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
• 鉴赏
• 这首边塞诗反映的是边塞胡人的生活。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的民族观,他 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 他相信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是爱好和平的, 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样渴望过一种 安宁的生活。
• 凉州词二首·其一
• 唐代:王翰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 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
白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
思念家乡。 •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这首诗最大的特
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 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 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 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 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 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 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时值深秋,胡人多放火烧山,一处处山头上的野火在寒冷的 天气里静静地燃烧着;有时秋雨绵绵,雨点打在山上,溅起 湿湿的烟雾,笼罩着山头。
看到山头的烟火,胡人误作是狼烟而紧张起来,但接着听说 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 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
• 注释 雁门:雁门郡。汉朝时期代州为雁门郡。胡人: 古代对北方与西域少数民族的泛称。 代郡:雁门郡。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 部和辽宁西部,地处东方,故称“东接燕”。 解放:解开束缚的绳子,放飞之。 将:驾御。代马:指古代漠北产的骏马。猎秋 田:狩猎于秋天的田野。 雨:一本作“雾”。 辽西:州郡名。大致在今河北东北、辽宁西部 一带。辽:一本作“关”。斗战:战斗、战争。
边塞征战诗歌
[ 注 ] ① 关 , 指 居 庸 关 。 ② 旆 ( p èi ) , 旌 旗 。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①对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 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借代手法,“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 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诉衷情 南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①。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②,身老沧州③。 【注释】①梁州:今陕西南郑一带。 ②天山:在新疆境内,汉唐时为西北边陲。心在天山,即犹有 万里从军之志。这里代指抗金前线。③沧洲:水边。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湖边的三山村。 (1)上阕“尘暗旧貂裘”句的诗眼是什么?请作分析说明。“关河梦断何处”中的“梦”是一个怎 样的梦? 是“暗”字,一个“暗”字不仅写出了画面的暗淡,而且将岁月流逝,人事消磨,壮志难酬的惆怅 心情融入其中,此外还与“匹马戍梁州”的梦想形成对比,造成强烈的情感落差。 梦,是指奔赴抗敌前线,赶走金侵略者,收复中原,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的理想与愿望。 (2)分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运用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奔赴抗敌前线,报效祖国,收拾旧山河的雄心壮志,与请缨 无路,报国无门,有志向难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沉郁的浩叹, 令人荡气回肠。
边塞征战诗
《关山月》【参考答案】 1.AC (选A给2分,选C给3分。A.“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错, 应为从“征人”的角度观察。B.对三、四句诗意思的解释,正确无误。 C.“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 志”错,曲解诗意。D.对诗歌意境的评价,与诗歌内容相符。E.对诗歌主 旨的理解,正确无误。) 2.(6分)(1)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清冷苍茫的景象。漫天遍野的大 漠朔风,吹遍玉门关内外。(2)诗人巧借长风把关山月三个相互独立的意 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出雄伟壮阔而又 苍凉悲壮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3)景因情而怨,情 因景更伤,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 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 残,心未死。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 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E. “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作者通过“雪晓”“寒灯”“ 断 漏”“ 斜月”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2.陆游与辛弃疾同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本词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都非常的相似。请问两首词都主要运用 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3、请把全诗翻译成白话文。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答案: 14.C E(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并非“以动衬静” E.“漏声断”是 漏声滴断的意思。C3分 E2分) 15.(1)、自幼立志报国建功立业;(2)、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 (3)、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4)、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 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高中语文古诗:边塞征战诗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宋) 陆游《书愤》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宋)范仲淹《渔家傲》
二、常见意象
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
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 云、雨雪、风沙;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边塞壮丽的风光。 边塞开阔、高远,
让人心情振奋,顿 生满腔豪情。正是 这壮丽的河山,激 起戍边将士们拼死 杀敌、报效国家的 壮志豪情。常用的 意象有:月,山, 风,雪,大漠,烽 烟,骏马,红旗等。
2、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 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
龄 •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3、A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 (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
▪
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
▪ 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
赞美之情)
▪ 2.对比: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
内容情感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 内 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 容 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
戍边将士的铮铮誓言
在浩瀚的中国古诗词海洋中,反映边塞征战题材的诗词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类诗篇鲜明地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主题,热情讴歌了古代戍边将士立志报国、建功边陲的战斗精神。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阅读那些慷慨激昂的边塞诗时,依然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出塞》是他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的一首七言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虽只有28个字,却气势恢宏地表达了征战将士们炽热的战斗情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爱国主义精神。
“明月”和“关”是边塞诗中常见的元素,无论征人思乡还是思妇怀远,都离不开这两个词。
诗的妙处在于,加了“秦”“汉”两个时间限定词在“明月”和“关”之前,从千年之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就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
如此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仅是当时的民众,而且是自秦汉以来祖祖辈辈人们的共同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不仅仅是汉代人的希冀,而且是世世代代百姓共同的愿望。
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
《从军行七首·其四》是王昌龄的另一篇边塞诗杰作: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的前两句以大写意的手法描绘了西域横亘东西、大漠千里的景象,集中概括了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和战斗的典型环境。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战局的关注,对自身所担负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概括力。
边境环境的荒凉与艰苦、征战岁月的漫长与难耐、戍边战事的频繁与激烈,都在这七个字里集中概括。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如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惨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无数“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出塞》古诗原文赏析
《出塞》古诗原文赏析《出塞》古诗原文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塞》古诗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塞》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鉴赏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边塞征战的古诗10首
边塞征战的古诗10首以下是10首边塞征战的古诗:《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塞下曲》唐代: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古从军行》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题材鉴赏:边塞征战诗
1、歌颂祖国边塞雄奇壮丽、奇异独 特的景观。
大漠雪,燕山月似钩。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主战思想:描写艰苦激烈的戍 边生活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 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如,《从军行》《使至塞上》《 燕歌行》《兵车行》等
(一)标志·典型意象:
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少妇)、胡儿 景物:秋月、落日、雪山、冰雪、大漠、孤城、 边关、黄河、长云、黄云、雨雪、风沙、碎石;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轮台、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 楼兰等。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号角、战鼓等 音乐:《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抓住了马 身上那凝而不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 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 氛。
“幕中草檄砚水凝”,表现出将士们斗风雪的战斗 豪情。
二、知类型、明共性
(一)标志·标题
“行”“军”“戍” “征人”“塞上”“塞下” “从军”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词会出现在标题中。
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期间,封常清曾几 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 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首 诗是岑参为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
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 军情景。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 斗气志。
边塞征战诗
18
【解题建模】 1.解题思路 (1)把 握诗 歌意 象 。 如白 居易 《 琵琶 行 》:“ 浔 阳江 头夜 送 客, 枫叶 荻花 秋 瑟 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仅点明了景物、时节,还渲染了送别时 冷寂凄凉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 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烟花含愁,孤帆载憾,明写帆之“孤”,实乃人 之“孤”。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 出来。
的统治者、思亲怀乡的将士和壮别感伤的友人等。此外, 对边塞风光、边疆地理、风俗人情也时有涉猎。
②意境宏阔。大处落笔,写壮景,抒奇情。
③基调昂扬。气势磅礴、豪放浪漫、雄壮豪迈。
范仲淹、
宋代
更多地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陆游
8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举例说明
豪迈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Nhomakorabea15
(1)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2)写景的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 常 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以及视 用 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 技 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法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以乐景写哀情 (反衬)。
情大有帮助。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
代的风貌,鉴赏这类诗歌,要在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推敲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
感情。
7
朝代 代表诗人
诗词特点
初中语文 边塞征战诗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 (3)意境的营造方
沉痛的反战思考。
面:常用景物烘
托、虚实结合等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
手法。 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单于等)。
把握时代
鉴赏边塞诗
关注意象
推敲感情
体会手法
盛 唐 、 雄 奇 高 亢
中 晚 唐 、 凄 凉 哀 惋
南 宋 、 沉 郁 悲 凉
地乐时
名曲间
、 景 物
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真题 再现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
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
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10全国)
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版本?请
简要说明理由。(2007山东卷)
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
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 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真题
再现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
路”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是戎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真题 再现
出 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i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
高考复习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征战诗 PPT精品课件(共23张)
內容特征归纳
景——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内容
人
统治者—— 穷兵黩武 艰苦生活 将士 报国豪情(杀敌豪情)
思乡念亲
惜别感伤 友人 壮别感奋思源自情感归纳塞下曲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诗中“望”字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3分)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蓟(jì )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两首诗共同表现了边塞什么样的环境特点? ⑵王诗最后一句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技巧,高诗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⑶同为边塞诗,其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和不同?
•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 寓意?
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 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 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 简要分析。
•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 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 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 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名言摘抄 ● 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 ●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 ●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 芬奇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 ●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 浪费了时间。 ──罗曼.罗兰 ●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 托尔斯泰 ●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 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 ──高尔基 ●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爱迪生 ●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 ●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歌德 ● 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 ──牛顿 ● 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 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 ──门捷列夫 ●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 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 ──高尔基 ●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左拉 ●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罗曼· 罗兰 ●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 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 ● 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卓别林 ●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
边塞古诗赏析
边塞古诗赏析边塞古诗赏析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边塞古诗赏析,欢迎阅读。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诗赏析】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开头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
“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
“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
“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庞大,异域何其粗犷。
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
没完没了的,何时才能停息?因此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的描绘,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中间四句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主旨。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诗人引用典故,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
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在白登山一带(今山西大同市西)展开了殊死搏斗,刘邦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
而青海湾一带也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历代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将士几乎难以生还故乡。
那无奈的开怀痛饮,也许就成为未来沙场征战的最后诀别。
此种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最后四句描写战士“望归”的愁苦心情。
“戍客”“思归”愁肠百结,望着边塞荒凉景色,满面愁容,难以名状。
想家中高楼上的妻子、满头白发的亲娘和瘦骨伶仃的儿郎,一定也在这清冷的茫茫月夜里或站立楼头,或折柳门前。
2020高考诗歌鉴赏之边塞征战诗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 下 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从 军 行 》王昌龄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天山雪后海风寒, 军中遍吹行路难。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边塞环境恶劣、 生活艰苦。以此 反衬将士们英勇 无畏的爱国主义 精神。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思想主旨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征战诗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审美特点 ;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
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 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 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 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 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艺术风格
1、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4、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思想
迥异的艺术风格?
▪ 1.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 边塞诗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 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 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 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而 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 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这样在知识分子的笔下,多用来表现 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 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9首最经典的边塞七绝诗,3首有问鼎第一的实力,你最喜欢哪首
9首最经典的边塞七绝诗,3首有问鼎第一的实力,你最喜欢哪首唐朝时期有两大主要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
其中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诗中大多表现了盛唐时期将士们功名万里外壮志报国志向,歌颂了将士们一往无前的豪情,赞美了他们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唐朝那些著名的边塞诗七绝。
排名不分先后,因为前三首写得太好了,都有成为七绝压卷的实力,谁是压卷,至今仍争论不止。
01《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后汉书·班超传》中,有一句表现班超的心愿是“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作者就是用到了这个典故,来表达汉家将士们强烈的报国志向,为了祖国的统一,扬名塞外,杀尽敌寇。
只要能保卫祖国,即使自己不能活着返回玉门关,也在所不惜。
02《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浓浓乡情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是景物描写,在大漠的夜晚,举目远望,入眼的是一副月夜边塞图。
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茫茫积雪,城墙下月光如霜,铺满整个城外。
夜晚本就多思,何况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突然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将士思家之情,家在万里之遥,只能看着家的方向发呆。
03《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首诗读来真的让人潸然泪下。
保家卫国是军人该做的事,所以当遭受到入侵时,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
战争是残酷的,敌人是残酷的,五千大好男儿牺牲在战场。
谁都是有家有妻儿老小,五千男儿背后是五千个家庭,战争带来的伤害,对他们同样很残酷,军人战死的悲壮,家里人的命运就也值得同情。
04《碛中作》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反映边塞生活的诗句有哪些
反映边塞生活的诗句有哪些篇一: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出塞》【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篇二:边塞诗歌鉴赏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读边塞诗应注意的几点: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盛唐之诗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
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1NO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NO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NO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NO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NO5、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NO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NO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NO8、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NO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NO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NO1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NO12、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许浑《塞下曲》NO13、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NO14、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凉州词二首》NO15、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NO16、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NO17、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NO18、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NO1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NO20、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
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王昌龄博学多才,创作的边塞诗作别具一格。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昌龄所写的著名的边塞诗,欢迎阅读!1、《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8、《塞下曲·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2、《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赏析出塞其一:[作者简介]王昌龄,唐代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 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 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04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 “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 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边塞壮丽的风光。 边塞开阔、高远, 让人心情振奋,顿 生满腔豪情。正是 这壮丽的河山,激 起戍边将士们拼死 杀敌、报效国家的 壮志豪情。常用的 意象有:月,山, 风,雪,大漠,烽 烟,骏马,红旗等。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 下 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 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 形成时空的对比。
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思想 迥异的艺术风格?
2.与个人际遇密切相关 边塞诗的主题丰富多彩,边塞诗风 格异彩纷呈,或豪放旷达,或雄壮悲 慨……除了时代使然,还有一个更重 要的原因,便是诗人自身。即使是同 一诗人,同一题材,也会因一时的际 遇、一时的情绪不同,而在主题、风 格上呈现迥然不同的特色。鉴赏诗歌 不可陷入定势思维。
(10全国卷2)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10年陕西卷)
8.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 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 境。“别路”的意思是 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 路。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 文学家,字总持,河南兰考人。历 9. (6分)这样写的好 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 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 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天寒”、“地暗”的 8.本诗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末 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 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 产生的“旗彩坏”、 低”分别接在“天寒”、“地 “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暗”之后,这样写有何好处?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怎样的情感? 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 乡之情。
4.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艺术风格
1、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4、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6、送别友人时或惜别感伤, 或壮别感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自然
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诗歌。
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 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 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 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 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 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 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 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 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 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或为归家无望的哀 痛。
思想主旨
1、对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的赞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 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王昌龄《从军 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岁 感事》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唐)王维《少年行 四首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 《陇西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 降城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李贺《雁门太 守行》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宋)范仲淹《渔家 傲》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天山雪后海风寒, 军中遍吹行路难。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边塞环境恶劣、 生活艰苦。以此 反衬将士们英勇 无畏的爱国主义 精神。
3、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 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李 白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征战诗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审美特点 ;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
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 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 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 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 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比较两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不同。 2、两首诗采用的表现手法也不同,请任 选一个鉴赏角度分析这种不同。
(1)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高诗写景,表现将士归来、胡马北去的和 平宁谧;写笛声,表现盛唐豪情和些许怀 乡之情。李诗写景,表现边塞环境的险恶 和景象的荒寒;写笛声,表现怀乡的迷惘 和悲凉。点拨: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 内容孤立分析,内容凸显情感,景物孕含 情感,在对内容的比较上引出思想情的不 同才水到渠成。
常见意象
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 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 云、雨雪、风沙;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 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 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 阳关、凉州、楼兰。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 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 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 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 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 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 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 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1.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边塞诗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 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 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 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而 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 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这样在知识分子的笔下,多用来表现 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 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即使同为唐诗,但也有较大不同。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 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 牲,也死而无悔。但到了中晚唐时期,诗人们虽然仍保持昂扬向 上的基调,但其中已不免多少悲壮,多少感伤。
(1)(4分)夜晚、秋 风、汉关、寒云、冷月、 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 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 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 局势的紧张。 (2)(5分)第三句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 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 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 成都尹、剑南节使,广德二 昂扬的斗志;第四局写 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 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 吐蕃军七万多人。 必胜的信心。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么样的景象?有何寓意? 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 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 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 豪迈情怀。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