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儿童教育的内涵与演变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0
湖北幼稚园
湖北幼稚园教学活动照片 湖北幼稚园旧址
11
三、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福禄培尔(1782~1852) 主要理论: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2、游戏理论 3、协调原理 4、亲子教育
(二)蒙台梭利(1870~1952)
意大利的儿童教育家 ,1907年在罗马平民区创 办了一所“幼儿之家”,蒙台梭利教育法 教育理论的要点: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一个自由发展、生气 勃勃、有秩序、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 指导者。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结合的原则 5、重视感觉教育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 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 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 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 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友,说: “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 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 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 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 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 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 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 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 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幼儿教育学(课堂PPT)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幼儿教育学(课堂PPT)
3~6岁
11
幼儿教育
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 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 的的活动,都可说是幼儿教育。 狭义,指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主要是 指幼儿园的教育。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 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德、 智、体、美诸方面对3-6岁的幼儿施加 的影响。
12
三、幼儿教育的意义
(1) 促进生 长发育, 提高身 体素质
(3) 发展个 性,促 进人格 的健康 发展
(2)开 发大脑潜 力,促进 智力发展
(4)培 育美感, 促进想象 力、创造 性的发展
14
(二)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做好 准备。
(三)减轻父母教养幼儿的负担并改善处境不利幼 儿的状况。
15
第二节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1、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3、幼儿园课程理论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36
(一)福禄培尔
“幼儿之父”,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⑴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由内在 的动机支配 ⑵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 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 的自我活动。
4
5
广义的教育
泛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 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而组 织的一切社会活动,其任务就是把原本作 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 成员,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 教育。
6狭义Leabharlann 教育特指学校教育,如幼儿园教育,小 学、中学和大学教育等。它是教师根据 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 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 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 所需要的人。

幼儿教育学现代幼儿教育产生与发展

幼儿教育学现代幼儿教育产生与发展

少儿教育学讲义第一章现代少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少儿教育的看法和意义(一)少儿教育与少儿教育学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社会过程,其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全部能增添人的知识、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经过学校这类机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少儿教育是指对 3~6 岁年纪阶段的少儿所实行的教育,其涵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少儿教育指凡是能够影响少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感情、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少儿教育则指少儿园或有关少儿教育机构对少儿进行的教育。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复杂社会活动中教育规律的科学。

因为研究视角不一样,教育学出现很多分支。

少儿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特意研究3~6 岁少儿的教育,探究其特色和规律。

(二)少儿教育的意义④培养美感,促使想像力、创建性的发展。

少儿感知觉发展快速,喜爱颜色、声音变化。

少儿教育以着手操作、歌唱等来知足少儿创建与想像的需要,培养小孩的审美感情和情味。

二、少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一)少儿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少儿教育一直与人类社会一同产生和发展。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性,少儿教育融于生产生活中,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少儿的存活;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的儿女才有时机接受教育,这时的少儿教育主假如在家庭中分别进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极大发展,出现了独立的少儿教育机构。

(二)少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1.世界上第一个少儿园的出生德国少儿教育家福禄倍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实意义上的少儿教育机构,并在1840 年正式命名为少儿园。

为此他被世界誉为“少儿园之父”。

2.少儿教育机构的发展(1)外国少儿教育机构的发展跟着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少儿教育。

表此刻:①少儿教育机构数目增添快速;②少儿教育机构愈来愈多样化;③少儿教育的质量在不停提升。

(2)我国幼教机构1903 年,我国创办了第一所少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的湖北天真园。

中国儿童教育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儿童教育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儿童教育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儿童教育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儿童教育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儿童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1700字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儿童教育的演变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中国儿童教育的演变可以追溯至古代。

在古代中国,儿童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形式。

家庭教育是中国儿童教育的重要环节,父母亲自教育子女,传授道德、家风、家训等。

社会教育则是通过家族、邻里关系、朋友互助等方式进行的教育。

此时的儿童教育强调家族和社区的集体观念,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儿童教育逐渐进入封建社会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教育主要以书院教育为主,注重经史文化的学习。

书院是古代中国儿童教育的重要教育机构,学生在这里学习经书、书法、诗词等,以培养文化修养为目标。

这一阶段的儿童教育强调孝道、忠诚、孟子、礼仪等传统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近代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中国儿童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儿童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注重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学校教育从传统的私塾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学校教育。

这一阶段的儿童教育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重视智力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代中国儿童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现代中国儿童教育不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还涵盖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电子教育等多个方面。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更加符合儿童个体差异化发展的需求。

其次,注重素质教育。

现代中国儿童教育强调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健康身心、创新能力等素质。

这种注重素质教育的特点为儿童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再次,关注儿童权益保护。

现代中国儿童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了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严格保护。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权益保护法》规定,禁止利用儿童从事劳动和其他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一讲教育演变和教育精神

第一讲教育演变和教育精神

教育的人文精神是指人类通过教育活动方式对人的 生命质量、人性回归、人格提升予以精神层面的人 文关怀的价值追求。
第三节 教育的功能
一、功能的本义
就一般意义而言,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人及周围环 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 已经或将要产生的结果。
可分为正负向或中性功能。 古代社会以伦理教化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大学之道 在 于明明德、明人伦);近代的教育功能重指向个体的发 展(卢梭、斯宾塞等);现代教育功能则主要指向社会 改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等,改造主 义);当代教育功能呈多样化的态势。
第二、教育体系的开放性与社会化。教育形式上表 现为多维化,并且现传播代媒介使学校与社会产生 了直接的和广泛的联系。
在教育目的上,表现为多层次和多类型,以职 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专门化教育成了学校与社会直 接沟通的桥梁。在教育内容上,由于各种新兴学科 尤其是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使得教育内容呈多元化格 局,课程改革往往成为教育整体改革的最前沿地带。 要使现有的教育系统具有更大的社会开放性,就必 须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结构等 方面作出整体的改革,建立以教育法制为基础的根 本保障机制,使终身教育成为“有效的、公正的、 人道的事业”。
社1991年)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倾向性的活动。 (美国《教育百科全 书》)此处的倾向性包括人的能力、技能、知识结构、 态度、信仰、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等。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
会活动。(叶澜《教育学原理》)
所谓教育,是将人类陶冶成人的活动。(岸根卓郎《我的
教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2、古典教育形态 基本模式:学校的产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的官学、私学;欧洲 的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七艺(意为七种自由的学科,

小学生社会实践之了解小学教育的历史变迁,ppt课件教案

小学生社会实践之了解小学教育的历史变迁,ppt课件教案

加强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与监督
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 行。
ABCD
合理分工与协作
指导老师、家长和社会资源要协同配合,共同参 与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做好活动总结与反思
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 的活动提供借鉴。
谢谢
THANKS
缺乏实践与互动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学生的实践和互动环节。
教材单一和内容局限
教材较为单一,内容以经典文献和道德教条为主。
近代小学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变革
引入新教学方法
01
开始引入启发式教学、实验教学等新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强调个性发展
02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古代小学教育的起源
古代小学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 。最早的教育形式是在家庭中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专门的教 育机构。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古代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授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识,教育内容以 读写、算术、音乐和体育等为主。教育方式多为机械式记忆和体罚,教育资源 匮乏,教育对象主要是男性。
综合素质教育
未来小学教育将更加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 知识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 全面发展。
教育公平
未来小学教育将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努力消除地域、经济 等方面的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03 小学课程内容的变化
CHAPTER
古代小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多样化教材和课程设置
03
教材和课程设置逐渐多样化,涵盖范围更广,注重实用性和时

第一章儿童教育PPT教学课件

第一章儿童教育PPT教学课件
▪ ▪ 辅导员
▪ 组织、自理、心理保健、环保、合作、礼仪、社会服务、 安全、小岗位、信息
▪ ▪校长
▪ 自理、组织、礼仪、孝敬、心理保健、合作、安全、环 保、信息、法制
2020/12/12
*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性
2020/12/12
5
2、中国公众论述
▪ 1997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委员会办公室与中 国妇女报联合推出《儿童权利公约》的系 列活动。
▪ 我国公众对儿童年龄的界定还不太清楚 ▪
2020/12/12
6
▪ 从回收的问卷中发现:
▪ 有6.45%的人认为儿童是指12岁以下的 人,
▪ 有12.9%的人认为是指15岁以下的人, 有35.4%的人认为是指16岁以下的人, 回答正确的(即认为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人) 为45.16%。
个完整的世界,各有特色,而没重复。” *儿童有其个性
2020/12/12
3
▪ (3)杜威——“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 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 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 什么与外部事物相符这个意义上的真理, 而是感情与同情。”
*儿童具有情感性
2020/12/12
4
▪ (4)维果斯基——“儿童活动中的客观因 果关系不依赖他的意识而存在,而是在他 获得因果关系的概念之前便存在。儿童概 念的存在不是局部到整体,而是整体到局 部。”
2020/12/12
7
▪ 调查主办者在北京地区特别就“儿童”这 一概念对80位中小学生、40位成人进行了 了解。
▪ 10-11岁的小学生普遍回答:不够1.2米, 要大人管,爱 看动画片,单纯、无自主能 力的人是儿童。
2020/12/12
8
▪ 13—14岁的初中生则普遍认为:很自由、 天真活泼、淘气的人,生活经验少,分辨 是非的能力差,接受东西快(不分好坏)的人 是儿童。

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

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一)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我国教育学者根据教育定义外延的大小,将教育定义划分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

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描述一定情境中被定义对象的某些关键特征或指出使用被定义概念的方法。

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又明确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

这三种定义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定义往往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定性的,同时又是纲领性的。

二、教育概念的演变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一)学校的产生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幼儿教育学第一章 幼儿教育概述

幼儿教育学第一章 幼儿教育概述

幼儿教育学第一章幼儿教育概述一、幼儿教育的含义与重要性幼儿教育,顾名思义,是针对幼儿阶段(通常指 3 6 岁)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它是教育体系中的初始环节,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幼儿教育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教孩子认字、数数,而是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情感认知、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等。

在这个阶段,幼儿如同一张纯净的白纸,他们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和好奇心,教育者的每一次引导、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可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为什么幼儿教育如此重要呢?首先,这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的大脑在这个阶段迅速发育,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都在快速提升。

恰当的幼儿教育能够为这些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刺激,帮助幼儿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其次,幼儿时期形成的习惯和价值观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

良好的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培养,能够让幼儿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具备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准则。

再者,优质的幼儿教育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

二、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幼儿教育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古代社会,幼儿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然而,这种教育往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更多地是基于生活经验和传统习俗的传承。

随着社会的进步,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专门为幼儿设立的教育机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

福禄贝尔强调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幼儿通过游戏可以自然地发展自己的身心。

20 世纪以来,幼儿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方法日益多样化。

例如,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瑞吉欧教育法注重以项目活动为核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在中国,幼儿教育也经历了从传统的家庭式教育到现代学前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观及演变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观及演变
人在本质上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儿童实质上也是一种社 会的存在物。儿童观因此也必须包含对其社会构成层面的 内容。
3.儿童观的精神构成 儿童有自己独特需求、兴趣、价值,也是一种的
精神存在,儿童观也须对此做出回应。价值和权利并没有受到认可和重视,只是
缩小了的成人,那时候并没有明确的儿童概念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观 及演变
儿童观的含义
(一)什么是儿童观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成人如何看待 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涉及儿童的权利与地位、生长特 点、发展的形式和成因、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 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二)儿童观的不同形态
第一,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指在一定社会中居 统治和支配地位的人们所认定的儿童观,呈现一元 化特点。
(二)近代的儿童观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意识普遍觉醒,人的价值、
尊严、地位、智慧得到肯定。
洛克提出“白板说” : 卢梭的儿童观 :自然主义 我国近代,批评封建文化和封建礼教的同时也极力把儿
童从落后的旧文化中拯救出来。
卢梭
(三)现代的儿童观
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和福禄贝尔进行了教育方面的实践研 究,为建立科学的儿童心理学提供一些基础。1882年,普 赖尔出版《儿童的精神》。
第二,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指哲学、心理学、 教育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所持有的儿 童观,往往是多元的。
第三、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即广大国民对儿童 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三)儿童观的结构 1.儿童观的自然构成
儿童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儿童观必然包含对其自然构 成层面的认识。
2.儿童观的社会构成
19世纪末,尊重儿童的呼声愈益高涨,杜威和蒙台梭利 。
20世纪初国际联盟通过《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 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1990年,世界儿童问 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 《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教育的发生和演进》课件

《教育的发生和演进》课件
全球竞争与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教育将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 力的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未来的发展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将培养出具备 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4
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传统教育方式
古代教育
01 古代教育概述
古代教育主要是以家庭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主,缺 乏系统性和组织性。
02 古代教育形式
古代教育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宗教教育和宫廷教 育等,这些形式的教育内容简单,缺乏科学性和 系统性。
03 古代教育特点
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记忆 和模仿,缺乏创新和思考。
中世纪教育
面对面授课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知 识传授,教室为主要场所 。
集体化教学
统一的教学计划、内容和 进度,强调共性而非个性 。
教材为主导
以纸质教材为主要学习资 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 连贯性。
在线教育方式
远程授课
教师通过网络进行知识传 授,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数字化资源
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和分享 课程资源,如视频、音频 、电子书等。
总结词
教育的起源地点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等文明古国。
详细描述
这些文明古国在古代时期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如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古代中国的官学和私塾、古代 印度的婆罗门教寺庙学校等。这些教育机构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人才,推动了人类文明 的进步和发展。
02
教育的发展历程
03
社会流动与分层
教育是影响社会流动和分层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能

第一讲 幼儿园教育绪论

第一讲 幼儿园教育绪论

(2)幼儿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 幼儿教育对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发展 各类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基础性、 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 幼儿教育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 育需求得到满足。 • 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的发 展
(四)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教育是什么?
(来自K12中小学教育科研网,由王彦提供)
•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琢磨,就是改造,就是 重塑。 • 教育,少做父母能做好的事,少做社会能做好 的事,不做学生今后成长能做好的事。即使在 今天,大谈特谈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时候,我仍 觉得,教育有所为又有所不能。有些事,教育 做不了;有些事,教育一定要做。 • 教育:让孩子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一切手段、 过程、内容及范畴!教育:使人从“低级”走 向高级。
(1)幼儿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使幼儿健康、安 全、愉快地成长 • 发展儿童的智力潜能和特点,识别和培养他们区 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帮助他们实现富有个性 的发展 • 培养良好的品行和性格,促进个性、人格的完善 和健康发展。 • 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丰富 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 快乐
教育是什么?
(来自K12中小学教育科研网,由王彦提供)
• 教育是接受与创造! • 教育是什么?高考说:教育就是分数!教育就是 考试!教育就是做题!教育就是把考纲的知识点 讲透! • 教育就是国家文明、强盛的发动机。 • 很多时候我只做“教”的工作,而疏忽了 “育”! ……怀疑自己是否得了不“育”症?教 育的过程就是教会学生和自己懂得取舍的过程!
现代社会儿童观的内涵
5、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 我国清政府于1903年颁布了《癸卯学制》, 共分3阶段7级。第一阶段初等教育13年,其 中包括对3~6岁儿童进行教育的蒙养院4年。 • 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 名称确定下来。 • 最早出现的是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

中国小学儿童养成教育之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小学儿童养成教育之发展历程概述

当代的儿童养成教育
发展:近代以来,西方教育 理念的引入
起源:中国古代的“礼教” 和“六艺”
现状:中国小学儿童养成教 育的现状
挑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02
小学儿童养成教育 的发展
THEME TEMPLATE
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理念演变
传统教育理念: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素质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参与教育, 共同培养儿童良好习惯
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前景展望
教育理念: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方式: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育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育技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小学儿童养成教育对未来的影响
育。
家庭教育与社 会支持的结合: 家长和社会应 共同关注孩子 的养成教育, 形成合力,促 进孩子的全面
发展。
05
小学儿童养成教育 的未来展望
THEME TEMPLATE
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发展趋势
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儿童 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创新教育方式:采用多元化、 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课程内容:增加传统文化、科学素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鼓励学 生全面发展。
加强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师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教育理念、教学 方法、教育心理 学等
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
1980年代:开始关注儿童养成教育,提出“五讲四美三热爱” 1990年代:加强儿童养成教育,提出“素质教育”理念 2000年代:全面实施儿童养成教育,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10年代:深化儿童养成教育,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2020年代:创新儿童养成教育,提出“五育并举”教育理念

小学教育的历史与文化教育,ppt课件教案

小学教育的历史与文化教育,ppt课件教案

文化多样性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小学教育面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 生,如何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求,同时又能有效地 传授知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在保持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如何将现代知识和技能传授 给学生,避免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小学教育中文化教育 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一些地区,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师可能无法充分地开 展文化教育活动,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文化认知。
介绍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如东北二人转 、湖南湘绣、客家土楼等,让学生了解不 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风土人情。
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分析地域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 因素,让学生理解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发 展脉络。
强调地域文化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 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和 包容不同地域文化。
文化传承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提高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小学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有助于不同文 化背景的学生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 文化融合。
小学教育中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统文化
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民间艺术 等。
地域文化
反映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建筑风 格等。
民族文化
各民族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 舞蹈等。
科技与教育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小学教育中的 文化教育将更加注重科技的应用,如 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在线资源来提高教 学效果。
跨学科整合
未来的文化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 合,如将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 学科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以更全面的 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THANKS
跨学科整合

第一讲教育演变和教育精神

第一讲教育演变和教育精神

教育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必须完全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它是一种善意的活动;第二,它是价值活动; 第三,它是教与学的活动;第四,它是获得成就的活 动。满足了这些条件,则教育的本质可以完备。(台湾
学者陈乃臣《教育哲学》心理出版社)
所谓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
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 部分,或避免不良心理素质的形成。简言之教育是人 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的活动 。(布列钦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
的观点较具有代表性,“教育不能再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 固定内容,而应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 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自己,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 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 善他自己”。作为教育也应该“体现它的真正本性,即完 整的和终身的教育,而超越千百年来硬加在它上面的各种 机构上、程序上和方法上的限制”。 作者的意见:
6.孙培青等《中国教育思想史》,华东师大1997年8月。
7.滕大春《外国教育史》,山东教育1995年5月。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演变 1.教育起源的理论 生物进化起源论: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 (1831—1902) 在 《各人种的教育演化》 一书中认为,教育现 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人类产生以前,已在动 物界存在。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 为,昆虫界也有教师与学生。生存竞争的存在是产生 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 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小的动物。英国教育学 家沛西·能 (1870--1944)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大会的报告 中也曾提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 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 --有教育,甚至在高等动物中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 育”,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反对把儿童看成是成人缩影的“小大
人”,反对把成人意志强加于儿童,反对摧
残儿童的天真,反对剥夺儿童期应享有的权
利。
丰子恺在文艺领域里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
成人不了解儿童的心理世界。
人们看到儿童是准备做成人的,却忽视了这
种准备期的生活。
成人把儿童当作小大人,看不到儿童有其不
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
思考与交流
作业: 通过回顾你的成长与学习经历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的事件,尝试归纳描述你的父母及教师的儿童观与 教育观。
提交时间:3月14日,提交电子文档,由各班学习
委员收齐打包发送到我的邮箱( jmgan310@)

二、儿童教育的内涵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儿童教育的内涵与结构
1、教育的内涵 1)语义
中文: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 西文:education:启发、教导、训练、保护 2)关于教育的比喻(见书29-35)
3)教育的定义(见书1-8) 4)教育的相关概念 教学:教与学(偏重直接的知识与经验的传递)
课程:教材、教育内容,教育资料
儿童教育概论
主讲:甘剑梅 jmgan310@
第一讲 儿童教育的内涵与演变
一、儿童的内涵与儿童观的演变
(一)儿童的内涵 (二)儿童观的演变
二、儿童教育的内涵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儿童教育的内涵与结构
(二)儿童教育的功能与本质
(三)儿童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儿童的内涵与儿童观的演变
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
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 是其自身在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自 我建构的。
7)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
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他们实 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得 到充分发展。 8)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 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 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的各种学 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2、西方儿童观的演变 (1)古代:儿童是缩小的成人。 (2)中世纪:儿童生而有罪 (3)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有自己的兴趣和自由 伊拉斯谟:要研究孩子的自然能力和才智,不要想
象他们的兴趣与成人的一样。
夸美纽斯: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
的种子。
(4)启蒙时代:儿童的发现
三、儿童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教育源于生物本能 动物的学习行为:
/watch/8385056.html 心理起源说:教育源于心理模仿 /u/vw/2653542
劳动起源说:教育源于人的劳动
中国家长:期望过高只重学习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 中国家长:更关心生理需求而忽视心理需求
西方家长:经常沟通重视心理健康
中国家长:忽视了“做人的教育”
西方家长:从小教起从日常教起
(2)儿童观发展趋势: 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
的人权。 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 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标准强加 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地发展。 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 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 4)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各种丰富 的活动中不断建构他的精神世界的。
存在,再到儿童中心
3、中国儿童观的演变 (1)古代:“子子”
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 子女是父母的财产与 工具: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养儿防老 父母可以随意打骂子女,可以自由安排子女的命运,这是传统 儿童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2)近现代: 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要求“科学与民主”,
了格塞尔、皮亚杰等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20世纪开始将儿童研究与理解人类精神文
化的发生联系在一起。
20世纪设立了国际儿童组织并通过了《儿
童权利法案》。
小结:西方儿童观演进的几条线索 从没有儿童概念到儿童的发现 从简单的儿童概念到儿童概念愈来愈丰富。 从以成人为中心到成人认识到儿童期概念的
会》以及期刊网上的相关研究论文(自行查 找)。阅读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学校可能消亡吗?为什么可能?为什么不 可能?学校消亡后的教育会如何进行?学校不 可能消亡的话?它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改变? (2)我们现行的学校存在些什么问题?你期望 如何改进? (3)你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建成这样的 学校需要什么条件?
提倡个人的尊严与自由。
鲁迅是杰出代表,对传统儿童观进行了无情批判。 鲁迅还为建设新儿童观而呐喊。
以儿童为本位的观念不是鲁迅一人具有,这和杜威教育思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传入是密切相关的。
陶行知和陈鹤琴等人的努力
教育领域,陶行知和陈鹤琴提出了尊重儿童、
解放儿童等许多有价值的口号和见解。
主张儿童有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
伦理学的理解:道德发展未成熟
儿童内涵的核心:身心发展的未成熟状态
成熟的人有什么特点?
(自主、自立)
(二)儿童观的内涵与演变
1、儿童观: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
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 认识。 儿童观是教育观的基础:有关儿童教育的观念, 如果没有自觉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那么它 便自发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儿童教育总是 以一定的儿童观为前提的。
卢梭: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儿童 期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5)科学时代:对儿童的了解与研究日益深
入 福禄贝尔认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内在”生 长法则。 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普赖尔于1882年出 版了《儿童的精神》(Mind of the Child) ,标志着实证的儿童心理学的创立。
小孩不笨
/u11/v_Mzk5OTY2OTg.ht
ml
4、 中西儿童观的比较及现代趋势
(1)比较 中国家长:支配欲强,要求孩子听话并顺从
自己的意愿 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选择 西 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 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丰子恺漫画选
菊 花 会 不 会 结 馒 头
丰子恺漫画选
爸 爸 不 在 家 时
丰子恺漫画选
建 筑 的 起 源
丰子恺漫画选
丰子恺漫画选
瞻 瞻 的 车
丰子恺漫画选
丰子恺漫画选
取 苹 果
丰子恺漫画选
丰子恺漫画选
丰子恺漫画选
丰子恺漫画选
无 人 之 处
丰子恺漫画选
丰子恺漫画选
高 柜 台
丰子恺漫画选
一 声 咳 嗽 , 新 夫 妇 分 了 手
3、当代的儿童观

中国“虎妈”震惊世界 蔡美儿(Amy Chua),来自菲律宾的华人,现居美国,任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还是一 名作家。最近,她还成了世界上最受争议的母亲,美国媒体称之为“虎妈”。 1月8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蔡美儿撰写的一篇题为《中国母亲为何更胜一筹》的文章, 谈论自己如何管教孩子。蔡美儿从不允许她的两个孩子出去玩或看电视,还要求学习成绩 绝不能低于A。两个孩子要在严密监督下练习蔡美儿为她们选择的乐器(钢琴和小提琴) ,一次练琴的时间就长达几个小时。如果不从,蔡美儿便会严加管教。 文章摘自蔡美儿的新书《虎妈的战歌》。她在书中描述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母亲的教育 之道,解读“中国妈妈”为何会成为“虎妈”的代名词。 蔡美儿说,“中国妈妈”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她们不像美国家长那样,将孩子想得无比“ 脆弱”、永远用支持和赞誉的口吻训子。中国母亲们认为子女天生就有一颗“强大”的内 心,因此常常用斥责甚至威胁的方式对他们施压。蔡美儿在文中指出中国父母得以“成功 ”的三大特质:不理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 父母指引。
(一)儿童的内涵
你眼中的儿童是什么样的?
谁是儿童?
下面哪些图片中有儿童?
你们是儿童吗?
1-14岁?1-18岁?6-14? 身心发育不成熟的人?
什么样的人是不成熟的?
生理学的理解:生理机能未成熟(6-14岁)
心理学的理解:心理发展未成熟 社会学的理解:社会性发展未成熟
教育形态
正规教育:学校教育
非正规教育:家庭、职业组织、文化组织(
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等)、社区教育
(二)儿童教育的功能与本质
1、儿童教育的功能
(1)个体发展功能 (2)经济功能
(3)政治功能
(4)文化功能
(5)人口功能
2、儿童教育的本质 本质(essence):决定事物存在的关键原因
伦理起源说:教育源于成人对儿童的爱
(二)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1、学校的萌芽___青年之家 2、学校的产生(条件:文字、剩余劳动力、
专门教育的需要) 3、学校的发展 看书59-65页,比较中国和西方学校发展的不 同,明确规范的学校机构的条件。
4、学校的未来
阅读非学校化思潮的相关文献: 《非学校化社
学习:“学而时习之” 学什么(适应生存、变化气质、养成人格)
儿童教育的内涵:儿童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促
进儿童身心发展与完善的活动。
2)儿童教育的结构 教育要素 教育者
(身份上的教育者、实质上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 (身份上的教育者、实质上的受教育者)
教育中介
(教育中介会随社会文化与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这三者不同的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活动与模式
要求:4-6人一组合作完成讨论作业(请各班
学习委员协助按学号或是寝室分成相对稳定 的学习小组,后面的内容中几乎都有分组合 作的学习任务,每个组在一学期中都有上台 报告的机会)。下次上课我会每一个班抽请 一个组代表班级发言,你们也可以自己事先 指定。各小组需要提交作业的书面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