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策略及相关问题思索
如何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
01
推行文明执法
在执法过程中方式不当而引发的矛盾冲突。
02
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流程,提高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社区民警与居民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并解决公众安全问题。
如何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了解警民关系的重要性分析当前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策略与措施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CHAPTER
了解警民关系的重要性
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了解警民关系的重要性。
02
CHAPTER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强化安全防范宣传:开展各类安全防范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提供便民服务:在警务活动中,积极提供便民服务,如提供咨询、指导等,满足公众实际需求。
通过以上策略与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加强警方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为实现和谐警民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04
CHAPTER
分析当前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
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公共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当前警民关系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03
CHAPTER
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策略与措施
建立警方形象宣传机制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警方形象宣传,提高公众对警方工作的认知度。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我认为,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关键在于加强沟通、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和合作机制。
在过去的工作经验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警民之间的沟通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与民众保持沟通和联系。
可以通过组织警民座谈会、开展警民互动活动、建立警民热线等方式,提供一个便捷的沟通平台,让民众能够及时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
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警方的工作职责和权力范围,增强对警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关注民众的合理诉求:在警民互动中,我们要倾听民众的诉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真正关注并解决民众的合理诉求,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在处理民众反映的问题时,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向民众说明情况,并给予合理的回应。
只有这样,才能让民众看到警察的实际行动,提升对警察的信任度,进一步巩固和谐警民关系。
三、加强警民间的互动和合作:警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鼓励民众参与社区安全工作,组建警民联防队伍,加强社区巡逻和治安防控工作。
同时,我们也要与民众进行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警民互利共赢,共同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四、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警民关系工作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民众的满意度,还要关注工作的实际效果。
我们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定期对警民关系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效能,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沟通、关注民众的合理诉求、加强警民间的互动和合作,同时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警民和谐共处,共同为社会的稳定和安宁作出贡献。
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策略及相关问题思索
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策略及相关问题思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警民关系逐渐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理解警民关系的内涵警民关系是指警察和民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警方需要民众的支持和信任,而民众也需要警方的保护和服务,双方需要通过建立信任和合作来达成共同的目标。
二、构建警民关系的策略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警方工作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民众了解警方的职责、工作范围和工作方式,增强对警方的信任和支持。
2. 建立警民沟通平台,加强与民众的互动交流。
通过开展公开活动、组织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方式,让民众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民警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3. 提高警务水平,增强警力专业性和服务能力。
通过加强警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警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民众的需要。
4. 加强警民合作,共同维护社会安全。
通过建立警民联防机制、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形式,让民警双方共同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加强警民互动和合作。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民众对警方存在的不信任感。
针对这个问题,加强警方的宣传工作,提高警力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让民众感受到警方的诚意和努力。
2. 警方执法过于严厉,导致与民众的矛盾。
对于这个问题,警方需要注重文明执法,遵守法律和法规,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交流,尽量避免执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3. 警民互动渠道不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警方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警民互动渠道,让民众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让警方更好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期望。
综上所述,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警方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对警民关系的构建有所启示。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对于强化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维护新形势下社会和谐稳定,保持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做一些思考,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一、深刻理解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现实必要性(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其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到公安机关、落实到公安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
(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公安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保障者。
一方面,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实现警民和谐相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只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团结和睦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有利条件和基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求和谐、盼安宁"的愿望日益强烈,形成良好、团结、和谐的警民关系,符合全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提升公安形象的迫切需要。
公安民警的素质与警民关系和谐密切相关,民警个人综合素质高,群众意识强,工作就做得好,个人威信也会提高,到基层去工作,就容易得到群众的配合和支持,从而为公安机关树立良好形象。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警民关系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 发现当前警民关系存在一定 程度的紧张和隔阂,主要表 现在沟通不畅、互信不足等
方面。
影响因素探究
研究发现,警务工作方式、 媒体报道、社会舆论等多方 面因素对警民关系产生影响
。
改善措施提出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 强警民沟通、提升警察形象 、优化警务工作流程等具体 措施。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深化研究内容
建议进一步探讨警民关系的 历史演变、文化背景等方面 的内容,以更全面地了解其 形成和发展。
创新研究方法
鼓励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 方法,如社会学、心理学等 ,以更深入地剖析警民关系 的内在机制。
拓展研究领域
鼓励开展跨国比较研究,以 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 景下警民关系的异同点及其 原因。
建立警民沟通机制
通过社区警务、警民恳谈等形式,增 进警察与民众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开展警民互动活动
组织各类警民互动活动,如开放日、 义工活动等,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
及时回应民众关切
对民众反映的问题和关切,警察应及 时回应和解决,增强民众的满意度。
完善法律制度与监督机制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警察的职责和权限,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治安形势严峻,给警民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警民关系问题的后果与影响
社会信任度下降
民众对警方的不信任感增强,导致社会信任度下降。
社会稳定风险增加
警民关系紧张,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不稳定因 素。
执法效果不佳
由于民众对警方的不信任,导致执法效果不佳,难以 有效维护社会治安。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提出的“三大建设”之一,是公安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而在“三项建设”中,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则是”三大建设”的核心所在,因为它是公安机关履行三大社会责任的最终检验。
作为一名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县区公安局副局长,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公安工作的老兵,对警民关系的建设感触颇深,现就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公安机关如何对自身准确定位和完善自身建设,推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谈一些粗浅认识,以共同探讨。
一、当前警民关系的现实状况总体上讲,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还是认同的,警民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特别是在抢险救灾,救死扶伤等重大事件的关键时刻,警民携手、为一个目标共克艰难的鱼水关系还是当前警民关系的主旋律。
但在一些方面却表现的不够和谐,在一些程度上影响了公安工作和制约了公安事业的发展。
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有所降低。
这方面在处置警情时表现比较突出。
由于社会转型,社会治安形势比较复杂,一些地方群众安全感缺乏,群众很有意见,将很多责任归咎于公安机关。
而一旦发生案件,群众又对公安机关能否主持公平正义,能否客观公正地解决问题表现出不信任态度。
警民之间的隔膜由此可见一斑。
群众对公安工作支持的主动性减弱。
三十年前那种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的责任感有所淡化。
那种主动扭送违法人员,积极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带领公安民警进行走访的情景日趋减少。
在打击犯罪中甚至不愿为公安机关开展工作提供任何方便,民警开展工作非常被动。
警民关系紧张的局面时常出现。
主要表现在涉及群众利益的房屋拆迁等非警务活动场面,民警在执勤、维护秩序时常遭到群众的对抗。
民警对做群众工作有畏难情绪。
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民警,在遭遇群众的多次不理解后,常会失去信心,被动地去工作,久而久之,畏难情绪滋生,警民关系更加疏远。
个别地方袭警案件时有发生。
对警民关系的和谐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民警执法中常常遭遇尴尬。
新时期影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新时期影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公安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
长期以来,我局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警民关系,警民关系和谐稳步发展,为建设和谐互助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发展,企业改制,社会转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内部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针对这些情况,我局广大民警结合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执法为民思想,常怀爱民、为民之心,常存便民、利民之意,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关注社会需求,了解民情民意,密切警民联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我局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密切警民关系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座落在祁连山南麓,湟水河北岸,是一块土地肥沃、民风淳朴、风景优美的宝地,被称为“彩虹的故乡”。
境内有西宁市曹家堡飞机场。
兰西高速公路、青藏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全县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辖区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人口37.5万人,居住着汉、土、回、藏、蒙、朝鲜等12个民族。
近年来,土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伴随着改革发展的步伐,互助县公安局党委一班人带领全体民警,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为目标,以队伍正规化建设为抓手,以解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真正做到基层民警满意、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
(一)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结合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我局全体民警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了民意,解民困,不断推出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为民新举措,做到主动热情、及时周到、优质高效为民服务。
自“公安民警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互助县公安局领导带头,全警参与,全县民警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送温暖、送平安、送法律、送服务,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积极、扎实开展大走访实践活动,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不断改善公安队伍的自身形象和作风,努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公安工作,密切了和谐警民关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024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范本
2024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范本____年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近年来,社会犯罪率的不断上升使得警民关系的紧张局势更加明显。
为了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我部门在____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下面,我将分享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民众需求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前提。
我们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民众对于公安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通过这些渠道,我们了解到民众对于治安问题的关注、对于公安力量的期望以及对于公安工作的不满。
我们将这些需求作为工作方向,予以重视和解决。
接下来,我们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交流。
我们积极出席社区活动、邀请居民代表参观警务设施、开展警光进万家等宣传活动,为民众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同时,我们还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向民众发布警情通报、安全教育知识等信息,增进民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和认同。
此外,我们注重加强公安队伍的素质建设。
只有提升公安队伍的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民众,增信于民。
我们以提高警察职业道德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规范行为、严惩不良行为的制度,加强了队伍的管理和监督。
我们还组织开展情景模拟演练、专业知识培训等,提升警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最后,我们通过加强执法规范,确保公安执法的公正性和威信。
我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明确权责,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
在执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公正、文明、规范的原则,做到依法执法、有理有据,切实维护了民众的权益,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信任。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____年我们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与民众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加强维权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在突发事件处置中,我们积极与民众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以实际行动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任何成果都离不开持续的努力。
当前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公安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待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形式、管理机制和警务模式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近年来,甘洛县公安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警民关系进一步得到了好转,群众满意率逐步提升。
但客观分析警民关系建设开展情况,制约和羁绊其正常开展的不利因素仍还突出。
笔者结合目前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几个深层次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警民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然而,有些民警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习惯按“老规矩、老思维”思量问题,存在几个深层次问题。
(一)重管理轻服务。
少数民警宗旨观念淡薄、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常以管理者自居,具体表现在:在执行警务活动时耍特权,抖威风;在接待上门办事、求助群众时“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办案不公,不作为、乱作为,利用职权办理“人情案”、“关系案”,侵害了群众利益,引起群众反感,影响了警民关系和谐。
(二)重打击轻教育。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少数民警总认为不打击就凸显不了公安机关的职能,在工作的摆布上,总把打击放在首位,而教育挽救似乎与己无关,认为是社会抑或是教育部门、监管场所的事。
为此,他们一味追求破案率、打击处理率,以多破案、多打击为杠杆来要求衡量自己,对教育则不屑一顾,特别是对青少年犯罪,没有严格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无度,不注重心理矫正,从而引起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偏见。
(三)重破大案轻管小事。
孟部长指出:小事连全局,小事连民心,不会办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就不会办大事,也办不成大事,一些小事、小情,对我们警察来说也许是司空见怪、微不足道,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大事、难事。
2024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
2024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在____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警察部门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逐渐增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合作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工作心得和经验,现总结如下:一、平等沟通在和谐警民关系中,平等沟通是最基本的前提。
警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并且尊重他们的个人权利和尊严。
警察应该积极主动地与社区居民建立联系,参加他们的活动,参与社区会议,听取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关注社区发展警察不仅仅是维护治安和打击犯罪的力量,更应该关注社区的发展和改善。
在工作中,警察应该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和治理,为社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与社区居民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推动社区的发展。
警察应该树立起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回报社区居民的支持和信任。
三、提高专业水平警察作为执法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警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学习新的执法技能和知识,熟悉最新的法律法规,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和技巧。
只有具备充足的专业能力,警察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好社会的安宁与稳定,维护好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四、注重人性化服务在警民互动中,警察需要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服务。
警察应该耐心倾听居民的诉求,解答他们的疑惑,协助他们解决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警察需要关注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只有通过人性化的服务,警察才能真正得到居民的认可和喜爱。
五、加强纪律建设警察是社会的守护者,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纪律和职业操守。
警察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执法程序,严防违法违纪行为。
警察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权力,妥善行使执法权力,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同时,警察应该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及时纠正错误,保持自身的形象和声誉。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学习心得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学习心得和谐警民关系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和平等对待。
警民关系的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互动方式和态度。
作为警察,我们要尊重民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听取和关注他们的诉求和意见。
而民众也要尊重警察的工作,理解警察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只有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良好关系。
其次,加强警民沟通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
沟通是解决问题、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
作为警察,我们要善于倾听民众的声音,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
要注重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社区警务室、微信公众号等,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意见。
同时,我们也要主动与民众交流,宣传警务知识,提供安全防范指导,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才能促进警民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增进相互的了解和信任。
此外,提高警察的服务质量和素质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方面。
作为警察,我们要以民为本,真心为民服务,尽力解决民众的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到公正、严谨,真正做到执法有情、办案有良心,树立良好的形象。
同时,要注重对待民众的态度和语言,做到礼貌待人、言行得体,避免粗暴执法和不当言行给民众带来负面影响。
只有提高警察的服务质量和素质,才能增强民众对警察的信任和支持,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
最后,我认为加强教育培训是提升警民关系的长远举措。
警察作为执法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掌握有效的执法技巧和沟通技巧。
因此,我们要注重警察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警察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要加强对警察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警察的执法技能培训,提高警察的专业水平。
同时,也要加强对民众的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民众对法律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通过教育培训,可以增强警察和民众之间的共识,减少因误解和不了解而引发的冲突和矛盾,进一步促进警民关系的和谐发展。
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共5篇)
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共5篇)第一篇: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党的十大以来,全国上下和社会各界正齐心协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安机关作为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部门,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也是公安机关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这一伟大目标所必须为之创造的条件和工作的落脚点,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具有时代性和紧迫性。
一、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警民关系,按照双方主体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是指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与群众之间形成的一种基于法律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例如,在办证过程中,人民警察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办证当事人,有义务依照法定程序、在法定期限内为当事人办理证件,对不符合办证条件的当事人则有拒绝办理的权利。
而办证当事人则有认真遵守法律、如实提供法定办证所需的各种资料,有权对人民警察的办证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
第二层次,是指广大群众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重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履行法定义务,确保人民警察顺利履行职责,维护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
这一层次的警民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讲,广大群众仅自己履行法定义务,至于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则不主动参与到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中来,也不为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创造便利条件。
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警民关系,即是本文所指的和谐警民关系,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保护,社会秩序井然。
广大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的行列中来,踊跃参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人民警察则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群众,警民之间形成一种水乳交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的良性互动。
这种和谐的警民关系,最大限度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于公共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背景下,警民关系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中。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社会进步、共建美好社会的必备条件。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一、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首先需要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
这包括几个方面:1、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警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举办讲座、宣传月、新闻发布会等,向民众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民众的法律意识。
2、做好案件的解释工作在案件发生之后,警察应当及时向民众解释案件的性质、处理方式以及案件涉及的法律依据等信息,防止民众产生误解和不满。
3、加强执法公正透明警察应当执法公正、透明。
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坚持依法行政,尽量减少执法上的瑕疵,避免对民众的不当干扰和伤害。
二、加强警务公开和监督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还需要加强警务公开和监督。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提高警察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止警察滥用职权、违法违纪等现象的发生。
1、设立举报电话建立举报电话,让民众能够及时将涉及到警察的违法行为举报,对涉嫌违法违纪的警察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处理。
2、公布警察执法行为警察应当经常公布执法的工作,包括执法的成效、工作的方向、效果等,让民众知晓工作结果。
3、加强警察队伍建设应当加强警察的职业道德建设,确保警察持有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执行职责,做到职业操守准确。
三、主动改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需要警察主动改善警民关系,积极开展和社区居民的交流访问活动,提高警察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1、建立警察志愿者制度通过建立警察志愿者制度,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警察的行列,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和智慧凝聚警民关系,加强民众对警察的了解和信任。
2、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警察部门应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联谊会、体育比赛等各类社区活动。
警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和民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加强彼此的交流与了解,这对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非常重要。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关注民生,保障人民幸福安康,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任务,更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扎实推进公安工作各项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人民群众的关心、理解与支持,公安工作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和制约。
因此,关注民生,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建立和保持和谐的警民关系尤为重要。
那么,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把握好主题公安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带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这一神圣职责从根本上也就决定了公安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要完全符合党的执政纲领和党的决策要求。
因此,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当好人民群众的“公务员”、“勤务员”和“平安使者”无疑成为当代中国公安工作的主旋律,这不仅是党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代的具体要求,更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所以,各级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一定要勇于站在时代的潮头,紧紧把握“关注民生”这一主题,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工作指导思想,多为群众百姓做一些实事、好事,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二、要树立好形象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格局不断重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思想。
受利益驱动和权力至上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一部分民警的心态发生了失衡,世界观、人生观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差,耍特权、抖威风,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给构建健康和谐的警民关系埋下了隐患,设置了障碍。
当前,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必须要首先着重解决好公安机关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以制止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树好公安民警队伍自身形象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大力开展时事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和“反特权思想”集中整治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各项规章制度及措施的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的法纪意识、廉洁意识、大局意识、和谐意识,坚决制止和有效预防少数民警利用职权之便侵占群众利益、损害公安机关形象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努力打造一支清正廉洁、纪律严明、高效务实的公安民警队伍,以良好的形象赢得民心和社会的认同,赢得全社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1 时代要求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安定和谐的共同要求日趋凸显,警民关系与此密不可分。
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往往靠警察执法,但如何在警民接触中运用民主原则,摒弃暴力行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 加强法治意识法治是社会发展的韬光养晦,营造无暴力社会的必备前提,警民关系的协调与规范必不可少。
警民关系不断提高,必须倡导“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办案、执法程序清晰可见”的原则,从根源上规范警务行为,营造规范执法氛围,使警民关系紧密、和谐、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政治理念“以人为本”是当前国际政治发展思潮的一聚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注重加强警民关系的政治理念。
公安机关不仅要在应对依法书写规则的同时,更要注重及时与社会沟通,理解各领域百姓意见,及时倾听百姓诉求,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促进警民关系取得实际进展。
4 重视信息共享警民关系要着重于解决好信任之间的问题,给公众“照亮”安全秩序及权益,使他们及时学习有关安全及执法信息,并参与社会安全合作,营造规范良好社会秩序氛围。
政府要加强动态及时的信息共享,为公众提供详细的了解执法、投诉建言的渠道,注重营造警官信息、数据公开的健康氛围,让公众由了解发展到参与信息共享,由投诉逐渐转向建言,以此增进警民关系的和谐。
5 开展合作交流警民关系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和各种社区合作活动来促进。
不仅要攰,还要构筑合作共赢平台。
政府部门、各社会团体、社会资本及民间力量可以形成合力,搭建警民交流机制、及时反馈社会舆论,开展社会形态活动,鼓励在社区联合行动,发挥民众安全防护及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实现公众参与执法,增强警民关系凝聚力。
警察所执行的是国家法律,维系执法公正、构建警民和谐关系是司法部门普遍关心的重要课题。
以“以人为本”为指导内容,法治意识要在全社会深入实施,营造和谐新社会环境,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工作心得:新形势下构建良好警民关系的思考
工作心得:新形势下构建良好警民关系的思考良好、良好、紧密的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之根,是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如何建立新形势下良好、良好的警民关系是每个基层公安民警都应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护民为责,干好主业,以强化打击犯罪,增强破案质效,满足群众平安期待构建良好警民关系一是要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和防范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特别是对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多发性案件,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破案率。
凡群众报警案件,无论案件大小、性质轻重,都要“有案件必出警、有现场必勘查、有线索必追查”,扎实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减少社会负面影响。
二是集中精力整治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治安问题,增强群众安全感。
突出整治横行乡里、强买强卖的村霸、乡霸、菜霸、果霸等恶势力团伙;突出整治吸毒人员滋民、扰民的问题;突出整治方面性犯罪问题。
三是完善防控网络,筑牢防控安全屏障。
完善符合我区新、旧城区及农村治安形势和特点的各具特色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扎实落实社区民警进社区、驻社区各项措施的到位。
强化以“天网”工程为载体的科技防范网络建设,广泛开展民警驻村入户活动,构建联户联防的农村治安防范模式。
织密防范网络,让群众感到警察就在身边。
201X年至201X 年,我区共发生摩托车被盗案件660起,盗窃摩托车成为我区社会治安的一大公害,给广大居民带来财产损失,给我区治安形势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逐渐成为各级领导、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治安热点问题。
为了彻底整治这一治安热点,全区公安机关紧紧抓住打击盗、抢机动车犯罪这项专项斗争重点工作不放松,把专项整治作为公安机关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的重要环节来抓,不断增添工作措施,强化打击力度。
通过开展专项斗争,共破盗机动车案件120起,追回被盗抢机动车40台。
从根本上改变了辖区一度被动的治安面貌。
制民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思考建议
制民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思考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共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民警的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民警需要与民众保持密切联系,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如何立足于实际,发挥民警工作的作用,制民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已经成为了警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提出一些对于制民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建议。
1. 倾听民意民声是民意,而民警作为与民众直接接触的群体,需要及时了解民意并积极回应民众的诉求。
民警需要学会聆听民声并尽可能多地了解民众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于人民群众的心态和态度,民警需要时时刻刻保持敏感。
对于民众的诉求和意见建议,民警也要认真对待和及时反馈,不能拒之门外或置之不理。
2. 加强服务意识民警应该始终认识到自己是为民服务的工作,而不是权力的代表。
在处理问题和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民警需要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足够的沟通和理解,为民众提供最好的服务。
官僚主义和机械化的工作方式必须得到改善,同时民警要注重日常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
3. 提高执法办案的技能由于不同的案情、不同的人员构成和不同的处置方式,民警必须持续不断地进步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确保正确、公正、严谨地办案。
在执法办案中,民警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意识。
只有坚持严格的执法标准,才能推动和谐警民关系的发展。
4. 加强自我修养和融入社区为了纠正一些民警在执勤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首先需要对民警开展教育培训。
为了切实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民警还应该主动融入社区,了解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疾苦,与社区民众一起商量解决方法和寻求切实的问题解决方案。
在这方面,的确需要增强民警的自我修养和职业操守,让警务工作更加精细和细致,让社会民众感受到真正的警民友好。
5.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长效机制评价机制是制约民警业务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要在社会上推广一种以业绩和自我提高为导向的工作评价机制,建立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价机制和标准。
制民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思考建议
警察作为执法机构,需要更好地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增强公众对警察 的信任和支持。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提高警察的形象 和公信力。
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警民关系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和建议,有助于提高警察的形象和公信力,促进社会的和谐 稳定。
《制民警构建和谐警民关 系思考建议》
2023-10-27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当前警民关系现状及问题 •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策略与方法 • 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警察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警民关系也变得越来 越重要。
通过开展社区警务活动、加强警民 互动等方式,增进公众对警察工作 的了解和支持。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通过媒体、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监督 ,促进警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增强公众对警察的信任。
加强警察队伍建设
提高警察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加强 警察职业精神建设,提高警察的社 会形象和公信力。
推动警务创新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警务工作 的创新和发展,提高警察工作的效 率和质量。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定,规范民警执法行 为和言行举止,加强制度约束和保障。
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沟通协调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工 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工作的质量和 效果。
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 合力,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警民关系的重要性
定期开展警民互动活动
组织各种形式的警民互动活动,如开放日、义工体验等,让公众亲身 体验警察工作,增进对警察工作的了解和信任。
制民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思考建议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建立良好的警民沟通渠道 • 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 提升警察服务质量 • 加强警察队伍建设 •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 总结与展望
01
建立良好的警民沟通渠道
增强与民众的沟通交流
主动接触
警察应主动接触民众,了解他们 的需求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和建议。
公开透明
通过公开警察权力的行使过程和 结果,使社会各界了解警察权力 运行情况,增强监督制约的有效
性。
媒体监督
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对警察权 力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 和评价,促进警察权力的规范行
使。
公民监督
鼓励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利,通 过投诉、举报、信访等方式对警 察权力进行监督,确保警察权力
的合法行使。
回应关切
对于民众的关切和诉求,警察应及时回应,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处理方案。
有效沟通
确保沟通渠道畅通,让民众能够及时联系到警察,对突发情况或紧急事件进行 妥善处理。
02
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树立警察良好形象
01
02
03
塑造警察形象
加强警察形象的宣传和教 育,使公众对警察产生信 任和好感。
强调警察职责
让公众了解警察的职责和 义务,提高警民之间的相 互理解和尊重。
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警察的职业道德教育,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养警察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严格纪律,强化作风建设
纪律约束
制定严格的纪律规定,要求警察遵守职 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对违反纪律的行为 严肃处理,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
VS
作风建设
加强警察的作风建设,包括公正执法、文 明执法、热情服务等方面,以树立警察的 正面形象,赢得公众信任。
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的警民关系
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的警民关系警民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支,是指人民警察在严格执法时与人民群众自觉守法之间建立的一种长期而特殊的社会关系。
良好的警民关系是民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但是近几年来群众恶语中伤,袭警,防碍执行公务等现象屡见不鲜,警民关系不尽人意,从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改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势在必行。
一、从警察自身来看(一)没能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
少数民警存在“我就是法,我说了算”的心理。
工作中存在“冷、硬、横、推”的态度。
对违法的群众常常不予解释的机会,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姿态,有的甚至不具体告知群众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违法的事就下决定、开单子。
时刻以管人、管理者自居。
没有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固。
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
(二)执法不公,徇私舞弊。
由于行政干预和人情风气的关系,导致执法环境恶劣,对于同一种违法行为,出现多种不同的处罚结果。
没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还时常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认为守法是老百姓的事,不能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以权谋利、徇私舞弊现象导致损民、扰民、坑民的事时有发生。
(三)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少数民警思想政治觉悟不够高,职业道德差。
在训斥教导违法群众时,不能恰当的使用语言,粗话随口而出,使用不文明的言辞。
有的民警纪律松驰、行为失范、警容不整,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反感,有损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二、从群众自身来看(一)部分群众法制观念薄弱。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不够了解,因而在民警工作时不但不予配合,反而产生与民警对立的情绪,不支持民警的工作。
(二)因少数而否定全部。
部分民警工作时因自身的不足不能令群众满意,致使群众形成了对民警这个大群体的错误认识。
觉得警察也不过如此,从而对公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警民关系构建策略及相关问题思索
作者:孙朴
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27期
关键词新时代警民关系和谐
在2019年5月召开的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公安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公安机关必须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化公安机关工作改革,使公安机关工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配合,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进而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一)公安机关自身建设的问题
公安机关在警民关系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公安机关自身建设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导致群众对公安机关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高,阻碍着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具体表现为:公安民警缺乏与群众的沟通能力,在处理纠纷、处置事件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到群众的心理诉求,使得语言沟通不得当,引起群众的不满;公安民警为民服务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在窗口服务中未能达到便捷高效的服务要求,拉大了警民之间的距离,易使群众形成对公安机关的不良印象;个别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暴力执法、人情执法、关系执法等不规范的执法行为,加剧了警民之间的矛盾。
(二)群众认知不足的问题
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心存敬畏感,但是却缺乏信任感,这主要源于群众对警务工作缺乏深入认识,易造成群众对公安民警执法行为的误解,从而降低群众参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积极性。
具体表现为:群众对公安工作期望过高,片面认为公安民警能够帮助自己解决一切事情,忽视了公安民警的职责范围,一旦群众的诉求未能得到满足,则会使群众产生公安民警消极不作为的印象;群众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涉警事件保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公安机关执法过程,若做出不符合群众心理预期的行为,则会使群众误认为公安机关处事不公、徇私枉法,进而使部分群眾丧失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
(三)涉警事件报道不当的问题
在警民关系构建中,社会舆情对和谐警民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从当前的新闻媒体发展现状来看,传统媒体依然能够保证涉警事件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真实性,但是新媒体经常歪曲、夸大、断章取义、大肆渲染涉警事件,以博取更多受众的关注。
同时,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平台扩散传播谣言,对公安民警恶意中伤,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这对是非辨别能力薄弱的群众造成了误导,严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一)加强警队自身建设
新时代下,建设规范执法、为民服务的警队,营造良好的公安新闻舆论环境,是创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基础。
公安机关要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宣传公安队伍的正面形象,不断提升群众对公安队伍的满意度和信任感,进而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发展。
1.加强为民警队建设
公安机关要积极塑造忠于人民、为民执法的良好警队形象,要求警队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执法办案中杜绝出现以权谋私、知法犯法、收钱办案、人情办案、关系办案的情况,规范执法行为。
在警队形象建设中,要通过宣传片、宣传海报、宣传标语、微视频等多种方式,宣传报道公安民警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尤其要在抢险救灾、救死扶伤、社会防控等方面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从而使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到公安民警在为民服务中做出的贡献,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的理解和信任,夯实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
2.丰富为民服务内容
公安机关在警民关系构建中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创新为民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公安工作改革,提高群众是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同感,有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具体包括:公安机关要持续打击整治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安全问题,如黄赌毒、黑恶势力、交通安全、金融欺诈等问题,通过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震慑犯罪行为,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公安机关要创建文明服务窗口,宣传业务办理流程、指南和注意事项,为群众提供便捷的业务办理服务;公安机关要履行普法宣传职责,策划法制服务项目,加大基本法律知识宣传力度,创建人人学法、知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3.营造警民共建氛围
公安机关要积极策划警民共建活动,营造警民一家亲的舆论氛围,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
警民共建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公安机关可策划警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社会组织活动,让民警融入到群众中,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使公安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同;公安机关可策划警民共建平安活动,鼓励群众提供违法犯罪线索,与群众形成联防联治体系,有效打击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重视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表扬群众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发起向正能量人物学习的社会活动,从而创建警民共建平安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警民的沟通联系
在新时代下,公安机关要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搭建起警民沟通桥梁,实现警民之间的有效对话交流,通过对话交流了解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和消除影响警民关系的隐患。
1.实施警务公开
公安机关可在接待大厅内增设电子触摸屏,在实现警务公开的基础上,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利用警务公开栏对执法范围、依据和服务承诺等向群众公开,如所长接待日制度、被拘留人员家属送物规定及家属会见制度等。
警务公开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而是要达到深度公开的要求,除现行法律明文规定不得对外公开的,其余所有内容都应当做到全面公开,尤其是涉及群众利益以及容易出现贪赃枉法或是以权谋私的环节。
公安机关除了应当向群众公开自身的职权范围外,还应当公开与广大群众利益相关的重要决策、执法依据、办事结果等。
2.实施群众监督
我国的法律赋予了社会公众监督的权利,在这一前提下,为使警民之间的沟通联系变得更加密切,群众要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对公安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
而公安机关应当让民警的行为面向广大社会公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为保证群众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对相关的监督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
一是举报制度。
对外公布受理地点、举报电话,并在领导的办公场所周围设置举报箱,领导应定期到现场听取群众意见。
通过举报制度的建立,能够使群众的监督力度得到显著增强,并使群众的基本问题得到快速解决,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二是网络监督。
由专人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整理,查证属实及时回应,以此来提升信息处理效率。
3.创新警民互动活动
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公安机关应积极开展并不断创新警民互动活动。
以公安作为立足点,组织开展“请进来”活动,如走进警营,使群众全面了解各个警种的工作实质;又如警民恳谈,借助该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并对群众的期待进行回应;再如警务体验,让更多群众理解民警的工作,从而为良好警民关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同时,要围绕群众,开展“走出去”活动,如送平安,通过该活动可以增强群众的安全和法治意识;送服务,开展各种惠民服务活动,为群众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三)建立警民关系突发危机处理机制
新时代下,公安机关要建立起警民关系突发危机处理机制,将其作为缓解警民矛盾、防范社会群体事件的保底手段,有效消除对公安队伍的不良影响,为重塑公安队伍权威形象、打造和谐警民关系提供有力保障。
突发危机处理机制主要包括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与事后恢復三个环节。
1.事前预警机制
公安机关要开展常态化的危机舆情监控,针对舆情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公安机关要鉴别信息的真伪,尽快成立涉警舆情信息决策小组,对易引发警民关系危机的舆情线索进行评估,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实施危机舆情初控。
具体初控措施如下:针对谣言类的涉警舆情信息传播,可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发布事件真相,彻底粉碎谣言;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热点舆论事件,公安机关可与涉事部门进行联合处置,共同解决问题;针对涉及复杂关系的舆论事件,公安机关要深挖事件真相,找出事件背后的推动者,向民众公开事件发展进程,以预防高危性舆情事件的爆发。
2.事中处置机制
公安机关在处理警民关系突发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必须摒弃官本位的思想观念和隐晦处置的工作态度,根据突发危机事件的成因,妥善采取处置措施。
具体的处置流程如下:一是公安机关迅速组织警力,对突发危机事件的起因、人物关系、民众诉求、影响后果进行调查,彻底摸清楚危机事件的来龙去脉;二是公安机关要在危机事件爆发后的有效时问内,选派新闻发言人通过各大媒体回应民众质疑,消除民众的误解;三是公安机关要了解民众诉求,联合相关部门做好与事件当事人的沟通协调工作,保证事件得到依法处置;四是在突发危机事件中,若公安机关民警存在着执法不公、违纪违法等问题,则要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公开向民众道歉,逐步缓解民众对公安机关的不满情绪。
3.事后恢复机制
公安机关在处置完影响警民关系的突发危机事件之后,要针对此次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公安机关内部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整顿活动,让群众监督整顿活动的开展情况,重新塑造公安队伍在群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同时,还要让群众看到公安机关主动改进的工作态度,并让主流媒体平台客观报道公安机关整顿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出积极评价,从而快速恢复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心。
总而言之,在警民关系构建中,公安机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加强警队自身建设、加强警民的沟通联系以及实施突发危机事件处理机制,进而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工作的满意度、信任感和认可度,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