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合成理论与公益广告的认知解读

合集下载

公益广告的理想化认知模型阐释

公益广告的理想化认知模型阐释

实性知识 , 不需要隐喻 、 转 喻等想像 性手 段 , 是I C Ms的基 础 内容 。如关于 “ 火” 的知识 的命题 模型包 含 “ 火 可 以做 饭” 、 “ 火是危 险的” 等命 题 ; 我们 在餐馆 订桌 和点 菜 的规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4— 2 1 基 金项 目: 湖南省教育厅 资助项 目( 1 2 C 0 1 3 7 ) ;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 目( 1 2 Y B A 1 3 9)
性地 提出 了理想化认知模 型( I C Ms ) 理论 。他 认为认 知模
型是人与外部世 界互 动基 础 上形 成 的认知 方式 , 即对 我 们 的知识进行组织 和表征 的方式 … 。理 想化认 知模 型是 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 中说话 人对某 领域 中的经 验和知 识 所作 出的抽 象的 、 较 为完整 的、 理想 化 的理解 , 是 建立 在 许 多认 知模型之上 的一种 复杂 的、 整合 的完 形结构 , 是 一 种具 有格式塔性质 的复 杂认 知模 型 J 。理想 化 、 体 验性 、 互 动性 、 完 形性 是 I C Ms的突 出特 质。C mf t &C r u s e 认 为I C Ms 是一种表征理想世界 的框架 , 该框 架没 有包括 所
第 6卷 第 1 0期 2 0 1 4年 1 0月
当 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 h e o r y an d Pr a c t i c e o f Co n t e mp or a r y E du c a t i o n
VO I . 6 N0. 1 0
完全匹配的认知规 律 。I C Ms依据 四种原 则建 构 , 即命题 结构、 意象 图式 、 隐喻 映射和 转喻 映射 , 这些 原则也 可 以 理解为 I C Ms 包 含 的四种 认知 模型 。命 题 模型 具有 客观

公益广告各种不同的定义

公益广告各种不同的定义

公益广告各种不同的定义你知道公益广告是什么吗?公益广告是通过传播正能量、传递社会价值观念,以改善社会环境、提高公众素质和福祉为目的的广告形式。

它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种宣传手段,具有鲜明的无商业目的性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下是一些对公益广告的不同定义:1. 传播爱心与关怀:公益广告通过呼唤人们的爱心和关注之情,引导公众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

它提醒人们在享受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关心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并且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唤醒社会责任感:公益广告通过展示社会问题和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激发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以期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发展尽一份责任。

它提醒人们,社会的进步和繁荣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付出,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建立更美好的社会。

3. 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公益广告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通过倡导科学知识、文明礼仪等,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

它鼓励人们关注教育、健康、环保等领域,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培养社会公德心与道德观念:公益广告致力于培养公众的社会公德心和道德观念。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尊重,提倡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守法守纪等正面价值观念。

通过向公众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公益广告助力社会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推动社会文明进程。

总之,公益广告是公众价值观念的传播者,通过呼唤爱心、唤醒责任感、促进社会发展和培养道德观念等方式,建立起社会公德心的桥梁和纽带。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公益广告的功能是什么呢?首先,公益广告能够唤起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意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

公益广告通过生动而感人的形象和故事,引起公众的共鸣和关注。

它们能够让人们意识到社会问题的存在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怀的重要性。

通过传递正能量和鼓励人们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量,公益广告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关于公益广告的几点思考

关于公益广告的几点思考
环境保护类
这类广告主要呼吁大家关注地球的生态环境,如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垃圾分类等。它们通常 以引人注目的图像和触动人心的文字来传达信息 。
社会公正类
这类广告关注的是社会公正和公平问题,如性别 平等、反对歧视、贫困问题等。它们通过故事叙 述和情感共鸣来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对社 会问题的思考和行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公益广告通常由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或个人发起,通过 各种媒介向公众传播信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公共福祉。
特点
广泛性
公益广告的传播范围广泛,可以覆盖不同年龄、性别、职 业和地域的群体,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公益性
公益广告关注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和问题,如环境保护、健 康安全、教育公平等,与个人利益无关。
教育性
现代公益广告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方式,而是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手段,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和更加丰富的内容 呈现给公众。
公益广告的主题和议题也变得更加广泛和复杂,涉及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文化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领域,旨在引起公众的 共鸣和关注,引导公众行为和社会风尚。
03
公益广告的类型与创意
类型
传播效果
覆盖广泛
01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传播,公益广告能够迅速
覆盖大量受众,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创意吸引力
02
优秀的公益广告能够凭借创意和表现手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使公众对广告信息产生兴趣和记忆。
信息传递准确
03
公益广告通常具有简明扼要、信息传递准确的特点,能够迅速
传达核心信息。
商业效果
早期的公益广告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旨在提高公 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概念整合理论与广告语篇解读

概念整合理论与广告语篇解读

间 。从 输 入 空 间 到 合 成 空 间 的 概 念 投 射 是 有 选 择 的 , 合
成 空 间 包 含 其 它 空 间 都 不 具 有 的 层 创 结 构 ,这 种 层 创 结 构 并 不 直 接 来 自输 入 空 间 , 而 是 涉 及 一 个 较 为 复 杂
的 心 理 过 程 ,是 在 两 个 输 入 空 间 投 射 的 基 础 上 通 过 组
合 、 善 、 展 这 三 种 相 互 关 联 的 方 式 而 产 生 的 , 成 完 扩 合
空 间 是 一 种 动 态 的 、 造 性 认 知 活 动 。【这 一 理 论 为 探 创 4 1
是隐喻研 究 的新趋 势 , 给语篇 分析提供 了新 的 角度 。 也

究 人 们 如 何 建 构 意 义 与 阐 释 意 义 开 辟 了 新 视 野 。 以



是 概 念 整 合 的 思 想 , 辉 、 佐 文 嘲 详 细 介 绍 。 理 空 张 李 有 心
: :
l I
间 的 映 现 是 人 类 思 维 组 织 的 一 部 分 ,虽 然 语 言 为 这 种
映现 提供 了相 当 多 的素材 。 映现 本 质上 不是语 言 的 , 但
( 东 外语 艺 术 职业 学 院外 语 系 广 东 广 州 5 U 0 ) 广 15 7
摘 要 : 念 整 合 理 论是 心理 空 间 理 论 的 新 发 展 , 认 知 语 言 学 中一 个十 分 重要 的 部 分 , 示 了 自然 语 言 概 是 揭 意 义 建 构 过 程 中的 概 念 整合 这一 十 分普 遍 的认 知 过 程 . 认 知 角度 也 对 语 篇 分 析 提 供 了 一 个 全 新 视 角 , : 从 即 语 篇 的 处理 与 加 工过 程 可 以看 作 是 一 个 包含 若干 相 互 关联 的心 理 空 间 网络 的 结 构 体 , 不 同 的概 念 经 过 人 的 认 知

公益广告中的概念释解

公益广告中的概念释解

公益广告中的概念释解1战争隐喻“战争”就存在敌我关系,战略,胜利和失败。

有战争就有危害,凡是那些有碍于社会正常秩序、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不利于社会正常发展的因素,我们都称之为社会的敌人。

①饥饿和瘟疫之后,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②用安全意识打胜安全生产之战。

③环境的破坏是人类最大的失败。

2音乐隐喻音乐给人以放松舒畅的心情,还可以渲染气氛陶冶情操,将音乐映射到公益广告活动中可以增强公益广告的可接受性。

④谦让、宽容是和谐社会的音符。

⑤交通乐章和谐才能奏响。

⑥用生命去谱写一首社会进步的赞歌。

例④中,音符虽然短小却不能缺少,是乐章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同样,任何公益活动需要每一个人的参加,无论参与的人员数量多少,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将音符这一概念投射到生活中有益于社会和谐稳定上就构成了“音符”隐喻。

例⑤中,乐章比乐符范围更大更广一些,用乐章映射的范围也就更广,更好地体现人类社会的整体性。

例⑥中,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用谱写歌曲来映射公益活动更能说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交通隐喻礼让为先就不会让心路拥堵。

⑧用友谊疏导阻塞。

⑨诚信是世界的通行证。

现代社会慢慢富裕起来,车辆越来越多,继而形成了交通拥挤的现象。

这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出行,在交通等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在车站等场所运用了相得益彰的广告语言反映交通拥堵的现象,也反映出这样的拥堵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这就从中体现出公益广告中的交通隐喻。

例⑦中,以交通的拥堵来隐喻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隐喻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造成交通拥堵就需要疏导,例⑧隐喻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需要友谊来疏导。

司机只有拥有驾驶资格并遵循法律法规才能顺利出行。

现实社会中,诚信是和他人建立关系的首要条件,如例⑨所示。

4农业生产隐喻用我们的双手栽下漫天的绿色,用我们的心灵守护五彩的家园。

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阴;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

公益广告的概念、特性、作用

公益广告的概念、特性、作用
在日本,公益广告称之为公共广告,《电通广告词典》将其定义为“企业或团体表示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向消费者阐明这一意图的广告。”它与美国的意见广告相似,目的还是为了在社会公众中塑造企业自己的公关形象。
公益广告的作用
媒介实际就是宣传工具,它教给人们各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人们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融入媒介制造的社会体制中。而在“制造认同”的过程中,公益广告是最现实、最直接、最具时效的途径。
(3)受众的广泛性。公益广告面对的是社会公众。这表明,公益广告不同于商业广告,它不是为某个企业的产品树形象、打知名度,而是为社会大众谋利,为公众切身利益服务的广告。创作者是站在社会公众角度去创造启迪,而不是针对某一特殊群体。公益广告就是要针对社会公众的特点和心态,反映公众的意愿和呼声,反映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公益广告期待尽可能多的公众目光,受众的范围越大越好。
公益广告的发起者投入时间和财力,通过大众媒介向广大受众传达有利于社会公众利益的观念或意见。
在美国,公益广告旨在增进一般公众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他们的行为和做法,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其中,一类是公共广告(Public Advertising),是由社会公共机构如绿色和平组织,动物保护协会等社会团体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发布的各类广告。另一类是意见广告(Opinion Advertising),这多是企业集团针对各类社会现象,阐述企业的态度。这是一种企业形象广告的外延,表明了企业在社会中的个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长久以来,公益广告一直被用来作为解决不同社会问题,敦促社会公众以正确的观念和行为配合社会变革运动的手段之一,它是社会营销的有力工具。“社会营销”一词最早出现于1971年,当时是指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倡导某个社会运动、观念或行为。自那时起,该术语的意思逐渐演变为社会变革管理科学,具体指设计、实施和控制变革运动,实现在一个或几个目标接受者群体中提高某种社会观念或实践的接受程度的目的。美国和日本的公益广告在社会营销中,对于实现社会营销的目的即改变有害的观念和行为,或者接受新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国民觉悟,帮助解决社会问题起到了显著效果。

基于概念合成理论的电视广告的多模态解读

基于概念合成理论的电视广告的多模态解读

【 关键词 】 概念合成理论 ; 电视广告 ; 多模 态
1引 言 . 广告作 为一种特殊 的交流方式 , 采用间接的策略 来实 一般 现劝服观众 的目的。在 如今 经济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 电视 广 告 以直观 真实 、 说服 力强 、 色俱 全 . 声 动静 结合等优 点 , 为广大 商家推销 商品. 时也威 为了电视台收入 的主要利润来源 。作 同 为一种电子广告形式 。 电视 广告运 用了语 言、 声音 、 文字 、 象 、 形 动作 、 表演等 多模态 的信 息传播模式。电视广告如何成功 的在 观众头脑 中构建心理 空间并为他们所接受 . 这是一个概念 合成 的意义构建过程 。本文运用概念合成理论 . 以多模态话语分 析 为视角 。研究一下 电视广告在观众头脑 中的语义 构建过程 , 同 时解读观众在观看 电视广告 时的心理运行机 制。
文学 与艺 术
第二卷
第 四期
基于概念合成理论 的电视广告的多模态解读
王娜 徐 润
( 东北 大学外 国语 学 院 辽 宁沈 阳 10 1 ) 18 9
【 摘 要 】 概念合成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 上 接受的 目的。本文主要以周杰伦代言的优乐 美奶茶 广告为例 . 并在 发展起 来的,探讨言语交际过程 中各心理 空间相 互映射 探讨一下 电视广告 的多模 态化 模式是如何被观众所 接受 。 并 产 生互 动 作 用 时 言 语 意 义 的构 建 过 程 。 多模 态话 语 分 其头脑 中进行概念 整合 的。 从概念 整合 角度看 。 则电视 广告主要涉及 了三个 整合 网 这 析主要 结合 了图像 、 声音、 动画、 表格等 各种社会 符号 资
间 1输入空 间 2 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两输 八空间的对应物 、 、 之间的部分跨空间映射产生 了类属空 间, 两输入 空间部分投射 至 第四个空间 为合成空 间 . 合成空 间包含通过组 合 、 善和扩 完

浅析公益广告中的隐喻现象

浅析公益广告中的隐喻现象
【 关键词】隐喻
传 统 的隐喻理论认 为 隐喻是 一种修
辞手段 , 其研究对象仅仅是文字 , 但是 , 莱 考夫( L a k o  ̄和约翰逊 0 o h n s o n ) 打破 了传统 观念 , 认为 隐喻是一种 思维方 式 , 这就表
( B l e n d S p a c e ) 。两 个输入空间 分别代表 本体 和喻体所属 的概念域 , 隐喻在两个输 入空 间的基础上衍生 出第三个 空间, 即合 成空 间。 合成空间借助从输入空 间提取 的 部分结构 ,形成新的结构 ,即 F a u c o n n i e r
降 、电视 收视 率 萎靡 , “ 报 纸 消亡 论 ”、 甚嚣 尘上 。 传统媒体 陷入 了 自身突 破的关 键期 , 如何利用 新科学 技术 、 发 挥传统媒
空 间 和 目标 域 空 间 之 间 的 互 动 和 对 应 关
系。
6 、 合成空 间 : 在类属 空间 的取景 下 , 源域空 间和 目标 域空 间互动合 成出来 的
明隐喻还 可以通 过声 音 、图像 等来 体现。
了人们研究 的内容之一。

新图景或是新的认知内容 ; 有些互动 以源 目标域 空间都有重要影响 。
的 所有 思维 性 活 动 。
在2 0 世纪 9 0年代 , 台湾学者邓 育仁
和孙式文在概念合成 空间理论 基础 上 , 又
加入 了解读起 点 、 背景知识 、 隐喻取景 和 隐喻后果等 因素 , 形成 了一个广告 图像隐
喻 的分析结构模式 , 这一结构模式一定程

在带有图像 隐喻的广告中 , 解读起点 般指广告给人带来的直观 的视觉体验 , 如图像 、 文字 。 背景知识 常指我 们的共享

公益广告作品设计理念

公益广告作品设计理念

公益广告作品设计理念
公益广告作品的设计理念是通过视觉、声音和文字等元素,向公众传达正能量、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激发他们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行动。

以下是常见的公益广告设计理念:
1. 触发共鸣:通过表现真实的社会问题和生活场景,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引起他们的关注和思考。

2. 强调故事性:通过讲述一个有趣、感人或令人深思的故事,留下深刻印象,增强观众记忆和理解能力。

3. 强调对比:通过对比展示社会问题的两个极端,彰显问题的严重性,引发观众的关注和行动。

4. 利用幽默感:通过幽默、搞笑的方式传递公益信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积极的情绪和态度。

5. 使用象征性符号:通过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标志或符号,简洁明了地表达公益信息,增强观众对广告的辨识度和记忆力。

6.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通过展示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与受益人的互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助精神,激发观众参与公益事业的愿望。

7. 突出声音的感染力:通过音乐、声音效果等方式,创造感染力和冲击力,使观众产生积极情绪和行动的动力。

8. 整体设计简洁明了:公益广告应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和文案,要力求简洁明了,让观众一眼就能理解和接受公益信息。

总的来说,公益广告作品的设计理念是要通过创意、唤醒观众的社会责任感和正能量,激发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概念整合理论与电视广告的解读

概念整合理论与电视广告的解读

概念整合理论与电视广告的解读【内容摘要】当下广告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并不是只要在人们的视线中出现就可以达到广而告之的效果的。

笔者受到新篇德芙巧克力广告的启发,看到了它的成功之处并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对其分析以期能够对当下广告业以启发。

【关键词】电视广告概念整合理论空间映射一、前言当下,广告已经成为商家推销产品的最主要的举措。

为了取得最大程度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家竭尽所能、推陈出新,希望是自己的产品能够留下最深的印象,击败竞争者从而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相较于其它,食品的广告是最难传递感官信息的,所谓“非尝而不知也”。

传统的食品类广告中,总有一个主角表现出一副胃口好,意犹未尽地享受食物的样子。

但随着人们对这种场景的视觉疲劳,大多已经厌倦这样的“陈词滥调”。

近来,隐喻的方法在广告中屡见不鲜。

商家开始注意用隐晦的方式去宣传,已达到一种“出乎意料”,却又“情理之中”的感觉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因此,笔者对此有感而发,选择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以几则有关巧克力的广告为语料进行分析,试图解释这些广告是如何运用隐喻的方法来调动人们复杂的思维推理过程而达到“广而告之”的效果的。

二、概念整合理论概述1997年,福柯尼耶和特纳在《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中正式提出,概念整合是四个心智空间通过投射、映射和动态的模拟彼此连接起来,产生新的关系和构造,最终形成新意义和新概念的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

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ier和turn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而心理空间则是人们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目的而建构的小概念包,如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愿望概念等。

心理空间之间可以相互连结,并可以随着思维和话语的展开以及语境、文化背景的改变而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改,来理解相关的话语和行为。

概念整合则是对心理空间的基本的认知操作,运用在线的、动态的认知模式构建意义。

公益广告的理想化认知模型阐释

公益广告的理想化认知模型阐释

公益广告的理想化认知模型阐释摘要: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探析了“中国范儿”系列公益广告中价值概念的组织和表征方式以及原型效应的形成途径。

研究发现,根据不同的主题类别,该系列广告选取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展现具体的道德价值理念,并主要通过转喻模型和由多种ICMs组构形成的集束模型产生价值概念范畴的原型效应,为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提供了认知参照点。

关键词:理想化认知模型;原型效应;公益广告;中国梦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发起,中国网络电视台主承制作的“中国范儿”系列公益广告秉持“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形象、中国表达”的理念,用最朴实的民族元素传达出最宏大的家国情怀,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界也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和广告学领域,鲜有从语言学视角的切入。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尝试探讨该系列公益广告组织和表征价值概念的方式和产生原型效应的途径,为其广泛的吸引力和传播力提供认知阐释。

1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传统客观主义语义学认为意义体现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直接对应,排除了人的主观因素,忽略了世界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为语义解释留下了不少难题。

为挑战客观主义语义理论,Lakoff于1987年针对性地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CMs)理论。

他认为认知模型是人与外部世界互动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即对我们的知识进行组织和表征的方式[1]。

理想化认知模型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较为完整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模型[2]。

理想化、体验性、互动性、完形性是ICMs的突出特质。

Croft & Cruse[3]认为ICMs是一种表征理想世界的框架,该框架没有包括所有可能的真实世界的情况,这种说法与Fillmore的“框架”理论有相通之处,均体现了概念化的经验与客观现实不完全匹配的认知规律。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公益广告传播效果与制作策略研究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公益广告传播效果与制作策略研究

基本内容
本次演示主要从公益广告的认知演化进程和公益广告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两个方 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公益广告的认知演化进程
公益广告的认知演化进程,即是指人们对公益广告的理解和认知从宣传、观念 营销到公共传播的发展过程。
1、宣传阶段:在这个阶段,公益广告主要被视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其目 的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法来传递某种特定的信息或观念,以影响公众的行为和态 度。例如,通过宣传环保、交通安全等知识,可以引导公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 式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情感广告和理性广告在不同认知和情感卷入下的传播 效果,为企业制定广告策略提供参考。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选取了500名被 试者,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250人。其中一组观看情感广告,另一组观看理 性广告。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被试者的认知和情感卷入程度数据,并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总的来说,通过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公益广告传播 效果的问题。未来的公益广告传播将更加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和特点,采用更 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传播策略,以提高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同时,我们也需要 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传播现象和趋势,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面对挑战,我们建议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在制作公益广告时,充分考虑受众的 需求和心理反应,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广告的制作过程中。此外, 还需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和技术,提升公益广告的整 体质量和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情感广告在提高消费者认知和情感卷入程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认知方面,情感广告组的被试者对品牌和产品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理性广告 组。在情感方面,情感广告组的被试者对品牌和产品的情感和忠诚度也显著高 于理性广告组。此外,我们还发现情感广告在提高品牌口碑和激发消费者购买 意愿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2 1 第 1 期 0 2年 O ( 总第 16期 ) 0
边疆经 济与 文化
T HE BORDER EC0N0MY AND CUL URE T
N0 0 2 2 .1 . Ol
Ge e . .O n No1 6
L旧日凡 】 【 语言 文化 J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认 知 语 言 学 中的概 念 整 合 理 论来 分 析公 益 广 告 语 言 ,研 究公 益 广告 如何 通 过输 入 空 间的信 息整 合 , 形成认知主体头脑中的新的信息 , 也就是把公益广 告 的理解 过程看 做是一个 动态 的过程 。
二 、概 念整合理 论 自 G l s ac n i 于 1 8 ie uone l F r 9 5年提 出心理 空 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 以来 ,经 过二 十多 年 发 展 到今 天 的概 念 整 合 理
关 键 词 :概 念整 合 理论 ;网络 模 式 ;公 益 广告 中 图分 类号 :H 1 33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7-4 9 2 1)0 19 2 625 0 (02 1- 3 - 0 0


引言
间 I ( p tsa eI)、输 入 空 问 l ( p tsae i u p c n I i u p c n
间映射 ,映射与概 念整合 在意义 的构建 过程 中起着 关 键 的作 用 。本文 主要 目的就是要 以隐喻 的作用 作 为公益广 告语言研 究 的突破 口,以公益 广告 语言 中 出现 的隐喻为语料 ,基于概 念整合 理论 对公 益广告 语 言 中的隐喻进行 认知学 的 阐释 ,在充分 理 解隐 喻 的深层含 义 的基础 上 ,探究 网络词 汇 的使 用 目的和

概念合成理论与公益广告的认知解读

概念合成理论与公益广告的认知解读

概念合成理论与公益广告的认知解读吴晓蓉摘要:Fauconnier和Turner所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实际上是对Fauconnier所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该理论的四空间网络模式和三个运营模式“组合一完善一扩展”模拟了读者语言解读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活动以及动态推理过程,对很多语言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文章拟从Fauconnier和Turner创建的概念合成理论出发,通过具体的语料分析来研究公益广告中人脑的在线语义构建过程,从而揭示广告创意的源泉&关键词:概念整合;公益广告;语义构建-%引言现代社会中,广告无处不在,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

公益广告是一种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使人们公益行为的形成,甚至进而促使某些公益事业的发展&语言学家们一直对公益广告语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从最初局限于对广告语言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色的概括描写,到后来研究其符号、语义、语用功能,都很重视广告制作者的语言策略研究,并对此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同时他们却忽视了消费者心理,作为信息接受者,人们是通过什么认知机制解读出语言背后更为深层的东西。

本文拟从Fauconnier和Turner创建的概念合成理论出发,通过具体的语料分析来研究公益广告中人脑的语义构建过程,从而阐释其所具有的大众感染力。

二、概念合成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的滥觞者是以Fauconnier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在西方迄今为止已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史,理论发展日趋成熟。

它以心理空间理论为基础,是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其宗旨就是试图揭示言语意义在线构建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

根据Fauconnier和Turner的研究表明,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前期以来,就拥有了概念整合的神经生物基础,那么儿童也就与生俱来地具有整合的生理能力。

儿童似乎可以在没有任何与整合有关的知识背景下,就能够毫不费力地进行简单整合的构建与理解。

概念整合视阈下的广告语解读

概念整合视阈下的广告语解读

- 204-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概念整合视阈下的广告语解读哈尔滨师范大学/曹晶【摘要】概念整合理论是一种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认知操作机制,因其在语言分析中所体现的动态性和阐释力,一直为认知语言学家所关注。

本文以概念整合为理论基础分析电视广告语,以揭示其对意义构建的解释力。

【关键词】概念整合 广告语 心智空间 投射一、引言广告广泛地存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功能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强产品的购买力,并最终推销出产品实现经济获益。

众所周知,广告是广告语、图像和声音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其中,广告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成功的广告语通常形象生动、短小精炼、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并能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

近年来,语言学者对广告语的研究多集中于修辞层面的探索。

本文以概念整合为理论框架,对电视广告语进行认知分析,以揭示该理论极强的解释力。

二、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是由美国著名认知语言学家吉尔斯•弗科尼亚,于1977年在其论著《思维和语言的映射》中首次提出;并同认知科学家马克•特纳在著作《我们的思维方式:概念整合和心智的复杂性》中,逐步完善该理论体系。

该理论是一种适用于日常生活现象,尤其是语言层面的认知操作机制,是四个心智空间开放性的映射、整合并压缩的结果。

心智空间是指在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为达到局部理解和反馈的目的而建构的概念包(conceptual pocket),它并非语言形式或语义结构本身,而是指语言交际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是语言社团成员在言语行为过程中处理信息所使用的虚拟概念框架。

概念整合是在线的动态加工过程,需要各心智空间的组成要素和关系结构间的相互映射,从而构建空间网络。

基本的空间网络通常由四个心智空间组成,分别为: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

输入空间内的信息是有关独立认知域;类属空间是两个输入空间类似组成元素的抽象概念集合;通过输入空间元素、类属空间元素的相互投射,经信息的组合、完善、拓展及最后的压缩,得出最终的概念整合结果。

英汉环保公益广告的认知分析

英汉环保公益广告的认知分析

英汉环保公益广告的认知分析英汉环保公益广告的认知分析【摘要】隐喻是人类所有思维的特征,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广告形式,其语言中的概念隐喻潜意识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两种不同的思维和文化模式,使人们对隐喻的生成和理解存在不容无视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英汉环保公益广告中隐喻的运作机制的探讨,总结其中所蕴含的认知差异,比照分析造成认知障碍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公益广告;概念隐喻;认知1.认知隐喻理论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门话题。

自1992年后,Fauconier等人认识到概念整合是人类所特有的心智运作,在心智空间理论的根底上于2002年出版了The Way We Think,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人类思维中概念叠加和整合的过程,探讨意义构建的动态性、心智空间的无限性、概念映射的连通性、意义生成的激活性,对认知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一理论不仅开展了Lakoff的语言体验哲学观,而且从人类心智体验上揭示了人类认知概念生成的机理。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两者地位是互补的,概念整合理论弥补了概念隐喻理论的缺乏,是概念隐喻理论的开展和提升,开展了语言的认知研究,为研究各个层次的意义构建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了比拟完整的认知隐喻理论,为研究大量的其他认知活动搭起了一个统一的框架。

公益广告是一项通过提高市民关注度,影响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并改变他们行为的一项活动,旨在增强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

作为所有广告形式中最能表达广告文化的引导职能和社会职能,及其淡化商业性,容纳更多文化主题的特点,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行为,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不仅使各类广告变得简洁生动、新奇而富有启发,还可以激起受众的想像力。

然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的不同的思维特点就使得英汉公益环保广告语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主要反映在概念层次上的隐喻映射域的异同及意义的差异上,即英汉公益广告语运用中思维结构的差异上。

公益广告的概念

公益广告的概念

1、公益广告的概念:广告是由可确认的广告主对其观念、商品或服务所做之任何方式、付款的、非人员性的陈述与推广。

公益可以理解为公众的利益。

根据广告的定义,公益广告是广告主对有助于公众利益的观念所做之任何方式、付款的、非人员性的陈述与推广。

它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呼吁公众关注某一社会问题,以合乎公众利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或社会风尚。

公益广告的发起者投入时间和财力,通过大众媒介向广大受众传达有利于社会公众利益的观念或意见。

在美国,公益广告旨在增进一般公众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他们的行为和做法,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

其中,一类是公共广告(Public Advertising),是由社会公共机构如绿色和平组织,动物保护协会等社会团体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发布的各类广告。

另一类是意见广告(Opinion Advertising),这多是企业集团针对各类社会现象,阐述企业的态度。

这是一种企业形象广告的外延,表明了企业在社会中的个性。

在日本,公益广告称之为公共广告,《电通广告词典》将其定义为“企业或团体表示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向消费者阐明这一意图的广告。

”它与美国的意见广告相似,目的还是为了在社会公众中塑造企业自己的公关形象。

2、公益广告的作用早在赫尔曼(Herman),乔姆斯基(Chomsky)的有关著述中就曾提到过“制造认同”的说法,他们认为,媒介实际就是宣传工具,它教给人们各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人们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融入媒介制造的社会体制中。

而在“制造认同”的过程中,公益广告是最现实、最直接、最具时效的途径。

我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生活实践,发现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例如滥用毒品、环境污染、家庭暴力、交通事故、爱滋病蔓延等等。

出现问题的原因有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多,但是怎么抑制社会问题的泛滥,减少甚至根除社会问题呢?只有动员全体公民,开展社会变革运动,即“由一个群体(变革发起人)实施有组织的活动,旨在说服其他群体(目标接受者)接受、调整或放弃某些观念、态度、习惯和行为”。

概念整合理论对服装广告中隐喻认知机制的解释

概念整合理论对服装广告中隐喻认知机制的解释

概念整合理论对服装广告中隐喻认知机制的解释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行为,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在商业广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合成空间理论揭示了自然语言意义建构的过程,对广告中的隐喻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使人们对广告中隐喻的认知机制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关键词服装广告隐喻认知机制概念整合理论一、引言隐喻作为现代广告基本传播形式的核心,已逐渐成为高水平广告所经常诉诸的手段。

隐喻的研究不只久远,而且角度也很多元,在语言学、哲学、以及认知科学中,隐喻都是引人关注的主题。

本文将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服装广告中的隐喻现象和工作机制,进一步验证合成空间理论对于广告中隐喻的阐释力。

二、隐喻理论隐喻的发展经历了修辞学、语意学以及多学科三个发展阶段。

现代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相结合产生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翻开了现代隐喻学研究的新篇章。

以Lakoff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隐喻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并指出不仅是语言,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在本质上都是隐喻的。

在这一认识基础上,福科尼尔和特纳(Fauconnier & Turner)于20世纪90年代后相继发表了系列文章,如概念整合原理(principl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1998)、《我们思维的方式》(The Way We Think,2002)等。

二位学者结合现代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又称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从新的角度对人类思维、行为和言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认知解读,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隐喻现象普遍存在于服装广告中,概念整合理论将隐喻的认知机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是目前对隐喻的解释力最强的理论之一。

浅析认知行为理论视阈下体验式公益广告的投放技巧——以汉堡王为例

浅析认知行为理论视阈下体验式公益广告的投放技巧——以汉堡王为例

声屏世界2020/12浅析认知行为理论视阈下体验式公益广告的投放技巧———以汉堡王为例阴田泽华摘要:体验式公益广告是指为受众搭建体验平台,通过让受众主动参与并融入到某种情境中,诱发其进行思考,进而接受公益信息,并最终影响个人的行为。

体验式公益广告的传播模式与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要求我们从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层面来关注整个行为过程,尤其是对个人认知层面给予足够的刺激,最终改变一些既有的行为方式。

文章以汉堡王系列体验式公益广告为例,通过认知行为理论这一模式探索体验式公益广告的投放技巧,达到更加有效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认知行为理论体验式公益广告投放技巧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科研项目“粉丝经济视角下广告传播的转向研究”(桂教师范〔2019〕27号)的阶段性成果。

体验式公益广告的现状分析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公民”意识越来越强。

公益广告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强化“公民”意识的重要工具。

然而,传播工具的推陈出新,使得以说教为主的传统体验式公益广告不能切实有效的影响公众的行为。

而体验式公益广告以自身传播活动上独特和趣味,传播渠道的直接与参与性,使得体验式公益广告以亲历代替说教,更利于受众接受。

1998年,美国的《哈佛商业评论》就曾言:“体验式经济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品牌进行广告投放时,采用互动体验式的广告投放,重视与消费者的互动,激发消费者的购买主动性。

而作为非商业化的公益广告近几年也开始将传统公益广告的“说教”转换为互动的“体验”,目前像泰国、日本和一些欧经营全方略广告在线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

提升广告的品质和价值。

电梯媒体作为生活圈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电梯广告在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和购物方式。

为了电梯媒体更好、更健康的发展,电梯广告应该从以下几点改善:首先,在电梯广告准入上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把关,挑选优质的、信任的广告进行投放;其次,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丰富广告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广告的可看性,不断降低人们对电梯广告的反感程度和政府监管电梯媒体的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 第11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8 No.11 2009年11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N ov . 200974 文章编号:1008-8717(2009)11-0074-04概念合成理论与公益广告的认知解读吴 晓 蓉(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摘 要:Fauconnier 和Tunrner 所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实际上是对Fauconnier 所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

该理论的四空间网络模式和三个运营模式“组合-完善-扩展”模拟了读者语言解读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活动以及动态推理过程,对很多语言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本文拟从Fauconnier 和Turner 创建的概念合成理论出发,通过具体的语料分析来研究公益广告中人脑的在线语义构建过程,从而揭示广告创意的源泉。

关键词:概念整合;公益广告;语义构建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现代社会中,广告无处不在,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

公益广告是一种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使人们公益行为的形成,甚至进而促使某些公益事业的发展。

语言学家们一直对公益广告语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从最初局限于对广告语言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色的概括描写,到后来研究其符号、语义、语用功能,都很重视广告制作者的语言策略研究,并对此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同时他们却忽视了消费者心理,作为信息接受者,人们是通过什么认知机制解读出语言背后更为深层的东西。

本文拟从Fauconnier 和Turner 创建的概念合成理论出发,通过具体的语料分析来研究公益广告中人脑的语义构建过程,从而阐释其所具有的大众感染力。

二、概念合成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的滥觞者是以Fauconnier 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在西方迄今为止已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史,理论发展日趋成熟。

它以心理空间理论为基础,是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其宗旨就是试图揭示言语意义在线构建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

根据Fauconnier 和Turner 的研究表明,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前期以来,就拥有了概念整合的神经生物基础,那么儿童也就与生俱来地具有整合的生理能力。

儿童似乎可以在没有任何与整合有关的知识背景下,就能够毫不费力地进行简单整合的构建与理解。

(房红梅, 严世清 2004)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它更加关注言语意义的在线动态构建,并能深层次地阐释了人类创造力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概念整合理论具有完整的框架结构,遵循一套完整灵活的运作机制。

它的基本运作需要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

(见图1)图1 概念整合网络在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地部分映现、匹配,在合成空间中生成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新结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其中类属空间是两收稿日期:2009-04-16作者简介:吴晓蓉(1981—),女,江苏盐城人,常州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个输入空间所共有的组织结构,决定了输入空间相互影射的核心内容。

而人类的认知运作主要在合成空间的层创结构中进行,层创结构是概念整合的核心。

层创结构并不直接来自输入空间,而是认知主体对投射的对象经过复杂的认知加工后而在大脑中形成的层创内容。

Fauconnier(1997)指出,它是通过以下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来产生的:1.组合(composition ):对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的构成概念的部分元素组合,并形成各个输入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其组合过程也就是一个新范畴构建的过程。

2.完善(completion):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组合结构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

这一组合结构可视为合成空间中一个更大的完整结构中的构成部分。

合成空间中由提取结构所激活的型式结构pattern不断完善,并形成一个更大的层创结构。

3.扩展(elaboration):合成空间中的结构可以扩展,这就是层创结构“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

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

三、公益广告的实例分析在关注具体的广告实例前,先来搞清楚一个问题:公益广告的任务是什么?公益广告不是一个炫耀才智、展现艺术的场所,它的任务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出公益性的社会主题进行表现,以便对人们错误的、不正确的或失当的社会行为,进行规劝、提醒和引导,以协调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因而公益广告推销的是观念,是向社会公众传播某种意识理念。

这在诉求目的和对象上和商业广告都有着根本的区别。

商业广告关注的中心是企业和商品形象,用能吸引受众注意、合情合理且有助于销售的方式来传播产品或服务,为受众提供消费的理由。

但两者在形式和手段上又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通过独特的广告创意,让广告受众产生某种心理诉求。

创意是所有广告的灵魂,而对创意的理解也必然会涉及到合成空间的创建。

下面试从几个实例来看概念整合的强大认知力。

(一)Bypass(搭桥手术)这是一则旨在劝说人们帮助美国学校提高教学水平的公益广告(见图2)。

它由一幅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组成。

图中我们看到三个七岁的小孩Joey, Katie和Todd 正站在手术室,身穿手术大褂,准备给病人动手术。

他们的眼睛正看着读者。

图片配有文字说明:Joey, Katie and Todd will be performing your bypass.(Joey, Katie 和Todd 将会给你动手术。

) 附加文字说明中还告诉读者们要做这样的手术必须具备一些复杂的医学技术和知识,但图中的这三个小孩是肯定不会理解什么是化学,什么是激光或免疫学。

这样的图片和文字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会不会真有一天让这样的大夫给我们动手术,那后果不堪设想。

图2 广告1:Bypass(搭桥手术)(Fauconner, G& M. Turner 2002)从概念整合网络的角度看,这幅图片涉及到三个输入空间。

在输入空间1中是一些学龄中的孩子以及他们的认知状况,如学习阶段,知识水平以及心智发展等等。

在输入空间2中则是一些成年医生,医疗水平差,受教育水平底。

在空间2中还包括了等待就医的病人。

读者通过跨空间隐射让孩子、医生和病人联系起来,并部分地投射到一个新的合成空间,并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如手术室,手术器材等等。

合成空间中,由于整合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令人恐惧的一幕:未来的手术医生将会是一些七岁的小孩。

他们的年龄和能力倒是挺匹配:年龄小;能力差。

通过一系列整合,生成的合成空间连同其层创结构可以解释为:如果人们现在什么也不做,不采取任何的措施,那么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学龄中的孩子将不能成长为合格的医生。

但是人们还有一个选择,或许可以做些什么,如提高现有的教学水平,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

那么未来医生的医术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让人们放心。

正如广告说的那样:If we make changes now, we can prevent a lot of pain later on.(如何我们现在有所改变,将会减轻我们以后的疼痛。

)这则公益广告非常具有说服力,因为读者也被作为病人投射到合成空间,它将一个遥远的画面立刻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因为最致命的问题是年轻且健康的人们根本不会关心医生的能力。

只有年老时,需要动手术时才会发现庸医的可怕,但为时晚已。

所以在合成空间中所形成的层创结构包含了读者的恐惧和害怕,更加会引起高度的关注。

对这句话的认知理解分析可用表1进行归纳。

75表1:广告1的认知理解分析类属空间 输入空间1 输入空间2 合成空间人 职业 能力 三名小孩上学(七岁)知识能力差医生 病人动手术医学知识欠缺三名小孩 病人动手术层创结构:如果我们不提高现有的教学水平,等待我们的将是一些庸医。

现在许多公益广告都通过虚拟想象的手法来告诫人们某种不良社会行为所带来的危害。

在环境保护、禁烟或宣传社会公益事业等诸如此类的广告中,广告策划者倾向于构建或设想某种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如在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中,读者可能后看到长了腿的鱼类;一瓶沙漏中,茂密的森林由于人类过度的砍伐逐渐演变成荒芜的沙漠;禁烟广告中所出现的警示坟墓等等。

广告策划者通过创意的图片和文字让读者自己去阐释其中的意义,这一过程就离不开人脑的概念整合能力。

Fauconnier创建的概念合成理论从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揭示了人脑“黑匣子”的秘密。

(二)慈善捐款这是一幅漫画式平面公益广告(见图3)。

在漫画中,一名吉他手坐在高架板凳上,边弹吉他边歌唱。

美妙的音符传递四方。

不远处,一棵大树周围有三个黑人。

其中一个正大口大口品味着这些动听的音符,仿佛他正在美餐一顿。

另一个在迫不及待地用木捅装满音符,仿佛他要储藏重要的食物。

还有一个正沿着梯子爬到了树干顶上,他正企图用手去够那漂浮在空中的音符。

图中那唯一的一句旁白是It would be great if compassion could help. But we need your money. 当今社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地球上许多地区仍有许多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们,他们瘦骨嶙峋,缺衣少食,需要别人的帮助。

那么这副图片通过音乐歌手和美妙的音符想给读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

图3 广告2:慈善捐款下面我们仍可以借助概念整合网络来解读它的内涵。

在这里,同样会涉及到两个输入空间。

在输入空间1中,人类在歌唱,它是一种情感需求,美妙的音乐可以带给人类轻松和休闲。

在输入空间2中,人类在吃饭,它是一种物质需求,必须填饱肚皮才能生存。

类属空间是人类的某种需求。

因而输入空间1和2的元素互相映射:“人—人”;“唱歌—吃饭”;“音符—食物”;“情感需求—物质需求”。

这些元素被部分选择性地投射到了合成空间。

人类生存所依赖的食物被音符所取代。

音符可以填饱肚子?可能吗?当然不可能,因而读者通过整合中完善和扩展在合成空间中形成了层创结构:再美妙的音符或者语言也不能被看成食物拿来填饱人们的肚子,如表2所示。

精神食粮永远不能代替物质食粮。

要救济贫困地区的灾民,说空话或者口头承诺都不行。

他们最需要的是粮食或者购买粮食的资金。

对于远在非洲,忍受饥荒的难民而言,以歌声抚慰犹如画饼充饥。

广告以简洁流行的插画形式来告诫人们,对于灾民的救助不能仅仅停留在同情的层面上,而应该以实施捐助钱款的行动。

表2:广告2的认知理解分析类属空间 输入空间1 输入空间2 合成空间人需求人唱歌;音符情感需求人吃饭;事物物质需求人唱歌;音符基本生理需求层创结构:再美妙的音符或者语言也不能被看成食物拿来填饱人们的肚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