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数据结构学习一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上机指导书_实验一

数据结构上机指导书_实验一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指导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前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也是很多高校考研专业课之一。

它主要介绍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三种逻辑结构元素的存储实现,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典型算法及时、空效率分析。

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及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典型算法的设计思想及程序实现,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存储方案,设计出简洁、高效、实用的算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这门课程,习题和实验是两个关键环节。

学生理解算法,上机实验是最佳的途径之一。

因此,实验环节的好坏是学生能否学好《数据结构》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实验,特编写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更好的理解算法的思想、培养编程能力。

二、实验要求1、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根据试验内容认真准备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输入数据。

2、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完成实验内容,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3、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内容、书写实验报告。

4、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不缺席、按时上、下机。

5、实验学时内必须做数据结构的有关内容,不允许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如发现上述现象,取消本次上机资格,平时成绩扣10分。

6、实验报告有一次不合格,扣5分,两次以上不合格者,平时成绩以零分记。

三、实验环境 VC++6.0或者VC2010四、说明1、本实验的所有算法中元素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2、实验题目中带*者为较高要求,学生可自选;其余部分为基本内容,应尽量完成(至少完成70%,否则实验不合格)。

3、数据结构是很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之一,希望有志于考研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各种算法的理解,以便为考研做一定的准备。

五、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1.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2.记录实验的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3.说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过程;4.写出实验的体会和实验过程中没能解决的问题;六、参考书目《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王红梅等清华大学出版社《DATA STRUCTURE WITH C++》 William Ford,William Topp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实验平台控制台程序1、启动Microsoft VC6.0集成开发环境如图所示:2、单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项。

数据结构试验——迷宫问题

数据结构试验——迷宫问题

数据结构试验——迷宫问题(一)基本问题1.问题描述这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

心理学家把一只老鼠从一个无顶盖的大盒子的入口处放入,让老鼠自行找到出口出来。

迷宫中设置很多障碍阻止老鼠前行,迷宫唯一的出口处放有一块奶酪,吸引老鼠找到出口。

简而言之,迷宫问题是解决从布置了许多障碍的通道中寻找出路的问题。

本题设置的迷宫如图1所示。

图1 迷宫示意图迷宫四周设为墙;无填充处,为可通处。

设每个点有四个可通方向,分别为东、南、西、北(为了清晰,以下称“上下左右”)。

左上角为入口。

右下角为出口。

迷宫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设计程序求解迷宫的一条通路。

2.数据结构设计以一个m×n的数组mg表示迷宫,每个元素表示一个方块状态,数组元素0和1分别表示迷宫中的通路和障碍。

迷宫四周为墙,对应的迷宫数组的边界元素均为1。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设置一个数组mg如下int mg[M+2][N+2]={{1,1,1,1,1,1,1,1},{1,0,0,1,0,0,0,1},{1,1,0,0,0,1,1,1},{1,0,0,1,0,0,0,1},{1,0,0,0,0,0,0,1},{1,1,1,1,1,1,1,1}};在算法中用到的栈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将栈定义为Struct{ int i; //当前方块的行号int j; //当前方块的列号int di; //di是下一个相邻的可走的方位号}st[MaxSize];// 定义栈int top=-1 //初始化栈3设计运算算法要寻找一条通过迷宫的路径,就必须进行试探性搜索,只要有路可走就前进一步,无路可进,换一个方向进行尝试;当所有方向均不可走时,则沿原路退回一步(称为回溯),重新选择未走过可走的路,如此继续,直至到达出口或返回入口(没有通路)。

在探索前进路径时,需要将搜索的踪迹记录下来,以便走不通时,可沿原路返回到前一个点换一个方向再进行新的探索。

后退的尝试路径与前进路径正好相反,因此可以借用一个栈来记录前进路径。

学习数据结构心得体会

学习数据结构心得体会

学习数据结构心得体会数据结构研究总结通过一学期对《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研究,大概的了解了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相应的一些算法。

下面总结一下自己一个学期研究的收获和心得。

数据结构是什么: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通常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

数据结构往往同高效的检索算法和索引技术有关。

数据结构重要性:一般认为,一个数据结构是由数据元素依据某种逻辑联系组织起来的。

对数据元素间逻辑关系的描述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必须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的实现形式,是其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此外讨论一个数据结构必须同时讨论在该类数据上执行的运算才有意义。

一个逻辑数据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且各种存储结构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

在许多类型的程序的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考虑因素。

许多大型系统的构造经验表明,系统实现的困难程度和系统构造的质量都严重的依赖于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数据结构。

许多时候,确定了数据结构后,算法就容易得到了。

有些时候事情也会反过来,我们根据特定算法来选择数据结构与之适应。

不论哪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了数据结构,算法也随之确定,是数据而不是算法是系统构造的关键因素。

这种洞见导致了许多种软件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出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就是其中之一。

常见的数据结构:1.顺序表:定义:顺序表是在计算机内存中以数组的形式保存的线性表,是指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数据元素的线性结构。

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的方式存储就称之为顺序表。

顺序表是将表中的结点依次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中。

基本运算:置表空:sqlsetnull(l)判表满:sqlempty(l)求表长:sqllength(l)插入:sqlinsert(l,i,x)按序号取元素:sqlget(l,i)删除:sqldelete(l,i)按值查找:sqllocate(l,x)2.链表定义:链表是一种物理储备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储备结构,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经由过程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

数据结构上机操作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上机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链表的基本操作(必做)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链表的存储、初始化、插入、删除等操作的程序实现。

2.加深对单链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相应算法的掌握与理解。

3.了解链表的处理方式,学习体会简单的单链表程序实现相关知识。

二、实验内容1.建立一个链表、设计链表的基本操作实现算法、输出一个链表表,调试并输出结果。

2.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如下功能:让计算机产生出50个0~9之间的随机数并依次保存到单链表中;输出遍历单链表;从单链表中删除与给定值相等的所有结点;输出遍历单链表;输出单链表长度,调试并输出结果。

三、实验步骤1.定义一个链表结构体。

2.利用插入功能插入一个结点。

3.利用删除功能删除一个结点。

四、程序运行测试1.利用插入功能插入一个结点。

2.利用删除功能删除一个结点。

五、实验报告要求1.绘制链表操作实现的流程图。

2.详细给出程序运行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

3.选试验步骤2-3中的任意一个,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

4.参考程序中某一部分功能的改进(选做)5.实验心得与体会6.附录,实验用源程序六、参考源代码#include <iostream.h>#include <malloc.h>typedef struct LNode{int data;struct LNode *next;}Lnode, *LinkList;//假设下面的单链表均为带头结点。

void CreatLinkList(LinkList &L,int j){//建立一个单链表L,数据为整数,数据由键盘随机输入。

LinkList p,q;L=(LinkList )malloc(sizeof(Lnode));L->next=NULL;q=L;cout<<"在单链表内输入整数:"<<endl;for(int i=0;i<j;i++) p=(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cin>>p->data;p->next=q->next;q->next=p;q=p; }int PrintLinkList(LinkList &L){//输出单链表L的数据元素LinkList p;p=L->next;if(L->next==NULL){cout<<"链表没有元素!"<<endl;return 0;}cout<<"单链表的数据元素为:";while(p){cout<<p->data<<" ";p=p->next;}cout<<endl;return 1;}void LinkListLengh(LinkList &L){//计算单链表L的数据元素个数。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填空题1 结构试验可分为:生产鉴定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2 结构试验的特点:科学性、特殊性、创新性。

3 试件设计包括:试件形状、试件尺寸和试件数量。

4 试件形状设计主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与实际受力相一致的应力状态、边界条件的模拟,使其能反映该部分结构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

5 试件尺寸受到尺寸效应、构造要求、实验设备和经费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6 试验加载程序分为预加载、标准荷载、破坏荷载三个阶段。

7 荷载分级的目的:一方面是控制加荷速度,另一方面是便于观察结构变形。

分级加载的目的:保证变形稳定,为测度数据提供必要的时间。

8 确定相似条件,方程式分析法用于物理现象的规律已知,并可以用明确的数学物理方程表示的情况。

量纲分析法则用于物理现象的规律未知,不能用明确的数学物理方程表示的情况。

9 弹簧加载适用情况:常用于结构的持久荷载试验。

10 选择测量仪器主要考虑:量程、刻度值、灵敏度、精确度、滞后。

11 结构动力试验包括:动荷载特性的测定、结构自振特性的测定、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反映的测定。

12 试件加载的就为形式:正位试验、卧位试验、反位试验和原位试验。

正位实验:一般的结构试验均采用正位实验。

卧位试验:对于自重较大的梁、柱,跨度大、矢高的屋架及桁架等重型构件,当不便于吊装运输和进行测量时,可在现场就地采用卧位试验。

反位试验:对于混凝土构件进行抗裂或裂缝宽度试验时,为了便于观察裂缝和读取裂缝宽度值。

原位试验:对已建结构进行现场试验时均采用原位试验(检查既有构件)。

13 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时需要进行:弹击角修正、混凝土浇筑面修正、泵送混凝土修正。

简答题一、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包括:结构试验设计、试验准备、试验实施和实验分析。

二、试验设计主要考虑问题:试件设计、试验荷载设计、试验观测设计、试验误差控制措施、试验控制措施。

三、预加载作用:1使试讲各部分接触良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2检查全部试验装置是否可靠;3检查全部仪器仪表是否工作正常;4检查全体试验人员的工作情况,使他们熟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以保证试验工作顺利进行。

数据结构试验报告-图的基本操作

数据结构试验报告-图的基本操作

中原工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科112姓名:康岩岩学号:201100814220 指导老师:高艳霞2012-11-22实验五图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有关图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图的存储结构。

3、熟练掌握图的两种遍历算法。

二、实验内容[问题描述]对给定图,实现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基本要求]以邻接表为存储结构,实现连通无向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

以用户指定的结点为起点,分别输出每种遍历下的结点访问序列。

【测试数据】由学生依据软件工程的测试技术自己确定。

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掌握图的相关概念。

2、掌握图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3、掌握图的两种遍历算法的实现。

四、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要按照实验报告格式规范书写。

2、实验上要写出多批测试数据的运行结果。

3、结合运行结果,对程序进行分析。

【设计思路】【代码整理】#include "stdafx.h"#include <iostream>#include <malloc.h>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int Status;#define OK 1#define ERROR 0#define OVERFLOW -1#define MAX_SIZE 20typedef enum{DG,DN,UDG,UDN}Kind;typedef struct ArcNode{int adjvex; //顶点位置struct ArcNode *nextarc; //下一条弧int *info; //弧信息};typedef struct{char info[10]; //顶点信息ArcNode *fistarc; //指向第一条弧}VNode,AdjList[MAX_SIZE];typedef struct{AdjList vertices;int vexnum,arcnum; //顶点数,弧数int kind; //图的种类,此为无向图}ALGraph;//这是队列的节点,仅用于广度优先搜索typedef struct Node{int num;struct Node* next;};//队列的头和尾typedef struct{Node * front;Node *rear;}PreBit;int LocateV ex(ALGraph G,char info[]);//定位顶点的位置Status addArcNode(ALGraph &G,int adjvex); //图中加入弧Status CreatGraph(ALGraph&G);//创建图的邻接表Status DFSTraverse(ALGraph G);//深度优先搜索Status BFSTraverse(ALGraph G);//广度优先搜索Status DFS(ALGraph G,int v);//深度优先搜索中的数据读取函数,用于递归bool visited[MAX_SIZE]; // 访问标志数组//初始化队列Status init_q(PreBit&P_B){P_B.front=P_B.rear=(Node*)malloc(sizeof(Node));if(!P_B.front){exit(OVERFLOW);}P_B.front->next=NULL;}//将数据入队Status en_q(PreBit & P_B,int num){Node *p=(Node*)malloc(sizeof(Node));if(!p){exit(OVERFLOW);}p->num=num;p->next=NULL;P_B.rear->next=p;P_B.rear=p;return OK;}//出队Status de_q(PreBit & P_B){if(P_B.front==P_B.rear){return ERROR;}Node* p=P_B.front->next;P_B.front->next=p->next;if(P_B.rear==p){P_B.rear=P_B.front;}free(p);return OK;}Status CreatGraph(ALGraph&G){cout<<"请输入顶点数目和弧数目"<<endl;cin>>G.vexnum>>G.arcnum;//依次输入顶点信息for(int i=0;i<G.vexnum;i++){cout<<"请输入顶点名称"<<endl;cin>>G.vertices[i].info;G.vertices[i].fistarc=NULL;}//依次输入弧信息for(int k=1;k<=G.arcnum;k++){char v1[10],v2[10]; //用于表示顶点名称的字符数组int i,j; //表示两个顶点的位置BACK: //返回点cout<<"请输入第"<<k<<"条弧的两个顶点"<<endl;cin>>v1>>v2;i=LocateV ex(G,v1); //得到顶点v1的位置j=LocateV ex(G,v2); //得到顶点v2的位置if(i==-1||j==-1){ //头信息不存在则返回重输cout<<"不存在该节点!"<<endl;goto BACK; //跳到BACK 返回点}addArcNode(G,i); //将弧的顶点信息插入表中addArcNode(G,j);}return OK;}//倒序插入弧的顶点信息Status addArcNode(ALGraph &G,int adjvex){ArcNode *p; //弧节点指针p=(ArcNode*)malloc(sizeof(ArcNode));p->adjvex=adjvex;p->nextarc=G.vertices[adjvex].fistarc;//指向头结点的第一条弧G.vertices[adjvex].fistarc=p; //头结点的第一条弧指向p,即将p作为头结点的第一条弧return OK;}//定位顶点的位置int LocateV ex(ALGraph G,char info[]){for(int i=0;i<G.vexnum;i++){if(strcmp(G.vertices[i].info,info)==0){ //头结点名称与传入的信息相等,证明该头节点存在return i; //此时返回位置}}return -1;}//深度优先搜索Status DFSTraverse(ALGraph G){for(int v=0;v<G.vexnum;v++){visited[v]=false;}char v1[10];int i;BACK:cout<<"请输入首先访问的顶点"<<endl;cin>>v1;i=LocateV ex(G,v1);if(i==-1){cout<<"不存在该节点!"<<endl;goto BACK;}DFS(G,i);return OK;}//深度优先搜索递归访问图Status DFS(ALGraph G,int v){visited[v]=true;cout<<G.vertices[v].info<<" ";//输出信息ArcNode *p;p=G.vertices[v].fistarc; //向头节点第一条while(p) //当弧存在{if(!visited[p->adjvex]){DFS(G,p->adjvex); //递归读取}p=p->nextarc;}return OK;}//广度优先搜索Status BFSTraverse(ALGraph G){for(int v=0;v<G.vexnum;v++){visited[v]=false;}char v1[10];int v;BACK:cout<<"请输入首先访问的顶点"<<endl;cin>>v1;v=LocateV ex(G,v1);if(v==-1){cout<<"不存在该节点!"<<endl;goto BACK;}PreBit P_B;init_q(P_B);ArcNode *p;visited[v]=true;cout<<G.vertices[v].info<<" ";//输出信息en_q(P_B,v); //将头位置v入队while(P_B.front!=P_B.rear){//当队列不为空时,对其进行访问int w=P_B.front->next->num;//读出顶点位置de_q(P_B);//顶点已经访问过,将其出队列p=G.vertices[w].fistarc;//得到与顶点相关的第一条弧while(p){if(!visited[p->adjvex]){en_q(P_B,p->adjvex);//将弧入队,但不读取,只是将其放在队尾}p=p->nextarc;}}return OK;}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ALGraph G;CreatGraph(G);cout<<"深度优先搜索图:"<<endl;DFSTraverse(G);cout<<endl;cout<<"广度优先搜索图:"<<endl;BFSTraverse(G);cout<<endl;system("pause");return 0;}。

数据结构心得体会(6篇)

数据结构心得体会(6篇)

数据结构心得体会(6篇)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数据结构心得体会(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数据结构心得体会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图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熟悉,在学习离散数学的时候,总觉得图是很抽象的东西,但是在学习了《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门课程之后,我渐渐地体会到了其中的奥妙,图能够在计算机中存在,首先要捕获他有哪些详细化、数字化的信息,比如说权值、顶点个数等,这也就说明白想要把生活中的信息转化到计算机中必需用数字来完整的构成一个信息库,而图的存在,又涉及到了顶点之间的联系。

图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而无向图又是有向图在权值双向相等下的一种特例,如何能在计算机中表示一个双向权值不同的图,这就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经过了思索和老师同学的关心,我用edges[i][j]=up和edges[j][i]=up 就能实现了一个双向图信息的存储。

对整个程序而言,Dijkstra算法始终都是核心内容,其实这个算法在实际思索中并不难,或许我们谁都知道找一个路径最短的方法,及从顶点一步一步找最近的路线并与其直接距离相比较,但是,在计算机中实现这么一个很简洁的想法就需要涉及到许多专业学问,为了完成设计,在前期工作中,基本都是以学习C语言为主,所以铺张了许多时间,比如说在程序中,删除顶点和增加顶点的模块中都有和建图模块相互重复的函数,但是由于技术的缘由,只能做一些很累赘的函数,可见在调用学问点,我没有把握好。

不过,有了这次课程设计的阅历和教训,我能够很清晰的对自己定一个合适的水平,而且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会了运用两个新的函数sprintf()和包涵在#include头文件中的输入函数。

由于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求最短路径,原来是想通过算法的实现把这个程序与交通状况相连,但是由于来不及查找各地的信息,所以,这个方案就没有实现,我信任在以后有更长时间的状况下,我会做出来的。

《数据结构》实验1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1实验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班级>_<学号>_<实验X>.RAR文件形式交付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1.熟悉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语言的结构特点。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及实现。

3.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的定义及实现。

4.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即顺序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5.掌握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1.顺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2.链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三、实验步骤1.建立含n个数据元素的顺序表并输出该表中各元素的值及顺序表的长度。

2.利用前面的实验先建立一个顺序表L={21,23,14,5,56,17,31},然后在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68。

3.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结点的值域为整型数据。

要求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按尾插入法来建立相应单链表。

四、程序主要语句及作用程序1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public struct sequenlist{public const int MAXSIZE=1024; /*最大值为1024*/public elemtype[] vec;public int len; /* 顺序表的长度 */public sequenlist( int n){vec=new elemtype[MAXSIZE ];len = n;}};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equenlist list1 = new sequenlist(5);for (int i = 0; i < 5; i++){list1.vec[i] = i;}for (int i = 0; i < 5; i++){Console.Write("{0}---", list1.vec[i]) ;}Console.WriteLine("\n");Console.WriteLine("表长:{0}\n",list1.len );Console.ReadKey();}}程序2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public void insertlist(int i, int x){if (len >= MAXSIZE)throw new Exception("上溢"); /*长度大于最大值则抛出异常*/if (i < 1 || i > len + 1)throw new Exception("位置");/插入位置小于1或大于len+1则抛出插入位置错误的异常for (int j = len; j >= i; j--)vec[j] = vec[j - 1]; //注意第j个元素存在数组下标为j-1处vec[i - 1] = x;len++;}};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equenlist list2 = new sequenlist(7);list2.vec[0] = 21;list2.vec[1] = 23;list2.vec[2] = 14;list2.vec[3] = 5;list2.vec[4] = 56;list2.vec[5] = 17;list2.vec[6] = 31;Console.Write("请输入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int loc =Convert.ToInt32( Console.ReadLine());Console.Write("请输入第{0}个位置插入的元素:", loc);int ele = Convert.ToInt32(Console.ReadLine());Console.WriteLine("插入前的线性表:");for (int i = 0; i < list2.len ; i++){Console.Write("{0}---", list2.vec[i]);}Console.WriteLine("\n");list2.insertlist(loc, ele);Console.WriteLine("插入后的线性表:");for (int i = 0; i < list2.len ; i++){Console.Write("{0}---", list2.vec[i]);}Console.WriteLine("\n");Console.ReadKey();}}程序3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class Node{private int num;public int Num{set { num = value; }/输入值get { return num; }/获得值}private Node next;public Node Next{set { next = value; }get { return next; }}}class Pp{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Node head;Node tempNode, tempNode1;int i;head = new Node();Console.WriteLine("输入六项数据:\n");Console.Write("输入第1项数据:");head.Num = Convert.ToInt32(Console.ReadLine());head.Next = null;tempNode = head;for (i = 1; i < 6; i++){tempNode1 = new Node();Console.Write("输入第{0}项数据:",i+1);tempNode1.Num = Convert.ToInt32(Console.ReadLine());/插入项转换为整形数值 tempNode1.Next = null;tempNode.Next = tempNode1;tempNode = tempNode.Next;}Console.WriteLine("线性表:");tempNode = head;for (i = 0; i < 6; i++){Console.Write("{0}", tempNode.Num);if (i < 5){Console.Write("--");}tempNode = tempNode.Next;}Console.ReadKey();}}五、程序运行结果截图程序1程序2程序3六、收获,体会及问题(写得越详细、越个性化、越真实越好,否则我不知道你做这个实验的心路历程,也就无法充分地判断你是否是独立完成的这个实验、你是否在做这个实验时进行了认真仔细地思考、通过这个实验你是否在实践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这次试验刚开始做时完全不知道从哪下手,才刚上了几节课,对于线性表、链式表都不是理解的很透彻,不知道用哪个软件编写程序。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一、试验对象的选择1. 试验对象的类型结构试验的试验对象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结构,包括建筑结构、桥梁结构、隧道结构、地下结构、塔架结构、输电塔、烟囱等。

试验对象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研究目的来确定。

2. 试验对象的尺寸试验对象的尺寸应符合实际工程的要求,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不同尺寸的试验对象进行试验,以便研究结构的尺寸效应。

同时,还可以进行缩尺试验和原尺寸试验,以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3. 试验对象的材料结构试验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土、混凝土、钢筋、钢材等各种材料。

在试验设计时应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等因素,以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试验方法1. 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指在结构成型后,通过施加静态荷载,对结构进行性能检测和评估的一种试验方法。

静载试验可以评定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获得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和破坏机理。

2. 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指在结构成型后,通过施加动态荷载,对结构进行性能检测和评估的一种试验方法。

动载试验可以评定结构在振动荷载下的响应性能和疲劳性能,同时还可以获得结构的模态参数和动力特性等信息。

3. 前试验和后试验前试验是指在结构投入使用前,对其进行一系列检测和评估的试验,以确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是否满足要求。

后试验是指在结构投入使用后,对其进行一系列检测和评估的试验,以确认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4. 在线试验和离线试验在线试验是指在结构施加荷载的同时,对其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试验,以获得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性能信息。

离线试验是指在结构施加荷载后,将其取样或进行部分拆解,再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试验,以获得结构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能信息。

5. 比较试验比较试验是指通过对同一结构的不同试验方案进行试验,以获得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三、试验参数的确定1. 试验荷载试验荷载是指对结构施加的荷载,一般包括静载、动载和疲劳载荷等。

合肥工业大学数据结构试验一实验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数据结构试验一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及学号课程教学班号任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地点2015 ~2016 学年第 2 学期说明实验报告就是关于实验教学内容、过程及效果的记录与总结,因此,应注意以下事项与要求:1.每个实验单元在4页的篇幅内完成一份报告。

“实验单元”指按照实验指导书规定的实验内容。

若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2、各实验的预习部分的内容就是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必要条件,请按要求做好预习。

3.实验报告要求:书写工整规范,语言表达清楚,数据与程序真实。

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现象,总结经验。

4.参加实验的每位同学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其中程序或相关的设计图纸也可以采用打印等方式粘贴到报告中。

严禁抄袭或拷贝,否则,一经查实,按作弊论取,并取消理论课考试资格。

5.实验报告作为评定实验成绩的依据。

实验序号及名称:实验一单链表实验实验时间∶2016年 5 月二、实验内容与步骤(过程及数据记录):<1>求链表中第i个结点的指针(函数),若不存在,则返回NULL。

实验测试数据基本要求:第一组数据:链表长度n≥10,i分别为5,n,0,n+1,n+2第二组数据:链表长度n=0,i分别为0,2node* list::address(int i){node *p = head->next;int n = 1;while (n != i&&p != NULL){p = p->next;n++;}if (p!=NULL) return p;else return NULL;}第一组数据第二组数据<2>在第i个结点前插入值为x的结点。

实验测试数据基本要求:第一组数据:链表长度n≥10,x=100, i分别为5,n,n+1,0,1,n+2 第二组数据:链表长度n=0,x=100,i=5errorcode list::insert(const int i, const int x){node *p;p = head;int n = 1;while (n != i&&p != NULL){p = p->next;n++;}if (i<1 || i>length() + 1) return rangeerror;node *s = new node;s->data = x;s->next = p->next;p->next = s;count++;return success;}<3>删除链表中第i个元素结点。

结构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结构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y f (1, 2 ,..., n )
f 2 f 2 f 2 y n 1 + 2 + ... + x1 x2 xn 来自2 2 2建筑结构试验
第七章
(3)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
结构试验获取的数据中,可能同时存在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在处理试验数据时,要进行仔 细分析,尽可能消除系统误差,剔除过失误差或偶然 误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分为“固定系统误差”和“可变系统误差” 两类。固定的系统误差是在某一物理量的全部量测数 据始终存在着的一个数值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的偏差。 产生固定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测试方法或仪器 仪表方面的缺陷。固定系统误差往往不能通过在同一 条件下的多次重复测试来发现。但可以采用不同的测 试方法或同时采用多种测量工具进行测试比较,发现 固定系统误差及产生的原因。
和分别为随机变量
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0
x
正态分布曲线
建筑结构试验
第七章
按照正态分布曲线,可以得到随机变量x不大于某一 定值X的概率为:
P( x X )
t x


X
f ( x)dx
X
1 2

e
X

( x )2 2 2
dx

1 P( x X ) 2
建筑结构试验
第七章
如,振动测试中交流电源的50Hz 工频干扰,可用直流供电推断消除。 采用百分表量测位移时,百分表 安装不正确使测杆的运动方向与测 点的位移方向不一致。 测点表面 结构试验中,粗糙的滚动支座产 A 测点的位移方向 生的摩擦力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较 大的影响。 机械式仪表因磨损而精度下降, O 液压加载系统因泄漏导致压力表读 B 数与加载油缸实际压力不符等原因 百分表不正确安装 都产生固定系统误差。

数据结构线性表试验报告

数据结构线性表试验报告

线性表上机实习1、实验目的(1)熟悉将算法转换为程序代码的过程。

(2)了解顺序表的逻辑结构特性,熟练掌握顺序表存储结构的C语言描述方法。

(3)熟练掌握顺序表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删除等,掌握顺序表的随机存取特性。

(4)了解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熟练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C语言描述方法。

(5)熟练掌握线性链表(单链表)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删除等,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选择适当的链表结构。

2、实验要求(1)熟悉顺序表的插入、删除和查找。

(2)熟悉单链表的插入、删除和查找。

3、实验内容:①顺序表(1)抽象数据类型定义typedef struct {TypeData data[maxsize]; //容量为maxsize的静态顺手表int n; //顺序表中的实际元素个数}SeqList; //静态顺序表的定义在本次实验中,首先建立一个空的静态顺序表,然后键盘输入数据存入表中,然后进入菜单选择界面,通过不同的数字输入,实现对顺序表,删除,插入,查找,显示等操作。

(2)存储结构定义及算法思想在顺序表结构体的定义中,typedef int TypeData 为整型,存储结构如下:for(n=0;n<m;n++){cout<<"请输入线性表数据"<<endl;cin>>[n]; //顺序将数据存入顺序表} //其他存储与此类似,都是直接赋值与数组的某一位插入版块子函数:void insert(SeqList &L) //插入数据{int a,b,c,k;cout<<"请输入插入的数及其插入的位置"<<endl;cin>>a>>b;if(b<=0||b>+1)) {cout<<"不能在该位置插入"<<endl; return;} //判断插入位置是否合法k=[b-1];[b-1]=a; c=; =+1;while(c>b){[c]=[c-1];c--; //通过循环,实现插入位置后的数据挨个往后移动一位}[b]=k;}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操作类似,在插入与删除后,都要循环调整后面数组的每一位元素,同时记录数据元素的长度的标示符也要跟着改变。

数据结构实训心得体会

数据结构实训心得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通过实习我的收获如下1、巩固和加深了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了我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际编译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应用软件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通过课程设计,培养了我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念、经济观念和全局观念。

从刚开始得觉得很难,到最后把这个做出来,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以前总以为自己对编程的地方还不行,现在,才发现只要认真做,没有什么不可能。

编程时要认真仔细,出现错误要及时找出并改正,(其中对英语的要求也体现出来了,因为它说明错误的时候都是英语)遇到问题要去查相关的资料。

反复的调试程序,最好是多找几个同学来对你的程序进行调试并听其对你的程序的建议,在他们不知道程序怎么写的时候完全以一个用户的身份来用对你的用户界面做一些建议,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把各个注意的问题要想到;同时要形成自己的编写程序与调试程序的风格,从每个细节出发,不放过每个知识点,注意与理论的联系和理论与实践的差别。

另外,要注意符号的使用,注意对字符处理,特别是对指针的使用很容易出错且调试过程是不会报错的,那么我们要始终注意指针的初始化不管它怎么用以免不必要麻烦。

通过近两周的学习与实践,体验了一下离开课堂的学习,也可以理解为一次实践与理论的很好的连接。

特别是本组所做的题目都是课堂上所讲的例子,在实行之的过程中并不是那么容易事让人有一种纸上谈兵的体会,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训过程中让我们对懂得的知识做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让我们的理解与记忆更深刻,对不懂的知识与不清楚的东西也做了一定的了解,也形成了一定的个人做事风格。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一个程序的数据结构有更全面更进一步的认识,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数据存储方式,不一定要用栈,二叉树等高级类型,有时用基本的一维数组,只要运用得当,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甚至更佳,就如这次的课程设计,通过用for的多重循环,舍弃多余的循环,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填空题1 结构试验可分为:生产鉴定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2 结构试验的特点:科学性、特殊性、创新性。

3 试件设计包括:试件形状、试件尺寸和试件数量。

4 试件形状设计主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与实际受力相一致的应力状态、边界条件的模拟,使其能反映该部分结构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

5 试件尺寸受到尺寸效应、构造要求、实验设备和经费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6 试验加载程序分为预加载、标准荷载、破坏荷载三个阶段。

7 荷载分级的目的:一方面是控制加荷速度,另一方面是便于观察结构变形。

分级加载的目的:保证变形稳定,为测度数据提供必要的时间。

8 确定相似条件,方程式分析法用于物理现象的规律已知,并可以用明确的数学物理方程表示的情况。

量纲分析法则用于物理现象的规律未知,不能用明确的数学物理方程表示的情况。

9 弹簧加载适用情况:常用于结构的持久荷载试验。

10 选择测量仪器主要考虑:量程、刻度值、灵敏度、精确度、滞后。

11 结构动力试验包括:动荷载特性的测定、结构自振特性的测定、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反映的测定。

12 试件加载的就为形式:正位试验、卧位试验、反位试验和原位试验。

正位实验:一般的结构试验均采用正位实验。

卧位试验:对于自重较大的梁、柱,跨度大、矢高的屋架及桁架等重型构件,当不便于吊装运输和进行测量时,可在现场就地采用卧位试验。

反位试验:对于混凝土构件进行抗裂或裂缝宽度试验时,为了便于观察裂缝和读取裂缝宽度值。

原位试验:对已建结构进行现场试验时均采用原位试验(检查既有构件)。

13 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时需要进行:弹击角修正、混凝土浇筑面修正、泵送混凝土修正。

简答题一、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包括:结构试验设计、试验准备、试验实施和实验分析。

二、试验设计主要考虑问题:试件设计、试验荷载设计、试验观测设计、试验误差控制措施、试验控制措施。

三、预加载作用:1使试讲各部分接触良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2检查全部试验装置是否可靠;3检查全部仪器仪表是否工作正常;4检查全体试验人员的工作情况,使他们熟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以保证试验工作顺利进行。

结构试验学习内容

结构试验学习内容

结构试验:
在结构物和结构对象(实物或模型)上,使用仪器为工具,利用各种试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重力、机械扰动力、地震力、风力……)或其他因素(温度、变形)作用下,通过量测与结构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应变、振幅、频率……)
1、从强度(稳定)、刚度和抗裂性以及结构实际破坏
形态来判明建筑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
2、估计结构的承载能力,确定结构对使用要求的符合程度,
3、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

鉴定性试验科研性试验
学习内容
一、结构试验的试件设计荷载设计观测设计
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试验的的关系
二、结构试验的加载设备
量测仪器
三、静力试验结构静力单调加载试验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四、结构动力试验结构动力特性量测方法
结构动力响应量测方法
五、模型实验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
模型设计模型材料
六、结构试验的非破损检测技术。

试验数据的结构及应用

试验数据的结构及应用

第10章试验数据的结构及应用在第四章中,我们已经提到过试验数据的结构问题,通过第5~9章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试验方案的设计和试验结果的分析。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更深入地研究一下试验数据的结构问题。

弄清数据结构,不仅可以从理论上加深对前几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诸如效应估计、缺失数据弥补等问题。

10.1 试验数据的结构在第四章第二节中,我们已经指出,任何试验数据x都可以表示为x = m +ε式中m为某试验条件下各被控因素对指标影响的总和,ε为未加控制的因素(随机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总和,即试验随机误差。

这样就把各因素水平对指标的综合影响与随机误差分开了。

但实际问题往往需要分别研究各个因素及水平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程度如何,这就要求把各因素水平对指标的综合影响作进一步分解。

下面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

一、单因素试验的数据结构式设某单因素试验,因素A 有k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试验r次,共进行=⋅次试验,所得试验数据为xn k rx ij是一个随机变量,它可ij。

显然,以分解为ij i ijx m ε=+( i =1,2 ,…,k i ;j=1,2,…,r)其中m i 反映的是第i 个水平试验应有的理论值,εij 表示由于种种原因引入的随机误差。

为进一步讨论,我们引入一般平均与效应的概念,称11kii m k μ==∑ ( i =1,2 ,…, k)为一般平均,可以理解为该因素取一个“中等”水平时的试验结果,而i i m αμ=- ( i =1,2 ,…, k)称为因素的第i 个水平的效应,它是刻划该因素在第i 个水平下试验结果究竟比“中等”水平好多少或坏多少的一个量。

于是我们就可以把x ij 的数据结构式写成ij i ijx μαε=++ (10-1)( i =1,2 ,…,k i ;j=1,2,…,r)其中μ为一般平均,εij 为随机变量,而αi 为因素第i 个水平的效应,显然,αi 间满足关系式:()111k k kiiii i i m m k αμμ====-=-=∑∑∑式(10-1)称为单因素试验的数据结构式。

试验设计 演示2 试验数据结构

试验设计 演示2 试验数据结构

y M
试验 指标值 随机误差 可控制因素对试验指标的总影响 (试验指标的理论值)
二 单因素重复试验时的数据结构形式
eg:对某设备在m种转速下测量其功率,重复r次。 设:转速为因素A 水平数i: i=1,2, … m 重复试验数j:j=1,2 , … r
试验表
重复号j 功率yij 转速Ai A1 A2 A3 ︰ Am 1 y11 y21 y31 ︰ ym1 2 y12 y22 y32 ︰ ym2 3 … r
进行试验指标的理论值估计
科学地填补缺遗数据
区组试验设计时的数据修正
•32
复习题(第二章)
1 2 试验数据最简式的表达及其含义。 单因素重复试验时的数据结构表达形式。
3
4
双因素试验时的数据结构表达形式。
多因素、多水平有交互作用或无交互作用情形
yij ai b j ij
•8
其中:
一般平均:
1 M ij m r i 1 j 1
m
r
—— A、B因素取平均水平时试验指标的理论值。 Ai水平效应:
ai M i
——A因素取第i个水平与A、B取平均水平时, 试验指标理论值之间的波动。 Bj水平效应:
Mm1
┋ ┋
Mm2 …

Mmr
Mj (列均值) M.j M.1
M.2 …
M.L
由最简式

y M
yij M ij ij
yij ——A取第i个水平、B取第j次水平试验指标值 M ij——A取第i个水平、B取第j次水平的试验指标理论值
ij
——A取第i个水平、B取第j次水平的试验误差 数据结构:
y ai ij

第9章 结构试验数据处理

第9章 结构试验数据处理

2、图形表示法:
折线图
动态曲线图
形态图
3、经验公式表示法:
(1)经验公式的选择 •最小二乘法 。 •分组平均法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y a0 a1 x1 a2 x2 an xn
自变量为:x i 1,2,, n i 回归系数为:ai i 0,1,2,, n
本章小结
1. 理解不同测量误差的概念和相关的特性。
2.掌握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正确使用正态分布表,掌握 过失 误差的识别和剔除的具体方法,注意尽量采用两种 或两种以上方法去识别和剔除其过失误差。 3.试验结果的表达要掌握图表法,重点掌握经验公式表示 法。
第9章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9.1 概述 9.2 间接测定值的推算 9.3 试验误差分析 9.4 试验结果的表达
教学目标
(1)了解试验误差的概念 (2)掌握试验数据处理的内容和步骤
(3)掌握测试数据的误差计算
9.1 概 述

定义:
试验中采集到的数据是数据处理所需要的原始数据,但 这些原始数据往往不能直接说明试验的结果或解答试验所提 出的问题。将原始数据经过整理换算、统计分析及归纳演绎 后,得到能反映结构性能的数据、公式、图表等,这样的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3
试验误差分析
1、误差的基本概念: (1)定义 被最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与量测值之间的差别称为误差 。 (2)误差的分类:
⑴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主要是由于量测人员粗心大意、操作不当或思想不集中所 造成的,例如读错数据、记录错误等。 ⑵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通常是由于仪器的缺陷、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观测者感觉器 官的不完善等固定原因引起的,难以消除其全部影响。 ⑶随机误差 在消除过失误差和系统误差后,量测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仍然有着 微小的差别,这是由于各种随机(偶然)因素所引起的可以避免的误差, 其大小和符号各不相同,称为随机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lse { for(j=L->length-1; j>i-1; j--) L->a[j+1]=L->a[j];
/*向后移动数据元素*/
L->a[i-1]=e; /*插入元素*/
L->length++; /*线性表长加1 */
}
} /* insert_sq */
/*查找值为e的元素,返回它的位置*/
else printf("\n已找到,元素位置是%d",loc);
} break;
} /* switch */
}while(k!=6);
printf("\n再见!");
printf("\n打回车键,返回。"); ch=getch();
} /* main */
/*建立线性表*/
void creat_list(SqList *L)
printf("the research position is %d\n",i); /*顺序表查找*/
printf("input the position of insert:\n");
scanf("%d",&i);
printf("input the value of insert\n");
scanf("%d",&x);
InsertList(&L,x,i); /*顺序表插入*/
PrintList(&L,n); /*打印顺序表*/
printf("input the position of delete\n");
scanf("%d",&i);
DeleteList(&L,i); /*顺序表删除*/
}SqList; /*顺序存储的结构体类型*/
SqList a,b,c;
/*函数声明*/
void creat_list(SqList *L);
void out_list(SqList L);
void insert_sq(SqList *L,int i,ElemType e);
void DeleteList(SqList *L,int i);
printf("\n 3.删除第i个元素,返回其值");
printf("\n 4.查找值为e的元素");
printf("\n 6.结束程序运行");
printf("\n======================================");
printf("\n请输入您的选择(1,2,3,4,6)");
/*在线性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e */
void insert_sq(SqList *L,int i,ElemType e)
{ int j;
if (L->length==MAXSIZE) printf("\n overflow !");
else if(i<1||i>L->length+1) printf("\n erroe i !");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性,以及这种特性在计算机内的存储结构。
2.重点是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两种存储结构上的实现;并进一步学习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相关实例
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结构)及实现。
阅读下列程序请注意几个问题:
(1)关于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本质是:在逻辑上相邻的两个数据元素ai-1, ai,在存储地址中也是相邻的,既地址连续。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表示,有的直接采用一维数组,这种方法有些过时。有的采用含‘动态分配’一维数组的结构体,这种方法过于灵活抽象(对读者要求过高)。我们采用的是含‘静态’一维数组和线性表长的结构体:
数据结构DS上的操作:所有的定义在DS上的操作在改变数据元素(节点)或节点的域时必须保持DS的逻辑和物理结构。
DS上的基本操作:任何其他对DS的高级操作都可以用这些基本操作来实现。最好将DS和他的所有基本操作看作一个整体——称之为模块。我们可以进一步将该模块抽象为数据类型(其中DS的存储结构被表示为私有成员,基本操作被表示为公共方法),称之为ADT。作为ADT,堆栈和队列都是一种特殊的表,他们拥有表的操作的子集。
int locat_sq(SqList L, ElemType e)
{ int i=0;
while(i<=L.length-1 && L.a[i]!=e) i++;
if(i<=L.length-1) return(i+1);
else return(-1);
}/* locat_sq */
void DeleteList(SqList *L,int i)
数据是指由有限的符号(比如,"0"和"1",具有其自己的结构、操作、和相应的语义)组成的元素的集合。结构是元素之间的关系的集合。通常来说,一个数据结构DS可以表示为一个二元组:
DS=(D,S), //i.e., data-structure=(data-part,logic-structure-part)
{ int j;
for(j=i;j<=(L->length)-1;j++)
L->a[j]=L->a[j+1];
L->length--;
}
三、实验题
1.现要删除线性表某位置上的元素,并保持线性表原有的顺序不变,请在给出的程序中加入一个删除函数,实现上述功能要求。ElemType delete_sq(SqList *L, int i)为删除函数的原型,L表示线性表,I表示插入位置。注意菜单中给出了菜单项,请在switch语句给出调用语句,注意判断表为空的情况
数据结构学习一:何谓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在整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上广泛被使用的术语。它用来反映一个数据的内部构成,即一个数据由那些成分数据构成,以什么方式构成,呈什么结构。数据结构有逻辑上的数据结构和物理上的数据结构之分。逻辑上的数据结构反映成分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而物理上的数据结构反映成分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安排。数据结构是数据存在的形式。
对于DATs的高级操作可以被设计为(不封装的)算法,利用基本操作对DS进行处理。
好的和坏的DS:如果一个DS可以通过某种“线性规则”被转化为线性的
DS(例如线性表),则称它为好的DS。好的DS通常对应于好的(高效的)算法。这是由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决定的,因为计算机本质上只能存取逻辑连续的内存单元,因此如何没有线性化的结构逻辑上是不可计算的。比如对一个图进行操作,要访问图的所有结点,则必须按照某种顺序来依次访问所有节点(要形成一个偏序),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将图固有的非线性结构转化为线性结构才能对图进行操作。
这里D是数据元素的集合(或者是“结点”,可能还含有“数据项”或“数据域”),S是定义在D(或其他集合)上的关系的集合,S = { R | R : D×D×...},称之为元素的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有四种基本类型: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和网络结构。表和树是最常用的两种高效数据结构,许多高效的算法可以用这两种数据结构来设计实现。表是线性结构的(全序关系),树(偏序或层次关系)和图(局部有序(weak/local orders))是非线性结构。
P的四种基本映射模型:顺序(sequential)、链接(linked)、索引(indexed)和散列(hashing)映射。
因此,我们至少可以得到4×4种可能的物理数据结构:
sequential (sets)
linked lists
indexed trees
hash graphs
(并不是所有的可能组合都合理)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a[MAXSIZE]; /*一维数组子域*/
int length; /*表长度子域*/
}SqList; /*顺序存储的结构体类型*/
(2)本程序是一个完整的、子函数较多的源程序。目的提供一个示范,提供顺序存储表示的资料,供学生参考。[源程序]
#include <conio.h>
{ int i;
printf("\n n=?"); scanf("%d",&L->length);
for(i=0;i<L->length;i++){ printf("\n data %d=",i);
scanf("%d",&(L->a[i]));
}
} /* creat_list */
/*输出线性表*/
scanf("%d",&k);
switch(k)
{ case 1:{ creat_list(&a); out_list(a);
} break;
case 2:{ printf("\n i,e="); scanf("%d,%d",&i,&e);
insert_sq(&a,i,e); out_list(a);
以下是一个可以执行的程序:请同学们参考:
程序:线性表基本操作的实现
这个程序中演示了顺序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和查找,请修改并完成。
程序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顺序表的定义:*/
#define ListSize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