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第5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学习报告
机器人控制系统学习报告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工业生产到医疗服务,从航天探索到家庭生活,机器人的身影无处不在。
而机器人控制系统作为机器人的“大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学习,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机器人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妙的体系,它负责指挥机器人的一举一动,实现各种预定的任务和功能。
要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首先需要了解其基本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它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以及通信模块等。
传感器就像是机器人的“眼睛”和“耳朵”,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如位置、速度、温度、压力等。
常见的传感器有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为机器人的决策提供依据。
控制器则是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核心大脑”,它负责处理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程序生成控制指令。
控制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目前,常见的控制器有单片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执行器是机器人的“肌肉”,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例如,电机用于驱动机器人的关节运动,液压或气动装置用于实现较大力量的输出。
通信模块则确保了各个部分之间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数据传输,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协调运作。
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控制算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 PID 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PID 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它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环节的组合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在很多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PID 控制对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模糊控制则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
它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而是通过模糊规则来描述系统的行为。
这种控制方法对于那些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神经网络控制则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来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课件
自主导航
通过路径规划和导航算法,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和自动巡航。
THANKS
功能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感知 、决策、执行和反馈,使机器人能够 自主或半自主地完成复杂任务。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机器人控制系统通常由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反馈系统等组成。
分类
根据控制方式和结构,机器人控制系统可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控制系 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 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算法的发展,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性能 和功能不断得到提升。
发展
未来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自主化和协 同化,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控制系统将更加广泛地 应用于各个领域。
02
机器人感知系统
感知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机器人控制系统概述 • 机器人感知系统 •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 • 机器人智能决策系统 • 机器人控制系统实例分析
01
机器人控制系统概述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机器人控制系统是用于指导机器人完 成预设任务的一系列软硬件设备和算 法。
组成
智能决策系统由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部分 组成。感知部分负责收集环境信息,决策部 分根据感知信息进行决策,执行部分则根据 决策结果控制机器人行动。
功能
智能决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使机器人能够自 主地适应环境变化,进行有效的任务规划和 行动决策,提高机器人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 平。
决策算法与实现
决策算法
感知系统的组成
工业机器人技术试题库与答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试题库与答案工业机器人技术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第一章1、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
√2、被誉为“工业机器人之父”的XXX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概念。
×(删除)3、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由基座、手臂、手腕、末端操作器4大件组成。
×(改为: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主要由基座、手臂、手腕和末端操作器组成。
)4、示教盒属于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
×(删除)5、直角坐标机器人的工作范围为圆柱形状。
×(改为:直角坐标机器人的工作范围为立方体形状。
)6、机器人最大稳定速度高,允许的极限加速度小,则加减速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7、承载能力是指机器人在工作范围内的特定位姿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质量。
×(改为:承载能力是指机器人能够承受的最大质量。
)第二章1、工业机器人的机械部分主要包括末端操作器、手腕、手臂和机座。
√2、工业机器人的机械部分主要包括末端操作器、手腕、手肘和手臂。
×(改为:工业机器人的机械部分主要包括末端操作器、手腕、手臂和机座。
)3、工业机器人的手我们一般称为末端操作器。
√4、齿形指面多用来夹持表面粗糙的毛坯或半成品。
√5、吸附式取料手适应于大平面、易碎、微小的物体。
√6、柔性手属于仿生多指灵巧手。
√7、摆动式手爪适用于圆柱表面物体的抓取。
√8、柔顺性装配技术分两种:主动柔顺装配和被动柔顺装配。
√9、一般工业机器人手臂有4个自由度。
×(改为:一般工业机器人手臂有6个自由度。
)10、机器人机座可分为固定式和履带式两种。
×(改为:机器人机座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11、行走机构按其行走运动轨迹可分为固定轨迹和无固定轨迹两种方式。
√12、机器人手爪和手腕最完美的形式是模仿人手的多指灵巧手。
√13、手腕按驱动方式来分,可分为直接驱动手腕和远距离传动手腕。
√第三章1、正向运动学解决的问题是:已知手部的位姿,求各个关节的变量。
机器人控制系统分类与基本功能
机器人控制系统分类与基本功能
机器人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它提供了一种智能的、有效的
控制方法,以实现机器人系统的运动控制、任务控制和其他自动化控制,
从而实现完成特定任务的智能化。
目前,它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工厂自动化、家庭机器人、建筑自动化等智能系统中,以提高机器人系统的智能程度和
可控性。
根据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可以将机器人控制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一、位移控制系统:这类控制系统通常是用来控制机器人在世界坐标
系中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它可以指导机器人达到目的地或者运动路
径上的处,也可以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轨迹,使机器人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
控制自己的位置和运动。
二、运动控制系统:它主要负责机器人的关节运动控制,包括关节的
位置、速度、加速度、力等等,可以帮助机器人达到规定位置,并实现规
定运动轨迹,即使是复杂的机械操作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三、任务控制系统:这类控制系统指的是机器人执行一些任务的控制
方法,它可以通过多种功能模块,如机器视觉、语音识别、人机交互等实
现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的控制,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工业制造中的自动化生产线,到医疗领域的手术机器人,再到家庭服务中的智能机器人,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而机器人能够如此高效、精准地完成各种任务,离不开其核心的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就像是机器人的“大脑”,它负责指挥机器人的动作、感知环境、处理信息以及做出决策。
一个优秀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能够使机器人更加灵活、智能和可靠,从而更好地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深入了解一下机器人控制系统。
首先,我们来看工业机器人中的控制系统。
以汽车生产线上的焊接机器人为例,它需要在快速移动的同时,精确地将焊点焊接在指定的位置上,并且要保证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了高精度的运动控制算法和传感器反馈技术。
在运动控制方面,控制系统会根据预设的焊接路径和速度,计算出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指令。
通过精确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角,实现机器人手臂的平稳、快速运动。
同时,为了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工件的尺寸偏差、装配误差等,控制系统还会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实际位置和姿态,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通过反馈控制算法对运动指令进行调整,以确保焊接的精度和质量。
在传感器方面,焊接机器人通常配备了激光测距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设备,用于感知工件的位置、形状和焊缝的特征。
这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会实时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经过处理和分析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焊接参数进行优化,例如调整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时间等,从而提高焊接的效率和质量。
除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中的控制系统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以家用扫地机器人为例,它需要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中自主移动、避开障碍物,并完成清扫任务。
扫地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了基于地图构建和路径规划的算法。
国家开放大学《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一、判断1.机器人是在科研或工业生产中用来代替人工作的机械装置。
(√)2.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是机器人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这期间的各项研究发明有效地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3.对于机器人如何分类,国际上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有的按负载量分,有的按控制方式分,有的按自由度分,有的按结构分,有的按应用领域分。
(√)4.所谓特种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
(×)5.机器人机械本体结构的动作是依靠关节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而大多数机器人是基于开环控制原理进行的。
(×)6.机器人各关节伺服驱动的指令值由主计算机计算后,在各采样周期给出,由主计算机根据示教点参考坐标的空间位置、方位及速度,通过运动学逆运算把数据转变为关节的指令值。
(√)7.为了与周边系统及相应操作进行联系与应答,机器人还应有各种通信接口和人机通信装置。
(√)8.轮式机器人对于沟壑、台阶等障碍的通过能力较高。
(×)9.为提高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移动能力,研究者设计出了可实现原地转的全向轮。
(√)10.履带式机器人是在轮式机器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类具有良好越障能力的移动机构,对于野外环境中的复杂地形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11.腿式(也称步行或者足式)机构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鲁班设计的木车马。
(√)12.机器人定义的标准是统一的,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学者给出的机器人定义都是相同的。
(×)13.球形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外壳,通过其内部的驱动装置实现整体滚动的特殊移动机器人。
(√)14.可编程机器人可以根据操作员所编的程序,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操作,目前在工业界已不再应用。
(×)15.感知机器人,即自适应机器人,它是在第一代机器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
《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6433208课程名称: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英文名称:Robot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2 实验学时:10学分:2适用对象: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自控原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融运动、力学分析、机械结构及控制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已学的如机械、自控等课程具备感性认识,并学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用理论为工程服务。
同时,掌握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控制方式及基本研究方法,为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机电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分为课堂教学与实验训练两部分。
课堂教学要求:1、了解机器人发展历史,研究进展、机器人的应用情况。
2、熟悉机器人控制理论,机器人的感知和智能理论和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
3、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定义、特点、结构、分类、机器人自由度,坐标系统的定义;掌握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
4、重点掌握齐次坐标连续变换、连杆坐标系,运动学方程求解,机器人雅克比公式和直流伺服电机进行机器人手腕位置控制。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了解机器人的发展与定义、分类与组成,以及机器人学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2、机器人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刚体的位姿描述方法和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重点掌握齐次坐标连续变换、连杆坐标系,运动学方程求解。
3、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技术:掌握了解机器人的轨迹控制、力控制的方式方法。
4、机器人传感器技术及驱动技术:掌握常用传感器分类和各种传感器的特点,掌握各种机器人各种驱动技术的特点。
5、机器人系统设计:掌握一般工业机器人的系统设计方法。
四、实践环节实验:1、4自由度串联关节型机器人结构设计实验2、4自由度串联关节型机器人结构设计实验3、机器人虚拟装配实验4、机器人运动学仿真实验5、机器人动力学控制仿真实验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20题。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其应用没章思考题练习题参考答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其应用》(戴凤智,乔栋主编)的每章思考与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第1章工业机器人概述1.机器人系统由哪四部分组成?答:(教材第2页)机器人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机械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感知系统。
2.工业机器人有哪些基本特点?答:(教材第3页)工业机器人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可编程、拟人化、通用性。
3.工业机器人的传感部分有哪些子系统组成?答:(教材第12页)机器人的传感部分相当于人类的五官,机器人可以通过传感部分来感觉自身和外部环境状况,帮助机器人工作更加精确。
工业机器人的传感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子系统:感受(传感)系统、机器人与环境交互系统。
4.工业机器人的机械部分有哪些子系统组成?答:(教材第11页)机械部分是机器人的硬件组成,也称为机器人的本体。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子系统: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
5.工业机器人的控制部分有哪些子系统组成?答:(教材第11页)控制部分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可以直接或者通过人工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部分分为两个子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系统。
6.工业机器人一般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答:(教材第12页)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指标是机器人生产厂商在产品供货时所提供的技术数据,反映了机器人的适用范围和工作性能,是选择机器人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包括:自由度、工作精度、工作范围、额定负载、最大工作速度等。
7.工业机器人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教材第14页)工业机器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1)按机械结构可以分为串联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
(2)按机器人的机构特性可以分为直角坐标机器人、柱面坐标机器人、球面坐标机器人、多关节坐标机器人。
(3)按程序输入方式可以分为编程输入型机器人、示教输入型机器人。
第2章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和驱动系统1.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有哪三部分组成?答:(教材第22页)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由手部、手臂、基座三部分组成。
《机器人控制技术》课件
机器人控制技术是机器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各种复杂动作和任务。机器人控制技术具有高效性、精确性、可靠性和自主性等特点,能够提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和精度,降低故障率,增强机器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详细描述
总结词:机器人控制技术经历了从传统控制方式到现代智能控制方式的转变,其发展历程包括手动控制、程序控制、离线编程控制、示教再现控制和智能控制等阶段。
总结词
总结词: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康复、航空航天、服务娱乐等领域。详细描述:在工业制造领域,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线、焊接线等场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在医疗康复领域,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精细化的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和康复效果。在航空航天领域,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被用于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空间机器人的姿态控制等,能够提高飞行和操作的稳定性和精度。在服务娱乐领域,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人机交互等,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未来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模块化、标准化和网络化。
总结词
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将越来越智能化,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和决策,提高机器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同时,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将趋向于模块化和标准化,方便实现不同机器人之间的互操作和协同工作。此外,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将实现网络化,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共享,提高机器人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特点
实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和自适应性。实时性是指感知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环境变化;准确性是指感知数据应尽可能精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可靠性是指感知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自适应性是指感知系统应能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
机器人技术概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都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的《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制作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二、 现代机器人
图1-5所示为水下机器人。将机器人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扩散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智能化机器,如仿生机器人、可重构机器人等。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等新名词,这也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出各种各样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其中许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20世纪自动化领域的重大成就,机器人已经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世间万物,人力是第一资源,这是任何其他物质不能替代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像其他许多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一样,机器人也将成为人类的好助手、好朋友。
按机械结构
和串联机器人相比较,并联机器人具有以下特点:
(1) 无累积误差,精度较高;(2) 驱动装置可置于定平台上或接近定平台的位置,这样运动部分重量轻,速度快,动态响应好;(3) 结构紧凑,刚度高,承载能力大;(4) 完全对称的并联机构具有较好的各向同性;(5) 工作空间较小。
《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机器视觉系统集成与应用
1.3 算法检测方案
2 跑道形孔位检测
• 对应跑道形孔位,需要对两边的圆弧进行定位、分别拟合成两个圆,再将两个圆的圆心连 线取中点,得到孔位中心坐标。
• 在此案例中使用圆查找工具,将孔位两侧的圆弧找到,点点测量工具能够直接继承圆查找 的圆心点,在后续工具中选择生成直线中点即可。
➢ 选型思路 ① 视野确定:20mm* 20 mm(视野要比样品大,有充分的冗余空间)。 ② 相机分辨率确定:根据算法精度(最少3个像素)和单像素精度(每个像素最少 0.03mm),横向像素数量至少为:20/0.03*3=2000pixel,选用500万像素工业相机 (2448×2048)。 ③ 工作距离110mm,带入公式(见镜头章节)即可得到最终选择镜头焦距为35mm。
• 使用圆查找功能,找到孔位对应圆并输出 圆心坐标、半径等参数。
1.3 算法检测方案
• 通过在检测图中绘制ROI确定扇环半径。从图中观察圆形孔特征,圆内灰度较外侧低,因 此边缘阈值选择从黑到白选项,为了避免其他干扰点影响,将边缘类型选择最强。以此参 数定位对应圆形孔特征即可。
1.3 算法检测方案
需求描述: 1.定位手机壳耳机孔;
a) 形状:圆形 b) 尺寸:2.5mm、3.5mm、5mm 2.手机壳种类-五类铝合金材质:亮黑、深黑、蓝色、白色、正常色 新增手机壳种类-塑料材质外壳: 镜面反光亮黑色 3.重复定位精度小于0.015mm; 视场范围:17 mm* 11 mm;
1.1 方案背景
3.3 算法检测方案
• 标注文字时需要以行为单位进行标注,每次标注数量不少于11张进行训练,训练参数的选 择与实际检测物相关,此案例中选择兼容性较好的默认参数进行训练。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控制系统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工业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机械臂,到家庭中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再到医疗领域的手术机器人,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而在机器人的众多技术中,机器人控制系统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核心之一,它就像是机器人的“大脑”,指挥着机器人的一举一动。
机器人控制系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复杂的软硬件结合的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和发送指令,以实现机器人的各种动作和功能。
这个系统包括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多个部分,它们协同工作,使得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相应的任务。
传感器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像我们人类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来感知世界一样,机器人也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
常见的传感器有视觉传感器(如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如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力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将环境中的光、声音、距离、力等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然后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控制器是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中枢神经”。
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程序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生成控制指令。
控制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响应速度、精度和稳定性。
目前,常见的控制器有单片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工业计算机等。
不同类型的控制器适用于不同的机器人应用场景,例如单片机常用于小型机器人,而工业计算机则更适合大型、复杂的工业机器人。
执行器则是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肌肉”,它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指令来执行具体的动作。
常见的执行器有电机(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气缸、液压油缸等。
电机通过旋转来带动机器人的关节运动,而气缸和液压油缸则通过伸缩来实现直线运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我们以工业机器人为例。
在工业生产线上,一个机器人需要完成零件的抓取、搬运、装配等任务。
首先,视觉传感器会对零件的位置、形状等进行检测,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器。
四川电大一网一《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形成任务3
1.导电塑料膜电位计位移传感器的阻抗可以达到连续变化。
答案:正确
2.机器人都具备移动功能、执行机构、感觉和智能。
答案:正确
3.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根据测量的信息可以分为三类,接触觉传感器、压力觉传感器和滑动觉传感器。
答案:正确
4.选择步进电机时,首先要保证步进电机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的功率。
答案:正确
5.气压驱动系统的气控信号比电子和光学控制信号要快,可以用在信号传递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答案:错误
6.电位计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绕线电阻的端点和电刷之间的电阻一有改变,就可测量出位移的大小。
答案:正确
7.根据工作原理,触觉传感器可分为二元接触传感器、单模拟量传感器、矩阵传感器。
答案:正确
8.气压驱动系统不污染环境,偶然地或少量地泄漏气体不至于对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
答案:正确
9.接近度传感器、听觉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属于外部传感器。
答案:正确
10.外部传感器的功能就是将这些与环境信息相关的参数采集并输入给机器人。
答案:正确
11.Arduino Mega2560 具有54路I/O口。
答案:正确
12.伺服控制系统由控制器、电机组成。
答案:错误
13.Arduino IDE界面工具栏中只有新建程序(New sketch)、打开程序(Open sketch)、保存程序(Save sketch)。
答案:错误
14.一般工业机器人仅由伺服控制层组成。
第5章 手动操纵工业机器人
5.4 手动移动工业机器人
三、典型坐标系下的手动操作
3.工具坐标系 机器人作业运动轨迹示教完毕后,为防
止末端工具与工件、夹具等发生碰撞, 通常需要将末端工具保持作业姿态而离 开作业结束点,类似这种不改变工具姿 态的操作均可选择在工具坐标系下操作 。其关键操作步骤是:系统上电开机 → 选择直角坐标系 → 移动机器人到作业轨 迹的结束点 → 选择工具坐标系的 X 轴 →
有程序正在运行或者手爪夹持有工件,则要先用示教器上的停止按钮使程序停止运行
并使手爪释放工件,然后再关闭主电源开关。
5.4 手动移动工业机器人
二、移动方式
1.选择运动单元及运动方式 ABB机器人具有线性运动、重定位运动和单轴运动3种运动方式。
(1)线性运动 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从点移动到点时,机器人的运行轨迹为直线,所以称为直线运动 ,也称为线性运动。其特点是焊枪(或工件)姿态保持不变,只是位置改变。
移动机器人到一个安全位置。
5.4 手动移动工业机器人
四、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奇异点
机械手臂进行线性运动模式 (Linear Mode) ,系统并未事先计算好过程中的手臂姿态 (Configuration),倘若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奇异点,则会造成机械手臂卡住或提示错误。
1.机器人系统的启动 在确认机器人工作范围内无人后,合上机器人控制柜上的电源主开关,系统自动检查 硬件。检查完成后若没有发现故障,启动系统。正常启动后,机器人系统通常保持最 后一次关闭电源时的状态,且程序指引位置保持不变,全部数字输出都保持断电以前 的值或者置为系统参数指定的值,原有程序可以立即执行。 2.机器人系统的关闭 关闭机器人系统需要关闭控制柜上的主电源开关。当机器人系统关闭时,所有数字输 出都将被置为0,这会影响到机器人的手爪和外围设备。因此,在关闭机器人系统之 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有人处于工作区域内,以及设备是否运行,以免发生意外。如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uter Control, SCC),用以实现计算量较大的轨迹规划。
两种不同 结构形式的 SCC系统:
① SCC+ 模 拟 调节器 ②SCC+DDC
(直接数字控制 系统)
监督控制系统(SCC)框图
11 机电工程学院
监督控制系统(SCC+DDC)
机器人
机械系统——执行机构 基 座 (固定或移动) 电驱动装置
驱动系统 气压驱动装置 液压驱动装置
控制系统
关节伺服控制器
感知系统
外部传感器
内部传感器
手部
2
腕部
臂部
腰部
处理器
机电工程学院
5.1 控制系统概述 1.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记忆功能: 可存储作业顺序、运动路径、运动方式、运 动速度、与生产工艺有关的信息。 示教功能:可离线编程、在线示教(示教盒、导引示教两种)、 间接示教。 与外围设备联系功能:I/O、通信、网络、同步等接口。 坐标设置功能:关节、绝对、工具、自定义4种坐标系。 人机接口:示教盒、操作面板、显示屏。 传感器接口:位置检测、视觉、触觉、力觉等接口。 位置伺服功能: 可实现机器人多轴联动、运动控制、速 度和加速度控制、动态补偿等功能。 故障诊断、安全保护功能: 系统运行时,可实现实时状 态监视,系统故障状态下的安全保护和故障自诊断。
不平滑的运动容易造成机构的磨损和破坏,甚至可能激发机械手
的振动。
因此规划的任务便是要根据给定的路径点规划出通过这些点的光
滑的运动轨迹。
20 机电工程学院
5.2 工业机器人控制的分类 1. 位置控制方式
(2)连续轨迹(路径) 控制(CP, continuous path control):
机械手末端的运动轨迹是根据任务的需要给定的,但是它也 必须按照一定的采样间隔,通过逆运动学计算,将其变换到 关节空间。 然后,在关节空间中寻找光滑函数来拟合这些离散点。 最后,还有在机器人的计算机内部如何表示轨迹,以及如何 实时地生成轨迹的问题。 典型应用:弧焊、喷漆、切割等场所,要求工业机器人的速 度可控、轨迹光滑、运行平稳(技术指标:轨迹精度、平稳性)。
3 机电工程学院
5.1 控制系统概述 2.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
(1)控制计算机 控制系统的调度指挥机构。一般为微型机、微处理器有 32位、64位等,如奔腾系列CPU以及其他类型CPU。 (2)示教盒 示教机器人的工作轨迹和参数设定, 以及所有人机交互操作, 拥有自己独立的CPU以及存储单元, 与主计算机之间以串行通信方式实 现信息交互。 (3)操作面板 由各种操作按键、状态指示灯构成, 只完成基本功能操作。 (4)硬盘和软盘存储 存储机器人工作程序的外围存储器。 (5)数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 各种状态和控制命令的输入或输出。 (6)打印机接口 记录需要输出的各种信息。 (7)传感器接口 用于信息的自动检测,实现机器人柔顺控制,一般为力 觉、触觉和视觉传感器。 (8)轴控制器 完成机器人各关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控制。 (9)辅助设备控制 用于和机器人配合的辅助设备控制, 如手爪变位器等。 (10)通信接口 实现机器人和其他设备的信息交换,一般有串行接口、并 行接口等。 (11)网络接口 Ethernet接口、Fieldbus接口。
21
机电工程学院
5.2 工业机器人控制的分类 2. 速度控制方式
在位置控制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速度控制: 【例】在CP控制方式下,工业机器人按预定程序指令,控 制运动部件的速度,实现加、减速,以满足运动平稳、定 位准确的要求。
速度与平稳的矛盾:
由于运行工况复 杂 ( 负载多 变 ) 、惯 性 负载大,工业机器人 起动加速、停止前的 减速必须进行控制。
2)离线示教
脱离实际作业环境生成示教数据,不要求机器人实际产生运动, 间接地对机器人进行示教,即离线编程。
直接示教 用实际机器人进行示教 位姿示教 脱离机器人进行示教
8
遥控示教 离线示教 虚拟示教
机电工程学院
5.1 控制系统概述 3. 机器人控制的关键技术与机器人示教
早期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示教再现方式进行,控制 装置由凸轮、挡块、插销板、穿孔纸带、磁鼓、继电器等机 电元器件构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机器人主要使用“微型计算机控 制系统”实现控制功能。
23
机电工程学院
位置和力控制系统结构
具有力反馈的控制系统如下图:
原运动指令 + 坐标 变换 关节伺服 机械手位置 + 变形 环境 位置
机器人本体 反作用 力 策略 新运动指令 坐标变换 传感器
其工作过程为:①机器人开始工作时,机器人手端(或安装在
手臂端部的工具 )按指令要求沿目标轨迹和给定速度运动。② 当手端与环境接触时,安装在机器人上的接触传感器或力传感 器感觉到接触的发生。③机器人控制程序按新的自然约束和人 工约束来执行新的控制策略,即位置与力的混合控制。
4 机电工程学院
机器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5 机电工程学院
5.1 控制系统概述 3. 机器人控制的关键技术与机器人示教 (1)机器人控制的关键技术
开放性模块化的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采用分布式CPU计算机结构,包括机器人控制器(RC)、运动控 制器(MC)、光电隔离I/O控制板、传感器处理板、编程示教盒等。
路径(Path):它是机器人位姿的一定序列。不考虑机器人位姿 路径点 :这个术语包括了所有的中间点以及初始点和最 终点。需要记住的是,虽然通常使用“点”这个术语,但实际上它们
A/D
反多路开关
多路开关
检测元件
生产过程
DDC无法使生产过程处于最优状态。 SCC属于优化控制。
13 机电工程学院
机器人示教过程
14
机电工程学院
PUMA560机器人控制系统
监督控制系统——SCC+DDC
15 机电工程学院
5.1 控制系统概述 4. 工业机器人控制的特点
与传统的自动机械控制没有本质不同,但更复杂,是以 机器人单轴或多轴运动协调为目的。 机器人的控制与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密切相关。 从控制观点看,机器人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冗余多变量非 线性控制系统,同时又是复杂的耦合动态系统。每个控 制任务本身就是一个动力学任务。 在实际研究中,往往把机器人控制系统简化为若干个低 阶子系统来描述。
【例】步行机器人在行走时,足与地面的接触力在不断变化,对腿的 各关节控制是一个典型且严格的位置和力混合控制问题。 腿在支撑状态时,由于机体的运动,支撑点与步行机器人重心间 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导致足与地面接触力的不断变化,同时要对 各关节的位置进行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位置控制与力控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力控制是 在正确的位置控制基础上进一步的控制内容。
对机器人的示教——定义
在机器人代替人作业时,必须预先对机器人发出指示, 规定机器人进行应该完成的动作和作业的具体内容,此过程 又称为对机器人的编程。
让机器人实现指定动作,必须赋予它各种信息:
①机器人动作顺序的信息及外围设备的协调信息; ②与机器人工作时的附加条件信息;
(与机器人具体作业任务及相关工艺要求有关)
按控制系统对工作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分类:
①程序控制系统;②适应性控制系统;③人工智能控 制系统。
按同时控制机器人数目多少分类:
①单控系统;②群控系统。
按运动控制方式的不同分类:
①位置控制;②速度控制;③力控制(包括位置与力的 混合控制)。
18
机电工程学院
5.2 工业机器人控制的分类
19
机电工程学院
模块化与层次化的控制器软件系统
基于实时操作系统(RTOS),多任务、分层和模块化结构设计。
机器人的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技术
通过各种信息,对机器人故障进行诊断及维护,以保证机器人 的安全性。
网络化机器人控制器技术
由单台机器人工作站向机器人生产线发展,机器人联网技术。
6
机电工程学院
5.1 控制系统概述 3. 机器人控制的关键技术与机器人示教 (2)机器人示教
v/(m/s)
机器人行程的速度-时间曲线
起动加速 阶段
快速运动 阶段
减速定位 阶段
t/s
22
机电工程学院
5.2 工业机器人控制的分类 3. 力(力矩)控制方式
机器人手部与环境或作业对象表面接触,除了要求准确定 位外,还要求使用适度的力(力矩)进行工作。 机器人的力控制是对位置控制的补充,一般与位置控制融 合在一起形成位置和力的混合控制。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第5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电工程学院
/
1
机电工程学院
5.1 控制系统概述 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的大脑,决定机器人功能和性能的主要因素。 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的主要任务:控制它在工作空间中的 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操作顺序、动作的时间等。
工作原理:实际是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上一级为SCC, 下一级为DDC。采集数据经AI、DI送DDC的同时也送SCC。 SCC 根据采集的数据,经过计算后获得最佳设定值传送给 DDC 。 DDC 对设定值和测量值进行比较,比较后的结果经 AO、DO送出,对系统进行控制。 系统要求:
① SCC 级数据 处 理能 力强, 存 储容量大; ② DDC 级 则 需 要实 时性好 、 可 靠性 高和环 境 适应性好。
5.2 工业机器人控制的分类 1. 位置控制方式
(1)点位控制(PTP, point to Point contro1):
通常只给出机械手末端的起点和终点,有时也给出一些中 间经过点,所有这些点统称为路径点。 应注意这里所说的“点”不仅包括机械手末端的位置,而 且包括姿态(方位),因此描述一个点通常需要 6 个量。 通常希望机械手末端的运动是光滑的,即它具有连续的一 阶导数,有时甚至要求具有连续的二阶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