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正常CT表现

合集下载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目录
•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 腹部脏器的CT影像 • 常见腹部疾病的CT影像表现 • 腹部CT影像的解读与诊断 •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值
01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腹部CT影像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腹部CT影像是指通过CT(计算机 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扫描, 获取的图像信息。
胰腺常见病变
胰腺炎、胰腺癌等。这些病变在CT图像上会呈现相应的密度和形 态变化。
胰腺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观察胰腺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鉴别病变 的性质。
肠道的CT影像
肠道CT影像特点
肠道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弯曲、管腔较大的器官,其内容物对密 度有一定影响。正常肠道的轮廓清晰,管壁光滑。
肠道常见病变
类似病变的鉴别
一些病变在影像上可能表现相似,如胰腺癌与胰腺炎,需 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不同设备与参数的影响
不同CT设备的成像质量和参数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对影像 解读产生影响。因此,在解读影像时需要注意设备与参数 的差异。
05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 值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重要性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 要价值,能够清晰地显示腹部脏 器的形态、位置及病变情况,为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腹部CT影像的扫描范围
01
02
03
上腹部
包括肝脏、胆囊、胰腺、 脾脏等器官。
下腹部
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 等器官。
全腹部
包括整个腹部的所有器官。
腹部CT影像的成像原理
X射线
CT设备利用X射线对腹部进行多 层扫描,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

医学影像学上腹部CT

医学影像学上腹部CT

医学影像学上腹部CT概述上腹部CT扫描是一种用于诊断上腹部疾病的医学影像技术。

上腹部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因此上腹部CT扫描对于这些器官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上腹部CT扫描的技术、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

技术上腹部CT扫描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腹部进行断层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技师将患者送入CT室,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扫描。

扫描时,X射线会穿过患者的身体,并在计算机中形成图像。

通过断层扫描,可以获得患者腹部各个器官的清晰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适应症上腹部CT扫描主要用于诊断上腹部器官的疾病,如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

具体适应症包括:1、肝脏疾病:如肝癌、肝脓肿、脂肪肝等;2、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3、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等;4、脾脏疾病:如脾脏肿大、脾脏肿瘤等;5、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癌等;6、其他疾病:如腹腔淋巴结肿大、腹水等。

禁忌症上腹部CT扫描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以下人群不宜进行此项检查: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有金属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等患者;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过敏体质或哮喘等过敏症状者。

注意事项在进行上腹部CT扫描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医生要求进行空腹或饮食控制;2、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着带有金属饰品或口袋的衣物;3、配合技师进行扫描,保持身体静止不动;4、了解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担忧。

结论上腹部CT扫描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对于诊断上腹部器官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检查前,患者需要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饮食控制和穿着要求。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技师进行扫描,保持身体静止不动。

通过上腹部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腹部CT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它通过高精度的CT扫描仪,能够提供腹部内脏器官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各种腹部疾病。

正常腹部CT解剖PPT课件

正常腹部CT解剖PPT课件
①1954年法国的Couinand根据门静脉和肝静脉对肝脏进行 分叶、分段。后经Bismuth修正得以认可。
-
12
(2)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上接胃窦部,向下绕过胰头和钩突, 水片段横过中线,走形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与肠系膜上下 动静脉之间。其肠壁厚度与小肠相同。
(3)小肠 小肠肠曲之间有少量的脂肪,小肠肠系膜内有大量 的脂肪。十二指肠空曲后移为空肠,通常肠腔位于左上腹部, 回肠位于右下腹部。具体某一肠袢CT图像上难以判断。如充 盈对比剂的小肠其肠壁厚度正常时<5mm。
湾构成。其小湾侧可以看到肝胃韧带(小网膜的一部分),
增强后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由左后向右前走行的胃左动脉。该
层面可以看到左侧肾上腺结构。-
6
幽门平面:幽门的水平高度常处于胃角高度平面或稍上下层
面。胃窦远端和幽门多向左后折曲。如果胃窦和十二指肠长
轴与扫描层面平行,可以看到胃窦、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
-
7
切线图像。胆囊位于胃窦右侧。
腹部正常CT解剖
-
1
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直肠
1.CT运用的价值和局限性:
CT一般不作为首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一般在X线检查 的基础上再做CT检查,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分期、治疗 方案和预后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2.应用解剖
(1)胃 胃底部常见液平,胃底左后方是脾,右前方是肝左
叶,内侧是左膈脚。胃体垂直部呈圆形,靠前方与肝左叶空
肠、胰尾部及脾的关系密切。结肠脾曲可在其左侧,腹腔动
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可出现在同一层面。胃体水平面自左向右
与胃窦相连。胰体在其背侧,十二指肠位于胰头外侧。扩张
适度的胃,其胃壁厚度正常在2~5mm。
-
2
胃CT横断解剖

影像图谱系列腹部CT经典课件

影像图谱系列腹部CT经典课件
腹部CT



疾病的诊断 的CT影像分析
胰 脾
1
肝脏
(一) 扫描前准备:扫描前30分钟空腹口服1-2%的泛影葡
胺或 温开水800-1000ml。
(二) 平扫
仰卧位,扫描时屏气,从膈顶扫至肝右下缘。
1、团注非动态扫描;2、团注动态扫描:
(三)增强扫描
(1)进床式动态扫描(2)同层动态扫描;3、螺旋CT
19
20

一、正常表现
肝内胆管正常情况下不显示,肝 总管表现为肝门区环状影,位于门静 脉右前方。
胆总管表现为胰头或钩突内的环 状影,囊炎
1、 CT表现 (1)急性胆囊炎
①平扫 4.5cm。
A.胆囊增大,横径大于
B. 胆囊壁厚,大于3mm, 边缘模糊,周围环状 水肿带。
双期或多期增强扫描。
(四) 动脉造影CT(CTA)、门脉造影CT(CTAP)等。
2
肝脏正常表现
1 肝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上腹部其
它脏器如脾脏等。 2 肝血管:包括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表现为肝 内条状、分支状或圆点状低密度影,越近肝门 区域和下腔静脉区越粗大。 3 肝内胆管:正常不显示。 4 增强扫描:肝实质和血管明显强化,密度升高。
33
34
脾脏
正常脾脏密度均匀,略低于正常肝脏 密度,其长轴为 3-5 个肋单元(以一个肋 骨或一个肋间隙为一个肋单元)。
35
36
脾脏大
1、 CT表现 (1)脾最上层面+最下层面距离超过15cm。 (2)大于5个肋单元。 (3) 脾脏下缘超过肝脏下缘。
37
38
脾外伤
1 2 脾 表面模糊不清,多伴腹腔积血。 脾包膜下血肿:表现沿脾周围有一新月形影。 脾实质内血肿:略。 脾撕裂伤:脾实质内线状或不规则缺损,局部

医学影像-腹部CT2

医学影像-腹部CT2

正常脾脏密度均匀,略低于正常肝脏密度,其长轴 为3-5个肋单元(以一个肋骨或一个肋间隙为一个肋单 元)。
1、 CT表现 (1)脾最上层面+最下层面距离超过15cm。 (2)大于5个肋单元。 (3) 脾脏下缘超过肝脏下缘。
1 。
2

脾包膜下血肿:表现沿脾周围有一新月形影
脾实质内血肿:略。 脾撕裂伤:脾实质内线状或不规则缺损,局部
1、 CT表现 (1)急性胆囊炎 ①平扫 A.胆囊增大,横径大于4.5cm。 B. 胆囊壁厚,大于3mm,边缘模糊,周围环状 水肿带。 C. 胆囊穿孔形成脓肿:正常胆囊周围脂肪间隙 消失,出现局限性低密度区。 D. 可合并有胆囊结石。 ② ②胆囊壁增厚。 ③胆囊壁钙化。 ④常合并胆囊结石。 增强扫描: 胆囊壁不强化。
1. 病理 多为腺癌,少数为鳞癌。 2. CT表现 (1)平扫 ①腔内结节型:从胆囊壁突入腔内的单发或多发 乳
头状软组织密度结节,胆囊腔仍明显可见。 ②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 增厚
。 ③肿块型:表现为与肝实质密度相似的实性软组 织肿
块,胆囊腔大部或完全消失,此型多为晚期表 现。
④阻塞型:肿瘤侵犯胆囊管造成阻塞,胆囊积液 扩大
一、检查前准备:急性胰腺炎禁服造影剂或水。 二、正常表现:在CT图象上,胰腺多呈向前弯曲的带状结构 ,轮廓光滑,可有分叶。密度均匀,CT值略低于肝脏。一般 是胰头最大,到胰体、胰尾逐渐变细。胰头最大横径约3cm, 胰体2.5cm,胰尾2cm。
CT表现 :
CT表现(1) 平扫 ①胰腺肿块,多为低、等密度灶。 ②胰周脂肪消失,表示肿瘤侵及胰周脂肪组织。 ③胆管及胰管扩张。 ④肿瘤远端的胰腺萎缩,如胰头癌引起胰体尾部畏缩,
并可合并胰头囊肿。 ⑤肿瘤侵及血管。 ⑥淋巴结转移。 (2)增强扫描,胰腺癌为少血管癌,故大多数肿块强

正常腹部ct解剖

正常腹部ct解剖
2. 增强扫描 动脉期即开始强化,但强化不均匀,皮质强化高
于中央的髓质,呈现特有的豹纹状,称为“花斑脾”;在门静 脉期和实质期,脾则呈均匀一致强化,通常情况下要高于肝。 实质内的脾动、静脉在增强扫描时也不易分辨。
正常脾脏CT表现
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三角锥体 约15~40%的人有副脾存在 密度低于或等于肝脏
3.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 4.肝左叶 5.胆囊 6.结肠肝曲 7.胃窦
12
13 14
8.胃体 9.膈 10.角切迹 11.横结肠 12.空肠 13.升结肠 14.肠系膜
1
2
5
3
4 6
8
7
12
10
9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经胰的冠状层面CT(增 强)
1.肝右前叶 2. 肝中间静脉 3.肝左内叶 4. 肝左外叶 5.胃底 6.胆囊 7.十二指 肠上部 8.肝门静脉 9.腹腔 干 10.胃体 11.脾 12.结 肠肝曲 13.胰头 14.胰体 15.肠系膜 16.肠系膜上静 脉 17.腹主动脉 18.降结 肠 19.肠系膜上动脉 20. 空肠 21.回肠
胰尾的后发为脾静脉,再往后为肾上腺、左 肾,脾静脉是胰体为的界标。
脾脏增大CT标准
大于5个肋单元 脊柱前缘与脾脏前缘平行线超过8cm 脾前缘不超过腋中线 脾脏下缘超过肝脏下缘 脾脏增厚:男大于4cm,女大于3.5cm (脾门至对侧缘的垂直线即脾脏的厚度) 体积测量
1 5
6
8
2 7
3 4
11
10
1.肝右后叶 2.脾 3.脊髓末 端 4.左肾 5.左腰大肌 6. 左腰方肌 7.第4腰椎棘突 8. 右骶髂关节9.乙状结肠 10. 左骶翼 11.左髂骨

腹部CT检查报告

腹部CT检查报告

腹部CT检查报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行体检和疾病筛查,其中腹部CT检查成为了一个常见的诊断手段之一。

腹部CT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腹部脏器的大小、形态、密度和位置,以及观察有无肿块、结节、积液等异常,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炎症、感染、结石等问题。

而这项检查的结果呈现形式,则通常是一份腹部CT检查报告。

腹部CT检查报告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字记录,它详细地描述了被检查者的腹部情况,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腹部CT检查报告中的专业术语和表述方式并不易于理解,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正确读懂腹部CT检查报告。

一、报告基本信息先来看一份典型的腹部CT检查报告样本,以了解报告中各部分内容的作用:报告编号:##########受检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检查部位:腹部检查方法: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时间:####年##月##日XX:XX报告时间:####年##月##日XX:XX检查所见:结论:报告医生签名:报告中的基本信息部分包括检验单号、受检者基本信息、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时间以及报告时间,这些内容都非常重要,可以确认检查的具体范围和时间,还能帮助快速定位相关数据和信息。

二、检查所见接下来是腹部CT检查报告的核心部分——检查所见。

这部分内容描述图像上的表现,是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检查所见会分别列出受检者不同脏器或结构的情况,这些脏器或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肝脏、胆总管、胰腺、脾脏、肾脏、肠道、淋巴结等,以下以检查所见中常见的几个脏器为例进行说明。

1.肝脏对肝脏的检查通常是通过观察肝脏内部的密度和大小,以及表面是否光滑等因素来判断是否存在疾病。

肝脏健康的情况下通常具有均匀的密度,表面光滑,大小和形态正常。

而如果肝脏存在异常,则可能出现肿块、结节、分叶变形等病变表现。

此外,炎症和感染也可能导致肝脏边缘模糊,密度不均等情况。

2.胰腺胰腺在腹部CT检查中主要是通过观察其大小、形态和密度来确定是否存在问题。

腹部常见病变CT诊断

腹部常见病变CT诊断
(1)肝脏:CT可显示肝脏轮廓,大小,密度和内部结构。正常肝脏密度均匀,CT值为40-70H,高于脾脏。右侧纵裂是胆囊窝,左侧纵裂是肝骶韧带,中间是肝门,包括肝动脉,门静脉和肝管。左侧纵裂的左边是左侧叶,右侧纵裂的右边是右侧叶。
(2)胆囊和胆道:胆囊位于胆囊窝,横径4cm,囊内含胆汁,其密度低于邻近肝组织,5-30H,形状呈椭圆形,或规则圆形,边界清楚。在正常肝脏中,外胆管未发育并在扩张时显示。扩张的胆管表现为从肝门延伸到肝脏的树突状低密度阴影。
(三)胰腺疾病
胰腺是腹膜后器官,是X射线检查的难点。CT能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诊断准确率高。(1)胰腺癌:直接表现为肿块或胰腺局部肿大,密度相同,且密度低。间接征象是由于肿瘤浸润和压迫导致远端胰管扩张。如果主胰管和胆总管同时扩张,则显示双导管标记。如果胰腺癌扩散,它会渗入周围的脂肪层,轮廓模糊。淋巴转移扩大了胰腺和大血管周围的淋巴结。肝和腹膜后转移可引起腹水。(2)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以胰腺肿大、畸形、边缘模糊为特征。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萎缩或肿大、畸形、钙化和假囊肿。
2,脂肪肝:大部分脂肪浸润是广泛而均匀的,少数是有限的,CT显示肝脏密度降低,低于脾脏,严重的CT值为阴性,因此肝脏血管显示树突状密度较高的阴影。
3,肝脏肿瘤:肝脏肿瘤的CT检出率高,肿瘤的数量,大小和程度可以确定,但有时定性诊断很困难。(1)肝囊肿:CT显示球形低密度区域,边界清晰,CT值与水密度相似。(2)肝海绵状血管瘤:CT扫描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区域,边界清晰。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边缘呈结节性增强,向中心逐渐扩大,原始密度在一定时间后恢复。该过程所需的时间长度与病变的大小成比例。这种特有的CT性能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定性诊断。(3)肝癌: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小肝癌(3 cm以下),肿块型,多结节型和弥漫型。CT扫描所显示出的大多数肝癌密度相对较低,但少数肝癌的密度相同,CT不易发现。低密度肿瘤一般表现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在肿瘤中,由于坏死,液化等而出现较低密度区域,并且在中部和边缘处可见结节。此外,应注意以下间接征兆:肝脏形状有局部凸起。肝门,胆囊,胰腺和胃移位。80%的肝癌与肝硬化有关。肝转移通常在肝脏中显示出多个圆形,低密度区域,其大小不同。增强可见的肿瘤增强或圆形标志。鉴别诊断需要使用其他临床数据。

腹部CT阅片PPT课件

腹部CT阅片PPT课件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发现早期病变和微小病灶,为临床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腹部CT阅片的目的和意义
01
腹部CT阅片的目的在于了解腹部 脏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现 病变和异常情况,为临床医生提 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02
腹部CT阅片的意义在于能够早期 发现病变,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减少漏诊和误诊,为患者带来 更好的诊疗效果。
腹部CT阅片的展望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CT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将不断提 高,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病变。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将逐渐普及,可以 辅助医生进行腹部CT阅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未来腹部CT阅片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精准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检查方案和诊断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治疗方案 。
腹部常见疾病的CT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脏疾病的CT表现
脂肪肝
CT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降 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差 异缩小。
肝硬化
CT表现为肝脏表面凹凸不 平,肝裂增宽,肝体积缩 小。
肝癌
CT表现为肝实质内单发或 多发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 肿块,边缘常模糊不清。
胰腺疾病的CT表现
急性胰腺炎
CT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密度不 均,胰周脂肪层模糊,胰周积液
泌尿系统疾病的CT表现
肾结石
CT表现为肾盂或肾盏内高密度影,边缘锐利。
肾癌
CT表现为肾脏内低密度肿块,边缘不清,增强后 不均匀强化。
输尿管结石
CT表现为输尿管内高密度影,边缘锐利。
04
CATALOGUE
腹部CT阅片的难点与误区
阅片中的难点
区分正常与异常

腹部CT图解PPT课件

腹部CT图解PPT课件

要点二
肝脏常见病变
在肝脏的CT图像上,常见的病变包括 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这 些病变在CT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表 现,如密度改变、形态异常等。
要点三
肝脏病变鉴别诊断
对于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 不同的病变特征进行鉴别。例如,脂 肪肝和肝炎在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降 低,但脂肪肝的密度降低较为均匀, 而肝炎的密度降低不均匀;肝硬化和 肝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异常,但 肝硬化的边缘较为圆滑,而肝癌的边 缘较为毛糙。
腹部CT的局限性
辐射暴露
分辨率限制
腹部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暴露,可能对 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腹部CT的分辨率有限,对于较小的病变或 细微结构可能难以准确显示。
伪影干扰
费用较高
由于腹部CT扫描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 影响,如胃肠蠕动、呼吸运动等,导致图 像出现伪影,影响诊断准确性。
腹部CT检查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技 术,因此费用相对较高。
胰腺在CT图像上表现为低密度影,形 态较规则,边缘清晰。正常胰腺的CT 值约为30-50HU。在胰腺的CT图像 上,可以观察到胰管、胰头等结构。
在胰腺的CT图像上,常见的病变包括 胰腺炎、胰腺癌等。这些病变在CT图 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如密度改 变、形态异常等。
胰腺病变鉴别诊断
对于胰腺病变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 不同的病变特征进行鉴别。例如,胰 腺炎和胰腺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 异常和密度改变,但炎性病变通常伴 有周围渗出和肿胀,而癌肿则呈浸润 性生长;胰腺囊肿和胰腺癌在CT图像 上表现为形态异常和密度改变,但囊 肿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而癌肿则呈 不规则形状。
肾脏CT图像解析
肾脏常见病变
肾脏病变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腹盆部CT腹盆部盆部正常CT表现课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腹盆部CT腹盆部盆部正常CT表现课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腹盆部ct腹 盆部盆部正常ct表现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腹盆部CT检查技术概述 • 腹部的正常CT表现 • 盆部的正常CT表现 • 病例分析与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医学影像检查的重要性
诊断疾病
医学影像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之一,通过观察病变部位的形态、密 度、结构等方面的异常,有助于医生 准确判断病情。
骨盆的各个骨骼形态、大小和位 置关系正常,骨皮质连续无中断 ,无骨折、骨质破坏或肿瘤等异
常病变。
在CT图像上,骨盆内的骨髓腔呈 低密度影,骨小梁结构清晰可见

05 病例分析与实践
CHAPTER
常见腹部疾病的CT表现
肝脏疾病
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 CT表现,如密度改变、形态异常
等。
胰腺疾病
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的CT表现 ,如胰腺形态改变、胰周脂肪浸润 等。
增强扫描后,脾脏的密度有所增高,但仍低于肝脏,强化后 的CT值约为70-90HU。
肾脏的CT表现
肾脏的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影,其 CT值约为30-40HU。
增强扫描后,肾脏的密度有所增高, 但仍低于肝脏和脾脏,强化后的CT值 约为60-80HU。
胃和肠道的CT表现
胃和肠道的CT平扫表现为中等密度的管状结构,胃壁较厚 ,肠壁较薄。
重建图像
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通过图像重建算法生成二维
或三维图像。
CT图像的解读基础
01
02
03
窗宽和窗位调整
通过调整窗宽和窗位,可 以更好地观察不同密度的 组织结构。
图像后处理
可以对图像进行旋转、切 割、放大等操作,以便更 全面地观察病变。

腹部-CT基础

腹部-CT基础
整体呈现:“快进慢出” “早出晚归”
“农村包围城市”
肝血管瘤
平扫
增强(早期)
增强(晚期)
延迟
平扫:右肝叶后段可见一约5cm×5cm大小低密度病灶,与周围肝组织 分界尚清楚。
增强扫描:增强早期,可见上述病灶边缘呈点状、团絮状密度增高,增 强后期密度增高强化影逐渐向病变中心区延伸,病灶低密度区逐渐变小。
肝脓肿CT表现
(1)平扫:肝脓肿可发生于各肝叶,但以右叶多见,可单 发或多发,呈大小不等片状低密度影,CT值-10~35HU, 边界多不清楚或部分模糊,脓肿周围壁则较厚。 (2)增强:由于典型三层病理改变,增强CT表现为,中 心坏死区无强化,可有气体,中间层为介于液化坏死区与 正常肝组织之间,呈以低密度为主的轻度强化“花环”, 外围层为移行层,血管丰富,表现为与正常组织分界模糊 的强化“晕环”。慢性肝脓肿由于脓肿周围形成血管丰富 的结缔组织包膜,脓肿壁呈边界清晰的显著环形强化。 (3)脓腔内若含局限性少量气体或气液平面为其特征性 表现。
2、肝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70Hu,正常应高于 上腹部其它脏器如脾脏等。
3、肝血管:包括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表现为 肝内条状、分支状或圆点状低密度影,越近肝门 区域和下腔静脉区越粗大。
4、 肝内胆管:正常不显示。 5、增强扫描:肝实质和血管明显强化,密度升高。
(一)正常CT片
肝脏:实质密度均匀,各叶 比例正常,轮廓光整。 胰腺:为横行长条状,密度 亦较均匀;在腹部中央区粗 条状软组织密度灶,为胰体 部,下腔V的前方,肠系膜 上 A,V的右则为胰头部,近 脾门处为胰尾部。 双肾:位于脊椎两旁,呈椭圆 形,周围实质密度均匀强化. 脾:密度均匀,位于左上腹 部,胰腺后方可见由左侧 (脾门)向右走行的显著增 强的粗条状影为脾V。

CT诊断报告大全

CT诊断报告大全

CT诊断报告大全一、头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头颅CT检查日期:2024年1月1日诊断结果:头颅CT显示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双侧额叶、颞叶和枕叶皮层光滑、对称。

脑室、脑沟未见扩大和移位。

双侧额窦、乙状窦、横突、琴骨正常。

鼻腔、鼻窦未见异常。

眶、鼻粘膜、眼眶、鼻甲、上颌窦未见异常。

结论:头颅CT显示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颅内病变。

无颅脑外伤证据,无明显异常。

建议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2.病例类型:头颅CT检查日期:2024年2月1日诊断结果:头颅CT显示左侧颞叶内见脑实质错误,局部散在小片状低密度灶,边界模糊。

双侧额叶、额中沟、太阳窦、乙状窦、琴骨及颞骨正常。

脑室、脑沟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头颅CT显示左侧颞叶内脑实质错误,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二、胸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胸部CT检查日期:2024年3月1日诊断结果:胸部CT显示双侧肺实质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大小、形态正常。

主动脉弓上错畸形,主动脉狭窄,胸主动脉未见扩张。

纵隔未见明显异常。

胸腔内未见积液或肿块。

骨骼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胸部CT显示双侧肺和心脏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上错畸形,主动脉狭窄,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2.病例类型:胸部CT检查日期:2024年4月1日诊断结果:胸部CT显示左上肺段见多发结节状影,大小不一、右侧肺野未见明显异常。

纵隔轻度移位,胸腔内未见积液。

骨骼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胸部CT显示左上肺段多发结节状影,病变需进一步鉴别诊断。

三、腹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腹部CT检查日期:2024年5月1日诊断结果:腹部CT显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整。

肝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胆囊形态正常,胆管未见扩张。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脾内未见明显异常。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胰管未见扩张。

肾脏形态大小正常,肾内未见明显异常。

盆腔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腹部CT显示肝、胆、脾、胰、肾及盆腔未见明显异常,提示腹部无明显病变。

胆囊切除后ct报告模板

胆囊切除后ct报告模板

胆囊切除后CT报告模板背景胆囊切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

术后CT检查是了解手术效果和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诊断效率,本文提供一份胆囊切除后CT报告模板,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CT报告的编写和阅读。

CT检查结果检查部位胆囊切除后的腹部。

检查方法腹部平扫、增强扫描。

检查表现1.腹腔腹腔无明显异常密度影,腹腔内未见肝、肾、肠等器官明显异常。

2.肝肝脏大小、形态及密度正常,无明显异常结节、肿物或囊肿。

3.胰腺胰腺大小、形态及密度正常,无明显异常结节、肿物或囊肿。

4.肾脏肾脏大小、形态及密度正常,无明显异常结节、肿物或囊肿。

5.肠道输尿管、膀胱、直肠及肠壁等均未见异常。

6.腹膜后隙腹膜后隙无明显异常影像。

7.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管径、形态、壁厚度均正常,无明显狭窄或假性动脉瘤形成。

8.淋巴结腹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和异常。

诊断胆囊切除后腹部CT表现正常,未见肝、胰、肾、肠和腹膜后隙等器官的明显异常结节、肿瘤或囊肿,腹腔内未见明显炎症征象和出血迹象。

综上所述,本次检查结果显示为正常表现。

结论无异常发现。

注意事项1.检查前禁食4小时以上。

2.检查前排空膀胱。

3.检查前应说明自己是否有过敏史,以便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

4.如需要增强扫描,请警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准备对应的应对措施。

以上为胆囊切除后CT检查报告模板,仅供参考使用。

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正常CT解剖
精品课件
肝 胆 胰 关 系 示 意 图
精品课件
肝脏正常CT表现
边缘光滑,各个层面形态各异 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60HU 密度高于脾、胰及肾 增强后强化均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肝脏正常CT表现
肝血管:包括肝动脉、肝静脉、 门静脉
平扫呈条状、分支状或圆点状低 密度影
越近肝门区域和下腔静脉区越粗 大
增强明显强化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肝脏正常CT表现
肝韧带呈低密度 肝内胆管:正常不显示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肝脏正常CT表现
第一肝门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精品课件
肝脏正常CT表现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汇入 腔静脉处。
约胸10、11水 平。
可见肝左、右 、中静脉。
是上部肝脏分 段的标记。
精品课件
肝脏正常CT表现
第一肝门层面 :肝动脉、胆 管及门静脉进 入肝脏处。
约胸11、12水 平。
正常主要为门 静脉影像。
精品课件
肝脏正常CT表现
第三肝门
进入肝脏的血液90%以上经 过这三支静脉汇人腔静脉,余下的 小部分血液经肝短静脉流人肝后下 腔静脉,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 部位,又称第三肝门。
组织为尾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谢谢!
精品课件
胰头≤3cm , 胰体≤2.5cm,胰尾≤2.0cm 主胰管胰头、胰体、胰尾分别为3mm,2mm,
1mm
精品课件
结肠壁厚>10mm为增厚,肠腔>5cm为扩张 小肠壁厚>5mm为增厚,肠腔>3cm为扩张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腹膜后淋巴结:
大血管周围
横径<1.0cm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前列腺<5.0cm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肝脏分段的解剖标志
肝左、中、右静脉 门静脉
精品课件
肝脏分段: (Couinaud)
据血管解剖(肝静脉和门静脉)的8段分法
以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右叶 以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左内、外叶 以肝右静脉将肝右叶分为右前、后叶
经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间向内突出的肝
精品课件
肝脏正常CT图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般把胃壁的厚度>10mm视为异常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门静脉主干<1.4cm
精品课件
胆囊横径<5cm
长径<8c为增厚
精品课件
以5个肋单元作为脾的正常标准。
精品课件
正常肾上腺的厚度不会超过同一扫描层面 上同侧膈肌最厚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