支、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公司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等。

(三)市场营销管理制度:规范公司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

(四)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公司生产流程、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

(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事故处理等。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三条集团化公司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各部门、各岗位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如实反映工作情况。

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

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

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集团化经营模式,以实现资源整合、规模效益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的概念、内容以及在集团化企业中的重要性。

2. 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的概念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是指负责协调和管理集团化企业各个业务单位之间的运营活动的职能。

它涉及到集团内部各个子公司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协调和规划,旨在提高整个集团的效率和竞争力。

3. 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的内容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组织结构和职能划分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的第一步是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职能划分。

通过设立总部和各个子公司、业务部门,合理规划各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实现集团内部各个单位的协调和管理。

3.2 运营策略和规划集团化企业在制定运营策略和规划时,需要考虑整个集团的资源配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通过制定统一的运营目标和策略,确保各个子公司和业务部门在运营活动中的统一性和配合性。

3.3 运营绩效管理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运营绩效管理。

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指标体系,监控和评估各个子公司和业务部门的运营绩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3.4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的关键内容之一。

通过优化供应链的设计和运作,实现各个环节的协同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交付能力和服务质量,增强集团的竞争力。

3.5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撑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和使用适应集团运营管理需要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提高运营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4. 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的重要性集团化企业运营管理职能对于整个集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财务管理中,集权与分权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它们各有优劣。

本文将从集权与分权两个方面对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进行分析。

一、集权管理模式1.1 集权管理模式的定义在集权管理模式下,所有财务决策权都由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层掌握,下属分公司和子公司只需执行高层的指令。

1.2 集权管理模式的优势集权管理模式可以确保财务决策的一致性和高效性,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成本。

集团公司可以更好地控制整个财务流程,减少了风险和错误的可能性。

高层管理层可以更快速地做出决策,提高了集团公司的竞争力。

1.3 集权管理模式的劣势集权管理模式可能导致下属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积极性不高,因为他们缺乏参预决策的机会。

高层管理层可能无法了解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具体情况,导致决策不够灵便和及时。

二、分权管理模式2.1 分权管理模式的定义在分权管理模式下,集团公司将财务决策权下放到各个分公司和子公司,让他们自主决策和执行。

2.2 分权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权管理模式可以激发下属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整个集团公司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分权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需求,使集团公司更具竞争力。

下属分公司和子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客户,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

2.3 分权管理模式的劣势分权管理模式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和不一致,造成财务风险和管理混乱。

下属分公司和子公司可能浮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导致整个集团公司的统一性和战略一致性受到影响。

三、集权与分权结合的管理模式3.1 集权与分权结合的定义在实际操作中,集团公司可以采取集权与分权结合的管理模式,既保留一定的集权管理,又赋予下属分公司和子公司一定的自主权。

3.2 集权与分权结合的优势集权与分权结合的管理模式可以兼顾集团公司整体利益和下属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发展需求,实现双赢。

高层管理层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个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同时也能充分了解下属分公司和子公司的情况。

浅析集团化企业的管控

浅析集团化企业的管控

摘要 (2)ABSTRACT (3)绪言 (4)1 集团化企业管控核心问题之分权与集权 (5)1.1 集权分权结合下的管理内容 (5)1.2 母和子的角色定位 (5)1.3 西蒙的集权和分权理论 (6)2 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控制模式的选择 (7)2.1 现状描述 (8)2.2 现状分析 (8)2.3 集团中心控制模式分析 (9)2.4 集团中心控制模式的设立 (10)3 大型企业管理组织机构分析 (11)3.1 企业管理的发展 (11)3.2 罗宾斯论组织 (13)3.3 大型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分析 (13)4 集团化企业总管理处的设立 (14)4.1 总管理处的组织结构 (14)4.2 总管理处成员的选择 (15)5 组织管控 (15)5.1 何为组织管控 (15)5.2 组织管控设计的原则: (16)5.3 总部组织架构 (16)5.4 集团整体组织架构 (17)5.4.1 U型结构(UnitaryStructure) (17)5.4.2 H型结构(HoldingStructure) (17)5.4.3 M型结构(MultidivisionalStructure) (19)5.4.4 矩阵式结构(MatrixStructure) (19)5.5 监控功能设置 (19)5.6 横向协调设置 (20)结论 (21)参考文献附录 (22)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性重组,实施企业的集团化。

以发挥资本、成本、系统、人力等各方面的优势。

集团化企业如果管控合理,既可发挥其各方面的优势,显现出锋利无比的竞争力;如果管控不合理,则会出现“大企业病”等诸多负面效应,丧失企业竞争力。

随着众多企业集团在中国土地上的出现与建立,如何构建现代集团化企业的有效治理结构,如何建立对下属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控制模式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集团化管理制度

集团化管理制度

集团化管理制度一、集团化管理制度的概念集团化管理制度是指跨越多个企业边界,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资源整合和效益最大化的管理体系。

在集团化管理制度下,相关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关系,共同实施统一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

通常,集团化管理制度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统一的管理,包括战略规划、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集团化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整合资源,各个子公司之间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共同利用,避免重复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集团化管理还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因此,集团化管理是企业跨越发展阶段的一种重要管理模式,可以推动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迅速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集团化管理制度的特点1、资源整合集团化管理制度是在多个相关企业之间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

通过整合财务、人力资源、物流、信息化、市场营销等各项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

2、战略统一在集团化管理制度下,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统一的战略规划,确保各个子公司在发展方向、市场定位、产品布局等方面保持一致性。

通过统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3、协同合作集团化管理制度可以实现不同子公司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利用资源、协同开发产品、共同开展市场营销等方式,实现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4、信息互通集团化管理制度可以实现不同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互通,通过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共享,实现企业的信息资源整合,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精准度。

5、规模经济效应集团化管理制度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在生产、采购、销售等方面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6、人才培养集团化管理制度可以实现人才的共同培养和流动,使得企业内部的人才可以流动和共享,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集团化管理制度的管理模式1、集团化战略规划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统一的战略规划,包括企业发展方向、市场定位、产品布局等方面,确保各个子公司在整体战略上保持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者是由于公司资源及人才基础不足,业务扩张过快而形成;有专业能力、管理经验的高手全部委任为一方大员,而总部职能部门无论从专业上、还是管理能力上都不足以支持庞大的项目运作,从而使得区域公司各自为政致使“政令不通”;
后者则由于企业管理模式的惯性,总部、尤其是老板管理上习惯上的特点,使得子公司成为被动的执行者,“等、要、靠”是工作的原则,全无自主权,从大到小的决策均由总部决定,曾在一些企业中出现过“千里奔波为一砖”的现象,为了确定项目外立面的某一种面砖,区域公司老总携砖三赴总部,等待老板决策后方敢执行,大大影响了项目运作的效率,一旦总部专业能力不足、效率较低将直接导致各区域公司进度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区域公司与总部对立的局面。
u 公司管理基础与业务发展速度不匹配;在前几年行业快速上升过程中,
较多房企更关注抓住业务拓展机会作大规模,而忽视了在发展过程中管理基础的积累,项目经营计划体系不完善,“三边”工程严重;经营报告体系不健全,信息汇总不足,也缺乏相关的IT技术的支持,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信息孤岛,集团管理中缺乏历史管理数据的沉淀,集团难以形成有效的管控。
再是要确定合理的授权管理的标准,即对异地项目公司业务运作过程中的管理标准及授权原则,变按领导批示授权为按管理标准授权,在标准可控的前提下给项目公司经理人以自主经营决策的空间,控制风险的同时提高了经理人的管理积极性;
三是通过闭环绩效管理,寻找项目公司管理中的不足并给予改进,并通过奖优罚劣来实现公司管理的系统化转变,促进公司组织力的形成以及执行力的强化。
把握原则的重点在于集团化管理过程中要实现 “授权—监控”、“集权—协调”相匹配。管理中授权的共识往往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合理的授权必然伴随相应的监控制度,否则会导致“没有监控下好人也变质”的现象;而集权化的体制下,更多业务决策来自总部,项目公司在没有相关权限的同时却往往要承担失败的责任,“权责对等”作为管控中的重要原则在日常的管理中实难做到,此时则必须加强内部利益机制的协调以弥补集权中带来的内部不同责任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由于地产业务快速发展与管理资源不足矛盾,直接导致了地产集团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分析其原因有以下:
u 集团化管理模式与业务发展不匹配;较多的企业领导人在跨区域扩张中沿用原有的单项目运作的“作坊式”管理模式,没有根据战略特点及资源情况来实现新的管理模式的转型,事无巨细的作风使得管理者授权不足,忙于事务性工作,使其成为救火队员,管理体系可以形象的称为“移动指挥所”,老板到哪管理重心就移到哪,使用“指挥游击队”的方法来指挥“大军团作战”,缺乏体系化的组织支持。
三个环节分别是“团队培养、授权标准、绩效管理”;
首先要通过内部管理体系进
行团队培养,形成企业内部的经理人体系,通过“内升+外聘”两种方式实现,其中强调专业能力过硬、职业素养较高、企业文化认同三大要素;
两个定位是要明确总部与区域公司之间的定位。总部负责总体战略及计划分解、项目投资、资金人员协调、品牌形象、专业研发及管理经验的推广、风险监控等;而区域公司则负责项目运作、成本控制、工程进度及质量管理、销售配合、客户服务等。当然在两者定位过程中,可以根据前文所述,在定位中可以根据权限的大小分为几类责任定位,将根据权限的大小分为“施工管理、施工管理+专卖管理、项目前期+施工管理+销售、拿地+前期+设计+施工+销售”等,每类责任定位也相对应着不同的经济责任考核,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从现代管理体系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IT技术的应用,以及管理体系内的职责分工的细化,在房地产企业集团化管理中存在集权化管理的趋势。但对于跨区域发展初期的企业受到管理资源的限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放权;同时对规模较大实现全国性布局的地产企业,地产决策的及时性和复杂性都要求在较大范围内合理授权,形成三级管理体系,来适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从2005年起,伴随着土地政策的公开化,为有实力的房企跨区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三外”大举进军地产业,其中的外地公司进入推动各区域竞争加剧的同时,也催生了众多跨区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集团。但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建立什么样的集团化管理机制,适合企业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实现企业成本、质量、销售等等多方面项目运作的管理机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上述问题本已成为困扰众多房地产集团的难题,并在行业调整的今天越发显得严重。
集团化管理:集权中协调,授权下监控
2010-12-08 13:26:06 来源: 网易财经 跟贴 0 条 手机看股票 编者按:从2005年起,跨区域发展的浪潮席卷整个地产业,大量的房企从单项目公司在几年内迅速扩张成跨区域多项目的地产集团,集团管控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但公说婆讲、各有道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同企业各有各的管控方式,也面临着各自不同的难念之经,房企如何全面的实现有效的集团化管理,本文尝试做了初步探讨。
有效集团化管理的四大关键:
要实现有效的集团化管理,推动企业的管理体系的升级,必须解决以下四大关键点:
一、首要集团领导人的管控观念的转变,从“不敢放权”到“敢于放权”,从“敢于放权”到“有授权人且擅于放权”。将工作重心从业务决策转为企业重大决策及外部资源协调上来,做到“定规矩、选干部、养文化、争资源”。敢于直面在过渡阶段出现的管理问题和试错成本,同时对人才培养和使用上要把握“重点培养、允许犯错、损失可控、随时扶救”的原则,扶上马、送一程。柳传志的管理心得“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中,九字里有六字谈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效集团化管理核心要点
在房地产集团完善体系过程中,要做好“一个前提、两个定位、三个环节”的工作,方可建立有效的集团化管理体系。
一个前提是要建立集团经营信息报告体系,及时准确掌握异地区域公司的经营管理动态,在对相关数据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区域公司给予合理的指导支持和风险监控。这需要集团经营计划体系相对完善,既能将战略目标合理层层分解,同时又可以对其执行情况进行关注与监控。通过IT技术的应用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当然可以更好的提高管理过程中的效率。
然而,我们看到大部的房地产集团在经历的近年的发展之后,依然面临“在路上”的困境,有效解决由于项目增加、资源不足基础上的集团化管理问题可谓迫在眉睫。
当前跨区域房企集团管控现状
从对当前大部发
展中的房地产集团企业调研来看,大部分在管控过程中走向两大极端,一是过份放权而导致的“总部空心化”;二是由于过分集权而形成的“区域性僵化”;其中也不乏在“分而后集、集而后分”中摇摆不定带来的管理混乱。
2008年房地产行业在政府大力宏观调控下,在中国经济面临周期和结构双重调整的背景下步入寒冬,令众多地产企业面临着更重的生存压力。冬天来的如此之快,刚刚快速成长了3—5年的房地产企业大部分尚未羽翼丰满,如何通过更精细的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的集团化管理能力,向管理要效益成为当前地产企业面临的主要课题。
三、管理模式要符合企业自身战略的特点。在当前地产企业中,采用产品系列标准化,然后进行跨区域复制的发展模式者众多,由于产品运作的经验的类同性大、可拷贝性强,知识曲线较陡,所以在集管控中相对而言,集权化程度要高;而对于产品多元化,寻求个性化产品特色的企业而言,则更多的通过放权来实现产品运作的独特性。
四、合适的管理模式要能够集约化使用企业管理资源。管理模式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而其中检验是否合适的重要标准就是能否充分发挥企业当前的管理资源的作用,对企业实现目标超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集团领导人的精力与核心专业团队的使用。阳光100根据自身的团队资源、业务特点以及公司目标的要求,在集团管理中形成了独特的垂直营销管理体系,有效的利用的集紧缺的营销类人才,实现了公司销售目标。 源自集团化管理的原则及趋势:
在企业集团化管理过程中,核心工作是根据企业战略模式、管理资源、领导人风格、业务发展节奏的基础上决定管理模式,建立统分有序、责权匹配的管控体系,解决“一抓就死、一放就乱”项目管理局面,其核心取决于企业如何应对风险和机会之间平衡。因此在选择过程中要遵循“风险控制与发展节奏”相匹配的原则。
u 公司管理资源与业务发展规模不相称;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虽然有其相似性,但每一个项目在运作过中需要各环节、各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而对于成熟的项目运作操盘手需要各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培养时间长、市场供应严重不足,使得项目运作中失误频频,而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中短视化严重,没有自身的培养机制,简单空降又面临信任考验及文化融合的问题。
房地产企业进入集团化管理的时间短,经验少,在集团化管理提升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总结,结合自身战略、资源等特点,灵活应对、动态调整,方可有效实现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及效益的提升,成功度过行业调整的严冬。
来源:正略钧策 作者: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合伙人 郝炬
二、集团领导人在确定发展路径时中,要充分考虑企业当前管理资源基础。在企业发展节奏的确定上,“先做大
还是先强”往往意味着“风险与机会”中做出选择。在“先大后强”的模式下,往往会出现管理资源不足,在管理权限上“先放后收”,快速发展中风险较大;而“先强后大”的发展路径则一般对应着“先收后放”的转变。企业管理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伴随企业成长的整个过程,这时就需要企业领导拍板,同时做好防范风险或抵抗诱惑的准备。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
细观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组织管控要适应公司业务的发展,通常从业务发展特点来看可以将其分析四类:
同城单项目公司;同城多项目公司;区域化异地多项目公司;全国性的异地多项目公司。
从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也可以看出以上是企业在发展扩张中的随着企业规模及实力不断增长的过程,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而且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各自路径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在跨区域发展中走集中省域化战略,以点带面,管理半径相对较小;而大部分的企业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往往一开始就进行跳跃式的跨区域布局,而且同时进入的区域数量较多,在整个管理团队及专业人员配置上捉襟见肘,可谓先天不足;当然无论是哪种路径发展,最终成熟的全国性企业必将走向分区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建立相对健全管理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