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SK通信系统的MonteCarlo仿真实验报告报告
QPSK通信系统的 MonteCarlo 仿真
QPSK通信系统的 MonteCarlo 仿真一、实验思想
随机产生L长的0,1间分布的序列,然后判别大小,分为4个区间,分别对应比特(0,0)(0,1)(1,1)(1,0),然后各自映射坐标为(1,0)(0,1)(-1,0)(0,-1)。
然后与窄带高斯噪声叠加,在接受端用最小距离法或者最大投影法进行判别,得出对应的比特值。
接下来和发送的比特序列比较,得出误码率和误比特率。
纠错编码即将要发送的码元进行4,7编码,然后映射,叠加噪声,映射检测,然后进行解码,即得出码元,与发送码元进行比较,可得误码率有一定幅度的减小。
二、实验内容及程序分析
1.未加信道纠错编码的QPSK调制通信系统
信源模块
噪声模块
调制模块
解调模块(分为最小距离和最大投影两种方法)最小距离法
最大投影法
接下来是主程序,通过调用前面的子函数实现
下面展现程序运行结果
仿真过程子程序
仿真结果
2.信道纠错编码(7,4)汉明码+QPSK调制的通信系统在第一题的基础上添加编码和解码模块即可。
编码模块
解码模块
主程序
运行发现误码率大大降低
三、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程序全部由我们自己独立编写,当然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但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都顺利解决,最终得出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通信系统的整个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编码和解码对通信质量的改良以及QPSK调制的原理。
在此对老师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
山东大学qpsk monte carlo 仿真实验报告
QPSK通信系统的Monte Carlo仿真实验报告2015年5月19日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原理及框图 (1)三、实验内容 (2)四、程序及其注释 (2)1、主函数(不包括Monte Carlo仿真部分) (2)2、Monte Carlo仿真主函数 (3)3、测试(7,4)汉明码性能的主函数 (3)4、二进制的格雷码信源子函数 (3)5、二进制信号变为四进制符号子函数 (4)6、星座映射子函数 (5)7、产生两路正交高斯噪声信号子函数 (5)8、最小距离判决子函数 (5)9、最大投影点判决子函数 (6)10、四进制信号变为二进制子函数 (6)11、误符号率计算子函数 (7)12、通过符号计算误比特率子函数 (7)13、星座图子函数 (8)14、汉明编码子函数 (8)15、汉明解码和纠错子函数 (8)16、从汉明码中提取原二进制码不纠错子函数 (9)五、仿真结果和图形 (9)六、结果分析和结论 (15)七、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收获 (15)一、实验目的1、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Matlab 的使用;4、掌握4PSK 通信系统的Monte Carlo 仿真方法;5、掌握4PSK 通信系统的的组成原理;6、比较编码信号和为编码信号在随机信道中的传输,加深对纠错编码的理解;二、实验原理及框图1.未加信道纠错码的QPSK 调制通信系统 (见图(一))2比特符号图一 未加信道纠错码的QPSK 调制通信系统框图2.信道纠错编码(7,4)汉明码+QPSK 调制的通信系统(见图(二))图二 信道纠错编码(7,4)汉明码+QPSK 调制的通信系统框图均匀随机数发生器 高斯随机数发生器高斯随机数发生器比较比特差错计数器符号差错计数器4PSK映射 检 测器 ++输入数据AWGN信道输出数据信道编码 (汉明码)QPSK 调制QPSK 解调信道解码(汉明码)三、实验内容(一)未加信道纠错编码的QPSK调制通信系统1)最大投影点准则进行判决a,计算噪声方差分别为0、0.1、0.5、1.0时的符号差错概率和比特差错概率;b,画出在每种方差时,在检测器输入端1000个接收到的信号加噪声样本(星座图);c,分别画出数据点为1000,5000,10000,100000,时的Monte Carlo仿真误比特率曲线和理论误比特率曲线,比较区别,分析数据点的数量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通信原理实验-QPSK通信系统设计MonteCarlo仿真
QPSK通信系统的 Monte Carlo 仿真一、实验目的1、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Matlab 的使用;4、掌握4PSK 通信系统的Monte Carlo 仿真方法;5、掌握4PSK 通信系统的的组成原理;6、比较编码信号和为编码信号在随机信道中的传输,加深对纠错编码的理解;二、系统框图及编程原理实验原理PSK 是利用载波的不同相位表示相应的数字信息。
对于二进制相位调制(M=2)来说,两个载波相位是0和π。
对于M 相相位调制来说M=2k ,这里k 是每个传输符号的信息比特数。
4PSK 是M=4的载波相位调制。
这里,将理论差错概率与仿真的差错概率比较,进一步观察仿真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别。
同时,用不同的判决准则对接受信号进行判决。
并比较两种判别方法的差别。
一.QPSK 调制原理1.信号能量分析一组M 载波相位调制信号波形的一般表示式为)22cos()()(M m t f t Ag t u c T m ππ+= m=[0,M-1]式中)(t g T 是发送滤波器的脉冲形状,它决定了传输信号的频谱特性,A 是信号的幅度。
注意到,PSK 信号对所有m 都具有相等的能量,即s T m dt t g A εε==⎰∞∞-)(222s ε代表每个传输符号的能量。
2.噪声分析传输信号的信道假设被加性噪声n(t)所污损,这样信号在接收端将产生误码。
因为n(t)是功率谱为20N 的白高斯过程的一个样本函数,所以噪声分量10n n 和就是零均值高斯型的,即3.信号判决分析最佳检测器将接收信号向量r 投射到M 个可能的传输信号向量{m s }之一上去,并选取对应于最大投影的向量。
据此,得到相关准则为m m s r s r C ⋅=),( m=[0,M-1]检测器观察到接收信号向量n s r m +=,并计算r 在4种可能的信号向量m s 上的投影。
根据选取对应于最大投影的信号点作为判决,从而判决出信号。
课程设计OQPSK通信系统的matlab仿真分析
说明1.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3.本任务书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课程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⑴产生等概率且相互独立的二进制序列,画出时域和频域的波形;⑵产生均值为0,方差为1的加性高斯随机噪声;⑶进行OQPSK调制,画出波形;⑷进行误码率分析,并与理论值比较;⑸解调OQPSK,画出眼图。
⑹画出星座图二、课程设计图纸内容及张数本实验没有规定的图纸内容,在实验结果中附有本次实验的结果图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软硬件的名称、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MATLAB四、主要参考资料通信原理基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樊昌信曹丽娜编著信号与系统——MATLAB综合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MATLAB7辅助信号处理技术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编著OQPSK通信系统的matlab仿真分析㈠设计目的和意义1.对oqpsk进行调制和解调,通过MATLAB编程,掌握MATLAB的使用,熟练掌握OQPSK的调制原理,解调原理。
2.对OQPSK通信系统进行matlab仿真分析,分析起信噪比和差错率。
为现实中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及信道传输进行理论指导。
㈡设计原理1.OPSK的调制它和有着同样的相位关系,也是把输入码流分成两路,然后进行正交调制。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系统的带宽、频谱利用率和抗干扰性能要求越来高。
而与普通的比较,交错正交相移键控的同相与正交两支路的数据流在时问上相互错开了半个码元周期,而不像那样I、Q两个数据流在时间上是一致的(即码元的沿是对齐的)。
由于O信号中的I(同相)和Q(正交)两个数据流,每次只有其中一个可能发生极性转换,所以,每当一个新的输入比特进入调制器的I或Q信道时,其输出的O信号中只有0°、+90°三个相位跳变值,而根本不可能出现180°相位跳变。
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
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QPSK是一种常见的调制方式,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
在QPSK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数据被分为两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进行调制,每个子载波可以携带2位二进制数据。
本文将对QPSK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QPSK调制的基本原理。
在QPSK中,发送端的数据被分为两个二进制数据流,分别称为I路和Q路。
通过调制器对I路和Q路进行调制生成正交的载波信号,然后进行并行传输。
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通过对两路信号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数据进行重新组合,得到原始数据。
为了分析QPSK通信系统的性能,我们需要考虑到噪声的影响。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如加性高斯白噪声。
这些噪声会使得接收信号误码率增加。
我们可以使用误码率(Bit Error Rate)来评估系统的性能,误码率是指发送的比特和接收到的比特不一致的比率。
为了进行性能分析,我们可以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两个步骤。
在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系统的误码率曲线。
而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一段MATLAB代码来模拟整个通信系统,然后进行模拟传输并统计误码率。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生成发送端的数据流。
这可以通过随机生成0和1的序列来实现。
然后,我们将数据流分为I路和Q路,并对每一路进行调制生成载波信号。
接下来,我们引入噪声,在信号上添加高斯白噪声。
然后,我们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数据重新组合。
最后,我们统计误码率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性能曲线。
通过MATLAB进行仿真,我们可以调整信噪比,并观察误码率的变化。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系统在不同信噪比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比较理论结果和仿真结果,我们可以验证我们的分析是否准确。
总结起来,QPSK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我们可以得到系统在不同信噪比下的性能表现,并且验证我们的分析是否准确。
蒙特卡洛实验报告
其中 。
3、对以下已知分布进行随机抽样:
三、实验报告编写
1、给出各题的抽样程序并解释语句的含义;
2、给出和抽样结果误差随抽样次数的关系图,并解释原因;
表1实验记录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试验次数
103
1×104
5×104
×105
×105
×106
×107
试验时间
计算结果
实验误差
3、给出3题的抽样框图、试验累积频率与理论累积频率关系图,并给出抽样次数(>106)与抽样时间。
end
plot(x,'g.')
toc
clear M;
六、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后,让我发现这门课非常有趣,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枯燥无味,是一门很有实用价值的一门学科。同时让我学习到MATLAB的基本操作和用法。
clear;
clc;
M=0;
N=5*10^4;
tic;
for i=1:N
x=2*rand()-1;
y=2*rand()-1;
z=2*rand();
t=x^2+y^2;
s=z^2;
if s>=t
if t<=-s+2*z
M=M+1;
end
end
end
toc
MIANJI=M/N*8
clear M N i x y;
蒙特卡洛实验报告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实验一蒙特卡罗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蒙特卡罗方法方法的基本思想;
2、掌握蒙特卡罗方法计算面积、体积的方法;
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题目: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学期:2013-2014-2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评语:成绩:签名:日期: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传输系统,频带传输系统也叫数字调制系统,该系统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使其频谱搬移到适合在信道(一般为带通信道)上传输的频带上。
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一样都是正弦波调制,即被调制信号都为高频正弦波。
数字调制信号又称为键控信号,数字调制过程中处理的是数字信号,而载波有振幅、频率和相位3个变量,且二进制的信号只有高低电平两个逻辑量即1和0,所以调制的过程可用键控的方法由基带信号对载频信号的振幅、频率及相位进行调制,最基本的方法有3种:正交幅度调制(QAM) 、频移键控( FSK) 、相移键控( PSK) 。
根据所处理的基带信号的进制不同分为二进制和多进制调制(M进制) 。
本实验采用QPSK。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
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
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
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技术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仿真通信系统的方法。
QPSK系统的MonteCarlo仿真
QPSK系统的Monte Carlo仿真一. 实验目的1.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2.学习Matlab使用;3.掌握4PSK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4.掌握4PSK通信系统的Monte Carlo仿真方法;二、实验内容完成对4PSK通信系统的差错概率的Monte Carlo仿真三、实验框图及流程图流程图见下页:四、实验原理四进制相位调制的一般表达式可以表示为:02()()cos(2),0,1,2...1m T c m u t Ag t f t m M M ππθ=-+=- 为了后面便于计算取0θ等于4π,按照书上的过程可以令0022cos(sin()m m m s M M ππθθ⎫=++⎪⎭加入噪声后可以表示为0022cos()sin()c s m m r n n M M ππθθ⎫=++++⎪⎭=0θ=4π。
则可得r 的四个点分别为 (1,1),(1,1),(1,1),(1,1)----即每个比特的能量为1。
这和二进制的双极性的误码率是一样的,即42psk psk P P Q ==,其中b ε=1,22N δ=.五、实验程序1.function[pb,ps]=cm_sm32(snr_in_dB,N)E=1;snr=10^(snr_in_dB/10);sgma=sqrt(E/snr)/2;s00=[1 0];s01=[0 1];s11=[-1 0];s10=[0 -1];%generation of the data sourcefor i=1:N;temp=rand;if (temp<0.25),dsource1(i)=0;dsource2(i)=0;elseif (temp<0.5),dsource1(i)=0;dsource2(i)=1;elseif (temp<0.75),dsource1(i)=1;dsource2(i)=0;elsedsource1(i)=1;dsource2(i)=1;end;end;%detection and the probability of error calculation numofsymbolerror=0;numofbiterror=0;for i=1:N;%the received signal at the detector,for the ith symbol,is: n(1)=gngauss(sgma);n(2)=gngauss(sgma);if ((dsource1(i)==0)&(dsource2(i)==0)),r=s00+n;elseif ((dsource1(i)==0)&(dsource2(i)==1)),r=s01+n;elseif ((dsource1(i)==1)&(dsource2(i)==0)),r=s10+n;elser=s11+n;end;%the correlation metrics are computed below%c00=dot(r,s00);c01=dot(r,s01);c10=dot(r,s10);c11=dot(r,s11);%the decision on the ith symbol is made nextc_max=max([c00 c01 c10 c11]);if (c00==c_max),decis1=0;decis2=0;elseif (c01==c_max),decis1=0;decis2=1;elseif (c10==c_max),decis1=1;decis2=0;elsedecis1=1;decis2=1;end;%increment the error counter,if the decision is not correct symbolerror=0;if (decis1~=dsource1(i)),numofbiterror=numofbiterror+1;symbolerror=1;end;if (decis2~=dsource2(i)),numofbiterror=numofbiterror+1;symbolerror=1;end;if (symbolerror==1),numofsymbolerror=numofsymbolerror+1;end;end;ps=numofsymbolerror/N;pb=numofbiterror/(2*N);2.高斯噪声function [gsrv1,gsrv2]=gngauss(m,sgma)if nargin==0,m=0;sgma=1;elseif nargin==1,sgma=m;m=0;endu=rand;z=sgma*(sqrt(2*log(1/(1-u))));u=rand;gsrv1=m+z*cos(2*pi*u);gsrv2=m+z*sin(2*pi*u);3. function [y]=Qfunct(x)y=1/2*erfc(x/sqrt(2));4. test.m%MATLAB script for illustative Problemecho onSNRindB1=0:2:10;SNRindB2=0:0.1:10;for i=1:length(SNRindB1),[pb1,ps1]=cm_sm32(SNRindB1(i),1000); %1000样点理论误码率smld_bit_err_prb1(i)=pb1;smld_symbol_err_prb1(i)=ps1;[pb2,ps2]=cm_sm32(SNRindB1(i),5000);smld_bit_err_prb2(i)=pb2;smld_symbol_err_prb2(i)=ps2;[pb3,ps3]=cm_sm32(SNRindB1(i),10000);smld_bit_err_prb3(i)=pb3;smld_symbol_err_prb3(i)=ps3;[pb4,ps4]=cm_sm32(SNRindB1(i),100000);smld_bit_err_prb4(i)=pb4;smld_symbol_err_prb4(i)=ps4;echo off;end;echo on; % 理论值计算for i=1:length(SNRindB2),SNR=exp(SNRindB2(i)*log(10)/10);theo_err_prb(i)=Qfunct(sqrt(2*SNR));echo off;end;echo on;%ploting commonds followfigure %1000样点semilogy(SNRindB1,smld_bit_err_prb1,'*'); holdsemilogy(SNRindB1,smld_symbol_err_prb1,'o'); semilogy(SNRindB2,theo_err_prb);%figuresemilogy(SNRindB1,smld_bit_err_prb2,'*'); holdsemilogy(SNRindB1,smld_symbol_err_prb2,'o'); semilogy(SNRindB2,theo_err_prb);%figuresemilogy(SNRindB1,smld_bit_err_prb3,'*'); holdsemilogy(SNRindB1,smld_symbol_err_prb3,'o'); semilogy(SNRindB2,theo_err_prb);figuresemilogy(SNRindB1,smld_bit_err_prb4,'*'); holdsemilogy(SNRindB1,smld_symbol_err_prb4,'o'); semilogy(SNRindB2,theo_err_prb);5.最小距离法function [pb,ps]=dist(snr_in_DB,N)%[pb,ps]=cm_sm32(snr_in_dB)E=1;snr=10^(snr_in_dB/10);sgma=sqrt(E/snr)/2;% the signal mappings00=[1 0];s01=[0 1];s11=[-1 0];s10=[0 -1];% generation of data sourcefor i=1:N,temp=rand;if (temp<0.25),dsource1(i)=0;dsource2(i)=0;elseif (temp<0.5),dsource1(i)=0;dsource2(i)=1;elseif (temp<0.75),dsource1(i)=1;dsource2(i)=0;elsedsource1(i)=1;dsource2(i)=1;end;end;numofsymbolerror=0;numofbiterror=0;for i=1:N,n(1)=gngauss(sgma);n(2)=gngauss(sgma);if ((dsource1(i)==0)&(dsource2(i)==0))r=s00+n;elseif ((dsource1(i)==0)&(dsource2(i)==1)), r=s01+n;elseif ((dsource1(i)==1)&(dsource2(i)==0)), r=s10+n;elser=s11+n;end;x=r(1);y=r(2);c00=sqrt((1-x).^2+(0-y).^2);c01=sqrt((0-x).^2+(1-y).^2);c10=sqrt((0-x).^2+(-1-y).^2);c11=sqrt((-1-x).^2+(0-y).^2);c_min=min([c00 c01 c10 c11]);if (c00==c_min),decis1=0;decis2=0;elseif (c01==c_min),decis1=0;decis2=1;elseif (c10==c_min),decis1=1;decis2=0;elsedecis1=1;decis2=1;end;symbolerror=0;if (decis1~=dsource1(i)),numofbiterror=numofbiterror+1;symbolerror=1;end;if (decis2~=dsource2(i)),numofbiterror=numofbiterror+1;symbolerror=1;end;if (symbolerror==1),numofsymbolerror=numofsymbolerror+1;end;end;ps=numofsymbolerror/N;pb=numofbiterror/(2*N);6. 星座图a=sqrt(a);echo onn0=a*randn(1000,1);n1=a*randn(1000,1);n2=a*randn(1000,1);n3=a*randn(1000,1);n4=a*randn(1000,1);n5=a*randn(1000,1);n6=a*randn(1000,1);n7=a*randn(1000,1);x1=1.+n0;y1=1.+n1;x2=-1.+n2;y2=1.+n3;x3=-1.+n4;y3=-1.+n5;x4=1.+n6;y4=-1.+n7;plot(x1,y1,'o',x2,y2,'*',x3,y3,'o',x4,y4,'*')axis('square')误比特率及误码率曲线N=1000 N=5000N=10000 N=100000方差Sgma; N=10000; 比特差错率Sgma=0;Pb=0,Ps=0 Sgma=0.1;Pb=6.0000e-004,Ps=0.0012 Sgma=0.5;Pb=0.0788,Ps=0.1449 Sgma=1.0;Pb=0.1575,Ps=0.2898星座图 N=10000Sgma=0.00004 Sgma=0.1Sgma=1.0最小距离法:N=1000 N=5000N=10000 N=100000六、分析与讨论1.最小距离法和最大投影法得到的结果相近,但最大距离法更精确。
QPSK通信系统MC仿真
实验二 QPSK通信系统的 MonteCarlo 仿真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原理 (2)1. 未加信道纠错码的QPSK调制通信系统框图: (2)2.加信道编码的QPSK的调制通信系统 (2)三.实验内容 (3)(一)未加信道纠错编码的QPSK调制通信系统 (3)1)最大投影点准则进行判决 (6)2)最小欧氏距离准则进行判决 (10)(二)信道纠错编码(7,4)汉明码+QPSK调制的通信系统 (11)四.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13)五.实验问题及解决 (14)六.实验心得 (14)一.实验目的1.掌握QPSK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Monte Carlo仿真方法2.比较编码信号和未编码信号在随机信道中的传输,加深对纠错编码的理解二.实验原理1. 未加信道纠错码的QPSK调制通信系统框图:1). 生成二进制信源序列d(i)(i=0,1)。
首先产生0~1均匀分布的随机序列,并规定:当随机数<0.25时,规定为d=00;当0.25<随机数<0.5时,规定为d=01;当0.5<随机数<0.75时,规定为d=10;当0.75<随机数<1时,规定为d=11。
2). 将二进制序列映射为四进制m。
规定:当d=00时,m=0;当d=01时,m=1;当d=11时,m=2;当d=10时,m=3。
3). 对m映射为QPSK两路正交信号s。
规定:m=0时,s=(1,0);m=1时,s=(0,1);m=2时,s=(-1,0);m=3时,s=(0,-1)。
4). 产生两路正交噪声信号n。
5). 利用最小欧氏距离准则或最大投影点准则对信道输出信号r=s+n进行判决,对判决输出信号进行信号重构。
6). 计算误码率和误信率。
r .注:最大投影点准则:向量r在向量s上的投影为:s2.加信道编码的QPSK的调制通信系统在QPSK调制之前加信道纠错编码(7,4),在解调之后进行信道译码,其他操作和上述1原理相同。
QPSK调制系统的仿真 2
QPSK 系统的Monte Carlo 仿真一、实验目的1、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Matlab 的使用;4、掌握4PSK 通信系统的Monte Carlo 仿真方法;5、掌握4PSK 通信系统的的组成原理;6、比较编码信号和为编码信号在随机信道中的传输,加深对纠错编码的理解;二、实验原理1. Qpsk 基本原理 1)调制原理在数字相位调制中,M 个信号波形可表示为s m t ()=Re g t ()e j 2p (m -1)/M e j 2p f c t éëùû=g (t )cos 2p f c t +2pM m -1()éëêùûú=g (t )cos2p M m -1()cos2p f c t -g (t )sin 2p Mm -1()sin 2p f c t(m=1,2,…,M ,0£t £T )可以表示为 2) QPSK 相位解调与检测从AWGN 信道中,在一个信号区间内接收到的带宽信号可以表示为()()()()()cos(2)()sin(2)m m c c s c r t u t n t u t n t f t n t f t ππ=+=+-这里()c n t 和()s n t 是加性噪声的两个正交分量。
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r =s m +n =(x s cos2p m M +n c x s sin 2p mM+n s )()()0c s E n E n ==和()0c s E n n =。
c n 和s n 的方差是220()()2c s N E n E n ==本实验中在QPSK 和8PSK 时,有一个45°的初相。
并且采用的是格雷码,为了和理论上的计算结果相比较。
2.判决方法1)最小欧式距离判决若采用最小欧式判决准则,则需要计算接收到的向量r 到M 个可能的传输信号向量{m s }的距离,并选取距离最小的对应点。
通信原理第二次实验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第二次实验——QPSK通信系统的Monte Carlo仿真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内容 (5)㈠因果数字升余弦滚降滤波器设计 (5)⑴窗函数法设计非匹配形式的基带系统的发送滤波器 (9)⑵频率抽样法设计匹配形式的基带系统的发送滤波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⑶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㈡设计无码间干扰的二进制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子函数的输入和输出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⑴二进制信源子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⑵发送信号生成子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⑶非匹配模式下的发送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波形(升余弦滚降数字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⑷匹配模式下的发送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波形(平方根升余弦滚降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⑸发送滤波器器输出信号计算子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⑹高斯分布随机数生成子函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⑺噪声标准方差计算子函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⑻AWGN信道输出子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⑼匹配模式下的接收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波形(平方根升余弦滚降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⑽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计算子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⑾抽样判决点信号生成子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⑿判决子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qpsk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qpsk实验报告篇一:7.QpsK调制解调实验-移动通信实验报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验证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QpsK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2.掌握QpsK 调制解调数据传输过程;3.了解QpsK的载波恢复和位定时恢复的基本方法4.掌握QpsK解调数据传输过程;1.掌握升余弦成形滤波原理二、预备知识1.数字信号传输的工作方式与工作过程2.QpsK的基本工作原理3.升余弦成形滤波软件4.QpsK解调的基本工作原理5.载波同步和位同步的基本方法三、实验仪器1、移动通信实验箱一台;2、台式计算机一台;3、示波器一台;四、实验原理QpsK调制解调的实现原理框图如图。
J图4.2.8QpsK调制解调原理框图A点为发送数据;b串/并变换发送数据长度为128bit,经过交织器输出的数据为一路串行数据,需要进行串/并变换,产生两路并行数据各为64bit。
c差分编码:为了防止相位模糊现象,采用差分编码,并进行QpsK 映射。
差分编码的公式:InQnan?1bn?1??anbnQpsK映射采用如下方式:图4.2.9QpsK映射图D滤波与调制模块方波会在时间上扩展,造成码间干扰,导致接收机在检测一个码元时发生错误的概率增大。
所以在调制系统中需要对信号进行滤波,以减少失真和符号间干扰(IsI)。
每一支路在进行调制之前进行nyquist成形滤波使QpsK信号的功率谱限制在分配的带宽内。
在这里,选择具有均方升余弦滚降特性的滤波器。
具有升余滚降特性的h(ω)可表示为:?Ts?T?h(w)??s[1?sin(??Tsw)]?2??0,抽样作卷积。
将滤波器的冲击响应函数列表,33个样值。
取不同的窗函数,滤波器的频谱特性不同。
这里选择哈明窗作为窗函数,这样可以避免产生吉布斯现象。
取滚降系数α=0.5,抽样步长Ts=Tc/10,每个码元采样10个点,阶数n=33。
图4.2.10为滤波器特性的仿真示意。
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及MATLAB仿真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题目: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及MATLAB仿真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学期:2013-2014-2专业班级:姓名:学号: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及MATLAB仿真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传输系统,频带传输系统也叫数字调制系统,该系统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使其频谱搬移到适合在信道(一般为带通信道)上传输的频带上。
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一样都是正弦波调制,即被调制信号都为高频正弦波。
数字调制信号又称为键控信号,数字调制过程中处理的是数字信号,而载波有振幅、频率和相位3个变量,且二进制的信号只有高低电平两个逻辑量即1和0,所以调制的过程可用键控的方法由基带信号对载频信号的振幅、频率及相位进行调制,最基本的方法有3种:正交幅度调制(QAM) 、频移键控( FSK) 、相移键控( PSK) 。
根据所处理的基带信号的进制不同分为二进制和多进制调制(M进制) 。
本实验采用QPSK。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
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
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
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技术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仿真通信系统的方法。
(最新整理)QPSK实验报告
(完整)QPSK实验报告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QPSK实验报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QPSK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基于MATLAB仿真的QPSK在AWGN信道的误码性能姜杰通信1班 20080820103摘要:四相相移键控信号简称“QPSK”。
它分为绝对相移和相对相移两种。
由于绝对相移方式存在相位模糊问题,所以在实际中主要采用相对移相方式QDPSK.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中,成为现代通信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调制解调方式。
发送码元序列在编码时将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然后用四种相位之一来代表他,两比特4种组合,和相位对应关系按格雷码规律分配,即可得到QPSK调制波形。
基于MATLAB的Monte Carlo仿真可用于分析在这种方式下QPSK调制在AWGN 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关键字:QPSK 误码性能 AWGN一.QPSK调制原理:QPSK的时域表达式为:其中=,,,另外QPSK信号一般用双极性(bipolarity)全占空矩形脉冲序列与一个正弦载波相乘表征。
PSK各信号具有相同的能量,即表示每个传输符号能量,定义为一个矩形脉冲,0≤t≤T于是在符号区间0≤t≤T内传输的信号波形可表示为(其中)将其看成两相角之和,即可表示为其中和为两个正交基函数,定义为:=并把改两个基函数能量归一化到1二.QPSK解调原理:AWGN信道中,接受信号可表示为:其中和是加性噪声的两个正交分量。
将接受信号与和做互相关,两个相关器的输出即可产生受噪声污染的信号分量,可表示为m=0,1,2,3其中且两正交噪声分量是零均值互不相关的高斯随机过程,于是和的方差是:最佳检测器将接受信号向量r投射到所有可能的传输信号向量之一上,并选对应于最大投影的向量,据此相关准则即为,2, 3由于全部信号都具有相等的能量,因此数字相位调制的一种等效检测器标准就是计算接收信号向量的相位:并从信号集中选取其相位最接近的信号.在AWGN信道中,QPSK调制差错概率为:,其中为每比特能量。
蒙特卡洛实验报告
0.0158
0.0050
0.0022
0.0014
0.0013
4.198e-004
5.568e-004
请输入总投点个数:
150000
2.2实验代码如下:
clear;
clc;
M=0;
N=5*10^4;
tic;
for i=1:N
x=2*rand()-1;
y=2*rand()-1;
z=2*rand();
x(i) = max(x(i),rand());
x(i) = max(x(i),rand());
else
x(i) = min(rand(),rand());
x(i) = min(x(i),rand());
end
end
plot(x,'g.')
toc
clear M;
六、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后,让我发现这门课非常有趣,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枯燥无味,是一门很有实用价值的一门学科。同时让我学习到MATLAB的基本操作和用法。
-0.0120
0.0021
0.0015
-0.0055
-3.0735e-004
2.3程序代码编写如下:
clear;
clc;
M = input('输入所需产生随机变量的个数:\n');
x = zeros(M,1);
tic;
for i=1:M
if(rand()<=0.5)
x(i) = max(rand(),rand())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实验一 蒙特卡罗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蒙特卡罗方法方法的基本思想;
2、掌握蒙特卡罗方法计算面积、体积的方法;
蒙特卡洛实验(一)报告
0 0 0 0
1 0 0 0
2 0 0 0
0 9 0 0 0
s
s
s s
2 计 算 结 果 2 . 1 3 2 0 0 . 0 实 验 误 差 1 5 8 0 . 0 0 5 0 . 1 3 5 2
2 . 1 4 4 4
2 . 1 2 9 2
0 . 0 0 2 2
0 . 0 0 1 4
请输入总投点个数: 150000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大型企业经典管理资料模板,WORD 文档,欢迎下载交流
三、实验报告编写
1、给出各题的抽样程序并解释语句的含义; 2、给出 2.1 和 2.2 抽样结果误差随抽样次数的关系图,并解释原因; 表 1 实验记录表 序 号 1 1 试 验 次 数 0
3
2 1 × 1 0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大型企业经典管理资料模板,WORD 文档,欢迎下载交流
分享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分享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分享是件快乐的事件,乐于分享的人,事业更容易成功。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2 2 z x y 2.2、计算 所围体积 2 2 z 1 1 x y
其中 {( x, y, z ) | 1 x 1, 1 y 1,0 z 2} 。 3、对以下已知分布进行随机抽样:
f x 2 x3
3 2 1 x , x 0,1 2
大型企业经典管理资料模板,WORD 文档,欢迎下载交流
分享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分享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分享是件快乐的事件,乐于分享的人,事业更容易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PSK通信系统的Monte Carlo仿真实验报告2012级通信二班贾师师201200121052 一.【实验目的】1.1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1.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1.3学习Matlab的使用1.4掌握4PSK通信系统的Monte Carlo仿真方法1.5掌握4PSK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1.6比较编码信号与未编码信号在随机信道中的传输,加深对纠错编码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完成对QPSK通信系统的差错概率的Monte Carlo仿真。
三.【实验原理】1.调制解调原理一组M载波相位调制信号波形的一般表示为:是发送滤波器的脉冲形状,A为信号的幅度。
将式中的余弦函数的相角看成两个相角的和,可以将上表示为将归一化,则函数能量、A可归一化到1。
这样一个相位调制信号可以看做两个正交载波,起始幅度取决于在每个信号区间内的相位,因此,数字相位调制信号在几何上可以用和的二维向量来表示,即同样,将加性噪声分解成两路,加入噪声后的二维向量为判决方法:1)最大投影法:最佳检测器将接收到的信号向量r投射到M个可能的传输信号向量之一上去,并选取对应于最大投影的向量。
我们在试验中用的是将r向量与作为标准的s向量作向量积后选取最大者的方法。
2)最小距离法:我们在实验中实现最小距离法判决的方法是求出r向量的终点与作为标准的s向量的终点后选取最小者的方法。
由于二相相位调制与二进制PAM 是相同的,所以差错概率为式中是每比特能量。
4PSK 可以看作是两个在正交载波上的二相相位调制系统,所以1个比特的差错概率与二相相位调制是一致的。
2.信道纠错编码在随机信道中,错码的出现是随机的,且错码之间是统计独立的。
由高斯白噪声引起的错码就具有这种性质。
当信道中加性干扰主要是这种噪声时,就称这种信道为随机信道。
由于信息码元序列是一种随机序列,接收端是无法预知的,也无法识别其中有无错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由发送端的信道编码器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增加一些监督码元。
这些监督码元和信源码元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使接收端可以利用这种关系由信道译码器来发现或纠正可能存在的错码。
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就称为差错控制编码,有时也称为纠错编码。
汉明码是一种能够纠正一位错码且编码效率较高的线性分组码。
下面是汉明码的构造原理。
一般说来,若码长为n,信息位数为k,则监督位数r=n−k。
如果希望用r 个监督位构造出r 个监督关系式来指示一位错码的n 种可能位置,则要求设分组码(n,k)中k=4,为了纠正一位错码,由上式可知要求监督位数r≥3。
若取r=3,则n= k + r =7。
用α6α5…α0 表示这7 个码元,用S1 、S2 、S3 表示三个监督关系式中的校正子,则S1 S2 S3 的值与错码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规定如下表所列。
由表中规定可见,仅当一错码位置在α2 、α4 、α5 或α6 时,校正子S1 为1;否则S1 为0。
这就意味着α2 、α4 、α5 和α6 四个码元构成偶数监督关系同理,α1 、α3 、α5 和α6 构成偶数监督关系以及α0 、α3 、α4 和α6 构成偶数监督关系在发送端编码时,信息位α6 、α5 、α4 和α3 的值决定于输入信号,因此它们是随机的。
监督位α2 、α1 和α0 应根据信息位的取值按监督关系来确定,即监督位应使上三式中S1 、S2 和S3 的值为零(表示变成的码组中应无错码)由上式经移项运算,解出监督位给定信息位后,可直接按上式算出监督位,其结果如下表所列。
接收端接收到每个码组后,先计算出校正因子S1、S2、和S3,再按事先规定的对应关系判断误码情况并且纠正。
四.【系统框图】(一)未加信道纠错编码的QPSK 调制通信系统(二)信道纠错编码(7,4)汉明码+QPSK 调制的通信系统五.【实验内容】(一)未加信道纠错编码的QPSK 调制通信系统 1) 最大投影点准则进行判决a, 计算噪声方差2σ分别为0、0.1、0.5、1.0时的符号差错概率和比特差错概率;b, 画出在每种2σ时,在检测器输入端1000个接收到的信号加噪声的样本(星座图);(1)N=1000,方差=0时:AWGN 信道输入数据信道编码 (汉明码)Q -PSK调制Q -PSK解调信道解码 (汉明码)输出数据(2)N=1000,方差=0.1时:符号差错概率:0.10%比特差错概率:0.05%(3)N=1000,方差=0.5时:符号差错概率:12.40%比特差错概率:6.40%。
(4)N=1000,方差=1时:符号差错概率:24.50%比特差错概率:12.90%结论:噪声的方差越大,星座图越分散,对信号影响越大。
附录:实验程序N=input('N=');%输入信源长度s=input('方差=');%输入噪声方差sgma=sqrt(s);%计算标准差[a,b]=signalsource(N);%信源信号m=source2(a,b,N);%转换成四进制sm=zhengjiaoyingshe(m,N);%将四进制信号映射成4PSK两路正交信号n=guass(N,sgma);%产生噪声r=sm+n;%加入噪声c=touyingzhunze(r,N); %利用投影准则判决,%若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则,则改为c=julizhunze(r,N);y=rebuild(c,N);%还原信号[ps,pb]=error1(y,a,b,N)sprintf('符号差错概率:%2.2f%%',ps*100)sprintf('比特差错概率:%2.2f%%',pb*100)figure(1);rc=zeros(1,N);rs=zeros(1,N);%生成两路空信号for i=1:Nrc(i)=r(1,i);rs(i)=r(2,i);endplot(rc,rs,'*', 'color','green');%画星座图axis([-2 2 -2 2]);line([2,-2],[0,0],'linewidth',2,'color','red')line([0,0],[2,-2],'linewidth',2,'color','red')title('星座图');hold offc, 分别画出数据点为1000、5000、10000、100000时的Monte Carlo 仿真误比特率曲线和理论误比特率曲线,比较差别,分析数据点的数量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蓝色曲线表示理论误比特率曲线,红色表示仿真误比特率曲线)N=1000N=5000N=10000N=100000结论:由各点的Monte Carlo仿真误比特率曲线可以看出,仿真误比特率略大于理论误比特率,且仿真点数越多,曲线越平滑,越贴近理论曲线,即各信噪比下的误比特率越接近于理论值。
附录:实验程序N=input('N=');%输入信源长度SNR2=0:0.5:10;%理论图的信噪比范围Eb=1;snr=zeros(1,21); %产生空序列用来定义仿真图的snrsgma=zeros(1,21); %产生空序列用来定义仿真图的sgmapb1=zeros(1,21); %产生空序列用来定义仿真图的未加汉明码的误码率snr(1)=0;for i=2:21 %求出每点的snrsnr(i)=snr(i-1)+0.5;endfor i=1:21 %21个点循环21次[a,b]=signalsource(N); %生成要发送序列h=xulie(a,b,N);sgma(i)=sqrt((Eb/(10^(snr(i)/10)))/2); %由信噪比求噪声方差 pb1(i)=pbquxian(N,a,b,sgma(i)); %求未加汉明码误码率endfigure(2);semilogy(snr,pb1,'r'); %画出未加汉明码的仿真误比特率曲线hold on;for i=1:length(SNR2),%计算信噪比区间大小SNR=exp(SNR2(i)*log(10)/10); %信噪比pe(i) =1/2*erfc(sqrt(2*SNR)); %理论误比特率endsemilogy (SNR2,pe);gridxlabel('信噪比/dB')ylabel('误比特率')title('QPSK通信系统的蒙特卡洛仿真')hold off;(2)将检测器的判决准则改为最小距离法(星座图上符号间的距离),比较与上面结果的区别。
(1)N=1000,方差=0:符号差错概率:0.00%比特差错概率:0.00%(2)N=1000,方差=0.1:符号差错概率:0.10%比特差错概率:0.05%(3)N=1000,方差=0.5:符号差错概率:12.20%比特差错概率:6.15%(4)N=1000,方差=1:符号差错概率:29.20%比特差错概率:15.55%结论:在仿真中用最小距离法得到的星座图与用最大投影准则得到的星座图相同,差错概率不同。
附录:实验程序N=input('N=');%输入信源长度s=input('方差=');%输入噪声方差sgma=sqrt(s);%计算标准差[a,b]=signalsource(N);%信源信号m=source2(a,b,N);%转换成四进制sm=zhengjiaoyingshe(m,N);%将四进制信号映射成4PSK两路正交信号n=guass(N,sgma);%产生噪声r=sm+n;%加入噪声c=julizhunze(r,N); %利用最小欧氏距离判决,%若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则,则改为c=julizhunze(r,N);y=rebuild(c,N);%还原信号[ps,pb]=error1(y,a,b,N)sprintf('符号差错概率:%2.2f%%',ps*100)sprintf('比特差错概率:%2.2f%%',pb*100)figure(1);rc=zeros(1,N);rs=zeros(1,N);%生成两路空信号for i=1:Nrc(i)=r(1,i);rs(i)=r(2,i);endplot(rc,rs,'*', 'color','green');%画星座图axis([-2 2 -2 2]);line([2,-2],[0,0],'linewidth',2,'color','red')line([0,0],[2,-2],'linewidth',2,'color','red')title('星座图');hold off(二)信道纠错编码(7,4)汉明码+QPSK调制的通信系统1)比较经过信道纠错编码的QPSK调制系统与未加信道编码的系统的传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