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汇总(整理)
高考语文必背的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必背的文学常识高考语文必背的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高考中文学常识性的问题不行忽视。
下面是关于高考语文必背文学常识的内容,欢迎阅读!高考语文必背文学常识11.中国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中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中国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异二刻拍案惊异(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高考语文必背文学常识21.曹雪芹(1715~1763)是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宏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冲突。
2.《祝愿》是鲁迅的经典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其次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为:《呼喊》、《彷徨》、《故事新编》。
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收录于鲁迅的小说集《呼喊》中。
3.海明威,美国现代的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
志气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题。
高三语文常识知识点
高三语文常识知识点一、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古代文学发展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
2.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诗经》、《楚辞》、《论语》、《红楼梦》、《西游记》等为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
3. 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体裁:古代文学分为诗、文、小说、戏剧等不同的流派和体裁。
二、现代文学常识1. 现代文学的起源:现代文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随后传入亚洲各国。
2. 现代文学的特点:现代文学注重个人的表达与体验,多样化的形式和题材,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思考。
3.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包括鲁迅、余华、莫言等,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
三、修辞手法常识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事物,比如“他像一只孤狼”。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比如“花儿微笑着开放”。
3. 夸张:夸大其词来强调某种感情或事物,比如“天地可鉴,一笑千金”。
四、修辞格常识1. 对偶:将一对相对的词、短语或句子进行对称排列,以增加修辞效果。
2. 反问:用疑问的方式表达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增强说服力。
3. 排比:用一系列的并列词、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同或类似的意义,加强修辞效果。
五、名句名篇常识1. 唐诗三百首:是唐代各时期诗人们的代表作品,包括了杜甫、王之涣、王昌龄等人的作品。
2.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 《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六、典故常识1. 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动,对开拓丝绸之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庄子梦蝶: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以此来质疑人们对真实性的认知和存在的价值。
3. 赤壁之战:三国时期,曹操率军进攻孙权,结果遭到了刘备和孙权的联军的重创,在历史上被誉为兵法上的经典之战。
以上是关于高三语文常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归纳(精编版)
文学文化常识归纳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3.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4. 《战国策》又称《国策》,国别体史书。
5.《论语》是记录春秋末年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6.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7.《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8.《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9.《离骚》(属于古体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选自《楚辞》。
作者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其诗开浪漫主义先河。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10.《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儒家之集大成者。
11.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作出的崇高评价。
12.《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13.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文学家,《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4.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汉代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著有《史记》。
15.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3、新中国第一位赢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就是:《龙须沟》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9、先秦时期的两尽显学是:儒墨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存有两小词派遣,以元稹,岑特勒克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静疏朴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有礼教,倡导崭新道德,反对旧有文学,倡导新文学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15、世界文学中存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21、岁寒三友:松竹梅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二甲和自的第一名(解元,可以元,状元)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25、中国三小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29、三别:成婚别垂老别无家别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31、茅盾蚀三部曲:破灭松懈崇尚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造湘果棠棣之花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40、三代:夏商周41、三原色:红绿蓝42、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43、三从四德:三从:未婚从父既娶从夫夫死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文辞仪态女工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高中文学常识必考大全
高中文学常识必考大全
1.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文学:《诗经》、《楚辞》及其代表作品如《离骚》等
唐宋诗词: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词(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及其代表作
古代散文:如《史记》司马迁、韩愈的古文运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等
元明清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2. 中国现代文学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文学: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现当代诗歌、小说、戏剧的发展及重要作品
3. 外国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学:荷马史诗、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奥维德的《变形记》等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莎士比亚戏剧、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19世纪欧洲文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悲惨世界》、
狄更斯的小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
4. 文学理论与批评
文学流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概念与特点
文学元素: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主题思想、语言艺术、叙述视角等
5. 文学奖项
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的设立背景及其历年获奖者介绍
以上仅为大纲,每部分都包含大量具体的知识点和内容,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巩固。
同时,各地考试大纲和教材版本可能会有所差异,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学习。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语文)完整版.doc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一)上古神话传说记录上古神话的书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部:《山海经》、《淮南子》。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
1.儒家经典:○1“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五经”和《乐》称为“六经”又称六艺。
2.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西汉)。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3.诸子散文:【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论语》一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论语》为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一书由墨子及其弟子所著,记录了墨子的言行和事迹,语录体。
【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由庄子及其门人所著。
【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著《韩非子》。
【吕不韦】秦相,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圉寇),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先秦诗歌(1)【《诗经》】本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编为“风”“雅”和“颂”三个部分。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大全整理
【导语】⽣命不是⼀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
对于考试⽽⾔,每天进步⼀点点,基础扎实⼀点点,⽆忧考为您提供⾼考语⽂⽂学常识⼤全整理,平时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快来看看吧! 1,《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共305⾸,分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法是赋、⽐、兴。
2,“四书”是《论语》、《中庸》、《⼤学》、《孟⼦》的合称。
3,“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4,《楚辞》是战国末期屈原等⼈吸收南⽅民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体诗。
屈原,名平,字原,代表作《离骚》是⼀⾸长篇政治抒情诗,其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5,《春秋》相传为孔⼦所编撰,后由鲁国史官左丘明为之作传,全名叫《左⽒春秋传》,简称《左传》。
《春秋》记录了鲁隐公元年⾄鲁哀公27年的历史⼤事,是我国第⼀部编年体史书。
6,《国语》是第⼀部依照国别记叙各国史实的国别体史书;西汉编定的《战国策》是另⼀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共⼗⼆国策33篇。
7,《史记》是我国第⼀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鲁迅先⽣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
8,《汉书》是我国第⼀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史记》少了“世家”,共四个部分组成。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9,《汉书》作者班固(东汉),《后汉书》作者范晔(南宋),《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
10,《⽔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据《⽔经》作注,是我国第⼀部记述河道⽔系的专著。
11,南朝徐陵编选的《⽟台新咏》,共编选汉魏以来有关男⼥闺情769⾸,⾼中课⽂《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选⾃该集。
12,《⽂⼼雕龙》是我国第⼀部系统地阐述⽂学理论的专著,是南朝⼈刘勰著成。
13,《资治通鉴》由北宋时期司马光编撰,所记史事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共1362年,按年叙事,是我国古代最长的⼀部编年体通史。
2024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2024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的文学常识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以及文学理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2024年高考语文试卷上的文学常识考点:
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体裁:包括诗词、散文、戏曲、小说等,需要了解各种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古代文学流派:如唐宋八大家、元曲四大家等,需要了解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风格。
古代文学名家名作: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需要掌握其作者、作品内容、艺术特色等。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流派:如新文化运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需要了解各流派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如鲁迅、茅盾、老舍等作家的代表作品,需要掌握其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需要了解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特点。
外国文学名家名作: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卡夫卡等作家的代表作品,需要掌握其作者生平、作品内容、艺术风格等。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方法:如现实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需要了解各种批评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需要理解文学如何反映社会现实,以及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影响和作用。
以上仅为可能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上的部分文学常识考点,考生还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系统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当年高考的考试说明和样题,以便更好地备考。
高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一、文言文知识
1、五绝:五言律诗中的一种,由一绝句构成,共有五句,每
句五言,句式有规律,结构严谨,内容千变万化,状貌短小精悍,经常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
2、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它是一
种有规律的诗歌,由七言句构成,每句有五言或七言,句式有规律,结构严谨,内容千变万化,状貌短小精悍,经常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
3、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它是一
种有规律的诗歌,由五言句构成,每句有五言,句式有规律,结构严谨,内容千变万化,状貌短小精悍,经常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
4、诗体:诗体是指诗歌的形式,是诗歌的结构和句式的特点。
中国古代有很多诗体,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二、古典文学知识
1、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经典名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四部作品。
2、八大家:指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八大文学家,包括曹操、曹丕、曹植、文天祥、文同、陆游、李白、杜甫。
3、文学史上。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一、古典诗词1、《诗经》《诗经》又称“经诗”,是中国最早着重表达情感的诗歌摘录集,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是西方文学史上像《诗经》这样大量收录、系统排列的诗歌集的祖先,由“三部”共305首组成,选自“十家”不同时期的文化贡献,充分体现了不同文化步调的碰撞,表达了不同文化思维的融合,是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的辉煌代表。
2、《诗经》的四大体裁《诗经》的四大体裁有“风”、“雅”、“颂”、“周南”,是中国最宝贵的文学财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翡翠,也是古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鉴征,其中“风”概括的是人的感情体验,体会自然界的不同气候、节日、传统和尊敬感;“雅”体现的是时代伦理道德仪式;“颂”表达的是国家君臣之间仪仗礼;而“周南”则描写的是君主与将军民兵之间的关系。
二、歌词1、《大话西游》《大话西游》是中国流行文化伤感经典,由吴宇森及他的团队执导,以武侠小说《西游记》为原型,讲述孙悟空和他的西游之旅的故事。
《大话西游》的主题曲《西游重建之歌》是一首充满伤感的歌曲,歌词表达的是一份对行走在历史长河中的梦想,一份对生活中无限远大的心魂,让人听了不禁沉浸其中。
2、《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是周杰伦演唱的一首著名流行歌曲,由周杰伦自己创作并演唱,歌曲能引发无数人深情的「伤感心绪」。
歌词把一份当下的怅惘之感融入到它的歌词里,听者不禁深深的沉醉在它的琴声之中,默默觉得不愿时光流逝,但又体会到时间的宽容。
三、小说1、《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一,由著名作家罗贯中编写,并根据相关历史史实,以“故事体”的剧本形式,把当时三国时代的历史以诗情画意的故事呈现出来,它既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又为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它不朽的一页。
2、《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描写社会现实的长篇历史小说,由施耐庵编创而成。
故事围绕宋朝庶民108位英雄的“出水芙蓉”而展开,融入中国文学史上众多民族主义色彩,它即丰富文学史上故事性表现手法,又唤起社会觉醒内容,引领了流行文学发展的方向。
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古代文学1. 文言文基础知识1.1 词性1.2 基本句式1.3 修辞手法1.4 文言文阅读技巧2. 古代诗歌2.1 五言绝句2.2 七言绝句2.3 音律格律2.4 诗歌鉴赏3. 古代散文3.1 隋唐散文3.2 宋代散文3.3 元明清散文3.4 散文鉴赏4. 小说与戏剧4.1 四大名著4.2 明清小说4.3 传统戏曲4.4 剧目鉴赏二、现代文学1. 白话文基础知识1.1 词性和句法1.2 清新文风与新感觉派1.3 先锋派与后现代派1.4 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2. 新时期文学2.1 新时期小说2.2 新时期散文2.3 新诗与新长诗2.4 新时期剧本3. 先锋作家与作品3.1 鲁迅与《狂人日记》3.2 茅盾与《子夜》3.3 丁玲与《叶落风》3.4 钱钟书与《围城》4. 现代戏剧与电影4.1 现代戏剧派别4.2 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4.3 现代电影鉴赏三、修辞与修辞手法1. 名词与动词修辞1.1 比喻1.2 拟人1.3 夸张1.4 比拟2. 形容词与副词修辞2.1 夸张与象征2.2 拟声与拟态2.3 顺畅与凝滞2.4 温柔与尖刻3. 句子修辞3.1 反问与排比3.2 双关与隐喻3.3 倒装与省略3.4 讽刺与幽默四、阅读理解与应用1. 阅读技巧1.1 主旨概括1.2 段落写作意图1.3 推理判断1.4 引用理解2. 文学鉴赏2.1 作品分析与解读2.2 语言风格把握2.3 艺术特点理解2.4 审美价值评析3. 写作与应用能力3.1 文章结构与段落拟定3.2 信息整合与论证3.3 题材选择与文风固定3.4 内容魅力与文采展示五、文言文阅读与分析1. 古代诗词欣赏1.1 选读古体诗1.2 名句背诵与解读1.3 诗歌创作与仿写1.4 诗词意象与音律感悟2. 古文阅读2.1 文言文选读2.2 句式结构解析2.3 古文名篇赏析2.4 古文名句默写3. 古代散文鉴赏3.1 隋唐文选读3.2 汉魏六朝散文3.3 元明清散文作品3.4 散文名篇赏析六、写作规范与技巧1. 写作基础知识1.1 作文思路构建1.2 文体选择与运用1.3 开篇与结尾写作1.4 段落过渡与衔接2. 议论文写作技巧2.1 议题确定与立意2.2 论证方式与方法2.3 举例与引用运用2.4 总结与观点表达3. 说明文写作技巧3.1 定义分类与分析3.2 过程与方法阐述3.3 事物特点与比较3.4 结构合理与语言准确4. 故事与描写写作4.1 细节描写与场景刻画4.2 人物塑造与形象描绘4.3 情节安排与节奏掌控4.4 修辞手法与语言运用总结:以上是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与修辞手法、阅读理解与应用、文言文阅读与分析以及写作规范与技巧等内容。
高考语文高频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高频文学常识在高考中,语文文学常识是一道必考题,那么你积累了哪些文学常识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好的高考语文高频文学常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古代文学【1】1.我们国家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他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和思想主张收录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之中。
2.庄子是我们国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逍遥游》。
3.屈原是我们国家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们国家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国家文人独立创作诗歌的开始,他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叫楚辞,又叫骚体诗。
他用这种诗体创作了我们国家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另有代表作《九歌》《九章》《天问》。
农历五月初五是他的纪念日。
4.我们国家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教育家是荀子,原名荀况,代表作是《劝学》5.我们国家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全书共130篇。
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八种体例,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年间约两千多年的历史,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因此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战国策》是西汉文学家刘向编订的国别体断代史。
7.我们国家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
8.《出师表》《隆中对》的作者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9.“三曹”是指东汉建安时期的父子诗人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曹丕的代表作有《燕歌行》,曹植的代表作有《七步诗》《白马篇》。
10.我们国家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代表作散文有《桃花源记》,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11.我们国家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是南朝宋代小说家刘义庆写作的《世说新语》。
12.我们国家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们国家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高考语文复习:常见的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复习:常见的文学常识高考语文复习:常见的文学常识导语: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枚举名家,略览名作,出入各派,浓缩中国文学精华。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考时常见的文学常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二、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垂: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80岁、90岁。
期颐:100岁。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全)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
高中语文考试文学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考试文学常识大全
一、古代文学
(一)古代文学史
1、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指古代中国文学史,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形式等方面的发展史。
2、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是指古代中国文学的不同流派,如儒家文学、道家文学、墨家文学、佛家文学等。
3、古代文学思想:古代文学思想是指古代中国文学的思想内容,如儒家文学的仁义道德、道家文学的自然观念、墨家文学的政治观念和佛家文学的宗教观念等。
(二)古代文学名篇
1、《诗经》:又称《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收录了许多古代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楚辞》:又称《楚辞歌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收录了许多古代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史记》:又称《史记纪事本末》,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学著作,收录了许多古代的历史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古代文学家
1、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著有《离骚》,是中国古代最
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2、山涛: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著有《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3、柳宗元: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著有《白蛇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高考必备语文文化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农事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髻: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筏、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史诗”。
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高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高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一、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1. 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 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汇总(整理)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一、称谓系列1.人物姓名称谓(1)直称姓名①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柳敬亭传》)④尊者对卑者称名:求,尔何如?(《论语》)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夫子何哂由也?(《论语》)(2)称字、号、谥号、斋名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送东阳马生序》)②称号: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③称谥号: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左忠毅公逸事》)④称斋名: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爵①称官名: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
②称爵名: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
(《柳敬亭传》)(4)称籍贯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5)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6)特殊称谓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职业+人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庄子·养生主》)③姓+之+人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左传·僖公三十年》)④封地+人名: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2.谦、敬及贱称(1)谦称①王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②臣子自称: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③一般人自称: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某自幼熟读兵书。
(《失街亭》)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中山狼传》)④女子自称: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并序》)(2)敬称①称君王: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出师表》)②称庙号,多称已死的皇帝: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
(《海瑞传》)③称师长:夫子哂之。
(《论语》)④称朋友、尊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3)上对下或平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4)贱称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5)表特定关系①加“从”表示叔伯关系: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
(《谢安传》)②加“太”表示长一辈: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
(《左忠毅公逸事》)③加“先”表示已经逝世的尊长:妪,先大母婢也。
(《项脊轩志》)先考,指已逝的父亲;先妣(bǐ),指已故的母亲。
3.“号”称(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
①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智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②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③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2)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
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
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5)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
“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
尊号起于唐代。
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
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
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
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4.年龄称谓(1)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
”后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孟子·尽心上》)(3)齿龀·龆龀(tiáo chèn) 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有遗男,始龀。
(《愚公移山》)(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6)笄(jī)年指女子十五岁: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
(白居易《对酒示行简》)(7)束发·成童指男子十五岁: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项脊轩志》)(8)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9)而立之年三十岁。
(10)不惑之年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六十岁。
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13)耆(qí)艾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荀子·致土》)(14)古稀七十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15)耆耋(qídié) 指高寿,老年。
耆指六十岁,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
(16)耄(mào)耋指高寿,老年。
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
(17)期(jī)颐一百岁: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苏轼《次韵子由》)“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1.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撰)2.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周公所撰,孔子门徒解六艺之作)3.我国第一部韵书是:《切韵》(隋陆法言,刘臻颜,颜之推等撰)4.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扬雄撰)5.我国第一部诗集是:《诗经》(孔子编)6.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孔子编)7.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除温庭筠外,入选词家皆为蜀人。
共选录唐、五代十八家词五百首,内容多反映上层统治者“花间”、“酒边”生活,风格柔靡,情绪消极。
)8.我国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编选)9.我国第一部论述文学批评及论述创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龙》10.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11.我国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12.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志人)13.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1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孔子修订而成)1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春秋时左丘明作)16.我国第一部兵书是:《孙子兵法》(孙武作)17.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是:《史记》18.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1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是:《水浒传》20.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21.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22.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初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2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2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是:《尝试集》(胡适)25.我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创作童话集是:《稻草人》26.我国古代第一个女词人是:李清照。
第一位女诗人:蔡琰27.我国古代留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陆游。
(诗9300多首,词130多首。
)28.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我国古代诗人是:屈原29.唐代诗人中,被后人称作“老李杜”的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30.我国文学史上一门三杰有“三曹”、“三班”、“三苏”、“三袁”等,其中“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柳:宋朝词人,柳永、柳三复、柳三接兄弟;三班: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袁(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1.“三公”在汉代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明清则指:太师、太傅、太保;“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三皇五帝:伏羲、燧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32.“三军”即: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
周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
33.明初诗文三大家,即:刘基、高启、宋濂。
34.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葛朗台、阿巴公、泼留希金、严监生。
35.明代著名传奇作家汤显祖四部与梦有关的传奇是:《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36.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李伯元(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曾朴《孽海花》、吴趼人(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洪都百炼生)《老残游记》。
37.“吴中四杰”是明代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bēn);“吴中四士”是: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包融。
38.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39.北宋文坛四大家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40.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梧桐雨》41.汉字书法四体是:真、草、隶、篆。
(汉字形体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42.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43.古籍中“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库”指:经、史、子、集。
44.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45.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46.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47.文学作品“四分法”指:诗歌、小说、戏剧(剧本)、散文48.唐以前,我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即五音)是:宫、商、角、徵、羽49.五行指:金、木、水、火、土50.五刑指:墨、劓、非刂、宫、大辟。
(墨,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