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解答
自然辩证法答案
一、1.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变化相适应,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也拓展成由下述四个部分组成:一是自然科学,以自然本体为研究对象,是对“自然的存在”这一问题的哲学思考,是关于自然的哲学理论,它研究自然本体的一般性质和人类的自然图景,提供人们对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观点即自然观;二是科学哲学,是对科学的哲学反思,它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科学的本质、目的、结构、功能、方法、标准、概念、定律和理论的哲学审视,探讨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揭示科学发展的机制和图景,内容涉及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科学发现与证明的逻辑、科学检验与评价、科学进步与科学合理性、科学发展的模式以及自然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三是技术哲学,以技术为研究对象,是对技术的哲学思考,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工自然的角度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特征,分析技术的组成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揭示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探讨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的方法论问题,阐明发明创造、工程设计、技术试验的一般特点,考察技术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相互制约与转化的机制等。
2.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的一定体系,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这是因为科学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来,由实践产生,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它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所以我们说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导致失败.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科学,即为科学理论,它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未来,帮助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进程;能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和有效行动的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它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可见,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科学预见作用,科学方法作用,解放思想作用.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并将继续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其指导作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全面理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和经受得住长期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正确的理论,但不能因此而否认用理论检验实践的必要性.因为某种实践活动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自觉的还是盲目的,如果能在事前对实践活动的目的、方法、步骤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从理论上加以审视、论证和预测,在思维中加以预演,则可能减少失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即使是对实践后果的检验,也要辅之以理论上的判断.没有理论上的判断,是无法断定实践活动是否合理、是否正确的.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检验,实质上就是认为实践活动天然合理,这种观点必然导致实践活动的盲目性.所以我们不仅要用理论指导实践,而且还要用理论检验实践,这才是关于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和能动性的全面理解,否则会轻视理论,导致唯实践主义.二要全面理解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但不能因此认为:只要实践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理论;从事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就自然地会形成什么样的理论;实践活动越多的人,掌握的理论就越多,理论水平就越高.这是典型的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上的自发论.实质上,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前人传下来的思想材料,不掌握相关理论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体系,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即使实践再多,实践的时间再长,也不能提出任何新的概念和新的观点,更不能提出系统的新理论.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实践、勤于实践,又要重视理论与理论发展史的研究,不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根本无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三要全面理解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它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把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有些人把理论创新看得十分简单、十分容易,把某些表述上的微小变化或换一个术语,也津津乐道地称之为“理论创新”,似乎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进行“创新”.事实上,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苦的工作,作出理论创新,特别是重大的具有原创性的理论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恩格斯曾经说过:“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4.哲学、科学和宗教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古老的三大组成部分,它们包含着人类文明的精髓。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一、问答题:1.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①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③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
2、举例说明系统的整体性特征,把握这点对我们有何启示?系统的整体性特征:①系统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②系统整体具有各个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③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
任何事物的整体决不是简单的部分之和,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启示:从微观到宏观,从无生命到生命,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一切自然物都是系统。
系统作为要素的集合,在空间上表现为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的有序性,要素间的立体蛛网联系,丰富了空间的三维性、广延性和伸展性。
基于系统开放性的研究更完整、更精确的揭示了世界的发展还表现为世界系统的进化性,并解决了自然界发展和进化的动力问题,这就丰富了时间的一位性和持续性。
PS: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性原则,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
在要素之间存在相干性、协同性的条件下,会有新质的突现。
这种性质不是单个要素所具有的,而是系统整体才具有的。
因此,在研究这类系统时,必须要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其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对这部分的分析而达到对整体的深刻理解。
3、举例说明系统的开放性特征,把握这一点对我们有何启示?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总是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且与作为环境的其他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其方法论启示在于:从微观到宏观,从无生命到生命,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一切自然物都是系统。
系统作为要素的集合,在空间上表现为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的有序性,要素间的立体蛛网联系,丰富了空间的三维性、广延性和伸展性。
自然辩证法答案
自然辩证法答案1、简答题:1.1自然辩证法是什么?需要的自然基础是什么?有什么成果?答:概念: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对象: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来考察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三个方面,便构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①自然界(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客体)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②人类(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内容:(1.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化自然的演化、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作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辨证的说明。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技术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技术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包括科学研究方法、工程技术方法、系统科学方法。
(3.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意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性质:(1,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
(2,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自然辩证法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必要环节。
(3,自然辩证法是在科学技术实践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自然成果:1、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被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用科学资料详细论证了,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的学说。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领域?A.自然观B.科学观C.艺术观D.技术观答案:C.艺术观2、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A.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B.自然观、科学观、艺术观C.自然观、历史观、技术观D.自然观、社会观、技术观答案:A.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促进作用?A.提高生产效率B.促进文化交流C.推动经济发展D.加剧社会矛盾答案:D.加剧社会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在当代的实践意义包括哪些方面?A.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B.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C.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D.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答案:ABCD2、下列哪些属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畴?A.宇宙的产生和发展B.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和方法C.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演变和进步D.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答案:ABD三、简答题1、请简述自然辩证法的主要观点。
答案:自然辩证法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其发展是有规律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其发展是有历史条件的;第三,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当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请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环境;第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自然辩证法最终答案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答:概念:(1)基本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2)起源。
‚自然辩证法‛一词,最初是恩格斯为其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的部分手稿所定的一个归类题目,其本意是‚自然界的辩证法‛,以后它的研究对象从自然科学技术注解扩展至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3)关于自然的观点。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自然界是一切事物的本原,人类本身就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从自然界那里取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料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科学,对自然界的改造产生了技术;人类社会就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同发展起来的;近代以后,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4)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5)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研究和考察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和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这里的‚自然‛,既包括‚天然自然‛,也包括‚人工自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6)研究基本内容。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观、科学技术工程观、科学技术工程方法论、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
(7)在中国的演变。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
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我国就出现了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组织,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自然辩证法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不断更换着存在的形态,在理论上不断走向成熟。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答案
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基本内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四、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1)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2)中间层次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3)交叉学科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4)综合性和开放性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描述,首先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是唯物主义自然观,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
其次,它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是变化发展的。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1、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观点及意义。
解答一:(老师课件)自然界的变化也叫做自然界辩证法,是研究自然或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结构组成、演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门哲学分支学科,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望通过对自然存在及其演化进行哲学分析,以达到对自然的新的理解。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自然观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它坚持从自然界本身的原因说明世界的本原,把自然界看作是不断产生和不断消灭的永恒运动的过程。
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论述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这些基本观点,本质上是统一的。
但是由于古代自然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是非常笼统、模糊和粗糙。
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简单性。
朴素性:简单性;不够科学;把自然界的运动看成是一个圆圈式的简单循环,不能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内在联系的过程性/ 猜测性:幼稚的或错误的,甚至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解答二:(源自网络)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把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
但当时还缺乏足以把自然现象联结成因果链条的经验知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对总体联系的认识必然是模糊的。
意义:第一,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第二,意味着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哲学要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回避对自然界的总观点的问题。
2、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及评价。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又叫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也叫机械钟表式的自然图景)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牛顿力学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城市商业经济的崛起和地理上的大发现,为世界范围的贸易以及从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自然辩证法答案
1、自然辩证法是由恩格斯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现已被拓展为包括下列分支学科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研究领域:①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论、方法论;②科学观、自然观、方法论;③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④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2、自然辩证法与具体自然科学的关系是:①一般与一般的关系;②特殊与特殊的关系;③一般与特殊的关系;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3 3、直觉思维的明显特征在于:①,非逻辑性、突发性、想象性;②,非逻辑性;创造性、联想性;③,非逻辑性、意外性,偶然性;④,发生的突发性、过程的突变性、结果的突破性。
4、自然界的演化,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及人类的起源和演化;②宇宙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人类起源和演化;③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的演化;④宇宙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5、认识客体是指:①纳入认识主体对象性活动结构的一切物质客体;②除人以外的一切客观事物;③一切自然界存在物;④自然界一切生物体的总和。
6、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主张理性主义方法作为科学研究主要方法的科学家是:①,英国的休谟;②,法国的笛卡儿;③,意大利的伽里略;④,英国的培根。
7关于进化与退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进化和退化相互包含B. 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C.进化与退化互相排斥D. 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8、科学方法论认为,建立科学假说应该遵循解释、简单、对应与……。
①,典型性原则;②,可检验性原则;③,系统性原则;④,全面性原则9、近代最早提出的自然界演化历史观是:①牛顿经典力学;②康德星云假说;③达尔文进化论;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10、宇宙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化阶段:①辐射阶段、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②暴胀阶段、辐射阶段、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③核合成阶段、辐射阶段、实物阶段;④基本粒子形成阶段、辐射阶段或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11、恒星的演化按目前广为接受的弥漫说,一般经历四个阶段:①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脉冲星阶段、白矮星阶段;②引力收宿阶段、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脉冲星阶段或爆发阶段和高密阶段;③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白矮星阶段、黑矮星阶段;④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致密星阶段、黑洞阶段。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22,自然辨证法得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2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24,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2第一编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P23)3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P23)33,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得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27)3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31)35,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特征与重大意义?(P39)36*补充,马克思主义得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 37,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P38)3第二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发展:系统自然观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P44)2,系统自然观确立得重大意义?(P49)3,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P52)4,自然界物质系统得基本特点?(P53)5,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得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得过程?(P59)6,阐释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P65)7,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P67)第三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发展:生态自然观1,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P76)42,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P70)3,生态危机得概念及其表现。
(P76)4,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P80)5,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P84)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得本质与科学知识得构成1,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P91)2,科学理论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
(P97)3,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自然观方面,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直观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是将自然看作一个被机械化的、可预测的系统,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更加重视自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为自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系统。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在于它忽略了自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将自然看作一个被机械化的、可预测的系统。
这种观点无法解释自然中的矛盾和冲突,也无法应对复杂的自然现象。
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不同认识。
系统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系统,人工自然观则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生态自然观则更加重视自然的平衡和生态保护。
这些观点的出现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认为自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系统,人类必须通过改造自然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自然和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也为我们解决自然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系统,人类必须通过保护自然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在保护自然和满足人类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XXX、XXX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18、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为XXX、XXX科学技术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基础。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答案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 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
作用?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答: 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答: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国外学者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单一性。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答: 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答: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就是科学进化的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框架之内
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有否创造性的作用? 答:
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答:系统科学方法是指 20 世纪 40-90 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的 总和,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有 重要的作用。 复杂性科学方法是在借鉴传统科学的方法基础上,以辩证法为理论取向的一套 方法,侧重把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 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法。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状态和性质, 考虑问题的多样性,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
第三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答: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 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 究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它存在于一切具体方法之中, 而不是脱离开具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空中楼阁,更不是凌驾于具体科学研究之上的抽 象思辨。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整理1、自然辨证法创立的科学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自然辨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答:(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科学基础是自然科学。
近代后期的科学家们冲破了传统自然观和思维方式的束缚,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划时代的发现,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思维方式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这一系列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包括:天文学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地质学的赖尔地质渐变论,生物学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化学的道尔顿原子论、维勒人工合成尿素、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等等,从各个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辨证的发展过程。
(2)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是因为自然辩证法具有独特的学科功能,对于丰富和字眼辩发展马克思注意哲学和指导科学技术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自然辨证法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和着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迎接新挑战和新机遇,研究新现象和新问题,自然辨证法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从而也表明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又是不断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换言之,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不仅有其悠久的科学技术历史渊源,而且它的创立和发展,都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界各种自然物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是什么?答:自然界在其存在方式上具有物质性亦即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又具有系统性。
也就是说,相信自然界在其空间结构上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整体,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物都是以系统和层次的方式存在着的,各类自然系统又都具有整体性、有序性、相对性、层次性等基本形式,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概莫能外。
这种崭新自然观无疑也是当代一切科学技术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基本形式:系统和层次。
(1)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或基于要素的原因,或基于结构的原因,或基于环境的原因,或同时基于这三者。
①被改造了的要素的素质,是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答:(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2,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答: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代,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与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
①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②结合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
(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
①规范认识论方向,规范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把重点放在科学理论的辩护问题或合理性问题上,代表性的有:逻辑经验主义【即归纳主义和证实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经验->假说->证实】、批判理性主义【即演绎主义和证伪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问题->假说->证伪】、历史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归结为证伪的过程,它还有一个证实的过程,前者是科学革命,后者是常规科学。
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不断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
②实证认识论方向,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问题。
实证的科学哲学家认为,这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
理性主义传统;实证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习题及参考解答
;自然辩证法习题及参考解答1、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有什么区别(1)科学观察是观察者按课题的要求进行的,是有目的、有理性指导的,是带着问题,先思考再感知的。
它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典型性等基本原则。
可为科学假说的提出和科学理论的形成提供第一手原始资料;可为检证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提供事实依据;还可以导致新的发明技术。
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获得经验材料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实验者根据科研课题的目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变革认知对象,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是检验在科学认识中得到的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
(2)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一样,都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研究活动;也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得感性材料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检验科学假说,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二者互相联系、互为补充。
但科学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变革认知对象,因而有着独特的认识功能。
原因是科学实验中多种仪器的使用,使获得的感性材料更丰富、更精确,且能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更快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此外,它还能它还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自然条件的控制力,揭示极端条件下物质运动的规律,提供更多的发现新事物、新现象的机会。
而由于科学观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观察范围、观察精度和速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2.能否说自组织优于他组织,为什么(1)自组织:如果系统在获得其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的过程中并没有特定的外界干预,而是有个自然自发的组织化,有序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这就是自组织;他组织:如果系统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在有特定的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获得的,就是他组织。
(2)自组织是一个从无序或混沌到有序的演化过程,通过自组织过程,能最大限度容纳和处理多种复杂性信息,自组织在多种情况下优于他组织。
但是,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自组织都优越于他组织,自然过程不仅有决定性的一面,同时还有不确定性、随机性或偶然性的一面,在社会生活中,由外部的或上级的指令要求的组织行为,形成某种组织也可能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自然辩证法带答案详尽版
一、绪论1.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主要内容答:研究对象: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主要内容:自然观(系统、生态),科技观(科技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二、自然观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p15论述题)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19世纪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三大特征是:唯物论与辩证论的统一;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它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猜测的局限性。
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把自然观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批判了机械和形而上学,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标志着人类思维从古代朴素辨证思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到辨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2.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本质特征:整体性: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
(P41)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动态性:即自然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有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3.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答:自然系统的结构是指自然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联系方式或秩序。
功能指整体所具有的特性和能力。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二章|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通有何方法论意义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答: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描述,首先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是唯物主义自然观,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
自然辩证法答案
1.结合所学专业,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目的和意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也象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本身是科学。
科学是让人研究的,而不是要让人供奉起来膜拜的。
它来源于实践,并且随时受实践的检验。
它不是僵化的教条和空洞的说教,而是实际的行动的指南。
它应该使人扩大眼界,活跃思想,而不是要使人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它是自然科学的前哨和后卫,并且要不断地从自然科学吸取养料,不断地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学习,研究,运用,发展。
我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近一个世纪的科技成果超过了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获得的成果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无法想象的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未曾预料的消极后果,引起了诸如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粮食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这清楚表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界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严重对立。
如果不协调人与自然地关系,必然带来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反思:我们如何正确发展科学技术?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同时抑制和减少其消极后果?解决这一问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正确树立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更深刻地把握和自觉地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尤为重要。
自然辩证法问题及相关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自然辨证法: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人和自然关系出发,论述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简答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它包括哪些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人和自然关系出发,论述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科学。
研究对象:1)自然界是自然辨证法的基本对象2)科学技术是自然辨证法的重要研究对象3)科学技术方法是自然辨证法的又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相对应,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也分为三个主要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2.学习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和技术工作者有何意义?1)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贯穿于科技人员的整个科学创新活动的过程与行为之中。
人生观贯穿于科技人员的整个科学创新活动的过程与行为之中。
2)有助于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思维的理论,它是在总结科技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学习科学技术方法论,可以了解科技方法的历史发展和最新进展,懂得一些常用的基本科学思维方法,使自己在科研实践中提高自觉性,避免因方法不当而走弯路甚至失败。
3)有助于了解科技发展规律:要使科技合理发展和应用,必须按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如果违背这些规律,就会适得其反——科技应用不仅不会带来积极后果,还有可能导致消极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另外,在发展科技和社会经济时,往往首先需要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一种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也就是现在常讲的科学发展观。
没有这种观念上的革命性,科技上的革命是无从谈起的。
4)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3. 从古代到现代,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自然观:关于自然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
经历了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神学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和机械论自然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解答
1、演绎推理答:把归纳推理得到的一般规律,再应用到现实中去,推测其他没被考察过的同类对象的性质特点。
例如,每个人都有十根指头,如果有人问我张三长几根指头,而张三不是我认识的人,他不在我原来考察的对象范围之内,我就得靠我的这个一般规律去推测。
推测的结果当然是他也长十根指头。
2、归纳推理答:从若干零散的现象中推出一个一般规律,也就是从若干特殊现象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
例如,我们发现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所以,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3、寻求最佳解释的推理答:从已知的某个结果出发,试图确定与其相关的解释。
例如,已知:1.所有的海洋鱼类都生活在大海中;2.在某块内陆发现了海洋鱼类化石。
由此可得出结论:这片大陆曾经是海洋。
4、什么是休谟问题?答:休谟问题,即所谓从“是”能否推出“应该”,是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
休谟认为,对道德问题科学是无能为力的,科学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的问题。
休谟问题的解读模式主要有, 在价值论或者道德哲学的维度把休谟问题解读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 在认识论或者逻辑学的维度把休谟问题解读为科学知识何以可能问题; 在知识论维度把休谟问题解读为知识的接受问题。
解决方案可大致归结为三类: 辩护方案、否定方案和消解方案。
在哲学史上, 绝大多数哲学家把休谟问题界定为归纳推理的有效性问题。
休谟问题就是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及其辩护的问题, 其核心是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是否可能、何以可能的问题。
对休谟问题的本质界定本身就是一种解读。
5、简述伽利略的科学哲学思想在传统的科学史语境中, 伽利略的辉煌与伟大不仅在于他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抛物体运动规律,他的传奇一生, 他与教会的关系!亦令史家所浓墨重彩, 而且其作业重心和运思逻辑作为一种科学正道, 数学本身的严谨性、严密性而作为描述自然过程的一种最有效方法在伽利略那里是自觉的科学实验工具理性背后之隐性逻辑的第二个构件是通过周密的实验设计以纯化对象, 剔除假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李约瑟通观全局地研究中西科技史,理清其发展脉络,找出各自的优缺点和异同点;从科学社会学角度综合分析中西社会体制、经济结构、历史传统、思想体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考察中西商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地位。
在内史与外史结合研究时,既注重科学发展的内因,又强调社会、经济因素的外在影响。
他认为,中国与西方在科技方面的差距,主要是由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西方所经历过的封建主义和中国、印度的封建主义,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西方经历过的是军事和贵族统治的封建主义,中国所经历过的却是官僚封建主义。
西方的军事封建主义貌似强大,事实上中国的官僚封建主义却更强大,更能防止资产阶级夺取政权。
西方现代科学的崛起是和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件是改革运动,第二件是资本主义的兴起。
资产阶级取得国家领导权,近代科学也就同时崛起。
资产阶级在十六、七世纪确实是一股进步的力量,他们确实在发动科学革命方面起到了作用。
2.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来就离不开归纳、演绎和类比这三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思维逻辑方法。
归纳方法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它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其目的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通过特殊揭示一般。
和归纳思维相反,演绎思维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所谓演绎,就是根据一类事物都有的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该事物中个别事物也具有此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
在中国古代罗技思想发展史上作出重大贡献的后期墨家学派,正是在总价前人思维方法的基础上面,建立类比逻辑的基本原理,作为运用类比逻辑得到光辉成果的例子当推【黄帝内经】。
这边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著作,把类比逻辑应用于研究人体生理现象及疾病成因等,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基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不仅对构造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具有方法论的教育意义。
从方法论角度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就是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的统一。
着眼于对事物进行历史的考察,从事物的发展、变迁和沿革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
必须用逻辑推理,从纯粹抽象的形态上去揭示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认识对象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
3. 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会发展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技术创新演化史。
现代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了更积极的角色。
首先,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建立有利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包括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风险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科技奖励制度,技术评价体系,科技咨询和服务体系,税收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
其次,政府还采取多种形式来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在农业经济时代,受制于地理环境、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的影响,技术创新的地域性十分明显,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创新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是指技术创新的活动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创新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创新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
4. 跨国公司一改以往的以母国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的传统布局,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科研机构,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从而促使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也日益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各国在高技术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产生了极其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西方发达工业国中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国家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的要求,同时也为了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现有的科技资源,降低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以谋求产品价值链各环节的总体最大收益,在生产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5. 自然观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核心内涵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对待自然的根本看法与观点。
人类起源于自然,生活、发展于自然,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类不断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历史。
为了更多人的生存,为了更多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再一味地顺从自然,等待自然的恩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必须主动地改造自然。
科学的自然观的确立,是一个不断整合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自然观科学与否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问题,离开特定的时代与实践来空谈所谓的科学的自然观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我们不应简单地以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前人和历史。
通过真实地考察各种自然观所立足的不同背景,会发现以上所分析的每一种自然观在其所处的历史阶段,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6.世纪之交,人类越来越关注全球环境的现状及其趋势。
目前世界环境、资源退化有两个主因:贫困和高速的人口增长率(主要是在亚非拉);资源的低效使用,高消费量、高废物生成量以及工业污染。
目前,人类在应付环境挑战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其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调整速度一直过于缓慢,世界环境在不同程度地持续恶化。
这些问题亟需政府对之加以干预、控制和调节,以促使社会安全和公共福利的实现。
这就使得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政府管理国家经济的重要内容。
在整个自然保护领域,尤其是野生动植物贸易控制方面,中国是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当前,全球一体化和中国既定的加入国际贸易组织的进程将会对野生动植物的贸易带来影响,也将使中国为实现野生动植物的可持续合法贸易,在打击非法贸易活动中肩负更大的责任.7. 科研课题,即研究的题目,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立的研究的问题。
选题使研究的目的具体化,使研究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限定性等特点。
步骤:1选题2查阅文献,初步调查了解3制订研究工作计划4搜集并整理资料5分析研究6撰写报告。
研究工作必须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来进行,决不能把步骤捣乱了。
在研究计划中,还需要充分考虑课题对被试代表性和典型性提出的要求,选定具体研究的被试,以保证研究结果可以说明一个地区、某一类情景或某一类对象的一般规律性,以使研究的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8.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
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技革命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珍妮机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逊-火车(英、1814年)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第二次科技革命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9.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英国人瓦特在已有蒸汽机的基础上,发明了高效能蒸汽机。
19世纪40年代,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机。
蒸汽机带动着纺织机、鼓风机、抽水机、磨粉机,造成了纺织、印染、冶金、采矿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人们以前难以想象的技术奇迹。
电力革命,1834年,第一台实用电动机诞生,电动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与此同时,发电机也处在研制阶段。
电力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首先,电力革命再次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电力革命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再次,电力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产业兴起,使生产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从机械化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远远的超过了以前所有的时代。
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10.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
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波普尔是一个激烈的反归纳主义者,他的经验证伪原则就建立在对归纳主义批判的基础上。
波普尔把科学哲学叫做“科学发现的逻辑”,即分析经验科学的方法。
他指出经验科学的特征在于它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是经验主义所主张的归纳法。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
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
波普尔从其经验证伪原则出发,提出了一种与逻辑实证主义不同的划界标准(判据)。
他所说的划界,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标准就是经验证实原则:即任何命题,凡能被经验证实或否证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属于“形而上学”。
波普尔则与之相反,认为科学命题根本不能证实,只能被证伪。
所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经验证实原则,而是经验证伪原则。
11. 科学本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生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
科学具有社会功能,它的功能就是普遍造福人类。
在一个社会系统内部,第一层次(最高层次)是价值观念层次,主要指对人的社会行为目的的描述和衡量人的社会行为的标准,它反映的是人和事物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念作为社会系统的深层次的结构部分直接影响到社会系统的第二层次----行为规范层次。
行为规范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是为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取向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准则。
科学技术不仅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且通过它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从而引起了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
科技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它在改变人类传统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变革着社会的上层建筑。
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它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进一步加剧,并以经济危机的形式集中爆发出来,呈现出周期性的趋势。
12. 美国的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战略一、加强政府在科研上对民用工业的直接支持;不再强调民用科技只是国防科研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