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合集下载

跨湖桥遗址观后感

跨湖桥遗址观后感

跨湖桥遗址观后感
近日,我有幸去参观了跨湖桥遗址,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进入遗址之前,我早已听闻它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然而当我亲眼目睹它的时候,我依然被它的壮丽景色和深刻内涵所震撼。

跨湖桥遗址位于一座壮丽的大湖边,它的规模之大已经不可想象。

据解说员介绍,这个遗址曾经是两个远古文明交流的枢纽,连接着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两片土地之间的交流纽带。

所以,当我站在桥上眺望远处湖面时,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代人民用它来搭建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遗址周围保存完好的建筑群,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们是那个时代的瑰宝,展现着远古文明的繁荣和智慧。

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雕塑艺术,都展示出了当时人们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标准。

更令我惊叹的是,这些建筑群至今仍然保持着较好的保存状态,这充分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努力。

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我不禁思考起这座遗址的意义和价值。

跨湖桥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文明交流的见证,更是人类智慧和努力的见证。

它告诫我们要珍视和保护文明成果,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不断创新和进步。

回想起来,这次参观跨湖桥遗址的经历是一次难得的历史之旅。

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和不朽,也受到了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敬仰。

这是一次让我受益良多的经历,让我更加珍视眼前拥有的一切,并且激励着我要为人类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做链接)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是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

跨湖桥遗址距今约8000-7000年,出土了中国大陆迄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4年12月“跨湖桥文化”正式命名。

2006年5月跨湖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占地83亩,建筑以船为造型,馆舍面积6800平方米,展区由“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厅和遗址保护厅组成,2009年9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积极打造第二课堂活动品牌,制订了第二课堂的活动套餐,包含十项内容:一、参观“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厅;二、参观水下遗址厅;三、参观临时展厅;四、观看跨湖桥文化专题片——穿越八千年的方舟;五、跨湖桥文化知识抢答;六、跨湖桥文化知识寻宝;七、跨湖桥文化“小小讲解员”培训;八、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活动;九、“流动博物馆”巡展进校园;十、跨湖桥文化知识讲座。

凡参与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第二课堂的同学,刷市民卡(第二课堂参观卡)后,每人均可获得精美书签一份,其中1-3项博物馆免费提供讲解服务;4-6项可以任选一项参与;7-8项为寒暑假活动项目;9-10项为博物馆进校园项目,各学校可以预约,安排讲解员为学生提供细致的讲解,同时安排学生观看跨湖桥文化宣传片,加深他们对跨湖桥遗址发掘和跨湖桥文化的了解。

另外还开展了“跨湖桥文化知识问答”活动。

学生们对这一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表现突出的小朋友,还能得到博物馆特制的“小小考古家”和“特约小记者”的纪念勋章,喜受学生欢迎。

博物馆自开馆以来被评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杭州市第二课堂活动基地、杭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萧山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

(讲解预约电话:83869286)。

全国十大考古发布开封州桥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

全国十大考古发布开封州桥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

全国十大考古发布开封州桥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3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

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宣布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现场一、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

遗址因为曾发现两具约100万前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俗称“郧县人”)而闻名,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保护面积50万平方米,分布面积超过190万平方米,发育有五级阶地,主体为第四级基座阶地,阶地上保留的第四纪堆积平均厚度超过8米,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

郧县人3号头骨2023年起,为解决“郧县人”相关学术问题,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活化历史场景创造条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郧阳博物馆、十堰市博物馆等单位,组成多学科交叉的考古团队,对该遗址开展新一轮考古发掘与研究。

2023年5月18日,在距“郧县人”1号头骨发现33年后的同一天,在相距33米远的考古发掘地层壁面上,“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

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保存完好,形态清晰,具有直立人的体质特征。

3号头骨形态基本正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所能提供的性状信息比以前发现的两具头骨更丰富而真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前两具头骨变形的缺憾。

“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后,考古团队制定了科学周密的工作方案,采用最新的田野考古规程和前沿科技手段,多学科联合攻关,对埋藏头骨化石的部位及时进行了扩方发掘。

湘湖文化行·知识竞赛

湘湖文化行·知识竞赛

湘湖文化行知识竞赛主办单位: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一、单项选择题1、湘湖二期景区于年9月14日开园。

A.2008B.2010C.20112、在湘湖二期的湖山广场上有一座大型浮雕,浮雕上展示的四位春秋末期的历史人物是。

A.句践、夫差、文种、西施B.范蠡、文种、句践、郑旦C.西施、范蠡、文种、句践3、编撰于清代的萧山《湘湖水利志》是一部记载湘湖水利及其设施沿革、变化的专著。

其作者是。

A.周易藻B.王宗炎C.毛奇龄4、在湘湖老虎洞山,山中的老虎洞传说是句践卧薪尝胆之处,明代题联“此处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人”。

A.张懋B.魏骥C.刘宗周5、根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分校学生郑苗提供的线索,年10月至12月,省考古所与萧山市文管会组成联合发掘队,对跨湖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

A.1990B.1995C.20006、2001年跨湖桥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送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做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对比年代校正,再次证实跨湖桥遗址年代为距今年。

A.7000-6000B.8000-7000C.9000-80007、跨湖桥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A.2000B.2001C.20028、在跨湖桥遗址第次发掘时,出土了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

A.四B.三C.二9、2006年5月,跨湖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A.四B.五C.六10、2004年12月,在“跨湖桥考古学术研讨新闻发布会暨《跨湖桥》考古报告首发式”上,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向新闻媒体宣布了的命名。

A.跨湖桥遗址B.下孙遗址C.跨湖桥文化11、杭州极地海洋公园(萧山少儿公园)于年10月1日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A.2008B.2009C.201012、最早记载越王城山越王“馈鱼退敌”故事的文献是。

A.[东汉]袁康、吴平的《越绝书》B.[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浙江水注》C.[南朝·陈]夏侯曾先的《会稽地志》13、《新湖夜行》诗的作者是。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第801-900题)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第801-900题)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第801-900题)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第801-900题)801、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下列哪一机关部门审定,OA.文化部B.省级人民政府C.国家文物局正确答案:C802、被列为文保单位的古建筑和园林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A.不改变文物原状B.根据要求可适当作局部改变C.经审批可全面改变正确答案:A803、日本最古老的博物馆是OoA.国立科学博物馆B.东京国立博物馆C.日本艺术院会馆正确答案:B804、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OoA.二十世纪30年代B.二十世纪40年代C.建国初17年正确答案:A805、古代人常用珊瑚做饰品,在清洗珊瑚的时候要避免O清洗剂。

A.酸性B.碱性C.中性正确答案:A806、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曾是哪个朝代的都城O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正确答案:B807、被人们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是OoA.西递B.宏村C.平遥D.华西村正确答案:B808、1964年,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了《威尼斯宪章》,该宪章的主题是,()A.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B.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C.古迹遗址旅游正确答案:A809、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是2009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遗址属于()OA.松泽文化B.跨湖桥文化C.薛家岗文化正确答案:A810、以汉长安城为首都所在地的最后一个朝代是OoA.西魏B.北周C.唐代正确答案:C811、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为完整的是OoA.永陵B.长陵C.昭陵正确答案:C812、下列哪项不是早期智人OoA.大荔人B.丁村人C.长阳人D.河套人正确答案:D81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的审批机关是,OA.文化部B.国家文物局C.省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B814、下列国家不属于西欧的是OoA英国B.荷兰C.希腊D.法国正确答案:C815、下列不属于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的作用OoA.培养和锻炼业务干部B.利于促进馆际间的互助合作和交流经验C.可以是外地观众了解本地特色正确答案:C816、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是在天津发行的OoA.海关大龙邮票B.海关小龙邮票C.大龙邮票正确答案:C817、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在O年被评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萧山跨湖桥遗址的200字观后感

萧山跨湖桥遗址的200字观后感

萧山跨湖桥遗址的200字观后感摘要:一、引言二、跨湖桥遗址的概况三、观后感及对遗址的解读四、遗址的保护与传承五、结语正文:【引言】作为一名历史文化爱好者,我有幸参观了萧山跨湖桥遗址,这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站在遗址前,我不禁感慨万千,为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跨湖桥遗址的概况】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南方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

遗址的核心区域包括水域和陆地两部分,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古代居民的居住遗迹、墓葬、陶器、玉器等遗物。

【观后感及对遗址的解读】站在跨湖桥遗址前,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的生活场景。

那些出土的文物,见证了跨湖桥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遗址的发现,让我们对古代文明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让我们感叹先民的智慧与才干。

跨湖桥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丰富了我们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知。

【遗址的保护与传承】面对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珍惜,更要加强保护与传承。

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对遗址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

同时,要加强遗址的宣传与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展览等形式,让跨湖桥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激发人们对历史的热爱与尊重。

【结语】萧山跨湖桥遗址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悠久的历史变迁,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关爱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跨湖桥文化永放光彩。

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

• 现在,让我们去跨湖桥遗址看看 8000年前的杭州人的生活吧!
1.他们吃什么?
现代杭州人以米饭为主食。考古学家在跨湖桥遗址 发现了种植水稻的遗迹和种植工具骨耜等,这说明 8000年前的跨湖桥先民已经有米饭吃了。不过,8000 年前的跨湖桥先民的食物主要还是打猎来的野生动物 和采集来的植物。在遗址中发现了多种动物的骨头, 有鹿、猪、牛、狗、鹰、鳄等,这些动物骨头上有被 牙齿磨损的痕迹,这说明野生动物是跨湖桥先民的主 食之一。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驯养野猪。专家认为跨湖 桥是中国南方最早养猪的地区。 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许多用泥土烧制成的陶罐、陶钵、 陶釜等这些就是当时人们的餐具。
• 1990年5月,杭州萧山区湘湖村发 现了8000年以前的跨湖桥文化遗 址。作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 古新发现”之一的跨湖桥遗址, 将浙江的文化史向前推进了1000 多年。
遗址概述
• 遗址原有面积数万平方米,已发掘1030平方米。遗址堆积 厚2-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碳14测年距今7000 -8000年。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有机质 文物保存良好。釜、豆、盆、钵、甑、罐为常见的陶器群, 形制别致,彩陶较多,分内彩和外彩两种。发现千余粒栽 培稻谷米,出土7500年前的独木舟,堪称“中华第一舟”。 • 跨湖桥遗址文化内涵不同于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 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出土的栽培稻实物将浙江的栽培稻历 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独木舟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跨 湖桥遗址的发掘是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个突破,对研 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6800多平方米,投资一亿元。博 物馆建筑整体以船为造型,造型形态从发掘的世界上最早 的“独木舟”中获得启发,从平面形态到立体面造型都采 用“舟”形形态组织。仿佛沉湎历史的一叶小舟正欲划向 远方,体现了跨湖桥文化的精髓——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外墙面采用充满历史沧桑感的锈蚀质感的材料,充分展现 8000年文化的厚重和沧桑。 跨湖桥博物馆是浙江省省继 河姆渡、良渚之后的又一家史前遗址博物馆。它的建成开 放,是萧山文博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萧山加强 文化建设、发展文博事业、保护利用文化资源的具体举措, 对于弘扬地方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都将产生积极的推 动作用。 •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于2009年9月28日建成开馆 ,位于浙江 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路978号(近湘湖)。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第201300题)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第201300题)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第201-300题)201、孔夫子的庙宇和墓地位于下面哪一个城市OA.青岛B.潍坊C.泰安D.曲阜正确答案:D202、“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于下列哪个单位,O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B.陕西省考古研究院C.北京大学正确答案:B203、在城市对外交通组织规划中要注意哪些问题,OA.铁路线和车站的布局B.主次干道的设置以及对外与过境公路交通组织C.立交及高架路设置D.交通流量控制正确答案:A,B,C,D204、骨相是古代重要的生产工具,下列哪一个文化出土数量最多()。

A.河姆渡文化B.良渚文化C.马家浜文化正确答案:A205、“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描绘的是()。

A.黄山B.泰山C.庐山正确答案:C206、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为()。

A.14、15、16、17和18窟8.15、16、17、18和19窟C.16、17、18、19和20窟正确答案:C207、科隆主教堂是什么宗教的建筑物,OA.天主教B.基督教C.东正教正确答案:A208、O169号窟壁画上有“建弘元年”(420年)的造像题铭,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开窟纪年题记。

A.云冈石窟B.炳灵寺石窟C.麦积山石窟正确答案:B209、世界遗产标志于1978年9月在()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采纳的。

A.华盛顿B.纽约C.洛杉矶正确答案:A210、为赞美移建美国的苏州园林,某著名女作家撰写了《纽约的苏州园亭》,她是()A.陈香梅B.韩素音C.丁玲正确答案:C211、长城的长度为OA.6300公里B.6000公里C.6800公里D.5500公里正确答案:A212、通常所说的我国的四大名石是指:寿山石、青田石、()和巴林鸡血石。

A.昌化鸡血石B.昌化菊花石C.丹增玉石正确答案:A213、中国古典园林奠基于()。

A.秦汉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正确答案:B214、云冈石窟价值最高的部分是()。

杭州博物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杭州博物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杭州博物馆1. 净慈寺简称净寺,位于南屏山下,954年由吴越国王钱鏐创建。

“西湖十景”之一的(),即指净慈寺傍晚的钟声。

(单选题) (5分)A.寒山暮钟B.凤岭松涛C.蕉石鸣琴2. 我国古代宫廷设有画院,南宋高宗定都杭州后,也不例外。

在南宋画院中,()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多选题) (5分)顾恺之贯休3. 吴山脚下大井巷的()是我国惟一的国家级中药专业博物馆,享有“神奇的科学殿堂,灿烂的医药文化”之誉。

(单选题) (5分)方回春堂 C.万承志堂 D.保和堂4. ()现为湖墅南路南段。

相传旧时夹路栽桃花,春日灿烂似锦,花落如红雨,故得此名。

(单选题) (5分)A.长板巷B.见仁里夹城巷5. 从“一线天”处登飞来峰,可以看见一尊刻于南宋时期的大肚弥勒佛像。

大肚弥勒佛又称(),是根据五代后梁时期奉化契此和尚的形象雕塑的。

(单选题) (5分)A.未来佛白度母 D.韦驮菩萨6. 每年八月十八的钱江潮堪称天下奇景,文人墨客吟咏不绝。

但是潮涌也给钱江两岸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害。

吴越建都杭州,()决定治理钱江潮水,费时三个多月修筑了捍海塘。

(单选题) (5分)赵构 C.钱元瓘 D.苏轼7.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因发现于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300~4300年,属于()文化。

(单选题) (5分)A.旧石器时代B.封建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8. 吴越国的三世五王都信奉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建造。

当时的杭州就有()之称。

(单选题) (5分)A.道教之都B.小印度C.小天竺9. 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宋高宗退位,在今杭州的望仙桥附近大兴土木,建成一座皇宫,颐养天年,称其为()。

(单选题) (5分)A.长乐宫B.未央宫大明宫10.历史上有四大藏书阁,位于杭州孤山的是()。

(单选题)(5分)A文渊阁 B文朔阁文津阁11. 西湖的北里湖、外西湖以()为界分。

中华第一舟

中华第一舟

中华第一舟作者:王心喜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年第08期作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杭州市萧山区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其8000年的历史,成为浙江省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存。

之后,2002年11月份,跨湖桥遗址发掘取得突破性进展,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中华第一舟”和造船作坊惊现世人面前,引起全国乃至世界考古界的轰动。

古船是这样发现的跨湖桥遗址作为独立的文化类型引起国内专家的极大兴趣,为了补充更多的资料,同时也是为了抢救地下文物不受进一步破坏,2002年9月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了对跨湖桥遗址的再次发掘。

考古队曾听说以前当地村民在这一带发现过木船。

1990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杭州分校的一个名叫郑苗的学生就曾向老师报告发现“小船”,但当时没能引起重视。

所以,寻找古船的踪迹就是这次发掘的重要目标之一。

最早发现古船的蛛丝马迹是在11月11日,当时在地下第 9文化层T0512考古探方里,发现了木船的一个角(图一)。

扩大清理后,发现了独木舟的一个凹面,因为早就相信这里有古船,这个发现让现场的考古队员兴奋异常:“我们发现了独木舟!”接下去经过不断发掘,在相临的T0512、T0513和T0412三个探方里都发现了船身。

直到19日上午,在T0513探方里发现独木舟的船头,终于确认这的的确确是独木舟。

这引起了浙江省内考古界的极大关注,省考古学会会长、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毛昭晰闻讯赶来查看。

但是当时船身中段还埋在一个隔梁里,而且船宽度不一,所以还以为这是两条各长2米多的独木舟。

直到21日打掉了隔梁,世界第一古船的真面目才完全地展现在今人面前“中华第一舟”完整再现这艘独木舟保存基本完整,纹路清晰(图二)。

船头朝东北体残长560厘米。

在船舷完好位置所能测量的船体最大内深约 15厘米,考虑到底部顶托两侧下沉的变形因素(可以从弧面的起伏观察到),该位置实际要更深一些‘吃水最深的位置应该在中部,但船体的纵向变形很明显,已失去客观的测量条件。

小学四年级作文国庆见闻——游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小学四年级作文国庆见闻——游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小学四年级作文国庆见闻——游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国庆假期是长见识的最好时期,于是我和家人们一起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参观。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湘湖。

因为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

这个遗址是被一个大学生发现后被考古人员渐渐发掘出来的。

遗址约厚2~3米,距今有7000~8000年的历史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艘古老的独木舟。

我开始还以为那是一。

块破木头,根本无法想象那曾是一条可以载人过河的独木舟。

原来这条独木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独木舟,有近8000年的历史了,是用火焦法制作的。

它出土时还发现了桩架结构、木浆等大量遗物。

跨湖桥人在古湘湖畔生活了千年之久。

他们靠着农业、打渔和采集支撑着他们的生活。

那时候他们已经会使用并制作骨器、石器、木器和陶器,而且做得十分精致。

他们住的房子是使用木头搭个架子,再铺上茅草,并和上泥土加以固定,非常的简易和实用。

这次游览,让我懂得了人们早在7000年以前,就会用自己聪明才智来制作工具、种植稻谷、将野猪驯化成家猪……古人真是聪明啊!小学四年级作文不一样的画卷“啦啦啦”,我开心地哼着小曲,今天我要去旅游啦!我的心情可激动了。

但天公公可不配合我,上一秒还高高兴兴的,这一会儿脸一下子黑了,换来了雨婆婆照看天空。

我望着黑沉沉的天,心想:哎,我本来想开着车窗欣赏风景的,现在计划泡汤了。

但等我上了车,我才知道原来还是有更好玩的事啊。

我看着那起雾的车窗,皎洁地笑了,心血潮来,开始在这不一样的画卷上作画了。

我用嘴巴在车窗上使劲哈气,顿时玻璃就模糊一片了。

我伸出食指,开始画我贪吃的哥哥。

手指在窗上一圈,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就算是哥哥的脑袋了。

再用手一弯,一卷波浪似的头发就成现出来了。

接着一点,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活灵活现了,我又在哥哥的脸上一勾,勾出了他那大大的嘴,然后还给哥哥加上了圆圆的鼻子和大大的扇风耳。

接着我还给哥哥画上了一根冰棍,满足他那目不转眼的眼神。

湖底淤泥中的惊世文明——跨湖桥文化遗址

湖底淤泥中的惊世文明——跨湖桥文化遗址

湖底淤泥中的惊世文明——跨湖桥文化遗址遗址名称:跨湖桥文化遗址发掘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镇湘湖村跨湖桥发现及发掘时间:1990年发现并首掘,2001年进行第二次发掘,此后发掘工作持续至今。

距今历史:7000-8000年考古地位:是浙江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探讨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研究当时整个长江流域的文化格局以及此后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其器物特征不同于长江下游地区已知的各支考古文化,是一支全新的、独立的文化类型。

浙江省跨湖桥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南约4公里,浙江第一大河钱塘江与浦阳江流经这里。

遗址及周围地区是古湘湖,现已大部分淤积,正是这些三四米厚的湖床淤泥有效地保护了下面七八千年的古老文化。

跨湖桥遗址发现以来却受到了“冷落”,直到2004年,跨湖桥文化才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被考古界所确认。

考古发现过程跨湖桥遗址处在旧湘湖湖床的下面,早在20世纪初,湘湖就已经名存实亡。

古湘湖湖底千百年来形成的淤泥,成为制造砖块的优质原料,淤泥保护了跨湖桥文化,也同样使这古老的文化遭受了严重的灾难。

1970年前后的某一天,湘湖村的村民听到一个消息:杭州砖瓦厂要在冷饭滩附近设立一个新的取土点。

消息一传开,湘湖村村民连夜突击,围堤抽水,抢占阵地。

当时冷饭滩一带属于无法正常耕种的沼泽地带,取土的第一步必须围堤抽水。

那一晚,一家新的砖瓦厂诞生了,这就是后来的萧山城厢砖瓦厂,挖土制砖的人们便在不知不觉中蚕食旧湘湖底下的这座文化宝库。

跨湖桥真的是河姆渡的“后辈”?参加跨湖桥遗址发掘的工作人员不愿意相信。

但由于第一次发掘出土的文物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跨湖桥遗址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工作未能进一步深入,跨湖桥遗址就在这些怀疑中被“冷冻”了十年。

就在它受“冷落”的几年间,跨湖桥遗址第一次发掘现场已遭到破坏,考古学家再也难以找回这一远古人类的居住区。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中国每年都会举办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大会的评选。

对于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之《前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考古新发现。

这些新发现充分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丰富内涵,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极大激发了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文物保护意识,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1990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举行每个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这个活动对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和考古学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标准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每项考古发掘必须履行报批手续,取得国家文物局批准。

在发掘过程中,必须依照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考古发掘,保证考古发掘的科学质量;考古新发现的内容评选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所规定的,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所谓新发现,是指的这项考古发现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之外,还要在中国考古学科发展上具有新的内容信息和新的认识。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之发现名单20161、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2、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3、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5、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6、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7、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8、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9、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10、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20151、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2、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3、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4、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5、陕西宝鸡周原遗址6、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7、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8、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9、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10、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20141、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2、河南郑州东赵遗址3、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4、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5、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6、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7、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8、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9、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10、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20131、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2、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3、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4、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5、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6、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7、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8、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9、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10、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20121、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2、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3、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4、陕西神木石峁遗址5、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6、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7、河北内丘邢窑遗址8、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9、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10、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20111、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2、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3、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4、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5、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6、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7、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8、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9、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10、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20101、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2、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4、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5、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6、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7、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8、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9、江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10、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20091、河南新密李家沟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址2、安徽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遗址3、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4、内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5、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6、陕西富县秦直道遗址7、陕西西汉帝陵考古调查及发掘8、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9、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10、江西高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20081、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2、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3、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4、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5、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6、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7、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8、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9、河南新郑胡庄墓地10、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20071、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2、河南新郑唐户遗址3、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4、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5、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6、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7、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8、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9、新疆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10、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与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20061、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2、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3、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4、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5、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6、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7、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8、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9、安徽六安双墩墓地10、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20051、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2、湖南洪江高庙遗址3、河南鹤壁刘庄遗址4、福建浦城猫耳弄山商代窑群5、贵州威宁中水遗址6、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7、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8、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9、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10、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20041、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2、易县北福地遗址3、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4、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5、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6、辽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7、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8、四川绵竹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9、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10、浙江杭州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20031、辽宁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时代遗址2、河南郑州大师姑夏代城址3、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4、陕西扶风周原李家西周铸铜作坊遗址5、山东章丘危山汉代墓葬与陪葬坑及陶窑6、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7、陕西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8、内蒙古通辽吐尔基山辽墓9、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10、江西景德镇珠山明、清御窑遗址20021、广西百色革新桥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场遗址2、湖南里耶古城及出土秦简牍3、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4、河北临漳邺城遗址5、山西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6、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7、吉林延边西古城城址(唐渤海)8、黑龙江阿城刘秀屯金代大型宫殿基址9、江西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10、浙江宁波元代庆元路永丰库遗址20011、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2、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3、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4、深圳屋背岭商代遗址5、成都金沙商周遗址6、贵州赫章可乐遗址墓葬7、浙江杭州雷峰塔遗址8、河南禹州神镇钧窑遗址9、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窑址10、浙江杭州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20001、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2、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时代古城3、湖北潜江龙湾宫殿遗址4、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址5、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6、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时代遗址7、广东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8、四川成都古蜀国大型船棺独木棺墓葬遗9、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府治遗址10、山东章丘洛庄汉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遗址19991、江苏江阴高城墩新石器时代遗址2、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3、云南羊甫头墓地4、安徽淮北隋唐大运河考古5、辽宁桓仁五女山山城6、山西太原市晋源区隋代虞弘墓7、河北元中都8、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9、遗址出土陶鬲址夯筑遗迹10、湖南虎溪山一号汉墓19981、泥河湾盆地于家沟旧石器遗址2、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祭坛和墓地3、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4、忠县中坝遗址5、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6、绍兴印山越国王陵7、三峡库区云阳李家坝遗址8、小浪底水库东汉漕运建筑基址9、南京六朝家族墓地10、林湖寺龙口越窑窑址19971、洛阳盆地旧石器地点群2、章丘西河遗址3、邕宁顶蛳山遗址4、香港东湾仔北遗址5、偃师商城小城6、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7、湖南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城墙及汤加港文化水稻田8、辽宁绥中县石碑地秦汉遗址9、广东广州市南越国御苑遗迹10、新疆尉犁县营盘汉晋墓地19961、重庆丰都烟墩堡遗址2、洛阳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3、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4、平顶山应国墓地5、四川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安丙墓6、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纪年简牍7、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8、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9、长清双乳山西汉济北王陵10、青海都兰吐蕃墓群的发现19951、江西万年县大源乡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2、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玉蟾洞遗址3、河南郑州市北郊西山仰韶文化城遗址4、郑州西北石佛乡小双桥商代遗址5、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国贵族墓地6、广州中山四路南越国宫署遗址7、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8、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渤海国遗址10、杭州市中山南路南宋太庙遗址19941、三峡工程淹没区考古调查2、江苏南京市江宁县汤山旧石器时代遗址3、河南邓州市白庄村八里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4、安徽蒙城县毕集村尉迟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5、河南辉县孟庄遗址6、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周贵族墓地7、河南永城汉梁孝王寝园8、西安隋灞桥遗址9、陕西麟游隋仁寿宫·唐九成宫37号殿址10、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辽贵族墓19931、贵州盘县大洞遗址2、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3、浙江余杭莫角山良渚遗址大型建筑基址4、山西大同晋侯邦父及夫人墓5、湖南长沙国王后“渔阳”墓6、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三窟遗址7、江苏扬州唐城遗址8、江西丰城洪州窑窑址9、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10、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19921、湖北鸡公山遗址2、内蒙古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3、湖南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古城址4、江苏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5、山西晋侯墓地的发现与研究6、河南丹江口水库楚国贵族墓7、安徽天长三角圩汉墓群8、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9、内蒙古辽代耶律羽之墓10、河南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19911、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2、浙江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和大墓遗址3、西藏拉萨曲贡遗址4、河南殷墟花园庄商代甲骨窖藏5、河北定州商代方国贵族墓葬6、江西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址7、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虢仲墓8、甘肃敦煌汉悬泉置遗址9、河南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王后墓10、黑龙江渤海国王陵区大型石室壁画墓19901、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2、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3、河南殷墟郭家庄160号墓4、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周代虢季墓5、山东后李春秋车马坑和淄河店2号战国大墓6、陕西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及其彩绘陶俑7、陕西汉长安城陶俑官窑窑址8、河南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东阙遗址9、宁夏宏佛塔天宫西夏文物10、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观后感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观后感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观后感这天,我来到了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的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为了展示跨湖桥遗址文化而建立的,经过多年的发掘和整理,展览的内容既有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也有解说这些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非常有意思。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博物馆的外观,整个建筑造型独特,屋顶设计成了玻璃穹顶,非常现代化,给人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

走近门口,我看到了博物馆的名字——“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还有博物馆的口号:“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明之花”,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口号,让我对这里的展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进入博物馆后,我首先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展览地图,上面标示了跨湖桥遗址的位置和规模,展览地图的下方则是一块巨大的展览概述,上面详细地介绍了展览的内容和主题。

我看完地图和概述后,对博物馆的展览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我决定先从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展览开始参观。

走进新石器时代的展厅,我看到了许多生活用具、骨器和石器等文物,这些文物都是根据考古发掘的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展示。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陶罐,这个陶罐用精湛的手工制作而成,罐身上还雕刻了人物、动物等图案,非常精美。

根据解说牌的介绍,这个陶罐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是跨湖桥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它的存在证明了在新石器时代,跨湖桥遗址的居民已经具有了较高的陶器制作技术和生活水平。

除了陶罐,还有许多类似的文物也展示了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状态,这让我对新石器时代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在展厅里仔细观看、仔细思考这些文物所反映的历史和文化。

随后,我走进了另一个展厅,这里展示的是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模拟的住宅建筑。

这座模拟建筑为我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场景,其中还有模拟的家具和生活用具,再加上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解说,让我仿佛置身于新石器时代的村落中,体验了那个时期的生活。

站在这个模拟建筑前,我不禁深深地感叹,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尽管生活条件简陋,但却具备了很高的智慧和劳动能力,他们用原始的手工工具和简单的材料创造了许多能够适应生活需要的物品,这种勇敢和创造力让我很受感动。

跨湖桥先民的饮食文化

跨湖桥先民的饮食文化

跨湖桥先民的饮食文化摘要:在跨湖桥遗址时期,出现了原始农业和饲养动物猪、狗,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采集和渔猎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先民们发明了处理橡子的储蓄坑,食用方式主要是直接食用、烧烤食肉、煮食,还可能出现了煎药或煮茶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跨湖桥;饮食文化;中药罐1990年,在杭州萧山区的城厢街道湘湖村发现了跨湖桥遗址,前后共进行了三次发掘,在2002年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跨湖桥遗址距今8200~7000年,共三期。

目前,学术界对跨湖桥遗址的彩陶文化、太阳纹饰、独木舟、跨湖桥文化分期问题等等都有研究分析。

在生业结构、稻作农业、饲养动物等方面也不少的论述,如《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长江下游的生业形态研究》[]、《跨湖桥遗址的人类生态位构建模式》[]等。

那跨湖桥遗址时期的饮食文化是怎样呢?笔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下出土的文物、植物浮选报告及动物骨骼,走进跨湖桥先民的饮食生活,试分析其独特的饮食文化。

一、食物来源及结构跨湖桥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共计5125块,其中3833块可以鉴别,共五类种类有鱼、龟、扬子鳄、蟹、海豚科、天鹅、丹顶鹤、鹰、雕、雁、鸭、鹰、猪、虎、水牛、豹猫、狗、犀、麋鹿、梅花鹿等共计34种。

其中的猪分为家猪和野猪,狗为家养狗。

考古工作者将动物骨骼的可鉴定标本数按早、中、晚三期进行归纳统计发现早期爬行动物为肉食主要来源,占43.92%,中、晚期哺乳动物为主要的肉食来源,分别占总数的69.95%和70.19%。

三期的哺乳动物中,饲养的狗和猪都不占主要,而且猪占哺乳动物的比重在早、中、晚逐步减少,从早期的27.24%到中期的10.34%,晚期只有8.96%。

可见,饲养猪不是因为食物紧缺,而是作为备用。

在跨湖桥遗址时期,肉食来源为渔猎,在早期主要是捕猎爬行动物,到了中后期是哺乳动物,先民已经饲养了猪和狗,但这只是作为渔猎的补充,不是主流。

而素食方面,跨湖桥遗址时期已经有了原始农业,水稻遗存分布很广,在探访T0409、T0410、T0411、T0512、T0513等中都发现了较多的稻谷、稻米和稻谷壳等,通过出土稻谷的长宽比和现代栽培稻的硅酸体比较结果显示,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水稻为驯化稻,与野生中午有明显区别。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游记400字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游记400字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游记400字
我最近去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位于湖边,是一座古老的桥梁遗址,被修复成了一个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首先看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跨湖桥遗址”四个大字,让人一目了然。

我走进博物馆,看到了很多展览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巨大的石桥模型。

据导游介绍,跨湖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桥,建于明朝时期,是当时湖边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

这座石桥被毁于一次洪水,只剩下了一些残垣断壁。

经过多年的修复,现在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成为了人们了解古代桥梁文化的窗口。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一些古代的桥梁工具和建造材料。

比如,有一些木匠用过的锯子和斧头,还有一些石料。

这些展品让我更加了解了古代人们建造桥梁的辛苦和智慧。

除了展览品,博物馆还有一些互动项目。

我参加了一次桥梁模型制作活动,跟着工作人员的指导,我用纸板和胶水做出了一个小桥梁模型。

虽然不太完美,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还在湖边散步了一会儿。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湖面,令人心旷神怡。

我沿着湖边走了一段路,欣赏着湖光山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总的来说,我非常喜欢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展览品,还有互动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

而且,湖边的自然景色更是让人陶醉。

我希望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感受这座古老桥梁的魅力。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游记400字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游记400字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游记400字
我最近去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方。

博物馆位于一个古老的桥梁遗址上,这座桥梁建于明代,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

进入博物馆,我首先被展览大厅的设计所吸引。

大厅中央有一座巨大的模型,展示了跨湖桥的原貌。

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桥梁的结构和建造方式,这让我对古代工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博物馆的展览区,我看到了许多展品和文物,它们展示了跨湖桥的历史和文化。

有一些古老的照片和绘画,展示了桥梁在过去的样子,让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

还有一些出土的文物,如陶器、铜器和瓷器,它们证明了这座桥梁的重要性和繁荣。

在博物馆的角落,还有一个互动区域,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古代的桥梁建造过程。

我参与了一个模拟建造的活动,使用木块和石块搭建起一座小型的桥梁,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工程师的智慧和勤奋。

除了展览和互动区域,博物馆还有一个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供学者和研究人员深入研究跨湖桥的历史。

这个地方真的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宝藏。

总的来说,我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游览非常满意。

这个博物馆不
仅展示了古代桥梁的壮丽和工艺,还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工程技术和文化。

如果你对历史和工程感兴趣,我强烈推荐你去参观这个博物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

关于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考古发掘
跨湖桥遗址经过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左右,出土有大量的陶器、骨器、木器、石器以及人工栽培水稻等文物,经碳14测定和热释光测定,其年代在8000-7000年之间。

2002年11月又发现了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独木舟标本经碳14测定,其年代达8000年左右。

这是目前发现的国内最早的独木舟相关遗迹。

2003年5月,在湘湖区域的下孙自然村又发现了与跨湖桥文化同类型的遗址――下孙遗址。

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荣誉奖项
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2年4月12日,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由于跨湖桥遗址
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新颖而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实现了萧山文物考古史上零的突破。

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正式命名
2004年12月16日~17日,在杭州市萧山区召开的“跨湖桥考古学术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上,著名的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先生代表与会的40多名考古专家向新闻媒体宣布了“跨湖桥文化”的命名。

为了保证这次会议能成功举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在半年之内就完成了《跨湖桥》考古报告的编写,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跨湖桥》考古报告结合了人文和自然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一部较为完备的考古研究报告,2004年度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博图书”。

“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是萧山文物考古史上一项重大突破,也是萧山文化事业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跨湖桥文化”是萧山先民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她必将为萧山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学术意义
跨湖桥文化遗址要早于河姆渡遗址1000年,是当时发现的浙江省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跨湖桥遗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

这一发现,把浙江的文明史提前到了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是浙江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证据,她也再次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
一。

首先,跨湖桥遗存距离浙江境内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很近,但其面貌又如此迥异,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跨湖桥文化。

它的发现表明,浙江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情况绝非以前认识的那么简单,而是由多个源流谱系组成。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今后史前考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针对跨湖桥遗存和长江中游文化有较多相似因素,这为探讨两地的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研究当时整个长江流域文化格局以及此后的变迁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其三,由于跨湖桥遗存和长江中游文化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又地处浙江中北部,和本地文化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它的发现,第一次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考古学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了,对日后整体上研究长江流域的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