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射 技 术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 注射给药技术

基础护理学 注射给药技术

注射给药技术
(一)皮内注射法(I D)
【操作步骤】
药物的准备 检查、核对 吸取药液 核对解释 取适宜体位 选择注射部位 消毒 核对排空气 注射 拔出针头 再次核对 整理 洗手
注射给药技术 (一)皮内注射法(I D)
询问“三史”: 消毒 进针手法 皮丘要求 拔针勿压 嘱咐注意事项 20min查看结果
(二)皮下注射术(H)
【操作步骤】
备药 吸药 核对解释 取适合体位 消毒 查对、排空气 注射 抽回血、注药 拔针 查对 整理 洗手 观察、记录
注射给药技术 (二)皮下注射术(H)
持针手法: 示指固定针栓
进针角度: 30°-40°
进针深度: 针梗的2/3
注射给药技术 (三)肌内注射术(IM/im)
注射给药技术
2.药液抽吸法
自密封瓶内
注空气于瓶内
倒转药瓶吸药
按住针拴拔针
注射给药技术
二、注射前准备
• 3.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 (2)折安瓿瓶时避免用力过猛而捏破安瓿瓶,必要时
可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瓶颈部,避免划伤。 (3)抽药时不能握住活塞体部,以免污染药液;排气
时不可浪费药液以免影响药量的准确性。 (4)根据药液的性质抽取药液:混悬剂摇匀后立即吸
取:吸取结晶、粉剂药物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注 射用水或专用溶媒将其充分溶解后吸取;油剂可稍 加温或双手对搓药瓶(药液遇热易破坏者除外)后, 用稍粗针头吸取。 (5)药液抽吸时间:最好现用现抽吸,避免药液污染 和效价降低。
注射给药技术
三、常用注射技术
(一)皮内注射法 皮内注射法(intradermic injection,ID)
注射给药技术
(五)动脉注射术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护理目标:遵医嘱对患者皮下注射。

确保注射安全,操作规范,并将操作不适感降低到最低限度。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护患沟通操作流程要点说明护患沟通皮下注射技术考核评分标准类别:给药法护理对象:□成人□老人□儿童资料来源:□3年内护士□3~5年护士□5~10年护士□10年以上护士科室操作者姓名主考教师考核日期【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查对制度2、针头刺入角度不宜大于45度,以免刺入肌层。

3、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必须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药液剂量准确。

4、注射胰岛素要使用酒精消毒皮肤。

5、要确定患者吃饭时间,一般饭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注射前30分钟由冰箱取出复温,以减轻疼痛,防止皮下局部产生硬结。

6、需长期反复皮下注射者,应有计划地更换部位,轮流注射,这样达到最大的药量吸收效果。

每个针眼间距2.5cm。

7、中长效胰岛素要混匀后使用,应在使用前将笔芯上下摇动,使笔芯内的玻璃珠由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至少重复10次,胰岛素呈白色均匀混悬液时立即注射。

8、未使用的胰岛素笔芯应储存于摄氏2至8度的冰箱内,避免结冰(不要太接近冰格),避免阳光直射或剧冷剧热。

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可在室温未超过30度的情况下放置于室内干燥阴凉处存放6周。

9.使用诺和灵胰岛素笔,注射时掐起皮肤后,可直接垂直进针,完全按下注射推键。

在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六至十秒钟以上直至针头完全拔出,这样可以确保正确的剂量注入,以免药液未吸收。

10、拔出针头后,用棉球轻压局部,注意不要按摩、不要揉,防止皮下出血。

11、捏起皮肤注射:使用短细针头,尽可能保证正确皮下注射的有效方法.注射应保证在皮下注射。

避免误入肌肉层,否则,胰岛素的吸收曲线将不能与血糖吸收峰值相吻合,血糖波动大。

注射至表皮层的危害可能导致注射部位胰岛素渗出、疼痛、无菌脓肿及增强胰岛素免疫反应。

常用注射方法四种 ppt课件

常用注射方法四种 ppt课件
作原则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
四、常用注射法
皮内注射 (ID) 皮下注射 (H) 肌内注射 (IM)
静脉注射(IV)
(一)皮内注射术(ID)
• 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 法。
【目的及部位】
• 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内侧) • 2.预防接种---卡介苗接种:上臂三角肌下 缘。 •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实施局麻处
4.熟练掌握口服给药法、药液抽吸法、各种注射法、雾化吸 入法和常用药物皮试液的配制。
重点
药疗原则 安全用药指导 注射原则与注射技术 口服和雾化给药 药物过敏试验
难点
药物抽吸和各种注射技巧 皮试液的配制 常用外文缩写 遵循查对制度、无菌原则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六节 局部给药法
• 常用的部位: 1.臀大肌, 2.臀中肌、臀小肌, 3.股外侧肌及 4.上臂三角肌等。
常用注射部位解剖图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 平线,
◎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 ◎将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 ◎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 ◎注意避开内角(髂后上棘到
大转子连线与外上象限形成 的夹角)
❖以执笔式持注射器 ❖手臂带动腕部的力量 ❖进针角度:90 ° ❖刺入针梗2.5~3cm
(针长1/2~2/3)
【操作步骤】
进针
注药
拔针
【注意事项】
1.2岁以下婴幼儿常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不宜选 用臀大肌。
护理学基础
第十六章 药物疗法
护理学基础
基护教研室 韩玲莉

(优选)注射技术临床典型病例

(优选)注射技术临床典型病例
(优选)注射技术临床典型病 例
注射针头使用现状
2009年中国注射技术调查显示,重复使用针
头2次以上的患者比例高达90%
1次
10.70%
2~9次
51.80%
≥10次
37.50%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Journal of Diabetes 2 (2010)168-179
1.Johansson UB,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 28(8): 2025-2027 2. Blanco M, Hernandez M, Strauss K, Amaya M. Diabetes Metab.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lipohypertrophy in insulin-injecti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 2013 [Epub ahead of print]
66.78%
教 育 不 足
11.76%
其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16(14): 1631-1632.
目录
注射针头使用现状 临床案例分享 产品创新
-4-
案例1
患者王xx,男,68岁.退休工人,糖尿病7年
诺和锐30早13U,晚上11U联合阿卡波糖。
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为9-1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为7%。于2013年出现腹部注 射胰岛素部位皮肤出现红点,经久不退,
案例2
案例3
患者郭xx,男性,73岁。
确诊糖尿病10+年,先后予口服药控制血糖无 效后加入甘精胰岛素41U一天一次治疗,血糖 控制仍旧不达标,2013年改用优泌乐50早12U, 中午12U,晚上12U联合口服药控制血糖。患者 饮食运动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为最近一次 医院复查空腹血糖监测为6mmol/l,餐后血糖为 8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8%。于2014年检查 腹部注射胰岛素部位,触摸发现皮下有大小不 一的结节。

注射给药法注射原则、无菌技术发展

注射给药法注射原则、无菌技术发展

皮内注射法
实 施




【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法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 询问病人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 忌用碘酊、碘伏消毒。 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 对照试验,在另一侧前臂相应部位注入0.1ml氯化钠
溶液。 拔针后切勿按揉皮丘或局部。
皮下注射法
(hypodermic/subcutaneous injection,H )
注射法
注射器
皮内注射
1ml
皮下注射
1ml、2ml
肌内注射 2ml、5ml、10ml
静脉注射 5ml、10ml、20ml等
动脉注射
2ml、5ml
针头 41/2-5号 51/2-6号
6- 7号 7-9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6号
注射用物准备
(三)注射药物 (四)注射本
药液抽吸法
(一)自安瓿内吸取药液 (二)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法
内容提要
一、注射原则 二、注射前准备 三、常用注射法
注射原则 (Principles of injection)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注射环境 2.注射护士 3.注射部位消毒 4.注射器
洗整手洁、、戴安口静罩、 戴手套、衣帽整 洁;注射后洗手。
注射原则 (Principles of injection)
注射给药法注射原则、无菌技术发展
注射给药法(injection)
是将无菌药液注射入体内的方法
ID
H
IM
IV
注射给药法(injection)
优点: 药物吸收快,血药浓度升高迅速、进入
体内的药量准确。
缺点: 可造成组织的损伤、疼痛,某些药物的

注射技术应用解剖课件

注射技术应用解剖课件

失误防范
(1) 注射部位不要过于靠近前内,针尖亦 不能向前内倾斜,以免损伤股血管及神 经。 (2) 针梗不要垂直刺入,以免过深刺至股 骨引起折针。 (3) 成人髂胫束较厚,进针时将有一定阻 力,注射中注意这种情况,以免注射过 浅。
习题
肌内注射时药液注入哪一层?注射 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定义:将一定 量的药液注入 肌肉组织的方 法。
临床应用要点
目的
1、不能或不宜口服的药物,而需在 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
2、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要求更 迅速发生疗效时采用
3、用于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相对 较大的药物
临床应用要点
注射部位
臀大肌 臀中肌、臀小肌 股外侧肌 上臂三角肌
解剖基础
臀部解剖
股外侧肌注射术
解剖基 础
股外侧肌
股深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股深动脉的分支)
股神经外侧支
解剖基础
部位选择 选择在大腿中段外侧7.5cm 宽的范围内。2岁内的婴儿因臀肌不发 达,首选用股外侧肌注射。
体姿参考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穿经结构 注射针穿过皮肤、浅筋膜、髂 胫束至股外侧肌。
股外侧肌注射区
临床应用要点
体姿参考:1.侧卧位 — 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穿经层次: 穿经皮肤、浅筋膜、臀肌筋膜
至臀大肌
进针技术:
左手绷紧注射区皮肤,右手持
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垂直, 快速刺入2.5一3.0cm即达臀大 肌
垂直进针
2.5~3cm
左手绷 紧皮肤
右手垂 直进针
回抽活塞 推注药液
临床应用要点
失误防范: (1)选准注射部位,防止损伤大 神经及血管,用十字法或连线 法选好注射区。 (2)防止折针 因臀大肌发达, 在肌肉紧张时易发生折针。 (3)注意迸针深度 注射的 深度因人而宜 (4)婴儿不宜作臀肌注射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4.处理流程
• 采肤取→合记适录的体位→在局部适度按压→患者暂时不要运动→穿紧身衣服→观察局部皮
• (六)注射部位渗三液、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1.发生原因
• (1)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药液。
• (2)每次注射药量过多。
• (3)局部血液循环差,组织对药液吸收缓慢。
• 2.临床表现
• 推注药液阻力较大,注射时有少量液体自针眼流出,拔针后液体流出更明显。
• 3.预防
• (1)选择合适注射部位,避开硬结、在肌肉较丰富之处注射。
加快药物吸收。 • (4)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合适的针头,熟练掌握注射技术。 • 4.处理流程 • 停止在此部位注射→局部热敷或按摩,用50%硫酸镁热湿敷
三、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二)神经损伤
• 1.发生原因 • (1)注射时针头刺中神经或靠近神经部位。 • (2)药物直接刺激神经或局部高浓度药物毒性引起神经粘连和变性坏死。 • (3)2岁以下的婴幼儿选择注射部位不准确。 • 2.临床表现 • 神经支配区麻木、放射痛、肢体无力、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局部肌肉萎缩。 • 3.预防 • (1)遵守操作规程,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开神经和血管走行部位进针。 • (2)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注意观察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的局部反应,如有异常
及时向医生汇报。 • (3)2岁以下的婴幼儿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 4.处理流程 • 患者主诉注射区麻木或放射痛立即拔针→停止注射→通知医生→遵医嘱局部理
疗、热敷,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严密观察肢体运动功能状态→记录
三、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三)针头堵塞
• 1.发生原因
• (1)抽吸瓶装药品时瓶塞橡胶造成针头堵塞。 • (2)注射药物过于黏稠、药液未充分溶解、悬浊药液、针头过细等均可造成针头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
臀中、小肌注射 穿过皮肤、浅筋膜, 由臀肌筋膜至臀中 肌或臀小肌。
三角 肌注 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臀肌注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股外侧肌注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选准注射部位, 术者左手绷紧注射区 皮肤,右手持注射器, 使针头与皮肤垂直, 快速刺入2·5一 3·0cm即达臀大肌, 注射时还应注意:1.选 准注射部位。2.防止 折针。3.注意进针深 度。4.婴儿不宜作臀 肌注射、5.防止药液 直接入血,进针后应 回抽活塞,无回血后 方可注射。
三角 肌注 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臀肌注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股外侧肌注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三角肌的动脉和神经
三角肌的前外侧部 由胸肩峰动脉的三角 肌支分布,后部由旋 肩胛动脉的分支分布, 旋肱后动脉向后经四 边孔至三角肌分布于 三角肌的大部,为三 角肌的主要动脉。在 肩关节血管铸形标本 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三 角肌区的动脉大部为 细小分支。腋神经从 臂丛后束发出,与旋 肱后动脉伴行至三角 肌。在三角肌后部深 面有桡神经通过。
三角 肌注 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臀肌注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股外侧肌注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三角肌注射操作的解剖学要点
1·部位选择 见 三角肌分区。
2·体姿参考 患 者取坐位或卧位。
3·进针层次 注 射针经过皮肤、浅 筋膜、深筋膜至三 角肌内。
4·进针技术与失 误防范
肱骨 三角肌
三角 肌注 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臀肌注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股外侧肌注射术 解剖基础 操作要点
臀肌注射操作的部位选择
臀肌注射的部位选 择包括臀大肌注射和臀 中、小肌注射。臀中、 小肌注射区主要有髂前 上棘后三角区和髂前上 棘后三横指处。

肌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肌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直径在5cm以上
3
3
2
4
未核对一次扣3分
卧位不正确扣3分
污染一次扣2分
药液浪费扣2分
操作面不清洁扣2分
消毒不规范扣2分
消毒后未待干扣2分
项目
操作要领
评分
扣分标准
扣分
消毒注射过程40分
5.再次核对执行单及药物名
6.排尽注射器空气
7.以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
射器,中指固定针栓,将针头迅速垂直
肌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分数:日期:
项目
操作要领
评分
扣分标准
扣分
仪表
5分
着装符合要求: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前准备
10分
1.洗手,无长指甲,戴口罩
2.核对医嘱、执行单、药物
3.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有序
治疗车上层:执行单、治疗盘(内放
置安尔碘消毒液、棉签、药液、注射
器2个、盐酸肾上腺素1支、砂轮)、
弯盘、快速手消毒液
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锐器盒
4.检查并口述所需物品安全有效
2
3
3
物品缺一件扣1分
未口述扣2分
未戴口罩扣2分
未核对医嘱扣3分
解释
评估
10分
1.携执行单至床旁,查对患者,了解患
者病情、合作程度及注射部位情况;
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如何配合
2.询问有无过敏史,是否小便
多种药物,一般先注射刺激较弱的药
物,再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肌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1)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
配伍禁忌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

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3)注射药量不宜过多,推药速度要缓慢,用力要均匀,以减少对局部 的刺激。
(4)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 吸收,防止硬结形成(但胰岛素注射后勿热敷、按摩,以免加速药物吸收, 使胰岛素药效提早产生)。
21
12
编辑课件
(二)虚脱
1.原因
(1)因病人对肌内注射存在着害怕心理,精神高度紧张,注射时肌肉强 烈收缩,使注射时的疼痛加剧;由于病人身体虚弱,对于各种外来刺激 敏感性增强,当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可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出 冷汗、摔倒等虚脱现象。
(2)护理人员操作粗暴、注射速度过快、注射部位选择不当,如注射在 硬结上、瘢痕处等,引起病人剧烈疼痛而发生虚脱。
6
编辑课件
7
编辑课件
8
编辑课件
皮下注射部位
9
编辑课件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疼痛 1.原因 (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 (2)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大,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
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疼痛。 (3)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
游离神经末梢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
(1)皮内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则停 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16
编辑课件
(2)在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
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结果为阳性者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 可采用脱敏注射)。
(3)注射盘内备有O.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注射液等 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机等。

肌肉注射技术教学设计

肌肉注射技术教学设计

插入角度
针头与皮肤呈90°角垂直刺入,对 于瘦弱者或儿童,可适当减小角度 。
深度控制
根据注射部位和患者情况,控制进 针深度,确保药物注入肌肉组织内 。注意避免过浅或过深,以免引起 疼痛和不良反应。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注射部位疼痛
可能由于针头刺激、药物刺激或注射技 术不当引起。
考核标准制定和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标准
根据实践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学员对注射技术的理解程度,制定考核 标准。
成绩评定方法
采用百分制评分,其中实践操作占60%,理论考试占40%。同时,结合学员的 平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学员自主练习指导建议
建议学员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肌肉注射技术 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技术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25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肌肉注射基础知识 • 肌肉注射操作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实践操作与考核标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03
适应医疗行业需求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肌肉注射作为 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在医疗行业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掌握肌肉注射技术对于医护 人员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
考核评估
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 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02
肌肉注射基础知识
肌肉结构与功能
肌肉组织类型
01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肌肉结构
02
肌纤维、肌膜、肌束膜、肌外膜。

各种注射法操作要点及操作并发症

各种注射法操作要点及操作并发症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9掌握合适的角度和深度
5注射部位的选择
10应用减轻疼痛的注射技术
注射用物
基础治疗盘:安尔碘、一次性棉签、快速手消毒 液、弯盘 一次性注射器(lml、5ml、10ml、20ml、50ml) 按医嘱备好药液
注射器规格和用法
规格
1ml 2ml、5ml
10、20、50ml
主要用途
抽取皮试液0.1 mL (含青毒素50 U)行皮试
试结巣观察
青霉素皮试的结果判断:在皮试后的15-20分钟观察皮丘 的情况。 阴性: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
阳性:皮丘隆起增1=1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 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的皮疹或过敏性休 克假。阳性:由于皮试稀释液的刺激也可出现皮丘,红晕的 径小于1 cm,这时需要在另一侧的前壁,用生理盐水作 对 照试验。
'八、1
皮内注射法 ( (intradermic injection)
目的: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用于药物的皮肤过 敏实验、预防接种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前驱步骤。 注射部位的选择: 皮肤试验:常选择前臂掌侧下段。 局部麻醉:需实施局部麻醉处的局部皮肤 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
皮试液配制-青霉素皮试液配制
4. 坐位:应稍高。门诊常用上臂三角肌、臀部肌肉注射
:%用的蚤位方法
*
十字法
连线法
臀中肌 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 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崎下 缘处,使示指、中指与 骼崎构成一个三角形, 其示指和中指构成的内 角,即为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定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皮内注射、注射小剂量药 液 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动 、 静脉米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YBK-技能培训课件-09
授课时间:2011.9.2
听课人员:全科人员
听课人员签到:
授课人:
内容:注射技术
注射技术
皮下注射
一、目的
1、注入小剂量药物,用于不宜口服给药,而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

2、预防接种。

适用于各种菌苗、疫苗
3、局部麻醉用药。

4、用于药物静脉注射时,而要求比皮内注射更迅速发生药效。

二、用物
1~2ml注射器与5.5或6号针头、注射卡及相应药液,皮肤消毒用药。

三、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2、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一般不做皮下注射。

3、需长期皮下注射者,应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影响药液的吸收。

4、进针角度为30~40°角,以免刺入肌层。

过瘦者,注射时可捏起局部皮肤,同时进针角度应适当减少。

5、在三角肌下缘注射时,针头应稍向外侧,以免药液对绕神经的刺激,影响手臂的抬举活动。

6、药液不足1 ml时,须用1 ml注射器抽吸,以保证注入药液剂量的准确性。

四、健康教育
1、介绍皮下注射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2、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时,需教会患者或家属皮下注射的方法。

皮内注射
一、目的
1、作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

3、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二、准备质量标准
1、着装整洁。

洗手带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无菌注射器(1毫升)及针头(4-5号)、无菌持物钳、75%酒精、棉签、弯盘、纱布、药物、污物缸、急救药盒(注射器1副,肾上腺素1支,砂轮1个)。

3、稀释好皮试药物。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携用物至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解释,询问过敏史,以取得合作。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吸药:用酒精棉签消毒瓶塞,待干。

往瓶内注入和所需药液等量的空气,倒转药瓶与注射器,使针头在液面以下,左手食、拇指握住瓶颈,中、无名指和小指与大鱼际肌握住针筒,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注射器活塞柄,吸药液至所需量,再以右手食指固定针栓,拔出针头。

3、消毒皮肤:左手食指夹住注射器,拇、中和无名指
揭开棉签缸盖,右手持镊取一棉签蘸酒精消毒前臂掌侧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

4、排气:将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稍推活塞,驱出气体。

5、左手在前臂背侧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在上,和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待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注入药液0.1毫升。

6、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20分钟后观察结果。

四、终末质量标准
1、操作熟练,坚持三查七对,皮试液剂量准确。

一次注射成功。

2、口述结果判断及对照试验法。

3、口述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五、注意事项
1、皮试前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如对所需注射药物有过敏者不可做过敏试验。

2、配制皮试药液必须用生理盐水,用于不同药物的注射器及针头禁止交叉使用。

3、皮试后观察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阳性者禁用,并在医嘱单或门诊病历上注明过敏。

4、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

六、皮试结果判断
阴性:皮试20分钟后皮丘消失或无红肿,全身也无反应。

阳性: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硬块,皮丘直径大于1cm,也可出现寻麻疹。

强阳性:试验处皮肤出现明显突起的风团或大丘疹,周围充血或不充血,部分病人伴有痒、麻、热等感觉或全身反应,个别青霉素病人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