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一、选择题
(2019·郑州联考)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
A.抗风透光B.保温通风
C.抗旱保墒D.排水防涝
2.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A.土壤水分充足B.昼夜温差减小
C.风力侵蚀降低D.通风、透光性好
3.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光照
C.土壤D.水分
解析:1.C 2.D 3.D第1题,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第2题,甲吠亩法是“上田弃亩”,主要是在地势较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即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第3题,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
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6 ℃,开花期的温度一般为15~19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按播种时间的差异可将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如图为我国2017年油菜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结合材料可知()
A.地形和水分差异导致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
B.北方油菜冬季播种,夏季收获
C.纬度差异导致甲、乙两产区分别种植冬油菜和春油菜
D.长江流域油菜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
5.与丙产区相比,乙产区的优势是()
①油菜总产量高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
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④油菜品种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6.华北地区没有成为我国油菜的优势产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
A.风沙灾害多,且积温偏少
B.水资源紧张,土壤盐碱化严重
C.油菜的生长时序和农事安排与小麦有冲突
D.耕地面积不足
解析:4.D 5.B 6.C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影响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地形和水分;甲、乙两产区分别位于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种植的都是春油菜;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油菜要在春暖后才可播种,而南方冬季相对温暖,油菜可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第5题,乙产区纬度高,气温低,故油菜病害少;乙产区积温少,油菜成熟需要的时间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含油量高;乙产区的油菜总产量不及丙产区;乙产区低温期长,生长期长,油菜品种不及丙产区丰富。第6题,华北地区油菜的播种与生长时间处在该地区冬小麦的生长与收获期内,因而华北地区未成为我国油菜优势产区。
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各优势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
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
8.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最终形成马铃薯产业集群。马铃薯产业集群有利于()
A.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
B.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
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
解析:7.B8.C第7题,东北优势区纬度高,气候凉爽,东北地区马铃薯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初时种植,此时该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华北地区(内蒙古)降水较少;西南优势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丰沛,但是地形崎岖;西北优势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第8题,产业集群可以扩大区域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
读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9~11题。
9.近年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减少B.水热条件变差
C.高铁运输便利D.生产成本提高
10.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气候凉爽②光照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肥力高⑤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④⑤D.③④⑤
11.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
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
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
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
解析:9.D10.A11.B第9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量会增大,但同时用地、用工成本增加,导致当地种植面积萎缩。第10题,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是夏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较冀北高原水资源更丰富;冀北高原海拔高而夏季气候凉爽,降水少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多为冲积扇而土壤更肥沃。第11题,山前平原具有土地规模大的优势,可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山地丘陵地区环境质量好,农业种类多样,适宜发展优质生态特色基地;采摘、观光基地适宜在城市周边地区发展。
二、非选择题
12.(2019·衡水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生猪养殖业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生猪生长要求15 ℃以上,在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占70%。近年来,受养殖利润不断提高、南方家庭散养带来的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国家政策引导等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企业竞相北上,在东北地区兴建了规模庞大且现代化的养猪场,东北地区生猪养殖规模持续上涨。下图为2012年中国生猪省际产销流通分布示意图。
(1)描述中国生猪省际产销流通的空间分布特征。
(2)与南方地区相比,分析东北地区发展生猪养殖业的优势条件。
(3)分析气候对东北地区生猪养殖的不利影响。
(4)请你为东北地区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图示信息可明确反映流入地与流出省份。第(2)题,东北地广人稀,是主要的玉米产区;比南方气温低、生态环境更优良,因经济较落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第(3)题,材料中提及温度要求,结合东北气温特点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产业更强(规模化等)、更优(品牌与质量提升),效益更好(产业链、深加工)等角度分析。
答案:(1)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城市群是生猪的主要流入地区;吉林、四川、河南、山东是生猪流出的主要省份;流向上呈现出北猪南运和西猪东运的格局。
(2)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便于大型养殖场建设;国家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支持;接近玉米主产区,饲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