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 优秀教案
宝莲灯教学设计
宝莲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宝莲灯》。
本文讲述了一个有关宝莲灯的神话故事,揭示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以及善良与勇敢的品质。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感受文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神话传说故事的叙述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宝莲灯故事图片、生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宝莲灯的故事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传说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用笔画出来,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沉香孝顺父母、二郎神勇猛正义等。
同时,讲解神话传说故事的叙述方式,如宝莲灯的象征意义。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1. 请简要概括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 请分析沉香和二郎神的性格特点。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宝莲灯孝顺勇敢正义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目中的沉香、二郎神和宝莲灯。
答案:略2. 请写一篇关于《宝莲灯》的故事梗概。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宝莲灯》这篇课文,学生了解了神话传说故事的特点,分析了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宝莲灯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宝莲灯的传说故事,掌握宝莲灯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生能够运用文字、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宝莲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态度。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宝莲灯传说故事2. 宝莲灯的基本特征3. 宝莲灯的艺术表现形式4. 宝莲灯作品的创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宝莲灯动画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宝莲灯的故事,简要介绍宝莲灯的传说。
2. 探究学习(1)分组讨论:宝莲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展示宝莲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宝莲灯的特征。
(3)介绍宝莲灯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手工等。
3. 创作实践(1)分组讨论:如何创作具有个性化的宝莲灯作品?(2)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创作。
(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4.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宝莲灯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能力、创作态度等。
2. 创作作品:评价学生的作品创意、表现手法、完成度等。
3. 反思总结:关注学生在总结反思环节的收获与成长。
五、教学资源1. 宝莲灯动画片段2. 宝莲灯图片3. 宝莲灯相关书籍、网络资源4. 绘画、手工等创作材料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宝莲灯的传说故事,还掌握了宝莲灯的基本特征和艺术表现形式。
二年级语文《宝莲灯》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宝莲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宝莲灯》这本经典名著,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中受益,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在课程实施中,老师可以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设计如下内容:1.传统文化与神话故事的简介。
2.经典名著《宝莲灯》的阅读和解析。
3.《宝莲灯》的绘本、动画及电影的观看与对比。
4.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宝莲灯》的情节。
5.《宝莲灯》的小组讨论及合作互助体验。
三、教学方法在课程实施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现场体验、小组合作、随笔阅读、口头表达等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在课堂中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四、教学标准通过这次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了解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
2.熟练阅读《宝莲灯》并理解其内容。
3.逐渐提高自己的表达和阅读能力。
4.增强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我们还希望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传统文化与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阅读《宝莲灯》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一定篇幅的《宝莲灯》,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其内容,之后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解析课文。
第三步:观看绘本、动画和电影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多种形式的《宝莲灯》改编,包括绘本、动画和电影,比较其差异,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和细节。
第四步: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负责朗读和表演故事中某个角色的情节,通过分角色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第五步:小组讨论和合作互助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即时演练故事中某个情节,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帮助,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宝莲灯 教案
宝莲灯教案教案标题:宝莲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莲灯故事,并能够理解其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宝莲灯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2. 分析宝莲灯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德教育意义。
3. 运用创造思维,设计自己的宝莲灯故事。
教学准备:1. 宝莲灯故事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讲解宝莲灯故事的PP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3. 学生的绘画、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宝莲灯故事,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 激发学生对宝莲灯故事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如:“你们听说过宝莲灯故事吗?你们觉得宝莲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宝莲灯故事的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澄清。
三、讨论与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宝莲灯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宝莲灯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如勇敢、善良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你们觉得宝莲灯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你们认为宝莲灯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四、创造思维活动(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宝莲灯故事。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编写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用绘画或其他形式进行表现。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宝莲灯故事的重要性和道德教育意义。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中国传统故事进行阅读和分析,比较其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2. 学生可以将宝莲灯故事改编成小剧场表演,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家长观看。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程度。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宝莲灯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幼儿园中班年画《宝莲灯》教案
幼儿园中班年画《宝莲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宝莲灯》的故事背景、人物和基本情节,理解年画的含义和制作方法。
1.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讲述《宝莲灯》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宝莲灯的来历、特点和作用。
2.2 年画知识介绍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分类,让幼儿了解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3 制作方法教授幼儿年画的制作方法,包括画纸、颜料、画笔等工具的使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准备宝莲灯故事课件、年画样品、画纸、颜料、画笔等材料。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讲述《宝莲灯》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的神奇和美好。
步骤二:介绍年画知识,让幼儿了解年画的意义和制作方法。
步骤三:演示年画制作过程,引导幼儿动手实践。
步骤四: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内容评价幼儿对《宝莲灯》故事的了解程度、年画制作技巧和审美能力。
4.2 评价方法采用观察、提问、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年画展览,让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师生共同欣赏幼儿的作品。
5.2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其他年画样品,了解年画在不同地区的特点。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资源《宝莲灯》故事绘本年画制作教程书籍网络资源:关于年画的历史与文化介绍6.2 环境资源美术教室,配备画桌、画椅和画材展示空间,用于作品展示6.3 人力资源教师:负责教学指导和作品评价家长:协助准备材料,参与作品展示学生:参与学习与创作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安全指导使用画材时,确保幼儿遵守规则,避免误食或误用绘画过程中,注意颜料的涂抹方式,防止弄脏衣物定期清理画桌,保持卫生7.2 心理指导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尊重每个孩子的创作风格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创造轻松愉快的创作氛围,让幼儿享受绘画的乐趣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自评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8.2 幼儿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幼儿对课程的满意度收集幼儿作品,分析他们的创作水平和兴趣点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第九章:课程计划9.1 周计划第一周:讲述《宝莲灯》故事,引发兴趣第二周:介绍年画知识,学习制作方法第三周:动手制作年画,练习绘画技巧第四周:作品展示,评价与欣赏9.2 月计划第一月:学习宝莲灯故事和年画制作第二月:学习其他传统故事和年画作品第三月:进行传统节日主题的年画创作10.1 教学成果10.2 课程改进根据教学反思和幼儿反馈,提出课程改进的建议考虑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课程的深度和广度10.3 后续计划规划下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如继续深入学习年画或其他传统艺术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故事简介环节解析:在讲述《宝莲灯》故事时,需要重点关注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兴趣激发。
宝莲灯阅读教学设计
宝莲灯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和知识积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提出一种关于《宝莲灯》的阅读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宝莲灯》的情节,把握主线;2.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和分析能力;3. 提升学生的阅读声调和节奏感;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和讨论,调动学生对《宝莲灯》的兴趣。
分析该故事的明显特点,如神话题材、主题内容等。
2. 阅读理解(使用问答式教学)提供适当长度的文本段落,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
问题区分为基础型和拓展型,基础型着重对文本的直接理解,拓展型则需要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和分析。
3. 阅读思维训练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场景和情节,要求学生进行阅读思维的训练。
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故事情节,或者创作故事的延续。
4. 阅读声调与节奏感训练教师给出不同的情节片段,要求学生理解并模仿文本中的不同语气和节奏感,通过声音、语速等方式表达出来。
5. 阅读延伸活动为了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延伸活动。
例如,分组讨论并展示不同结局、根据故事情节完成续写,或者设计插图、漫画等。
四、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训练情况、声调和节奏感表达等进行综合评价。
针对不同方面的评价,教师可以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准确度、逻辑思维、创造性等。
五、教学反思阅读教学是一个艰巨且复杂的任务,需要教师悉心设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本设计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重中之重,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阅读的效果和乐趣。
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对教师们的阅读教学有所启发,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宝莲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宝莲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宝莲灯》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
(2)通过分析《宝莲灯》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民间传说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述、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宝莲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传说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引导学生从《宝莲灯》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宝莲灯》是一部描绘人民斗争、反抗压迫的民间传说。
故事讲述了沉香为救母,拜师学艺,最终打败恶势力,夺回宝莲灯的英勇事迹。
2. 人物形象:沉香、三圣母、二郎神、孙悟空等。
3. 寓意: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宝莲灯》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
2. 教学难点:分析《宝莲灯》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宝莲灯》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述故事:详细讲述《宝莲灯》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和寓意。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宝莲灯》的艺术特色,如语言、情节、人物塑造等。
4. 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宝莲灯》中所体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总结:教师总结《宝莲灯》的主要内容,强调故事中的正能量。
五、课后作业1. 复述《宝莲灯》的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从《宝莲灯》中汲取的正能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等。
5. 个人总结:听取学生在课后总结中对《宝莲灯》寓意和个人感悟的描述,评价学生的思考深度。
宝莲灯教学设计
宝莲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宝莲灯》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故事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所传达的亲情、勇气和正义等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分析故事的情节起伏和主题表达。
2、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宝莲灯》的故事梗概,介绍主要人物和关键情节。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题、人物形象以及自己的感受。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相关的动画、影视片段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宝莲灯》的动画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这个片段的感受和对故事的初步了解,从而导入课程。
2、故事讲解(15 分钟)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宝莲灯》的故事,包括沉香救母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介绍主要人物如沉香、三圣母、二郎神等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沉香为了救母克服了哪些困难?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2)三圣母被压在华山下,她的内心可能是怎样的?(3)二郎神在故事中是一个怎样的角色?你对他的行为有什么看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角色扮演(15 分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要求学生在表演中尽可能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表演结束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主题探讨(10 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传达的主题,如亲情的力量、勇气的重要性、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等。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6、总结(5 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宝莲灯》这个故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宝莲灯教学设计河大版教案
宝莲灯教学设计河大版教案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内容
本课的内容主要为宝莲灯的历史、制作、风俗习惯,以及宝莲灯的文
化内涵和其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
三、本课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宝莲灯的历史、制作、风俗习惯,以及宝莲灯的文化内涵。
2.让学生理解宝莲灯给人们的心理感受,并能够用它体会文化传统的
精髓。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己制作宝莲灯并理解它的内涵。
四、学习过程
1.热身环节:给学生介绍宝莲灯的历史背景。
2.第一课:宝莲灯的制作
(1)介绍宝莲灯的材料,教学生如何制作宝莲灯。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宝莲灯,并给它们灌上油以及点亮它们。
3.第二课:宝莲灯的文化内涵
(1)让学生了解宝莲灯表达的文化象征,以及它的历史渊源。
(2)让学生了解宝莲灯的风俗习惯,以及它们所表达的希望与祝福。
4.第三课:宝莲灯的心理感受
(1)使学生理解宝莲灯在人们心中所表达的意义,以及它能够带给人们的心理满足感。
(2)让学生感受到宝莲灯在人们心中的独特之处,以及它能带给人的温暖与喜悦。
五、教学评价
1.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能够自己制作宝莲灯,并能够正确使用它。
2.学生理解宝莲灯的文化内涵,了解它的意义。
《宝莲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宝莲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宝莲灯》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学习《宝莲灯》,使学生懂得亲情、友情、勇气和正义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宝莲灯》2. 生字词:宝莲灯、三圣母、沉香、二郎神、华山、动画片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能够理解并概括《宝莲灯》的故事情节。
2. 能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宝莲灯》动画片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画出生字词,课后查找资料,理解字词含义。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总结亲情、友情、勇气和正义在故事中的表现。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宝莲灯》的读后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包括字词掌握、文章理解、感悟表达等。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分析思考、交流表达等。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2. 《宝莲灯》动画片片段。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作业本。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2课时。
2. 课间休息:10分钟。
九、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检查多媒体设备是否正常,生字词卡片是否准备齐全。
2. 课堂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宝莲灯》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初中音乐宝莲灯教案
初中音乐宝莲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宝莲灯》的音乐作品。
2. 通过学习《宝莲灯》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宝莲灯》的主题旋律和歌词。
2. 让学生了解《宝莲灯》的故事背景和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独立演唱《宝莲灯》的主题旋律。
2.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宝莲灯》的音乐情感。
教学准备:1. 准备《宝莲灯》的音乐作品和相关资料。
2.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宝莲灯》的故事背景和音乐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宝莲灯》的主题旋律。
二、学习歌词(10分钟)1. 向学生传授《宝莲灯》的歌词。
2. 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演唱主题旋律。
三、分析音乐(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宝莲灯》的音乐节奏和旋律特点。
2. 让学生探讨《宝莲灯》的音乐情感表达。
四、实践演唱(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宝莲灯》的主题演唱。
2. 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宝莲灯》的音乐作品。
2. 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演唱《宝莲灯》时,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音乐情感表达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作品。
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鉴赏水平。
《宝莲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宝莲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意图《宝莲灯》是一部经典的古代神话故事,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宝莲灯》的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1.2 适用年级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
1.3 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用时2课时。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情节《宝莲灯》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善良和正义的故事。
故事主要人物有沉香、二郎神、观音菩萨等。
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2.2 人物形象2.2.1 沉香:勇敢、善良、聪明、正义2.2.2 二郎神:邪恶、贪婪、残忍2.2.3 观音菩萨:慈祥、善良、智慧2.3 传统文化内涵2.3.1 宝莲灯的象征意义:光明、正义、信仰2.3.2 孝道的体现:沉香为救母,勇敢面对恶势力2.3.3 善恶有报的道德观念:二郎神最终受到惩罚,沉香母子团聚三、教学内容3.1 故事情节学习3.1.1 引导学生朗读故事,了解故事情节3.1.2 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3.1.3 举例说明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式3.2 人物形象分析3.2.1 分析沉香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其勇敢、正义的品质3.2.2 对比二郎神和观音菩萨的形象,探讨善恶有报的道德观念3.2.3 小组合作,讨论孝道在故事中的体现3.3 传统文化内涵挖掘3.3.1 讲解宝莲灯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信仰和正义的重要性3.3.2 分析故事中孝道的表现,引导学生学习尊敬父母的美德3.3.3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善恶有报的例子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读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正义感、孝道观念和善恶有报的道德观念。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掌握,人物形象的把握,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宝莲灯整书阅读教学设计
宝莲灯整书阅读教学设计一、绪论宝莲灯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一部关于修仙成佛的神话小说,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为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欣赏宝莲灯这一经典之作,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整书阅读的方式,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培养审美能力,并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宝莲灯的创作背景、原著作者以及作品的重要性;2.理解宝莲灯的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并能够进行分析和解读;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学习宝莲灯的背景知识(2个课时)- 介绍宝莲灯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学习宝莲灯的作者及其重要作品。
2. 宝莲灯的整书阅读(10个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分为每个课时阅读一个或数个章节,以讲解为主,辅以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旨,并进行相关讨论;- 教师讲解关键词语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参与课堂互动。
3. 个人解读与小组讨论(5个课时)- 学生自行选择一段宝莲灯的片段,进行个人解读;-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供指导性意见,促进思考和深入研究。
4. 角色扮演与创作活动(4个课时)- 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重新演绎宝莲灯;-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创作自己的小故事,并以漫画、剧本等形式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或展示活动,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
5. 评价与总结(1个课时)- 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总结学习成果,分享收获和感受;- 展示学生创作作品,并组织评选优秀作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拓展阅读内容;2. 讲授法: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向学生传授宝莲灯相关知识;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4. 角色扮演与创作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5. 展示与评价法:通过展示学生创作作品和评选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宝莲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宝莲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宝莲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篇一」韩永胜一、课文悟读能站在文学巨人的面前谈巨人的文章,在现行中学教材里是不多见的,而《灯》就是我们可以直面作家的作品。
读这篇作品就仿佛随着作者又回到了他作为有理想、有气节的热血沸腾的青年时代。
生逢乱世而沉静应对,对自己、对生活、对国家充满必胜的信心。
因热情而生希望,因深刻而有信心,因愤怒而显平静,因执著而富有创造--《灯》反映了巴金先生的一贯追求,也反映了他“灯”的情结。
巴金在谈《黑夜行舟》的创作时说:“我看见远方一盏红灯闪闪发光,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
”当时他还不满19岁。
1931年他在《激流》总序里谈到:“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
我知道生活的激流不会停止,且看它把我带到什么地方去!”这段话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
后来他在《电椅集代序》中又说:“我确实喜欢自己的文章光明,这就是我许多年来在黑夜里叫喊的目标。
”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求。
在写《灯》之前巴金先生在桂林写了一篇《爱尔克的灯光》,我们可以把他看成《灯》的姊妹篇,用“灯”象征希望,象征理想,象征着对生活、对胜利的信心。
与小说相比,散文并不是巴金先生的主体创作内容,但散文作为他小说创作的补充和内容的延续,更明确地谈出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和人生态度。
在“灯”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巨大的黑暗背景,但于黑暗中却有着不可遏制的激情。
热情之火无处不在,化成灯寓于每一段文字中。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
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
幼儿园中班年画《宝莲灯》教案
幼儿园中班年画《宝莲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宝莲灯的故事背景,感受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独特魅力。
2. 学习宝莲灯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宝莲灯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宝莲灯的故事讲解:简要介绍宝莲灯的故事背景,让幼儿了解宝莲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2. 宝莲灯的制作方法:教授宝莲灯的制作步骤,包括剪、贴、画等技巧。
3. 宝莲灯的展示与评价:组织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宝莲灯,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宝莲灯故事课件、宝莲灯制作材料(彩纸、水彩笔、剪刀等)。
2. 教学场地:教室或活动室,布置温馨、舒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宝莲灯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简单讲解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制作宝莲灯:教师示范制作宝莲灯的步骤,讲解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宝莲灯。
3. 展示与评价:组织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宝莲灯,鼓励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宝莲灯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收集幼儿制作的宝莲灯,观察其创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3. 听取幼儿对宝莲灯制作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宝莲灯的故事表演,让幼儿更好地体验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2. 开展宝莲灯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宝莲灯作品。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幼儿不受伤。
2. 对幼儿的制作成果给予积极的肯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个别化的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传统手工艺品展览,让幼儿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宝莲灯教学设计
宝莲灯教学设计《宝莲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沉香的勇敢和坚定,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惜和对正义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沉香的勇敢和坚定。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沉香为了救母亲而克服重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宝莲灯》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人物和情节。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视频中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吗?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2. 初读课文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课文的节奏和语气。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精读课文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沉香的身世和他对母亲的思念。
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感受沉香为了救母亲而刻苦学艺的精神。
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体会沉香在救母亲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他的勇敢。
学习第八至十自然段,理解沉香最终救出母亲的喜悦和他对母亲的深情。
4. 总结全文总结全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总结沉香的品质。
提问学生:你们从沉香身上学到了什么?5.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像沉香一样勇敢和坚定的人。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遇到了困难,你们会怎么做?6.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沉香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宝莲灯》这篇课文很感兴趣,也对沉香的勇敢和坚定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引导学生体会沉香为了救母亲而克服重重困难的精神时,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有些学生对这种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入。
二年级语文《宝莲灯》教学设计一等奖
1、二年级语文《宝莲灯》教学设计一等奖《宝莲灯》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听赏等艺术的手段,学生初步了解《宝莲灯》的剧情和歌曲,感悟母子情深,理解幸福的含义,激发其创作《宝莲灯》的兴趣。
2、通过演、评、绘、制等艺术的手段,学生初步学会评价、戏剧表演,学会利用身边废品制作,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策略:艺术是一门以人文为主线、知识技能为隐线的综合课程。
从它诞生起,一线的艺术教师为如何教好艺术课在进行着苦苦的摸索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已有经验与新思维的碰撞;音乐、美术单科教师如何进行艺术教学;已有知识的单一、不全和艺术教学综合涉及面广、要求高的冲突如何解决;在艺术课堂中如何让知识技能有效的落实等等。
在以上的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核心的矛盾就是艺术课堂中情景、游戏的创设和知识技能的有效落实的冲突。
因此,我从美术教师的角度思考并尝试解决:美术知识技能在艺术教学中的巧妙融入和有效落实。
本课取自教科版的《艺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神奇的宝莲灯》。
在本课的“创设平台,鼓励参与”环节里,我尝试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在活动中逐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发其创意思维。
在“活用教法,落实双基”环节里,我尝试通过对话、欣赏的方式,把知识技能渗透在活动中,让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
案例描述(一)引发共鸣,巧妙导入我播放一段动画片集锦(由各种经典动画片剪辑拼接而成的视频),精彩的画面打动了小朋友们的心。
当“宝莲灯”这三个闪着金光的大字出现在画面时,很多小朋友情不自禁地喊道:“宝莲灯,我看过,我看过!”瞧着他们这股兴奋劲,我笑着说:“今天我们来了解《宝莲灯》,《宝莲灯》里有没有最让你难忘的故事片段呢?”话音刚落,一位小朋友马上举手回答:“《宝莲灯》最让我难忘的是妈妈为救沉香,自己被压在五行山下,我觉得沉香的妈妈很好!”另一位小朋友说:“我最难忘的故事片断是沉香救妈妈的那一段,很精彩。
”还有一位小朋友说:“我最难忘的那一段是沉香劈山救母和大战二郎神的时候。
‘教案’宝莲这盏灯教案
‘教案’宝莲这盏灯教案教案:宝莲这盏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章节为第八单元第二课《宝莲这盏灯》。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宝莲灯的神话故事,旨在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宝莲灯的神话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神话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宝莲灯的插图,引导学生谈论对中国古代神话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10分钟)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宝莲灯神话故事简介2. 生字词3. 神话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宝莲灯神话故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关于神话故事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神话的魅力,拓展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字词的学习生字词是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莲灯
【教学设计】
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讲述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沉香刻苦学艺的情况,进行情景导引入。
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全文大意,熟读课文。
在复述时,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进一步熟悉“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情节。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感受的机会,从文中人物到自身的体会,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让学生去爱妈妈,爱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疏通字词,了解文意。
(二)了解戏剧、剧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一)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二)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时注意“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几个环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1.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
先让学生从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注意沉香刻苦学艺的情节,景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分析法。
对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
点看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
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动画片《宝莲灯》很受欢迎。
大家还记得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这部动画片的故事情节,教师要加以鼓励引导;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就本文中的一个高潮环节——沉香救母,进行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小主人公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师也可运用图片素材中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源的相关音频及视频进行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
显示:
一、作者简介
王昌言(1925~1999),河北邢台县人,1940年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小学教师、县政府科员。
1950年调邢台专区文工团,开始从事戏剧创作,后又调河北省戏曲研究室,1959年调河北梆子剧院任编剧至退休。
自1950年创作《螳臂当车》到1993年的《艺侠响九霄》,他的戏剧创作生涯前后达40余年,整理、改编、创作近百个剧本,河北戏曲尤其是河北梆子广为流传的经典剧目如《窦娥冤》、《蝴蝶杯》、《宝莲灯》、《哪吒》等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1994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王昌言剧作选》,收河北梆子、京剧、武安落子、武安平调、隆尧秧歌、评剧等戏曲剧本19种。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这节中字词的读音,体会文中所蕴含的主旨思想。
(一)请学生自告奋勇诵读课文第1自然段,教师提示学生要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请学生自告奋勇、或者教师指定学生诵读课文第2自然段,教师可提示学生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请学生推荐代表、或者学生自告奋勇诵读第3自然段,教师可提示学生沉香为救母都做了哪些?从中你又受到什么启发?
(四)请学生诵读第4自然段,教师可提示学生要注意体会沉香无比激动的心情,从这段中那一感人的场面中又有什么感受或者启发。
(五)思考:本文共讲了几个主要情节?
三、问题探究
(一)本文共讲了几个主要情节?
先请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适当提示、点拨:
“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四个主要情节。
(二)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沉香的“救母心切”?
(三)第2自然段中,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了千辛万苦?
(四)从第3自然段中沉香为救母的一系列做法中,谈谈你的感受?
(五)沉香到了华山后的心情怎样?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出沉香的心情?
(六)让学生复述课文的四个主要故事情节,教师提示学生要注意四个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关联性,同时要把握每个故事情节中主人公的心情特点。
四、总结
课文主要讲述了沉香拜别了师傅,前往华山,因为他不畏艰险,一心救母的诚意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打败了二郎神,劈开大山,救出母亲。
回顾全文,《劈山救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品格高尚、意志坚强、不畏艰险、战胜邪恶的少年英雄形象,表现了真挚、动人的人间真情。
五、活动建议
把你的感受或者收获写下来,或者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和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宝莲灯》
一、作者简介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问题探究
四、总结
五、活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