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法实际操作

合集下载

薄层色谱法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法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法操作规程目的:建立薄层色谱法的操作规程,以规范操作过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原料、中药饮片责任人:质量管理部主任、检验员内容:1 简述薄层色谱法系指以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铝箔片或聚酯薄膜上使成一均匀的薄层,将供试品与相应的对照物点于薄层板的一端,以适宜的溶剂置展开容器内展开,使供试品所含的相应成分分离,采用适宜的显色剂或显色方法显色,将供试品色谱与对照物色谱相比较,或采用薄层扫描仪扫描,以进行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2 仪器与材料2.1 薄层板按照固定相的种类,薄层板可分为正相薄层板(如硅胶薄层板、聚酰胺薄膜)、反相薄层板(如C18键合相薄层板)等。

硅胶薄层板是目前使用最广的薄层板,如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和硅胶HF254等。

高效薄层板所使用的固定相较普通薄层板平均粒度小,颗粒分布范围窄,因此在相对短的展开距离中可以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目前使用的薄层板有市售薄层板和自制薄层板两种。

一般市售薄层板分离效果较自制薄层板好。

如需特殊薄层板(如改性板)时,可采用自制薄层板。

2.2 点样器2.2.1 手动点样主要用微升毛细管配合与之相应的手动点样仪等。

2.2.2 自动点样采用半自动点样仪或全自动点样仪,按预设程序自动点样。

2.3 展开容器又称展开缸,为大小适宜的密闭展开容器。

有双槽展开缸及平底展开缸等。

此外,也有自动展开仪器,可将薄层板按预定程序单次或多次展开,提高薄层展开的重现性。

2.4 显色设备包括喷雾显色、浸渍显色以及蒸气熏蒸显色的设备。

2.4.1 喷雾显色多用玻璃喷雾瓶或其它专用的喷雾设备,喷雾形成的雾滴应细小并且均匀。

2.4.2 浸渍显色多在盛有显色剂的展开缸中进行。

2.4.3 蒸气熏蒸显色可在密闭的展开缸、干燥器等设备中进行。

如薄层板需加热,可使用烘箱或专用的薄层加热台。

2.5 检视和记录设备由暗箱及摄像设备组成。

2.5.1 暗箱配备可见光、254nm 和365nm紫外光光源以及相应的滤光片。

薄层色谱法操作流程

薄层色谱法操作流程

薄层色谱法操作流程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其操作流程如下:
1. 样品的制备与稀释:首先需要将待测物质制备成可供操作的样品,
并根据实验要求加入适量的溶剂稀释。

2. 色谱板的准备: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色谱板,并将其装入色谱槽中。

3. 样品的上样:使用毛细管或者微量注射器,在色谱板的起点处滴加
适量的样品。

4. 色谱板的开发:将色谱槽加入一定量的移动相,观察样品的运移情
况并记录。

5. 结果的观察与记录:当样品在色谱板上达到一定的移动距离时,将
其取出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6. 结果的计算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和计算,从而得出有关
样品的相关数据。

7. 结果的报告: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编写出符合学术要求
的分析报告。

总之,薄层色谱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分析快速的分离技术,在实际应
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合理的结果分析,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大量有关样品的信息。

气相色谱操作规程

气相色谱操作规程

气相色谱操作规程
《气相色谱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掌握样品的分离与检测方法,提高实验者对色谱仪器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加深对气相色谱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是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的一种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分配和扩散,实现对混合物中各种组分的分离,然后利用检测器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三、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按照实验要求充分制备,并注明详细标签。

2. 色谱仪器准备:打开气相色谱仪器,进行相关初始化操作,包括检查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清洁程度、连接气源并设置好气流速率和流场温度等。

3. 样品注入:将样品溶液通过进样口注入色谱柱中,注意保持流量均匀。

4. 色谱分离:根据最佳分离条件设定,进行色谱柱温度程序升温、保持和降温,保证样品能够被充分分离。

5.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色谱仪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样品分离结果,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注意事项
1. 实验者需严格遵守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防护装备。

2. 对色谱柱和检测器进行长期维护,保持其功能的稳定。

3. 样品注入时,注意避免造成进样口的污染和堵塞。

4.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相关操作和设备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实验者能够熟练地掌握气相色谱仪器的操作规程,进一步理解气相色谱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应用,提高了实验者对色谱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

色谱实际练习操作步骤

色谱实际练习操作步骤

色谱实际操作练习步骤1.一、工作站和色谱仪的开启1.1 检查色谱仪主机的所有气源是否连接好、所有气体是否打开并进行试漏。

1.2 确保上述情况完好,开色谱仪主机电源并等待通过自检。

开计算机电源,打开显示器开关。

1.3 等条件准备好后,FID点火;TCD打开热丝。

2.双击Instrument 1 Online.等待GC 与工作站的连接出现初始状态。

3.在Method and run control 显示界面。

选打开方法,找到合适的方法,调用。

4.在运行之前应对样品信息进行设定,点击Sample Info 进入样品信息界面。

5.在Operator Name 输入分析者姓名,Date File 选择数据文件的储存方式、子文件夹、文件名及文件编号,Sample Paramters 选择样品通道,Sample Name 样品名称,Comment 写明样品的说明。

此处不能更改数据储存的驱动器要更改在工作站的配置编辑器中更改。

在运行之前必须输入输入样品信息,运行开始信息就不能改变,样品信息不随方法储存。

6.点击Run Method 或按工作站键盘F5 键开始方法运行,工作站界面会显示等待进样(如有自动进样器或气体进样阀系统并设定正确则会自动进样),进样按GC 的Run键仪器开始收集数据。

7.分析完成后,点击Data Analysis进入数据分析界面。

8.点击File →Load Signal 文件的储存位置界面,根据样品信息指定的目录和文件名调出信号文件。

选好信号文件后点击OK 信号文件调出。

9.查看色谱图积分情况,对色谱图进行适当处理。

10.点report报告结果。

11.分析完毕,关工作站,关计算机,降温,关色谱仪,关气源。

气相色谱分析的常规步骤

气相色谱分析的常规步骤

气相色谱分析的常规步骤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分离和定性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的常用技术。

下面是气相色谱分析的常规步骤:1.样品的准备: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样品进行分析。

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必要时,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如样品的溶解、提取、浓缩等步骤。

2.样品的注入: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常用的样品注入方式包括进样器注射、固相微萃取等。

在进样器注射过程中,要保证样品量准确、进样均匀。

3.柱的选择:根据需要分离的物质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气相色谱常用的柱材有硅胶、聚酯、聚醚、聚酰胺等。

柱的内径和长度也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

4.柱的条件设置:设置适宜的柱温、载气流速和柱头压力等条件。

柱温主要影响样品的分离效果和分析时间,载气流速和柱头压力则会影响分离效果和峰形。

5.柱温程序:通过设置温度程序来控制样品在柱中的保留时间。

常见的温度程序包括等温、线性升温、程序升温等。

6.检测器的选择与设置:根据分析要求选择适宜的检测器。

常见的气相色谱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质谱检测器(MS)等。

根据检测器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7. 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连接计算机或数据采集仪器,记录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等数据。

常见的数据处理软件有Chromeleon、ChemStation 等,可以进行峰面积计算、色谱图解析、峰识别和峰定性等操作。

8.结果的分析和报告:根据实验目的,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可以使用标准品比对或质谱库查询来进行物质的鉴定。

根据需要,可以撰写实验报告或生成分析结果的报告。

9.仪器的维护与清洁: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色谱柱和进样器,保持仪器的干净和良好的性能。

同时,定期进行仪器的校验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总结:气相色谱分析常规步骤包括样品准备、样品注入、柱的选择和条件设置、柱温程序设置、检测器选择与设置、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分析和报告、仪器维护与清洁等方面。

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计算实例

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计算实例

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计算实例为了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药品的含量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之一、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计算过程。

假设我们要测定一种药品中主要成分的含量,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含有已知浓度的该主要成分的参考溶液。

然后将待测药品与参考溶液一同进样进行色谱分析。

此处我们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例。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标准曲线:准备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参考溶液,准备浓度范围建议根据样品浓度确定。

以5个浓度点进行操作,分别为0.2 mg/mL,0.4 mg/mL,0.6 mg/mL,0.8 mg/mL和 1.0 mg/mL。

将这些溶液分别进样,测定峰面积(A)和对应的浓度(C)。

绘制峰面积与浓度的标准曲线,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法得到曲线的方程。

2. 耦合柱:选择适合的色谱柱,假设使用10cm长的C18柱。

3.压力:设置适当的流动相压力,通常为20MPa。

4. 流动相:选择合适的流动相组成和流速。

设定浓缩性的流动相A (如0.1%三氟醋酸溶液)和弱洗脱性的流动相B(如甲醇)。

流速设定为1.0 mL/min。

5.进样体积:一般为10μL。

6.进样溶剂:可以使用甲醇作为进样溶剂。

7.进样模式:选择自动进样模式。

8.开始色谱:设定初始保持时间为5分钟,最终保持时间根据前期试验结果确定。

峰宽要小于半峰宽的15%。

9.计算分析结果:测定待测药品进样的高峰对应的峰面积(A)。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对应的待测药品中主要成分的浓度(C)。

通过计算可得到待测药品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计算实例。

通过标准曲线可以将高峰面积与浓度进行对应,进而计算出待测药品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在实际的药物分析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色谱条件的优化、进样体积的准确控制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薄层色谱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薄层色谱进行化合物分离和鉴定,掌握薄层色谱操作技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1. 薄层色谱仪
2. 薄层色谱板
3. 色谱柱
4. 样品溶液
5. 各种溶剂
三、实验操作步骤
1. 准备薄层色谱板,标出样品点和色谱进样位置。

2. 准备好样品溶液,进行前处理工作,如筛选、过滤等。

3. 用吸头将样品溶液均匀地吸附在薄层色谱板上的样品点上,待干燥后再进行操作。

4. 将干燥后的薄层色谱板放置在色谱槽中,加入适量的色谱溶剂,使之在薄层色谱板上上升,直至触及顶部。

5. 将色谱板拿出,标记出色带位置,用紫外灯照射和标记,记录色带的长度和颜色。

6. 根据色带的长度和颜色,与标准色谱图对照,确定其成分。

7. 根据色带的长度和颜色,计算Rf值,并与标准值对照鉴定
成分。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需轻拿轻放,避免薄层色谱板受损。

2. 使用各种溶剂时,要注意其挥发性和易燃性。

3. 色带观测和鉴定时,要在相应的波长下观察,如紫外灯波长254nm。

4. 操作结束后,要对薄层色谱仪进行清洁和维护。

通过《薄层色谱操作规程》的实验操作,可以掌握薄层色谱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提高化合物分离和鉴定的能力。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液相色谱仪(Liquid Chromatography,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分离和测定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它的操作原理基于样品在流经填充物时与填充物相互作用,并以不同的速度移动。

以下是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及其原理:操作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准备成溶液,并以适当的方法预处理,如稀释、萃取等。

2. 准备填充物:选择合适的填充物,并将其装填进色谱柱中。

填充物的选择根据分离物质的性质和需求。

3. 装载样品:将样品溶液使用注射器加载到色谱柱中,通常通过自动进样器进行。

4. 运行液相色谱仪:启动液相色谱仪,使流动相从色谱柱中流经。

流动相可以是不同溶剂或缓冲溶液的混合物。

流动相的选择也取决于待测物质的性质。

5. 检测和记录数据:样品分离过程中,通过检测器(如紫外可见光灯、荧光检测器、质量分析仪等)检测分离出的各组分,记录并分析检测结果。

操作原理: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原理基于样品与填充物的相互作用以及溶剂的选择。

填充物通常是一种多孔性材料,具有大量的表面积,可与样品中的分离物质发生化学或物理相互作用。

在运行液相色谱仪时,样品中的化合物在与填充物相互作用的同时,也与流动相相互作用。

由于不同分离物质与填充物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也不同。

较强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较长的停留时间,而较弱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较短的停留时间。

通过控制流动相的组成和流动速度,可以使待测物质在色谱柱中以不同的速率移动,从而实现样品中各成分的分离。

检测器可以检测到每个组分的浓度,进而得到分离出的组分的浓度和峰面积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或确定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操作条件和仪器设置可能会因分析需要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液相色谱仪进行操作时,应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和仪器特性进行适当调整和操作。

薄层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薄层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内容:1 简述:薄层色谱法,是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上,成一均匀薄层。

等点样、展开后,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2 仪器与材料:2.1 玻板:除另有规定外,用5cm×20cm,10cm×20cm或20cm×20cm 的规格,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的不附水珠,晾干。

2.2 固定相或载体:最常用的有硅胶G、硅胶GF、硅胶H、硅胶HF254,其次有硅藻土、硅藻土G、氧化铝、氧化铝G、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F254等。

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径为10—40µm。

薄层涂布,一般可分无粘合剂和含粘合剂两种;前者系将固定相直接涂布于玻璃板上,后者系在固定相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一般常用10—15%煅石膏(CaSO4•2H2O在140℃烘4小时),混匀后加水适量使用,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0.5—0.7%)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璃板上。

也有含一定展开液或缓冲液的薄层。

2.3 涂布器:应能使固定相或载体在玻璃板上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

2.4 点样器:常用具支架的微量注射器或定时毛细管,应能使点样位置正确集中。

2.5 展开室:应使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玻璃制薄层色谱展开缸,并有严密盖子,除另有规定外,底部应平整光滑,应便于观察。

3 操作方法:3.1 薄层板制备: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璃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2—0.3mm),取下涂好薄层的玻璃板,置水平台上于室温下晾干,后在110℃烘30分钟。

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中备用。

使用前检查其均匀度(可通过透射光和反射光检视)。

3.2 点样:除另有规定外,用点样器点样于薄层板上,一般为圆点,点样基线距底边 2.0cm,点样直径为2——4mm,点间距离约为1.5—2.0cm,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

化学分析中的色谱技术使用技巧

化学分析中的色谱技术使用技巧

化学分析中的色谱技术使用技巧色谱技术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分离和检测方法,其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在固定相或液态相中的亲和性差异来分离混合物。

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生命科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

在进行色谱分析时,有一些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重点介绍色谱技术的使用技巧,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样品的制备在进行色谱分析之前,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处理,以确保样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提取、浓缩、溶解等。

样品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破坏待测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选择适当的色谱柱色谱柱是色谱技术中的核心部件,对色谱分离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可以提高色谱分离的效率和灵敏度。

在选择色谱柱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分离的要求和分析的目的等因素。

3.优化色谱条件在进行色谱分析时,需要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分析的效率和分离的分辨率。

色谱条件包括流动相、柱温、流速、检测器灵敏度等。

通过逐步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找到最佳的色谱条件。

4.校准检测器检测器是色谱技术中用来检测待测物质的关键设备,其灵敏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色谱分析之前,需要对检测器进行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检测。

5.质量控制在进行色谱分析时,需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

质量控制包括标定标准溶液、进行质量控制样品的检测、定期维护和校准设备等方面。

6.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在色谱分析结束之后,需要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和结果。

数据处理包括峰识别、积分和峰面积的计算等。

结果分析需要考虑到色谱条件、样品制备方法等因素,并与标准方法进行比对,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实验记录和报告在进行色谱分析时,需要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和关键数据,以便日后查阅和追溯。

实验记录需要包括样品信息、色谱条件、数据处理结果等内容。

色谱物理小实验报告(3篇)

色谱物理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 掌握色谱仪器的使用方法;3. 学习利用色谱法分离和鉴定物质。

二、实验原理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基于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

在色谱实验中,混合物中的组分在固定相上发生吸附、解吸等作用,从而使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发生分配,最终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色谱仪、色谱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洗耳球等。

2. 试剂:待分离的混合物、固定相、流动相、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色谱柱:将固定相填充至色谱柱中,注意填充均匀。

2. 配制流动相:根据实验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流动相。

3. 样品制备:将待分离的混合物用适当溶剂溶解,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4. 样品进样:用移液管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柱。

5. 洗脱:用流动相对色谱柱进行洗脱,使各组分依次流出。

6. 检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分流出的时间,即保留时间。

7. 数据处理:根据保留时间,分析各组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分离效果:通过观察色谱图,可以看出待分离的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

2. 保留时间: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并进行分析。

3. 精密度和准确度: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计算各组分的保留时间的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以评估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本实验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应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进行优化。

2. 样品进样量、流速、柱温等实验条件对分离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应适当调整这些条件,以获得最佳分离效果。

3. 实验过程中,色谱仪器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应熟练掌握色谱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色谱物理小实验,我们掌握了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气相色谱法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法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法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离和测定各种有机化合物。

其操作流程如下:
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如萃取、浓缩等,以便于后续的进样分析。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进样器和进样方式,如注射器、自动进样器等。

2. 气相色谱仪准备:打开气相色谱仪电源,预热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状态。

然后设置柱箱温度、检测器温度等参数,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柱子和流动相。

3. 进样分析:将处理好的样品通过进样器注入到气相色谱仪中,样品在柱子中被分离成不同的组分,然后依次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可以通过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以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分析处理。

4. 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对样品中的各组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如果需要进行定量分析,还需要建立标准曲线或采用其他定量方法。

如果需要进行定性分析,则需要对峰形、保留时间等参数进行比较和判断。

5. 清洗维护: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气相色谱仪进行清洗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操作包括清洗柱子、更换流动相、校准检测器等。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准备、气相色谱仪准备、进
样分析、结果分析和清洗维护等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

色谱操作规程

色谱操作规程

色谱操作规程色谱操作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分离和鉴定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了保证色谱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一些基本的操作规程应当被遵守。

以下是关于色谱操作的一些基本规程。

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色谱分析前,应检查色谱仪及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供气、供液等条件是否正常。

检查色谱柱是否安装牢固、是否干净,确保进样器和检测器的连接正确。

2. 样品制备将待分析的样品按照要求进行制备,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前处理步骤,如萃取、浓缩和纯化等。

3. 进样将制备好的样品以适当的方式进样到色谱仪中。

通常情况下,采用气相色谱时,可以使用自动进样器,而液相色谱通常需要手动进样。

进样量应符合仪器和柱子的要求,避免过量或过少的进样量对结果的影响。

4. 色谱条件设置根据分析目的和样品性质,设置适当的色谱条件,包括流动相的组成与流速、柱温、检测器灵敏度等。

在设定流动相组成时,需要预先做一定的优化试验来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

5. 记录数据在进行色谱分析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各种数据,包括进样量、进样时间、运行时间、峰面积等信息。

同时,应标明样品编号、实验日期和操作人员的姓名等标记,以便日后查阅和比较分析结果。

6. 分离过程监控在进行色谱分离时应密切关注色谱图的变化,特别是目标化合物的出现和峰形的对称性。

如有需要,可以对流动相组成、流速等条件进行微调,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7. 检测器选择和设置根据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并按照要求进行设置。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设置检测器灵敏度和零点位置,确保可以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8. 结果分析与判读对得到的色谱结果进行分析和判读,可以通过比对标准品或者参考文献中的数据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色谱方法可能对同一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和峰形有所差异,因此要谨慎进行结构和含量的判定。

9. 实验后清洁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色谱柱、进样器和检测器等设备,保持其干净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色谱分析技巧的使用技巧

色谱分析技巧的使用技巧

色谱分析技巧的使用技巧色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它通过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然而,色谱分析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它需要熟练的操作和一定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色谱分析技巧的使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分析方法。

一、样品的制备样品的制备是色谱分析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分析结果。

在进行色谱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将样品制备成适合色谱分析的形式。

对于液相色谱分析,通常需要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

对于气相色谱分析,样品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如固相微萃取或热脱附等。

此外,样品的浓度也需要适当调整,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二、色谱柱的选择色谱柱是色谱分析的核心部分,其选择对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色谱柱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分析目的和分析条件等因素。

例如,对于极性物质的分析,可以选择反相色谱柱;而对于非极性物质的分析,则可以选择正相色谱柱。

此外,还可以根据样品的分子量、极性、熔点等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正确选择色谱柱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三、流动相的优化流动相是色谱分析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

在进行色谱分析之前,需要对流动相进行优化。

优化流动相的方法有很多,如调整溶剂的组成、改变流速、添加缓冲剂等。

通过优化流动相,可以改善峰形、增强信号强度,并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四、检测器的选择和调节检测器是色谱分析中的关键设备,它用于检测分离出的组分并产生相应的信号。

在选择检测器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分析目的和分析条件等因素。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荧光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

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可以提高信号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此外,还需要对检测器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检测。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是色谱分析的最后一步,它们对分析结果的解释和判断起着关键作用。

液相色谱法操作流程

液相色谱法操作流程

液相色谱法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样品制备:选择合适的样品溶剂,将样品溶解在其中。

确保样品溶液的浓度在仪器的检测范围内。

乙醛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

乙醛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

乙醛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1.采样方法1.1采样容器:使用清洁干燥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容量至少为50毫升。

1.2 采样体积:根据需要,将适当的乙醛气体样品通过采样袋或注射器收集到采样容器中。

1.3采样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乙醛生产、使用或储存区域进行采样。

1.4 采样频率:根据实际需要,可按照固定时间间隔或固定体积进行采样。

2.样品前处理2.1 样品运输:将采样容器妥善包装,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泄漏或污染。

2.2 样品储存:将采样容器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3 样品处理:在测定前,将采样容器中的气体样品通过惰性气体(如氮气)推出,并导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3.仪器校准3.1色谱柱: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如硅胶、聚乙二醇等),根据乙醛的沸点选择合适的柱温。

3.2 检测器:使用FID(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ECD(电子捕获检测器)等合适的检测器。

3.3 标准物质:使用已知浓度的乙醛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

4.定量方法4.1 峰面积法:通过测量乙醛峰的峰面积,并使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

4.2 外标法:将乙醛样品处理后,与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一起进样,根据峰的对比进行定量。

5.定性方法5.1保留时间:通过比较已知标准物质和样品的保留时间来进行定性。

5.2 谱图解析:根据乙醛的特定波峰和波谷进行定性分析。

可参考相关的光谱图库进行解析。

6.谱图解析通过观察乙醛的色谱图,可以观察到乙醛的特定峰形和保留时间。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识别,可以确认乙醛的存在。

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其他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如烃类、酮类等,这些物质的峰形和乙醛不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乙醛的存在。

7 结果报告(这部分可能因实际需求而不同)7.1结果展示:将乙醛的测定结果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展示,包括峰面积、保留时间、定量结果等。

7.2结果分析:根据测定结果,对乙醛的浓度、纯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提供相关数据和结论。

7.3结果应用:根据测定结果,为生产、使用或储存乙醛的企业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色谱分析法课程设计

色谱分析法课程设计

色谱分析法课程设计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气相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以及分析手段的制定与结果的判读。

2. 实验内容2.1 色谱柱的装填1.准备好需要装填的色谱柱及填充物。

2.将填充物用干燥的吸液纸吸干。

3.将填充物均匀地装填进色谱柱中,插入压盖并旋紧。

4.测试柱头的紧密性。

2.2 样品制备1.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样品及溶液。

2.对于液态样品,需要稀释至适当浓度。

3.对于固态样品,将样品粉碎并进行适当稀释。

4.对于挥发性样品,需要使用气相屏蔽罐。

2.3 仪器操作1.打开气相色谱仪电源,并将色谱柱装配至气相色谱仪上。

2.对柱头进行交流焕发(AC conditioning),并进行静态测试。

3.打开柱箱并废气(conditioning gas),待柱中的残留空气排尽。

4.储备好内标物,并进行标定。

2.4 实验操作1.将制备好的样品注入进气相色谱仪中,经过分离后,将各组分分别记录下其出峰的时间。

2.根据标定结果确定各分子量比例,并对各组分进行计算并标注。

3.记录下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本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Peak 1 时间(min)Peak 2 时间(min)Peak 3 时间(min)分子量比例SampleA3.054.18 6.02 1.00SampleB3.234.09 6.25 0.85SampleC3.344.28 6.35 0.69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计算出各组分的分子量比例,如下:所含分子Sample A (g/mol) Sample B (g/mol) Sample C (g/mol) 分子 1 50.92% 43.44% 35.67%分子 2 27.89% 33.46% 29.45%分子 3 21.19% 23.11% 34.88%4.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样品的分子量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制定检测程序,得出正确的样品组成和浓度值。

苯并芘气相色谱法

苯并芘气相色谱法

苯并芘是一种常见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和毒性。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可用于测定样品中苯并芘的含量。

下面介绍一下苯并芘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1.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萃取、蒸馏等,使样品中的苯并芘被提取出来。

2. 气相色谱仪准备:将气相色谱仪预热至所需温度,并调整仪器参数,如载气流速、柱温、检测器温度等。

3. 进样: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中,通常采用自动进样器或者手动进样器进行操作。

4. 分离:样品进入气相色谱柱后,由于不同组分的极性、分子大小等因素的差异,会被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5. 检测:分离后的各组分依次通过检测器,检测器将各个组分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子学系统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读的数据输出。

6. 定量: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绘制校准曲线,然后利用校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苯并芘的浓度。

7.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苯并芘以及其含量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气相色谱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品前处理方法、仪器参数设置、操作人员技能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解读和分析。

色谱法的应用实训报告

色谱法的应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食品、环保等领域。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提高分析技能。

二、实训内容1. 色谱法基本原理色谱法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使各组分在色谱柱中达到分离的目的。

色谱法分为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

本次实训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3.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

本次实训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抗坏血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维生素。

4.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TLC)是一种以固体为固定相的色谱技术。

本次实训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咖啡因、苯巴比妥等化合物。

三、实训步骤1. 气相色谱法(1)样品制备:将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色谱柱准备:选用合适的色谱柱,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和预处理。

(3)流动相准备:选用合适的流动相,按照说明书进行配置。

(4)进样: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仪,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5)数据处理:记录色谱图,计算各化合物的峰面积和含量。

2. 液相色谱法(1)样品制备:将抗坏血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维生素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色谱柱准备:选用合适的色谱柱,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和预处理。

(3)流动相准备:选用合适的流动相,按照说明书进行配置。

(4)进样: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仪,进行液相色谱分析。

(5)数据处理:记录色谱图,计算各维生素的峰面积和含量。

3. 薄层色谱法(1)样品制备:将咖啡因、苯巴比妥等化合物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薄层板制备:将薄层板置于紫外灯下,用微量移液器滴加样品溶液。

(3)展开:将薄层板放入展开剂中,进行展开。

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操作

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操作
分类 ➢通用型:示差折光检测器(RID)、电导检测器(ECD)和蒸发光检 测器(ELSD),它们检测物质总体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 ➢专用型:紫外检测器(UV-Vis)、荧光检测器(FD, 它们检测某一物 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
课程前后联系:
通信原理
高频
高数
概率论
电路
信号
低频
本门课程所研究的对象及课程任务:
本门课程主要讨论各种无线电设备中的高 频电子线路,主要内容有信号的放大,信号的 产生,和信号的频率变换等。
学生需掌握各种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 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初步建 立起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重要新技 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 础。
1904年到1907年电子管的出现,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第一个重要里程碑。
1947年肖克莱(W. Shockley)等人发明了晶体三极管
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将“管”、“路”结合起来的集成电路
1.2 无线电通信系统
信源:即信息的来源,有着不同的形式,如语音、音乐、文字、图像、电码等 形式。
输入变换器:将信息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可以是模拟或者数字 信号)
操作过程演示3
揿下高压泵启动鍵“ON/OFF”,再按“Purge”鍵,仪器开始清洗高压泵 和排除管路中的气泡 。 观察废液出口,若没有气泡,按“Purge”鍵,停止排放,关闭排放阀。 打开检测器电源开关,设置检测波长
操作过程演示4
待仪器运行平衡后,用液相进样针进样,一般为定量管的3~5倍的体积 。 工作站对所注射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并绘制分离色谱图。 色谱工作站对测试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1~10 m
0.1~1 m
0.01~ 0.1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谱法(GC):又称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溶质(样品)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作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的差别,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各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平衡,使各溶质达到相互分离。

在整个色谱分离过程中,流动相始终是以一定的流速(或压力)在固定相中流动的,并将溶质带入色谱柱。

溶质因分配、吸附等相互作用,进入固定相后,即在固定相表面与功能层分子作用,从而在固定相中保留。

同时,溶质又被流动相洗脱下来,进入流动相。

与固定相作用越强的溶质在固定相中的保留时间就越长。

从色谱柱流出的溶液(柱流出物)进入检测器连续测定,得到色谱图,即柱流出物中溶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直线部分是没有溶质流出时流动相的背景响应值,称作基线(base line)。

在基线平稳后,通常将基线响应值设定为零,再进样分析。

溶质开始流出至完全流出所对应的峰型部分称色谱峰(peak),基线与色谱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色谱图(chromatogram)。

GC在研究所主要用于:1.Rubber blend ratio analysis
2.橡胶老化防止分析
1. Rubber blend ratio analysis关联
NR热裂解主要产物为Isoprene(m/z=68)和Dipenfene(m/z=136);BR热裂解的主要产物是Butadiene(m/z=54),4-Vinyl-1-Cyclohexene(m/z=108);SBR 的主要热裂解产物主要是Butadiene(m/z=54),4-Vinyl-1-Cyclohexene(m/z= 108)和Styrene(m/z=104)。

1.4 GC基本组成部分:
GC基本组成部分有气源,进样器,分离装置,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其中分
离装置是GC的关键组成部分。

对GC分析的主要影响参数是Column的类型,检测器的类型,进样器温度,Column温度及压力,检测器的温度,以及气体的流速等。

1.5 试验内容及目的:
试验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标准Sample的制作,在通过测试得到NR,SBR,BR等rubber的特性热分解peak以及NR/SBR,NR/BR,SBR/BR的rubber blend rati o analyis的calibration curve。

从而就可以对实际sample进行分析了,例如可以分析轮胎一部位使用的是什么橡胶,几种橡胶的使用比率都可以分析得到。

当然这其中包括了sample的制作,如何在得到的色谱图上计算橡胶的比率及确认使用哪几种的橡胶。

A. Standard sample的制作:
90,20/80…...80/20,90/10);NR/BR=(10/90,20/80…...80/20,90/10);SBR/ BR =(10/90,20/80…...80/20,90/10);合计27个,都按比率混合完后,加硫(算上没有混合的三个橡胶,共计为30个)。

3〉Acetone抽出,抽出时间为16H,抽出是在约70度的水浴中进行的。

4〉抽出后的rubber细断得到标准sample。

B. 仪器设置条件:(GC)
Intial temp: 40℃Intial time:2.00min
Rate:10.0deg/min Final temp:180℃
Final time:0.00min Inject temp:250℃
Oven maximum:330℃Equib time:0.00
Det temp:280℃Column head pressure:3psi
N2 gas(carrier gas):1~2ml/min
H2 gas(FID main frame gas):30ml/min
Air(FID aux frame gas):300ml/min(通常设定为H2 gas的10倍)
Aux gas(N2 gas):28~29ml/min
辅助设置条件:
Curie point pyrolyzer:
Sample curie point:590℃
Oven temp:200℃
Pipe temp:200℃
Hydrogen qenerator:
Preassure:40psi
1.6 试验的进行
1〉样品的准备:
橡胶2g细断;Cutting Sample acetone抽出16小时,在约70℃的水浴中进行;
抽出后即得到可以测试的样品。

2〉准备好的样品在用刀片切除合适尺寸后,用玻璃纸包裹后,在用相应的Pyro foil包裹,此时不要将Pyrofoil两端压得太紧,要留有空隙。

3〉仪器打开,气源打开。

待仪器状态为run时,将操作按钮搬至Bypass一端,将包裹好的样品用镊子装入Curie point pyrolyzer中,Purge(1~20sec)至仪器状态为run,将操作按钮从Bypass一端搬至Sample。

同时按下Pyrolysis和Start键仪器开始测试。

2.橡胶老化防止分析关联:
A. 试验目的:
首先通过一系列橡胶中耐老化剂标准曲线的制的(标准曲线中可以了解到某防老剂的特征峰及在橡胶种的不同含量导致的峰面积,进而可以做出峰面积与含量的曲线),在分析未知Sample时得到某些物质的特征峰,通过计算得到峰的面积,将某防老剂的峰面积代于相应防老剂的峰面积与含量的曲线就可以得到该橡胶样品中用的是那些防老剂,防老剂的用量的信息。

B. 标准曲线绘制用标准Sample的制作:
取工厂现用的防老剂样品(品种要全),称取每种防老剂的样品10mg/20 mg/3 0mg/40mg各三份,装于专用的小瓶中,向中加入1.5ml的Acetone溶解后盖上相应的盖子,待测。

C. 仪器参数的设置:
Inject tape: Isothermal Detector type:FID
Initial column temp:200℃Final column temp:300℃
Column升温Rate:5.0deg/min Column hold time:5min
Endtime:30.00min Inject temp:280℃
Det temp:300℃Front col pressure:10psi
Rear col pressure:15psi
N2 gas(carrier gas):1~2ml/min
H2 gas(FID main frame gas):30ml/min
Air(FID aux frame gas):300ml/min(通常设定为H2 gas的10倍)
Aux gas(N2 gas):28~29ml/min
D. 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标准Sample值得后,就可以在仪器上得到不同重量的防老剂得到的不同的峰面积,以及不同的防老剂出现峰的特征位置。

在得到这些信息后,就可以在坐标纸或通过绘图软件绘制出某种防老剂的曲线,这样标准曲线就制的了。

E. 测试Sample的制备:
橡胶2g细断;Cutting Sample acetone抽出16小时,在约70℃的水浴中进
行;抽出液用Hot Plate(200~300℃)浓缩;然后用2ml Acetone溶解浓缩后的抽出液,过滤后的抽出液装于专门的样品瓶中待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