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册沉降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路基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工程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工作。
2 作业准备2.1 沉降观测断面类型(1)路基沉降观测类型包括: C 、F1、F2三种类型,沉降观测断面类型布置见图1~3。
根据现场情况列出沉降观测类型及观测断面里程统计表。
C15混凝土沉降管保护墩0.5×0.5×0.95观测桩C15混凝土C15混凝土沉降管保护墩0.5×0.5×0.95图1软土、松软路堤路涵过渡段沉降监测剖面元件布置示例图(C 型)图2 软土、松软路堤沉降监测剖面布置示例图(F1型)C15混凝土沉降管保护墩0.5×0.5×0.95观测桩C15混凝土图3 软土、松软路堤沉降监测剖面布置示例图(F2型)(2)路基沉降观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
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或路堑可放宽到100m;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观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紧邻桥台、距离桥头10m、30m处分别设置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观测内容同相邻路堤。
(3)一般路堤地段采用A-1型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沉降板,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两侧路肩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
预压地段,预压期因基床表层尚未施工,路堤顶面沉降监测应在预压土方底部(基床底层顶面)布置沉降元件进行,即在基床底层顶面预压土坡脚路基布置沉降监测桩,基床表层施工后,于路基面上设置沉降监测桩,具体布置型式见E1~E2。
(4)软土、松软路堤地段采用B-1,B-2型监测断面,每间隔3个B-1型监测断面,设置一个B-2型监测断面,B-1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沉降板和位移监测桩,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两侧路肩处,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底板埋设于原始地面处,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
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修改完成)
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做好路基及桥梁的沉降观测,得出真实详细的沉降观测数据,为后续施工工序提供依据。
二.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2.1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总体要求2.1.1 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施工后沉降,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时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评估路基施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后续工序施工的的安全。
2.1.2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2.1.3观测期内,路基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2.1.4 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2.1.5 路基沉降观测内容分为路基面的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
2.2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2.2.1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应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
2.2.2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一般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间距50m设置一个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过渡段的断面设置按过渡段的技术规定执行。
对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的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按25米的间距加密设置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断面,且地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点位的附近1米处必须设加密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
因过渡段观测断面或加密断面的设置而导致一般路基区段间距不足50m时,不设断面;超过50m而不足100m时,按等分间距设置断面;超过100m时,按50m倍数的四舍五入原则来设置断面数量,断面间距宜一致均匀。
建筑物沉降观测全套
建筑物沉降观测全套一、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1.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等决定。
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I)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如基础浇灌、回填土、安装柱子、房架、砖墙每砌筑一层楼、设备安装、设备运转、工业炉砌筑期间、烟囱每增加15m左右等),均应进行观测;(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3)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方等,均应观测。
工程投产后的沉降观测时间:工程投入生产后,应连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的间隔,可按沉降量大小及速度而定,在开始时间隔短一些,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延长,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对使用仪器的要求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观测,要求仪器的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2mm(有符合水准器的可放宽一倍)。
可以采用适合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仪。
但精度要求较高的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当于N2或N3级的精密水准仪。
4.确定沉降观测的路线并绘制观测路线图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因施工或生产的影响,造成通视困难,往往为寻找设置仪器的适当位置而花费时间。
因此对观测点较多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前,应到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安置仪器的位置,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其他固定点作为临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
最后,应根据选定的临时水准点、设置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绘制沉降观测路线图(图4√194),以后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线观测。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沉降测量,不仅避免了寻找设置仪器位置的麻烦,加快施测进度;而且由于路线固定,比任意选择观测路线可以提高沉降测量的精度。
沉降观测(精简)
沉降观测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了能够精确的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断增加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本工程结构特点、具体情况采用具体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汇总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正确的运用误差原理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的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本工程应进行沉降观测,测量等级为二级,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沉降观测每施工一层应观测一次;主体工程完成后,在装修期间,每个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后,第一年内每隔3~4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每隔4~6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并进行逐日或2~3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9.6.4 沉降稳定的标准为:最后100天沉降速率小于0.01mm/天。
第三年工整个施工期内和使用期间建筑物都应进行观测,直到沉降变形稳定为止。
3、观测点的设置(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本工程施工图结施-04进行,观测点构造详及平面布置图附后。
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医院施工高程控制的水准点进行的,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尽量不少于3个,以组成水准网。
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3)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应根据厂区永久水准基点引测,采用II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
往返测误差不得超过±1mm(n为测站数),或±4。
4、观测规则为保证观测数据可靠性,故观测按照“五定”原则即沉降观测所依据的基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稳定;仪器、设备稳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固定。
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Ⅲ标段(电化局段)沉降观测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技术主管组织现场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相关内容。
审核施工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有关技术要求,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有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
确定现场测量技术小组,对参加测量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外业技术准备确定沉降观测测量水准控制点位置、测量路线。
检查测量仪器,熟悉仪器性能,进行明确分工,固定司镜、前视、后视人员。
3、技术要求3.1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分为三级:基准点、工作点、沉降变形点。
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在原有控制网的基础上对水准点进一步加密。
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坐标系统一。
工作基点应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定土层内,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
工作基点采用Ф20mm光面钢筋长1.2m顶端刻十字丝的钢筋打入土中,桩径上部40c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编号。
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年进行一次,并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
⑴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的要求;⑵沉降监测网应在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建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测量方法要求进行施测。
⑶高程基准网点间距一般不宜大于200m,以便于对沿线桥梁和路基等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隧道沉降观测高程基准网点应根据观测断面的布设情况合理设置。
⑷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沉降观测检测操作方法
沉降观测检测操作方法
沉降观测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工程检测方法,主要用于监测建筑物、桥梁、道路等的沉降情况。
其操作方法一般如下:
1. 设定测点:确定被测物体(如建筑物)的支撑点,设立测点。
2. 安装测量设备:在测点位置安装沉降仪或倾斜仪等测量设备。
3. 进行基准测量:在建筑物建成后或设置测点之前,进行一次基准测量,获取建筑物的初始高程。
4. 进行定期测量: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记录建筑物的高程变化情况。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制作沉降曲线、沉降图等。
6. 判断测量结果:根据沉降曲线、沉降图等结果,判断建筑物是否存在沉降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
7. 提出沉降处理方案:根据测量结果,提出相应的沉降处理方案,进行修复或加固等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沉降观测操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测量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小宝沉降观测简明说明书
小宝沉降软件简明说明书一、运行安装程序;完成安装。
(请确认已经安装AUTOCAD2004 或2005,及excel2003,主要用于图形和数据的输出)二、运行程序直接进入主界面:三、在“文件”菜单下点击“打开”或“新建”,其中可以选择沉降观测或变形观测(*.CJ代表沉降,*.BX代表变形)四、进入沉降示例:点击“观测次数”下的“第*次”会出现本次观测的相应数据:点号,日期,相隔天数,本次沉降,累计沉降。
左击数据表后,击右键出现数据修改菜单,在此菜单下可以进行修改、删除、增加点。
析情况:字报告:此外可以根据需要修改速率的限值和倾斜度的限值。
点击数据区,此时出现,点击它会出现所以的成果汇总表:此时可以把结果输出成excel文件。
入整体数据及增加观测次数)请输入本次观测的日期、层高、备注,然后点击调用数据文件,文件格式为:点号,X,Y,高程。
请保存好第一次的文件,以后只要修改高程小数就可以了。
如果想手工输入,请在输入高程后回车。
输入完数据后,点击“加入数据库”,返回后点击或“数据”——“刷新”,界面数据会加入本次数据。
点击或“数据”——“数据总观”会出现进入此界面可以进行数据修改,删除。
修改好数据后,让鼠标离开当前数据,数据将自动保存。
如果修改数据量大的,点击“记事本编辑”,在记事本里修改并保存,然后点击“更新记事本”。
(在更新记事本以前最好做好备份)点击“点号”下的点号,数据区将出现此点的沉降过程图:据间变化。
点击可以在数据区同时显示单个或多个过程图。
五、进入变形示例“点击或“数据”---“数据输入”,进入数据录入界面:数据格式为:点号,X,Y,高度。
其中高度不填。
其中点击“观测次数”——“第*次”、“点号”——点号等等用法基本和沉降相同。
请参考!。
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满堂支架沉降观测方案一、造成支架变形的因素分析地质钻探不够充分;验算及设计推算有误,对地基土或冻胀土的特性认识不足,对土的承载力与荷载估算不当,结构计算差错等;施工质量差,在基础处理时使用了不合格材料,含泥量过大,配合比失调,养护不当,降低了混凝土强度等;施工方法失误,大面积、深基坑开挖时尚未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软基处理不当引起地面沉降与位移,钢结构施工时未顾及日照与气温变化的影响等等。
二、沉降观测变形观测是了解变形情况最有效的方法。
沉降观测是变形观测最主要的内容,其作业简便、精度高,既能提供沉降量,又可推算出支架的倾斜与水平构件的挠度等。
沉降观测的主要方法是精密水准测量。
1、沉降观测基准点、观测点及工作点通常沉降观测需要测定绝对沉降量,这是相对于基准点的沉降量。
因此,需要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处埋设稳固的基准点。
假若基准点离沉降观测点过远,那么施测不便,精度也随之降低。
因此,通常又在靠近沉降观测点便于观测的稳定处设置工作点。
日常观测时从工作点出发,测定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工作点的沉降量。
沉降观测水准点及工作点的布设应考虑下列因素:a、一般基准点不少于三个,构成基准网,经常检测三点间的高差,以判断基准点的高程有无变动。
基准点应尽可能埋设在基岩上b、一般是在框架的外围布设成一条闭合的水准环形路线。
根据观测精度要求,力求布置成网形最合理、测站数最少的观测环路。
c、水准点应布设在较为明显,便于施测,通视条件良好,在全部观测期间内均可使用的地方。
d、水准点应布设在受震区域以外,易于保存点位的地方。
避免在低洼易积水处、松软填土地带以及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点埋设。
e、水准点距公路与滑坡等至少5m。
f、当埋设水准点处有基岩露出时,可用水泥砂浆直接将水准标志浇灌于岩层中。
2、观测点的布置:根据现场及现浇梁支架的观测要求将观测点布置于现浇梁底板的1/2跨与1/4跨左右侧,位于底模的牢固点上。
一跨需6个观测点。
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软件用户手册
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软件(V1.0)用户操作手册武汉富思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目录修订记录 (2)阅读历史记录 (3)排版规范 (3)第1章前言 (3)编写目的 (3)读者对象 (3)述语和编写解释 (3)参考资料 (4)环境要求 (4)第2章软件安装及配置 (4)2.1软件安装 (4)2.2参数设置 (6)第3章软件综述 (6)3.1系统简介 (6)3.2系统特色 (6)第4章单位注册操作说明 (7)4.1单位注册功能说明 (7)4.2操作方法 (7)第5章系统登录及主系统介绍 (8)5.1系统登录及界面介绍 (8)5.2系统功能介绍 (10)第6章常用操作及示例演示 (11)6.1项目登记 (11)6.2数据处理 (13)6.3沉降分析 (17)6.4编辑报告 (27)6.5人员权限 (35)6.6系统设置 (37)6.7工程字典 (37)修订记录阅读历史记录排版规范在本手册中使用以下的排版规范:1、2、3黑体的数字用来标识操作步骤-> 横线加上向右的尖括号用来标识菜单项,例如:系统设置->密码修改,表示点击菜单栏中系统管理下的密码修改项【】括号用于标识要点击的按钮,例如【保存】表示点击保存按钮第1章前言编写目的本手册对“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器软件V1.0”的使用做说明,按照功能模块划分章节。
通过本手册的学习,用户能够掌握本系统的日常操作方法。
授权用户通过客户端即可方便快捷处理日常工作。
读者对象“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器软件V1.0”授权用户,系统技术人员。
述语和编写解释参考资料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202-83 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环境要求本软件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不高,适合于现今流行的各种台式与笔记本式电脑使用。
硬件要求:1. 最低奔腾II级计算机配置。
2. 至少512M内存。
软件要求:应具备下列软件:1. Microsoft Windows2000/XP Windows 7 操作系统。
深基坑支护沉降观测点说明书
深基坑支护沉降观测点说明书一、目的与意义深基坑支护沉降观测是对深基坑施工中的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支护结构的沉降、位移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二、观测点布设为全面掌握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沉降情况,需要在支护结构的代表性位置设置观测点。
观测点的布设应考虑支护结构的形状、规模、地质条件等因素,并遵循以下原则:1. 观测点应设置在支护结构的顶部和侧壁;2. 观测点应均匀分布在基坑周边,并考虑地质条件的变化;3. 观测点应设置在基坑周边环境的关键部位,如建筑物、道路等。
三、观测周期与频次为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观测周期和频次。
一般情况下,在基坑开挖前应进行初始观测,开挖过程中应每2-3天观测一次,开挖完成后应每周观测一次。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增加观测频次。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是深基坑支护沉降观测的重要环节。
应将观测数据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参数进行对比,评估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如发现异常沉降、位移等参数,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应对观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为后续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五、异常处理与预警在深基坑支护沉降观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监测频次、增设临时支撑、回填土方等。
如情况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撤离人员,并及时报警。
同时,应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设定预警值,一旦达到或超过预警值,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可通过现场警示、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六、监测报告编制为便于记录和追溯,每次深基坑支护沉降观测后都应编制相应的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观测点布设图、观测数据表、数据分析与处理结果、异常处理措施、预警信息等。
监测报告的编制应遵循准确、客观、及时的原则,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归档保存。
基础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基础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基础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了解沉降观测的基础知识,掌握沉降观测原理和方法,掌握工程变形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1、三角支架、水平仪等2、标高笔、铅直管等3、沉降仪、刻度尺、卷尺等三、实验内容1、现场找正中线、放设备2、沉降仪校准3、进行水平调整4、对固定点进行沉降测量5、对移动点进行沉降测量6、计算变形四、实验步骤1、现场找正中线、放设备选择地基上的一个平整点(固定点),并做好三角支架的支撑架构,之后可以放置沉降仪器。
2、沉降仪校准校准沉降仪器,首先将其水平嵌入三角板中,调整水平仪视线,使其位于正中央,然后使用标高笔在沉降仪的标记线上标线。
3、进行水平调整调整三角支架、水平仪以使管内水平。
4、对固定点进行沉降测量在沉降仪的标记线上读取固定点的标高值,然后进行初期固定点的记录,着重记录日期、时间、变形测量器示值和气温、气压等现场环境因素。
5、对移动点进行沉降测量设立移动点及其标记线,根据相应的步骤,进行移动点的记录,同样也着重记录日期、时间、变形测量器示值和气温、气压等现场环境因素。
6、计算变形计算出各点测量值的变形量、沉降值等,并进行对比,对比计算出与规定相比上述两个点的是否稳定等。
五、注意事项1. 当进行转移测量时,应注意三角板上的立孔和基线的定位线是否水平,当存在不水平时应加以调整。
2.测量时,应注意记录的时刻及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记录,各种情况平衡考虑,当存在属地居民大量行人车辆影响时,应注意安全问题。
3.在分析实验数据的时候,一定要与其它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4.当进行记录时,应注意记录的位址整齐,当存在不平时应进行采用卡子、卷尺等工具进行整齐。
5.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监视。
监理作业手册(沉降变形观测)
为统一京沪高速铁路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制定本沉降变形观测监理作业手册。
一、监理单位职责(一)监理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全部监理,并派专业人员进行平行观测,对监理工作和平行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二)对施工单位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进行全面核查,确保观测准备工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见附件1)。
(三)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沉降变形观测全过程进行旁站和平行观测,并将路基和过渡段作为监测的重点。
其中:1平行观测数量要求: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10%,地质复杂、沉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20%。
2平行观测方法要求:由专业监理人员采用与施工单位观测人员“换手复测”的方式同步进行。
3做好旁站记录并对观测记录进行签认。
(四)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五)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二、沉降变形测量(一)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本标段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
- 1 -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二)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1、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用分级布网等精度观测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
2、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2 -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3、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
路基沉降观测与自动采集作业指导书
路基沉降观测与自动采集作业指导书1. 引言路基沉降观测是公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公路的正常运行和通行安全。
为了保证路基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本文将就路基沉降观测和自动采集作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2. 路基沉降观测流程(1)设站点。
按照设计规定,选取不少于3个站点进行固定观测,以保证观测结果的精确性。
(2)安装支架。
在观测现场设置基准点,安装支架,并对支架的固定情况进行检查。
(3)安装观测仪器。
将水平仪、垂直仪等观测仪器安装到支架上,并进行水平校准和校零操作。
(4)进行初次观测。
在观测前,需要进行点位测量和基准点高程的测量,并记录下来。
观测时要保持观测仪器的稳定,并进行独立观测和对中观测,以保证观测精度。
(5)控制质量。
对观测结果进行比对、计算和分析,判断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观测结果的质量。
(6)定期观测。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定期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调整措施,确保路基沉降观测的顺利进行。
3. 自动采集作业流程(1)设站点并选取观测仪器。
在进行自动采集作业前,需要选取不少于3个站点进行固定观测。
观测仪器可以是数字摄像机、倾角仪等。
(2)安装观测仪器。
将观测仪器安装到支架上,并进行校正和校零操作。
(3)设置观测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设置观测参数,包括观测间隔、观测时间、数据存储方式等。
(4)启动自动观测。
启动自动观测程序,系统会自动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系统中。
(5)数据处理。
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系统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提取,以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6)数据输出。
将处理好的数据输出到报告中,进行分析和说明。
4. 注意事项(1)设站点时要选择平整、稳定的地面,避免地基松软或坑洞等现象。
(2)观测仪器的安装、校正和校零等操作必须认真执行,确保观测精度。
(3)观测过程中要保持观测仪器的稳定,避免外力干扰。
沉降观测软件使用说明
建筑变形分析系统软件V10.80 使用说明软件开发: 河海大学地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系陈建华2013.07.30建筑变形分析系统Settlement ST 10x--精确到分钟的变形分析软件,是基于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总结现有建筑变形观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系统化、规范化地进行建筑变形分析的软件工具。
在建筑变形观测中,应用建筑变形分析系统Settlement ST 10x,可以按变形观测要求自动生成多种变形观测成果表、绘制复杂的曲线图、动态查询变形数据、沉降观测报告等,特别是系统的沉降过程回归分析及预测功能,为变形过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Settlement ST 10x整合了ST 4x、ST 5x的所有功能,包括3个版本ST 4x、ST 5x和ST 10x:●ST 4x:沉降观测。
●ST 5x:基坑监测。
沉降分析完全兼容ST 4x,增加了水平位移、支撑轴力、水位、深层位移和裂缝的数据变形分析功能。
●ST 10x:精确到分钟的变形分析软件。
完全兼容ST 4x、ST 5x,时间精度提高到分钟。
Settlement ST 10x的主要功能:1. 对沉降、水平位移、支撑轴力、水位、深层位移和裂缝监测数据进行变形分析,包括自动生成报表、查询和绘制变化过程线图等。
2. 深层位移深度-位移曲线图、时间-位移曲线图。
3. 沉降数据统计分析(高程、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率、斜率、…)。
4. 沉降过程回归分析(15种回归分析函数、预测)。
5. 绘制沉降过程线图(带回归分析曲线)。
6. 绘制沉降监测过程图(带回归分析曲线)。
7. 绘制建筑物平均沉降过程线图(带回归分析曲线)。
8. 绘制沉降差过程线图(带回归分析曲线)。
9.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线图。
10.沉降点沉降速度线图。
11.建筑物沉降速度线组合图。
12. 荷载变化曲线。
13. 等沉降曲线图。
14. 等沉降速度曲线图。
15. 绘制区域沉降曲线图。
16. 绘制区域沉降速度曲线图。
建筑物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建筑物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说明书适用于建(构)筑物及地表沉降和水平位移试验。
2检验依据和技术标准1)《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93);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3)检测任务单要求。
3建(构)筑物及地表沉降观测3.1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建(构)筑物及地表沉降测试。
3.2仪器设备苏州工厂的光学仪器为z1型。
2.可用于三次、四次找平(安装平板测微计后可进行二次找平)。
3.2.2仪器操作步骤1)开箱和安装:架三脚架,三个脚尖必须稳固地插入地面,三脚架头部应尽可能地水平,高度以观测时适宜为准,注意伸缩部锁紧是否可靠,然后将仪器放在脚架头上,拧紧中心螺丝。
2)调平:旋转地脚螺钉,调平仪器。
当圆形气泡在中间时,仪器将是水平的。
此时,视线将自动置于水平状态。
3)瞄准和调焦:将望远镜瞄向白纸或清晰的天空,旋转望远目镜,直至看清黑色分划线,也可将目镜直接安置在所需的屈光度上。
通过粗瞄器观察,用手转动仪器使望远镜粗略地瞄准水准标尺。
旋转调焦手轮,直至标尺象无视差,清晰成象于分划板上。
旋转水平微动手轮将竖丝正确地置于标尺中间。
4)标尺读数:读取标尺上水平线的位置,首先读取水平线下方最近的厘米值,并估算出厘米间隔内水平线对应的毫米值。
5)精密测量(与平板测微器配套使用):将平板测微器套入水准仪中锁紧后即可进行精密水准测量。
旋转测微手轮,使分划板楔形丝与因瓦标尺上最近的厘米格值重合,厘米值直接从标尺上读取,毫米值从测微器的测微尺上读取,两者相加即得观测值。
3.2.3仪器的保养1)清洁:将漆面擦拭干净,吹掉镜片上的灰尘,然后用干净的脱脂棉仔细擦拭镜片。
如有必要,可以蘸一点纯酒精。
不要使用油、汽油或水等液体。
不要用手触摸镜头!擦拭湿仪器,使其完全干燥。
不要将湿仪器存放在包装箱中!保持包装箱内外清洁,经常清洁并保持干燥。
2)贮存:长期存放时,将仪器从包装箱内取出,以便空气流通,防止镜头生霉。
沉降观测方法
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DS3级别。
2、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4、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1.0m,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1.0mm,6、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7、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8、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9、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10、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
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11、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
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数据与评估管理系统V1.0
用户手册
编写用户操作手册的目的是帮助用户充分了解高速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数据与评估管理系统软件所实现的功能、应用范围、使用方法。
一、系统登录
用户需要用户名、密码登录大西客专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系统IP地址
内网:http://10.9.186.19/LoginFail.htm
外网:http://218.26.117.134/LoginFail.htm
2.下载即时通、下载web组件
登录界面下侧【下载即时通】【下载web组件】,分别下载安装。
3.系统登录
方法一:在如上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点击【用户登录】,进入系统界面。
方法二:双击安装好的图标,出现如下即时通登录界面:
输入服务器(即:系统IP地址),用户代码、密码,点击【确定】,出现如下即时通界面:
选择【快捷】,点击【协同办公】,进入系统界面。
4.系统界面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右上侧】:协同办公、项目管理、系统管理等多项内容,每项内容又包含多个功能模块。
本使用说明针对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模块,请选择界面右上侧【项目管理】,关注左侧第一个栏目【沉降评估管理】。
本使用说明以【测试标段-测试单位】为例进行操作说明。
二、观测数据
观测数据包括施工、监理、评估单位数据和监理单位审核四项内容,分别用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评估单位录入观测数据及平行观测数据,同时支持监理单位针对施工单位填报的观测数据的审核功能。
1. 施工单位数据
登录系统【观测数据】,默认【施工单位数据】栏目。
用户选择线路-标段-单位-断面-观测点(即:武汉至黄石-中国建筑-一分部-DK0011+238.89-Y1),右侧界面上侧显示【Y1】观测点的所有观测数据列表,选择序号为3的观测数据变为红色,右侧界面下侧显示该条观测数据的细项内容,供用户浏览和查阅。
【施工单位数据】为施工单位的人员填报观测数据而设置,相关的操作包括界面增加某观测点的观测数据,修改某观测点的观测数据,删除某观测点的观测数据,使用excel表格批量导入某观测点的多条观测数据,和查看观测数据曲线图。
(1) 界面增加观测数据
选择观测点【Y1】,点击【增加】,在右侧界面下侧填写相应信息,确定即可。
(2) 界面修改观测数据
选择观测点【Y1】,点击要修改的3号记录,变成红色,点击【修改】,在页面下侧修改相应信息,确定即可。
(3) 删除观测数据
选择观测点【Y1】,点击要删除的记录,变成红色,点击【删除】,确定即可。
(4) 导入观测数据
选择观测点【Y1】,点击【导入导出】,界面下侧查看提示【断面_观测点】。
点击【下载模版】,保存模版:观测数据模版_桥梁.xls。
打开观测点数据导入模版,填写相应的数据。
点击【浏览】,选择填写好的观测数据模版,点击【确定】,提示【导入成功】。
重新点击观测点,右侧界面可看到导入的观测数据列表。
(5) 导出观测数据
点击【导出EXCEL数据】,可导出当前观测点下观测数据并保存为EXCEL 文件。
(6)数据图
用户选择【观测点】,点击【数据图】,界面右侧下方显示该观测点所有观测记录描绘的数据图形,提供沉降趋势图形化显示。
施工单位人员只可对【未审核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以及导入导出的操作,如果需要修改已审核的观测数据需要联系监理单位【退回修改】,方可操作。
2. 监理单位数据
点击【监理单位数据】栏目,操作同施工单位。
3. 评估单位数据
点击【评估单位数据】栏目,操作同施工单位。
4. 监理单位审核
监理单位审核指监理单位的人员针对施工单位填报的观测数据进行审核,该功能提供通过审核和退回修改的操作。
(1)通过审核
系统默认显示【未审核信息】列表,选择要审核的记录,勾选记录前勾选框(可多选)或点击要审核记录,变成红色,点击【通过审核】。
通过审核的观测数据,可在【审核通过的信息】中查阅。
(2)退回修改
如果施工单位需要修改某条观测记录,必须监理单位将记录退回修改。
监理单位可在【审核通过信息】中,勾选要退回的观测数据,记录变成红色,点击【退回修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均可在【未审核信息】中查阅到该观测数据。
二、智能评估
智能评估指评估单位对观测数据的评估结果,包括综合评估和断面观测点。
1. 综合评估
登录【智能评估】,系统默认【综合评估】界面,显示某评估单位针对某段里程范围内的综合评估结果列表信息。
选择要查看的列表信息,变成红色,界面下侧显示评估结果细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