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9单元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课,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
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
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运用数学中排除法的思想,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
基于以上情况,本单元将以游戏形式为主,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1.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会根据提示或信息,使用排除法进行判断,初步获得简单的推理经验。
2.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1.数学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能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教材从常见的问题出发,对简单的推理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学生不一定是按最佳方案理解的。
在这里,通过实际生活和活动让学生体会排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设计情境,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能饶有兴趣地学习。
除了把握好尺度,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应尽可能地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充实、丰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的思想和方法并可以实际应用。
1 简单的推理1课时2 练习二十一1课时简单的推理。
(教材第109~110页)1.通过形式多样的猜测活动,使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二下 第9单元 1
1.简单的推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游戏引入1.“随意”猜师:在开始上课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做个猜纸牌的游戏吧!这里有一副纸牌,我从中拿出2张,大家猜一猜,我拿出来的分别是什么牌?(学生随意猜,遇到困难时,老师提示信息。
)2.“犹豫”猜师提示:这两张牌分别是黑桃4和红桃3。
你们再猜一猜哪一张牌是黑桃4,哪一张牌是红桃3呢?预设:虽然只有两张牌,但还是不能确定。
3.“确定”猜师:如果我告诉你“左边这张牌不是黑桃4”,你能猜出左边这张牌是什么吗?预设:左边这张牌是红桃3。
师:你是怎样确定的?预设1:只有黑桃4和红桃3两张牌,除了黑桃4,就剩下红桃3。
预设2:左边这张牌不是黑桃4,那一定就是红桃3。
预设3:两个里面排除一个,就剩下另一个。
师:那右边这张牌是什么呢?预设:因为左边这张牌不是黑桃4,那么黑桃4一定就是右边这张牌。
(二)揭示主题师:对于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想说的?师:我们在猜的时候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而是要根据所给的信息来猜。
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二、探究新知(一)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课件出示:有《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
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雪呢?师:从题中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会完整表达,但不会有意识地去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部编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
(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和掌握数字5的数形、书写和大小顺序;
2. 能通过合并、分拆5以及利用加法活动掌握5的关系数对;
3. 运用数字5完成简单的加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
1. 数字5的数形、书写和大小顺序;
2. 通过合并、分拆5以及加法活动掌握5的关系数对;
3. 运用数字5完成简单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出示数字5的数形和字母形式,让学生观察并回忆数字5的书写方法和顺序。
2. 研究: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数字5的书写和顺序,要求学生模仿并练。
3. 拓展:教师出示数字5的书写练纸,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数次书写练,确保掌握数字5的书写方法和顺序。
4.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数对中都有数字5,通过合并和分拆操作,让学生发现和总结数字5的关系数对。
5. 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加法游戏,用数字5完成简单的加法运算。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字5的数形、书写和大小顺序,以及数字5的关系数对和加法运算方法。
四、教学资源
1. 数字5的数形和字母形式图片;
2. 数字5的书写练纸。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是否准确书写数字5的数形和顺序;
2.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合并、分拆操作理解和掌握数字5的关系数对;
3. 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加法运算并得出正确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教案标题:数学下册五单元教案-二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学生将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3. 学生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黑板、白板、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作业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具有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 引导学生讨论解题过程,并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讲解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2. 通过示范计算几个例子,让学生理解运算的过程和方法。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师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小结。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反思问题,思考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作业并及时交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实际问题、讲解示范、练习巩固、拓展应用等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
在作业布置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完成作业,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备课方案
数学广角——推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本单元把推理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以及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运用观察、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推理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想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推理经验和“找规律”这种应用推理的数学思想。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
备内容
数学广角——推理
推理(1课时)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备目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推理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通过分析问题、观察规律,进行正确推理。
二、教学重点•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和思维逻辑。
•运用推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出示一个数列,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规律。
2.学习:介绍数学中的推理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推理的基本过程。
3.练习: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几个简单的推理题目。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推理方法的理解。
2.学习:讲解更复杂的推理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推理解决。
3.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挑战性的推理问题。
第三课时1.复习: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推理过程。
2.孰善孰恶:讨论推理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推理能力。
3.总结:教师总结本单元内容,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推理思维。
六、作业•完成本单元课后练习册中的推理题目。
•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推理问题,写成小作文提交。
七、教学反思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推理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用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推理方法的同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
以上是本次《数学广角——推理》教案的内容,希朴看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5-9单元)
第5单元《混合运算》教材解读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学习第二学段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两方面的内容,重在梳理并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
内容包括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两级运算,小括号和解决问题。
教材编写上,解决问题与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适当分开,体现运算顺序的规定性;采取各种措施,突出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课标解读及核心素养基于以上教材分析,根据《课标》(2022年版)第一学段“学段目标”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的要求。
“学段内容”提出“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需要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三、单元教材目标及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一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三是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四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依据课标及这学段学生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是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九单元推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九单元推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1 情境导入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猜一猜小动物在哪个房子里”,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推理。
111 展示情境图展示相关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问题。
11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已知的信息,你能猜出小动物在哪个房子里吗?”12 探究新知121 例 1 教学出示教材中的例 1 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题目内容。
12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123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引导和梳理。
124 总结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推理的方法,如排除法、假设法等。
13 巩固练习131 基础练习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题目,巩固所学的推理方法。
13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稍有难度的推理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推理能力。
14 课堂小结141 回顾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推理知识和方法。
142 总结经验让学生分享在推理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
15 布置作业151 书面作业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如课后练习题。
15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推理的例子,并与家人或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对于学生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推理能力。
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推理的理解和应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两位数的组成及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数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两位数的组成及大小比较。
三、教学准备•教材:教科书、练习册。
•教具:数字卡片、小白板、计算器等。
•环境准备:保证教室清静整洁,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安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加法运算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进行加法运算示范。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加法练习。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运算的规律。
第二课时:减法运算1.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减法运算方法。
2.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减法练习,互相帮助、讨论。
3.教师展示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第三课时:两位数的大小比较1.教师介绍两位数的组成方法,并进行示范。
2.学生完成两位数大小比较的练习,加深理解。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1.教师出示综合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答问题,展示解题思路。
3.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科书上的相关习题。
2.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对比加法和减法运算。
3.思考两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写出自己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表现等。
2.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3.总结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激励和改进建议。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以上为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希望学生们在本课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5-9单元教学设计
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数学学科教案主备人: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48-8+17= 15÷3×5=三、巩固练习(一)计算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2. 第2题哪错了?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数学学科教案主备人: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数学学科教案主备人:问题:(四)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2 2 2 2 = 2问题:1. 你看见什么了?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数学学科教案主备人:问题: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 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1.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2. 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3.同学们在做操,如果9个人一排,可以站几排?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数学学科教案主备人:.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数学学科教案主备人:问题:问题: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要求:(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数学学科教案主备人:(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问题: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数学学科教案主备人: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数学学科教案主备人:.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4 个珠子应该是什么颜2.要求:(1)独立解决问题。
)你是怎样做的?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数学学科教案主备人:二、动手,创作123页中的图形,与小组同学一起在正方形里贴出喜欢的图案。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精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巩固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里添加小括号,会改变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2、会根据图表列综合算式,会正确使用小括号,会读综合算式。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括号,综合算式的读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运算顺序。
师:混合运算的几种基本类型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巩固一下。
1、课件依次出现教材第8 题的算式,让学生说说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和结果,并说出为什么。
2、学生口算以上四道算式。
3、学生展示计算结果。
4、师:请同学们观察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数字和运算符号相同,但运算的顺序及运算的结果不同。
结论: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的结果可能不同。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混合运算的相关问题。
二、看图列综合算式。
(第6题)1、将第51页第6题的苹果和叶子图分解出现,学生根据图形,说出苹果的得数。
【设计意图】将苹果图分解出现,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利于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
2、学生口头表达图形的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说左边这幅图的计算过程。
预设:生:先算81÷9=9,再用9-3=6。
【设计意图】通过口头表述苹果图的计算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
3、根据图形列综合算式。
(1)师:你会根据左图的计算过程,列一道综合算式?学生独自列算式,教师巡视,选择一些卡片上来展示。
预设:生1:81÷9-3=6生2:(81÷9)-3=6生3:9-3=6师:谁来说说你同意谁的,为什么?教师用课件演示列综合算式的过程。
4、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师:为了完成这道题,你会先怎么做?再怎么做?预设:生1:我会先看题目: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教师板书:看)师:接着怎么做?生:1:我会先算出43-36=7,再算21÷7=3.(教师板书:算)生1:接着列算式。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5单元 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教案(教学设计)
第5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学建议单元目标1.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 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3. 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不含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运用小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顺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课标分析1.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逐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2. 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和列综合算式的知识经验,借助色条图,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1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第一课时:找规律课本第116页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出示情境挂图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2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肯定是11+5=16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新备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主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单排列、组合,简单概率,找规律,简单的逻辑推理等。
这些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学生在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概率和排列组合等概念还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猜拳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9单元)
第五单元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
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
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
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一)认识分米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
(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
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教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五单元教学设计在学习混合运算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及变相的两步混合计算,为本单元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学生系统学习运算顺序的重要阶段,是今后练习计算、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混合运算,只是缺乏对混合运算顺序的归纳总结,所以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大难度,关键就是掌握不同情况下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1.使学生掌握几种不同情况下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水平。
2.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为今后计算能力的提高做准备。
1混合运算顺序 1课时2练习十一 1课时3解决问题 1课时4练习十二 1课时5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三 1课时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五单元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混合运算顺序。
(教材第47~49页)1.结合具体练习,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你们还记得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吗?生: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引导学生回忆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的顺序,为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做准备】1.教学例1。
师:你还记得53-24+38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师:好。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通过“分扫把”的情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口答题:(1)10-5=3,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10-(5+3),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2)7+7-6,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7+(7-6),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探索新知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77-42)÷7=35÷7=57×(7-5)=7×2=14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脱式计算时,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等号要对齐。
(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 (24+16)÷8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
(2)独立完成P49例37×(7-5)(77-42)÷7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三、巩固练习1、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16-8×2 (16-8)×22、独立完成P49“做一做”第一、二题四、智力冲关(见PPT)五、全课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作业设计巩固练习板书设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77-42)÷7=35÷7=57×(7-5)=7×2=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15÷3×5=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数学学科教案
数学学科教案
问题:
(四)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2 2 2 2 = 2
问题:
1. 你看见什么了?
数学学科教案
问题: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 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1.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3.
同学们在做操,如果9个人一排,可以站几排?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数学学科教案
.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你会解答吗?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数学学科教案
问题:
问题: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要求:
数学学科教案
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问题: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
数学学科教案
数学学科教案
.
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4 个珠子应该是什么颜
2.
要求:(1)独立解决问题。
)你是怎样做的?
数学学科教案
二、动手,创作
123页中的图形,与小组同学一起在正方形里贴出喜欢的图案。
三、小组交流,欣赏
每个小组先自我评比,然后再推荐给全班同学。
说一说好在哪里,你有什么改进的好想法吗?
数学学科教案
数学学科教案
数学学科教案
二、探究新知认识算盘。
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用算盘数数、记数。
在算盘上拔出563。
数学学科教案
数学学科教案
数学学科教案
数学学科教案
师: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1: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
师:怎样解决?
生:可以这样想: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
3.
(1)现在《科学世界》打折,现价是212学世界》大约便宜了( )元钱。
(
2)如果按原价买这三套书,带600元够吗?
数学 学科教案
数学学科教案
数学学科教案
让学生自己说出已知的信息,然后解答。
思考题: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