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练习题
第十二课《古诗二首之池上》精选习题+详细解析(完美版)
第十二课《古诗二首之池上》精选习题+详细解析(完美版)古诗二首之池上精选习题+详细解析汤恩伦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对词语在诗中具有对仗关系?A. 映山红,赤壁B. 山水,归来C. 挂帆樯,江湖内D. 日出相思,欲寄归船答案:C2.诗中的“武陵春色处处愁”中,下列哪一个词语是和“愁”音义相同的?A. 愁B. 陵C. 春D. 武3.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思是:A.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剪下西窗上的烛光B.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吹灭窗外的烛光C.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纸D.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分享西窗下的烛光答案:A4.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池塘边静坐的意象?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 江湖一秋影如水,鬓色先衰还自怜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答案:B5.下列哪一个词用来形容“柔情似水”?A. 湖光B. 武陵C. 春色答案:A二、判断题1. 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答案:√2. 诗中的“不堪回首”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后悔之情。
()答案:×3. 诗中武陵山和黄鹤楼是两个具体的地点。
()答案:√4. 诗中的“香雾云鬟湿”形容了女主人公的服饰。
()答案:×5. 诗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在的向往之情。
()答案:√三、解答题1.试述诗人对武陵山和黄鹤楼的描绘。
参考答案:诗中描绘了武陵山青峰环抱下的美景,武陵春色的美丽形成了一副令人神往的画卷。
而黄鹤楼则被赋予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堪称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地方的描绘,同时展示了山水之美与文化之美的结合。
2.诗中的“不堪回首”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参考答案:诗中的“不堪回首”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旧之情,他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光,对现实的对比感到失落和悲伤。
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他希望与心爱之人长久相伴,共同观赏月亮的美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12 词四首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如拭.(shì)塞.下(sài)千嶂.(zhànɡ)人不寐.(mèi)B.浊.酒(zhuó)燕.然(yān)胸襟.(jīn)鬓.微霜(bìn)C.未勒.(lè)羌.管(qiānɡ)貂裘.(qiú)右擎.苍(qín)D.霹.雳(pī)蛾.眉(é)千骑.(jì)麾.下炙(huī)1.答案C “擎”应读qínɡ。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B.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C.燕然未勒.归无计(刻石记功)D.身不得,男儿列.(行列)2.答案 D 列:属类,范围。
3.下列词句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答案B A.应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应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D.应为: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辛弃疾—南宋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满江红》—秋瑾—清代末年4.答案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北宋词人。
5.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第12课《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12课《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读拼音,写词语。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横贯东西多态多资B.烟雾嘹绕庄严肃穆C.乐声优扬龙凤呈详D.错综相连严丝合缝3.下列有关故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故宫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
B.紫禁城外有护城河。
C.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D.外朝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4.下列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项()A.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
(作诠释)B.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打比方、列数据)C.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一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作比较)D.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
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迁”(引用)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奇巧的亭台水榭。
B.东东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房间里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放置得井然有序。
C.运动会结束后,大家深刻反思了这次比赛失利的原因,总结会上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
D.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6.对本文的写作特色,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角度展示,详略安排得当。
B.课文按方位顺序介绍故宫。
C.《故宫博物院》是游记,在谋篇布局时,采用“总一分"的方法。
D.本文说明方法有列数据、摹状貌、形象描述等。
7.补充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规模( )大雄伟( )丽双龙戏( ) 龙凤( )祥迥然不( ) 井然有( )(1)长江三峡的风光( ),令游人看后赞叹不已。
(2)走进客厅,只见各样家具摆得( ),而且窗明几净。
8.选词填空。
(1)神秘神奇奇妙①这个的想法真叫人拍案叫绝。
②科学家决定揭开火星的神秘的面纱。
③九寨沟真是一个的地方。
第12课《清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D
C
D
C
14J±
3
9隔离Z
DAAB
(1)103正确
(2)筹集金镯激怒
(3)本课写的是关于清廉的事。
.guαfengwiι
. 具有很高的货币价值和艺术价值,流传后世,子孙相
继。耻笑的意思。
.但我说出的那几件“传世宝”来,会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第一段与最后一段是首尾呼应关系,好处是文章结构更完整,点明中心。
.说明陈嘉庚的住所非常简陋。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处,先是吃惊,然后是感动,所以表情复杂。他会想:这位富翁很不一般,值得敬佩。
.赞扬了陈嘉庚的谦虚作风和伟大的爱国精神。
.描写了陈嘉庚的住处是卧室兼办公室蚊帐发黄且打了补丁用破瓷碗做烛台,沙发已破旧,说明陈嘉庚的生活极 其简朴。
.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兴办学校、振兴祖国的高尚品德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我希望将来能考上大学,为陈老先 生争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第12课《清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第12课《清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 .看拼音,写词语。 ch6uj1jInch1 fujInzhu6weihe kudαng qiwangbI cIkuguashenshanwu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换来的。 B.看着同学们欢快的身影,老师们情不自禁地笑了。 C.走在厦门的街头,你会不由自主地驻足欣赏这里的美景。 D.快考试了,他看起来还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
.课文朗读,走近课文第一步。
(1)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题(含答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练习题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环滁(chú)林壑(hè)射者中(zhōng)B.琅琊(y á)辄醉(zhé)酒洌(lèi)C.岩穴暝(míng)晦明(huì)伛偻(yǔ)D.野蔌(s ù)觥筹(guāng)阴翳(y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山行六七里B.翼然临于泉上C.名之者谁D.而乐亦无穷也3.下列句子在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4.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
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
C.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
D.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5.默写。
(1)文中明确交代醉翁亭位置及外形的句子是:___,___,___。
(2)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
(3)写醉翁亭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写醉翁亭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
(6)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课时1.看拼音写词语。
quàn gào zuān láo diū wáng进房失2.选择正确的读音。
叼(dāo diāo)狼(lán láng)坊(fāng fǎng)窟(qū kū )悔(huǐ měi)窿(kū lóng)3.辨字组词。
狼()悔()圈()坊()浪()海()圆()防()4.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牢”的意思是___________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了这篇寓言,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参考答案1.劝告钻进牢房丢失死亡2. d iāo láng fāng kū huǐ lóng3.狼狗海浪悔恨海洋羊圈圆形作坊防止4.羊圈被他修的结结实实的。
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5.丢失羊圈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第二课时1.选择正确的读音。
揠(yà yàn)寓(yú yù)焦(jiāo qiáo)则(zé zhāi )2.解释词语。
筋疲力尽:自言自语:3.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他回到家里,一边..说。
(用加点的字造句)..喘气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zhǔn bèi chībǎo piào lianɡqiánɡ bì bào yǔzhīzhū2.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喵.喵(miǎo)孵.小鸡(fú)B.凑.近(zòu)叽.喳(jī)C.屋檐.(yán)偶.尔(ǒu)D.砍.倒(kǎn)晒.太阳(sài)3.下面的句子中,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句是()。
A.小猫从破窗户里跳了出来:“喵喵,谢谢!”B.“我觉得很难。
”小狗对小公鸡说道。
C.“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几天,行吗?”D.一只小蚂蚁在队列里嘀咕:“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4.下列哪个句子是病句?()A.小弟弟正在搭积木,突然他大声哭了起来。
B.小明按照爸爸的说法,果然找到了北斗七星。
C.妈妈说今天天气闷热,会下雨。
傍晚忽然下起大雨。
D.我以为小狗看见我会大声叫,没想到它居然摇尾巴。
5.下列关于老屋不倒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一项()A.小猫找不到安心睡觉的地方。
B.老母鸡找不到安心孵蛋的地方。
C.小蜘蛛找不到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D.老屋还想坚持站着。
6.下列词句说明老屋越来越老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使劲往前凑”说明老屋眼睛老花了。
B.“墙壁吱吱呀呀地响”说明老屋墙壁不结实了。
C.“眼睛眯成一条线”说明老屋眼睛看不清东西了。
D.“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说明老屋老了喜欢听故事。
7.形近字组词。
洞( ) 准( ) 暴( ) 壁( ) 撞( ) 抱( )同( ) 堆( ) 瀑( ) 碧( ) 童( ) 饱( )8.写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A、心理描写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1)老屋低头看看,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眼睛眯成一条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B.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C.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D.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3.名句默写。
(1)《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中开头“, ”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分)(2)蒹葭苍苍, 。
(《诗经·蒹葭》)(1分)(3)《关雎》中用来表达诗人对文静美好的女子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
, ”。
(4)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1分)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档中国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曾经流行于古代的诗词歌赋在现代又“火”了一把。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经典咏流传》所选每首诗词,都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墨梅》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中国风骨,《明日歌》里的惜时如金,《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历史激情……无论曲风,也无论题材,不变的情怀链接了经典与时代。
【材料二】好风凭借力,送“诗”上青云。
《经典咏流传》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和诗以歌”的形式,把古诗词原创改编成歌曲,以经典为船,以流行为帆,把经典的诗歌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古人的思想、智慧和情怀与今人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
(1)根据上述材料,探究该节目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必修1高一语文上册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必修1高一语文上册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橘.红(jú)喷.香(pèn)乾.坤(qián) 运载.火箭(zǎi)B.酒泉.(quán) 苛.刻(kē)落.色(luò) 百年陈酿.(niànɡ)C.诞.生(dàn) 涎.水(xián)横亘.(ɡèn) 断壁残垣.(yuán)D.途径.(jìnɡ) 茎.秆(jīnɡ)痉.挛(jìnɡ) 泾.渭分明(jìnɡ)解析:A项,“载”应读zài;B项,“落”应读lào;D项,“泾”应读jīnɡ。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倒记时朝阳辉映举国关注直刺九霄B.着陆场明枪暗剑不胜枚举大型试验C.催化剂返回技术九天览月预定轨道D.新纪元响彻全球漫漫征程通信设施解析:A项,“倒记时”应为“倒计时”;B项,“明枪暗剑”应为“明枪暗箭”;C 项,“九天览月”应为“九天揽月”。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________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2)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____,一天内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降到1 000米深的峡谷。
(3)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________的时刻。
A.制订考察贯注B.制定考察关注C.制定考查贯注D.制订考查关注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1)“制订”指创制拟定;“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用在此处恰当。
(2)“考察”是“实地观察调查”之意,用在此处恰当;“考查”是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3)“贯注”指(精神、精力)集中;“关注”指关心重视,用在此处恰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圈出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清于鸿毛()千均一发()死的其所()寄托衰思()兴汪发达()重与泰山()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改正()提出()战胜()改进()改良()解释()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句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分析句意,说说句子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这段话句子意思层层递进,第一句讲,第二句讲;第三四句讲。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与否。
A.文章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B.课文从正确对待批评、搞好团结两个方面来说明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C.本文的论点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D.文中采用了引用、对比、举例子等方法进行论证。
()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观点写的?用“”画出来。
(2)按照课文内容把“”处补充完整。
填写的这句话是说的,意思是。
这是利用的方法来说明观点的。
A.举例子B.引用C.对比(3)这段话第三句还运用了的方法来说明观点。
6.拓展题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英雄模范都是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力所能及的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轻、钧、得、哀、旺、于2. 缺点、建议、病魔、方法、机器、误会3.(1)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2)为人民服务就要改正缺点。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练习1.读拼音,写词语。
zhīchēng mào shèng zīrùn fān shēn hu n màn bēn pǎo2.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混沌(hún)咔嚓(chā)巍峨(é)B.四肢(zhī)躯干(qū)奔腾(bēn)C.滋润(zhī)劈开(pǐ)裂缝(fèng)D.宇宙(zhòu)斧头(hǔ)撑起(chēng)3.生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A.综亲污浊宗庙浑浊B.支撑缓慢延缓撑杆跳C.机肉皮肤肌体夫色D.献血夜体血液输液4.下列故事中,不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一项是()A.夸父逐日B.后羿射日C.破釜沉舟D.哪吒闹海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B.那个演哥哥的小朋友问我:“你会豁虎跳吗?"“不会。
”我只好照实说。
C.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D.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6.下列对《盘古开天地》一文的叙述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顶天立地②开天辟地③化为万物④天地混沌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7.比一比,组词语。
缓( ) 竭( ) 劈( ) 血( ) 浊( )暖( ) 喝( ) 壁( ) 皿( ) 独( )8.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气息( )的云( )的雷声( )的江河( )的宇宙( )的雨露9.盘古的身体都化作了什么?填一填。
气息——( )___声音——( ) 眼睛——( )四肢和躯干——( ) 血液——( ) 汗毛和汗水——( )10.读句子,回答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记组演讲呈奉诗篇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全知)2.家祭无忘告乃翁。
(告:祭告)3.西湖歌舞几时休。
(休:停止)4.九州风气恃风雷。
(恃:依靠)三、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意思:人死了,就全知道了,但是遗憾的是看不到九州的变化和发展。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思:我劝告上天,要振奋精神,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四、根据内容填空。
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
这首诗通过“XXX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题临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XXX。
这首诗描写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国耻的诗句是“何时忘却营盘旧事,心头一片月明新。
”。
己亥杂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XXX。
从“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愿望。
五、读诗歌,回答问题。
示儿1.“XXX”是指王朝的军队。
2.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看不到九州的变化和发展;诗人的遗愿是祭祀家族先辈和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3.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爱国的人。
六、我想分享的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XXX写给他的好友离开京城归乡的送别之作。
虽然不是直接表达爱国情感,但是诗中所表达的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悲伤,也是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这首诗也被后人誉为“离别诗之冠”。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课时
一、补全诗句,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元,XXX:北宋时期,元代的前身,指当时的政权。
乃翁:指诗人的父亲。
2.山外,休垂钓,直至楼前。
休:停止。
直:一直。
3.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
生气: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已亥杂诗》是唐代诗人XXX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3.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二、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XXX北定中原日,家祭XXX告乃翁。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期望和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和对人才的重视之情。
第12课《为人民服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12课《为人民服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第12课《为人民服务》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读拼音,写词语。
gémìng____________ hóng máo____________yāpò____________ chèdǐjìtuō____________ xīng wàng mùbiāo____________x īshēng二、选择题2.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安祥____________ 耸立____________倒塌____________ 崇山峻岭B.热忱____________ 奥密____________狼狈____________ 废寝忘食C.莅临____________ 分歧____________恭敬____________ 人迹罕至D.烂漫绝别祷告自顾不暇3.“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段话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4.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三个方面的意思()A.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B.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C.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D.要多与他人沟通交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三、填空题5.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鼎”字如果你不会读,要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
“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②大;③正当,正在。
“鼎力相助”中“鼎”的意思是( ),“鼎盛”中“鼎”的意思是( ),“人声鼎沸”中“鼎”的意思是(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选字填空。
它他
(1)弟弟和()的同学去公园里玩。
(2)我家有一只小花猫,()的尾巴长长的,毛茸茸的,很有趣。
2.问一问,答一答。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1)妈妈为什么没回来?
(2)为什么?
3.读一读,回答问题。
腊梅花
腊梅花,脸儿黄,
身上不穿绿衣裳。
大雪当棉被,
风来挺胸膛,
别的花儿怕冬天,
只有腊梅开得旺。
(1)腊梅长得什么样?用“”在文中画出。
(2)腊梅把当做棉被。
(3)腊梅有哪些特点?用“√”选出。
不怕冷□不怕风吹□穿绿衣裳□
参考答案:
1.(1)他(2)它
2.(1)她在忙着加班。
(2)哥哥生气了他的书被弟弟弄坏了。
3.(1)腊梅花,脸儿黄,身上不穿绿衣裳。
(2)大雪
(3)选:不怕冷不怕风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练习】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但脂.( )粉颜色哪能左右结构之美呢!(2).人们到此总要驻.( )足欣赏飞瀑.( )流泉。
(3).如果煞.( )它风景。
(4).每过环形的山谷,前瞻.( )后顾。
(5).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 )坡。
2.看拼音写字词。
(1).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méi jiè。
(2).仿佛发闷的wěi cóng 做了一次深呼吸。
(3).难怪绘画和shèyǐng 作品中经常碰见桥。
(4).倒影又往往被fúpíng ,杂草刺破。
(5).是险峻的环境yùn yù了桥之生命。
3.仔细看看句中有没有错别字,如果有,请改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谐同谱出行与色的乐曲。
( )(2).方、园之间相处和协、得体。
( ) (3).桥下小河里应着桥的倒影。
( )(4).桥上桥下,往反行人,个样船只。
( )【综合练习】认真阅读课文,做以下题目。
1.在下面句中的错别字下画横线,并在题后括号内改正。
(1).那纤细的游丝佛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 )(2).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住足欣赏飞瀑流泉。
( )(3).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迭及交错的角色。
( )(4).不宜龙统地提问,不能龙统地答复,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2.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桥”美在何处?(用文中语句来回答)3.第2自然段中,“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4.本文是一篇小品文,其语言风格与《中国石拱桥》有什么明显不同?【拓展练习】一.阅读人间仙境: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在哪里?经过多年的查证,确认在我国的滇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练习题(附答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解释“沧海桑田”并造句。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3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 )(2)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 )(3)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 )(4)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
( )(5)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 )3.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开头就介绍了罗布泊的现状是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接着回忆过去的罗布泊是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接着说明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除了罗布泊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都需要拯救。
4.光看题目不看课文内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了读者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沧海桑田解释:造句: ⎧⎨⎩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桥上。
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
胡杨,维吾尔语称做“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
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还伴生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
如此重要的胡杨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而大面积死亡。
1958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
伴随着胡杨林的锐减,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沙漠化面积从66%上升到84%。
“沙进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变成现实,至罗布庄一带的库鲁克库姆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噬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从中穿过的218国道已有197处被沙漠掩埋。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阿拉伯帝国练习题(含答案)
第12课阿拉伯帝国练习题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产生于()A.古埃及B.阿拉伯半岛C.古印度D.欧洲2.穆罕默德建立穆斯林公社是在()A.麦加B.麦地那C.巴格达D.大马士革3.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是在()A.6世纪前期B.7世纪后期C.8世纪中期D.9世纪后期4.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下列不属于阿拉伯帝国重视知识的表现的是()A.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B.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C.翻译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D.创办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大学纷纷出现5.某人欲游览0到9计数法的诞生地,建议他应该去的国家是()A.埃及B.沙特阿拉伯C.印度D.意大利6.《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哪一国家丰富的社会生活()A.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阿拉伯帝国7.下列哪一项不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A.传播了中国的造纸术B.发明了从0到9的计数法C.传播了伊斯兰文化D.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8.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
”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A.马其顿人B.阿拉伯人C.中国人D.法兰克人二、材料分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处,处在东西方文明发源地之间,这显然有利于阿拉伯人继承和吸收东西方文化。
尤为可贵的是,阿拉伯人在汲取、借鉴、容纳外来民族文化方面,表现出积极、宽容和开放的心境。
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兴起,帝国对新征服地区各民族的各种文化兼容并蓄,统治者积极引导阿拉伯人向外族人学习,展开了大规模的“百年翻译运动”,广泛地吸取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从而使伊斯兰文化成为东西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
材料二: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并称为古代四大文化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练习题
1.元朝的都城是( D. )
A.北京
B.中都
C.燕京
D.大都
2.元军南下进攻临安时,南宋抗战派大臣是( A. )
A.文天祥
B.李纲
C.岳飞
D.韩世忠
3.元朝政府中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B )
A.行中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省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C )
A.清朝
B.宋朝
C.元朝
D.辽朝
5.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能反映其进步性的一项是( C )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推行了行省制度
C.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D.加强了民族融合
6.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B )
A.苗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傣族
7.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C )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下列对元朝大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元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
B.元大都是元朝重要的运输港
C.大都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城市
D.大都有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商人和使节,络绎不绝
9.从根本上讲,元朝能够维持近百年统治的原因是( C )
A.蒙古人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推行了行省制度
C.重用“汉人”“汉法”,有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D.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统治经验丰富
10.元朝的海运路线是(D )
A.渤海-黄河-直沽-大都
B.黄海-直沽-渤海-大都
C.直沽-黄海-渤海-大都
D.黄河-渤海-直沽-大都
1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B )
A.忽必烈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2、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A )
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南宋政权
C.建立西夏
D.建立元朝政权
13、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正确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南宋灭亡③元朝建立④西夏,金灭亡(C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14、“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D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B )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6、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D )
A、到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从刘家港海运大米到直沽
D、到西藏经商受到驻藏大臣的热情接待
17、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B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8、“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D )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20、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C )
A.隋-西晋-秦-元B.西晋-隋-元-秦C.秦-隋-西晋-元D.秦-西晋
二、简答。
1、列举元朝时新开凿的两段运河名称。
会通河,通惠河
2、列举元世祖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3、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诗的意思是什么?
(2)该诗句反映了什么?(1)蒙古人有的妇女懂得汉语,而汉族的妇女有的懂得蒙古人的乐器。
(2)反映了元朝时蒙汉人民的融洽关系。
说明元朝时期,我国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了。
4、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回族形成于哪个朝代?怎样形成的?
元朝时形成的。
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