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

合集下载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赏析一、《观沧海》【东汉末年】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简介:曹操(155年-220年),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观沧海》是一首四言诗,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他的诗以气魄雄伟、情感深沉、慷慨悲凉风格见称。

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感慨,既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又有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在艺术表现上,语言质朴,意境宏大,常以壮阔的景象来烘托自己的豪情壮志,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2、诗的创作背景建安十一年(206 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

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 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在田畴的指引下取得胜利。

在凯旋的途中,曹操经过曾是秦皇、汉武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于是将自己的豪情壮志写进了这首《观沧海》。

3、诗歌译文与赏析•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运的很啊,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吧。

这首诗是乐府题材,最后两句是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没有直接关系。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寄情于景,北伐归来的曹操面对北方已定的局面,虽已是秋天,但他看到的却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盎然生机,心中所想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观之景,正如曹操想要安定天下的雄心壮志。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代诗歌四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代诗歌四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代诗歌四首》原文、译文及赏析一、曹操《观沧海》曹操【整体感知】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名句含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诗歌主旨】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整体感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课外诗四首

课外诗四首

课外诗四首以下是四首课外诗
1. **《枫桥夜泊》**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 **《凉州词二首·其一》** -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3. **《出塞二首·其一》** -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4. **《己亥杂诗·其五》** -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四首诗分别来自不同的诗人,题材各异,包括夜景、边塞、离别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通过诵读,品会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意象的方法。

3、激发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重难点:1、《观沧海》中“大海”这一意向的准确把握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的理解3、《次北固山下》中重点分析颈联蕴含的自然理趣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结合《观沧海》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古代诗歌四首》的重点笔记

《古代诗歌四首》的重点笔记

《古代诗歌四首》的重点笔记以下是《古代诗歌四首》的重点笔记,分别包括了对每首诗的作者、内容、主题和写作特点的总结:1. 《观沧海》作者:曹操内容:全诗以四言为主,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诗人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主题:本诗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壮志豪情。

2.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内容: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之词。

诗人王湾往来南北,途经北固山,触景伤情,创作了这首诗。

主题:本诗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内容:这首诗从孤山寺北写起,描写了早春的美丽景色,营造出清新、明快的氛围。

诗人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将景物描写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机。

长堤春水、湖波春草、黄莺翠柳、白鹭青云等景象,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尾联中的“最爱”和“行不足”,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留恋。

主题:本诗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4.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内容:这首小令以景托情,寓情于景,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晚景图,表现了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

田园诗人。 他的诗写得好,看
他的诗,就像看画;他 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 的画,就像读诗。苏轼 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精选ppt
11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 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 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
精选ppt
20
•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 (公元725年,诗人24岁)出蜀至 荆门时所作。
•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 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 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 地游览。
精选ppt
21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 第三,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 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 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青白色 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描 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精选ppt
16
使至塞上
译文:轻车简从查 看边疆,途中经过 属国居延。我像征 蓬飘出边塞,又像 归雁飞入了胡天。 大沙漠里孤烟直上, 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逢候骑, 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huì hè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zhǎng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精选ppt
4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晨兴理荒秽,带月 荷锄归”所展现的画面。
• 清晨我下地松 土除草,星月 下我扛着锄头 回家歇息。
精选ppt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西湖之美,美在一年四季,美在一日四 时,美在阴、晴、雨、雪、雾。古人说,西 湖是“四百八十可游处,三万六千堪醉时”。 这里的一切,都如诗、如画,如梦……
苏 堤 春 晓
《古代诗歌四首》
西湖晚霞
西湖春景
西湖桃花
西湖桃花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古代诗歌四首》
jié
dàn
xiāos è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sǒng zhì
你看到过大海吗 请欣赏大海图片
《古代诗歌四首》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 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 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 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不时地发出几阵啼鸣; 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 人家门前,看到炊烟缕缕,人们正准备着晚餐, 那是多么的清雅、安适!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 想到自己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 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这个彷徨的异乡人不禁 悲从中来,肝肠寸断。唉,自己有家难归,孤 独常伴,更添悲愁,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王湾
• 唐代诗人,洛阳人。
• 史称其“词翰早著”,现存诗 10首。
• 唐代殷蟠《河岳英灵集》,唐代
宰相张说,明代胡应麟《诗薮》
都对其《次北固山下》有着很高
的评价。
水之间。 春潮与岸相平,江面更加宽阔,恰遇顺

初一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初一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初一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初一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包括《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所作,全诗以观沧海为主线,描写了大海及周边的景象,表现出诗人豪迈开阔的胸襟和气概。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所作,诗中描绘了北固山下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豪迈豁达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昌龄被贬谪的牵挂和忧虑,展现出诗人深切的友情。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色图,表现出诗人孤寂思乡的情感。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是经典之作,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值得细细品味。

古代诗歌四首赏析

古代诗歌四首赏析

古代诗歌四首赏析一、观沧海[东汉末年]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内容理解①这首诗以“观”字总领,写的景物有: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海面上的洪波、秋风,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②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③“东临褐石,以观沧海”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④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辣峙”是写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

动静结合写出大海的威严和辽阔,含蓄地表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⑤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为展现作者的博大胸襟作了铺垫。

)⑥请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赏析。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盼望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⑦赏析“树木丛生,白草丰茂”(“丛生”“丰茂”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受)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内容理解①“杨花落尽子规啼”在诗中的作用?(这句诗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通过写景,又暗写诗人对王昌龄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②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诗的开头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这样的景来写。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PPT

八年级语文诗四首-PPT

第二课时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其一)
《渡荆门送别》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位杰 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李 白诗的艺术特色是想象丰富,气势奔腾, 风格豪放飘逸。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725)出蜀至荆门时 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 直向荆门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说说诗句的意思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 田里长满了草。
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 扛着锄头晚归。
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 了我的衣裳。
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 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为 “千古壮观”的诗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 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 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 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 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 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 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 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 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 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 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 在目前。
陈与义,宋代诗人, 字去非,号简斋,是南 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靖康之变”发生后,宋代诗人遭遇到天崩地裂 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诗人逃难三年之 际,登上了岳阳楼。诗人之悲痛,实在是个人身上 熔铸国家的深沉悲痛。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019/8/5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019/8/5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2019/8/5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 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 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 苦难生活。
2019/8/5
全文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 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 寺北写起至白沙堤至。开头写“水 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 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 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表达诗 人喜悦的心情。
2019/8/5
2019/8/5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作手法: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 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 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 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 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2019/8/5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019/8/5
一、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1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 海的地点
2 层(3—8句):描写海水(实景)_实 与山岛。 3层(9——12句):表现大(想象)_虚 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 2019与/8/5 诗的内容无关。
曹操简介
2019/8/5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 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 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 20留19/8/5 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诗文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这首七言绝句 前两句的写景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点明了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 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 惆怅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1.寄情于物,情景交融。 2.运用了景物烘托写法。 3.简约中见深细。
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
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 2.从画面感受意境; 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 界,丰富诗(曲)的内容。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 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 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 养有一些提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饱览这壮观的大海。
交代观察方位、地点以及观察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大海碧波荡漾,山岛高高耸立在海中。
(大海全景,写出苍茫浑然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静 景
岛上树木很多,各样的草繁盛茂密。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 景
风吹草木,沙沙作响;海面掀起滔天巨浪。
枯藤老树昏鸦
缠满枯藤的老树上栖着黄昏时的乌鸦。 (“枯、老、昏”渲染出肃杀悲凉的气氛。)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下河水淙淙流淌,河边住着一些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就要从西边落下,孤寂忧伤的游子还漂 泊在天涯。

诗四首九年级下册

诗四首九年级下册

诗四首九年级下册(一)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

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

他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后因厌恶官场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其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三)诗歌赏析。

1. 意境营造。

- 诗的开头四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揭示了“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诗人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名句。

诗人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抬头看到南山,这一画面营造出一种悠远、闲适、恬淡的意境。

“悠然”二字,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境,而“见”字用得极妙,它表现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是不经意间的,不是刻意为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状态。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鸟儿结伴归巢。

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 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但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这种“忘言”的境界,更增添了诗歌的深邃感,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哲理和情趣。

2. 思想情感。

-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自由的向往。

诗人通过描写田园生活的种种美好,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反映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 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九年级下册诗词四首

九年级下册诗词四首

九年级下册诗词四首
九年级下册的诗词四首分别是《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满江红(小住京华)》。

1. 《渔家傲·秋思》是宋朝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佳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一首佳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一首佳作。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4. 《满江红(小住京华)》是清朝诗人秋瑾的一首佳作。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初一古代诗词四首上册

初一古代诗词四首上册

初一古代诗词四首上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经天,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衍生注释:“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

“星汉”:银河。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描绘了大海雄浑壮阔的景象。

诗人通过对沧海的描写,展现了大海包容日月星辰的宏伟气魄。

情感方面,诗中饱含曹操的壮志豪情,那种想要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从表现手法看,诗人先实写眼前看到的大海、山岛、树木等景色,然后虚写日月星辰仿佛都在大海之中,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让诗歌意境宏大而空灵,很好地体现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广阔胸襟,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作者介绍:曹操,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一生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军事方面能力出众。

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风格豪放,充满了英雄气概,其诗歌常能体现他的政治抱负和统一天下的决心。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课堂上,老师问小明对伟大抱负的理解。

小明站了起来,说:“就像曹操在《观沧海》中写的那样,我要拥有像大海容纳日月星辰的胸怀,有着统一天下般的伟大理想。

你看,曹操站在碣石山上,看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心中豪情满怀,而我也要在面对学习中的重重困难时,有着这样的壮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就是我要学习的起点,从现在起,就有像大海那样的广阔视野和抱负。

”例子二:旅行时到了海边,小莉站在海边,望着那辽阔的大海,兴奋地跟朋友分享:“此时此刻我就想起曹操的《观沧海》了。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看这大海的波涛,和当年曹操看到的应该有同样的壮阔吧。

曹操能看着大海就产生那么伟大的志向,在这片大海前,我也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干出一番大事业,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包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呢。

”例子三:作文课上,主题是描写自然景观背后的力量。

4古代诗歌四首

4古代诗歌四首

最美丽的诗歌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片神秘的国度,它的名字叫做楚国。

楚国的王城叫做郢都,那里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诗歌,流传千年,经久不衰。

第一首诗,是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所写,诗的名字叫做《离骚》。

离骚者,忧愁也。

诗中充满了屈原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爱。

诗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是何等的忧国忧民,感人肺腑!
第二首诗,是楚国另一位大诗人宋玉所写,诗的名字叫做《登徒子好色赋》。

赋中,宋玉以幽默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好色之徒的种种表现,让人在笑声中反思人性。

诗云:“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艳丽者,莫若我家乡的美女。

”这样的描写,使得楚国的女子名扬四海,让人们对其念念不忘。

第三首诗,是楚国的政治家、军事家伍子胥所写,诗的名字叫做《自刎赋》。

伍子胥在吴越战争中失利后,选择了自刎而死。

他的赋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责任感。

诗云:“吴越之争,我尽全力;然力不从心,致失郢都。

我虽死矣,
其志犹存。

”这是何等的壮志凌云,感人至深!
第四首诗,是楚国的文人庄子所写,诗的名字叫做《逍遥游》。

庄子在诗中描述了人应该如何逍遥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诗云:“鲲鹏展翅,九万里高飞;风起云涌,肆意翱翔。

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这是何等的豁达乐观。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至今也有2500多年历史了。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aa,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欣赏一)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英文In Castle Peak Road outside, in front of the Green River.The tide flat, broa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water, happened to hoist heavy.Residual night has not yet subsided, the sun rises from the sea, bye-bye is not behind the river has been revealed of spring.Letter to send out not knowing when to arrive, the geese are sent to Luoyang to hope that the North.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欣赏二)过故人庄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操
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 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 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 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 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 桓,大胜。此诗正写于这一时期。 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 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 《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 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诗意简说: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 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 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 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 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 何寄回家园? 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 到洛阳那边。
甚:表程度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背景资料
东行登上 碣石山,来观 赏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像出现在这大海里。
一、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1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 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 (想象) 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小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 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 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 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 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 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 “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 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 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 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 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 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 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 称海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尾联抒发作者 的思乡情怀。
渡荆门送别
译文:
远从荆门山外渡江,到古时的 楚国漫游。青山尽头出现平原, 江水沿着旷野奔流。月影如天 上飞下明镜,云彩似聚成海市 蜃楼。令人留恋的故乡水,还 来送我万里行舟。
游山西村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 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 名爱国诗人,一生以抗金为己任,屡 受投降派打击。这首诗是他被遭罢官 回家时作的。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写出边塞将士紧张的战 斗生活:侦察兵活跃在 萧关一带,都护在燕然 前线指挥作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 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 不多,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 几笔,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色彩丰富。黄昏,橘黄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映照着闪着白光的河 水,沙漠上升起了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
归园田居
前六句叙事。融入 作者隐居躬耕的乐 趣。
种豆南山下, 晨兴理荒秽, 道狭草木长, 衣沾不足惜,
草盛豆苗稀。 带月荷锄归。 夕露沾我衣。 但使愿无违。
诗中掺入议论,是全诗 的主旨。很坚决地表明 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志愿。
归园田居
译文:我种豆子庐山下,草儿茂盛 豆苗稀疏。早晨起来除杂草,披 星戴月荷锄归。道路狭窄草木长, 夕露沾湿了我的衣裳。衣服沾湿 不足惜。只要志愿不违背就行了。

/ 牛竞技
rtz41qts
兄妹演唱班当场献新词曲儿。倘若其演唱班在演唱完毕之后能够赢得满堂大喝彩,吴大员外愿意现场酬谢玖十两纹银作为小费, 并且在三日之内为这个酒店做一幅‘景德镇第一酒店’的烫金牌匾,亲自带人挂在酒店的门楼上;倘若其演唱班在演唱完毕之 后未能赢得满堂大喝彩,吴大员外及其朋友们今晚可以随其所便砸了这个酒店。口说无凭,特立此字据为证。立约人:“盛元 酒店”老板×××大员外吴××证人:××××年×月×日全场食客无不振奋,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老者回身将契约放在酒 店的柜台上。此时,不知道是谁突然冒出来一句:“吴大员外您好有钱啊,吃个饭还随身携银九十两!”阔佬听了当即就是一 愣,伸手摸摸腰间,确实远不够这个数。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们原本也都是有钱的主,看出来其主子有些尴尬,就赶快各掏腰包 凑齐了九十两。酒店柜台的账房先生将这些银子规整一番,压在字据上。那个机灵的小伙计赶快拉两把椅子过来,先请做证人 的老者在主桌旁坐了,又搀扶着酒店老板坐在老者的旁边。事已至此,一切就绪只待事态发展下去了,可酒店老板仍然心有余 悸。他先看看坐在身旁作为证人的老者,这老先生的样子似乎还蛮安详。再依次看看耿正兄妹三人,他们也并不显得有什么慌 乱。至于那个蛮横的阔佬和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们,老板此时已经不敢正眼儿瞧了。91第五十一回 假匕首吓跑恶淫贼|(瓷都中 秋晴朗夜,五味杂陈望明月;耿英临危不慌乱,“匕首”刀下贼逃窜。)那天晚上,结束了一天的辛苦献艺后,耿正兄妹三人 从酒店出来返回小巷儿尽头的出租房去。当他们略带疲惫地走在街面上的时候,耿直忽然说:“今儿个夜里可真明亮啊!”耿 英想一想说:“可不是耶,今儿个是八月十五啊!这江南,居然也有这么晴朗的八月十五圆月夜!”说着,她抬头看看已经升 得很高的那一轮明月,幽忧地说:“在咱们老家,现在该是拜完月了啊!”耿直也望着明月伤感地说:“我好想娘啊!每年的 八月十五圆月夜,娘都带着咱们拜月”耿英的眼眶里一阵发热,忘记了走路,也不再说话,只管痴痴地望明月看着弟弟和妹妹 如此模样,耿正的心里更是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他默默地拉住弟弟的手,也仰头和弟弟妹妹一起望那一轮明月是啊,到明日天 亮,他们离家就满两年了。而去年的今天,爹爹和他们还在汉口镇上呢。那个离家后的第一个八月十五圆月夜,天儿阴得很厚, 黑沉沉的,大家都很想家这是又一个八月十五圆月夜了,江南的夜空,尽然犹如老家一样晴朗,可爹他,他却看不到了今夜的 景德镇街面上并不冷清。也许是稀罕这个异常晴朗的中秋夜吧,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从他们身边慢悠悠地走过。看他们三个 在那样专注地望着月亮,也笑着抬头望望,然后又慢悠悠地走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 隋末迁居中亚的碎叶城。李白一生绝大部 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 年间度过的。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 诗中,大部分鲜明的表现了他对封建贵权 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 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同时也 由于封建统治思想的严重影响,李白的不 少作品往往流露道家人生如梦、及时行乐 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李 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他 的诗歌各体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与 七言绝句最为擅长。
使至塞上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 蒲州人。是唐代优秀的山水 田园诗人。
这首边塞诗,叙事与写 景巧妙结合。并把作者 出使边塞的深切感受融 入其中。全诗语言精练、 对偶工整、比喻贴切、 音律和谐,实乃上乘佳 作。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这两句画面开阔,意境 雄浑,被称为“千古壮 观”的佳句,特别是 “直”、“圆”二字用 得精妙,表现了一种挺 拔、刚劲之美。给人以 苍茫而温暖的感觉。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使至塞上
译文:轻车简从查看边疆,途中 经过属国居延。我像征蓬飘出 边塞,又像归雁飞入了胡天。 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 落日正圆。走到萧关恰逢候骑, 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渡荆门送别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 人。祖籍陇西成纪。出生在中亚的 碎叶城。5岁时随父迁居彭明的青莲 乡。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全诗想象奇特,比喻贴 切,形象鲜明,意境高 远,语言清新自然。是 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中间两联渡 江,远赴楚地漫 游.
【注释】 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 《归园田居》共五首,这是第三首。 ②带:作“戴”、披。 ③长:丛生。 ②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 ③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 ④道狭:道窄。 ⑤沾:沾湿。 ⑥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全诗叙事简洁,抒情真 率,议论精警、语言朴 素,风格平淡自然,是 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道出作者对农民百姓 的深情及对农村生活 的喜爱。
游山西村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制工不精。
丰收时节待客的鸡呀肉呀很丰盛。山重重 水弯弯让人疑心前头已无路,绿树鲜花 挂映眼前村庄又是一道好风景。吹萧打 鼓忙碌不停迎春社拜田神,人人穿着简 朴淳厚一派古韵风情。假若今后有闲暇 披星戴月访农家,我愿手持拐杖乘夜随 时来登门。
作者:石磊
渡荆门送别 使至塞上
归园田居 游山西村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 渊明, 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 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 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 “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 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 后又时隐时仕。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 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 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 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 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 生)
本诗善于选用典型事物典型 场面来表达主旨。此诗七律 最工,结构谨严,主线突出, 无一“游”字却游兴十足,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游山西村
这六句概括了山乡节日热闹忙 碌的景象。村民款待客人的古 朴率真的感情。以及这个山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的秀丽风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