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施一公寄语青少年: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圆满举行56个创新项目获一等奖
8本刊综合消息: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
此次创新大赛终评活动于8月13—19日在上海举行。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首次在高校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含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15个国家的70余位国际代表参赛,1000多万名青少年参与,展示了近5000项创新成果,参赛规模创历届之最,56个创新项目获一等奖。
来自全国的34个代表队的500名参赛青少年,200名科技辅导员,130名评委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15个国家的70名代表,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领队、观摩团、媒体等共1500多人参加开幕式。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中国科协党56个创新项目获一等奖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中国科协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本届大赛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波,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校长陈群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和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科协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作主题演讲。
尚勇在致辞中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要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
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任,将传承到大批当代青少年创新人才的肩上。
长期以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关心和指导,得到了许多声誉卓著科技专家的参与支持。
大赛主办部门一直致力于把创新大赛打造成广大小科技爱好者们的“学术交流年会”,在这里同学们不仅能和同龄人分享创新探索过程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有机会在大赛中结识不同学科的科技专家,在问辩过程中与他们分享研究心得,得到指点。
施一公科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
施一公科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今天,我观看了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先生给我们讲的《开学第一课》。
这于我而言,是又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感慨颇多!在这堂课上,他送给同学们八个字:“独立”+“思考”、“尊重”+“科学”,并仔细解释了为什么要重视它们。
第一个就是要独立,要学会独立思考。
我们虽然还没有成年,但也应该尝试着逐渐独立和自立,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应该用自己独立的眼光审视世界。
没有独立,就很难有今后对世界的判断和对世界的认识。
任何人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一开始总会有各种标新立异的想法,也许有些观点不被社会接受,也许有些观点是错误的,都没有关系。
独立思考的价值是一辈子的,将来工作中走上社会甚至走出国门,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受益于独立思考的行为和能力。
第二,先生讲了尊重,并要学会尊重科学。
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是尊重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
我们可以谦虚、可以谨慎,有时候也可以外圆内方,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需要做到尊重自己。
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让自己在社会中、在学习上走下去。
但只是尊重自己还远远不够,只有尊重社会才会变得很独立。
这个社会是需要包容和彼此理解的。
而理解和包容的背后就是尊重别人。
你尊重了自己,同时尊重了别人,社会自然会有包容、和谐发展,社会环境自然会让你赏心悦目,世界也会变得平和。
尊重科学——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是对自然界客观的描述。
应该说,它是近似真理的一些东西一些存在。
只要大家开始相信科学,很多事情都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释。
科学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也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必须尊重科学。
作为一名结构生物学家,在“第一课”中,施一公先生结合抗击疫情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人们从发现X射线到利用X射线来造福人类的故事。
他用X射线的发展史告诉学生:“科学发现,基础研究,是决定现在和未来最根本的力量。
”最后,施一公还叮嘱同学们紧张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他说“爱体育、爱科学、爱锻炼、爱学习。
教室一去如故,操场常来常新,学习锻炼两不误!”这是一位学者人生分享,是一个长辈对后生们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
科学家进课堂施一公讲话概要
科学家进课堂施一公讲话概要
科学家进课堂施一公讲话概要
以科学创新知识,开探索学识之思。
2月24日下午,市教育局督学林月周,
温五十八中党支部书记、校长都奇志及副校长曾书怀和全体师生在松台厅与全省500多万中小学师生一同在线收看了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百名科学家进中小
学课堂”启动仪式暨“科学第一课”活动直播。
在“科学第一课”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为大家带来了“少年中国说”一课。
施一公老师分享留美幼童学习强国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不仅能武装自己,更能强大祖国。
正式进入课程,施一公最先讲述了“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
科学就是实事求是、探求未知,是近在身边的生活,向着生活发问,也是远在天外的宇宙,探寻着事物的起源。
施一公老师提出养成科学的思维需要勤思考多发问、勤观察多动手、敢怀疑不盲从和敢挑战不怕输。
施一公老师在“科学很炫酷,科学很好玩”中,向我们展示着微观世界的结构之美。
“学好科学,创造你的未来。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以科技、教育的力量,改变着中国的命运。
书中的“科教兴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学习道路的目标之一。
让我们用科学武装头脑,以实践丰富自我,探索更多可能!
施一公教授在参加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作了演讲报告。
精彩的发言内容引发了诸多学子的共鸣。
施一公观后感
施一公观后感介绍施一公(Yi Gong Shi)是中国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医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是首位将动物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应用于人类胚胎上的科学家,这一突破性的研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
我有幸参加了施一公的学术讲座,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个人简述施一公出生于1962年,他在复旦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并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获得了博士学位。
之后,他回到中国,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并成为了北京大学基因组研究所的所长。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因编辑和基因组学,在这个领域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广受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
学术讲座回顾施一公的讲座主题为“基因编辑与未来的医学”。
他首先介绍了基因编辑的概念和技术原理,让我们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直接修改生物体基因组的工具,通过引入、删除或更正基因序列,可以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进行精确控制。
施一公通过实例讲解了基因编辑在基础研究、治疗疾病和改良植物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并展示了自己团队的一些研究成果。
在讲座的后半段,施一公重点介绍了他的重大突破——将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应用于人类胚胎上。
他详细讲解了他的团队如何使用CRISPR-Cas9系统,在人类受精卵阶段实现精确的基因编辑。
这项研究的突破性意义在于,它为解决一些遗传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广泛讨论。
施一公对于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他个人对于伦理问题的看法和应对方法。
整个讲座过程中,施一公的言语简洁明了,逻辑严密有条不紊。
他用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使得在场的观众都能够很好地跟随他的思路。
同时,他对于问题的回答也十分准确和详细,展现了他对于自己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和广博知识。
感想与思考通过参加施一公的学术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力量。
作为一名年轻的学者,施一公用他的努力和才智,让人类对于基因编辑和未来医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施一公:用科学报国才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耀
施一公:用科学报国才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耀作者:阿枫来源:《时代邮刊·下半月》2020年第10期1989年,施一公从清华大学毕业,选择出国留学,用了10年时间,從一位普通的留学生蜕变成世界著名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10年后,他却放弃美国国籍和国外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国。
他说,用科学报国才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耀。
能为生他养他的国家做点事儿,比什么都重要。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父母都是大学生。
施一公自小聪颖,学习成绩一直都是数一数二,高中考入河南实验中学,更是拿到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与数学联赛的冠军。
国内诸多名校向他伸出橄榄枝,施一公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极其冷门的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毕业后,施一公决定去国外闯一闯,看看更大的世界。
于是便申请了美国霍普金斯大学。
初到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嘲讽和质疑不在少数。
施一公靠着自己的努力跟韧劲,再加上过人的天赋,在学习上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成功拿到了美国的全额奖学金,攻读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段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他的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综合素质稳步增强。
1997年,施一公的博士论文还没写完,普林斯顿大学就邀请他去当讲席教授。
普林斯顿是全球诞生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之一,当年爱因斯坦也曾经在这里教书。
于是,36岁的施一公便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生物学系的终身讲席教授。
这在国外高校已经是很高的级别了,而且还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
施一公创造了一个历史。
然而,在国外生活了10年,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他,作出一个让人惊讶又敬佩的决定:放弃国外的高薪工作,返回国内发展。
2008年5月15日,施一公回国参加四年一次的中国生物物理学年会。
清华大学的党委书记亲自找到他,恳切地对他说:“现在国内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清华更需要你,你可否全职回到国内,担纲起医学和生物学的旗帜性人物?”一番话,让施一公不由得心潮澎湃:“每次坐飞机回国,我都很兴奋和激动,但是离开中国的时候,我又很惆怅和惭愧的,觉得自己不是中国变化的一部分。
施一公: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施一公: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作者:刘红伟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16年第09期“同学们,大家也许会诧异:为什么要…义无反顾地追求科学、创造技术‟?原因很简单:当今的中国异常喧闹。
”这是发生在8月14日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上的一幕。
是日,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体育馆隆重拉开帷幕。
来自全国34个代表队的500名参赛青少年,200名科技辅导员,130名评委以及来自美国、德国等15个国家的70名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领队、观摩团、媒体等共1500多人参加开幕式。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出席开幕式并作题为《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的主旨演讲。
面对以青少年参赛选手、科技辅导员和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现场观众,施一公带着略显沉重的语气,多次发问——“一个大国怎样才能避免挨打?”“社会进步与文明创造的原动力究竟在哪里?”他同时作答:“中国的创新转型发展,必须也只能依靠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古英雄出少年!看着你们,忍不住想起我们的青少年时代。
”看着在座的年轻人,施一公表示“感慨万千”。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施一公特别援引1900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话语与大家共勉。
“20世纪初、清朝末年的中国,内忧外患,落后挨打,有志少年只能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民族救亡,却无法施展民族振兴的鸿鹄之志”的现实,令施一公感觉十分痛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担负着抗日救亡的重任,抵御外辱、在前线战场奋勇杀敌。
”讲到这里,施一公专门提及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而设立的西南联大。
他指出,在当时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抗日后方的昆明,西南联大的教师和学生,坚守科教救亡的信念,刻苦努力,产生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奖得主,以及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芳允、屠守锷等两弹一星元勋在内的一大批杰出的青年才俊,同时也取得了科学研究上的一系列突破,演绎出中国科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施一公:优秀学生应该具备的三大品质
施一公:优秀学生应该具备的三大品质在今年的两会上,以敢言著称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风格依旧。
他表示,中国绝大部分大学建设出发点是就业,但最优秀的大学不仅仅为就业,而要培养经济、法律、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学科领袖,不是为就业服务的……他还提出,在遭遇重度雾霾天气时,中小学要延缓体育课,或是取消室外活动。
这些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那么,对于人才培养,对于学生发展,他又有什么观点呢?小编向您推荐一篇文章。
这是他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学生学术交流会上的发言,他生动讲述了数个令其记忆深刻的故事,以及他理解的优秀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
优秀学生一定肯于付出时间之前总会有学生问我:“施老师,曾有老师和同学跟我说,成功不仅要靠努力,还要依赖运气,运气很重要。
”我很不赞成这个观点,因为运气完全是靠你的努力创造出来的,它不是独立于你的努力之外的,我完全不认为“天上会掉馅饼”,从来不会。
你们当中也许有很多人觉得目前做科研做得很辛苦,在此,我想举一个例子。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生物系)首位系主任,我们叫他老蒲——蒲慕明。
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学者,2001年前后曾登上了美国媒体的头条新闻,因为他给实验室的每位学生都发了封邮件,信中有句话说:“你必须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工作(you have to work as hard asyou can)”。
这封邮件一周内在网上被转发了两万多次。
像老蒲这样卓有建树的学者,他曾在1990-1992两年时间里在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了9篇文章,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他曾对实验室的学生们说:“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每个礼拜都要至少工作60个小时。
”这样计算下来,每天都要工作8小时以上。
这8小时,绝对不包含任何休闲的时间,而是完全都在集中精力做研究。
如果你的专业是生物科学的话,你要站得两腿发麻,像灌了铅似的,像这样刻苦的学习,才叫作工作。
开讲啦施一公演讲稿:知足常乐是创新的大敌
开讲啦施一公演讲稿:知足常乐是创新的大敌我还挺紧张的,我想先问一下在座的有没有我们河南老乡?(有!)几乎占了一半儿了,因为我是河南人,还是驻马店人,所以到哪儿呢我都要先认一认老乡,我想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
我其实就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产物,到现在为止。
我很幸运,我没有考试,是保送去了清华大学,入学的时候,懵懵懂懂,从学校里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对这个世界看得很明白了,但是在清华的一件事情对我影响非常之大。
那就是我在大学三年级刚刚入学的时候,我亲爱的父亲突然之间离我而去。
在9月21日上午,第四节课最后一节课下课之前,我们班的教室里突然进来一位传达室的老大爷,他就问大家,他说不好意思,我打扰一下你们,在座的有没有一个叫施一公的?我说我就是,他说你家里出事了,赶快出来。
我当时心一凛,不知道什么事儿,出来以后看电报上,我大姐发来的只有七个字:父病危,速归速归!我拿着书包,没有回宿舍,就往火车站跑,点半就跳上了第一班去郑州的特快上。
我很少流泪,应该说我都不知道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流过眼泪。
但是在火车上我一直忍不住,我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
晚上九点多火车到郑州,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等待公共汽车,我是从郑州火车站跑回家里,就是希望能够见我父亲一眼。
但是在家的楼下,到楼门口的时候,看到的是几个花圈。
那个时候我已经非常绝望, 仍然想象这不是我的父亲, 我跑上四楼,敲开门,看到家里的花圈,看到我父亲的挽联,当时我 很崩溃,我无法抑制我的感情。
其实我的父亲在两天之前下班的 路上,被出租车司机疲劳驾驶撞倒了, 这个司机把我父亲送到医院急救急诊室的时候,我父亲还只是昏迷。
我们事后看记录,当 正常施救,我父亲会看到我今天。
可是当时急救室里有一条规定, 任何人如果到急救室以后要先交五百块钱押金才能施救, 年五百块钱比现在我想五十万都难凑。
当时这个司机开着车, 花的时候,我父亲脉搏已经没了,零,心跳、血压都没有了,测不 出来。
施一公演讲谈成才:敢于挑战学术权威
施一公演讲谈成才:敢于挑战学术权威“选择了生命科学研究这条路之后,我会将这条路走到黑”。
4月4日晚8点,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座无虚席,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与华农学子畅谈他对“成才”的体会。
身入科研二十余载,施一公用“热衷”一词来诠释了自己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
“做生物本身就是excellent,我对它充满了享受与欣赏。
”提及在国内外的求学成长之路,施一公回忆起在清华大学学习生物学以及之后在国外读博士、博士后的故事。
“曾经的我对生物并无很大兴趣,也曾想过行政和经商,但这些路被现实一次次堵死之后,我仍旧继续着我的生命科学研究,并要将这条路走到黑。
”“我只希望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告诉身边人,把我笃信无疑的心里话告诉身边人,所以这个偏见也是我个人主观性的看法,对大家仅仅是一个参考。
”关于培养学生成才问题,施一公有自己的看法。
“能够成才的人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既能顺应外界与人融洽相处,又能有自己的个性坚持自身观点。
”施一公总结了“成才”四要素:时间的付出、方法论的改变、挑战学术权威、做一个有脾气的人。
“时间的付出会比我们想象的还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要享受这个奋斗历程。
我丝毫不觉得博士后的生活很苦,人若有信念的支持,只会感到充实。
”在谈及方法论的改变,施教授解释:“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去利用,而是学习思维方法,当今研究生、博士生培养应注重培养思路。
”现场有同学询问他是如何挑战权威的。
施教授向大家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
他读博士时的导师兼系主任Jeremy Berg身高193公分,体重一百公斤,充满激情,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
一次组会时,Berg兴奋地做了满满一黑板推演,最后得出“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成立”。
“如果这是一个普通人,我们可能只会认为他是一个疯子。
”施一公笑谈,“可这是一个学术权威做出的论证,当时其他几个博士生都面面相觑,不敢做出判断。
”由于在清华打下的扎实物理化学基础,施一公看出了推导过程中的错误。
施一公:一心为公赤子心
施一公:一心为公赤子心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4年第7期今年3月31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颁奖典礼上,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双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荣获2014年爱明诺夫奖。
由于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他成为爱明诺夫奖自1979年设立以来的第46位得主,同时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施一公1989年从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后来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是该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2008年初,施一公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条件,全职回清华大学工作。
“作出回国的决定,只用了一个晚上。
很多人认为我疯了。
连我在美国的亲戚都觉得我脑筋有问题。
”“就科研环境来讲,国内大学目前还无法与普林斯顿比肩,但回国就是出于一种特别朴素的感情,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他说。
回到清华后,施一公的工作状态堪称“玩命”:没有节假日,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夜里两三点,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个多小时……“您为什么要这么玩命?”不少人这样问他。
“如果不这样,对不起回国后注视我的眼睛。
”在国外总觉得是旁观者回国后,40岁的施一公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
当时,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研顺风顺水:有一整层楼的实验室,每年科研经费200万美元;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也给他1000万美元的经费资助。
可施一公说:“在美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个旁观者。
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生物学的变化、清华的变化,都和我有关。
”回国后能否续写辉煌?施一公坦陈,自己当初压力很大。
“我对咖啡敏感,喝完就心跳加速,可是回国以后必须喝。
”争分夺秒的施一公,对咖啡产生了被动依赖。
超常付出,换来不俗成果。
施一公院士寄语
施一公院士寄语1. 勤奋努力,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
2. 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虚心向他人学习。
3. 坚持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探索。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5. 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6.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7. 培养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8. 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气馁。
9. 培养自律和自控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
10.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11. 坚持追求卓越,不满足于平庸和现状。
12. 培养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为社会做出贡献。
13.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14.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身心健康。
15. 培养坚韧的意志力,面对挫折时不轻易放弃。
16. 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盲从和轻信信息。
17.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表达和倾听。
18.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寻找学习机会。
19. 培养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倡导可持续发展。
20. 培养对文化和艺术的欣赏能力,提升审美素养。
21. 培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关注社会问题和挑战。
22. 培养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23. 培养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传承中华文化。
24. 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保护生态环境。
25. 培养对道德和伦理的关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6. 培养对未来的远见,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
27. 培养对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自信。
施一公自我突围读后感
施一公自我突围读后感施一公,这位著名的中国分子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以其独特的学术视角和卓越的科研能力,一直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引领着突围的步伐。
他的自我突围,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的不断突破,也反映在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上的不断超越。
阅读《自我突围》这本书,我深感施一公教授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高的启示意义。
在《自我突围》一书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施一公在学术生涯中的种种挑战与突破。
例如,在博士后阶段的研究方向选择时,施一公舍弃了当时热门基因组学,而是选择了在当时中国并不受重视的结构生物学。
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他的前瞻性和勇气,更反映出他对于科学研究的深刻理解。
他曾说:“一个科学家,首先要热爱科学,对科学有热情;第二要有做原创的决心;第三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
”这种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对原创的决心,以及远大的目标,正是他在自我突围中的关键力量。
除了学术上的突破,施一公还在教育上进行了自我突围。
在这一过程中,他展现出了对于教育改革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在生活态度上,施一公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围。
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认真负责。
他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就并不取决于他的能力和机遇,而取决于他有多大的决心和热情。
”这种决心和热情,使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自我突破。
对我而言,《自我突围》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部人生启示录。
施一公教授的自我突围精神,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他教会了我如何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计划。
只有有了目标,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计划,更好地面对挑战。
其次,他让我明白,在科学研究中,热爱和热情的重要性。
只有热爱科学研究,才能保持持久的动力,才能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最后,他让我认识到,在教育改革中,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施一公自我突围读后感悟
施一公自我突围读后感悟
施一公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中国科学界和国际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自传《自我突围》记录了他从一个普通家庭出生,通过不懈努力和坚持追求卓越的经历。
读完《自我突围》,我对施一公的故事感到非常震撼和启发。
他的经历告诉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
首先,我被施一公的坚定信念所深深打动。
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对科学的热爱和渴望使他走上了科研之路。
这种对科学的坚定信念不仅让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探索,也让他能够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其次,施一公的努力和追求卓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不仅在学习上勤奋努力,还不断挑战自己、追求突破。
从他的故事中可以看到,科学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失败和挫折。
但是,施一公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获得了世界级的突破。
最后,我从《自我突围》中学到的一个重要教训是,人生没有捷径。
施一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他多年如一日的努力和付出换来的。
他告诉我们,只有付出足够的汗水,持之以恒地坚持追求,才能在人生中实现突破。
在读完《自我突围》之后,我深深地被施一公的故事所感动和激励。
他的坚定信念、努力和追求卓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并实现自己的突破。
科学第一课观后感施一公2022
科学第一课观后感2022施一公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想必大家都倒背如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这句话铿锵入耳,振奋人心。
今天的“百名科学教进校园”的网络直播课中,给我们授课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瞧他,高高瘦瘦,一身西装革履,精神抖擞。
一开口,中气十足,颇有演说家的风范。
他讲到,在20世纪初,有一群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他们深知要用科学武装自己,在硝烟滚滚的年代发奋苦读去海外留洋,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毅然抛下在国外的优渥条件,回到祖国为国效力。
他们是坚定的,面对外国的软硬兼施,他们仍不动摇;他们是智慧的,毫无疑问,在战火弥漫的时代,是他们用脑子挑起了国家的大任。
施校长对正值青春的少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他的课堂中我进一步了解了科学,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原来,科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那么深奥,其实科学无处不在。
科学家也不一定非要是智力超群的天才,可能是是那些看起来呆呆的,总是睁着好奇的大眼睛问你“为什么”的怪孩子。
牛顿因为被一个落下的苹果砸了一下,砸出了个响彻全世界的“万有引力”;伽利略因为看到教堂的钟摆在摆动,看出了单摆时间与摆幅无关,命名了个摆线。
这和他们有多天才,有多聪慧没有关系。
在生活中谁没看到过东西掉下去?谁没看到国一个长长的,直直的东西在晃来晃去?但,真正能发现这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理的,还是那些有点招人烦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地球上生活着很多生物,当之无愧的霸主必然是人类,但其他生物对这个世界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很多生物为人类的科学研究作出了必不可少的引领作用。
比如苍蝇的复眼让人们发明出了蝇眼照相机,松鼠的尾巴让发明降落伞的人产生了灵感……施校长在课上讲到了一个特别神奇的现象:帝王蝶为什么会认识路?帝王蝶是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种很大很漂亮的蝴蝶,它们横跨北美从北到南迁徙到墨西哥,中途却不会出一点差错,精准到可以立马找到自己在某一棵树上建的窝。
自我突围施一公读后感
自我突围施一公读后感(原创版)目录1.施一公的人生经历与成就2.《自我突围》的主要内容3.读后感想:科学的力量、自我挑战的重要性、如何实现自我突围4.对我国科研领域的启示正文施一公,一位享誉世界的生物学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一直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具有崇高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位充满激情和追求的科学家。
我阅读了他的著作《自我突围》,深受启发,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自我突围》是一部关于科学、人生和创新的书,书中讲述了施一公的人生经历、科研历程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施一公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成长为世界顶级科学家的。
同时,书中还分享了他在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于如何做出创新性研究的独到见解。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科学的力量是巨大的。
科学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施一公在书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做科研,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我挑战的重要性。
在科研领域,我们要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才能够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实现自我突围。
施一公认为,要想实现自我突围,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最后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这些观点对于我国科研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科研人员的基本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要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敢于突破。
总之,《自我突围》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施一公的人生经历和科研成就,还能够学习到他在科研领域的经验和心得。
这对于我们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施一公开讲啦:少年壮志不言愁
施一公开讲啦:少年壮志不言愁施一公教授拟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公示,在2015年8月26日结束。
8月28日,施一公院士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主讲了题为“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报告。
报告中,施一公详细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分享了求学路上的“迷茫”和感悟。
对于研究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施一公也给出了若干建议。
全文如下: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年之前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
这是一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我的成长之路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趣、没想好未来发展该怎么办?其实我想讲的是当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几年前,我也没有想好,也非常迷茫。
这种迷茫一直到1995年,博士后完成之后才隐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下定了决心。
当时的迷茫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大学选择专业。
我不像在座的一些人,大学入学时就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想学经管、建筑、生命、化学、工程,等等。
我当时保送大学,报名的清华的第一专业可能大家想不到,是机械系(掌声)。
在报机械系之前还报名了北大的物理系。
直到85年5月份清华老师来招生时对我说,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掌声)。
我当时是第一次把生物和化学连接在一起,当时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原来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于是阴差阳错地上了生命科学这条船。
我是数学竞赛河南省第一名,保送到清华,数理能力很强。
在座数理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可能有同样的纠结,数理好往往学生物、化学不灵。
我曾和生物学竞赛的同学讲,千万不要自卑,数学物理竞赛好的是有小聪明,生物竞赛好的有大智慧。
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我今天说的很多内容可能都有争议。
开学第一课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为中学生讲述:独立思考和尊重科学!
开学第一课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为中学生讲述:独立思考和尊重科学!展开全文编辑:Anlin导语: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得主、西湖大学校长。
4月19日,在杭州初高中全面恢复教学前夕,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为中学生们上了“开学后第一课”,并送给同学们八个字:独立思考、尊重科学!01 独立他在演讲中表示,希望中学生能逐渐的独立,用自己独立的眼光去审视世界。
在生活中一点点独立起来、自立起来,没有独立就很难有今后一点点对社会的判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02 独立思考要用心观察世界,学会基于自己的观察、比较做出判断。
他说,独立思考的背后是批判性的思维,无论是谁跟你说一件事、讲一个故事,自己要形成判断力。
独立思考价值是一辈子的事情,不仅是学习,还是将来在社会中,甚至走出国门,都会受益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
03 尊重施一公说,首先要尊重自己。
任何一个人在成熟过程一定是尊重自己的过程,可以谦虚、可以谨慎,也可以有时候外圆内方。
但仅仅是尊重自己远远还不够,如果仅仅尊重自己,这个社会会变得很对立。
他对同学们说,在过去两个月的网课过程中,大家通过网络搜索消息、看新闻,会有很深的感触。
这个社会需要包容,需要彼此理解,而包容和理解的背后是需要尊重别人。
你尊重了自己,同时尊重了别人,社会自然会有包容,自然可以和谐发展,世界会变得平和。
04 尊重科学施一公向中学生们通过X射线的发展史,阐述科学是需要合作、需要激励,在求真、寻求自然界的规律。
从1895年伦琴先生发现X射线,到2020年周强研究员运用结构生物学的手段,解析了ACE2和S蛋白的一个复合物结构。
施一公通过一段科学故事来阐述,科学发现、基础研究,是决定现在和未来最根本的力量。
他希望同学们,能更多、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力,给周围的社会,给关爱你的人,带来更加无愧于自己、先天的贡献。
施一公先生从事科学研究近30年。
他说,每当他在实验室有新的研究成果或科学突破时,他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愉悦。
施一公 校长的责任
施一公校长的责任
佚名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品牌》
【年(卷),期】2022()8
【摘要】“中国的创新转型发展,必须也只能依靠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这是2016年本刊记者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时他表示,同时,他希望“让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每一位公民崇尚、欣赏和践行的精神和态度。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材生,母亲也有着不低的文凭,从小他与两个姐姐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总页数】2页(P33-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为什么极其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到国外不能脱颖而出?
2.施一公: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3.责任在心,做一个智慧的校长-张家港市第二中学顾飞校长的责任教育实践
4.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做学问,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智商
5.施一公——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全职执掌西湖大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新需要冒险的勇气
创新需要冒险的勇气
刘燕影
【期刊名称】《世界科学》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冒险是文明的本质”,在过程哲学家怀特海看来,“要提高和保持文明,冒险是很重要的。
”盘点近期的世界科学事件,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揭晓、中微子超光速实验以及乔布斯的辞世无疑令世人瞩目,而其间闪烁着的创新的冒险精神也引入深思。
【总页数】1页(P1-1)
【作者】刘燕影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12.1
【相关文献】
1.创新需要特别的勇气和毅力 [J], 王永民
2.施一公: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J], 刘红伟
3.创新需要自信和勇气 [J], 丁品森
4.创新需要自信和勇气 [J], 丁品森
5.创新需要一种勇气 [J], 邵燕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生物学家施一公寄语青少年: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作者:刘昕璐
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16年第01期
刚刚过去的暑假,上海承办了一项重要的赛事——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大赛已有30多年的历史,搭建了全国青少年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今年,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在创新大赛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并寄语青少年: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施一公说,身处这个时代,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水平、尖端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居安思危,也许从西南联大开始的科教救亡在今天应该被赋予崭新的寓意:像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快速崛起、负责任的和平大国,必须在科技和教育方面引领世界,才能让国家安全和百姓福祉得到保障、让世界更加理性健康地发展。
施一公认为,在这样一个大格局下,这一代人肩负重任。
“我鼓励你们每一个人以天下为己任,义无反顾地追求最前沿的科学、创造最先进的技术,为中华崛起和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
施一公说,1978年,他11岁,看到过一幅标题为“落后就会挨打”的漫画:一个梳着长辫的中国人弓着腰、被一个外国士兵从后面殴打,栩栩如生的画面至今在脑海里,印象深刻。
他想再次问问大家:一个大国如何才能避免挨打?一个大国的底气究竟来自哪里?一个大国的安全最终靠什么保障?社会进步、财富创造的原动力又来自何方?“我相信,任何一个接受过基本教育的公民,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回答:来自科学技术!一个科技不领先的国家就难免受气挨打!请我们彼此叮嘱、牢牢记住: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科学技术是最终的话语权!”施一公说,中国的创新转型发展必须、也只能依靠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我鼓励每一位参赛的同学都作为科技创新的信使和践行者,不仅坚持自己的信念,同时也用这种正能量影响自己周边的年轻人,用自己踏踏实实的行动为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大家一起用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托举起中华民族灿烂的明天,也同时为世界文明和进步做出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施一公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