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合集下载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报告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简单的输入输出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2班王莹0411402011,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了解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的内在关系。

(2)掌握对各种数值型数据的正确输入方法。

(3)学会使用C语言的有关算数运算符,移机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4)学会编写和运行简单的应用程序。

(5)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2,实验内容和步骤(1)输入并运行教材第3章第4题给出的程序。

○1运行以上程序,分析为什么会输出这些信息。

因为第6行是将c1,c2按%c的格式输出,97是字符a的AS CⅡ代码,98是字符b的AS CⅡ代码。

第7行是将c1,c2按5d的格式输出,所以输出两个十进制整数。

○2如果将程序第4,5行改为c1=197;c2=198;运行时会输出由于Visual C++6.0字符型数据是作为signed char类型处理,它存字符的有效范围为0~127,超出此范围的处理方法,不痛的系统得到的结果不痛,因而用“%d”格式输出,结果是不可预期的。

用“%d”格式输出时,输出c1=-59,c2=-58.这是按补码形式输出的,内存字节中第1位为1时,作为负数。

59和197之和等于256,58与198之和也等于256.○3如果将程序第3行改为int c1,c2;运行时会输出因为97和98在int类型的有效范围。

(2)输入第3章第5题得程序。

即:用下面的scanf函数输入数据,使a=3,b=7,x=8.5,y=71.82,c1=’A’,c2=’a’。

运行时分别按一下方式输入数据,观察输出结果,分析原因。

1,a=3,b=7,x=8.5,y=71.82,A,a↙2,a=3 b=7 x=8.5 y=71.82 A a↙3,a=3 b=7 8.5 71.82 A a↙4,a=3 b=7 8.5 71.82Aa↙5,3 7 8.5 71.82Aa↙6,a=3 b=7↙8.571.82↙A↙a↙7,a=3 b=7↙8.571.82↙Aa↙8,a=3 b=7↙8.671.82Aa↙12345678(3)输入以下程序○1编译和运行程序,注意i,j,m,n各变量的值。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报告
答:当输入信号固定时,接入旁路电容使得放大倍数增大。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入信号的频率越高,旁路电容应该越小,输入信号频率越低,旁路电容应该越大。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自行加页.
2.300
(3)保持Rc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RL,在改变RL数值情况下测量并计算,结果填表2.3。
表2.3负载对电压增益的影响
给定参数
实测
实测计算
估算
RL
Vin(mV)
Vout(V)
Au
Au
100K
5.0
11.5m
2.3
2.26
2.2K
5.0
10.9m
2.18
2.0
5.1K
5.0
3.39m
0.678
答:1)静态工作点受所选三极管以及R1,R2,RC,RE,滑动变阻器的影响,除滑动变阻器外值都确定,所以主要受滑动变阻器的影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Ve处在1.9~2.2之间,使得电路处在静态工作点,起放大电路作用。
(2)电压放大倍数与所选三极管和输出电阻(R4,R5,R6)有关。输出电阻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出电阻越小,电压放大倍数越小,对输出波形影响较小。
三、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原理
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其电压增益为:
若发射极Re加入旁路电容,电压增益变为:
3、实验步骤
1.基本电路
按所给电路图进行连接
2.静态分析
设定电路各元件参数,调整滑动变阻器RV2使电路处于放大工作状态(VE=1.9-2.2V左右),通过测量并计算填表2.1。
记录电路各阻值大小:RV2= 30k;R1= 33k;R2= 24k;RE= 2.2k;RC= 5.1k;电源V= +12V。

实验2

实验2

实验四园林树木形态性状变异的调查分析一、实验目的观察园林树木形态性状的变异,学习园林树木形态性状变异的调查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园林树木大多为异花授粉植物,基因杂合程度高,其孢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及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从而形成配子的种类非常丰富。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使其自由授粉后代性状变异广泛,为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三、实验材料五角枫四、用具和试剂标签、种子袋、量角器、高枝剪、梯子等。

五、实验步骤1 踏查及五角枫编号:在试验基地踏查观察五角枫叶片及翅果的变异情况,随机选取30株五角枫并编号,绘出各株位置图。

2 采集翅果和叶片:在每株树冠各个方向选取健康枝条,在枝条的中部采集正常叶片,每株树采集30片叶片;同时采集正常翅果,每株树采集30对翅果(每对不要分开,下面需要测角度),翅果和叶片分单株装袋(每袋挂标签)带回实验室。

3 形态性状测量:把采集回来的叶片和翅果分摊于实验台上,分别测量以下指标并记录:(1)叶基角(用量角器测基角,参见下图)表1 叶基角(2)翅长与种长比(测量翅长和种长,参见下图,计算种翅比)4 性状变异分析:(1)叶基角方差分析:用excel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分析株间和株内变异显著性,均值及变异幅度。

(2)种翅比方差分析:用excel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分析株间和株内变异显著性,均值及变异幅度。

(3)叶基角与种翅比两性状的相关分析:用excel进行两性状的相关系数计算。

作业:1、原始数据,提交excel电子版。

2、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报告。

附:excel分析。

实验2截图及结果

实验2截图及结果

要求:输入示例程序1:示例程序1计算数据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0.00e+000 + 1.00e+001i -6.12e-017 1.00e+001 0.00e+000 - 1.00e+001i -6.12e-017 1.00e+001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2.50e+000 + 9.68e+000i 2.50e-001 1.00e+001 -2.50e+000 - 9.68e+000i 2.50e-001 1.00e+001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5.00e+000 + 8.66e+000i 5.00e-001 1.00e+001 -5.00e+000 - 8.66e+000i 5.00e-001 1.00e+001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7.50e+000 + 6.61e+000i 7.50e-001 1.00e+001 -7.50e+000 - 6.61e+000i 7.50e-001 1.00e+001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1.00e+001 1.00e+000 1.00e+001 -1.00e+001 1.00e+000 1.00e+001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5.00e+000 1.00e+000 5.00e+000 -2.00e+001 1.00e+000 2.00e+001要求:输入示例程序2:要求:<2>求系统G(s)=10/(s2+2s+10)的特征根、闭环极点和单位阶跃响应。

分别改变系统阻尼比和自振角频率,观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变化规律。

程序:num=10; i=0;for sigma=0: 0.25: 1.25den=[1 2*sigma*sqrt(10) 10];damp(den)sys=tf(num, den);i=i+1;step(sys,2)hold onendgridhold offtitle('阻尼比不同时阶跃响应曲线')lab1='ζ=0'; text(0.3,0.9,lab1),lab2='ζ=0.25'; text(0.3,1.5,lab2),lab3='ζ=0.5'; text(0.3,1.2,lab3),lab4='ζ=0.75'; text(0.3,1.05,lab4),lab5='ζ=1'; text(0.35,0.9,lab5),lab6='ζ=1.25'; text(0.35,0.8,lab6)程序图像:程序计算数据: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0.00e+000 + 3.16e+000i -6.12e-017 3.16e+000 0.00e+000 - 3.16e+000i -6.12e-017 3.16e+000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7.91e-001 + 3.06e+000i 2.50e-001 3.16e+000-7.91e-001 - 3.06e+000i 2.50e-001 3.16e+000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1.58e+000 + 2.74e+000i 5.00e-001 3.16e+000 -1.58e+000 - 2.74e+000i 5.00e-001 3.16e+000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2.37e+000 + 2.09e+000i 7.50e-001 3.16e+000 -2.37e+000 - 2.09e+000i 7.50e-001 3.16e+000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3.16e+000 1.00e+000 3.16e+000-3.16e+000 1.00e+000 3.16e+000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1.58e+000 1.00e+000 1.58e+000-6.32e+000 1.00e+000 6.32e+000要求:<3>已知系统结构如图,使用梅森公式和SIMULINK结构图模型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实验2-1-答案

实验2-1-答案

白盒测试用例练习
1.为以下所示的程序段设计一组测试用例,要求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流程图.
void DoWork (int x,int y,int z)
{
int k=0,j=0;
if ( (x〉3)&&(z<10))
{ k=x*y-1;
j=sqrt(k);//语句块1
}
if ((x==4)||(y>5))
{
j=x*y+10;
}//语句块2
j=j%3; //语句块3

由这个流程图可以看出,该程序模块有4条不同的路径:
P1:(a-c—e)P2:(a-c-d)
P3:(a—b-e)P4:(a—b—d)
将里面的判定条件和过程记录如下:
判定条件M={x〉3 and z<10}
判定条件N={x=4 or y〉5}
1、语句覆盖
2、判定覆盖
也可以让测试用例测试路径P2和P3.相应的两组输入数据如下:
3、条件覆盖
对于M:x>3取真时T1,取假时F1;
z〈10取真时T2,取假时F2;
对于N:x=4取真时T3,取假时F3;
y>5取真时T4,取假时F4。

条件:x〉3,z〈10,x=4,y>5
条件:x〈=3,z>=10,x!=4,y〈=5
5、组合覆盖
条件组合
1)x>3,z〈10 2)x>3,z〉=10
3) x〈=3,z<10 4)x〈=3,z〉=10
5)x=4,y〉5 6)x=4,y<=5
6。

实验二 实验报告表(1)

实验二 实验报告表(1)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1120172270 姓名刘江班级:02041703 实验时间:2017年10月16日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并负数只考虑原码;②实数用4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4 二进制算术运算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5溢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6浮点数的小数点浮动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考表2-7 表示浮点数的二进制串中阶码位数改变实验记录表。

实验二 答案

实验二  答案

实验2 线性规划问题及对偶问题求解实验内容与答案提示:灵敏度分析设置方式:先在lingo菜单options里面设置general solver 的dual computation里面加上ranges然后在lingo菜单里面选range就行了注意lingo只能对线性的模型做灵敏度分析题1 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美佳公司计划制造 I、II 两种家电产品。

已知各制造一件时分别占用设备 A、B 的台时、调试时间、调试工序每天可用于这种家电的能力、各售出一件时的获利情况,如表 1-1 所示。

1.问该公司应制造两种家电各多少件,使其获取的利润最大。

max=2*x1+1*x2;5*x2<=15;6*x1+2*x2<=24;x1+x2<=5;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8.5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2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X1 3.500000 0.000000X2 1.5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8.500000 1.0000002 7.500000 0.0000003 0.000000 0.25000004 0.000000 0.50000002. 如果资源出租,资源出租的最低价格至少是多少(即每种资源的影子价格是多少)。

min=15*y1+24*y2+5*y3;6*y2+y3>=2;5*y1+2*y2+y3>=1;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8.5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3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Y1 0.000000 7.500000Y2 0.2500000 0.000000Y3 0.50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8.500000 -1.0000002 0.000000 -3.5000003 0.000000 -1.5000003.若家电 I 的利润不变,家电 II 的利润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则该公司的最优生产计划将不发生变化。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报告

PAM和PCM编译码器系统一、实验目的1.观察了解PAM信号形成的过程;验证抽样定理;了解混叠效应形成的原因;2.验证PCM编译码原理;熟悉PCM抽样时钟、编码数据和输入/输出时钟之间的关系;了解PCM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PAM编译码器系统1.1自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1)准备工作;(2)PAM脉冲抽样序列观察;(3)PAM脉冲抽样序列重建信号观测。

1.2平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1)准备工作;(2)PAM平顶抽样序列观察;(3)平顶抽样重建信号观测.1.3信号混叠观测(1)准备工作(2)用示波器观测重建信号输出的波形。

2.PCM编译码器系统2.1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的观察;(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2.2用示波器同时观察抽样时钟信号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同步,分析掌握PCM编码输数据和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2.3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定性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延时.2.4PCM频率响应测量: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观察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观测输出信号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2.5PCM动态范围测量:将测试信号频率固定在1000Hz,改变测试信号电平,定性观测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的质量。

三、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PAM编译码器系统(1)观察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上图中上方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可见抽样序列和正弦波信号基本同步。

(2)观测得到的重建信号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如上图所示,得到的重建信号也为正弦波,波形并没有失真。

(3)平顶抽样的脉冲序列如下所示:上图中上方的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PAM平顶抽样序列.(4)平顶抽样的重建信号波形:可见正弦波经过平顶抽样,最终重建的信号仍为正弦波。

实验二

实验二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n为横坐标,1 为纵坐标,在图乙给出的坐标纸上 画出 1 -n图象。
k k
(3)图乙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 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 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_____N/m;该弹 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
答案:25.85 0.98
弹簧原长
热点三
实验原理的改进、实验器材的创新
【典例3】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 中,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 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其伸长量通过刻度尺测得,某
同学的实验数据列于表中。
伸长量x /(×10-2m) 弹力F/N
2.00 1.50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考纲解读】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 1.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 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
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
所以其测量工具为螺旋测微器。(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
作出F-x图象如图所示。
(4)由图象求出k值,将有关数据代入公式Y= ,解得 Y=5×106Pa。 答案:(1)D (2)毫米刻度尺 螺旋测微器
kl S
(3)图见解析 (4)5×106Pa
【反思归纳】实验数据处理的三种方法 1.图象法:根据测量数据,在建好直角坐标系的坐标 纸上描点,以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的伸长量x为 横轴,根据描点的情况,作出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大学实验 2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参考题

大学实验 2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参考题

实验 2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1.从CH1 通道输入1V、1KHz 正弦波,如何操作显示该信号波形?提示:(1)按下按钮”A”使示波器处在显示波形工作方式(扫描方式);(2)选择并打开通道(如CH1 或CH2);(3)调节相应通道的偏转因数(VOLTS/DIY)和水平扫描速率(TIME/DIV),使显示波形大小适中(一般要显示2-5 个周期,峰峰幅度4—5 格);(4)调节触发同步(按“Source”按钮选择相应通道(如CH1 或CH2)或“VERT”信号作触发源、调节“TRIGLEVER”旋钮选择适当的触发电平)使波形稳定显示;(5)波形显示不清时,还要调节亮度(INTEN)和聚焦(FOCUS)等旋钮。

2.当波形水平游动时,如何调节使波形稳定?提示:这时示波器触发同步没调好,应选好触发源SOURCE(用相应的通道信号或VERT 信号做触发源)和调节适当的触发电平TRIG LEVEL。

3.如何测量波形的幅度与周期?提示:(1)间距测量法(P.33);(2)光标测量法。

4.调节什么旋纽使李萨如图稳定?提示:调节信号源的频率调节旋钮,使两通道输入信号频率比为整数比。

(有关“触发同步”调节按(旋)钮在示波器“x -y”工作方式下是不起作用的)5.当示波器出现下面不良波形时,请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使波形正常。

(1)波形幅度超出屏幕:①;(2)波形幅度太小:②;(3)波形太密:④;(4)亮点,不显示波形:⑤。

可选答案:①调大“偏转因数(VOLTS/DIV)”;②调小“偏转因数”;③调大“扫描速率(TIME/DIV)”;④调小“扫描速率”;⑤水平显示置“A”(常规)方式;⑥水平显示置“X-Y”方式。

提示:(1)示波器屏幕就是一张作图纸,显示的波形大小与纵横坐标轴分度有关;(2)只有一个亮点,说明示波器没有水平扫描电压(锯齿波电压),即示波器不在“常规扫描(A)工作方式”。

6.观察李萨如图时,要改变图形的垂直大小,应调节CH2 通道的“偏转因数(VOLTS/DIV)”;要改变图形的水平大小,应调节CH1 通道的“偏转因数(VOLTS/DIV)”;要改变图形的垂直位置,应调节CH2 通道的“垂直位移(POSITION)”。

实验二 运算器实验

实验二  运算器实验

表2-4 最低进位Cin控制信号SCI SCI 0 0 1 1 0 1 0 1 Cin 0 1 C TCLK2 方波 典型指令 ADD、DEC INC、SUB ADC、SBB 本实验中不使用
表2-5 移位状态控制信号SSH SSH 0 0 1 1 0 1 0 1 左移 RAM0 0 C Q3 * Q0 * * F3 * 右移 RAM3 0 C CY F3⊕OV Q3 * * RAM0 RAM0 说明 补 0(逻辑左右移) 带进位移(循环移位) 带 Q 同时移位(乘除时) 补码右移
实验原理
图 2-1
Am2901 的数据通路
1、运算器数据通路
TEC-XP 教学机的运算器主要采用 4 片 Am2901 芯片级联组成,每片 Am2901 芯片实现 4 位运算,4 片芯片级联成 16 位的运算器。 Am2901 芯片的组成包括:1 个 4 位的算术逻辑单元 ALU、16 个 4 位的通用寄存器、1 个 4 位的乘商寄存器 Q 和若干个多路选择开关。Am2901 的数据通路如图 2-1 所示。 (1)算术逻辑单元 ALU ALU 有两个数据输入端 R 和 S。 R 端的数据来源有三个——寄存器 A、 数据线 D、 数值 0; S 端的数据来源有四个——寄存器 A、寄存器 B、乘商寄存器 Q、数值 0。在 RS 的各种组合 中除去没有意义的和重复的,只有 8 种有效的组合。ALU 的数据来源由控制信号 I2I1I0 决 定,其控制方式如表 2-1 所示。 ALU 可完成两个操作数的加、减、与、或、异或等多种操作,操作类型的控制有控制信 号 I5I4I3 决定,其控制方式如表 2-2 所示。ALU 若要实现乘除等其他运算,可使用串行算法 来完成。 ALU 的输出结果可保存到通用寄存器、乘商寄存器 Q,并且可以将其值乘除 2 之后再保 存,该过程控制由 I8I7I6 和 SSH 控制,其控制方式如表 2-3、表 2-5 所示。 ALU 根据其运算的结果会产生 4 个标志位——符号标志位 F3、零标志位 F=0、溢出标志 位 OVR 和进位标志位 Cn+4。ALU 运算后标志位设置可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其设置控制由 SST 控制信号决定,其控制方式如表 2-6 所示。 (2)通用寄存器组 Am2901 中的通用寄存器组是由 16 个寄存器构成, 具有双端口读写电路。 可以通过 A 口、 B 口输入的地址(4 位地址)选择寄存器,将其值送入 A、B 锁存器。其中 A 口地址指定的寄 存器是只读的,B 口地址指定的寄存器是可读写的。 A、 B 锁存器可作为 ALU 的输入数据, ALU 输出的结果值也可以保存到 B 口指定的寄存器 中,而且在写寄存器时,可以通过通用寄存器组入口处的三选一多路开关,选择写入 ALU 结果值,或其左移(乘 2) 、右移(除 2)之后的结果。 (3)乘商寄存器 乘商寄存器 Q 是为配合 ALU 的乘除运算而设置的。该寄存器输入端有三选一多路开关, 可选择 ALU 输出结果、 或乘商寄存器 Q 本身的内容作为其输入数据, 同时还可以将这两个输 入值左移(乘 2) 、右移(除 2)之后,再送入 Q 中。 (4)最低进位信号 Cin Am2901 的基本运算是加法电路, 其减法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对减数求补而完成的。 因此, 在 ALU 运算时, 应使用 SCI 控制位设置最低进位信号 Cin 的状态, 具体控制方式见表 2-4。

实验2 (3)

实验2 (3)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
实验报告(C语言程序设计)姓名:戚晓龙学号:
main( )
{ ;//变量的定义
printf(“请输入一个字符:”);
scanf(“%c”,&a);
b=(int)a;
printf(“\n\n%c的ASCⅡ码为%d\n”,a,b);
}
2、输出任意一个十进制数对应的八进制,十六进制数。

#include<stdio.h>
main( )
{ int a;
scanf(“%d”, );
printf(“\n%d(10) ,%o(8), %x(16)\n”,a,a,a);
}
(三)调试程序
要求:调试运行下列程序是否正确,若有错,写出错在何处?填写正确的运行结果。

1.行号 #include <stdio.h>
1 main( )
2 { int u=v=89;
3 printf(“u=%d,v=%d\n”,u,v);
4 }
错错误在行
应改为:
调试正确后
输出结果:
的运行结果
四、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
详细记录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记录实验的结果(或截图,以供教师审阅。

)。

1
2
3
4
5
6
7
五、总结。

实验2-伯努利实验

实验2-伯努利实验

实验二 伯努利实验一、实验目的流动流体所具有的总能量是由各种形式的能量所组成,并且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又相互转换。

当流量在导管内作定常流动时,在导管的各截面之间的各种形式机械能的变化规律,可由机械能衡算基本方程来表达。

这些规律对于解决流体流动过程的管路计算、流体压强、流速与流量的测量,以及流体输送等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一种称之为伯努利试验仪的简单装置,实验观察不可压缩流体在导管内流动时的各种形式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现象并验证机械能衡算方程(伯努利方程)。

通过实验加深对流体流动过程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l 、不可压缩的流体在导管中作稳定流动,系统与环境又无功的交换,若以单位质量流体为衡算基准,其机械能守恒方程式为:∑+++=++fhp u g z p u g z ρρ2222121122(1)式中,u l 、u 2 ——分别为液体管道上游的某截面和下游某截面处的流速,m·s -1;P 1、P 2 ——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处的压强,Pa ;z l 、z 2 ——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中心至基准水平的垂直距离,m ; ρ ——流体密度,Kg·m -3;∑h f ——流体两截面之间消耗的能量,J·Kg -1。

若以单位重量为衡算基准,机械能守恒方程式又可以表达为:∑+++=++fHgp gu z gp gu z ρρ2222121122 m 液柱(2)式中,z l 、z 2 ——液体的位压头,m 液柱;∑H f ——流动系统内因阻力造成的压头损失,m 液柱。

2、理想流体在管内稳定流动,若无外加能量和损失,则可得到:ρρ2222121122p u g z p u g z ++=++(3)式(3)表示1kg 理想流体在各截面上所具有的总机械能相等,但各截面上每一种形式的机械能并不一定相等,但各种形式的机械能之和为常数,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二夫兰克-赫兹实验预备知识今天的物理学的重要特征是描述物理现象的许多量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说,这些量不能取任意的连续值,而仅限于一些分立的值。

最普通的例子是电磁辐射的强度、原子系统的能量和电荷。

从下面四个实验中可得出这种量子化的有力证明:1.夫兰克-赫兹实验。

利用加速的电子与原子的非弹性碰撞将原子由低能态激发到高能态,直接证明了原子内部能量的不连续性,证实了原子分立能级的存在,并提供一种测量激发电位的方法。

2.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量子概念的正确性。

在光电效应中被释放的电子从辐射场吸收能量hυ(h是普朗克常数),它联系着微观世界普遍存在的波粒二象性,揭示能量交换量子化的规律。

3.密立根油滴实验。

通过对微小油滴所带电荷的测量,证实油滴电荷是最小单位电荷(电子电荷)的整数倍,由此直观而准确地测量了电子电荷e。

以上这些实验在物理学史上是很著名的,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安排这些实验的目的,除加深对原子物理和量子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外,还为了掌握实验中使用的方法,以及测量微电流的仪器与技术。

4.氢原子光谱。

光谱线系的规律与原子结构有内在的联系。

原子光谱的研究对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发展起过很大作用,特别是氢原子光谱,它是最简单、最典型的一种光谱,研究得最早、最透彻。

对原子光谱的分析有力地证实了原子中分立能级的存在。

给玻尔原子结构的理论有力的支持。

人们正是通过原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发射和吸收光谱来研究原子能级结构,进而认识原子内部的各种相互作用和运动。

在夫兰克-赫兹实验和光电效应实验中都涉及到微电流的测量。

我们用微电流测试仪(又称微电流测量放大器)来测量微电流。

微电流测试仪的基本原理如图2.0-1所示。

图中HOP为理想运算放大器,Rs为取样电阻,U0为输出电压,Ii为输入电流(即被测电流),它与输出电压的关系为U0=-IiRs即被测电流Ii与输出电压成正比。

根据此式即可通过测U0而测出电流。

测量不同量级的微电流对于选择运算放大器、取样电阻以及安装技术有不同的要求。

实验2: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实验2: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报告姓名:李进学号:10130560118 实验时间:2015.4.6班级:教育康复学1班成绩:________ 指导老师:_赵航_ [实验名称] 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SPSS操作[实验目的]1.复习巩固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应用。

2.掌握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SPSS操作。

3.正确分析两因素混合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实验:不同性质音乐对儿童的心率影响研究。

不同的音乐性质作为被试内变量,包括正性、中性和负性三个水平;将被试性别作为被试间变量,包括男,女两个水平;将被试的心率因变量。

原始数据表如下:(1)要分析男女儿童聆听不同性质的音乐,其心率是否存在差异,应该采用哪种实验设计?并将数据处理为相应的数据结构,输入到SPSS中,并定义好变量。

数据文件以.sav格式保存,命名为“两因素混合实验数据”(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得出其描述性统计(均值、标准差、被试数),并说明方差是否齐性;b.指出其主效应是否显著,并进行多重比较;c.交互效应是否显著?如显著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并进行多重比较。

d.生成折线图。

将所有操作步骤填在[实验步骤]里,所有的图表及文字说明填在[实验结果]里。

(1)答:应该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第一步:定义变量,输入数据。

定义四个变量名,即:性别、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

对性别赋值时,分别设定1=“男”。

2=“女”。

第二步:选择统计模块。

Analyze →General Linear Model→ Repeated Measures第三步:在定义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 Factor Name)的方框中,设置被试内变量音乐性质,在定义水平数(Number of Level)的对话框里输入3,按添加(Add)钮。

第四步:按定义键(Define),进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主对话框。

将定义的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都键入到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s Variables)框中,将性别键入到被试间因素(Between-Subjects Factors)的方框中。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
学号姓名班级:
实验时间:年月日
示;②实数用4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用移码表示。

实验报告表2-2-1其他进制数据转化为二进制数据实验记录表
注意:表格中至少两组数据,一组为整数,一组为实数。

实验报告表2-2-2二进制数据转化为其他进制数据实验记录表
注意:表格中至少两组数据,一组为整数,一组为实数。

实验报告表2-4 二进制算术运算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5溢出实验记录表
注意:提交之前WORD文件名改为:2-学号姓名。

实验2-动态白盒测试

实验2-动态白盒测试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课程:软件测试技术任课教师:代飞实验指导教师(签名):姓名:赵宇学号:20101120128 专业:软件工程日期:2012年11月23 成绩:实验二动态白盒测试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静态白盒测试与动态白盒测试的相关概念;(2)熟练掌握白盒测试相关测试技术;(3)能够熟练应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组合覆盖、路径覆盖等相关技术进行白盒测试用例设计。

二、实验内容1.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main(){float a,b,c,x1,x2,mid;scanf("%f,%f,%f",&a,&b,&c);if(a!=0){mid=b*b-4*a*c;if(mid>0){ x1=(-b+sqrt(mid))/(2*a);x2=(-b-sqrt(mid))/(2*a);printf("two real roots\n");}else{ if (mid==0){ x1=-b/2*a;printf("one real root\n");}else{ x1=-b/(2*a);x2=sqrt(-mid)/(2*a);printf("two complex roots\n");}}printf("x1=%f,x2=%f\n",x1,x2);}}请分析以上程序,给出控制流图,设计一组测试用例,要求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流程图: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路径覆盖:三、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主要是运用白盒测试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是基于覆盖的测试,其目标是尽可能覆盖程序的逻辑路径,主要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化学实验二:探究性实验

化学实验二: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一、09城八区一模1、(09海淀一模)33.(7分)某课外小组要探究甲烷燃烧的产物。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甲烷不完全燃烧,除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外,还有一氧化碳产生。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可变为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为蓝色固体。

[设计实验]实验室提供的装置和药品有(部分连接装置和发生装置及夹持略)。

(1)利用上图提供装置,组装实验所需的装置(甲烷燃烧的装置略)。

注: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

连接成套装置的顺序为(填序号);小明认为组装后的成套装置还不够合理,还应在装置最后增加点燃的酒精灯,目的为;装置D的作用为(填序号)。

①吸收二氧化碳②防止鉴别过程中的相互干扰(2)填写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实验时,A装置中,部分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固体变为蓝色固体(CuSO4·5H2O),主要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实验结论]甲烷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09西城一模)32.(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未贴标签的Na2CO3、NaOH、Ca(OH)2、稀盐酸四瓶溶液进行鉴别。

老师给他们提供的药品只有紫色石蕊试液,实验仪器只有试管和胶头滴管。

(2)乙组三位同学认为,不用紫色石蕊试液也能鉴别出四种溶液,他们分别选定四种待测溶液中的一种,然后分别取其他三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各自选定的溶液。

三位同学观乙组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 ① 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所滴加的溶液应是 ② 溶液,由此鉴别出了四种溶液。

3、(09西城一模)33.(6分)小牛寒假去东北玩,妈妈给他买了“暖宝宝”取暖贴。

他阅读使用说明后,对它的成分和发热原理产生了兴趣。

小牛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暖宝宝”为什么能发热?【做出猜想】“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 粉氧化(即生锈)的过 程。

实验二 实验报告表

实验二 实验报告表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1120180244姓名黄钰菲实验时间:2018年10月19日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②实数用4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前两行“任意”数范围以实验软件要求为准,后4行数以理论分析为准。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4 二进制算术运算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5溢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6浮点数的小数点浮动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考表2-7 表示浮点数的二进制串中阶码位数改变实验记录表。

实验2: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实验2: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报告姓名:李进学号:10130560118 实验时间:2015.4.6班级:教育康复学1班成绩:________ 指导老师:_赵航_ [实验名称] 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SPSS操作[实验目的]1.复习巩固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应用。

2.掌握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SPSS操作。

3.正确分析两因素混合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实验:不同性质音乐对儿童的心率影响研究。

不同的音乐性质作为被试内变量,包括正性、中性和负性三个水平;将被试性别作为被试间变量,包括男,女两个水平;将被试的心率因变量。

原始数据表如下:(1)要分析男女儿童聆听不同性质的音乐,其心率是否存在差异,应该采用哪种实验设计?并将数据处理为相应的数据结构,输入到SPSS中,并定义好变量。

数据文件以.sav格式保存,命名为“两因素混合实验数据”(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得出其描述性统计(均值、标准差、被试数),并说明方差是否齐性;b.指出其主效应是否显著,并进行多重比较;c.交互效应是否显著?如显著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并进行多重比较。

d.生成折线图。

将所有操作步骤填在[实验步骤]里,所有的图表及文字说明填在[实验结果]里。

(1)答:应该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第一步:定义变量,输入数据。

定义四个变量名,即:性别、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

对性别赋值时,分别设定1=“男”。

2=“女”。

第二步:选择统计模块。

Analyze →General Linear Model→ Repeated Measures第三步:在定义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 Factor Name)的方框中,设置被试内变量音乐性质,在定义水平数(Number of Level)的对话框里输入3,按添加(Add)钮。

第四步:按定义键(Define),进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主对话框。

将定义的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都键入到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s Variables)框中,将性别键入到被试间因素(Between-Subjects Factors)的方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叶肉细 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扁平的 椭球形或球形,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 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可用高倍显微镜 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 2.细胞质流动是活细胞的特征,由于细 胞质基质是无色透明的,可选择随细胞质 基质流动的绿色叶绿体作为标志观察细胞 质的流动。
• ②常用材料 • a.藓类植物:叶薄而小,可将整叶 制片,且叶绿体清晰。 • b.菠菜:选取稍带叶肉细胞的下表 皮,因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叶绿体 大且数量少,而表皮细胞中无叶绿体。
• (2)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材料 • ①选取标准:自由水含量高、细胞质流动 快且含叶绿体的细胞。 • ②常用材料:黑藻幼嫩叶片,含水量高, 叶片小而薄且含叶绿体。
• 【答案】 (一)叶肉 高倍 • (二)(1)藓类的叶 藓类植物的叶子薄而小, 叶片是单层细胞,叶绿体清楚,不需加工 即可进行观察 • (4)低倍镜 转换器 高倍 光圈 细准焦 螺旋 • (三)(1)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 (2)最大的面 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 椭球 体的侧 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 2.实验成功的技巧
• (2)观察细胞质流动
• ②选择参照物:以叶绿体作为观察细胞质 流动的参照物。 • ③选择最佳观察部位:应寻找靠近叶脉部 位的细胞进行观察,因为此处的细胞水分 供应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 3.叶绿体的形态、运动、分布与功能的 关系 • (1)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利于运动。 • (2)叶绿体的运动使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改 变方向,在强光下,以其侧面朝向光源, 避免被强光灼伤;在弱光下,以其正面朝 向光源,以接受充足的光照。 • (3)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均匀,叶肉细 胞中的栅栏组织中叶绿体比海绵组织多, 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 1.(2008年广东)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 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 ) • A.具有双层膜 • B.呈绿色带状 • C.内部有许多基粒 • D.呈绿色椭球形
•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显微结构及叶 绿体的形态特征。具有双层膜和内部有许 多基粒,这属于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只 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在光学显微 镜下只能看到叶绿体的形态。高等植物细 胞的叶绿体一般为球形、椭球形,水绵的 叶绿体为带状。 • 【答案】 D
• 3.(2008年杭州测评)右图所示为黑藻细胞 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 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 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 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
• 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 的方向为顺时针 • 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 的方向为逆时针 • 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 的方向为逆时针 • 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 的方向为顺时针 • 【答案】 B
• 【解析】 A中应向相同方向移动;B中 应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物;D中细胞 质流动的速度与温度等条件有关。 • 【答案】 C
• 5.现有如下材料和器具,欲观察植物细 胞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及光照强弱对叶 绿体分布的影响,请选择最理想的材料完 成实验并回答问题。 • 材料和用具:藓类的小叶、菠菜叶、棉花 叶、玉米叶、200 W灯泡、25 W灯泡、显 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等
• 1.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 2.用高倍镜观察细胞质流动 • 选材:事先在光下20~25 ℃条件下培养 的黑藻 • 制片:取载玻片―→加入清水―→放入一 片嫩叶―→ 盖上盖玻片
• 1.实验材料的选择 • (1)观察叶绿体的材料 • ①选取标准:含叶绿体大且数量相对少, 取材方便、制片简单。
• (3)将三个临时装片分别放在200 W、25 W 的白炽灯和暗处,依次处理5 min、10 min、 10 min。 • (4)观察:先用________观察,找到相应的 细胞,然后转动___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换上________ 镜,调节________使视野亮度适宜,最后 调节________,直到物像清晰。
• 2.(2009年临沂模拟)①、②、③、④、⑤ 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 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 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 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 A.①→②→③→④ B.③→① →② • C.⑤→④→③→② D.④→⑤ →①→② • 【答案】 C
• (三)实验现象: • (1)叶绿体的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________面朝向 光源,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强 光下,叶绿体以其________面朝向光源, 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 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为了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左上 方的一个细胞,在换用高倍镜前应先向右 下方移动装片 • B.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液泡的运动 作为参照物 • C.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视野变 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 D.每个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一致
• (一)实验原理: • 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________细 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 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________显微镜 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高等植物的叶绿体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改变椭 球体的方向,改变其分布。
• (二)实验步骤: • (1)取材:选取最理想的材料________三份。 该材料最理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上述三份材料分别放在载玻片中的清 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