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一历史必修1

合集下载

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1 - 十堰市第一中学

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1 - 十堰市第一中学

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试题湖北省十堰市一中曹鹏一、选择题:1.下列是以海洋为依托兴盛的文明是()A.古希腊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埃及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2.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重要意义在于()(1).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2).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3).完善了雅典民主制度(4).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A.(1)(2)(3)B.(2)(3)(4)C.(1)(2)D.(3)(4)3.克里斯提尼改革旨在打破血缘关系的举措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建立10个地区部落C.建立五百人议事会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4.以下哪些不属于雅典民主政治长生殿条件()A.贵族与平民矛盾的尖锐对立B.人们对君主专制的不满C.城邦特点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梭伦改革的进行5.公民法与万民法的主要区别()A.法律内容B.适用范围C.公正程度D.阶级实质6.在古代雅典,有一种刻着人名的陶片,这种陶片的作用是()A.纪念雅典著名的执政官B.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C.以民主方式推选官员D.执政官用之排除异己7.希腊城邦文明衰落的直接原因是()A.奴隶制文明的发展B.奴隶起义C.城邦内部的混乱D.亚历山大的进攻8.《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

主要是因为习惯法()A.保护贵族利益B.传统法律不容更改C.可以随意解释,利于保护贵族特权D.是公平公正的9.罗马成文法的出现是()A.奴隶反对奴隶主的结果B.平民反对贵族的结果C.罗马版图扩张的结果D.奴隶主的自觉行为10.最初的罗马法能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方便的直接原因是()A.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无成文法B.奴隶制度C.贵族担任法官,往往因循旧例裁判D.法律与习惯无明显界限11.对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起了直接作用的国君是()A.屋大维B.哈德良C.狄奥多西二世D.查世丁尼12.罗马法对于罗马帝国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A.维护了贵族的利益B.比较全面的保障了公民的权利C.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D.稳固了帝国的经济和政治基础13.下列内容,雅典与罗马帝国相同的是()A.疆域特点B.奴隶的地位C.政治制度D.外邦人的公民权14.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①.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②.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③.雅典的奥运精神④.罗马古城的建筑风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雅典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演说家,其主要的原因是()A.公民大会的推动B.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C.雅典有公平、文明的社会氛围D.雅典人天生擅长思考16.梭伦改革与克里斯提尼的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A.改革内容都有创新之举 B.无论财产多少,每一个公民可以担任各种官职C.都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17.依据雅典民主,以下哪些人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公民克里昂的妻子 B.贵族布拉达斯的妻子C.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 D.雅典公民克里昂18.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学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部编新教材版高一历史必修第一册《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计划

部编新教材版高一历史必修第一册《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计划

部编版高一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很多。

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

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历史思想和方法。

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以历史课本为蓝本,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学中,应该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知识,完善知识,弥补不足,以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1、深入钻研新教材。

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

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

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历史应用;重视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历史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

组织和加强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材分析部编教材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总共分十单元,29课,讲述的是中国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章末综合”,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本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本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本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以及批判思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本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教材,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点。

接下来,将为大家简单概括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本中的知识要点。

第一章:文明的启蒙——古代东方文明的形成本章主要介绍古代东方文明的形成,包括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以及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等。

学习这些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个古代文明的杰出成就,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

第二章: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基石,这一章将带领我们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诞生、兴盛和衰落。

通过学习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哲学思想、艺术和奥运会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希腊对于政治、文化和体育的重要贡献。

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军事征服和工程建设则为后世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受到印度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本章内容重点介绍了古印度吠陀文明、婆罗门朝代、佛教的兴起和影响等方面。

除了学习古印度文明的宗教体系和社会文化,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佛教思想对于印度和东亚地区的影响,以及佛教的发展和传播等。

第四章:我国古代史的初步探索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古代史的初步探索,包括小汤晋朝、西周和春秋时代等历史时期。

学习这些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和思想文化,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演变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自秦汉以来的政治制度变迁与国家的统一与分裂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章介绍了秦、汉、三国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变迁、国家统一与分裂等重要历史事件。

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变革性,以及中国王朝兴衰的原因和规律。

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本中的部分知识要点,每个章节都涵盖了丰富的历史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第一课:史前文明在史前文明这一课中,我们首先了解到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

从早期的旧石器时代到中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渐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农业生产,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一时期,古代人类开始建立起了初步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文明,如中国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考古学和史前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通过考古学的方法来了解古代文明和人类的生活状态。

第二课:古代文明的兴起在这一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古代世界几个重要文明的兴起,包括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

我们首先了解了这些文明的地理环境、社会组织、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再者,我们还学习了这些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从中了解到古代文明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古代文明的繁荣和影响,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课:中华古代文明这一课程主要围绕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来展开。

我们首先学习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再到秦、汉、唐、宋等王朝的兴起和衰落。

在学习这些历史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中国古代的各种制度和思想,如封建制度、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丰富的认识。

第四课:希腊古罗马文明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希腊和罗马两个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首先,我们了解了希腊的城邦制度和民主政治,以及希腊的哲学、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成就。

接着,我们学习了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罗马的法律、建筑和文学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对希腊和罗马两个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衰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其对世界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第五课: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我们在这一课中主要学习了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

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1

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1

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1《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教学设计高新区吴县中学罗艳松 215151 134******** royarsun@一、设计思想本课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学生对时事的关心与熟悉,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中能够准确认识和完整把握,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它媒介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材分析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

本课的主题是“冷战”中孕育而出的多极政治力量,冲击了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主要内容包括西欧走向复兴,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中国也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通过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走向,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掌握历史规律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显然比较差,本知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学生中普遍国家关系知识的浅薄等,这都给我们实施该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如何设置一个主体的历史情景,将该课的主要问题变复杂为简单、生涩为通俗,成为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对于一些地区的发展要注意以时间为线索进行讲解和分析,并辅助相应的图片。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过程。

(2)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3)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中国的振兴。

【过程与方法】(1)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

(2)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是我国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包括从远古时代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对这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复习和回顾所学内容。

1. 远古时代的中国在远古时代的中国,我们学习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特点。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使用简单石器生活的时期,新石器时代则是人类开始使用磨制工具的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址,如河姆渡遗址、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

2. 西周时期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包括西周前期和西周后期两个阶段。

我们学习了西周王室的建立与分封制度的实行,以及西周史书《尚书》的内容和《封神演义》中的一些历史人物。

3.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

我们学习了春秋时期的鲁国、齐国、晋国等国家的兴衰,以及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历史事件。

同时也学习了孔子的思想和《尚书》中的《颂》等文献内容。

4.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学习了秦朝和汉朝的历史。

我们学习了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以及汉朝的统治和汉武帝的治理。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史记》中的《报任安书》和《离骚》等历史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过渡时期。

我们学习了三国时期的魏国、蜀国和吴国的历史,以及西晋和东晋的历史。

同时还学习了《世说新语》和《晋书》等文献内容。

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远古时代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变迁。

同时也了解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和历史人物,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复习这些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将重要事件、人物和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制作时间轴和思维导图帮助理清思路。

同时,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高一新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一新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一新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批判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是学生首次接触新的高考历史课程的阶段,本文将对高一新高考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1. 古代人类和早期文明1.1 人类起源和古代文明的发展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分布到全球各地。

人类在生产力和生活方式上的变革,催生了古代文明的形成。

1.2 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文明法典的代表之一,它规定了古代巴比伦社会的法律、经济和社会秩序。

2. 奴隶制和亚细亚古代文明2.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它的奴隶制度和宗教信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在印度的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印度教和佛教的诞生对于印度古代社会的变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3. 奴隶制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3.1 古希腊城邦古希腊城邦是希腊古代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它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2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帝国之一,其法律、行政和文化对于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的衰落和分裂标志着古代世界的结束。

4. 中国古代社会和封建王朝4.1 夏、商、周三代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周朝的分封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基础。

4.2 秦朝统一中国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秦始皇推行了很多重要的政策和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古代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和非洲5.1 古代印度尼西亚文化古代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5.2 古代东南亚文明东南亚是一个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区,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

5.3 古代非洲文明古代非洲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居住地之一,埃及文明、亚克苏姆王国等都是非洲古代文明的代表。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册教学计划(新教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册教学计划(新教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册教学计划(新教材)1. 课程概述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高一学生系统研究历史必修一第一册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中国历史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掌握相关的历史概念和方法,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2.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的起源和不同朝代的发展;- 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价值观。

3. 教学内容Module 1: 中国古代史纲要- 中国古代史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Module 2: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 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Module 3: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 战国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Module 4: 统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稳定-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统一战争;- 秦统一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变迁。

Module 5: 古代中国的外交与文化交流- 古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影响。

4. 教学方法- 讲授与思考:通过教师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案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拓展思维视野。

- 视听资料:利用多媒体资料和视听材料,提供生动形象的历史信息,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5. 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

- 作业和课后练: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小组项目:安排小组项目,考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 期中和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6.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纲要》- 《中国古代文明史》- 《中国古代史》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册教学计划的概要内容,具体的教学活动和安排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2024年高一历史新教材教学计划模版(二篇)

2024年高一历史新教材教学计划模版(二篇)

2024年高一历史新教材教学计划模版新学期开始,为了更好的配合和完成本学年的历史教学任务,特制定此教学计划,内容如下:一、教学内容高一历史必修(I)是政治文明历程。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索。

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材分析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历史必修(I)的____个学习专题,共____课。

主要是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市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类的政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发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共____个班,每个班将近____个学生,生源质量高低不一,因此,我在教学当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

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进行一定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

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五、教学方法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

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套)

(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套)

(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套)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标志,通过了解这两种制度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中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其中某些制度脱胎于氏族社会,对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内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

●学情分析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教学中注意通过衔接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高中新课程。

因为所学知识比较遥远和枯燥,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了困难;学生程度差异明显,同学新来乍到,一时不适应,这两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教学建议1.教法:情境导入启发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创设问题,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2.学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法。

逐步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

14.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2.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3.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在高一历史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历史、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对每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第一课,历史的研究方法。

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历史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的资料、历史的研究对象、历史的研究内容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进行历史学习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第二课,人类社会的起源。

本课主要介绍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我们了解到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步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以及这些社会形态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第三课,古代东方社会。

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社会的发展,包括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埃及等古代东方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东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四课,古希腊罗马文明。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包括希腊城邦、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等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古希腊罗马文明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以及这些文明的兴衰和影响。

第五课,中世纪欧洲。

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包括封建制度、教会的影响、十字军东征等中世纪欧洲的特点和事件。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第六课,文艺复兴。

本课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包括文艺复兴的起源、意大利文艺复兴、北欧文艺复兴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的影响,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在政治、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七课,大航海时代。

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大航海时代的发展,包括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新大陆的发现、殖民地的建立等。

2023历史高一上册必修一重点章节

2023历史高一上册必修一重点章节

2023历史高一上册必修一重点章节包括以下内容:一、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1. 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的模样。

人类最初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后来开始种植农作物,逐渐形成部落社会。

2. 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部落社会逐渐演变为农业社会和城市社会。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起,城市的建立,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社会阶段。

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交流1. 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古代世界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文明,如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文明、我国文明等。

这些文明各具特色,对人类文明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古代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贸易,促进了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东西方文明得以互通。

三、我国古代史的基本特征1. 我国古代史的时代划分:我国古代历史可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几个主要阶段。

2. 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导,社会制度多以封建制为特征。

其中,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对古代史的学习意义1. 加深对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学习古代史,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2. 增进对古代文明的了解:古代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代史,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通联与影响。

3. 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代史,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使他们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自信。

高一上册的必修一内容涵盖了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交流、我国古代史的基本特征以及古代史的学习意义等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内容的学习既有助于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又能够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牢固掌握这些重要内容,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增进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023高一必修历史1课至10课常考知识

2023高一必修历史1课至10课常考知识

2023高一必修历史1课至10课常考知识第一章民族的形成与华夏文明的产生1. 大河文明的产生背景1) 农业的兴起和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2) 黄河流域的社会形态2. 黑陶与红陶的主要特点和出土地点1) 黑陶和红陶的制作工艺和用途2) 黑陶和红陶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第二章周朝的产生和发展1. 西周的建立和发展1) 商朝的覆灭和西周的建立2) 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事迹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2. 东周的分裂和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1) 东周分裂为吴国、楚国、齐国和晋国2)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历史事件第三章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统治1. 秦国的崛起和统一我国1) 秦国的兴起和我国诸侯国的战争2) 秦国的统一我国及其政治制度2. 秦始皇的统治和对我国的影响1) 秦始皇的政治措施和改革2)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和评价第四章帝国的繁荣与变革-东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1. 汉武帝的统治和对我国的影响1) 汉武帝的改革和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影响2) 汉武帝的对外交通和丝绸之路2. 汉朝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经济1) 十常侍事件2)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1.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经济1) 政治分权和游牧民族的入侵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变革2. 魏晋南北朝对文化的影响1) 佛教传入我国及其对我国文化的影响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政治与经济1. 隋唐政治改革和对经济的影响1) 科举制度的整顿和对政府的效率提高2) 隋唐时期对海外贸易的推动和对内陆交通的建设2. 隋唐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变革1) 户口调查和对农业的改革2) 隋唐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第七章宋朝政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1. 宋朝政治改革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 神宗南渡事件和对我国历史的影响2) 宋朝对海外贸易和农业经济的促进2. 宋朝对文化的影响1) 宋朝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成就2) 宋朝绘画和诗词的成就第八章元朝政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1. 元朝对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1) 元朝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及其评价2) 元朝对海外贸易和货币经济的促进2. 元朝对文化的影响1) 元朝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变革2) 元朝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及其评价第九章明朝政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1. 明朝政治制度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 明朝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运作2) 明朝对海外贸易和农业经济的促进2. 明朝对文化的影响1) 明朝科技和学术成就2) 明朝绘画和诗词的成就第十章清朝政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1. 清朝政治体制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对我国的影响2) 清朝对海外贸易和农业经济的影响2. 清朝对文化的影响1) 清朝的文学、绘画和科技成就2) 清朝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变革以上是2023高一必修历史1课至10课的常考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扎实掌握。

高一必修1上历史知识点

高一必修1上历史知识点

高一必修1上历史知识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必修1上的历史知识点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础。

下面将围绕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分别为夏、商、周。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有“三代之祖”的美称。

夏朝的开国皇帝是夏禹。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的都城是安阳。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

西周的国都是镐京,东周时期国都迁至洛邑。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国家分裂和割据的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分裂为多个小国,其中最有名的是齐国。

战国时期则更加混乱,七雄争霸,一些列重要战争发生。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也很活跃,儒家、道家、墨家等儒家思想流派相继形成并发展。

三、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迅速发展的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成为秦朝,并且实行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和制度改革。

他下令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标准,并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

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实行了开创性的科技发展、地方制度、官僚体系等。

四、唐宋元明清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时期。

唐朝开放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科举制度的王朝,这种制度对后来的明清两代影响深远。

明朝时期,中国进行了多次著名的航海探险,如郑和下西洋等。

清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满族人建立的。

五、现代史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逐步进入了现代史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也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一系列动荡与困境。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始。

通过对高一必修1上历史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变革过程。

这些历史知识点不仅是我们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也可以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当下和未来。

高一必修一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必背知识点高一历史必背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指导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

在高一年级,我们将学习历史的必修一课程,其中包含了一些必背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一理论的提出,回答了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发展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性质、阶段、任务和目标,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2.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等。

这些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我们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依据。

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

这场战争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国家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习这段历史,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和英勇斗争的历史故事,感受到了团结、勇敢和坚持的力量。

4.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斗争,这场运动兴起于1919年的北京,旨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五四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它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责任,它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发展。

同时,这些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历史意识、爱国精神和文化自信。

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更好地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新课程高一历史必修1

新课程高一历史必修1

新课程高一历史必修1命题人:蔡国珍(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审核人:张开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请把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到作答卷的表格中。

)1、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2、周朝礼乐制度的本质意义是:A、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B、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C、是一种等级制度D、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3、“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4、西汉时期实行“ 推恩令”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高祖5、削弱相权是加强皇权的手段,下列不能起到削弱相权作用的是:A、汉朝设立“中朝”机构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C、元代设中书省D、明代废除丞相6、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高度发展的标志是A、废丞相,权归六部B、设立内阁C、设置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7、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的平民领袖是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屋大维8、雅典民主制下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执政官9、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君主的终身制和世袭制B、贵族的任期制和选举制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D、设立保民官监督政府行为10、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查士丁尼新敕》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1、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大宪章》的制定B、光荣革命的发生C、《权利法案》的通过D、新议会的召开12、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狄德罗13、德意志实现统一的方式是A、自上而下的改革B、自下而上的人民起义C、平等合作的联邦制D、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14、1871年后掌握德意志帝国最高权力的是:A、帝国国会B、联邦议会C、皇帝D、首相15、中国近代史开始于: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6、能够反映农民迫切愿望与要求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应诏统筹全局折》D、三民主义1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海国图志》D、三民主义18、义和团运动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的精神是A、善于学习B、勇于创新C、崇尚礼义D、英勇斗争1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同盟会C、光复会D、共进会20、近代中国的外患指的是A、中国人民反抗清王朝的斗争B、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C、八国联军侵华D、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21、“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爱国主义B、追求科学C、追求真理D、勇于解放22、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是高中阶段历史教育的基础模块,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从先秦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明演进、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纲要1. 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社会转型2. 秦汉至明清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840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中外交流与丝绸之路的开辟- 明清社会变迁及其面临的挑战3. 近代中国(1840年-1919年)- 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 民族危机下的救亡图存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三、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及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2. 思维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史料,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崇尚真理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结合讲授、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辅以实地考察、文献阅读等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

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与期末考试等多元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高一历史必修1命题人:蔡国珍(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审核人:张开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请把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到作答卷的表格中。

)1、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2、周朝礼乐制度的本质意义是:A、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B、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C、是一种等级制度D、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3、“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4、西汉时期实行“ 推恩令”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高祖5、削弱相权是加强皇权的手段,下列不能起到削弱相权作用的是:A、汉朝设立“中朝”机构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C、元代设中书省D、明代废除丞相6、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高度发展的标志是A、废丞相,权归六部B、设立内阁C、设置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7、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的平民领袖是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屋大维8、雅典民主制下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执政官9、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君主的终身制和世袭制B、贵族的任期制和选举制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D、设立保民官监督政府行为10、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查士丁尼新敕》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1、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大宪章》的制定B、光荣革命的发生C、《权利法案》的通过D、新议会的召开12、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狄德罗13、德意志实现统一的方式是A、自上而下的改革B、自下而上的人民起义C、平等合作的联邦制D、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14、1871年后掌握德意志帝国最高权力的是:A、帝国国会B、联邦议会C、皇帝D、首相15、中国近代史开始于: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6、能够反映农民迫切愿望与要求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应诏统筹全局折》D、三民主义1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海国图志》D、三民主义18、义和团运动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的精神是A、善于学习B、勇于创新C、崇尚礼义D、英勇斗争1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同盟会C、光复会D、共进会20、近代中国的外患指的是A、中国人民反抗清王朝的斗争B、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C、八国联军侵华D、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21、“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爱国主义B、追求科学C、追求真理D、勇于解放22、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B、《新青年》创刊C、《人权宣言》颁布D、巴黎公社成立23、下列哪一个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黑格尔24、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B、国民党一大C、中共二大D、国民党二大25、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教训是A、必须进行武装斗争B、必须联合各革命阶级C、必须坚持党的领导D、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2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27、被中外舆论界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的历史事件是A、旅顺大屠杀B、济南大屠杀C、南京大屠杀D、天津大屠杀28、百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A、国民革命运动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29、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在全面进攻解放区失败后转向了重点进攻,重点进攻的目标是:A、东北解放区、中原解放区B、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C、中原解放区、山东解放区D、东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3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三大战役的胜利C、渡江战役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1、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A、人民代表大会B、政治协商C、多党合作D、民主集中制32、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维护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3、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不包括A、人事自治B、民主选举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34、冷战时期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A、参与马歇尔计划B、成立经互会C、建立华约组织D、支持越南战争35、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是:A、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B、新兴独立国家的诞生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二、非选择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9分,第38小题9分,共30分。

)36、(12分)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下列问题:(1)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1分)(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1分)(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1分)(4)简要说明在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强占台湾和台湾回归祖国的过程。

(4分)(5)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如何形成的?(5分)37、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归纳出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3分)(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何本质区别?(6分)38、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鸦片战争形势图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材料四:八国联军侵华形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1)列举以上各战争时期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4分)(按顺序排列)(2)综观上图反映出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2分)(3)面对此形势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3分)莆田侨中06—07学年高一历史期末模块考试作答卷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9分,第38小题9分,共30分。

)36、(12分)(1)时间:(2)理由:(3)抒发情怀:(4)强占台湾的过程:台湾回归祖国的过程:(5)基本政策的形成:37、(9分)(1)国体:政体:(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不同:①经济基础不同:人大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原则:人大制度:三权分立制度:主体:人大制度:三权分立制度:38、(1)列举以上各战争时期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按顺序排列)(2)政治局势:(3)主要的抗争活动:莆田侨中06—07学年高一历史期末模块考试答案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二、非选择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9分,第33小题9分,共30分。

)36、(12分)(1) 1896年。

(1分)(2)甲午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强占台湾。

(1分)(3)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

(1分)(4)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行割占台湾;1945年,日本投降或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分)(5) (5分)(写出其中任意5点即可。

)①、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1分)②、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的方针;(1分)③、1981年,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讲话,具体阐明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1分)④、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分)⑤、1982年宪法第31条作了宪法保证;(1分)⑥、1984年六届二次人大正式通过。

(1分)37、(9分)(1)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2分)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