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基础医学
医学基础: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以及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的科学。

它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等临床医学。

人体解剖学:是通过用刀切割和用肉眼观察的方法来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组织学:是通过显微镜来观察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医学学科。

又称显微解剖学。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病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医学学科,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

病理学研究方法:尸体解剖检查(尸检)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
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用局部切取、内镜钳取、穿刺吸取的方法
细胞学检查:针对器官组织病变处脱落的细胞,经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诊断
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二、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

重点在诊断和治疗疾病、
临床医学的学科划分:
按治疗手段:内科、外科、理疗、放射治疗
按治疗对象:儿科学、妇科学
按人体解剖学结构:口腔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
按病种:传染病学、肿瘤学
辅助学科:病理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药剂科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第一节细胞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一、细胞膜: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化学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多糖。

细胞膜具有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细胞质:由结构和功能各异的细胞器和液态胞浆构成。

细胞器主要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骨架等。

(一)内质网:有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执行合成分泌性蛋白质的功能,故分泌性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肝细胞的滑面内质网与脂蛋白
的合成以及药物、毒物的解毒和排泄等关系密切。

(二)高尔基复合体:主要功能装饰、加工由内质网合成的分泌蛋白,并装入分泌囊泡以备分泌,还参与细胞膜的转换。

(三)溶酶体:可消化分解细胞内衰老和受损的细胞器,以及经吞噬作用摄入细胞内的外援物质。

一旦溶酶体膜破裂,水解酶释放,即可分解自身组织。

称为组织自溶。

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稳定溶酶体膜的作用。

(四)线粒体:动力加工厂
(五)中心体:是由微管蛋白构成的细胞器,由中心粒和中心球构成。

中心体的功能是组织形成鞭毛和纤毛,参与有丝分裂并为你细胞运动和染色体移动提供能量。

(六)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内物质转运和细胞运动都有重要作用。

(七)液态胞浆:参与许多代谢反应。

三、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代谢、生长和繁殖的控制中心。

核膜:是不对称的双成膜,上有核膜孔、是细胞核内容物与细胞质间的屏障。

核膜承担内外无知的转运功能。

染色质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复合体,染色质是细胞核控制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分裂增殖的主要结构。

核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NA、RNA。

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生理过程
一、细胞的增值
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的重要生命活动,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更新、创伤修复和生殖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细胞增殖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单纯扩散异化扩散)
主动运输(泵运转出胞、入胞)
异化扩散(载体扩散通道扩散)
(二)细胞膜表面受体的信号转到功能
细胞外的信号物质如神经递质、肽类激素、细胞因子、细菌病毒和化学药物等,作为第一信使首先与所作用的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蛋白相互识别并结合,再经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机制对细胞产生效应。

这些信号统称为配体。

现已知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到机制有通道转导酶转导第二信史转导
(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
1、静息电位:安静状态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由去极化相和复极化相两个时相构成
(四)兴奋性:细胞接受刺激长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成为兴奋性,衡量指标是阈强度。

第三节基本组织
基本组织是构成机体各个器官的基本成分。

根据结构和功能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一、上皮组织(被覆组织腺上皮感觉上皮)
(一)被覆上皮是由紧密而又规则排列的上皮细胞核少量的细胞间质所组成。

根据上皮的细胞层数和细胞形态,分为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
二、结缔组织
由大量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

间质内含有均质状的基质和丝状的纤维。

分类如下:
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和淋巴
1、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器官、组织、细胞之间。

疏松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基质和纤维组成。

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和创伤修复等功能。

(1)纤维:包括胶原纤维(结缔组织的主要纤维,新鲜时为白色,HE染色呈浅红色)、网状纤维(用镀银法染成黑色,主要分布在造血器官和内分泌腺内,构成这些器官的支架)、弹性纤维(呈黄色,经醛品红染色呈紫色或棕褐色)。

(2)细胞:A成纤维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蛋白质,形成基
质和纤维的功能。

B脂肪细胞:合成和储存脂肪
C巨噬细胞:多嗜酸性主要功能是变性运动、吞噬和清除异物与死亡衰老细胞、参与和调节免疫反应及分泌多种生活物质。

D肥大细胞:基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与过敏反应有关
E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及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3)、致密结缔组织:是脂质和细胞成分很少,纤维特别发达、致密。

(4)、脂肪组织:主要分布与皮下、网膜和肠系膜等处。

具有储存脂肪、保持体温、参与脂肪代谢、产生热量等功能。

(5)网状组织:有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

网状组织主要分布于骨髓、淋巴结和脾等造血器官,构成血细胞生存和发育的微环境。

2、软骨和骨组织
(1)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基质和纤维组成。

根据组织内所含纤维成分的不同,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

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2)骨组织有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及数种细胞构成,
骨细胞是骨组织中的主要成分。

其次还有骨细胞、破骨细胞等,他们都位于骨质边缘。

3、血液和淋巴
血液是心血管的红色液体组织,约占体重的7%。

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三肌组织
肌组织:由肌细胞构成。

按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分骨骼肌、平滑肌和心机构成。

(一)骨骼肌;借肌腱附着于骨骼上,收缩时牵动骨运动,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

(二)平滑肌:广泛分布于血管壁和许多内胀器官,故又称内脏肌。

受内脏神经支配不随意是控制,属不随意肌。

(三)心肌:分布于心脏及邻近的大血管根部。

受内脏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心肌收缩缓慢而持久,不易疲劳。

四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称神经元。

具有接受激素和传导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其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

(一)1、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2、细胞体特殊 (1)尼氏体由粗面内质网和游
离核糖体构成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2)嗜银性的神经元纤维呈细丝状课伸入到轴突和树突内有支持和运输作用。

3、神经元分类按突起的多少分三种多级神经元双击神经元假单机神经元
按神经元的功能分三种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按神经元传递信息所释放的神经递质胆碱能神经元肾上腺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二)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外包胶质细胞所构成。

根据包裹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骨髓可分为有骨髓经纤维无骨髓经纤维
(三)神经末梢按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
(四)突触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是神经元与神经元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连接。

是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构成。

(五)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保护、支持和营养作用。

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二、解剖学方位术语
三、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第二节器官和系统
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结构称器官。

如肺、心肾等
许多功能相近的器官联合起来,以共同连接完成某一方面功能的结构称系统。

人体课分为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内分泌、感觉器、神经九个系统。

第三节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骨和骨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即骨骼骨骼肌附于骨的表面,收缩时牵动骨骼产生运动,他们共同完成支撑身体、保护体内器官和躯体运动等功能。

一、骨
(一)成人有206快骨占体重的20%左右。

按体内部位分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二)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松质、骨密质)、骨膜和骨髓(红骨髓、黄骨髓)等组成。

(一)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
骨的化学成分含有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构成骨的支架是骨具有弹性和韧性)和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是骨具有坚韧性)
骨的功能:支持保护运动造血感觉钙磷仓库
(二)骨的发生与生长
1、骨是由胚胎时期幼稚的结缔组织发育而成发生方式有两种 A、直接由胚胎时期的结缔组织发生骨化而成的膜内成骨 B、先由幼稚的结缔组织形成软骨,再有软骨通过骨化,改建而成的软骨内成骨
2、骨连接:主要有纤维连接、软骨连接、滑膜连接(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软骨由透明软骨构成较光滑,有弹性,具有减小摩擦和缓冲外力冲击的作用。

关节囊:能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和营养关节软骨。

关节腔:腔内为负压,有助于关节的稳固性。

3、滑膜关节的运动形式(1)屈与伸(2)内收与外展(3)旋内与旋外(4)环旋
二、肌运动系统的肌均属骨骼肌,约有600余块分布广
泛约占体重的40%
(一)按外形分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
按肌的作用分伸肌屈肌收肌展肌旋前肌及旋后肌
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
(二)肌的辅助结构主要有筋膜(浅筋膜:有保温和保护深层组织的作用;深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
第四节皮肤
一、皮肤由深层的表皮和浅层的表皮构成
(一)表皮
由深到浅分基底层(有较强的增值能力细胞之间有较少的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可吸收紫外线强嗜碱性)、棘层、颗粒层、透明层(细胞核与细胞器已消失胞质均匀)、角质层具有耐酸碱,抗摩擦等保护作用。

(二)、真皮
分乳头层和网状层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核感受器等。

此外还有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

二、皮肤的附属器
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及指(趾)甲等
皮肤的功能:保护、感觉、排泄、吸收
第五节视觉器官
眼是眼球和副眼器两部分组成,是视觉感受器。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

(一)眼球壁:由外向内分为外膜(具有保持眼外形和保护眼能容物的作用)、中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从前往后依次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
(二)、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由睫状体产生)、晶状体(对于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有调节作用)、玻璃体他们与角膜一起构成眼球的折光系统
副眼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和眼球外肌等,对眼球起保护、支持、运动的作用。

眼的功能主要是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的功能。

眼的调节(晶状体调节瞳孔调节眼球会聚)
眼球感光系统的功能(视网膜的感光换能作用暗适应与明适应色盲与色弱、视力与视野)
第六节耳
耳分为外耳(耳廊外耳道鼓膜)中耳 (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内耳(骨迷路膜迷路)三部分。

外耳和中耳收集和传播声波,内耳有听觉感受器和平衡感受器具有听觉和味觉两种功能。

耳廊:收集声波
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听小骨:运动将震动传入内耳(把声音放大)
咽鼓管:调节鼓室的内气压从而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
耳的功能;t听觉平衡
第四章疾病概论
第一节健康疾病亚健康的概念
第二节病因概述
一、物理因素:(机械暴力、高温、低温、电流、电离辐射、噪音等)取决于作用强度部位作用时间
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无机毒素(强酸强碱一氧化碳等)、有机毒素(甲醇四氯化碳等)、生物性毒素(蛇毒蜂毒等)以及某些药物。

与毒物的性质、剂量等有关生物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和寄生虫
营养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其他因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是指那些能够促进或延缓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包括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

第三节疾病的经过与规转
经过:潜伏期、前驱期、病症明显期、转轨期(完全恢复、
不完全恢复、死亡(濒临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脑死亡A、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B、不可逆性深昏迷C、脑神经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等)D、瞳孔散大或固定E、脑电波消失F、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第五章疾病基本病理变化
第一节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一)萎缩
(二)肥大
(三)增生
(四)化生
二、组织和细胞的损伤
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
坏死镜下表现
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细胞浆的变化:嗜碱性染色的核蛋白减少或丧失,质胞浆更红染。

间质的变化:间质纤维肿胀、崩解最后于基质被液化
坏死的肉眼观察(1)组织外观无光泽较浑浊
(2)无血液供应
(3)失去弹性
(4)失去感觉
坏死类型:凝固性坏死液样化坏死坏疽(干性湿性气性)
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纤维包裹钙化囊肿的形成
三、损伤的修复
(一)修复与再生
(二)肉芽组织
(三)创伤愈合
(四)影响再生修复因素:年龄、营养、激素及药物
第二节局部血液循环及出血
血液循环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局部组织、器官内血量增多称为局部充血
一、局部充血(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
二、静脉性充血原因(1)静脉受压(2)静脉腔狭窄或堵塞(3)心力衰竭
出血:类型:破裂性出血漏出性出血
出血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与出血的类型出血量出
血速度出血部位
血栓形成:条件: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
类型: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混合血栓
栓塞(血性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癌细胞栓塞细菌栓塞寄生虫栓塞)
梗死:类型: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
影响和结局:影响与梗死部位、范围及有无感染有关
小的梗死被肉芽组织取代大的梗死灶被纤维组织包裹钙化。

水肿:发病机制:1、静脉流体静压的增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降低
3、淋巴回流障碍
4、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5、水钠潴留
影响:取决于水肿的部位、程度、发生速度及持续时间
第三节炎症
原因:理化因素生物因素异常免疫因素
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本质:以防御为主
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等
急性炎症:渗出(血流改变血流成分渗出细胞渗出慢性炎症:非特异性慢性炎肉芽肿性炎(感染性异物性)结局:局部蔓延淋巴道播散血道播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