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部分某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10月

部分某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10月

部分某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10月(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哪一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分数:2.00)A.观察法B.实验法C.演示法√D.调查法解析:[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观察法。

因此答案是C。

2.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分数:2.00)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解析:[解析] 陈述性知识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正确答案是B。

3.智商(IQ)等于( )(分数:2.00)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解析:[解析] 智商IQ等于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4.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解析:[解析] 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是班杜拉。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巴甫洛夫发现了经典条件反射,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

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分数:2.00)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接受学习√解析:[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6.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分数:2.00)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C.自我效能感√D.成功动机解析:[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7.“植物”“动物”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生物”概念的理解,这是( )(分数:2.00)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解析:[解析]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两种学习之间的干扰和阻碍。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1)2008-12-10 21:44:35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大】【中】【小】填空题:1.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2.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新教师一般都关心以下八大问题:课堂纪律 ...填空题:1.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2.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新教师一般都关心以下八大问题:课堂纪律、激发学生动机、因材施教、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家长的关系、教学组织和管理、备课不充分和处理学生的个别问题。

3.在教育心理学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为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此书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

5.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6.1877年,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7.系统性原则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和自组织性五个方面。

名词解释:1.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和行为特征,并予以记录,以便提供可用作分析的素材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对观察情境不加任何控制条件,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3.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实际情境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简答题:1.舒尔曼(Shulman,1987)认为,专家教师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专门知识?(7分)①所教的学科知识。

天津200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天津200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天津200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一成功律D.成功一成功律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形一顿悟说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迁移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训练试题(单选题)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训练试题(单选题)

1.所谓具有⼴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A、最新的内容B、最形象、⽣动的内容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D、事例或案例2.下列能代表⾼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A、喜欢对问题承担⾃⼰的责任B、宁愿担任专业⼯作⽽不愿做企业家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的⼯作D、倾向于将⾃⼰的失败归因于运⽓不佳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适的认知策略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掌握⼤量⽽牢固的⾔语信息4.从规则到例⼦的学习实质上是⼀种()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5.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先⾏组织者”这⼀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C、激励学⽣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的发现⾏为6.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A、学⽣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的分数B、学⽣在学习中能举⼀反三C、学⽣能利⽤复述策略进⾏记忆D、学⽣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重新阅读7.经过⼈类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形成的既有⼀定的信息意义⼜有⼀定的智能意义的命题,称为()A、联结性陈述知识B、联结性程序知识C、运算性陈述知识D、运算性程序知识8.关于认知策略能⼒的培养,得到⼼理学家们较⼀致赞同的⽅法是()A、独⽴开设思维训练课B、象形式训练说所主张的那样,培养⼀般的观察⼒、记忆⼒和思维能⼒等C、在教学中侧重学⽣的思维结果D、结合教材的内容,训练具体的策略并使之迁移9.某同学背⼀⾸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A、4遍B、6遍C、8遍D、9遍10.关于动机⽔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动机⽔平越⾼,学习效率也越好B、学习难度⼤时,学习动机⽔平⾼,学习效率好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平⾼,学习效率好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平时学习效率1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理学家是()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托尔曼D、斯⾦纳12.掌握概念的⾏为指标是()A、能记住概念的定义B、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C、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D、ABC都对13.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两者是本质上不相同的东西B、态度是⼀种⽐品德更稳定的⼼理特征C、态度所涉及的范围要⽐品德⼤D、品德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14.客观测验的主要优点是()A、能测量学⽣掌握知识的⼴度B、出题简单和⽅便C、能测量学⽣的分析综合、组织等能⼒D、可以避免学⽣作弊15.教育⼼理学内容体系中核⼼问题是()A、学⽣的智⼒开发B、教师的教学活动C、学⽣的学习活动D、学⽣的⼼理健康16.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17.经过⼈类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形成的既有⼀定的信息意义⼜有⼀定的智能意义的命题,称为()A、联结性陈述知识B、联结性程序知识C、运算性陈述知识D、运算性程序知识18.根据陈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9岁⼉童的道德发展⽔平属于()A、⾃我中⼼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19.⼀般来说,偏爱⾃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的认知风格⼤多数属于()A、场依存性B、场独⽴性C、沉思型D、冲动型20.关于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智⼒越⾼,学业成绩越好B、在所有因素中,智⼒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C、中等智⼒⽔平的学⽣学业成绩D、智⼒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21.设计问题促进学⽣对教材的学习,最适当的理由是()A、问题可以控制和引导学⽣的注意B、问题可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C、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氛考试⼤D、问题可以对不认真的学⽣起惩戒作⽤22.“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适应的认知策略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掌握⼤量⽽牢固的⾔语信息23.掌握概念的⾏为指标是()A、能记住概念的定义B、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C、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D、ABC都对24.关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焦虑同⾼能⼒相结合会抑制学习B、⾼焦虑同⼀般能⼒相结合会促进学习C、不管学习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虑⽔平时学习效率D、难度⼤的学习,低焦虑效率好25.下列能代表⾼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A、喜欢对问题承担⾃⼰的责任B、宁愿担任专业⼯作⽽不愿作企业家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的⼯作D、倾向于将⾃⼰的失败归因于运⽓不佳26.关于创造性与智⼒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智⼒者其创造性也⾼B、⾼创造性者必有⾼智商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也可能低D、创造性与智⼒是⼀种相对独⽴,在⼀定条件下⼜有相关的线性关系27.被认为教育⼼理学奠基⼈的⼼理学家是()A、冯特B、华⽣C、桑代克D、赫尔巴特28.“理解别⼈”是教师的良好个性品质,这其中最核⼼的是()A、客观性B、移情作⽤C、敏感性D、⼼胸豁达29.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的难度在()左右。

2009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心理学

2009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心理学

2009年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1.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A.年龄差异 B 能力差异 C 个别差异 D 性别差异2.学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二是定向性与顺序性,三是不平衡性,四是()A.不同步性 B 规律性 C 共同性 D 差异性3.在教育中,教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并采取()A.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B 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C.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素质 D 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学成果4.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A.支持作用 B 定向作用 C 阻碍作用 D 强化作用5.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A.接受学习 B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机械学习6.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二是联结阶段,三是()A.程序化阶段 B 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C 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自动化阶段7.根据学习者心理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A.感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理性知识 D 元认知知识8.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分别是目的性能,认知性和()A.序列性 B 针对性 C 方向性 D 实在性9.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策略,二是元认知策略,三是())A.组织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计划策略 D 调节策略10.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A.学会调适 B 寻求发展 C 适应环境 D 调节自我11.态度结构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还包含情感成分和()A.策略成分 B 品德成分 C 意志成分 D 行为成分12.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A.服众 B 屈服 C 场依存性 D 从众13.提出掌握学习概念的教育心理学家是()A.阿尔波特 B 奥苏伯尔 C 布卢纳 D 马斯洛14.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A.期望效应 B 皮格巴利翁效应 C 放大效应 D 预期效应15.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A.标准化成就测验 B 教师自编测验和问卷测验C.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D 认知测验和能力测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_______________等五种因素17.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初创时期,_____________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18.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发展存在着_____________,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判断说明题)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判断说明题)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
答案(判断说明题)
1.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

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中公专家解析】略。

2.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

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言语进行的,不必像操作技能那样把每一个实际动作都外显出来,也不必用外部言语将每个动作逐一展现出来。

【中公专家解析】考察心智技能的热点。

3.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答案】错误。

参考答案: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是可能会起促进作用,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可能会起阻碍作用。

【中公专家解析】定势的影响有利有弊。

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样培养新年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合结合效果会更好。

河南教师资格网,发布河南教师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2009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及答案

2009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及答案

2009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及答案第一篇:2009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及答案2009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其建立的时间为()A、1879年B、1798年C、1789年D、1779年2.按照巴浦洛夫的观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探究反射D、定向反射3.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脑B、实践活动C、心脏D、客观现实4.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A、注意的广度已有较好的发展B、注意的稳定性已有较好的发展C、注意的转移已有较好的发展D、注意的分配已有较好的发展5.与成人相比,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敏感度()A、不如成人B、接近成人C、已达成人D、超过成人6.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一般性遗忘D、特殊性遗忘7.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可以根据诗中的描述,在头脑中出现一幅祖国冬日长城内外的壮丽景象。

这种想象叫()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青年人教师资格考试网:75445784D、幻想8.数学家高斯十岁时,对于“1+2+3+4+…+99+100=?”这道题通过分析发现,这一数列两端二数之和总是101,从而提出101×100÷2=5050的答案,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数学家高斯主要运用了()A、再造性思维B、模仿性思维C、形象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9.“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A、思维的间接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概括性D、思维的敏捷性10.随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的笑、偷笑、嘲笑、冷笑、苦笑、狂笑等。

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

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

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总题数:15,分数:30.00)1.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

()(分数:2.00)A.动物√B.人类C.学生D.儿童解析:[解析] 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很多学习定律,最终著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时,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分数:2.00)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解析:[解析]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都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所经历的。

因此,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

3.下列哪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分数:2.00)A.认识定义的符号B.熟练的运用定义√C.叙述定义的含义D.背诵定义解析:[解析] 程序性知识,指用于指导人的行为和操作“如何做”的知识,它回答关于“怎么做”的问题。

一种是心智技能知识,用来指导学习者进行思维操作过程。

另一种是动作技能知识。

题中ACD三项都属于陈述性知识,只有B是一种思维操作的知识。

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分数:2.00)A.皮亚杰B.布鲁纳C.维果茨基√D.埃里克森解析:[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重要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提出了重要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从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角度为教学提供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非常有代表性的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关于学习的重要教育理论。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

选DA.1903 B.1908 C.1913 D.19242.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选A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教育心理统计》3.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选A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选C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5.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选B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选D A.卡列杰夫B.廖世承C.乌申斯基D.桑代克二、多选题:1.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选A.C.D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2.教育心理研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选B.C.DA.教育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以下哪些是基本的测量方法?选A.B.C.DA.自我报告B.直接观察C.测验D.教师或同伴的评判4.以下哪些是宏观教学系统中的主要变量?选A.B.C.DA.教学内容B.学生特点C.教师特点D.教学环境5.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选A.CA.观察法B.归纳法C.调查法D.演绎法三、名词解释题16.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选择题)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选择题)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选择题)1.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B.前运动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2.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刻板效应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迁移()理论。

A.关系转换说B.相同要素说C.形式训练说D.认知结构说4.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5.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模式再认策略D.组织策略6.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

()A.物质性B.外显性C.观念性D.展开性7.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对事物反应的总量体现了创造性在()方面的品质。

A.可逆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流畅性8.学生掌握了“铜”、“铁”等概念之后,再学习“金属”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9.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小卡片等方式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

A.示范法B.系统脱敏C.代币奖励法D.认知调适法10.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内部、()因素。

A.稳定、可控B.不稳定、可控C.稳定、不可控D.不稳定、不可控参考答案及解析1.选B。

【中公专家解析】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思维的单向性、刻板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

2.选B。

【中公专家解析】晕轮效应,即像晕轮一样,一点发亮,照亮四周,“以点概面”了。

3.选B。

【中公专家解析】略4.选C。

【中公专家解析】要区别于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同,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的,形成性评价则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
答案(简答题)
1.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参考答案】
(1)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

(2)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

(3)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

(4)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

2.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3.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策略所包含的内容。

【参考答案】
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1)时间管理策略:学习者统筹安排时间,高效利用时间和灵活运用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将环境设置为有利于学习的状态。

(3)努力管理策略:为了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

(4)社会利用策略: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帮助自己学习。

4.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与问题。

【参考答案】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点:
(1)客观性
(2)计划性
(3)可比性
问题:
(1)测验内容过于狭窄、形式过于单一
(2)脱离情境,脱离真实世界
(3)被滥用
(4)不能评价解决问题能力。

2009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9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9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把所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A.感知运动B.前运动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2.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 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 这种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 )迁移理论.A.关系转换说B.相同要素说C.形式训练说D.认知结构4. 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5. 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 这是运用了(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模式再认策略D.组织策略6. 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 ).A.物质性B.外显性C.可观性D.开展性7.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对事物反映的总量体现了创造性在( )方面的品质.A.可逆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流畅性8.学生掌握了“铜”“铁”等概念之后, 再学习“金属”概念, 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9.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 小卡片等方式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 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 ).A.示范法B.系统脱敏C.代币奖励法D.认知调适法10.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 努力属于内部、( )因素:A.稳定、可控B.不稳定、可控C.稳定、不可控D.不稳定、不可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1.个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称为_________.12.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 在道_________自我的过程.13.根据知识表述形式不同, 可以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_________.14.在团体辅导中,_________是领导者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地对成员的一种移情性理解, 并把这种理解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15.教育性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_____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16.在技能练习的中期, 练习成绩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_____.17.在测验中, 代表测验的稳定性和一直性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18.一个人熟知某种物品的常规用途后, 很难想到该物品的其他用途,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19.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_________得标准.20.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活动的主管判断称为__________.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 先判断正误, 再简述说明理由.21.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22.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23.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2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 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 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6分, 共24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5.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26.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27.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策略所包含的内容.28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势性与问题.五.论述题:本小题共2小题, 每小题10分, 共20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9.阐述教学中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0.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如何避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选B。

200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

200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

200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总分:100分时长:90分钟200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一、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1、“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

A《论语》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请选择A B C D E F[解析] C2、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教育》C《普通教育学》D《我的教育信条》请选择A B C D E F[解析]A 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于1632年写成,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是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

该书总结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首次对班级授课制与义务教育制度等进行了的研究和论述。

3、“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请选择A B C D E F[解析]B 巴班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在教育界有较大影响。

所谓“最优化”,简单地说,就是用最短可能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即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所应担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

4、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A和谐教育思想 B教学过程最优化C教学发展观 D全面发展观请选择A B C D E F[解析] A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他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5、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A痒 B序 C校 D学请选择A B C D E F[解析]A6、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A 讲述、讲解、讲读、讲演B 讲述、讲解、报告、讲演C 讲读、讲演、讲评、讲述D 讲述、讲解、讲评、报告请选择A B C D E F[解析]A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讲授法的具体方式有四种: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2009年山东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2009年山东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2009年山东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总分:12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一个人智商的个体测量分数是90,同年龄组的平均分数是80,同年龄组的标准差是10,这个人的智商是( )。

A.100B.115 √C.120D.140E.150解析:解析:本题的答案为l00+15×(90-80)/l0=115,依据是韦克斯勒编制的量表。

3.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等他离开时却又突然想起他的名字,这种现象称为( )。

A.消退√B.强化C.遗忘D.内化E.巩固解析:解析: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这就是所谓的消退,题干所述正属于这个范畴。

4.(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解析:解析: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电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没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5.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都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往往不同,这表现出个体之间的( )。

A.连续性B.阶段性C.定向性D.不平衡性E.差异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它包括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题干所述为差异性,故选E。

6.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 )是精神病发病的高峰阶段。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春期√E.成年期解析:解析: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从中学阶段起,开始逐年增高,青春期是精神病发病的高峰阶段。

某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10月

某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10月

某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10月(总分:14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主张学习来自于自我实现的学派是( )A.人本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认知学派解析: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概念;人本主义学派主张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

2.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公式原理时,总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去把握所学的内容,这属于(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整体性√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在知觉过程中,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出来,对它们进行清晰认知的特征;知觉的恒常性指的是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只觉得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性;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出来的知觉特性;知觉的整体性指的是人将知觉对象中的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知觉特性。

学生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用已有知识经验。

进行理解,并建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知觉的理解性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因此,正确答案是D。

3.学生法语学得扎实、巩固以后,再学英语就容易,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解析: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反之,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则称为逆向迁移。

一种学习促进另一种学习,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阻碍另一种学习,称为负迁移。

学生法语学的扎实、巩固以后,再学英语就容易,是顺向正迁移。

4.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像历史学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动作技能学习解析: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白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5.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5±2组块B.7±2组块√C.5±2D.7±2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组块。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详解一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详解一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详解一[1]单选题:1.环境决定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选A)A华生B皮亚杰 C弗洛伊德 D维果斯基多选题:1.皮亚杰提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选ABCD)A成熟 B练习和经验 C社会性经验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2.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机能包括哪些过程?(选AB)A同化 B顺应 C异化 D内化填空题: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

2.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3.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4.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5.研究遗传和环境作用的方法有:家谱分析和血缘分析和双生子研究。

名词解释:1.遗传是父母的特质通过基因向后代进行的生物性传递。

2.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简答题:1.简述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总的来说,教育和学生的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科学的教育能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没有适当的教育措施就无法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

这一点在后面谈到维果斯基的理论时将进一步具体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只是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其作用并不是唯一的、无条件的。

因为除了教育之外,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其他因素,如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第二,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教学要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 (Principle ofReadiness)。

所谓准备性原则,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在我国教育学中又称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

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

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

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2009年一、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学习动机是由( )几个方面构成。

A.意志B.学习需要√C.诱因√D.爱好解析: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有( )。

A.目的更明确√B.持久性明显发展√C.精确性提高√D.概括性更强√解析:中学生观察力发展具有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和概括性更强的特点。

3.相同要素说是由( )共同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挑战。

A.桑代克√B.贾德C.伍德沃斯√D.奥苏伯尔解析:相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共同提出的。

4.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 )。

A.操作性行为B.条件刺激C.获得与消退√D.刺激泛化与分化√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5.态度的结构包括( )。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解析:态度结构是指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稳定结构。

6.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的阶段有( )。

A.建立问题表征√B.调整解决方案C.搜寻解法√D.执行解法√解析: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的阶段有: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和执行解法。

7.一篇课文,如果记忆20次能够达到背熟,那么如果要想达到最佳的学习程度,应该记忆( )次。

A.20B.25C.30 √D.40解析:一篇课文,如果记忆20次能够达到背熟,那么如果要想达到最佳的学习程度,应该记忆30次。

8.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主要有( )。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运动复现过程√D.强化和动机过程√解析:观察学习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或反应再生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9.全身松弛法由( )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A.沃尔朴B.福勒C.雅各布松√D.奥苏伯尔解析:全身松弛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 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适用于 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2.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3.
一、单项选择题(说明: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该题的括号内) 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认知学派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人本主义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A.教师的教学 B.教师的教育 C.学生的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3.1903年( )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桑代克 B.赫尔巴特 C.廖世承 D.潘菽 4.“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

A.乌申斯基 B.维果茨基 C.巴甫洛夫 D.
布鲁纳 5.教师在阐述某种观点前,先表明自己在许多问题上与学生有一致的看法,使学生对你产生亲切感,然后再因势利导地引出自己的见解,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威信效应 B.自己人效应 C.好感效应 D.名片效应 6.有一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 )。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7.根据行为结果来探寻行为成败原因的动机理论,称为成败归因理论。

研究成败归因的心理学家较多,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

A.维纳 B.海德 C.琼斯 D.凯利 8.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和表扬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或内驱力,称为(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胜任内驱力
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经常变换概念的呈现方式,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使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抽象
B.变式
C.概括
D.比较
10.在识记某些无意义的材料时,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并加以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

这种记忆编码策略称为()。

A.记忆术
B.联想
C.替换
D.系统化
11.先于教学内容或新的学习材料所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做()。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复习
D.固定点
12.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解决的现象,称为()。

A.定势作用
B.刻板印象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13.在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4.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感,这种自我称为()。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理想自我
D.投射自我
15.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A.群体舆论
B.群体规范
C.群体气氛
D.群体凝聚性
16.“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

A. 社会促进作用
B.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 从众
17.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力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而产生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

A.去个性化
B.群体极化
C.群体思维
D.干扰
1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导致学习者产生社会学习或模仿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

A.观察
B.模仿
C.强化
D.替代强化
19.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0.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
二、填空题(说明: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尝试错误说”的提出者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规律有准备律、练习律和_________三大规律。

2.为了促进大学生有效感知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运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直观教学形式。

其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极其有限的,大约为_______________个组块。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5.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________________。

6.学习者为了有效达到学习目的,在认知与元认知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称为_______________。

7.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技能分为运动技能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8.心理辅导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矫正性心理辅导,另一类是针对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_____________心理辅导。

9.能力表现有_____________差异、类型差异和早晚差异。

10.性格结构由性格的___________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4个方面组成。

三、判断题(说明: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对的,
在该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打“√”;错的,在该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打
“×”)
1.教师的人格威信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甚至还可以弥补教师自身能力的某些不足。

()
2.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

()
3.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减弱和动觉控制的增强。

()
4.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表现为一种易于以惯用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倾向,因而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会产生消极作用。

()
5.对学习的材料在能够达到背诵程度之后的继续学习,称为过度学习。

研究表明,过度学
习的量越多,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
6.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里的“经验”,仅仅是指知识经验和技能,并不包括态度和品德。

()
7.创造和创造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创造是人追求产生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事物的一种活动,而创造性则是指人产生独特性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
8.在正式群体中总会存在着各种非正式群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影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
9.某人的智商(IQ)已经达到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水平非常优秀。

()
10.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其中,流体智力随着机体的衰老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则随着年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而增长。

()
四、简答题(说明: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教师成长的历程。

2.简述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3.简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4.简述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

5.简述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

五、综合题(说明: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2.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结构理论”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该理论对当今教育有何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