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小儿腹泻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
难点:腹泻病的液体疗法的方案制订。
课时安排:
小儿腹泻病2学时
教法设计:采取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方法
教学用具:教材、教案
讲授内容
旁批
第五节小儿腹泻病(infantile diarrhea)
了解部分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
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性,严重者可伴有脱水、酸
及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
体;脱水时血液浓缩,组织灌注不足和缺氧,致乳酸堆积;脱水
使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滞留在体内,故中、
重度脱水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
(3)低钾血症呕吐和腹泻丢失大量钾离子;进食少,钾
摄入不足;肾脏保钾功能比保钠差,在缺钾时仍有一定量的钾继
六、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调整饮食,加强护理,合理用药,预防和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七、预防
1、加强卫生宣教,严格管理水源,注意食品卫生。
2、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喂养,循序渐进添加副食,避
免在夏季断乳。
讲授内容
3、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食物的
新鲜、清洁和食具的消毒。
4、对感染性腹泻患儿和带菌者隔离治疗,排泄物要消毒处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班级:学时: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儿科学》单元、章节:第六章第四节
课题:小儿腹泻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及几种分类方法。
2、掌握轻型泻和重型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液体疗法方案的制订。
3、熟悉几种常见类型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
4、熟悉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
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每日10次以上。常伴有脱水、
讲授内容
旁批
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逐渐
停止,腹泻减轻,一般病程3~8天。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
2、大肠杆菌肠炎以5~8月份气温较高季节多见。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和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理。
5、避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时治疗
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等。
6、气候变化时加强护理,防止受凉或过热。
巩固课堂知识内容与方法:
通过板书来加深学生记忆知识。
个别重点内容可通过提问的方法来进行。
作业:
1、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什么?
课后分析:
参考资料:
许积德,《小儿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群失调等均可导致腹泻迁延不愈最为常见。
四、实验室检查
讲授内容
旁批
(一)大便检查大便常规检查无或偶见白细胞者常为侵袭
液体疗法方案的制定详见第三章第五节
性细菌感染以外原因引起的腹泻,而有较多白细胞者多由各种侵
袭性细菌感染引起。
(二)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细菌感染
染;减低常提示病毒感染;嗜酸粒细胞增多可为过敏性病变或寄
(2)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3)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3、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肠炎多由长期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
引起菌群失调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及不同程度的
中毒症状,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发生休克。
4、空肠弯曲菌肠炎多发生在夏季,常侵犯空肠和回肠,
表现为脓血便,腹痛剧烈,与细菌性痢疾相似,但病情较轻。
侵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之发生变性、坏死,绒毛肿胀、脱落、
变短,致使小肠黏膜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功能受损,肠液在肠腔
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
2、细菌性肠炎
讲授内容
旁批
(1)肠毒素性肠炎由各种肠毒素的细菌所致,如产毒性
重点掌握临床表现特点
大肠杆菌等。
(2)侵袭性肠炎由各种侵袭性细菌如侵袭性大肠杆菌、
沙门菌属、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感染所致。
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为婴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
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
性腹泻。
一、病因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
消化酶分泌少,同时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
道负担重,小儿对食物的耐受性较差,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
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大量繁
殖引起药物难以控制的肠炎。
(三)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轻型腹泻的主要原因,多见
于人工喂养婴儿。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
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均可诱发腹泻。
二、发病机制
(一)感染性腹泻
1、病毒性肠炎以轮状病毒最为常见。病毒感染肠道后,
续排出,故腹泻患儿都有不同程度钾的丢失。
(4)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
从大便中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在活动性佝偻病和营
养不良患儿更常见。
(三)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
又称秋季腹泻。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起病急,常伴发
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二)感染因素
讲授内容
旁批
1、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
尤其以病毒、细菌多见。
2、肠道外感染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
炎、皮肤感染及急性传染病时也可引起腹泻,
3、肠道菌群紊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肾
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时,致肠道菌群紊乱,正常菌群减
生虫感染。
(三)血液生化检查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血钾、血
钙、血镁测定可反映体内钾、钙、镁丢失的程度。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较易做出临床
诊断。但必须判定有无脱水、脱水的程度和性质;有无电解质紊
乱和酸碱失衡;查找腹泻病因,确定病原。同时要与生理性腹泻、
细菌性痢疾、坏死性肠炎、阿米巴痢疾加以鉴别。
5、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多见,多
为新生儿和婴儿,分为胃肠炎型和败血症型,新生儿多为败血症
型,常引起暴发流行。
6、真菌性肠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特别是营养不良、
免疫力低下、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患儿,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四)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肠
道持续感染、营养物质过敏、先天性畸形及滥用抗生素、肠道菌
(二)非感染性腹泻婴幼儿消化系统对食物的耐受性差,
当饮食不当、气候突变时,可使正常消化过程发生障碍,食物不
能充分消化吸收而积滞于小肠上部,使肠腔内酸度降低,肠道下
部细菌繁殖、上移,分解食物使之发酵、腐败,造成内源性感染。
三、临床表现
(一)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
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呈
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大便镜检
可见大量脂肪球。
(二)重型腹泻多有肠道内感染引起或由轻型腹泻发
展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脱水、酸碱失衡、
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
1、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渣
样物;腹泻频繁,每日大便10次以上,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
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和红细胞、白细胞。
2、全身中毒症状发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精神萎靡、
讲授内容
旁批
嗜睡甚至昏迷、惊厥、休克。
熟悉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特点
3、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水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及摄入不足,导致轻、中、
重度脱水。
(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大变化,因而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差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快,对进入胃
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
较低,免疫功能差;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对入侵的致病
微生物缺乏抵抗作用;滥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易导
致肠道感染。
3、人工喂养乳类加热过程中被破坏,且食物和食具易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