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学的材料分析题MPA考试.doc
mpa政治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mpa政治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政治权力的分配B. 政治制度的演变C. 政治行为的规律D. 政治思想的发展答案:A2. 政治学中,国家的定义是指()。
A. 拥有固定领土、人民和政府的政治实体B. 拥有军队和警察的政治实体C. 拥有独立司法系统的政治实体D. 拥有货币发行权的政治实体答案:A3. 政治权力的来源可以是()。
A. 传统B. 法理C. 魅力D. 所有以上答案:D4.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
A. 投票和抗议B. 游说和示威C. 选举和罢免D. 所有以上答案:D5. 政治文化是指()。
A. 政治制度的总和B. 政治行为的总和C. 政治思想的总和D. 政治价值观念和信仰的总和答案:D6.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
A. 家庭B. 学校C. 媒体D. 所有以上答案:D7. 政治合法性是指()。
A.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B. 政治制度的合法性C. 政治行为的合法性D. 政治思想的合法性答案:A8. 政治决策的过程通常包括()。
A. 问题识别、政策制定、政策执行B. 问题识别、政策执行、政策评估C. 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D. 所有以上答案:C9. 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 经济增长B. 政治稳定C. 社会公正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政治腐败的主要形式包括()。
A. 贪污和受贿B. 滥用职权和权力寻租C. 政治庇护和裙带关系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包括()。
A. 君主制B. 共和制C. 社会主义制D. 资本主义制答案:A, B12. 政治行为的主要主体包括()。
A. 个人B. 政党C. 国家D. 国际组织答案:A, B, C, D13. 政治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
A. 直接沟通B. 间接沟通C. 正式沟通D. 非正式沟通答案:A, B, C, D14. 政治冲突的主要根源包括()。
秋季入学MBA、MPA政治理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秋季入学MBA、MPA政治理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
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毛泽东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主要根据是什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1、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
2、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3、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4、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维护祖国统一。
2、反对民族分裂。
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2、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3、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4、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于2009年8月1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历时7年之久的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已经完成,该协议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确保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将于2010全面建成。
2、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
3、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
5、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有那些。
1、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2、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3、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4、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5、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6、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MPA研究生《政治学》考试卷(B卷)
华中师范大学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MPA研究生《政治学》考试卷(B卷)一、名词辨析:(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权力、权利与权威2.国家与家庭3.信访与举报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计30分)1.政府权力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政党的政治功能有哪些?3.官僚制形态的政治管理指什么?三、论述题(共1题,计20分)论我国的政党制度。
四、案例分析(共1题,本题20分).“驴象之争”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泼斯周刊》上刊登了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两幅漫画。
画上分别画着—头长着长耳朵的驴和一头长着长鼻子的大象,用来比喻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
后来,纳斯特又在一幅画中同时画进了驴和象,比喻1900年的两党竞选。
此后,驴和象渐渐地成为美国两党的象征:驴成为美国民主党的徽记,而象则成为美国共和党的徽记。
“驴象之争”便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两党竞争”的代名词。
“驴象之争”之所以闻名于世,不是因为纳斯特的漫画特别棒,而是因为美国的政党制度很有名。
美国实行的是典型的两党制。
这种制度的特点是,虽然在法律上允许多党存在和自由竞争,但实际上是两个居于垄断地位的政党,通过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或者在总统选举中获胜而轮流执政。
在台上的叫执政党,在台下的叫在野党。
两党彼此相互揭短,通过讨好选民来争取执政。
从20世纪以来,两党在历次总统选举中,几乎是平分了总统的位置,而其他党根本无力问鼎总统宝座,“驴和象”基本上垄断了美国政治生活。
但是,美国的政党组织是非常松散的。
党员可以随意入党或退党,谁在总统大选中投哪个党的票,意味着谁就是哪个党的党员。
因此,两党都没有固定的党员,更没有党纪约束和制裁。
各级党组织也都各自为政,互不隶属,只有在大选时才表现出协调一致。
结合2008年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与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竞选总统的过程和结果,谈谈两党制的利弊是什么?(20分)。
考试资料《政治学》MPA
人权的历史发展一、一般而言,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文艺复兴中理性主义的兴起,旨在清除封建特权与僧侣神学的自然权利学说逐渐形成。
二、自然权利学说在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革命而取得了巨大进展,“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人类进入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引起了人们对人权的进一步关注,人权进入国家宪法,1948年;联合国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
人权的概念四、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的解释也是极不相同的。
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人权与主权等存在着诸多争议。
五、自18世纪至今,存在着个人主义人权观和集体主义人权观之争。
公民权利与人权的区别一、主体不完全相同。
狭义的公民权仅限于有本国国籍的公民;而人权的人指的是自然人,除本国公民外,还包括在本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公民权的主体是单个人,而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单个人,也包括集体、群体如民族、国家、妇女、儿童等。
二、适用范围不同。
在一个特定国家里,只有本国公民才享有公民权,在该国的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没有公民权。
三、属性不同。
公民权仅有法律属性;而人权除了法律属性外,还有道德属性和政治属性。
四、表达方式的差异。
公民权,一般各国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而人权,有的国家在宪法中有规定,有的国家并未在宪法中规定(目前将人权写入宪法的国家近40个)。
五、实施和监督机制的差异。
公民权的实现靠国内法保障,有执法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人权的实现除了国内法和国内机关的保障外,还有国际法和国际人权组织的监督。
公民权利的主要内容一、生命权或生存权生命权:人身不受伤害或杀害的权利,或得到保护以免除遭伤害和杀害的权利。
1、关于人的出生权利2、关于人死亡的权利3、免于饥饿的权利4、反对种族灭绝和集体屠杀的权利5、公民权利的内容二、平等权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和原则。
确立了国家机关活动的界限和基本出发点,也是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方法或手段。
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政治试题附参考答案五MPA考试.doc
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
建设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落实和保障。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
1.从根本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政治上的体现。
公有制为主体,政治上必然要求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创新,要求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来巩固和发展。
广大劳动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主地位和独立意识要求社会主义民主与之相适应。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民主是高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新型民主。
但在具体制度上又很不完善,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程度比较低,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这要求我们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实现形式,包括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新形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要求,使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真正成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主实践。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扩大开放的需要。
进一步清理现行政府管理与国际贸易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体系及相应的政府体制,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迫切要求。
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贵在全面。
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等全面协调发展,更加健全的民主,更加完善的法制,是全面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公共管制硕士MPA入学政治试题附参考答案三-MPA考试.doc
试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人们所结成的联系和关系。
现实的生产总是在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和统一的生产方式中进行的。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当它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它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这个辩证关系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的说来比较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既有现代化的大生产,又存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和手工业。
这种不同层次的生产必须要求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同它相适应,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由此可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一种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就是说,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又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也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12论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作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学的材料分析题MPA考试.doc
材料一:“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引自[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材料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认为,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但在一个国家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有选择制度的机会。
这给政治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
制度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它是由许多能力或强或弱的人小心创造出来的。
历史的经验和历史原因指导其形成。
(引自[美]迈克尔·罗斯金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问题:政治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吗?那些人可以选择和创造政治制度?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予以评论。
(字数1000字以上)答:政治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创造。
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制度建设中逐步实践、积累、创造建立起来的。
选择和创造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亿万中国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1954年9月15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
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经了酝酿建立、曲折发展、重入正规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正如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所说“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但在一个国家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有选择制度的机会。
这给政治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我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奔走呼号,力图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浙江省公务员公共管理基础课程《政治学》考试试卷
浙江省公务员公共管理基础课程《政治学》考试试卷自己收集整理的错误在所难免仅供参考交流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浙江省公务员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公共经济学》考试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编号姓名工作单位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参与资源配置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B、协调收入分配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C、促进经济稳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D、所有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2、产权归政府所以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A、公共事业部门B、公共部门C、私人企业部门D、公共企业部门3、公立学校、医院、研究所属于()A、公共事业部门B、公共企业部门C、私人企业部门D、公共部门4、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时常会出现失业、经济失衡和()A、成本上升B、停产C、产量下降D、通货膨胀5、在西方国家议会为制衡公共权力可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和()A、司法权B、弹劾权C、行政权D、立法权6、在西方国家非正规的软约束往往是由社会公众通过()来督促公共部门合理、合法地从事公共经济活动A、集会B、社会关系C、舆论D、游说7、经济增长过程中繁荣阶段与萧条阶段交替出现称为()A、经济不景气B、循环波动C、经济不稳定D、周期性经济波动8、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A、颁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C、安排社会保险支出D、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会9、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是一种()A、二次分配B、公平分配C、初次分配D、低层次分配10、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会使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发达使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不发达这叫做教育水平使经济增长产生()A、"负外部效应"B、"马太效应"C、"正外部效应"D、"溢出效应11、混合产品中初始投资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选用()比较合适A、授权经营B、政府参股C、政府经营D、政府补助12、使用费遵循()原则A、受益B、可比性C、支付能力D、谨慎性13、偏好是指个体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选择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A、主观臆想B、主观感觉C、客观描述D、客观感觉14、社会公众在公共产品面前不一定真实地显示()A、看法B、爱好C、偏爱D、偏好15、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政治组织发生关系的场所叫()A、公共场所B、政治场合C、公共市场D、政治市场16、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的税种是()A、企业所得税B、消费税C、增值税D、人头税17、影响一国税收负担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该国的()A、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体制C、政治制度D、税收政策18、按照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早期政府应注重为经济发展提供()A、社会救济B、社会基础设施C、社会治安D、社会福利19、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公共部门安排教育支出经常选择的方式()A、对私立学校补助B、对低收入家庭补助C、对居民社区补助D、对学生本人补助20、正式预算产生之后由()负责公共经费的划拨A、立法机关B、各支出部门C、预算管理部门D、各级政府21、预算年度结束之后由预算管理部门编制()经审计后提交立法机关批准A、预算B、执行机划C、预算草案D、决算22、预算赤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预算年度内公共支出超过()的差额A、国内生产总值B、公共收入C、国民生产总值D、税收收入23、"利益交换说"把税收看做是政府与人们之间的一种()的体现A、利益交换关系B、权利平等关系C、转移支付关系D、公平分配关系24、国外公债并不等于国家外债国外公债的债务人必定是()A、本国金融机构B、本国企事业单位C、本国居民D、本国政府25、短期公债通常指()A、国库券B、政府借款合同C、政府票据D、政府交易凭证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答错、不答、多答或少答均不得分本部分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有()A、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B、安排社会救济支出C、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D、增加受教育机会2、广义的政府部门包括以下哪些机关()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军事机关C、国家立法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3、公共产品具有哪些基本特征()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4、政府对授权经营的私人企业必须实行政府规制是因为()A、禁止其他企业自由进入B、禁止中标企业坐享其成C、禁止中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D、禁止中标企业制定垄断价格5、影响税收负担的税制因素包括()A、纳税人B、课税对象C、计税依据D、税率6、在经济发展水平既定的前提下一国宏观税率水平的高低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A、经济增长方式B、纳税人数量C、产业结构D、税率形式7、一国或一个地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它有利于()A、降低生产成本B、增加资本供给C、吸引科技人才D、掌握市场信息8、公债的认购主体一般包括()A、居民B、企业C、中央银行D、商业银行9、政府实行规制的理由包括()A、部门利益B、自然垄断C、信息不对称D、公共资源稀缺10、公债的发行条件有()A、招标方B、利率C、发行价格D、期限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本部分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使用费是强制的税收是自愿缴纳的()2、社会公众在私人产品面前不一定真实地显示偏好()3、公共选择是指政治市场上各参与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4、边际成本递增必将导致垄断()5、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与个人所以又称负税人()6、无论从公共支出需要还是宏观经济稳定看税收总是越富弹性越好()7、政府主动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同时也会出现预算赤字反之亦然可见预算赤字或盈余是预算人为变化的结果()8、在联邦制国家国债只是联邦政府发行的公债()9、设租总是与权力联系在一起因此政府行为必然导致寻租活动的产生()10、如果存在正外部性说明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四、案例分析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省某旗县纪委、组织部、政法委、人劳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对限期未还清、恶意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首批40名公职人员实行"三停五不"处理即停职、停薪、停岗和不提拔、不调动、不评先、不加薪、不晋级直至还清贷款本息为止该省纪委某部门负责人认为这是维护金融秩序、加速信用建设的重要举措(1)该旗县党委和政府有没有权力这么做?()A、有:政府有权从大局着眼维护金融秩序B、有:政府有权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C、当然无权这么做D、无任何理论依据但合情合理(2)该旗县党委和政府这种做法有没有错误?若有错在哪里?()A、有错误错在动用如此大的公共权力去帮信用社讨债不仅涉嫌浪费公共资源而且与依法行政精神不合拍B、有错误错在动用公共权力去帮信用社讨债时不注意程序C、有错误错在讨债时对公职人员实行"三停五不"太粗暴D、有错误错在实行"三停五不"与建设和谐社会不合拍(3)该旗县党委和政府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A、公共部门的活动与建设和谐社会要合拍B、公共部门的活动必须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尤其涉及公共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时公共部门不能滥用权力C、政府讨债没逾越正常的政策范围但应注意方式方法D、政府讨债是在履行其维持经济秩序的职责(4)该旗县党委和政府的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A、公共决策是一种公共产品必须符合公众的利益才有合法性B、动用如此大的公共权力帮信用社讨债与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格格不入C、社旗县这种做法违背依法行政精神反映了我国公共部门的权力滥用D、以上三点都对(5)如何解决类似河南省某旗县党委和政府的问题?()A、虽然欠款人员并未违反"公务员条例"的停职法规也应"三停五不"B、修改"公务员条例"补充赖账即停职的法规C、认清公共部门的权力范围不还贷款是经济违约行为应该由信用社向法院起诉欠款公职人员D、不实行"三停五不"中的停职处罚与建设和谐社会合拍2、为增加投资者的收益和地方财政收入不少地方纷纷提高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结果车流量大大减少以重庆为例已投入使用的5条高速公路设计的通行量均为日48000辆但因收费过高上界、渝合、渝黔三线日通行量仅为2436、4243、3422辆分别只占通行能力的5%、8%、7%已通车8年的成渝高速重庆段日通行量也只有15153辆仅占设计通行能力的31.56%(1)高速公路属于什么产品?()A、纯公共产品B、混合产品C、私人产品D、奢侈品(2)高速公路这种产品具有什么特性?()A、非竞争性和排他性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竞争性和排他性D、竞争性和非排他性(3)重庆高速公路日通行量不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A、与私人产品一样所有的公共产品也按价值规律运行B、重庆经济不发达不需要这么大的通行能力C、收费标准要考虑需求弹性定价过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D、以上三点都对(4)你认为应怎样制定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A、免费通行降低运输成本 B、公共部门放手全部交由私人管理C、最好在了解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实行价格听证会D、公共部门强行定价即可不应讨价还价(5)鉴于重庆对高速公路的需求弹性干脆撤掉收费站是否合适?()A、合适降低运输成本可刺激地方经济发展B、合适但暂时关闭等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再收费不迟C、不合适会造成财政收入的大幅减少D、不合适会造成高速公路的拥挤失去其功能1。
MPA 学期考试 答案 政治学
1、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人们为争取获利机会自发倡导和组织实施对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创造新的制度排,是人们在追求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以政府(包括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具有激进性质的制度变迁类型。
由于政府制度安排的力量比较大,因此,制度出台的时间短、制度实施时推动力度大,政府的权威能保证制度安排较好的运行。
但是,这种制度变迁方式不是相关利益主体通过重复博弈形成的,“决策者或影响决策的利益集团会利用制度供给的机会为自身牟利”,信息不对称下的“搭便车”行为不可避免。
另外,政府的制度安排基于经验而有可能不是根据现实的需要,不适应制度环境而出现低效率的现象不可避免。
2、专制与民主专制是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的统治制度,泛指由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中由个别独裁者独断专横的统治制度。
民主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3、治理与公共选择治理是政府的治理工具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通过某些途径用以调节政府行为的机制。
公共选择,是指为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怎样提供和分配公共物品以及设立相应匹配规则的行为与过程。
4、政府越位与“政府失灵”政府越位是指政府部门在执行自身职能时超过了自己的权限。
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5、政党与社团政党是指在一个司法独立的国家实体里,法定允许团伙冠名、发展、壮大成的帮派。
社团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爱好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
6.政治是社会利益的集中表现。
(错)7.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即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mpa试题
mpa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是()。
A. 效率优先B. 公平正义C. 民主参与D. 经济发展2. 下列不属于政府职能的是()。
A. 教育管理B. 国防建设C. 企业生产D. 社会保障3. 政策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B. 增加政策的透明度C. 促进政策的公平性D. 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4. 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税收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无偿性B. 强制性C. 固定性D. 自愿性5. 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A. 组织目标B. 组织结构C. 组织文化D. 组织资源6. 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A. 立法监督B. 司法监督C. 社会监督D. 个人监督7.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不包括()阶段。
A. 议程设置B. 政策制定C. 政策评估D. 政策终结8. 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公开透明B. 公平竞争C. 个人偏好D. 效益优先9. 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目标是()。
A. 恢复秩序B. 减少损失C. 保护公共安全D. 所有上述选项10. 行政伦理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 忠诚于职守B. 公正无私C. 追求个人利益D. 尊重公民权利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
A. 政府机构B. 非政府组织C. 私营企业D. 国际组织2. 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
A. 资源不足B. 目标模糊C. 抵制变革D. 政策反馈不及时3. 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
A. 收入分配B. 经济稳定C. 资源配置D. 社会管理4.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科学性B. 民主性C. 合法性D. 随意性5. 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力可能来源于()。
A. 外部环境变化B. 内部需求变化C. 领导层的意愿D. 员工的倡议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公共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2019年MPA联考《行政学》复习:政治与国家-MPA考试.doc
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理解为人们追求共同“善业”的活动。
马基亚维利认为政治是夺取政治权利掌握权利的必要方法的总和。
孙中山认为政治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政治是以国家权利为中心展开的各种权力关系、权力作用以及权利运动的过程:政治在根源上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核心是国家政治;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在阶级社会政治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主要表现是调整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途径。
国家是特殊的政治实体有着政治实体所不具备也无法比拟的特征:国家权利具有普遍性;具有充分的强制性;国家主权具有最高性。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国家的起源上,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国家的起源与阶级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
国家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还将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最终走向消亡。
国家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走向消亡。
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来源安通学校。
国家在本质上是阶级利益实现的工具。
,是该社会的政治主体。
阶级社会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和实现阶级利益的工具。
国家是利益实现的工具:因为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国家体现了一个社会政治主体的意志,是实现其利益和价值的工具。
国家职能是指国家为实现国家的本质和目的担负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两个方面:国家职能是与国家的本质密切相连的;国家职能是在国家权利的运转过程中得到实现的。
国家职能在内容上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教育职能、科技发展职能、社会保障职能、社会安全职能等。
国家职能在过程上表现为、立法、司法、管理、服务、监督职能等。
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构成国家职能的全部。
政治职能是国家的根本职能,社会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另一方面。
通过社会管理的方式来实现政治统治是国家发挥其政治职能的一个重要特征。
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政治试题附参考答案七
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政治试题附参考答案七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经济结构不合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所存在的六大问题的首要问题。
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请结合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论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主要是研究保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社会经济体系内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
马克思把规模巨大,部门众多的整个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通过两大部类内部及其之间的交换和对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顺利实现所需条件的概括,说明,要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首先必须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而要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建立起合理的比例关系。
比例协调、结构合理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2.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而经济结构不合理又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的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实现整体优化和升级,这是造成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差的根本原因之一。
从而制约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因此,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对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使国有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都具。
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政治试题附参考答案二
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政治试题附参考答案二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
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着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
”
试结合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说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重要性。
1.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
第一,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万能的教条,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指贯通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般原理,即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是普遍适用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概括的是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般规律,而每个民族与国家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千差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一:“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引自[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材料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认为,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但在一个国家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有选择制度的机会。
这给政治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
制度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它是由许多能力或强或弱的人小心创造出来的。
历史的经验和历史原因指导其形成。
(引自[美]迈克尔·罗斯金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问题:政治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吗?那些人可以选择和创造政治制度?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予以评论。
(字数1000字以上)答:政治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创造。
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制度建设中逐步实践、积累、创造建立起来的。
选择和创造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亿万中国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1954年9月15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
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经了酝酿建立、曲折发展、重入正规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正如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所说“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但在一个国家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有选择制度的机会。
这给政治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我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奔走呼号,力图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建立国民政府……各阶级、各阶层、各种
社会势力围绕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展开激烈的斗争。
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地位。
历史的责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工农兵苏维埃,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参议会,在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从一开始就为人民当家作主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些制度选择的成功实践,为建国之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经验。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国别背景。
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既不可能是资产阶级的专政,也不可能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而只能是实行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
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既不可能采用旧民主主义的议会制,也不可能照搬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制,而只能吸收革命统一战线内各革命阶级、各方面代表人物共同参加人民代表会议,最后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是由许多能力或强或弱的人小心创造出来的。
历史的经验和历史原因指导其形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所取得的政治权利在法律上的认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形式的又一创造性发展。
实践表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国家机关的科学分工、高效运作提供了根本依据。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对美国人汉密尔顿的提问给出了强有力的回答:人类社会完全能够真正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