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永明体
古代文学 永明体
《夕出通波阁下观妓》) 新妆艳质本倾城… 出惟含笑态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前有浮声,后有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宋 书·谢灵运传论》)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南史·陆厥传》 )
将音律理论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从而产生永明体诗。
新体诗特征:韵律和谐,对偶工整,句式趋于定型,用韵密
沈约
沈约(441-513)历三朝,寿长而位尊,为齐、梁时文坛领袖,好奖掖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 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
艺术特色: ①主观意识浓郁,情景交融(《《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②清新流丽的风格 ③语言生动流畅,声韵和谐 ④多警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余雪映青山,
想象巫山高,薄暮阳台曲。烟霞乍舒卷,蘅芳时断续。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瞩。怃 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 (《巫山高》)
何逊(?-518)梁代著名诗人。存诗110余首。意境清幽,辞意隽美,语 言平易晓畅。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相送》)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客 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慈姥矶》)
宁假濯衣巾?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离别诗:《别范安成》
生平少年日,分得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文学批评中的永明体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中的永明体名词解释引言永明体是文学批评界一个重要的名词,它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永明体,并探讨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一、永明体的起源与概念永明体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些评论和著作中。
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文坛上一位名叫永明的文人,他以其独特的评论方式和批评眼光成为当时文学界的风云人物。
在后来的发展中,学者们将他的评论方式和批评方法总结为永明体,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形式。
永明体的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鉴赏,它更多地与作者的心理、表达方式以及文学作品的内在意义相联系。
永明体注重揭示文学作品背后的情感、思想和人性,从而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价值。
二、永明体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1. 评论作品的情感表达永明体在评论文学作品时,常常注重揭示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通过分析作者在作品中所展现的情感描写、情绪抒发以及人物心理刻画等方面,可以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
例如,在批评诗歌作品时,永明体注重探讨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描写诗人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方式,揭示诗歌的情感内核。
2. 解构作品的思想意义除了情感描绘,永明体在文学批评中还注重解构作品的思想意义。
通过分析作品中所传递的思想内容,可以发现作家对社会、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思考和观察。
永明体批评家在这方面常常通过对作家的用词、意象以及隐喻等进行解读,揭示作品内在的思想蕴含和价值。
3. 探究作品的艺术形式永明体批评注重探究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语言运用、结构安排、形象描绘等方面。
通过对作品形式的分析,可以揭示艺术手法对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例如,对于小说作品,永明体批评家会关注小说的叙事结构、人物刻画以及语言风格,从而深入探究小说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表达。
三、永明体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永明体在文学批评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丰富了文学批评的形式和内容。
永明体注重探究作品的情感、思想和艺术形式,从而使文学批评更富有深度和广度。
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四)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四)【南北朝诗歌】名词解释:永明文学一. 永明文学是指上自刘宋泰始二年,下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而以齐永明年间为中心。
二.“永明文学”重文学特质的发扬,重个人情怀的抒发,而且逐渐由情怀抒发转向重娱乐。
同时创造了一种清新的美的理想。
更重要的,是在诗歌形式上的探索。
三.“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度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简述鲍照诗歌的内容。
一.由于他“才秀人微”,更能认识到门阀制度的黑暗和不公,对高门世族压抑人才愤慨不平,所以他的许多诗作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抨击。
如《拟行路难》其四。
二.边塞题材之作,描写边塞的艰苦及将士卫国的决心,如《代出自蓟北门行》。
三.描写妇女题材的诗,如写相思的《拟行路难》其三。
总之,鲍照诗歌内容丰富,能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了对士族门阀制度的不满与抨击。
简述北朝民歌内容与艺术。
内容:一.北国风光在民歌中有所表现,如《敕乐川》把辽阔的草原风光生动描绘出来。
二.反映了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尚武精神。
三.反映战争及其到来的苦难。
四.反映爱情婚姻。
艺术:北朝民歌抒情真率直爽,语言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显示出北方民族独有的特色,代表作《敕乐川》简述南朝民歌艺术特点。
一.格调鲜丽明快,不但再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之美,也表现出南朝女子的浪漫情怀。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二.其次是语言上清新流丽和多用双关比喻,来自于南方女子特有的俏巧聪慧:“欢欲见莲(怜,爱也)时。
”三.南朝民歌形制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
简述元嘉诗歌创作新特点。
一.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诗歌创作,并且改变了东晋诗歌以山水作为玄思载体的倾向。
正式奠定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根基。
谢灵运的山水是最突出的代表。
二.诗歌创作由东晋的哲理化改变为重抒情,抒发了强烈的感慨。
永明体名词解释
永明体名词解释永明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韵文体裁,具有韵律优美、声调平仄和格律规范等特点。
以下将对永明体的名词进行解释。
1. 永明体:永明体是一种七言绝句的韵文体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韵文形式。
它在韵律、声调和格律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是中国古代典型的诗歌形式之一。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指每首诗包含四句,每句七个字,句与句之间通过押韵来连接。
七言绝句在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了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3. 韵律优美:永明体的诗歌以韵律优美闻名,通过合理的句式和押韵,使诗歌的语言富有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永明体的韵律美不仅表现在整首诗的韵脚押韵上,还体现在每个词句的平仄节奏上。
4. 声调平仄:永明体的古诗在语言的运用上注重声调平仄的把握。
古代诗歌的平仄有四种,分别是平、仄、上平、下平。
通过合理运用平仄的声调,可以使诗歌的节奏更加和谐、流畅。
5. 格律规范:永明体的诗歌格律非常严格,对于韵律和字数有着严格的规定。
每首诗的字数必须为28个字,每个字的位置也有固定的规定。
格律规范使得永明体的诗歌具有一种整齐划一的美感。
6. 句式:句式是指诗歌中的句子结构。
永明体的诗歌在句式上追求简洁明了,提倡使用简单的句式,通过句子的短小精悍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总结起来,永明体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七言绝句的韵文体裁。
它以韵律优美、声调平仄和格律规范为特点,通过合理的押韵和平仄节奏,使诗歌的语言富有韵味。
同时,永明体的句式简洁明了,突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永明体的诗歌在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了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齐梁体和永明体
齐梁体和永明体一,永明体永明体是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一种讲究声律的新诗体.其背景因素主要有:1.佛经翻译中印度语音的启发;2.汉语四声的发现;3.诗歌创作摆脱乐律束缚而追求音韵规范的要求;4.周顒,沈约等人的探索和诗人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二,沈约,谢朓的诗歌创作1.沈约是著名的永明体诗人,锺嵘在《诗品》中将其诗歌风格概括为"长于清怨"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他的山水诗和离别哀伤诗中.2.谢朓是永明体诗的代表诗人,也是齐梁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谢眺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体现在:①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②将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其诗音调和谐,体现出圆美流转的特点.谢朓善于熔裁警句,警句对仗工整,和谐流畅,清新隽永,体现了"新诗体"的特点.3.王融也是积极参与创制"永明体"的`诗人.三,何逊,阴铿等人的诗歌创作1.何逊的诗歌反映社会生活面狭窄,善于用平易晓畅的语言写景抒情,辞意隽美,意境清幽.尤长于酬答,伤别之作.2.阴铿的诗歌反映社会生活面亦较狭窄,其诗以写景见长,诗风清丽,善锻炼字句,对仗工整,讲究声韵.第二节齐梁诗人集团一,家族文学向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的转变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达到鼎盛,一些名门望族世代习文,注重家族内部的文化教育,并由此而形成了诸多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王,谢可为代表.刘宋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回归,因此以门阀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也逐步向以宫廷和诸王势力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转变.二,齐梁诗人集团1.萧子良文学集团.以南齐竟陵王萧子良为中心,有竟陵八友等人.2.萧衍,萧统文学集团.梁代萧衍喜好文学,倡导并鼓励文学创作.萧统受父亲影响,自己也爱好文学,便召集文士进行诗赋创作和学术研讨,他们在学术研究中成就突出,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3.萧纲文学集团.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大力创作宫体诗.三,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齐梁时期文学集团的诗歌创作活动,方式大体一致,大多停留在宫廷,内容多是应制,应教,同题共赋,相互唱和的作品,题材单调狭窄,内容脱离社会生活.第三节从市井到宫廷一,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南朝皇室皆行伍出生,来自社会下层,留恋,学习市井之风.南朝乐府机构曾采集大量民歌配乐演唱,以满足统治者纵情声色的需要.统治者及宫廷文人也有润色或拟作新声歌曲的习惯.这样南朝民歌便从市井进入了宫廷.二,宫体诗:1.宫体诗的概念."宫体"之称,虽始于梁简文帝之时,然而自鲍照,汤惠休,沈约,梁武帝萧衍以及刘孝绰,王僧孺等人的艳体诗已肇其端,只是到了梁,陈之世才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关于什么是"宫体诗",曾有过不同的说法.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可以说,他们对女性的审美观照,同对器物的审美观照的心理是一样的.因而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靡缓弱.在描写女性的诗歌当中,绝大部分是将目光停留在女性的生活圈内,包括她们的容貌,体态,服饰及器物等方面.2.宫体诗的特点:对女性的审美观照,其中包括对女性生活,容貌,体态,服饰与器物的描写,爱情心理的刻划等,形式上追求辞藻与声色及感官的剌激.3.宫体诗的代表主要有梁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徐陵,庾肩吾父子及陈后主等人.【讲析作品】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这首诗是谢朓的一首著名的写景抒情诗.齐明帝建武二年(495)春,诗人出任宣城太守,离京赋任之际写下了此诗.诗人在春日的傍晚登上三山还望京邑建业,满目的秀色美景,触发了诗人的去国思乡之情.2.本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头两句,写自己登三山,望京邑;第二层为中间六句,描写了登,望所见的景色;第三层为最后六句,直接抒写了去国怀乡之情.3.本诗的主要艺术特点:(1)本诗的标题"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概括了诗的基本内容,其构思也围绕着登,望而自然展开.先写登三山,望京邑,但不是直接描写,而是化用旧句以陈己意.他熔炼了王粲《七哀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和潘岳《河阳县作》"引领望京室"的诗句,既写出了自己的登临离京,又以王粲离京适楚的飘零之感和潘岳的离京失意之情,暗示了诗人的心境.随后便是所见之景的展开,但诗人并没有让景物着上一丝的离愁别绪,而是描写了一幅绚丽多姿,生机盎然,明丽优美的春日晚景图.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沉痛凄切的去国怀乡之情.本诗在结构上首尾照应,重在抒写去国怀乡之情,中间写景,来反衬去国怀乡之情,构思精巧,层次井然.(2)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写景.诗人善于捕捉景物的特点,表现手法也相当高妙."飞甍","参差"生动表现了京城建筑的特点,"丽"字表现了夕阳返照下的绚丽色彩,"皆"字显示了清晰的程度.尤其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写得新奇别致."余霞","澄江"是建业晚景的特征,而令人叫绝的是恰切的比喻:锦缎般的晚霞和白练似的江水,形象而富于色彩感."散"字和"静"字是动静不同的描写角度,而前后两句又运用了俯仰观察的视角.诗句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对仗工稳,是千古传诵的写景佳句,李白曾深情地赞叹道:"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喧鸟","杂英"两句又抓住了春日傍晚的特定景象:暮归的鸟儿喧闹鸣叫,覆盖了春洲;各种野花竞相开放,布满了郊外的芳草野地."喧","杂"显态,"覆","满"示多,用词贴切而传神.其次,写景的语言不求刻意雕琢,但也是锻炼所得,于清新明丽之中寻求自然平淡的境界.正如宋人葛立方所言:"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韵语阳秋》) 【阅读篇目】沈约:别范安成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赠西府同僚王孙游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和傅郎岁莫还湘州萧纲:咏舞二首(其一) 咏内人昼眠萧绎:夕出通波阁下观妓。
中国古代文学史 (1)
古代文学史【名1】永明体(新体诗):是与古体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耳闻,故称永明体。
风格特征:追求圆美流转,炼句工稳,语言比较清新明朗,矫正了晋宋以来文人诗语言过于艰深的弊病,是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
是诗歌从古体诗过度到近体诗的桥梁。
代表作家:谢眺,沈约【名2】建安风骨:建安诗人用他们的诗篇真实的反映大动乱,大分裂时代所造成的残酷现实。
表现他们同情民生疾苦的情怀,抒发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情调大多慷慨悲凉,激越深沉,语言清晰明白。
风格刚健清新,即后人称誉的建安风骨。
【名3】大历十才子:唐代宗大历时期活跃于诗坛的十位才子。
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
“十才子之名”最早见于姚合《极玄集》后《新唐书·卢纶传》有著录。
他们的诗歌较少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大多是唱和应酬之作。
歌颂诗生平。
吟咏山水。
称道隐逸是他们诗歌的基本主题,在艺术上他们以谢眺为宗,追求清雅闲淡,注重声律和对仗,体裁上以五言为主。
总体成就不及盛唐王孟等人。
【名4】古文运动:所谓古文是指一种上承,先秦、两汉散文传说,与当时流行的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新型散文。
古文运动是唐贞元元和年间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种古文革新运动,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
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名5】唐传奇:“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
后传奇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的体裁。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是文言小说。
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唐传奇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1初、盛唐时期为发轫期;2中唐时期为兴盛期;3晚唐是衰落期。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名6】元白诗派:中唐元和时期活跃于诗坛。
以元稹。
白居易为首,包括张籍、王建、李绅等在内的一个诗歌创作群体,这一派诗人的创作继承了盛唐杜甫以及中唐早期元?、顾况等人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在诗歌内容上他们打起哀时济世的旗帜,着力揭露社会现实生活的各种弊端,表现人民生活的疾苦,力求用诗歌干预社会现实。
永明体 名词解释
永明体名词解释
永明体是一种古代汉字字体,源于隶书,发展于东汉末年,成熟于魏晋时期。
它是汉字演变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后世的书法影响深远。
永明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它的笔画结构严谨,直而细,笔势明快有力,给人一种饱满、爽快的感觉。
字形简洁端庄,书写整齐工整,每个笔画之间相互连接紧密,字形之间的平衡感十分突出。
永明体的字形线条流畅,大气洒脱,有着浓重的汉风古韵。
永明体在隶书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它与隶书相比,笔画更加舒展流畅,书写更加工整规范,形成了独特的字体形态。
永明体注重结体的规整和平衡,字形之间的关系紧密,每一笔每一个部首的位置和角度都经过认真思考。
通过这样的构造方式,使得永明体的字形优雅稳定,具有较高的美感。
永明体被广泛运用于书法、篆刻和印章制作中,被誉为汉字书法的经典之一。
它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简洁大方的感觉,展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同时,永明体的书写规范和规整性也使得它非常适合于篆刻和印章制作,成为了印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明体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它还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的圣教之乡永明寺的佛教书法中,也广泛使用了永明体,加深了永明体在书法界的影响力。
总之,永明体是一种古代汉字字体,具有独特的线条美感和结体规整性。
其简洁大方的字形和端庄工整的书写风格,使得它在书法、篆刻和印章制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永明体名词解释
永明体名词解释永明体名词解释:永明体”,亦称“富春体”。
其特点是讲究声律,内容近于“宫体”,语言接近口语,风格似李白,如徐陵、李寿的五言律诗,简洁流畅,气韵生动。
流传很广,后世很多诗人都学习过它。
“永明体”是一种由徐陵创立的新体诗,所谓“徐陵体”,就是以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的著名文人徐陵的诗歌创作体制而命名的。
“永明体”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古典诗歌向近体诗的演变已完成了前期的过渡,奠定了近体诗的基础。
1、它开创了我国律诗的新体裁。
2、从艺术上说,它“用典密而难解”,但却以声调、对仗、意境为主要表现手段,同时它重视音律,在形式上用严格的四声法来分平仄,对偶也非常工整,还首次在诗歌中运用“对仗”的方法。
3、另外,还开启了盛唐气象。
1、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用字不多,而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2、他们写诗不限于对仗,句数也无一定的限制;3、在修辞方面他们多用对偶,并且追求声律的和谐。
除此之外,陈子昂、王维等诗人又将音乐、舞蹈、绘画等引入诗歌,使诗歌更加贴近生活。
因此,可以看到,虽然陈子昂提倡了“汉魏风骨”的创作理念,但他与“新乐府”运动的诗人们在实际的诗歌创作过程中,吸收了民歌及佛教禅理的影响,突破了齐梁诗风以抒情写景为主的局限,创造出具有更多现实内容的诗歌风格。
在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诗人致力于新乐府运动,诗歌体裁以七绝为主,不再像《诗经》那样以赋的形式来铺叙事物,使得诗歌的抒情性大大加强,抒发的情感更为直白真挚,更能反映百姓的心声,让大家更加关注现实,这使得诗歌在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的精神风貌。
在中晚唐时期,诗人们创作的以七律为主的诗歌呈现出较多的格律规则,字数、平仄、对仗等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这类诗歌较多地体现了唐诗向律诗的转型。
名词解释
考试:名词解释: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
又称新体诗。
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
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他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
杜甫诗歌的风格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却极见功力。
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
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古代文学术语解释 永明体
∙ 古代文学术语解释
∙ 永明体
∙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
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
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
明声律说。
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
周颙在音韵上做出贡献,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一简
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诗人们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
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
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谢朓。
永明体的名词解释
永明体的名词解释永明体名词解释一、定义永明体是一种汉字书法字体,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感。
它是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流派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碑刻、书法作品、印章等领域。
二、特点1. 筆劃工整:永明体注重笔画的精确和平衡,每个笔画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构思,形态规整而工整。
2. 线条流畅:永明体的线条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给人以舒适和美感。
3. 遒劲有力:永明体的字形结构坚实有力,线条饱满且有张力,展现出一种雄浑而稳定的美感。
4. 严谨规范:永明体注重规范性和准确性,在字形结构、笔画顺序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
5. 简约大方:永明体追求简约而不失庄重大方,在字形设计上尽量避免繁琐复杂的装饰。
三、历史渊源1. 起源:永明体起源于中国南朝时期,最早由书法家王羲之创立。
2. 发展:在唐代,永明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成为当时主流的书法风格之一。
3. 影响:永明体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经典流派之一。
四、应用领域1. 碑刻:永明体常被用于碑刻上,以展现文字的庄重和美感。
2. 书法作品:许多书法家喜欢使用永明体创作书法作品,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3. 印章:永明体也常被用于制作印章,给印章增添一种古朴而高雅的气质。
五、总结永明体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美感的汉字书法字体。
它注重筆劃工整、线条流畅、遒劲有力、严谨规范和简约大方等特点。
起源于中国南朝时期,并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永明体广泛应用于碑刻、书法作品和印章等领域,成为中国传统书法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永明体名词解释
永明体名词解释永明体是五代后蜀主孟昶为宫中书写所制,它承袭了秦篆的笔意,略有改变。
后来宋太宗赵光义曾经对宋廷大臣说:“如今朝廷的公文奏疏多学习和使用此字体,只有年老的人才认识这种字体,所以一定要使之推广。
”赵光义又下令全国颁行。
所以,宋朝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都学习这种字体。
宋代书法家米芾《书史》:“高宗学《兰亭》,至‘永明体’。
”《容台别集》:“《圣教序》兼取羲之、献之、永明字法。
”说明:五代时永明体字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皇帝的诏令多用这种字体。
世俗之人也效法。
孟昶的《望江南》:“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这首词用的就是永明体。
苏轼《洞庭春色》:“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诗题下作者注称:“皇帝阁下,臣僚有赋洞庭春色者,复用其韵。
”就是模仿永明体而作的。
宋代称颂前代帝王的诗词很多,其中有些诗句虽是借用古人成句,但写得却也很好,象“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等。
即使现在看来,仍然很美。
孟昶《采桑子》:“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春风一等少年郎。
不道愁人肠已断,泪痕也满衣裳。
”因此唐代李贺也有“永明体”的诗句,“龙鳞天上落,鸡距笔头生”(杜甫《王同祖常侍遗相送草书》),即指自己擅长用永明体而作。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 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 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永明体的名词解释
永明体的名词解释永明体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字体风格,以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从历史渊源、基本特征、流派分析等角度,对永明体进行深入解析。
一、历史渊源永明体起源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可追溯到唐朝及五代时期。
这个名字源自于唐代书法家永明,他是一位风格独特、才华横溢的书法家。
他自创的字体方式受到了后来的书法家们的广泛关注与学习。
二、基本特征1. 韵律飘逸:永明体以其韵律飘逸而闻名,字形流畅,线条舒展,给人以一种优雅、柔美的感觉。
每一个字的结构和笔画都精心设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2. 空灵宽广:永明体的字形犹如行云流水,自由自在地展现着书法家的个性与情感。
与传统的字体相比,永明体的字形创新了笔画的结构,使得字体看起来更加宽广、空灵。
3. 线条流畅:永明体注重线条的流畅与优美,每一笔都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字形的轮廓。
线条的使用使得整篇作品看起来具有一种动态感,有如音乐中的旋律,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
4. 形神兼备:永明体融合了神韵与形态,使得每一个字都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具有一种超越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永明体不拘泥于字形的规范化,反而追求字形的灵活变化,展现出一种自由、独特的审美观。
三、流派分析1. 永明体传统派:这一流派承袭了永明体的基本特征,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
他们更加注重手写的技艺和传统技法的传承,以践行永明的精神为目标。
2. 现代永明体:这一流派则更加注重创新与变革,更容易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接轨。
他们借鉴传统永明体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尝试创造出更加具有时代感的永明体字体作品。
3. 建筑永明体:这一流派结合了建筑和书法的元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们通过运用永明体的字形和结构,使得作品看起来具有建筑的稳重与雄伟,赋予了书法以建筑师的审美尺度。
四、永明体与现代生活永明体作为一种独特的字体风格,不仅仅局限于书法圈,也逐渐融入了现代生活。
现代人对于艺术品味的追求以及对文化传统的重视,使得永明体得以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其独特魅力。
永明体的名词解释
永明体的名词解释
永明体是我国古代篆刻艺术的一种字体风格,又称八分行书。
它以其结构简练、笔画婉转而闻名于世。
永明体的名词解释如下:
永明体的起源:永明体又称八分行书,得名于南朝梁代书法家何永明。
永明体起源于五代时期,盛行于宋代,是中国篆刻发展至成熟时期的产物,被誉为篆刻艺术史上的顶峰之作。
永明体的特点:永明体以结构简练、笔画婉转著称。
其特点是以方为基础,横、竖、撇、捺等笔画相对平直有力,线条流畅自然。
永明体字形稳健而庄重,端庄而秀丽,兼具气势和韵味。
永明体的构造:永明体字的构造非常精巧。
它以方框为主,各部分均匀有序,字身丰满匀称。
上下结构婉转纤细,平稳自然,笔画线条之间交错有致,线条流畅有力,空白部分和实写部分相互衬托,构成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
永明体的用途:永明体被广泛应用于篆刻和印章制作。
它适合于刻石、印章、铭文等艺术形式,尤其在印章上表现出独特的韵味。
永明体的字形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有力,使其成为书法家及篆刻爱好者们常用的字体。
永明体的艺术价值:永明体是我国古代篆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它在字体的结构设计、笔画的处理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
永明体字体行书风格凝练雅拔,细腻秀丽,给人以品位高雅和艺术观赏的享受。
永明体在后世的影响:永明体不仅在宋代广泛应用,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影响了明、清时期篆刻艺术的发展,也影响了现代篆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
永明体的艺术造诣对于后世书法家及篆刻爱好者们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永明体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永明体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永明体
永明体是一种讲究声律和对仗的诗体。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永明体是一种讲究声律和对仗的诗体,因其活跃在南齐永明年间,故称“永明体”。
代表人物是沈约、谢眺等。
他们根据四声的`规律,在创作中注意声、韵、调的相互配合和词语对偶形式的运用,创造了一种注重“音律”的新诗体。
从此,中国的诗歌开始从比较自由的形式向讲求格律的方向发展,对唐代以后的诗歌以及宋词、元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永明体集大成的作家:庾信《哀江南赋》。
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1.永明体:“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
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
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
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2.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3.太康诗风:太康是西晋司马炎的年号,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对于太康文学的评价,一般都主要持批评态度。
太康诗风的共同特征:“繁缛”,“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细致雕琢,缺少胸怀天下的抱负,缺乏现实内容。
4.《诗品》:作者钟嵘,成书于齐梁,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语言骈散相间,把自两汉至梁代的122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每一位诗人以扼要品评,指出其诗体的本源。
提出了“自然英旨”、“直寻”的吟咏性情观。
5.志怪小说: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
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
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等。
对后代具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说狐谈怪的小说流派。
6.《文心雕龙》:成书于南梁,作者刘勰,是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全书50篇,分为上下两编。
上篇阐明文学的本源,指出文学创作应该取法的规则;下编主要是批评,涉及到作家作品及时代风气以及批评态度和方法。
7.《玉台新咏》:徐陵奉萧纲之命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
全书十卷,选录自汉迄梁的诗歌660余首,其中多为五言四句的小诗,成为后来五绝之前身,风格上宫体情调颇明显。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61
2、他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其诗不仅讲求
声韵之美,而且追求自然流利,自云“好诗圆美
流转如弹丸”(《南史· 王筠传》)沈约称其诗
“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其隶事、对偶、
声律、辞藻的运用,不独趋于圆熟,简直更入化
境。
例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 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
同时也有缘情、清丽、用典等特征。新体诗已成
为律诗的先声。它是古诗和近体诗之间的过渡。
二、谢脁的生平和创作
谢脁(464——499)字玄晖,谢氏家族后裔, 灵运族侄曾任南齐诣王参军、文学、功曹等职。 受随王萧子隆赏识,又与沈约、王融、萧琛、范 云、任昉、陆倕、萧衍为竟陵王萧子良门客,号 “竟陵八友”,曾任宣城太守。明帝时官至尚书 吏部郎。明帝死,东昏候立,谢脁在统治集团的 争斗中摇摆不定,因惧祸而告密,终于遭到诬陷, 下狱至死,年三十六。
宫体诗的特点是: 1、声韵、格律比“永明体”更严密精致。 2、风格秾丽,非常重视藻采,讲究周章琢句。 3、内空狭窄、肤浅,以写艳情和咏物之作为 多,也有吟风月,狎池苑的作品。可谓“清辞巧制, 止乎衽席之间;雕琢漫藻,思极闺房之内”(《隋 书· 经籍志四》)。
宫体诗出现的原因是: 1、文人生活圈子狭小,无理想,无政治热
萧纲《咏内人昼眠》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
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箪文生玉
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完全以赏玩的态度,沉溺于女性色相的描绘,
而缺乏与女性世界的沟通,终不免陷于轻薄。萧纲
又有《娈童诗》,这样的作品,在当时并非绝无仅
有,足见病态的人生和变态的心理,在上层社会已
魏晋诗体永明体
魏晋诗体永明体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沈约、谢脁等诗人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中,结合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讲究“四声”“八病”等,以规范诗的声韵,增强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
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
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产生背景南齐永明年间(483-493),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为作家们潜心创作,钻研声律和诗歌创作规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萧赜自幼跟随其父齐高帝萧道成东征西讨,担任过县州郡的地方长官,有比较丰富的统治经验。
他即位后,特别注意调节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以及和北齐政权的矛盾,又注意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因此,他在位的11年间,社会比较稳定,生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士民富庶。
《南齐书·良政传序》说:"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
"作者萧子显是南齐宗室,虽然不无溢美之词,但多少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其次,统治阶级对文学的重视以及文学集团的活动,大大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写作技巧的提高。
南朝从刘宋以来,文学的独立性大大加强,元嘉十六年(440),宋文帝在儒学、玄学、史学三馆外,别立文学馆;嗣后,宋明帝立总明观,分儒、道、文、史、阴阳为五部。
从此,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与经史等分开来了。
几十年间,经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终于将文学从封建统治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使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到了南齐永明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文士们经常受到统治集团高层人物的征召而集中到他们的门下,除担任一定工作之外,还集体进行文学创作,切磋技艺,共同探索文学内部的发展规律,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古代文学史的总结
1永明体: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
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间,故又称“永明体”。
齐永明年间,周顒发现汉字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并将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而成为一种人为规定的声韵。
著名诗人沈约等人,又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组正组等八种声病必须避免。
沈约等发现的诗歌声律,和晋宋以来的诗歌中的对偶的形式互相结合,就形成了“永明体”的新体诗。
它的产生使诗人具有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他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于辞赋、骈文,以及后来的词、曲等文学形式,都有很大的影响。
2“宫体诗”:梁简文帝萧纲更进一步提倡写色情的诗。
他自言:“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
然伤于轻靡,时号…宫体‟。
”(《梁书.简文帝纪》)“宫体”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萧纲写了《咏内人昼眠》、《美人晨妆》等等描摹色情的宫体诗,在萧纲的积极提倡之下,当时的宫庭文人瘐肩吾、庾信、徐摛、徐陵等就奉承他的旨意,大力扇扬宫体诗风。
他们甚至还写女人的衣领、绣鞋,写枕、席、衾、帐等等卧具,满足他们变态性心理的要求。
变态心理和低级趣味左右着诗坛,自梁到初唐,它的影响延续了一百多年。
3《诗品》:钟嵘《诗品》是在刘勰《文心雕龙》以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
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
钟嵘的时代,诗风的衰落已经相当严重。
钟嵘就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这部品评诗人的著作,想借此纠正当时诗坛的混乱局面。
钟嵘对诗的看法一是强调赋和比兴的相济为用,一是强调内在的风力与外在的丹采应同等重视。
坚决反对用典,反对沈约“四声八病”的主张。
钟嵘论诗有一个重大特色,就是他善于概括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钟嵘《诗品》是第一部论诗的著作,对后代诗歌的批评有很大的影响。
唐司空图,宋严羽、(敖陶孙,明胡应麟,清王士祯、袁枚、洪亮吉)等人论诗都在观点上、方法上、或词句形式上受到他不同程度的启发和影响《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永明体
导读:永明体是一种讲究声律和对仗的诗体,因其活跃在南齐永明年间,故称“永明体”。
代表人物是沈约、谢眺等。
他们根据四声的规律,在诗歌创作中注意声、韵、调的相互配合和词语对偶形式的运用,创造了一种注重“音律”的新诗体。
从此,中国的诗歌开始从比较自由的形式向讲求格律的`方向发展,对唐代以后的诗歌以及宋词、元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永明体集大成的作家:庾信《哀江南赋》。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永明体】
1.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边塞诗派
2.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通江唱和
3.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史
4.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囚
5.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大历十才子
6.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唐传奇
7.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俗讲
8.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圣
上文是关于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永明体,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