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PPT优选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虚词(完整版)PPT课件
CHENLI
6
1.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HENLI
7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3.若欲死而父。
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CHENLI
10
⑶而况:“何况”,更何况。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况石乎! 2.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 3.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CHENLI
11
⑷既而:不久,一会儿。 1.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2.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
CHENLI
15
①却看妻子愁何在。 ② 豫州今欲何至? ③ 何由知吾可也。 ①子恃何而往?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CHENLI
16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 今日之中国! ③作计何不量!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CHEN,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CHENLI
26
1.孰为汝多知乎!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5.而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HENLI
27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3.日食饮得无衰乎?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 ! 5.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PPT课件
高考文言虚词二十个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0 附常见文言虚词: 计 个 见教材(必修)单元知识
之 其 而 则 乃 (第二册)
14
因 表凭借,依靠。如:因人之力而敝(破坏)之。
介词,依照、根据。如: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又 :趁着,如: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因击沛公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沿袭:蒙故业,因遗策。
介词:由于、由、通过。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副词:于是、就。
1. 相如因持璧却立。 2. 秦军解(松懈),因大破之。
15
与
先看例句:
如: 欲加之最,其患无辞乎?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6
而: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可作连词,
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如:
余知而无最也。
(你)
故其国富而兵强。
(并列、不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且)
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却)
林木茂而斧斤至矣。
(于是)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如果)
于其身也,则耻师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⒌表并列。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
乃:
☆作副词,
于是,这才: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却,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第二人称代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20 附常见文言虚词: 计 个 见教材(必修)单元知识
之 其 而 则 乃 (第二册)
14
因 表凭借,依靠。如:因人之力而敝(破坏)之。
介词,依照、根据。如: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又 :趁着,如: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因击沛公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沿袭:蒙故业,因遗策。
介词:由于、由、通过。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副词:于是、就。
1. 相如因持璧却立。 2. 秦军解(松懈),因大破之。
15
与
先看例句:
如: 欲加之最,其患无辞乎?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6
而: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可作连词,
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如:
余知而无最也。
(你)
故其国富而兵强。
(并列、不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且)
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却)
林木茂而斧斤至矣。
(于是)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如果)
于其身也,则耻师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⒌表并列。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
乃:
☆作副词,
于是,这才: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却,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第二人称代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总汇优质课PPT
▪
D.有容之大,就是容得下天,容得 下地, 自然、 也应该 容得下 那些个 日夜不 宁于创 造的艺 术灵魂 。因此 ,对待 艺术要 放开手 脚,任 其发展 。
▪
4.仿真编排系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尝 试,使 科研人 员开发 出能实 时渲染 的仿真 系统, 与此同 时,还 形成大 型文艺 表演管 理指挥 的技术 原型系 统。
乎
▪ 1.几寒乎?欲食乎? ▪ 2.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 3.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4.胡为乎遑遑何之? ▪ 5.生乎吾前…… ▪ 6.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作词尾。
10.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11.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12.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 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 13.荣样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14.何以战?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 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 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等。
▪
10.本文叙述和议论相结合,展来自人 物的精 神面貌 ,突显 人物的 性格特 征,语 言流畅 有感染 力,也 增强了 传记文 的可读 性和情 感力度 。
▪ 大石……森然 欲搏人……
▪ 而半山居雾若 带然。
▪ .成然之。 表示赞成、同意, 即“认为是”“认 为对”的意思。
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 关系,可译为“可 是”“但是”。
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 “这样”“如此”。
用作助词。用在形容词之 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 语的“……地”。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十八个ppt
4、动词
因遗策
沿袭
练习
因拔刀斫前奏案
于是
变法者因时而化
根据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依靠
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为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沿袭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于是
因使唐雎使于秦
因而
十三、于 1、介词
1)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乃设九宾礼于庭 3)燕王欲结于君 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5)青,取之于蓝 6)苛政猛于虎也 7)君幸于赵王 8)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七、所 1、名词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2、助词
1)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 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臣唯命所试。
3)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 表示被动。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 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 对象是等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
公之逮所由使也。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5)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 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 有不同的意思,解释为“…的原因、方法、 工具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代词
1)你;你的 余知而无罪也。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3、助词
1)与“上”、“下”、“前”、“后”、 “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用于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 “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高考文言虚词课堂课件PPT(110张)-优秀课件
G副词,怎么;
文言虚词复习
考点解读
1、《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 中的用法。
①“常见虚词”共18个。 ②“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 用法而言,表现为常见的用法。主要考查学生 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2、考查方式:选择题为主,比较异同; 翻译题为辅。
攻略:概括总结文言虚词常用词性、意义;
2.副词表反问或感叹
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表反问)
妇啼一何苦 开国何茫然
这么 多么(表程度) 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 下占襟,何其衰也
多么,怎么这样
3.代词与“如”、“若”、“奈” 连用,表示“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
此为何若人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 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 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 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何以战? 【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 “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例: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
正确的一组是 ( ) C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①⑥转折连词 ②④修饰连词 ③⑦顺承连词 ⑤⑧递进连词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
并列:又或不译
余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顺承:就,接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高考文言文复习虚词ppt优秀课件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 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 记》) •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 赵》) 【有以】【无以】 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以
• (二)连词。 •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 且”等,或者省去。 •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 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 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 (《祭十二郎文》) •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以
• • • • • • • • • • • • •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 经· 氓》)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用法PPT (共48张PPT)
十二 以 (一)译为“因为”时词性的辨析 1.臣是以无请也。 ①.介词,因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为,由于: 3.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4.不赂者以赂者丧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连词, 因为,由 于
• • • • • • • • • • •
1四体康且直。 2河水清且涟漪。3磐石方且厚。 并列 连 4且歌且舞。 5太尉笑且入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递进,并且 7且在邦域之中矣 递进,况且 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让步,尚且 9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那么 词 10且何谓阁子也 11不出,火且尽。 12彼且奚适也 将要 副 13若属皆且为所虏。 14旦暮且下。 暂且,姑且 15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16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词 •将近
• • • • • • • • • • •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于是,就 2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才 3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甚至
5公乃反迎而贺 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8家祭无忘告乃翁 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0无乃尔是过与
•竟然,却
• 十二 以 • (一)介词 1.率领 2.按照 3.凭,凭借 4.凭……身份 5.用 6.在 7.从 8.因为,由于 (二)连词,相当于“而” 1.表目的 来,用来 2.表结果 以致 3.表修饰 不译 4.表并列 并且 5.表顺接 6.表因果,因为 (三)动词,以为,认为。 (四) 通“已” (五)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是
•代词,你,你的
•恐怕
• • • • • • • • •
五、其 (一)代词 1人,物 他,她,它;他的,她的,它的; 我(自己) 2那,那些 3其中 (二)副词 1祈使 2推测 3反问 4商量 5选择 (三)助词,不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十二郎文》)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诗经》)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译作“着”“地”
也可不译。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鸿门宴》)
④吾徇徇而起
(《捕蛇者说》)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④何以战
(《曹刿论战》)
2020/10/19
13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2020/10/19
(《柳毅传》) 9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 “也”, 可①何译者为?严“大为国什之么威”以修“敬什也么。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
而已矣
(《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2020/10/19
8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 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谏太宗十思疏》)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2军02士0/1惊0/1恐9 的声音就像大房子倒塌一样
7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罢了”。
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2020/10/19
14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
(《项脊轩志》)
②欲安所归乎?
(《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2020/10/19
15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
(《齐桓晋文之事》)
2020/10/19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 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劝学》) (《屈原列传》)
2020/10/19
3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就” “接着”,或不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祭十二郎文》) 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⑤2怒020/而10/1飞9 ,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5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2020/10/19
6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
16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劝学》) (《六国论》) (《陈情表》)
2020/10/19
4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10
(《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要代处所或事物可译 为 “哪里” “什么”。译时, “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020/10/19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2020/10/19
12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 作状语,根据 “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凭什么"等。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
"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020/10/19
11
(三)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问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 译为“怎么样”“什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075600
2020/10/19
1
高考文言虚词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2020/10/19
2
而 1.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