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

合集下载

数据库设计原则

数据库设计原则

数据库设计原则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数据库作为管理和组织数据的重要工具,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合理有效的数据库设计,对于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据库设计原则,以帮助你更好地设计和优化数据库。

一、数据完整性原则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实体完整性:每个表必须有一个唯一的主键来识别记录。

主键不允许为空,并且必须唯一标识每一行数据。

2. 属性完整性:字段的取值必须满足事先定义的约束条件,例如数据类型、长度等。

3. 参照完整性:在多个表之间建立关联关系时,必须保证外键的参照完整性。

即外键值必须存在于被参照表的主键中。

二、范式化原则范式化是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用于规范化数据模型。

常用的范式有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具体原则如下:1. 第一范式(1NF):对于一个关系模式R,如果R中的每一个属性的取值都是不可再分的,那么R就满足第一范式。

2. 第二范式(2NF):在满足第一范式的基础上,如果R中的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那么R就满足第二范式。

3. 第三范式(3NF):在满足第二范式的基础上,如果R中的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主键,那么R就满足第三范式。

范式化的设计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性能。

三、性能优化原则优化数据库性能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优化原则:1. 合理选择数据类型:选择适合的数据类型可以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提高查询速度。

2. 创建索引:合理创建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

主要对经常被查询的字段进行索引创建。

3. 分区设计:对于大型数据库,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分区设计,以减少查询的范围,提高查询效率。

4. 缓存数据:对于经常查询的数据,可以缓存到内存中,以减少磁盘IO的次数,提高查询速度。

四、安全性原则数据库的安全性是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的重要因素。

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

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

数据库的安全性、完好性、并发控制和恢复为了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靠谱性和正确有效, DBMS 一定供给一致的数据保护功能。

数据保护也为数据控制,主要包含数据库的安全性、完好性、并发控制和恢复。

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备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漏、改正或损坏。

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大批数据集中寄存,为很多用户共享,使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安全举措是一级一级设置的。

在 DB 储存这一级可采纳密码技术,当物理储存设施失窃后,它起到保密作用。

在数据库系统这一级中供给两种控制:用户表记和判定,数据存取控制。

在 ORACLE 多用户数据库系统中,安全体制作以下工作:防备非受权的数据库存取;防备非受权的对模式对象的存取;控制磁盘使用;控制系统资源使用;审计用户动作。

数据库安全可分为二类:系统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是指在系统级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的体制,包含:有效的用户名 /口令的组合;一个用户能否受权可连结数据库;用户对象可用的磁盘空间的数目;用户的资源限制;数据库审计是不是有效的;用户可履行哪些系统操作。

数据安全性是指在对象级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的体制,包含:哪些用户可存取一指定的模式对象及在对象上同意作哪些操作种类。

在 ORACLE 服务器上供给了一种随意存取控制,是一种鉴于特权限制信息存取的方法。

用户要存取一对象一定有相应的特权授给该用户。

已受权的用户可随意地可将它受权给其余用户,因为这个原由,这类安全性种类叫做随意型。

ORACLE 利用以下体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用户和模式;特权;角色;储存设置和空间份额;资源限制;审计。

数据库的存取控制ORACLE保护信息的方法采纳随意存取控制来控制所有用户对命名对象的存取。

用户对对象的存取受特权控制。

一种特权是存取一命名对象的同意,为一种规定格式。

ORACLE 使用多种不一样的体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此中有两种体制:模式和用户。

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模板范本】

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模板范本】

4 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数据库在各种信息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数据在信息系统中的价值越来越重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与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值得重要关注的方面。

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与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完整和正确有效,要求对数据库实施保护,使其免受某些因素对其中数据造成的破坏。

一般说来,对数据库的破坏来自以下4个方面:(1)非法用户非法用户是指那些未经授权而恶意访问、修改甚至破坏数据库的用户,包括那些超越权限来访问数据库的用户.一般说来,非法用户对数据库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2)非法数据非法数据是指那些不符合规定或语义要求的数据,一般由用户的误操作引起。

(3)各种故障各种故障指的是各种硬件故障(如磁盘介质)、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错误、用户的失误等。

(4)多用户的并发访问数据库是共享资源,允许多个用户并发访问(Concurrent Access),由此会出现多个用户同时存取同一个数据的情况。

如果对这种并发访问不加控制,各个用户就可能存取到不正确的数据,从而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针对以上4种对数据库破坏的可能情况,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核心已采取相应措施对数据库实施保护,具体如下:(1)利用权限机制,只允许有合法权限的用户存取所允许的数据,这就是本章4.1节“数据库安全性”应解决的问题。

(2)利用完整性约束,防止非法数据进入数据库,这是本章4。

2节“数据库完整性"应解决的问题。

(3)提供故障恢复(Recovery)能力,以保证各种故障发生后,能将数据库中的数据从错误状态恢复到一致状态,此即本章4。

3节“故障恢复技术”的内容.(4)提供并发控制(Concurrent Control)机制,控制多个用户对同一数据的并发操作,以保证多个用户并发访问的顺利进行,此即本章4.4节“并发控制”的内容。

4.1 数据库安全性4.1.1 数据库安全性问题的概述1.数据库安全问题的产生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在信息系统的不同层次保护数据库,防止未授权的数据访问,避免数据的泄漏、不合法的修改或对数据的破坏。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的安全性?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2.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答: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3.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什么关系?答: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

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4.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答: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

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

例如C2 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DAC),B1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 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5)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内容。

5.什么是数据库的审计功能,为什么要提供审计功能?答:审计功能是指DBMS 的审计模块在用户对数据库执行操作的同时把所有操作自动记录到系统的审计日志中。

因为任何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蓄意盗窃破坏数据的人总可能存在。

利用数据库的审计功能,DBA 可以根据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第十一章 数据库的安全和完整性约束

第十一章  数据库的安全和完整性约束

的权限授给用户U1: 例1:把查询表 :把查询表Student的权限授给用户 : 的权限授给用户 GRANT SELETE ON TABLE Student TO U1; 2:把对表Student Course全部操作权限 例2:把对表Student 和Course全部操作权限 授予用户U2和 : 授予用户 和U3: GRANT ALL PRIVILIGES ON TABLE Student,Course , TO U2,U3; ,
更新操作授权例子: * 更新操作授权例子: SELECT,UPDATE(GRADE,ADDRESS) GRANT SELECT,UPDATE(GRADE,ADDRESS) XU, ON TABLES XU,MA 对用户XU MA授权于访问 更新操作。 XU, 授权于访问、 意: 对用户XU,MA授权于访问、更新操作。 在数据目录中,有一张授权表, 在数据目录中,有一张授权表,记录了每个数据 库的授权情况,内容有: 库的授权情况,内容有:
例如:建立新用户CHANG,用命令 例如:建立新用户CHANG,用命令 CHANG, GRANT CONNECT TO CHANG IDENTIFIED BY xyzabc 如果给CHANG再授权DBA特权,则用以下语句: 如果给CHANG再授权DBA特权,则用以下语句: CHANG再授权DBA特权 GRANT DBA TO CHANG 因前已注册,这里可不必再附口令了。 注:因前已注册,这里可不必再附口令了。
并发所引起的不一致对付这两种破坏用数对付这两种破坏用数恢复技术恢复技术人为的破坏属于数据库安全问题属于数据库安全问题输入或更新数据库的数据有误更新事务未遵守保持数据库一致性的原则
第八章 数据库的安全和完整性约束
数据库是共享资源,即要充分利用它, 数据库是共享资源,即要充分利用它,又要 保护它。数据库的破坏一般来自四个方面: 保护它。数据库的破坏一般来自四个方面 1. 系统故障 2. 并发所引起的 不一致 对付这两种破坏,用数 对付这两种破坏, 据 恢复技术

实验五 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实验

实验五   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实验

实验五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实验1、实验目的1.通过对完整性规则的定义实现,熟悉了解kingbase中完整性保证的规则和实现方法,加深对数据完整性的理解。

2.通过对安全性相关内容的定义,熟悉了解kingbase中安全性的内容和实现方法,加深对数据库安全性的理解2、实验环境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7旗舰版(32位)。

数据库版本:MySQL 6.23、实验内容3.1完整性实验:(1)分别定义学生数据库中各基表的主键、外键,实现实体完整性约束和参照完整性约束;在create table 时已经定义了各个基表的主键。

因此,首先对每个基表删除主键,再添加主键。

实现实体完整性约束。

如下图。

删除主键:添加主键:sc表中的cno和sno分别是course表和student表的外关键字。

下图为给sc表添加student和course的外键,实现参照完整性约束。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tudent 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course 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ourse(cno);主键和外键均添加成功,输入show create table 命令来查看各基表信息。

(2)分别向学生表、课程表插入具有相同学号和相同课程编号的学生数据和课程数据,验证其实体完整性约束;向课程表中插入课程号为C01的课程。

向学生表中插入学号为30201的学生。

由上面两个实验来看,分别对student和course表插入具有相同学号和相同课程号的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都显示sql语句错误信息为:Duplicate entry *** for key ‘PRIMARY’。

验证了实体完整性约束。

(3)向学生选课表中插入一条数据,课程编号是课程表中没有的,验证参照完整性约束;插入成绩信息是学号为31428(student中存在),课程号为C07(course中不存在)的学生成绩信息。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
安全性措施可以保护数据库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从而确保数据的保密性。
完整性措施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错误地修改或损坏。
安全性措施和完整性措施相互补充,共同维护数据库的整体可靠性。
01
02
03
04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之间的区别
01
安全性主要关注数据的保密性,即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泄露。
数据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等不同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约束条件和规则。
数据库完整性的定义
提高数据可靠性
通过维护数据库完整性,可以减少数据不一致和冲突的情况,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保障业务正常运行
数据库中存储着大量关键业务数据,数据库完整性的保持对于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数据修复
一旦发现数据完整性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根据问题的性质,可能需要回滚事务、更新数据或删除无效数据等操作。
检查完整性约束
定期检查数据库表中的约束条件是否得到满足,如主键约束、外键约束等。
数据库完整性的检查和修复
03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确保数据库中数据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数据资产保护
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确保业务连续性的关键,一旦数据库遭到破坏或泄露,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或遭受重大损失。
业务连续性
访问控制
数据加密
备份与恢复
安全审计
如何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即使数据被非法获取也无法轻易解密。
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并制定详细的备份和恢复计划,以便在数据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恢复。

解释数据库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如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解释数据库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如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解释数据库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如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数据库安全性是现代信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涉及到确保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得到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或破坏。

为了实现数据库的安全性,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 机密性机密性是指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只能被授权的人员或实体访问。

为了保障机密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访问控制:通过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访问权限控制列表等方法,只允许授权的用户或角色访问数据库。

- 加密: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使得即使数据被非法获取,也无法得到其中的实际内容。

- 审计和监控:实时监控数据库的访问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2. 完整性完整性是指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为了保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数据校验: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验证,包括数据类型、长度、格式等方面的检查,防止错误的数据被插入数据库。

- 关系约束: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约束机制,定义实体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条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备份和恢复: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以应对意外情况,如数据损坏、误删除等,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3.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数据库能够在需要时可靠地提供服务。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可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容灾备份:设置数据库的容灾备份策略,包括故障转移、冗余备份等,以确保在硬件故障或灾难发生时,数据能够持续可用。

- 性能优化:对数据库进行性能调优,包括合理的索引设计、查询优化等,以提升数据库的访问速度和响应能力。

- 故障监测和恢复:实施自动化的故障监测和快速恢复机制,及时检测和处理数据库故障,减少停机时间。

综上所述,数据库安全性的基本原则涵盖了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通过严格控制访问权限、加密敏感数据、校验数据完整性、备份和恢复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并确保其安全性。

只有在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够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备份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备份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备份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存储和管理着大量的关键数据。

为了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库管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备份验证。

一、数据库安全性的重要性数据库安全性是指对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保护和控制的能力。

它包括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对于保护数据的隐私和防止数据的丢失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据库安全威胁:1. 数据泄露:黑客攻击、内部人员非法获取和误操作等都可能导致敏感数据泄露。

2. 数据破坏:病毒攻击、恶意删除数据等行为可能导致数据被破坏或无法正常使用。

3. 数据篡改:未经授权的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管理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访问控制:通过用户身份验证、权限管理等手段,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

2.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即使数据被泄露,也无法被非法使用。

3. 审计日志:记录数据库的操作日志,及时发现异常操作和安全事件,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强化网络安全:保护数据库服务器的物理安全,防止黑客通过网络入侵数据库系统。

二、数据备份验证的重要性数据备份验证是指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备份是一项基本且重要的任务。

只有备份的数据完整无误,才能保证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数据备份验证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备份数据的完整性,确认备份的数据与原始数据一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备份验证方法:1. 校验和验证:通过计算数据的校验和,比对备份数据与原始数据的校验和是否一致,来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

2. 恢复测试:使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操作,并对恢复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可用性。

3. 定期验证: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数据库设计是创建和维护数据库的过程,它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一个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1.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它是数据库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

数据完整性可以通过定义关系约束、主键约束、外键约束等来保证。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以避免数据错误和冗余。

2.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独立性。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将数据和应用程序分开设计,以便于修改和维护。

数据独立性可以通过使用视图、存储过程等技术实现,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数据冗余性数据冗余性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存储相同的数据。

数据冗余性不仅会浪费存储空间,而且容易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数据冗余,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4.数据安全性数据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不被非法访问、修改或删除。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定义访问权限、加密存储、备份和恢复等,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数据可靠性数据可靠性是指系统能够正确地处理和存储数据。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采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例如,定义适当的数据类型、采用合适的索引、优化查询语句等。

6.数据的易用性数据的易用性是指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使用数据。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采用合适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以便于用户查询和操作数据。

例如,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模型、定义合适的数据表和字段等。

7.数据的可扩展性数据的可扩展性是指系统能够方便地扩展和修改数据结构。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系统的未来发展,采用合适的数据模型和技术,以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8.数据的性能优化数据的性能优化是指通过优化数据库结构和查询语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采用合适的索引、分区、缓存等技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第8章--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8章--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最新课件 4
8.1.2 数据完整性 根据数据完整性措施所作用的数据库对象和范
围不同,可以将数据完整性分为以下几种: 1、实体完整性 又称为行完整性。它把表中的每行都看作一个
实体,要求所有行都具有惟一标识。在SQL Server中,可以通过建立PRIMARY KEY约束、 UNIQUE约束等措施来实施实体完整性。例如, 对“客户信息表”,客户编号就可以作为主键, 每个客户的编号能够惟一地确定该客户对应的 记录信息,那么在输入数据时,则不能有相同 客户编号的记录存在,通过对客户编号这一字 段建立主键约束,可实现“客户信息表”的实 体完整性。
最新课件 13
8.3 触发器及其创建
1、触发器的功能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与表紧密相连。
当用户修改表中的数据时,触发器将自动执行,使用 触发器可以实现多个表间数据的一致性。一般可以使 用触发器完成如下功能: (1)级联修改数据库中相关的表。如在产品信息数 据库中有两个表:客户表cust_table 和订单表 order_table。订单表order_table中包含订单信息和 有业务往来的客户信息。如果出于某一需要删除了客 户表cust_table中的某一客户信息,那么在订单表 order_table中所有与该客户有关的记录都应该做相应 的调整。
VALUES (‘1001’, ‘JCP Inc.’, 500000, ‘张言’, ‘53412573’)
GO
最新课件 20
用户在创建触发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 可能会发现使用触发器虽然可以保证数 据引用的完整性,但却会影响系统性能; 有时要将触发器升级为新版本,这都需 要删除触发器,可以在图8.2所示的“定义 触发器的界面”中选定相应的触发器名 称后,单击“删除”按钮,也可以用TSQL语句删除。删除触发器的语句为:

数据库的指标

数据库的指标

数据库的指标数据库是一个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数据库的指标反映了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对于评估数据库的优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数据库的几个重要指标,并探讨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一、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它指的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满足预先定义的约束条件和规则。

数据完整性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准确、一致和有效,防止了数据的错误和冗余。

常见的数据完整性约束包括主键约束、唯一约束、外键约束等。

通过合理设置数据完整性约束,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数据安全性数据安全性是数据库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它指的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受到保护,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修改数据。

数据安全性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设置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可以防止非法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恶意操作和数据泄露,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三、数据可用性数据可用性是数据库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数据库系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提供有效的数据访问和服务。

数据可用性与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密切相关,它受到硬件设备、网络环境、系统架构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容灾方案等措施,可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可访问性。

四、数据性能数据性能是衡量数据库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包括数据库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性能等多个方面。

数据性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和系统的效率,合理优化数据性能可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通过合理设计数据库结构、优化查询语句、建立索引等措施,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提升系统的性能。

五、数据存储空间数据存储空间是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数据的物理空间。

数据存储空间的管理对于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管理数据存储空间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存储效率和利用率,减少存储成本。

第9章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9章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

4.
9.2 数据库完整性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 效性和相容性 数据库是否具备完整性关系到数据库系 统能否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因此维护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DBMS必须提 供一种机制来检查数据库中的数据,看 其是否满足语义规定的条件
完整性约束条件
仅当主体的许可证级别小于或等于客体的密级时该主体才能写相应的客体即用户可以为写入的数据对象赋予高于自己的许可证级别的密级这样一旦数据被写入该用户自己也不能再读该数据对象了这两种规则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禁止了拥有高许可证级别的主体更新低密级的数据对象从而防止了敏感数据的泄漏强制存取控制mac是对数据本身进行密级标记无论数据如何复制标记与数据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只有符合密级标记要求的用户才可以操纵数据从而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安全性前面已经提到较高安全性级别提供的安全保护要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保护因此在实现mac时要首先实现dac即dac与mac共同构成dbms的安全机制系统首先进行dac检查对通过dac检查的允许存取的数据对象再由系统自动进行mac检查只有通过mac检查的数据对象方可存取进行存取权限控制时我们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把数据对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视图机制间接地实现了支持存取谓词的用户权限定义在不直接支持存取谓词的系统中可以先建立视图然后在视图上进一步定义存取权限前面讲的用户标识与鉴别存取控制仅是安全性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因为任何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蓄意盗窃破坏数据的人总是想方设法打破控制为了使dbms达到一定的安全级别还需要在其它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例如按照tditcsec标准中安全策略的要求审计功能就是dbms达到c2以上安全级别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审计功能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auditlog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审计通常是很费时间和空间的所以dbms往往都将其作为可选特征允许dba根据应用对安全性的要求灵活地打开或关闭审计功能对于高度敏感性数据例如财务数据军事数据国家机密除以上安全性措施外还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是防止数据库中数据在存储和传输中失密的有效手段加密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将原始数据术语为明文plaintext变换为不可直接识别的格式术语为密文ciphertext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内容加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替换方法该方法使用密钥encryptionkey将明文中的每一个字符转换为密文中的一个字符另一种是置换方法该方法仅将明文的字符按不同的顺序重新排

数据库管理的5大原则,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库管理的5大原则,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库管理的5大原则,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库管理的5大原则,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库管理是现代信息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运用数据库管理原则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管理的5大原则,并且探讨如何通过这些原则来提高工作效率。

1. 数据一致性原则数据一致性是数据库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

在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意味着所有关联的数据项在任何时间点上都保持一致。

为了实现数据一致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 定义规范:制定详细的数据定义和规范,包括数据类型、长度、约束等。

所有使用数据库的人员都应该遵循这些规范。

1.2 强制约束:在数据库中设置约束条件,包括主键、外键、唯一性约束等。

这些约束条件能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3 定期维护:定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修复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可以运行脚本或者使用专业的数据库管理工具来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和修复。

2. 数据安全性原则数据库中的数据往往包含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机密,因此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几个提高数据库安全性的建议:2.1 角色权限管理:通过角色权限管理来控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读取、修改或删除数据,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2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在数据库受损或数据丢失时,可以通过备份数据进行恢复,避免数据的永久丢失。

2.3 安全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即使数据被盗取或泄露,也无法解密获取真实数据。

3. 数据可用性原则数据库作为业务运行的基础,保证数据的可用性非常重要。

以下是提高数据可用性的几个原则:3.1 容灾备份:建立冗余的数据库备份系统,确保数据库在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份系统,保证业务连续运行。

3.2 监控与维护:定期监控数据库的性能和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3.3 性能优化:通过优化数据库的设计和查询语句,提高数据库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提升数据的可用性。

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损坏

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损坏

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损坏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中至关重要的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敏感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如个人身份信息、交易记录等。

保护这些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以及一些防止数据被篡改或损坏的方法。

一、数据库安全性的重要性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中的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或程序访问、修改、删除或泄露的能力。

数据库是组织中存储重要信息的核心,攻击者可能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这些数据,进而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财产损失甚至社会混乱。

因此,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对于任何个人或组织都至关重要。

二、数据完整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准确、完整和可靠的能力。

数据一旦被篡改、损坏或丢失,将会对组织的决策、运营和业务产生严重的后果。

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对于确保数据库的可靠性和业务流程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三、常用的数据库安全性措施1. 访问控制:数据库管理员应该对数据库的访问进行严格控制,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来限制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此外,还可以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的角色来限制其对数据库的操作权限。

2. 密码策略:密码是保护数据库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的重要手段。

应该采用复杂度较高的密码策略,包括密码长度、字符组合、定期更换密码等。

3. 数据加密:对于敏感信息,比如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号等,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解密和查看这些数据。

4. 定期备份:定期备份数据库是防止数据损坏或丢失的重要手段。

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或数据遭受损坏时,可以通过备份恢复数据,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四、常用的数据完整性保护措施1. 数据约束: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定义一些数据约束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例如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等。

这些约束条件可以防止不符合业务规则的数据被插入到数据库中。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其实现机制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其实现机制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其实现机制为了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和正确有效,DBMS必须提供统一的数据保护功能。

数据保护也为数据控制,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

一、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为许多用户共享,使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安全措施是一级一级设置的。

在DB存储这一级可采用密码技术,当物理存储设备失窃后,它起到保密作用。

在数据库系统这一级中提供两种控制:用户标识和鉴定,数据存取控制。

在ORACLE多用户数据库系统中,安全机制作下列工作:防止非授权的数据库存取;防止非授权的对模式对象的存取;控制磁盘使用;控制系统资源使用;审计用户动作。

数据库安全可分为二类:系统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是指在系统级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的机制,包含:有效的用户名/口令的组合;一个用户是否授权可连接数据库;用户对象可用的磁盘空间的数量;用户的资源限制;数据库审计是否是有效的;用户可执行哪些系统操作。

数据安全性是指在对象级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的机制,包含:哪些用户可存取一指定的模式对象及在对象上允许作哪些操作类型。

在ORACLE服务器上提供了一种任意存取控制,是一种基于特权限制信息存取的方法。

用户要存取一对象必须有相应的特权授给该用户。

已授权的用户可任意地可将它授权给其它用户,由于这个原因,这种安全性类型叫做任意型。

ORACLE利用下列机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用户和模式;特权;角色;存储设置和空间份额;资源限制;审计。

1.数据库的存取控制ORACLE保护信息的方法采用任意存取控制来控制全部用户对命名对象的存取。

用户对对象的存取受特权控制。

一种特权是存取一命名对象的许可,为一种规定格式。

ORACLE使用多种不同的机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其中有两种机制:模式和用户。

数据库安全性及完整性实验报告

数据库安全性及完整性实验报告

数据库安全性及完整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
一般来说,数据库的安全性及完整性是指数据库实际上实施的安全性、有效性、正确性和可靠性的控制。

当下的关注点是能够确保数据的有效性、正确性与可靠性,以及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除此之外,还必须尽
量减少数据被篡改及窃取的可能性,使得数据向客户端分发及共享时不会
受到攻击。

本文旨在测试数据库的安全性及完整性,以及评估对于数据库
的安全性及完整性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
实验的目的是测试数据库的安全性及完整性,以及评估对于数据库的
安全性及完整性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
1、建立测试环境
为了测试数据库的安全性及完整性,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测试环境,该测试环境包括:安装和配置数据库服务器,建立数据库,建立表、字段,插入一些测试数据,建立客户端访问数据库的程序。

2、测试数据库的安全性
在测试阶段,我们需要测试数据库的安全性,这个测试有两个方面:(1)授权:测试用户是否可以正确访问指定的数据库和表,而不受
限制。

(2)身份认证:测试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性,检查服务器是否能够正确实施身份认证,保证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数据库。

3、测试数据库的完整性。

数据库测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测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测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库扮演着企业信息管理的关键角色。

对于企业来说,数据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因此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测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测试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一、数据库测试的重要性1. 数据准确性:数据准确性是数据库测试的核心目标之一。

准确的数据可以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确保业务运营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通过数据库测试,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重复、遗漏等问题,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完整、一致、可靠。

测试可以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没有被意外删除、插入无效数据,或者由于系统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通过数据库测试,可以找到并修复数据完整性方面的问题,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数据安全性:数据库测试也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数据的安全性。

测试可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如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风险等。

通过对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测试,可以减少数据被攻击或滥用的风险,保护企业的重要信息资产。

二、数据库测试的方法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数据库测试的基础,旨在验证数据库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例如,测试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功能是否有效,测试查询语句能否正确返回结果等。

通过功能测试,可以确保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符合预期。

2.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衡量数据库整体性能和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和测试数据库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性能瓶颈。

例如,测试数据库的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吞吐量等指标。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处理效率,确保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是确保数据库数据不受非法访问和攻击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各种安全攻击、漏洞扫描和权限验证等方式,测试数据库的安全性能。

例如,测试数据库的身份验证机制、访问控制策略、加密算法等。

系统管理数据库 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统一控制 bdms

系统管理数据库 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统一控制 bdms

系统管理数据库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统一控制
bdms
什么是数据?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语言等,数据有多种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以1和0)后存入计算机。

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仓库,是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为各种用户共享。

特点总结为如下几点: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
解释: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存储设备(常见的是磁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即在存储设备上组织文件的方法。

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储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称为文
件管理系统,简称文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设计的根本目标

数据库设计的根本目标

数据库设计的根本目标数据库设计的根本目标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以满足组织或业务的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目标。

1. 完整性:数据库设计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即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包括数据类型的正确性、约束的有效性以及数据的唯一性。

通过设计正确的表结构、定义适当的数据类型和域约束,可以有效地防止无效数据的插入和错误数据的修改。

2. 一致性:数据库设计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即保证数据在不同表中的关联关系的一致性。

这包括定义正确的关系(如主键-外键)和约束(如参照完整性约束)来维护表之间的一致性。

通过一致性的设计,可以避免数据的冗余、不一致和不完整,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 可用性:数据库设计要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即能够随时访问和更新数据。

这包括设计高效的查询和更新操作、优化数据库性能、合理分配存储空间和备份数据等。

通过提供高可用性的设计,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户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的数据。

4. 安全性:数据库设计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即保护数据免受非法访问、修改或损坏。

这包括通过授权、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来限制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以及备份和恢复策略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通过提供安全的设计,可以保护组织或业务的重要数据,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

除了上述基本目标外,数据库设计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性能:数据库设计应考虑到查询和更新操作的性能需求,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这包括设计适当的索引、使用合理的查询语句、优化查询计划和使用缓存等技术来提高性能。

- 可扩展性:数据库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扩展需求,以支持更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更高的并发访问。

这包括设计适当的分区策略、用于分布式处理的技术和水平扩展或垂直扩展的架构。

- 可维护性:数据库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以方便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

这包括合理的命名规范、文档化的数据库结构、自动化的备份和恢复过程以及有效的监控和调试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数据库原理及应用__
项目名称:_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_
姓名:_ 专业:_计科_ 班级:_1班__学号:_同组成员_无_
1注:1、实验准备部分包括实验环境准备和实验所需知识点准备。

2、若是单人单组实验,同组成员填无。

2注:实验过程记录要包含实验步骤,页码不够可自行添加。

(4)数据库完整性(以student表为例)
[1]PRIMARY KEY 约束
实验报告成绩(百分制)__________ 实验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
3注:1、实验小结应包含实验所需知识点和实验方法的总结,实验心得体会等。

2、分组实验需包含同组讨论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