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电解质水溶液的电解规律选修4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系列课件_选修4-三大守恒_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系列课件_选修4-三大守恒_新人教版

0.1mol/L Na2CO3溶液:
① c(Na+)+c(H+) = c(OH-)+c(HCO3-)+2c(CO32-)
② c(Na+) = 2c(HCO3-)+2c(CO32-)+2c(H2CO3)
③ c(OH-) = c(H+)+ c(HCO3-) + 2c(H2CO3)
大小关系: c(Na+)> c(CO32-)> c(OH-)> c(HCO3-)>c(H+)
0.1mol/L NaHCO3溶液:
①电荷守恒:c(Na+)+c(H+)= c(OH-)+c(HCO3-)+2c(CO32-) ②原子守恒:c(Na+) = c(HCO3-)+c(CO32-)+c(H2CO3) ③质子守恒:c(OH-)+c(CO32-)=c(H+)+c(H2CO3) 大小关系: c(Na+)>c(HCO3-)>c(OH-)>c(CO32-)>c(H+) Ka2=5.6×10-11
(2)物料守恒: c(Na+)=2c(HCO3-)+2c(CO32-)+2c(H2CO3)
c(OH-)=c(H+)+ (3)质子守恒:
c(HCO3-)+2c(H2CO3)
【温馨提示】
由于两种溶液中微粒种类相同,所以阴、阳 离子间的电荷守恒方程是一致的。但物料守 恒及质子守恒不同,这与其盐的组成有关。
c(HCN)>c(Na+)>c(CN-) >c(OH-)> c(H+)

高中化学-3.1 弱电解质的电离

高中化学-3.1 弱电解质的电离

3.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强的是
(A)
A.向亚硫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 B.向硝酸银溶液通入少量HCl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D.向NaOH溶液中加入醋酸
4.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D )
A.1mol·L-1的醋酸溶液的C(H+)约为0.01 mol·L-1 B.醋酸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mL 1mol·L-1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
H++HS- K1=1.3×10-7 H++S2- K2=1.3×10-15
可记忆为: 分步进行,一步定性
因为多元弱酸的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对其第二步、第三步 电离起抑制作用
Ka或Kb的应用②:
利用酸性相对强的酸可以制取酸性相对弱的酸原理,从K理解, 即相同条件下,K大的酸可制取K小的酸(多元弱酸看K1) 例:
(4)分析醋酸电离过程中,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变化,填写下表:
粒子浓度
c(H+)
醋酸初溶于水 达到电离平衡前 达到电离平衡时
_接__近__于__0 增__大__ _不__变_
c(CH3COO-) _接__近__于__0 _增__大_ 不__变__
c(CH3COOH) 最__大__ _减__小_ _不__变__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时, 图像如下, 电
离程度_变__大__,离子浓度 __变__小____导电能力_变__小__
O点的导电能力为什么不为0?
O点含水,醋酸是共价化 合物,在水中能电离
讨论完成表格:HAc
Ac- + H+ HAc为CH3COOH的简写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章末归纳与整理-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章末归纳与整理-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7
c(H+)<c(OH-)
c(H+)<10-7mol·L-1
>7
pH=-lgc(H+) 常温下:①pH相同的酸(或碱),酸(或碱)越弱,其物质的量 浓度越大。②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 倍数时,强酸溶液的pH变化大。
2.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的溶液的pH变化规律:在中和反应中,溶液
pH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滴定过程中会因pH突变而使指示剂发生颜色变
中和滴定
1.溶液的酸碱性规律: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 类别
中性 溶液 酸性 溶液 碱性 溶液 定义
规律
c(H+)与c(OH-)的 关系
室温(25 ℃)
数值
pH
c(H+)=c(OH-) c(H+)=c(OH-)=10-7mol·L-1 =7
c(H+)>c(OH-)
c(H+)>10-7mol·L-1
2.电离平衡的移动与电离平衡常数K、离子浓度的关系
实例 改变条件 加水稀释
CH3COOH CH3COO-+H+ ΔH>0
NH3·H2O
NH4++OH- H+)
c(OH-)
移动方 向
平衡常 数
c(OH-)
c(H+)
向右 不变 减小 增大 向右 不变 减小 增大
加HCl 加NaOH
盐的类别 溶液的酸碱性
原因
强酸 弱碱盐
强碱 弱酸盐
呈酸性, pH<7
呈碱性, pH>7
弱碱阳离子与H2O电离出的OH-结 水解实质:盐电
合,使c(H+)>c(OH-)
离出的阴离子、
弱酸根阴离子与H2O电离出的H+
阳离子与H2O电离 出的H+或OH-结
结合,使c(OH-)>c(H+)

化学选修4_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4_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 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 平衡状态 ,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 、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 ;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 减弱 电离。

D 、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9、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10、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物质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

如SO 3、CO 2、C 6H 12O 6、CCl 4、CH 2=CH 2……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

如HCl 、NaOH 、NaCl 、BaSO 4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

如HClO 、NH 3·H 2O 、Cu(OH)2、H 2O ……混和物纯净物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高中化学鲁科版学选修4第一章 第2节 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

高中化学鲁科版学选修4第一章 第2节 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
3.离子放电“两顺序”(惰性电极) 阳极:S2->I->Br->Cl->OH-; 阴极:Ag+>Fe3+>Cu2+>H+(酸)>Sn2+>Zn2+>H+水>Al3+。
电解原理 1.电解熔融 NaCl
(1)实验现象:通电后,在石墨片周围有 气泡 产生,在 铁片上生成 银白色金属 。
(2)实验分析:①熔融氯化钠中存在的微粒 Na+、 Cl-。 ②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阳离子 Na+(填离子符号)移向铁
则 Cu2+首先被还原生成铜:Cu2++2e-===Cu;Cl-、OH-应在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由于还原性 Cl->OH-,Cl-首先被氧化生成氯气:
2Cl--2e-===Cl2↑,即阴极产物是铜,阳极产物是氯气。
1.电解池电极的判断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接通外界电源后,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 极,经过阴、阳离子的定向运动形成内电路,再从电解池的阳极 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如图所示。
A.CuCl2(CuSO4)
B.NaOH(NaOH)
C.NaCl(HCl)
D.CuSO4[Cu(OH)2]
解析
解析: C 中电解 NaCl 溶液时 NaOH 仍留在原溶液中,H2、Cl2 逸 出,则损失了 H、Cl 两种元素,且物质的量之比是 1∶1,故加入 HCl 是正确的;A 中电解 CuCl2 溶液时,损失了 Cu 和 Cl 两种元素, 加入 CuSO4 不能弥补 Cl-,而多了 SO24-;B 中电解 NaOH 溶液时, 损失了 H、O 两种元素,若加入 NaOH 则增加了 Na;D 中电解 CuSO4 溶液时,损失了 Cu、O 两种元素,若加入 Cu(OH)2 则增加了 H2O。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象限法理解电解池的放电顺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象限法理解电解池的放电顺序
阳极:2Cl― - 2e― = Cl2↑ 阴极:Cu2+ + 2e ― == Cu
总反应式:CuCl2
Cu+Cl2 ↑
知识点探索---以惰性电极电解的基本类型


Ag+>Hg2+>Cu2+>(H+)>Pb2+>Sn2+>Fe2+>Zn2+>Al3+>Mg2+>Na+
S2->I->Br->Cl->OH->SO42->NO3->F-
知识点探索---以惰性电极电解的基本类型


Ag+>Hg2+>Cu2+>(H+)>Pb2+>Sn2+>Fe2+>Zn2+>Al3+>Mg2+>Na+
S2->I->Br->Cl->OH->SO42->NO3->F-


思考:
1、由Ⅱ 、 Ⅳ象限的离子组成的电解质
溶液,如CuSO4、AgNO3,在电解时阴、阳离 子分别应该是哪些离子放电?


思考:
1、由Ⅰ 、Ⅲ象限的离子组成的电解质溶 液,如NaCl、KBr,在电解时阴、阳离子分别 应该是哪些离子放电?
2、试写出其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电解池电极反应式
以惰性电极电解的类型及电极反应式:


Ag+>Hg2+>Cu2+>(H+)>Pb2+>Sn2+>Fe2+>Zn2+>Al3+>Mg2+>Na+


知识点探索---以惰性电极电解的基本类型


Ag+>Hg2+>Cu2+>(H+)>Pb2+>Sn2+>Fe2+>Zn2+>Al3+>Mg2+>Na+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 知识要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C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B 、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D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B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 、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 为例):〔1〕溶液导电性比照实验; 〔2〕测0.01mol/LHAc 溶液的pH>2;〔3〕测NaAc 溶液的pH 值; 〔4〕测pH= a 的HAc 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 +2 〔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 溶液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6〕中和10mLpH=1的HAc 溶液消耗pH=13的NaOH 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 〔7〕将pH=1的HAc 溶液与pH=13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8〕比拟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 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响产生气体的速率最正确的方法是 和 ;最难以实现的是 ,说明理由 。

高中化学选修四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四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归纳
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a.电离理论 b.水解理论; c.电荷守恒; d.物料守恒; e.质子守恒。 4、影响因素:内因:盐本身的性质(越弱越水解) 外因:a.温度:升高温度有利于水解;水解与中和可逆;
b.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c.外加酸碱:水解显酸性的盐加酸抑制水解加碱促进水解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4.水玻璃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SiO32- + H2O +2H+ = H4SiO4↓
离子反应
高考易错离子反应方程式
25.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3NO2 + H2O = 2H+ +2NO3- + NO
26.铵根离子的检验 NH4+ + OH— = NH3↑ + H2O
27.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2NH3·H2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O2 = 2NH4+ + SO32- + H2O 或2NH3 + H2O + SO2 = 2NH4+ + SO32-
2、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要看酸式酸根离子
的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谁更大:
呈碱性:NaHCO3、NaHS、NaHPO4; 呈酸性:NaHSO4、NaH2PO4。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加热蒸发盐溶液所得固体的规律 A、不水解,加热也不分解的得到该盐的晶体;Na2SO4 B、挥发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得到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AlCl3、
离子反应
高考易错离子反应方程式 9. 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CaCO3 + 2H+ = Ca2+ + CO2↑+H2O 10.碳酸钙与醋酸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水溶液的电解规律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方括号内),不能使溶液与原来溶液一样的是
A.CuCl2[CuCl2] B.NaOH[H2O]
C.NaCl[HCl] D.CuSO4[Cu(OH)2]
【参考答案】D
1.电解时的放电顺序与电极产物的判断
(1)基本思路
(2)离子放电顺序
①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S2->I->Br->Cl->OH->含氧酸根>F-。

②阳离子放电顺序:
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

2.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类型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实例电解对象
电解质
浓度
pH
电解质溶液
复原
电解水型阴:4H++4e-
===2H2↑
阳:4OH--4e-
===2H2O+O2↑
NaOH 水增大增大加水
H2SO4水增大减小加水
Na2SO4水增大不变加水
电解电解质型电解质电离出的阴、
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

HCl 电解质减小增大通氯化氢
CuCl2电解质减小—加氯化铜
放H2生碱型阴极:H2O放H2生碱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
放电
NaCl
电解
质和

生成
新电
解质
增大通氯化氢
放O2生酸型阴极:电解质阳离子
放电
阳极:H2O放O2生酸
CuSO4
电解质和

生成
新电
解质
减小加氧化铜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时,在阳极无气体放出的是
A.AgNO3B.CuCl2
C.NaOH D.Na2S
2.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②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③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④该溶
液的浓度可能增大;⑤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⑥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
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③④
C.仅①②③④⑤ D.全部
3.某混合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且n(NaCl)∶n(H2SO4)=3∶1。

若以石墨电极电解该溶液,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整个电解的过程实质是电解水
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
C.电解液的pH不断增大,最终大于7
D.阴极产物为H2
4.四个电解装置都以Pt作电极,它们分别装着如下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定其pH变化,所记录的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电解质溶液HCl溶液AgNO3溶液KOH溶液BaCl2溶液
pH变化减小增大增大不变
5.下图装置中a、b、c、d均为Pt电极。

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

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选项X Y
A MgSO4CuSO4
B AgNO3Pb(NO3)2
C FeSO4Al2(SO4)3
D CuSO4AgNO3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解析】由n(Cl-)∶n(H+)=3∶2可知,阳极先后发生反应;2Cl--2e-===Cl2↑,2H2O-4e
-===O
2↑+4H +;阴极只发生反应:2H++2e-===H
2↑。

4.【答案】C
【解析】电解盐酸,溶质HCl的量会减小,溶剂量不变,所以酸性减弱,pH增大,故A错误;电解硝酸银溶液生成硝酸、金属银和氧气,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故B错误;电解氢氧化钾溶液的实质是电解水,溶质的量不变,溶剂减小,碱性增强,pH增大,故C正确;电解氯化钡溶液得到的是氢氧化钡、氢气和氯气,溶液碱性增强,pH增大,故D错误。

5.【答案】B
【解析】A项,当X为MgSO4时,b极上生成H2,电极质量不增加,错误;C项,X为FeSO4,Y为Al2(SO4)3,b、d极上均产生气体,错误;D项,b极上析出Cu,d极上析出Ag,其中d 极质量大于b极质量,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