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型舞毒蛾中国地理种群飞行能力初探pdf

合集下载

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

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

A FLP A n l sso if r ntG e g a hi pu a i nso h y s o h , a y i fD fe e o r p c Po l t o ft e G p y M t
L ma t adsa L pd pe a L ma ti a ) y nr i r( e io tr : y nr d e i p i
d s rs mp e olce fo i pa a ls c l td r m d f r n lc to s f Ru sa, Mo g l e if e t o ain o si e n oi J p n, Un td tts f Ameia n Chn a, a a i Sae o e rc a d ia,
过PU A P软 件 对 A L F P数 据 进 行 U G 和 N 树 的 聚 类 分 析 以及 遗 传 距 离 分 析 , 果 表 明 : PM j 结 5个 地 理 种 群 舞 毒 蛾 明
显 分 成 欧 洲 型 ( 国 种群 ) 亚 洲 型 , 中亚 洲 型又 可 分 成俄 罗斯 、 美 和 其 日本 、 国及 蒙 古 3个 类 群 。美 国种 群 间遗 传 变 中
异 比其 他 种 群 较 大 , 国 种 群 与 美 国 种 群 遗 传 距 离 最 大 , 与 蒙 古 种 群 遗 传 分 化 最 小 。从 分 子 水 平 上 研 究 舞 毒 蛾 中 而 不 同种 群 的 遗 传 分 类 情 况 , 示 利 用 A L 揭 F P分 子 标 记 技 术 可 以 区 分 舞 毒 蛾 不 同 地 理 种 群 的 基 因 型 , 研 究 舞 毒 蛾 的 为
起源 、 入侵 与 扩 散 、 传 与 变 异 以及 检 疫 措 施 的制 定 等 方 面提 供 科 学 依 据 。 遗

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

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

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第47卷第l0期2011年lO月林业科学SCIENTIASILV AESINICAEV o1.47.NO.100ct..2011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基于AFI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钱路安榆林徐梅杨晓军朱宏斌(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京210001)摘要:舞毒蛾是一种食性很广,危害很大的世界性林木害虫,根据其地理分布和生活特性,现在被分为亚洲型和欧洲型2种.对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日本,美国和中国5个地理种群,共26份舞毒蛾样品进行AFI—P分子标记研究.成功建立并优化舞毒蛾AFLP分析体系,从1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对扩增条带多,多态检出率高的荧光标记引物组合,利用CEQ一800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及数据分析,共检测到507个多态性位点.通过PAUP软件对AFLP数据进行UPGM和Nj树的聚类分析以及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5个地理种群舞毒蛾明显分成欧洲型(美国种群)和亚洲型,其中亚洲型又可分成俄罗斯,日本,中国及蒙古3个类群.美国种群间遗传变异比其他种群较大,中国种群与美国种群遗传距离最大,而与蒙古种群遗传分化最小.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舞毒蛾不同种群的遗传分类情况,揭示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区分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的基因型,为研究舞毒蛾的起源,入侵与扩散,遗传与变异以及检疫措施的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舞毒蛾;AFLP;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中图分类号:s7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488(2011)10—0104—07 AFLPAnalysisofDifferentGeographicPopulationsoftheGypsyMoth, Lymantriadispar(Lepidoptera:Lymantriidae) QianLuAnYulinXuMeiYangXiaojunZhuHongbin (JiangsuEntry—ExitInspectionandQuarantineBureauNanjing210001)Abstract:Thegypsymoth,LymantriadisparLinnaeus,isoneofthemostseriousinsectpestsof palaearcticandnearcticforests.Accordingtotheirgeographicaldistributionandbiologycharacteristics,theyweredi videdintotheAsianandEuropeantypesofpopulations.Weused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P)to detectgeneticdiversitieswithinandamongthegypsymothpopulations.Threefluorescent—labeledAFLPprimercombinationswereusedon26,J. disparsamplescollectedfromdifferentlocationsofRussia,Mongolia,Japan,UnitedStatesof AmericaandChina,detectingatotalof507polymorphicfragments.Geneticsimilaritiesbasedonthesedatawerec alculatedandcluster analysiswasperformedtographicallydisplaygroupingsbetweenpopulations.三.disparsamplesfromtheseareasweie groupedtogethercorrespondingtotheirorigin.TheresultsupportedanobservationthatAme ricanpopulationhasgreater geneticvariationthanotherpopulationsandhasalongestgeneticdistancewiththepopulation ofChina.Therewasthe smallestgeneticdifferentiationbetweenMongolianpopulationandtheChinese.Theresults demonstratethatAFLPanalysis isasensitivetechniquefordistinguishinggenotypesfromdifferentgeographicoriginsandpr ovidessufficientadvicetbrthestudyoftheoriginsofthegypsymoth,invasionandproliferation,heredityandvariation,aswellasdevelopingquarantinemeasureS.Keywords:gypsymoth;molecularmarker;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 P);geneticdiversity舞毒蛾(Lymantriadispar)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毒蛾属(Lymantria),其原产地为欧亚大陆,北到瑞典,挪威,俄罗斯远东地区,南到非洲西北海岸线,东到日本岛(Gieseeta1.,1979).舞毒蛾的寄主范围广,危害大,是世界性林业大害虫(王丽珍等,2006).Pogue等(2007)根据雌性舞毒蛾翅的有无或1{_行能力的强弱,将舞毒蛾分为3个亚种,即欧美亚种(L.dispardispar),亚洲亚种(L.disparasiatica),日本亚种(L.disparjaponica).而在这之前,欧洲亚种被称为欧洲型舞毒蛾,而亚洲亚种和日本亚种则被统称为亚洲型舞毒蛾(Keena,1994;1996:Wallner收稿日期:2010—03—10;修回日期:2010—08—04.基金项目:国家质检总局亚洲型和欧洲型舞毒蛾分子标记研究项目(2009IK266);科技部中美货物木质包装害虫调查监测及处理技术研究国际合作项目(2009DFA31950).第l0期钱路等: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l05eta1.,1994;1995;Baranchikov,1989).1869年,欧洲型舞毒蛾被错误引入美国马萨诸塞州(Forbusheta1.,1896),后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迅速扩散,为害林木面积达200万hm(钱天荣,2000).1991年在加拿大温哥华港口附近首次发现亚洲型舞毒蛾,随后在加拿大哥伦比亚,范库弗峰,美国华盛顿,俄勒冈,北卡莱罗纳,爱达荷,得克萨斯等地也相继发现(Gibbons,1999).美国对发现的疫情实施了根除措施.为了防止亚洲型舞毒蛾再次传人,美国先后对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等地的船舶实施特别检疫措施.2007年以来,美国也曾多次与中国举行会谈,提出拟对来自中国的船舶,货物及木包装实施同类检疫措施.因此,为了应对相关技问题的需要,避免来源地的混淆,研究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提出其鉴定方法,显得极为重要.尽管舞毒蛾存在生物学和形态学上的差异,但至今仍没有完全可信的形态和行为特征可以用来区分舞毒蛾不同基因型.因此,生化标记和基因标记技术常被用来区分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同工酶实验揭示了日本,欧洲,美国种群间的基因差异(Harrisoneta1.,1983),Bogdanowicz等(1k993)报道了用线粒体DNA作为舞毒蛾来源的示踪诊断, Pfeifer等(1995)运用PCR与内切酶技术分析核糖体DNA,区分了亚洲和北美种群.近年来,RAPD技术和AFLP技术也被用来作为舞毒蛾不同种群的分子标记(Garnereta1.,1996;Reinekeeta1.,1999).AFLP(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是在RAPD和RFL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它既具有RAPD标记的随机性,方便性,又具有RFLP标记的专一性和可靠性,所以被称为"最有力的分子标记"(Zabeaueta1.,1993;郑先云等,2003).笔者利用AFLP技术研究了采自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日本,美国和中国5个地理种群,共26份舞毒蛾样品的遗传多样性,为研究舞毒蛾的起源,入侵与扩散,遗传与变异以及检疫措施的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昆虫选用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日本,美国和中国5个地理种群,26份舞毒蛾成虫(卵),另2份栎毒蛾(Lymantriamathura)样品作外类群分析,详见表1.除黑龙江和吉林品系为作者采集外,其余虫样均为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王宝德博士馈赠.所有样品一70℃保存.表1试验所用虫样信息①Tab.1GeographiclocationandyearofcollectionofL.disparandL.mathurausedforAFLPanalysis①LM1,LM2:栎毒蛾样本,作为外类群分析L.mathura,for outgroups.l06林业科学1.2主要试剂限制性内切酶EcoRI,MseI(MBI公司),T4一DNA连接酶,TaqDNA聚合酶(Takara公司);AFLP接头:EcoRIadapter,MseIadapter;AFLP引物:E0和M(预扩增引物),选择性扩增引物E—ACA,M—CAG,M—CAT,M—CTC,接头和引物均由英俊公司合成,序列信息详见表2;Beckman公司CEQ试剂:DNA标准分子量(dNASizeStandardKit一600),分离缓冲液(separationbuffer),分离胶(separationge1),上样缓冲液(1oadingbuffer).表2荧光AFLP分析中的接头,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引物序列①Tab.2oligOnucIeOtideadaptorsandprimers usedforAFLPanalysis名称Name代码Code序列Sequences&0RI接头EcoRIadapterMselY~~头MseIadapter预扩增引物EoPre—amplificationprimerM0E—ACA选择扩增引物M—CAG...唧pi.耻iM—cATpnm.erM—CTC5一CTCGTAGACTGCGTACC一35一AATrGGTACGCAG1℃TAC一35一GACGATGAGTCCrGAG一35一TACTCAGGACTCAT一35一GACTGCGTACCAArrCA一35一GATGAGTCCrGAGTAAC一35一GACTGCIACCAA1TI℃ACA一35一GA1'GAGTCCTGAGTAACAG一35一GATGAGTCC1IGA(AACAT一35一GATCAG1,cCTGAGTAACTC一3①E—ACA经CY5荧光标记,E—ACA分别与M—CAG,M—CAT,M—CTC组成引物对.E—ACAwaslabeledbyCY5,and combinedwithM—CAG,M—CAT,M—CTC.1.3试验方法1.3.1DNA提取基因组DNA的提取参照Boyce等(1989)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对试验步骤做了部分修改.用镊子挑取舞毒蛾成虫胸部肌肉或单个卵块中挑5粒卵,用蒸馏水冲洗3遍,后将样品置于1.5mL离心管中.~J1600txLPTE浸泡液于离心管中在4℃条件下过夜.弃浸泡液,在解剖镜下挑取所浸泡胸部肌肉或卵粒于新离心管中,用剪刀充分剪碎后加匀浆缓冲液600L,55℃水浴过夜.取水浴材料~1600txL饱和酚,离心管上下颠倒2min混匀后放人低温离心机8000r?min离心10min.离心结束取上清液重复上步操作1次.取上清液Jjl600L氯仿/ 异戊醇,颠倒2min混匀后放人低温离心机8000r?rain离D1omin.取上清液加预冷100%乙醇(预置于一7℃)1mL混匀后放入一20℃冰箱保存2h沉淀DNA.于低温离心机12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预冷乙醇(75%)1mL,在12000r?min离心5min(此步重复1次).弃上清液加预冷乙醇(100%)1mL,在12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取沉淀,晾干后加30IxL1×TEf10mmo]?L~Tris—C1,pH8.0;1tool?L~EDTA,pH8.0)溶解DNA,放入一20℃冰箱中保存.1.3.2酶切,连接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MseI对DNA进行双酶切.酶切体系包括(总体积20IxL):ddH,O12.75IxL,10×Buffer2.0txL,MseI(1U?ILL)2.5txL.EcoRI(10U?L)0.25IxL,模板DNA(100ng?L.')2.5L.37℃酶切3h,65℃处理10rain.酶切完成的DNA加入T4一DNA连接酶和人工接头,16℃连接过夜.1.3.3预扩增反应取4L酶切连接产物,加人M0,E0(35ng?ILL)各lL,l4IxLAFLPCoreMix,包含ddH2O7.8IxL,MgC121.6IxL,dNTPs(2.5mmol?L)1.6IxL,Taq酶(1U.L)1L,10×Buffer2IxL,PCR反应条件:94℃2min;94c《=20S,56oC30S,72oC2rain,20个循环;60℃30min;产物用0.1×TE稀释20倍备用.1.3.4选择性扩增反应取4L稀释后预扩增产物,加人选择扩增引物组合2L,14txLAFLPCore Mix.反应条件:94℃2min;94cI=20S,66oC30S,72℃2rain,每个循环降1℃,共10个循环;94℃20S,56oC30S,72oC2min,20个循环;6O℃30min.1.3.5CEQ毛细管电泳检测选择性扩增的AFLP产物在CEQ8000GeneticAnalysisSystem仪器上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每个反应孔加人3LLL稀释1O倍后的选择扩增产物,0.2txL标准分子量, 20L上样缓冲液和约10L矿物油,上机检测.电泳结束后,通过软件自动采集数据,参照分子量内标选取各引物对在50~400bp的检测区域内的扩增片段进行分析.1.3.6数据分析由CEQ8000遗传分析仪采集数据分析得到"0","1"矩阵,将每对引物的原始矩阵合并为综合原始矩阵,用作分析.用PAUPbeta4.0bl0软件计算种群遗传距离并进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邻结法(NJ)聚类树分析.2结果与分析2.1舞毒蛾AFLP试验体系的优化AFLP分析对样品DNA的质量要求较高,笔者曾尝试使用不同方法提取样品的DNA,最终使用1.3.1中描述的方法进行操作,所提样品的DNA纯度较好,OD:..值在1.6~1.9之间,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基因组DNA较为完整,适合AFLP分析.EcoRI和MseI同步酶切和分开酶切效果相第10期钱路等:舞毒峨不同地理种群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1O7 当,建议双酶切同时进行,如图1所示.还比较了酶切,连接1步法和2步法的效果,发现酶切后再连接比1步法更加稳定可靠.预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呈现弥散状,片段大小集中在200—1000bp.如图2所示.654322000bp1000bp750bp500bp250bp100bp图1所提部分样品DNA及酶切电泳Fig.1ExtractionanddigestionofsamplestemplateDNA1为DNAMarker2000,2为DNA样品,3,4为EcoRI单酶切,5,6为EcoRI/MseI双酶切;2,3,5为样品LM1,4,6为样品ne1,DNAMarker2000;Lane2,LM1DNA:.Lanes3,4, EcoRIdigestion;Lanes5,6,EcoRI/MseIdigestions.2000bp1000bp750bp500bp250bp100bp23456789图2部分样品预扩产物电泳检测Fig.2Pre-amplificationgelelectropboresisofLymantriadisparsamples1:DNAMarker2000;2—9:RVO1,RVL1,RN1,RS,MG1,JAP1WV1,MA12.2AFLP扩增片段多态性试验选用了16对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扩增,根据最后的毛细管电泳峰图显示,确定了E—ACA/M—CAG,E—ACA/M—CAT,E—ACA/M—CTC这3对引物组合进行AFLP分析.图3是部分代表性样品的AFLP荧光图谱.CEQ一8000遗传分析仪是根据"矗川j.—l一一l●-b.矗~』,.i..+…ii..一j31.....+.直..—..』..1一...L—l分子大小Size/nt图3部分样品AFLP荧光图谱Fig.3DataoffiveL.disparsamplesfluorescencespectrabyAFLPanalysis引物组合:E—ACA/M—CTC;a—e依次为样品JL1,MG1,RN1,JP1,PA1.PrimercombinationsE—ACA/M—CTC.a—e:JL1,MG1,RN1,JP1,PAl㈣㈣㈣咖0咖㈣㈣o咖㈣㈣.咖㈣㈣o如∞如如∞∞如∞如如∞如一g:h0谜骥靛罂装黜黜黜如∞如108林业科学荧光信号强度来记录多态位点的信息,因此要比传统银染法更加灵敏,精确,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相对也更加丰富.上述3对引物分别测定到169,160,178共计507个多态性位点.2.3种群遗传多样性用PAUP$beta4.0bl0软件计算26份舞毒蛾样本基于AFLP数据的遗传距离,3对引物检测的数据0.16292;蒙古种群内遗传距离为0.05056;中国种群内遗传距离为0.04494~0.10674;日本种群内遗传距离为0.06180;美国种群内遗传距离0.04494~0.24719(表3).中国种群与俄罗斯,蒙古,日本和美国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是0.17174,0.08708,0.23314,0.29635.以上数据表明:美国种群间遗传变异比其他种群较大,中国种群与美国种群遗传分化分析表明:俄罗斯种群内遗传距离为0.03933~最大,而与蒙古种群遗传分化最小. 表326份舞毒蛾样本基于AFLP数据的基因差异①Tab.3Geneticdifferenceof26L.d£arsamplesbasedonAFLPdata①对角线上为遗传距离,对角线下为多态位点差异数.Geneticdistance(abovediagona1)andpolymorphicdifference(belowdiagona1)第10期钱路等: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2.4聚类分析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0,1数据矩阵,用PAUP:l:beta4.0bl0软件中UPGMA和NJ法构建了本试验26份舞毒蛾和2份栎毒蛾的树状图(图4,5).从图4可以看出:10份来自美国的舞毒蛾构成一个单系类群,并得到100%的支持率;余下的16份亚洲舞毒蛾聚为一类,支持率是73%.亚洲型又可细分为3个小类群,俄罗斯,日本各自聚为一支,支持率分别为62%和100%,中国和蒙古聚为一支,支持率为100%.本文使用的3对引物组合中任一对都能将不同地理种群的舞毒蛾区分开,但为了增加准确性和可信度,把3组引物所得的所有数据一同分析,最后通过2种计算方法得到的聚类树结果一致图426份舞毒蛾样品及2份栎毒蛾样品基于AFLP分析的UPGMA聚类图Fig.4Dendrogramof26L.dis!)arisolatesand2L.mathura outgroupsrevealedbyUPGMAclusteranalysisofgeneticsimilarities 3讨论AFLP分子标记对于检测物种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具有高的灵敏性,是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技术(成飞雪等,2005;罗倩等,2007;杜传印等,2008;上官凌飞等,2009).Reineke等(1999)利用传统聚丙烯胺银染的方法成功对不同地理种群舞毒蛾进行遗传分析,本文利用较少的不同引物组合成图526份舞毒蛾样品及2份栎毒蛾样品基于AFLP分析的NJ聚类图Fig.5Dendrogramof26L.disparisolatesand2L.mathura outgroupsrevealedbyNJclusteranalysisofgeneticsimilarities功建立并优化了舞毒蛾AFLP分析体系,并利用CEQ一8000遗传分析仪对AFLP的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自动检测条带和分析结果,简化了传统的电泳及银染的步骤,提高了AFLP结果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重复性.由此可见,AFLP技术及其改良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Reineke等(1999)分析了欧洲,亚洲,北美种群的遗传关系,聚类分析显示欧洲相同地理种群或邻近地理种群能够聚在一起,但未详细给出亚洲种群和北美种群的聚类结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利用3对荧光引物组合的AFLP多态性分析,准确测定了亚洲和北美5个不同地理来源,共26份舞毒蛾样品的基因关系,UPGM和NJ树的聚类分析均将能将这5个地理种群分为欧洲型(北美种群)和亚洲型,其中亚洲型又可分为俄罗斯,日本,中国及蒙古3个类群.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美国种群间遗传变异比其他种群较大,中国种群与美国种群遗传距离最大,而与蒙古种群遗传分化最小.本研究丰富了舞毒蛾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成果,为揭示舞毒蛾的起源,入侵与扩散,遗传与变异以及检疫措施的制定等提供了科学依据.~眦~~Ⅲ㈣1lO林业科学47卷参考文献成飞雪,成新跃,谢丙炎.等.2005.松材线虫种群遗传多样性AFLP 标记的建立及其应用.植物病理,35(5):410—419.杜传印,王玉军,李斯深,等.2008.39个烤烟种质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中国农业科学,41(9):2741—2747.罗倩,冯夏,吕利华,等.2007.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基因的AFLP连锁图谱的构建.昆虫,50(5):474—480.钱天荣.2000.舞毒蛾在美国发生危害及美国农业部采取的措施. 植物检疫,14(5):317—318.上官凌飞,李晓颖,房经贵,等.2009.果梅(Prunusmume)品种的荧光AFLP指纹分析.果树,26(4):475—480.王丽珍,段立清,特木钦,等.2006.寄主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国森林病虫,25(1):21—23.郑先云,马恩波,郭亚平.2003.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昆虫知识,40(5):405—409.BaranehikovYN.1989.Ecologicalbasisoftheevolutionofhost relationshipsinEurasiangypsymothpopulations//WallnerWE, McManusKA.Lymantriidae:AComparisonofFeaturesofNewand DepartmentofAgriculture,GeneralTechnicalReport,NE一123,319—338.BogdanowiczSM,WallnerWE,BellJ,ngypsymoths (Lepidoptera:Lymantriidae)inNorthAmerica:evidencefrom moleculardata.AnnalsoftheEntomologicalSocietyofAmerica, 86:710—715.BoyceTM,ZwickME,AquadroCF.1989.MitochondrialDNAinthe barkweevils:size,structureandheteroplasmy.Genetics,123 (4):825—836.ForbushEH,FernaldCH.1896.Thegypsymoth.Boston:Wrightand PotterPress.GarnerKJ,SlavicekJM.1996.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 RAPD~PCRmarkerfordistinguishingAsianandNorthAmerican gypsymoths.InsectMolecularBiology,5(2):81—91. ngypsymothjumpsshiptoUnitedStates. Science,255:526.GieseRL,SchneiderML.1979.CartographiccomparisonsofEurasian gypsymothdistribution(LymantriadurL.;Lepidoptera: Lymantriidae).EntomologicalNews,90(1):1—16. HarrisonRG,WintermeyerSF,OdellTM.1983.Patternsofgenetic variationwithinandamonggypsymoth,Lymantriadispar (Lepidoptera:Lymantriidae),populations.Annalsofthe EntomologicalSocietyofAmerica,76:652—656. DepartmentofAgriculture,ForestServiceLeaflet,NE/NA—INF一123—94.parisonofthehatchofLymantriadi口, (Lepidoptera:Lymantriidae)eggsfromRussiaandtheUnited Statesafterexposuretodifferenttemperaturesanddurationsoflow temperature.AnnalsoftheEntomologicalSocietyofAmerica,89(4):564—572.PfeiferTA,HumbleLM,RingM,eta1.】995.Characterizationof gypsymothpopulationsandrelatedspeciesusinganuclearDNA marker.CanadianEntomologist,127(1):49—58.PogueMG,Schae~rPW,2007.Areviewofselectedspeciesof LymantriaHflbner(1819)includingthreenewspecies (Lepidoptera:Noetuidae:Lymantriidae)fromsubtropicaland temperateregionsofAsia,includingthedescriptionsofthreenew species,somepotentiallyinvasivetoNorthAmerica.Washinton DC: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ForestHealth TechnologyEnterpriseTeam.ReinekeA,KarlovskyP,ZebitzCPW.1999.Amplified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analysisofdifferentgeographicpopulationsof thegypsymoth,Lymantriadispar(Lepidoptera:Eymantriidae). BulletinofEntomologicalResearch,89(1):79—88. WallnerWE,GrinbergPS,WaltonGS.1994.Differentiationbetween gypsymoth(Lepidoptera:Lymantriidae)populationsbyspectral colordiscriminationofheadcapsules.EnvironmentalEntomology, 23(3):659—664.WallnerWE,HumbleLM,LevinRE,eta1.1995.Responseofadult lymantriidmothstoilluminationdevicesintheRussianFarEast如urnalofEconomicEntomology.88(2):337—342. ZabeauM,V osP.1993.Selectiverestrictionfragmentamplification:a generalmethodforDNAfingerprinting.EuropeanPatent Application,No.0534858A1.(责任编辑朱乾坤)。

亚洲型舞毒蛾 (EAB) 风险管理问答说明书

亚洲型舞毒蛾 (EAB) 风险管理问答说明书

常见问题——管理亚洲型舞毒蛾风险2018年6月18日2018年6月18日更新点击此处获取本《常见问题》的打印专用PDF版本亚洲型舞毒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林业害虫,可通过国际贸易的远洋轮船传播。

因此,五月至九月期间挂靠亚太地区某些港口的船舶必须在开航前接受检查,并取得“无亚洲型舞毒蛾证明”。

该等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船舶到达害虫原生国以外的国家时被采取管制措施的可能性。

背景亚洲型舞毒蛾是一种外来害虫,其种群仅分布于俄罗斯、中国、韩国和日本等亚太地区。

一旦被引入原生国以外的国家,亚洲型舞毒蛾有可能会严重影响该国的农林资源。

成虫常在船舶和海运集装箱上产下卵块,由于这些卵群通常会存活下来并在世界各地的挂靠港进行孵化,许多地方港口当局都认为排除携带亚洲型舞毒蛾的风险是必须优先为之努力的目标。

虽说避免引入和传播亚洲型舞毒蛾是各方共同的责任,有赖于始发港、航行途中以及抵港时作出的努力的累积,但满足与亚洲型舞毒蛾相关的所有港口准入要求的责任属于船舶经营人。

在始发港对船舶进行风险管理,确保船舶驶离疫区港口后,船上不存在亚洲型舞毒蛾,这是公认的关键性措施所在。

常见问题全面了解亚洲型舞毒蛾与各国的亚洲型舞毒蛾风险管理方法要求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船舶进港时被采取管制措施并发生延误的可能性。

本《常见问题》旨在就Gard的会员和客户所提出的部分亚洲型舞毒蛾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对各监管国家所规定的要求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政府网站的链接。

《常见问题》还载明了针对船员如何在航行途中开展系统的船舶自检的指南。

问题1:引入亚洲型舞毒蛾有什么风险?问题2:航运业在管理亚洲型舞毒蛾风险中起着什么作用?问题3:哪些港口受到了亚洲型舞毒蛾侵染?雌性亚洲型舞毒蛾每年什么时候产卵?问题4:哪些国家会对抵港船舶采取亚洲型舞毒蛾管制和检查措施?问题5:将船舶归为具有“高亚洲型舞毒蛾风险”的标准是什么?问题6:被归为具有“高亚洲型舞毒蛾风险”的船舶需要满足哪些要求?问题7:各监管国家是否全年开展亚洲型舞毒蛾检查?问题8:在港口检查中发现了亚洲型舞毒蛾卵块的后果是什么?问题9:各国有哪些具体要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问题10:船员如何降低船舶受亚洲型舞毒蛾侵染的风险?问题11:关于亚洲型舞毒蛾的其他相关信息渠道问题1:引入亚洲型舞毒蛾有什么风险?美国已经发现并消灭了许多亚洲型舞毒蛾侵染事件。

舞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舞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繁殖迅速
由于舞毒蛾的繁殖能力极 强,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 将森林中的树叶全部啃光 ,导致树木死亡。
影响生态平衡
森林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 ,舞毒蛾的大量繁殖会破 坏森林生态平衡,对整个 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对农作物的危害
严重的经济损失
舞毒蛾能够啃食各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威胁食品安全
由于舞毒蛾的幼虫会啃食果实和种子,这些被污染的农作物可能会 对人体造成危害,威胁食品安全。
舞毒蛾的天敌包括寄生蜂、寄生蝇、 鸟类等,可以通过保护和利用天敌来 控制舞毒蛾的种群数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核多角体病 毒等来防治舞毒蛾,这些生物农药对 舞毒蛾有很好的杀伤力,同时对环境 友好,不会污染环境。
化学防治
药剂喷洒
在舞毒蛾发生严重的地区,可以 使用化学药剂如有机磷、氨基甲 酸酯类等对树干或地上进行喷洒 ,杀灭幼虫和蛹。
生命周期与繁殖
01
02
03
04
舞毒蛾的生命周期分为卵、幼 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舞毒蛾产卵于寄主植物上,通 常在叶背或枝条上。
幼虫孵化后,经过多次蜕皮, 发育为蛹,蛹经过一段时间后
羽化为成虫。
成虫繁殖能力强,一次产卵量 可达数百粒。
02
舞毒蛾的危害特点
对森林的危害
01
02
03
食量大
舞毒蛾能够大量啃食森林 中的树叶,对树木造成严 重的损害。
VS
详细描述
在生物防治实践中,通常采用释放舞毒蛾 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来控制舞 毒蛾的数量。此外,利用微生物如细菌和 病毒也对舞毒蛾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案例二:舞毒蛾的化学防治实践
总结词

舞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舞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繁殖数量。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比较防治前后的虫口密度、发生程度等指标。
评估方法
根据舞毒蛾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制定评估标准,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
评估标准
舞毒蛾防治的效果评估
某地区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的方法,有效控制了舞毒蛾的繁殖数量,减轻了危害程度。
舞毒蛾防治的实践案例
xx年xx月xx日
《舞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目录
contents
舞毒蛾的概述舞毒蛾的发生规律舞毒蛾的防治方法舞毒蛾防治的实践应用结论与展望
01
舞毒蛾的概述
舞毒蛾是一种鳞翅目昆虫,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舞毒蛾是一种食量大、繁殖能力强的害虫,对多种林木和农作物造成危害。
舞毒蛾的定义
舞毒蛾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都有分布,其中以亚洲最为普遍。
舞毒蛾对林木和农作物的危害表现在:幼虫取食叶片,常常将叶片吃光,影响树木生长和农作物产量。
舞毒蛾的分布和危害
舞毒蛾的防治意义
对于农作物而言,防治舞毒蛾可以减少其危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对于林木而言,防治舞毒蛾可以保护林木生长,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一
某地区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通过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成功遏制了舞毒蛾的扩散。
案例二
某地区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在幼虫期喷洒杀虫剂,使虫口密度大幅降低,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案例三
05
结论与展望
舞毒蛾在中国的分布和发生情况
舞毒蛾的生活习性
舞毒蛾的防治方法
结论
VS
尽管已经对舞毒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对于舞毒蛾的生物学习性、生态环境、种群动态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亚洲型舞毒蛾(AsianGypsyMoth)基本知识舞毒蛾(Lymantriadispar...

亚洲型舞毒蛾(AsianGypsyMoth)基本知识舞毒蛾(Lymantriadispar...

亚洲型舞毒蛾(Asian Gypsy Moth)基本知识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别名秋千毛虫、苹果毒蛾、柿毛虫。

属鳞翅目夜蛾总科毒蛾科舞毒蛾属。

根据其地理分布和生活习性被分为亚洲种群、欧洲种群及北美种群。

欧洲种群和北美种群同属于一个亚种,即欧洲亚种,主要分布于欧洲,1869年由欧洲传入美国。

亚洲种群通常被称为亚洲型舞毒蛾,主要包括两个亚种,亚洲亚种(Lymantria dispar asiatica Vnukovskij)和日本亚种(L. d. japonica),亚洲亚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部分地区,日本亚种主要分布于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及北海道的南部和西部地区。

一、亚洲型舞毒蛾生物学特性(一)亚洲型舞毒蛾的生活史舞毒蛾在世界各地均是一年一代,从8月至翌年4月,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幼虫及蛹期较短,4月下旬或5月上旬幼虫孵化,孵化的早晚同卵块所在地点的温度有关。

幼虫孵化后群集在原卵块上,气温转暖时上树取食幼芽,1龄幼虫能借助风力及自体上的“风帆”飘移很远,可达1.6公里。

2龄以后白天潜伏在落叶及树上的枯叶或树皮缝隙里,黄昏后出来取食,低龄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后期幼虫有较强的爬行转移危害能力,能吃光树叶。

幼虫历期1.5月,雄幼虫5龄,雌幼虫6龄,6龄幼虫长度可达6㎝,刚毛达1㎝。

6月中旬幼虫老熟,于枝叶间、树干裂缝处、石块下吐少量丝缠固其身化蛹。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化蛹最多,蛹期12-17天。

成虫自6月底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为盛期。

(二)亚洲型舞毒蛾的寄主情况舞毒蛾幼虫取食危害500余种植物,主要有苹果、柿、梨、桃、杏、樱桃、板栗、橡、杨、柳、桑、榆、落叶松、樟子松、栎、李、桦、山楂、槭、柿树、云杉、椴、马尾松、云南松、油松、桦山松、红松等。

(三)舞毒蛾的趋性舞毒蛾雌雄成虫均有强烈的趋光性,雄成虫有较强的趋化性(雌成虫释放的性引诱剂为顺7,8—环氧—2—甲基十八烷)。

船舶无亚洲型舞毒蛾检查证书 CERTIFICATE OF

船舶无亚洲型舞毒蛾检查证书 CERTIFICATE OF

中国検験認証集団検験有限公司
添付3《船舶无亚洲型舞毒蛾检查证书》样本
Certificate No:
Date:
船舶无亚洲型舞毒蛾检查证书
CERTIFICATE OF INSPECTION OF FREEDOM FROM
ASIAN GYPSY MOTH ON BOARD
兹证明如下船舶已经CCIC检查,被认为无亚洲型舞毒蛾(AGM)。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the vessel described blow has been inspected by CCIC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free from AGM on board at the time of inspection.
1.申请人名称:
Name of applicant :
2.船东或租船人名称:
Name of owner or charterer :
3.船名及类型
Name and type of vessel :
4.船藉、IMO编号及总吨位
Nationality, IMO number
and Gross tonnage of vessel :
5.计划离港日期
The estimated date of departure :
6.检查港及检查码头
Port of inspection and place of pier :
7. 目的港
Port of destination :
8. 检查日期
Date of inspection :
* * END * *。

2种不同熏蒸剂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

2种不同熏蒸剂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

2种不同熏蒸剂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张瑞峰;程瑜;杨菲;康芬芬;魏亚东【摘要】为判断溴甲烷和硫酰氟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在25℃下,分别在经过气密性检测的熏蒸桶内投入16、20、24、32 g/m3的溴甲烷和40、56、72、88 g/m3的硫酰氟,熏蒸处理舞毒蛾卵、幼虫、蛹和成虫4.5h.结果表明,经过4.5h 熏蒸,杀灭舞毒蛾卵、1龄幼虫、蛹和成虫的溴甲烷浓度分别为32、20、24和16 g/m3,杀灭上述虫态硫酰氟浓度分别为88、56、72和40 g/m3.本文结果表明,舞毒蛾卵为最耐受溴甲烷和硫酰氟熏蒸的虫态,在目前口岸实际熏蒸处理中应充分考虑熏蒸剂对舞毒蛾卵的杀灭效果.%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fumigation effects of methyl bromide (MB) and sulfuryl fluoride (SF) o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 gypsy moth Lymantria dispar L.,the killing effects were t ested in the laboratory at 25 ℃ and 16,20,24 and 32 g/m3of MB,and 40,56,72 and 88 g/m3 of SF,respectively,for 4.5 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ults,larvae,pupae and eggs could be completely killed after treated with 16,20,24 and 32 g/m3 of MB and 40,56,72 and 88 g/m3of SF,respectively,at 25 ℃ for 4.5 h.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gg was the most tolerant stage against MB and SF,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port fumigation treatments.【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3(039)004【总页数】4页(P164-167)【关键词】舞毒蛾;溴甲烷;硫酰氟;熏蒸【作者】张瑞峰;程瑜;杨菲;康芬芬;魏亚东【作者单位】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300457;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300457;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300457;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300457;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6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毒蛾属(Lymantria),是世界性农林害虫,起源于欧亚大陆,目前主要分布于亚洲(日本、中国、朝鲜)、欧洲和北美洲[1]。

舞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舞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22期资源·环境·植保舞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李明桂(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八英庄分场,河北围场068450)摘要舞毒蛾是危害较大的一类林业有害生物,近些年落叶松等林间呈周期性大发生特点,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予以防控。

本文总结了舞毒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基于此提出了舞毒蛾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包括科学监测、加强营林管理、实施物理防治手段、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及保护天敌的方法和辅助一定的药剂防治手段等,以更好地为林场内舞毒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舞毒蛾;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S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22-0109-04舞毒蛾,又称柿毛虫,为鳞翅目毒蛾科,食性杂、食量大,有超过500种寄主植物,不仅可对针阔类树种产生危害,也会对杂草、农作物等产生危害,常见的寄主植物有柳、栎、槭、山楂、榆和椴等[1]。

舞毒蛾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华中、东南沿海、西北和西南等区域,在国外主要分布在美洲和欧洲等区域。

舞毒蛾幼虫对寄主植物叶片进行取食,使叶片呈缺刻状,发生严重时甚至将叶片吃光,导致植株长势衰弱,影响其产量及品质[2]。

木兰林场地处河北省围场县境内,区域内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包括云杉、落叶松和油松等。

近年来,该林场内舞毒蛾的发生呈现周期性大发生特点,虫口密度不断升高,对场区内落叶松产生了较大危害。

对此,该林场高度重视,加大了舞毒蛾防治力度,目前防治效果整体较好。

本研究结合木兰林场实际,对舞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为林场舞毒蛾防治提供参考。

1舞毒蛾形态特征舞毒蛾卵呈稍扁、直径0.8~1.3mm的圆形,聚集形成卵块(每块卵块有数百粒舞毒蛾卵),表面覆盖一层绒毛。

卵初期颜色为杏黄色,之后逐渐加深成为黄褐色[2]。

舞毒蛾幼虫体表初期为淡黄色,随着龄期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成为黑褐色,胴部有灰色或黑色短毛。

舞毒蛾

舞毒蛾
舞毒蛾根据其地理分布和生活特性现在被分为亚洲种群、欧洲种群及北美种群,而亚洲型舞毒蛾也在近年传入北美。据美国农业部有关部门分析,由于亚洲型舞毒蛾雌成虫的迁飞能力可达25英里,而且其寄主范围较欧洲型要广,所以其传播和蔓延的速度要比欧洲型快得多,假如亚洲型舞毒蛾在美国定居,对美国的危害将比欧洲型舞毒蛾更厉害。因此,美国动物检疫局在港口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以防止亚洲型舞毒蛾的传入而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省是国家的重要对外贸易省份,已有文献记载江苏省连云港曾有舞毒蛾分布,但是尚未见有关舞毒蛾的风险分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报道,随着频繁的国内外贸易往来,舞毒蛾传入的风险较大,加强舞毒蛾的监测和防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显得尤为急迫。通过卵的滞育及孵化特性的研究,可以了解舞毒蛾在江苏的越冬习性,揭示其生理适应性,为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奠1869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梅德伏得,一个法国自然主义者特鲁威洛特想用它和家蚕杂交,而意外地将它从欧洲引入北美。20年后,美国的舞毒蛾已繁殖得相当多,危害面积扩大到近1000平方英里。1890年,美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消灭战,经过10年不断的防治,最后危害面积缩小到只有400平方英里,平常几乎看不到舞毒蛾,因此便放松了防治工作。但是,停了5年之后,舞毒蛾增加得比以前更多了,蔓延达4000平方英里,此时再进行一次消灭战似乎是不可能了,而舞毒蛾已成为美国农业部国内检疫法规中唯一被检疫的森林害虫。
舞毒蛾是一种食性广、危害大的世界性林业害虫。主要是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造成树势衰弱。大面积暴发时,常常造成植物叶片全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死亡。欧洲型舞毒蛾于1869年由欧洲传入美国后,已侵占大约100万平方英里的面积,每年毁掉约1200万英亩森林,导致的损失至少3000万美元。
2007年以来,美国及北美植保组织对中国发生的林木害虫舞毒蛾非常关注,认为中国部分港口有可能传播亚洲型舞毒蛾的嫌疑,且将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列为亚洲型舞毒蛾的发生区,为防止舞毒蛾传入为由,对经停或从我国有关港口启程到达北美的船舶采取严格的检验措施,必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严重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

我国口岸亚洲型舞毒蛾监测情况调查分析

我国口岸亚洲型舞毒蛾监测情况调查分析
around ports in China by the sex pheromone from 2011 to 2017ꎬ including information of specific
monitoring portsꎬ the number of traps and annual trapping amoun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limatic factors. At the R2 = 25 1% levelꎬspatial factors contributed 6 9% of the effects aloneꎬwhile
climatic factors contributed 10 3% of the effects alone. The two factors affected 7 9% synthetically.
triaꎬ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世界性农林害虫ꎮ 根据其
在亚洲和欧洲部分地区ꎬ日本亚种主要分布于日本
目 Lepidoptera 毒蛾科 Lymantriidae 毒蛾属 Lyman ̄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习性ꎬ目前被分为亚洲亚种 Ly ̄
mantria dispar asiatica、 欧 洲 亚 种 Lymantria dispar
existed.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dynamic monitor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pest occurrence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better implement integrated pest control.
Keywords:Asian gypsy mothꎻtrapping amountꎻport in Chinaꎻclimatic factorꎻspatial factor

亚洲型舞毒蛾越冬习性初步研究

亚洲型舞毒蛾越冬习性初步研究

第38卷 第4期林 业 科 技Vol.38 No.4 2013年7月FORESTRY SCIENCE&TECHNOLOGY July 2013文章编号:1001-9499(2013)04-0029-04亚洲型舞毒蛾越冬习性初步研究豆晓洁1 陈瑞雪1 吉海龙1 闫 磊1 张 伟2(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省丰林自然保护区,伊春 153033)摘要:本文研究了舞毒蛾在黑龙江省的越冬习性,包括产卵习性、未越冬卵及越冬中卵在适宜条件下孵化的可能性、初孵幼虫在无寄主植物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以及卵的死活鉴别方法。

结果表明:舞毒蛾对产卵环境的选择:木质物>纱网>石块>金属、草地;垂直面>水平面;未经过越冬的舞毒蛾胚胎发育完成卵,既使给予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也均不能孵化,越冬中的舞毒蛾卵经打破滞育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能正常孵化;初孵幼虫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24~250h。

研究对舞毒蛾随远洋船舶扩散蔓延可能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关键词:舞毒蛾;产卵;孵化;越冬中图分类号:S763.42 文献标识码:A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属鳞翅目毒蛾科,是一种杂食性农林害虫[1]。

根据其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现在被分为亚洲亚种、欧洲亚种和日本亚种[2-4]。

亚洲亚种和日本亚种被统称为亚洲型舞毒蛾,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部分欧洲地区,雌成虫能飞行,可危害500余种寄主植物。

欧洲亚种称为欧洲型舞毒蛾原产欧洲,于1869年由欧洲传入美国,雌成虫不能飞行,可危害约250种寄主植物[5]。

由于亚洲型舞毒蛾成虫具飞行能力,寄主范围比欧洲型大等原因,美国认为亚洲型舞毒蛾比欧洲型舞毒蛾对其威胁更大。

且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

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舞毒蛾的产卵习性、未越冬卵和越冬中卵在适宜条件下孵化的可能性、初孵幼虫在无寄主植物条件下的存活时间等,旨在深入了解、掌握中国舞毒蛾卵块随远洋船舶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浅谈北美船舶亚洲舞毒蛾(AGM)检查

浅谈北美船舶亚洲舞毒蛾(AGM)检查

浅谈北美船舶亚洲舞毒蛾(AGM)检查浅谈北美船舶亚洲舞毒蛾(AGM)检查内容摘要:亚洲舞毒蛾(AGM:Asian Gypsy Moth)又名“舞毒蛾”是舞毒蛾在亚洲的种群。

亚洲舞毒蛾以落叶松、针叶树、桤木、柳树、橡树及其他的阔叶树为食,给当地树木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中国、韩国的主要林业害虫,引起了相关航运国家的极大关注。

亚洲舞毒蛾会吸附在船舶上层建筑和货物中随船传播到世界各地。

美国、加拿大等农作物普遍的国家高度重视亚洲舞毒蛾随船入侵的问题,设立了严格防范舞毒蛾的法律和制定了检查制度。

本文论述美国、加拿大对亚洲舞毒蛾的安全检查方式。

关键词:AGM(亚洲型舞毒蛾);舞毒蛾卵;船舶自检;最后起航港;动植物检疫;AGM证书一. AGM(亚洲舞毒蛾)的介绍亚洲舞毒蛾,英文Asian Gypsy Moth(以下称舞毒蛾或AGM)是舞毒蛾在亚洲的种群,生存和栖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中国、韩国。

是这些地区的主要林业害虫。

亚洲型舞毒蛾(AGM)成长雷同于桑蚕,一生经历4种形态,分别是:卵、幼虫、蛹、成虫,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害虫。

它们以落叶松、针叶树、桤木、柳树、橡树及其他的阔叶树为食,可以让成片森林变成枯萎而使森林资源遭受破坏。

舞毒蛾会侵袭人类,幼虫毛刺蜇人可产生红肿、刺痛。

沾染舞毒蛾翼粉后会发生皮肤过敏,奇痒无比。

舞毒蛾和其他昆虫一样有趋光性,蝶化成羽后能飞至25米高处。

在晚上明亮的灯光会吸引大批的舞毒蛾飞到船上。

雌性舞毒蛾会把卵产在船舶的上层建筑、船体表面或者在舱口围的下沿角钢表面。

随船舶地理位置的转移会把舞毒蛾带到了非感染地区,给北美的森林和环境带来巨大的损害,导致了严重的生物入侵现象,破坏当地生态。

日本、中国和韩国等许多港口都存在大批的亚洲舞毒蛾。

6月至9月是舞毒蛾羽化飞行的迁徙期。

期间到访俄罗斯远东、日本、韩国及中国北方港口的船舶是舞毒蛾趋光飞翔寻找栖息的载体。

所以,在这个敏感期间,从远东来的船舶均被北美国家列入亚洲舞毒蛾高风险的名单。

亚洲型舞毒蛾越冬习性初步研究

亚洲型舞毒蛾越冬习性初步研究

亚洲型舞毒蛾越冬习性初步研究豆晓洁;陈瑞雪;吉海龙;闫磊;张伟【摘要】本文研究了舞毒蛾在黑龙江省的越冬习性,包括产卵习性、未越冬卵及越冬中卵在适宜条件下孵化的可能性、初孵幼虫在无寄主植物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以及卵的死活鉴别方法.结果表明:舞毒蛾对产卵环境的选择:木质物>纱网>石块>金属、草地;垂直面>水平面;未经过越冬的舞毒蛾胚胎发育完成卵,既使给予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也均不能孵化,越冬中的舞毒蛾卵经打破滞育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能正常孵化;初孵幼虫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24 ~250 h.研究对舞毒蛾随远洋船舶扩散蔓延可能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期刊名称】《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038)004【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舞毒蛾;产卵;孵化;越冬【作者】豆晓洁;陈瑞雪;吉海龙;闫磊;张伟【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丰林自然保护区,伊春153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42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属鳞翅目毒蛾科,是一种杂食性农林害虫[1]。

根据其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现在被分为亚洲亚种、欧洲亚种和日本亚种[2-4]。

亚洲亚种和日本亚种被统称为亚洲型舞毒蛾,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部分欧洲地区,雌成虫能飞行,可危害500余种寄主植物。

欧洲亚种称为欧洲型舞毒蛾原产欧洲,于1869年由欧洲传入美国,雌成虫不能飞行,可危害约250种寄主植物[5]。

由于亚洲型舞毒蛾成虫具飞行能力,寄主范围比欧洲型大等原因,美国认为亚洲型舞毒蛾比欧洲型舞毒蛾对其威胁更大。

且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

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舞毒蛾的产卵习性、未越冬卵和越冬中卵在适宜条件下孵化的可能性、初孵幼虫在无寄主植物条件下的存活时间等,旨在深入了解、掌握中国舞毒蛾卵块随远洋船舶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开题报告_159

开题报告_159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外源或内源双链RNA(dsRNA)介导的细胞内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导致靶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RNAi在昆虫中的应用主要有基因功能分析、害虫控制、新靶标的鉴定三个方面,主要又以基因功能分析为主,RNAi通过沉默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得出靶基因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实验通过体外注射dsRNA沉默舞毒蛾I型、II型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观察实验组幼虫与对照组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得出I型、II型几丁质酶在舞毒蛾生长发育发育中的作用,即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内容充实了几丁质酶与RNA干扰的研究领域,同时又为探究舞毒蛾新的防治方法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
某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舞毒蛾I型、II型几丁质酶基因的RNA干扰
姓 名:某某
学 号:**********
专 业: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某某
填表时间:2014年4月6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隶属于鳞翅目、毒蛾科,是世公认的全北温带地区森林和观赏性林木害虫。全北温带地区每年在北纬60°到北纬30°之间都会大规模暴发,在远东地区暴发范围甚至更广,但不会超过北纬20°。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地理分布,舞毒蛾被分为亚洲亚种、欧洲亚种和日本亚种。亚洲亚种和日本亚种被统称为亚洲型舞毒蛾,其中亚洲亚种在我国有分布,欧洲亚种则被称为欧洲型舞毒蛾。亚洲型舞毒蛾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部分欧洲地区,雌成虫飞行能力强,可危害约500种寄主植物。
几丁质是由N-乙酰-β-D-葡萄糖氨(NAG)由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多聚物,能够催化几丁质水解为几丁寡糖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几丁质酶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Fo1pmers发现分解几丁质的真菌和放线菌在含有几丁质的琼脂上形成透明圈,证明了这些培养物内有水溶性的几丁质酶存在,从而揭开了几丁质酶研究的序幕。随着几丁质酶研究的深入,其应用涉及到工业、农业、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逐渐成为几丁质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几丁质酶学(chitin enzymology)。

亚洲飞蝗吉林种群生理特征初报

亚洲飞蝗吉林种群生理特征初报

亚洲飞蝗吉林种群生理特征初报李杨;张欣杨;张龙【摘要】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 from Jilin province and reported a laboratory study on hatch rate, mean development duration, body length, weight, head width, sex ratio and adult emerge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atch rate was 26.27%. Each instar lasted about 6-7 days, the instar would increase when temperature dropped, and the average lifetime was 74.52days. The body length grew steadily and the adult females'average body length was 5. 564 cm (with wings), males' was 4. 968 cm (with wings). The body weight grew fast from the third instar and the adult females' average body weight was 1. 030 g, males' was 0. 848 g. The head width grew steadily, too, and the adult females' average head width was 0. 508 cm, males' was 0. 526 cm. Female's body size was larger than male's.The locust's sex ratio (female/male)was 1/1.2. And average adult emerge rate was 81.25%. The results were helpful for th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ust in Jilin province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specially adapted control in this area.%为了解东北地区吉林省亚洲飞蝗的生理特性,通过室内饲养实验,对采自吉林省的亚洲飞蝗孵化率、发育历期、体长、体重、头壳宽度、雌雄比和羽化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虫孵化率为26.27%,各龄期时间6~7 d,并随环境温度降低有所增长,平均寿命74.52 d.体长生长速度稳定,成虫后雌性平均有翅体长为5.564 cm,雄性为4.968 cm.体重从三龄起生长迅速,成虫后雌性平均体重为1.030 g,雄性为0.848 g.头壳宽度生长也比较稳定,成虫后雌性平均头壳宽度为0.508 cm,雄性为0.526 cm,雌性体形比雄性稍大.试虫雌雄比为1/1.2(雌/雄),平均羽化率为81.25%.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更为全面了解吉林省亚洲飞蝗生理特征,为有针对性防治奠定基础.【期刊名称】《北京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6)001【总页数】3页(P68-69,72)【关键词】亚洲飞蝗;孵化率;发育历期;体长;体重;头壳宽度;雌雄比;羽化率;吉林省【作者】李杨;张欣杨;张龙【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2分布于中国的飞蝗主要分为三个亚种: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 gratoria(Linnaeus)),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和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itensis(Chen))[1-2]。

亚洲型舞毒蛾检查

亚洲型舞毒蛾检查

亚洲型舞毒蛾检查和证书要求新条款来源:国际海员服务中心网 2014-06-28 02:58:16 责任编辑:人气: 459 内容摘要:亚洲型舞毒蛾检查和证书要求新条款:为了制定全球统一标准的定期租船AGM条款,BIMCO在6月23日首次提出了新的BIMCO 定期租船AGM条款草案,规定船东和租船方都需提供“船舶无亚洲型舞毒蛾”相关证书,这一草案或将在11月委员会会议上获批。

对于在亚洲型舞毒蛾(AGM)雌蛾飞行季期间在远东地区进行贸易的船舶来说,被亚洲型舞毒蛾侵扰的风险是一个长期困扰。

尤其是在韩国,日本,中国北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船舶被亚洲型舞毒蛾侵扰的风险特别高。

很多国家都对这一侵入性和破坏性物种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这些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大都要求需停靠以上国家港口的船舶需表明他们的船舶在过去两年是否有在亚洲型舞毒蛾(AGM)雌蛾飞行季期间停靠亚洲型舞毒蛾高风险区的港口。

一些港务局也要求船舶必须出示“船舶无亚洲型舞毒蛾证书”。

波罗的海国际海运理事会(BIMCO)法律和合同事务官Pernille Jacobsen说:“虽然租船合同制定了相关的亚洲型舞毒蛾条款,这些条款也包含了亚洲型舞毒蛾高风险季节的特定地理区域和时期。

由于没有国际统一标准来定义亚洲型舞毒蛾雌蛾飞行季,因此这些条款的使用将会模糊不清,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她还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波罗的海国际海运理事会一直都致力于为定期租船方制定一套通用的亚洲型舞毒蛾条款,旨在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个商业解决方案,重点关注船东和租船方有关亚洲型舞毒蛾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新条款规定船东负有提供“船舶无亚洲型舞毒蛾”证书的严格义务,租船人在还船时也许提供这一证书。

租船期间,租船方应该尽量减少船舶被亚洲型舞毒蛾侵扰的风险,这一责任不仅仅会延伸至租船人可能订船的港口,也可能涉及到被装上船的可能被亚洲型舞毒蛾侵扰的货物。

租船期间,如若在船上被检查出或者被怀疑船舶被亚洲型舞毒蛾侵扰,租船人应该负责获得植物检疫证书,或者相似证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型舞毒蛾中国地理种群飞行能力初探
杨帆
(北京林业大学)
摘要: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一种食性范围广,危害性极强的世界性农林害虫,常被分为2个种群:欧洲型舞毒蛾(European gypsy moth))和亚洲型舞毒蛾(Asian gypsy moth)。

这两者不同点在于,欧洲型舞毒蛾不具飞翔能力,寄主范围小;亚洲型舞毒蛾雌虫具有飞翔能力,寄主范围广。

北美政府认为,亚洲型舞毒蛾雌蛾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一旦成功在北美定殖,将对北美农林业产生巨大危害。

2009年8月,北美植物保护组织正式通过了第33号植物卫生措施区域标准,即《来自亚洲舞毒蛾疫区船舶及货物操作管理指南》。

该《指南》要求对来自亚洲型舞毒蛾疫区的船舶及货物实施特别检疫措施。

规定来自疫区的船舶等运输工具要靠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港口,船方必须提供输出国植物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证书和自查文件,在船舶靠岸前进行审核,靠泊后实施现场检查。

如船舶及货物没有证书或证明有误,会被责令离开、转口或罚款。

对来自同一港口的船舶被多次发现舞毒蛾的,将拒绝来自该港口所有船舶和货物入境。

中国几乎所有30个口岸均被列入值得关注的名单。

据了解,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已先后向国家质检总局表达了他们对亚洲型舞毒蛾发生情况的关注,并意向采取类似的检疫措施。

该《指南》所谓的技术措施隐藏性强、涉及面广,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甚至会引发全球范围对中国运输工具采取检疫措施。

由此可见,舞毒蛾问题已成为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大障碍。

关于飞行能力这点,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室内饲养出的亚洲型舞毒蛾并不太喜欢飞翔。

而且就课题组开发出的亚洲型舞毒蛾植物源引诱剂在野外诱集的效果来看,发现大多引诱过来的也是雄虫,因此,关于亚洲型舞毒蛾雌虫的飞翔能力强弱,值得做进一步探讨。

基于以上情况,以采自河北和内蒙两地的亚洲型舞毒蛾为试验对象,应用昆虫飞行信息系统,对亚洲型舞毒蛾成虫的飞行能力、蛾龄、性别及有无交配进行了研究,分析亚洲型舞毒蛾的最大飞行速度、累计飞行距离和累计飞行时间。

报告人简历
简历:杨帆,女,1988年出生,海南海口人,2006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所获学位为生物技术理学学士。

现为北京林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林业外
来有害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