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为什么1个大队就能对打国军1个师
百团大战的战斗过程解析
国民党骂共军不抗日总是说他们不打大仗,只有一次百团大战。
大陆网友似乎也接受这种说法,只是辩称共军是积小成大。
这并没有错,可是敌后抗战真的除了百团大战就没大仗了吗?那些惨烈的“扫荡”和“反扫荡”作战算不算大仗呢?国民党夸耀自己打大仗,据说罗列了四十几个所谓“会战”。
可是只要研究一下日军投入兵力,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除了早期的淞沪,武汉等少数战役外,尤其是1939年进入战略相持以后,大多数“会战”兵力规模(日军)并不比敌后反扫荡作战大。
日军作战以大队(营)为基本单位。
每个大队战斗兵员800余人,全部兵员1000余人,再加上支援部队(骑,炮,工,淄)要超过1500人。
日军正面战场作战,规模最大的几次(如长沙,随枣等),投入兵力三十个大队左右,四、五万人,多数战役投入兵力只有十几至二十个大队,二、三万人。
而敌后战场,日军对共军军分区一级的扫荡作战,投入兵力至少十个加强大队,一万五千人以上。
这样的作战有上百次之多。
而投入三、四十个大队,五、六万以上兵力的扫荡作战也有将近二十次。
1941年扫荡晋察冀动用了八十多个大队十多万人。
数千人规模的扫荡更是数不胜数。
而且这些战役除日军外还要加上相当规模的伪军。
为维持这些大规模、连续作战日军华北部队每个士兵平均每年作战三百天以上,可以说疲于奔命,而华中方面部队多数年份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几仗。
这能说共军不抗日吗?能说共军不打大仗说起战斗效能就更说明问题。
国军就不多说了,说起来伤心。
平均二十至三十个师与敌一个师团对峙,战场上十到二十个师打一个师团也屡战屡败。
而共军在华北战场以215个团级部队对抗日军214个步兵大队和221个特种(骑、炮、工、辎)大队。
(1940年)共军反扫荡作战战役兵力一般处于劣势(火力就更不用提了),却胜多败少。
战术层次则共军三个团对日军一个大队(兵力三比一,火力相当)即可保证将敌全歼,后期甚至出现很多一、二个营全歼敌一个大队的战例。
再举几个共军反扫荡作战典型战例。
二战时期日军师团编制简介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师团是基本单位,它有多种编制。
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师团历程抗战初期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
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
抗战中期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
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
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
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
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
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抗战后期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
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 75mm山炮或野炮。
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
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
二战日军师团编制
十六门 120mm 榴弹炮与十二门 75mm 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 150mm 重榴弹炮)、 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 100mm 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 150mm 加农炮)、迫击炮大 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 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 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 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 为 28200 人、挽马制为 24400 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 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近卫第 2 师团 编成日期:昭和 15 年 6 月 编成地点:东京 师团种类:机械化
近卫第 3 师团 编成日期:昭和 19 年 7 月 编成地点:东京 师团种类:挽马
第 1 师团 编成日期:明治 21 年 5 月 编成地点:东京 师团种类:挽马
第 2 师团 编成日期:明治 21 年 5 月 编成地点:仙台 师团种类:挽马
1937 年以前,日本全国只有 20 个师团,1-20 师团的是老部队,后来多数成为甲种师团, 每师团番号的数字加 100,即 101-120 的师团分别是他们的预备役师团,编制与老师团完全 相同,但是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多数建成乙种师团,也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21-100 之间的师团是抗战之后陆续增加的,有的由独立混成旅团扩编,有的是新兵,属 乙或丙或丁种,没有一定的规律。
第 23 师团 编成日期:昭和 13 年 7 月 编成地点:熊本 师团种类:机械化
随枣会战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李宗仁的命令一下,各路大军立即行动。
除了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和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立即南下合围第3师团主力以外,更有负责截断敌人退路的重要工作。
这个工作,主要由张自忠的33集团军来完成,另外还有川军两个集团军。
自然,名义上川军也归属张自忠指挥,实际上,张只有自己的一个集团军而已。
危险的任务相比起来,虽然各部都将在敌后作战,但川军的情况比较好。
因为他们背靠大洪山,即使阻击失败,遭遇日军猛攻,他们只要退到山区就没什么危险了。
山区面积广大,日军如果向进行大规模的围剿,没有重兵和一个月时间是不可能的。
百团大战以后,日军开始重视八路军,经过2年激战,伤亡近一半,从40多万给达成20多万,到1943年八路军几乎都上了山。
日军对山区扫荡不可能很彻底,也不可能长期扫荡,八路军由此坚持到1944年。
后乘着鬼子大举南下太平洋和打国军的机会,一举恢复了元气。
这都是一个道理!我们宣称八路军和新四军牵制了七成还是八成在华日军,通过1945年日军师团分布我们可以看到。
在八路军控制的华北地区,日军仅有47,110,114,115,118师团。
其中除了47师团以外,其余4个都是战斗力不值得一提的丁种师团。
而47师团也在1945年4月抽调南下参加通过国军的湘西会战,并且遭受惨败。
至于那四个丁种师团是什么玩意?就是对付八路军的师团。
这种师团各方面都极差,兵员是从本来就极烂的独立步兵旅团和混成旅团,甚至后勤人员处拼凑起来,里面出了日本人以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朝鲜人,甚至台湾人。
整个师团兵力为1万2000人左右!武器装备极差,和垃圾的丙级师团都无法相比。
丁种师团重武器几乎没有,火炮基本不存在,甚至重机枪数量也极少。
这种师团步兵大队下属的重机枪中队,居然仅有4挺重机枪,而一般步兵大队都有12挺重机枪!重武器不足,轻武器也够呛。
丁种师团步兵小队仅有1挺轻机枪和1个掷弹筒,仅仅相当于其他部队的一半,有的甚至连掷弹筒都不装备。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日军常规战术中较少以班(日人叫作分队)为独立单元作战,其最小战役执行建排小队(就是排).所以,日军步兵班战术是其小队战术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与其装备密切相关.既然不好分,索兴一勺烩了,结果整体结构有点乱.日本步兵小队(排)也有甲乙丙三种常见编制.甲种为加强编制,辖三个步兵班及一个掷弹步兵班,小队长及其助理;步兵班配轻机枪一挺,其余均为步枪手,其中一人常会加配一具10式掷弹筒,共十五人; 掷弹班有三具89式掷弹筒,每具掷弹筒应有正付射手各一名,其余皆为步枪兵. 甲种小队应有62人. 乙种为标准编制,与甲种编制的唯一区别在于其每班只有十三人,故乙种小队应有54人.日军步兵班战法源于西方步兵班战法.本来这个战法的特点是发挥机枪火力.简单讲来就是先用机枪压制,用步兵将敌人从掩体中赶出来,再用机枪把敌人放倒.到了日本人这里就变了味道. 打法的前两步不变,但在第三步上,日军则强调用步机枪共同杀伤敌人,而且偏重步枪. 这里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节省彈藥及减小对机枪的依赖.另一个就是发挥步枪的优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国资源及后勤能力有限,再就是日军班用机枪有性能缺陷.二战中日本陆军的制式机枪主要有三种: 11型,96型和99型. 11(即歪把子)机枪是改进法国的Hotchkiss M1909而来的.射速550发/分,射程1500m, 用6.5x50mm日军步枪制式弹.这个枪的原设计有个致命的缺点-遇泥土灰尘必定卡壳. 也就是说遇上这种机枪, 只须胡乱用小型爆炸物在其周围引爆,不必伤及人枪,只须把泥沙尘土掀到枪上, 敌机枪十有八九会哑火片刻. 没有爆炸物时,机步枪集火射击打出的沙尘也成. 也幸亏如此,我K戰军民避免了多次灭顶之灾. 96和99型都是在11型基础上改的.96型改进主因之一就是为解决沙尘卡壳问题.却又引来了其它问题-此枪采用枪弹润滑,火药燃烬及灰尘易在枪机处积累,从而卡壳. 也就是说,这个枪虽不大容易立即被掀来的沙土卡住,却常常打上几百发自已就卡住了. 99型改进是将弹径加大为7.7x58mm,这个原本是92重机枪弹,不能用于日军的制式步枪. 在一个步兵班中,机步枪弹口径不合,是个很大的缺点. 99式与96式除弹径外几乎完全一样,优缺点也就完全相同.不过这个99型机枪出现的很晚,影响有限,不必另论.总体说来,日军班用机枪的主要缺陷有:1)容易卡膛,不甚可靠2)枪弹口径偏小,侵彻力低下. 6.5mm口径弹打人可以,打掩护物就不够劲. 一百多米的距离上一千发子弹打不烂一个普通沙垒. 作为压制火器,这个机枪威力偏低.3)后座力大,非训练有素的射手很难打得好4)11式机枪弹鼓在一侧,整枪重心不正.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长时间射击也会非常疲劳.日本的制式步枪,也就是三八式,却很有几个长处. 最主要的就是其弹道非常稳定,这个是源于其原型德国毛瑟枪的优点. 三八枪 6.5x50mm弹比德造G98的7.92x57mm子弹小,但其膛速比毛瑟要高.这就使38枪在射击精度及射程上都不输于G98. 同时由于子弹小,大大地增加了日军单兵携弹量. 这个是鬼子兵连续作战能很强悍的一个重要基础.既然机枪不够可靠,而且还要消费大量的资源去制.造及供给,发挥步枪上的优势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日军基础训练科目. 日本人步枪射击训练很有其民族特点. 虽然其基础训练有统一纲目,但其时日本盛行"下克上",新兵转入连排级协同战术训练时,大都加入该部队老兵们的"私货". 这些私货练起来都很苦,但非常实用. 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打夜间100公尺外香火头,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等.经过这些训练,二战前期的鬼子兵多数人都有现代狙击兵射击水平,当然这是在同等装备条件下的比较.为进一步加强步枪兵的远程压制能力,日军从1937年开始,列装97式狙击步枪.这个枪就是从批量的38枪优选后,改装97枪栓及一个2.5倍光学瞄准镜,没有消声器. 由于优选及配制枪栓,97枪在二战中前期的精度好过普通38枪.到了二战后期,日本因为资源限制而普遍粗制滥造,质量上就没了保证.这种枪在中国战区上常常装备到中队一级的,但从未听说装备给任何伪军部队.在太平洋及东南亚战区,则装备到了小队一级.同时,针对38枪弱点,主要就是常说的38枪侵彻力差,经常是清洁的贯穿伤的问题,也做了弥补.许多活下来的二战老兵都有38枪杀伤力差的说法. 大家似乎很少主动提及一种38枪的凶弹:炸子儿.日本军队二战中大量使用炸子以加强标准38枪弹杀伤力.38枪有两种制式炸子:燃爆弹及汞爆弹. 前者与普通弹一样,只是在弹头根部有个红环,这里简称红弹. 汞爆弹不同,其弹头无尖,是平台形状,根部有个紫环,简称紫弹. 美国人曾做过实验,紫弹在任何距离上打中1/8"高强度铝合金板,可炸出一个3"直径的大洞.红弹打中后炸出的洞稍小,但有很强的燃烧力. 战斗中被这样的子弹打中后,死状极惨.活下来也是100%致残.不愿想起战友牺牲时的惨烈,或许是老人们不愿提及炸子的原因吧. 这个炸子是有违国际公约的, 盟军方面的记载印证了老人们的叙述,但末见过日本文献. 或许日文好的河友可以帮忙查查.日军同时考虑到了反压制火力:在步兵班内配10式掷弹筒,可精确打击200公尺以内敌压制火力点.一般日军小队配置的三具掷弹筒中至少有一具是89式,可打击700公尺内目标.日人掷弹筒使用可谓训练有素,虽没有赵顺章式奇才,但多数老鬼子二发夹叉后都能于第三发直接命中目标.武士道崇尚进攻.其步兵班排的战术是以攻击为根本的,很强调部队在行进间展开接敌的速度和方法.日军步兵班级战术多是从600--400米之间某点(LOD: Line Of Departue)开始的.步兵班在LOD集结分组,补充弹箹,明确攻击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确定各组阶段性掩蔽点等战术要领.然后分组展开,待机枪组进入第一射击阵地后,各组即向第一个掩蔽点机动.到达第一点后,展开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掩护机枪组机动.机枪组到位后,再压制敌人,同时掩护其它组向前机动.如此循环.全班应于200米处略停,展开全班火力,清除已爆露的敌人火力点,及兵力密集的阵地.同时利用烟幕弹,曵光弹(夜间战斗)为日军直瞄重火力指引目标.在这里,一般应有两轮打击,第一轮是面打击,消除全部当面火力.然后集中打击一侧以造成守军配置不均而被迫机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机动中的守军力量,为最后攻击做准备.在炮火准备尾声,步兵上刺刀匍匐前进,炮火停止后,展开全部压制火力掩护攻击中步兵. 步兵应于100米左右转为全速冲击.这是教科书版但很全面的战斗方式.实际战斗中会有许多走样版本.但却是鬼子在明确对面有坚决防衘之后,屡屡采用的攻击术. 一个优秀的日军基层指挥官可以让成百上千人倒在他这几十个鬼子的攻击中. 在这个战术中,鬼子在面对坚强防衘逐步逼近,利用机动能力及火力上的优势大量杀伤守军. 许多久经沙场国共老兵都自已有效射程外被鬼子射杀.当鬼子推进到200米左右时,其火力精度强均迟到顶峰,守军将承受炮火,伤亡,心理等多方面冲击. 这就是K戰初期,一小队鬼子依托其配置的优势火力,屡屡击溃我营团级防衔的一个主因.鬼子打仗鬼得很!现在电视剧那样,一开始就端着枪,扎着堆儿直挺挺地冲过来. 那个就不叫鬼子,充其量一群野猪. 杀鬼子之所以是英雄,就因为鬼子的凶狠和难杀.把鬼子弄得象猪一样,岂不是说我们前辈英烈只是一群屠户吗?老A百般不解,为什么那么多聪明人对此无动于衷. 我们总呼珍视那一段不堪的历史,怎么就没人关心我们为什么会不堪,我们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敌人? 为颜面或其它原因而掩盖历史真相,受害最深的就是我们自已及下一代.关于6.5x50mm子弹这是美国人对这种弹的标称. 英美习惯上用弹头直径加装药长度标定子弹口径.而不用子弹全长. 这个是有道理的. 从这两个数据可算出装药量,若知枪膛长度,就可以估算出膛压,膛速及射程等重要数据.关于G98这个又是美国人搞的.德国造出的Mauser 1898步枪为G98,这个G是Gewehr(德语中的步枪)的缩写.这是德国一战时的制式步枪.二战中德国步枪被称为K98,比G98短一点.德国人好像不太区分这二者,都叫M98.但美国人工作态度好,将其认真区分开来.实际上G98的改进型好像就是德国人二战时的狙击步枪.关于炸子红弹、紫弹都是老A自已为偷懒而提出的,都是机步枪射出的子弹.不是用弹头涂色区分的日本化学弹,那些都是炮弹或航弹.而涂色部位及面积不同.老A手头仅有7.7及7.92,(日92重机及99步枪用弹)资料. 老A不会发图,只好描述.红弹弹头中空,以白磷装药,药尾有个活铅块,弹头尾部用铅封口,不会曵光. 击中目标后,活铅块压缩装药引发爆炸.爆炸后残余白磷继续燃烧.由于装药量太少,其烧灼力远逊其爆破杀伤力,否则这个弹就应称为是RS弹.紫弹内装压敏髙爆炸药(含汞),装药下面用铜帽顶上,弹头底部铅封.击中目标后,铜帽压发爆炸.关于日本的"下克上":这个可以概括为道统之争,但涉及范围既广且深.日本陆军是其主要根源之一,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极其深远.想弄明白这三个字的一切,并不是个简单的事.如果一定要概括的话,这"下克上"影响可以一个双面刃:一方面造成了战略思想混乱,髙层指挥权威不足,中髙级指挥员应变学习能力低下等等间题;另一方面却达成了很大程度的军事民Z,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日军中低级指挥官的能动性及其实战经验优势. 文中提及的诸多技战术都不见于日军步兵操典,却在实战中发挥出极大效能.这些技战术得以在呆板的日军训练中大范围推广,是源于某高人教唆,日军中下层军官及军士发起的所谓"武士道精神训练"(这个是老A自创的,真名记不得了,大致上是这个意思).这其实是个由中下级军官指定的多元化训练,而这个"武士道精神训练"奠就了日本陆军"下克上"现象的物质及精神基础.这其中故事多多,老A这算是抛砖引玉了.关于常德会战:常德会战中,中方是掌握有限制空权的,这个其实是日军最终放弃常德的主因. 这一仗国军认为杀伤日军60000. 日军认为国军伤亡十万,自称伤亡8000,实应为2--3万. 此役,国军以伤亡90000代价,守住了常德、石门一线的战略要地. 国军余程万部8000多官兵,表现出色.技战术得法.全体将士前仆后继,奋勇杀敌,堪为K戰中最出色防衘战例之一.这个战例说明,只要我国军队纪律严明,应对得法,鬼子不是不可战胜的.只是不会象扛猎枪打野猪那样简单轻松,这个才是老A想说的.然而历史没有这个"只要",事实上是,K戰中数万兵力以上的会战数百例,我国军打得这么好的不超过二十.而且多数此类出色战例的结果,总是中流砥住的优秀守军损失惨重,甚至全灭之局.这个从表面上看,人数不多,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很多外行会认是创造战机所做的必要的牺牲.实则不然,而且其危害是很深远的.最后,作为后人对经验的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检讨,老A以为国军此役在其它方面作战有失紧凑,对常德守军增援、协助不力.虽然阻住一部分日军合击部队,却未能对常德守军施以有效的增援或协助;虽然在其它方向上杀伤了一些敌人,却导致常德8000精锐全没,不够合算.在常德失守后,中美空军轰炸了常德日军及其物资补给点,造成深入我纵深之日军彈藥奇缺,虚弱之极,狠狈后撤时,国军各部作战松驰,竟然让这股深入我纵深的疲兵全身而退,实为一大憾事.美军也犯过类似错,但逃敌已全无再战之力. 与此间逃脱日军主力有本质区别.此战逃脱的日军经过补充,迅速恢复对我军正面的压力,而且又参与了长衡会战等.若非常德守军异乎寻常地顽强且有效地抗击强势日军,极大消耗了日军彈藥及兵力,使日军在攻下常德后无再战之力,我们这个大捷就又是腹背受敌的溃败之局.然而战后论功行赏之时,此战最大的功臣却锒铛入狱,其挥下8000儿郎功绩几乎被人春秋掉. 国军中有些人,自已吃肉,还不愿拉啃骨头的兄弟一把, 殊不厚道.长此以往,怎能不令将士寒心.但不管怎样,常德会战是个胜仗. 国军官兵在恶劣指挥系统条件下的浴血奋战,始终维持着正面战场的存在,功在千秋.再回到日军班排战术问题上来. 上一文大致介绍了日军甲乙两种小队编制. 这次讲丙类小队编制.这类编制的小队是应中国游击战特点而生的,是个反游击战术的编制. 这种小队设六个步兵班,每班有8人,但只有三个班配有机枪,其他三个班全是轻装步枪兵.有时配一至两具10式掷弹筒,全小队50人.这个编制有个特别狠辣的战术,交替追击术,专门对付分散脱离战场的撤退之敌. 具体做法是将全小队分成三个战斗群,每个群有一个(配了)机枪(的)班及一个纯步枪班.追击时先以反三角队列,二群在前,一群在后,追击敌人并压制其左右机动意图,迫使被追者走追击者预想的路线.这样的追击常常能把被追击者一路赶到绝路上去.尤其在被追者地形不熟,或缺乏游击战经验,一上来几乎注定要吃亏.好在许多时候,这个绝路并不存在,这时候就拚体力和意志了.对此,这个编制真正狠辣之处就显露出来了. 这三个追击群中通常总有一个群处于正常行军状态,轮番上来狠追死打. 这里要提醒的是,被追者的跑法要比追击者复杂,因为你必须避弹, 所以必须跑小曲线而不能是直线. 记得前文中提过难以置信的鬼子机动能力吧, 在那个基础加上交替追击,就是TG军游击战术面对的敌人. 而游击战中跑不过敌人的两条腿,是要出大问题的. TG军初时并不适应敌人这等死缠烂打,不死不休的追击(好像这个战术是从1940以后出现的),很是吃了几个亏. 许多老文学著作中描述被敌人缠住追斗时,提及体弱者或是女战士跑吐血的场景.实战中比这个残酷,许多人被敌人追上杀害了,有些人跑着跑着,倒在地上就再没起来."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我们的先辈们并没有被凶狠的敌人难住或吓倒,他们中活下来的人,拾起牺牲战友的老套筒和边区造,唱着那歌,想出了各种对策,机智顽强地与敌人战斗周旋,并在战火中成长壮大,直至胜利. 那是何等日军中队编制比较稳定,是最小战役任执行单元.有两种编制.甲种中队有205人,步枪105,轻机9,掷弹筒12.可加强一个重装小队,重机2,20mm反坦枪2,及辎重小队(步枪30). 乙种中队181人,步枪139,轻机9,掷弹筒9.单独执行战役任务的中队还会得到进一步火力加强.这个加强通常是1至2门90重迫,或92式步炮(射程2700m).日军大队(营)而其大队(营),联队(团)及以上编制很乱.标准大队应有1100人,辖4个中队,又一个重机枪中队(8--12重机)及一个炮排(92步炮2). 可加强一个重装中队,配20mm反坦枪8,37mm反坦炮4,步炮2.加强大队有1600多人.但有的大队可以仅辖3个步兵中队及一个重机中队,仅670人.日军标准联队(团)应有3800多人, 三个大队(营),一个通讯连,团属炮连,及装甲或反坦连.除上述营火力外,另有4门75mm山炮(射程8000m).及辎重大队,运输马600多匹.日军师团编制就更多了.标准师团应编有三或四个团(联队),师直,通讯营,运输连(卡车32),卫生连,师属炮营(远程火炮4-8门,射程18km)等.这就需要论及日人军事思想的本源--武士道. 讲武士道的文献太多了,这里只提及武士道對日人战法的影响:1)崇尚进攻.任何一支军队都应该崇尚进攻.美英苏德的任何一位名将都喜欢进攻,这个没有错. 日本人认识到其国小物贫,如果任由其敌人积攒力量,日本将是最终的失败者. 进攻,出奇制胜,是日本从上到下秉承的宗旨. 问题是不应盲目崇尚进攻. 日本人在这点上偏执到认为在进攻中阵亡比防守中被打死要光荣得多. 在战术上,缺乏对防衘打法的总结发展.2)崇尚光荣地死:这个就是日军的特色了.日人认为杀死几名敌人后战死就算尽忠国家与天皇了.相形之下连滚带爬地逃生,再继续战斗就不够cool. 这种愚昧的思维让日本弄出神风队,自殺鱼雷,自殺反坦克雷等诸多疯狂战法. 这个看上去是英勇无畏,实则愚不可及.大量优秀官兵的损失使日军战力迅速消亡.K戰初期,三个老红军拚刺刀,未必干得过一个鬼子.1941时加上耍赖打枪,可以2个拚一个. 到了1945年,老八路一个排可拚下鬼子一个小队,而且自已损失很小.这里面八路军固然是发展壮大了,鬼子战力衰退也是重要原因. 太平洋战争后期,许多人会发现顽强好战的日本兵,在持续打击下,竟会失却战斗下去的信念及韧力.以死为荣的军队虽然能欺压弱者,却不可能在残酷的逆境中生存.攻击作战:这是日军的根本战法.分遭遇作战及主动攻击两类.遭遇战指在行进间对敌作战的战术. 正常行军时,多组日军斥侯在行军队列前方350m外进行三角形侦察机动.为确保日军所偏好的迂回侧击战术顺利实施,其斥候在联队以上编制兵锋两翼活动范围可达三千米. 发现敌情后应迅速接敌. 炮兵应首先展开,压制敌方炮火,掩护部队主力完成攻击部置.步兵发起攻击后,炮兵应全力压制敌人支援炮火及前沿火力支撑点;若攻击成功,则应以炮火封锁敌人可能机动或撤退之路.步兵攻击要旨为穿插渗透,分割包抄.主动攻击这是对有坚固工事的守军的攻击.多数情况下日军会在夜间发起攻击. 日人崇信夜暮掩护的效果.而且实战中证明也确实有效.夜袭是八路对付鬼子,鬼子对付国军及盟军的常见打法. 在白天强攻时,日军多采用持续的试探性进攻. 与中国军队作战日军会在四百米左右处停顿,等待作战指令,补充彈藥,协调火力. 在这个距离上,日军前钱步兵会以曵光弹,烟幕弹为日军直瞄火炮指示目标.待已方完成炮火准备之后,发起梯次性攻击.此类攻击多以步枪小组机动为主,旨在寻找守军火力配置及死角,并利用已方炮火,及远程火力大量杀伤守军有生力量,为随后的攻击做准备.但鬼子也经常虚实结合,一旦发现守军防线弱点,则立即突破渗透.日军在开始攻击后,会以分散为大大小小的多股部队实施多点渗透进攻,强调利用非正面火力,打击守军.力求打乱守军通讯指挥及火力支撑体系. 这种乱战的打法非常凶狠,常常给守军造成全线崩溃的错觉,屡屡造成严重后果.实际上,一直到瓜岛,美陆战队精锐在一位杰出的将领统率下,依托有效的工事,强有力的空中打击,及优势火力及兵力,在日军战术战役指挥失调的情况,才真正挫败了鬼子这一战法中各种伎俩. 从此全面掌握了对付这种战术有效方法.防衘战法日本人防衘作战鲜有成功约. 这个与日人看不起战略防衘有关.日军较好的防衘战大都是给予攻击者以一定的杀伤,最终是被各个击破.日防线设计基本上是一线多点的格局.即一条主防线,多层多个火力支撑点.火力点设置要旨是交叉火力,互相掩护.主防线前出2000m有外围据点,后退2000m左右是炮兵阵地, 5000m是预备队及装甲兵基地.日军防衘一大通病就耐不住进攻及杀敌的性子.这个以后可以用战例说明.当前有许多热播的影视节目描述战争故事,穿插了许多战斗场面。
解读二战日本师团番号
---解读二战日本师团番号---日本旧制帝国陆军的师团番号应该按照顺序来编排,但是这个原则也只是在七七卢为解决窘境,动员了一批又一批部队。
而番号也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排编,与此同时因为很多理由也有很多番号空着,并没有实际部队。
最终(太平洋战争末期),编成了将近300多个师团。
从这些师团番号的变化看去,可以了解很多有关战争激烈化的程度。
接一下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变化的经纬。
从明治现代化陆军建军到卢沟桥事变之前从镇台到师团------最初的七个老牌师团明治21年(1888年),镇台,这个旧式的战略编制单位的称号被改称为了师团。
当时,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就是明治年间的6个镇台。
按照顺序,东京的被称为第1师团,接下来从北向南依次是第2、第3……师团。
这个命名的方法和日本旧制高中命名的方法一样。
也就是第1师团(东京)、第2师团(仙台)、第3师团(名古屋)、第4师团(大阪)、第5师团(广岛)、第6师团(熊本)。
根据这些师团来看,常备兵力大约6万4千人,也就是说一个师团在非作战状态下兵员大致为1万人前后。
紧急动员的话,全国可战之兵可达到22万人左右。
担任宫城县防卫的部队被称为禁卫都督,改称师团也是1891年的事了。
当时日本在北海道还有被称为屯田兵的部队,1894被临时改称为第7师团(旭川)。
然而正式任命第7师团师团长的时间是1896年。
日本就是靠着这7个新建的师团发动了甲午战争。
以甲午、日俄战争为契机建立新的师团------21个常备师团的体制甲午战争之后为了海外扩张,日本开始疯狂扩军。
1898年按照由北到南的顺序,新建了第8师团(弘前)、第9师团(金泽)、第10师团(姬路)、第11师团(通善寺)、第12师团(久留米)这5个师团。
第8师团由第2师团负责编成的后勤,第9师团由第3师团负责编成的后勤,就像这样直到1900年才完成所有师团的编成。
而日俄战争也是主要靠这12个师团来取得的胜利。
但是,日俄战争爆发,这12个师团不能满足前线的需要。
日本发动豫湘桂战
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大溃败
“豫中战役”历时38天便结束了。国军损兵折将达20万 豫中战役”历时38天便结束了。国军损兵折将达20万 38天便结束了 损兵折将达20 之多,失城38 38座 河南省几乎全部陷落日军手里。 之多,失城38座,河南省几乎全部陷落日军手里。
这么不经打?
水旱蝗汤
老百姓痛恨 痛恨如此 痛恨 不体恤民情的国 军。 日军过来第一件 第一件 事就是向百姓发 放军粮, 放军粮,以收拢 民心
“攻日”还是 攻日” “反叛国军?” 反叛国军?
简析理由
①浅层原因:“为了生存” 老百姓在宁可饿死当中国 鬼,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 这两条路上选择了后者。 国军没法让他们活下去, 日军想法让他们活下去。
深层原因—— ——中华民 ②深层原因——中华民 族的民族性问题
换言之,就是中华民族是否有一 就是中华民族是否有一 个民族的核心凝聚力和精神支柱 的问题。 的问题。如果有这样一个核心凝 聚力和精神支柱,在民族危亡之 际,国人就会同仇敌忾,万众一 心,共御外侮而不屈;如果没有 这样一个凝聚力和精神支柱,国 人就会分崩离析,认贼作父,甘 愿当亡国奴,甚至当汉奸。 这个民族性的形成,既包括 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 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 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 也包含着现状的政治、经济、社 现状的政治、 现状的政治 经济、 会形态给国人的影响
①从第一点来说,中华民族 似乎不缺乏这样的文化价值 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 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国家和 民族认同是中国人的基本道 德信条和行为准则。 ②从第二点来说,我以为更 重要。现状的国家的政治、 经济、社会形态是什么样的, 这样一种形态给人民带来什 么样的后果,在很多时候超 越了意识形态的国家理念的 影响力。。
日本军队的师团,二战期间,为何分成了甲乙丙丁4个等级?
日本军队的师团,二战期间,为何分成了甲乙丙丁4个等级?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日军的历史决定的。
日本是个岛国,原则上只要有强大的海军保卫就足够了,陆军属于次要的。
所以,日军基本上只在战争时期扩充大量部队,和平时期就保持必要的部队,数量不多。
抗战爆发前,日军只有17个常设师团常备军。
番号依次为近卫、1至20(之前大正裁军时裁掉了13、15、17、18师团四个师团,为此日军狂热派政府高级官员进行了多次暗杀)。
这就是日军的甲种师团,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规模也非常庞大。
甲种师团最初为为四单位制,每个师团下辖二个旅团。
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
每个旅团一般是1万人,师团还有配属部队,总兵力高达2万8000人。
而实际作战时,师团还有额外增添的部队,比如重炮部队、工兵部队、骑兵部队、坦克部队等等,总兵力可以达到3万多的规模,相当可怕。
实际上,战争初期日军甲种师团,相当于国军一个集团军编制。
而国军的主力师往往只有五六千人,杂牌师甚至只有三千多人,兵力相当于日军一个联队。
所以,开战初期日军1个师团就能独当一面,负责一个地区的全部作战。
很多人把日军的师团,等同于中国的师,只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上,国军的1个军往往只有1万多人,和日军师团都无法相比。
抗战爆发以后,日军不可能单靠这17个师团几十万人作战。
于是,他们迅速编组了新的13个特设师团。
特设师团有很多编制,比如有重组的13师团和18师团,也有以17个甲种师团的预备役编组的101师团、104、106、108、109、110、114、116等师团。
这些师团兵力不同,兵员素质也不同。
有的师团有2万7000人,有的则只有2万2000人甚至1万多人。
既有战斗力强悍的第13和第18师团,也有战斗力相对虚弱的106、109师团。
总体来说,这些特设师团的战斗力有高有低。
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士兵多是预备役,年龄偏大,很多都是拖家带口。
这些人有了家庭,就不可能像甲种师团那些18到20岁小伙子一样随便拼命。
侵华日军编制
二战初始日军师团下有旅团。
下辖4至9个联队(团)到了后期采用三联队(团)。
二战初的师团长一般是中将衔。
后期大部分是少将了。
此外,日军的师团也分等级的。
1.班: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
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
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
2.小队: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
共54人。
3.中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4.大队: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一个55人的炮排(1个10人的排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连(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排,两个31人的炮排各装备2门步兵炮)。
在这些少量的炮连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排,这种情况下,弹药排要扩充为39人。
5.联队:约25000-30000人左右.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
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一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
重读抗日战争之二
重读抗日战争之二:日军是怎样一只军队.编辑:兰台上一期的《重读抗日战争》中我们用从士兵到将军的中国军人的回忆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抗战的中国军人眼里,日军相当强大,对抗他们让中国军人复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那么,这一期的《重读抗日战争》我们来看一看,抗战的对手侵华日军,究竟是怎样的一支军队。
编制奇特:从分队到师团独树一帜日军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师团的编制体系,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
编制奇特的日军在中国战场上。
从分队到联队常看抗日剧的读者对于日军部队的编制名称大概不会陌生,猪头小队长,松井中队长这些经典抗日影视作品中著名反派也早已耳熟能详。
事实上,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采用的班、排、连、营、团、师体系不同,日军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师团的编制体系,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
日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班。
每个分队13人,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
有轻机枪一挺,编制四人(组长、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配备自卫手枪,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
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
日军的一个小队,稍稍大于中国军队的排,一般由三个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
加强配置时,每个分队15人,加强一个掷弹筒,整个小队62人。
而为了应付中国的游击战,日军还曾有另一种小队编制:每小队6个分队,每分队8人,只有3个分队配置机枪,全小队50人。
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比起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就已经大出不少了。
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54人的小队。
共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
有时会加强1-2门90迫击炮或九二步兵炮。
除了一般的步兵中队外,日军还有机枪中队的编制,有14人的中队部和3个弹药小队和1个弹药小队,每个小队4挺重机枪,共12挺,174人。
日军的一个大队是什么配置,有多少人?大队长是什么军衔?
日军的一个大队是什么配置,有多少人?大队长是什么军衔?一更历史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经典抗战剧《亮剑》第四集,李云龙接替因杨村战斗失利的孔捷出任独立团团长。
此时,日军山崎大队孤军深入华北抗日根据地,总部决定先派出陈瞎子的772团与山崎大队正面对决。
李云龙迫不及待地让政委赵刚去和首长说情,想把主攻任务分配到独立团头上。
未果后,李云龙气得大骂赵刚与老战友孔捷。
772团多次进攻山崎大队未果,旅长陈赓改让独立团承担此次进攻任务。
李云龙与老部下张大彪采取土工作业的办法,将壕沟一直挖到距离日军阵地只有20米的地方,然后一营战士投出3600颗手榴弹。
全团上至团长,下至伙夫,全部发起白刃冲锋,一举歼灭山崎大队。
这下子李云龙彻底出了名,先后歼灭日军坂田联队与山崎大队,日军驻华北总司令筱冢义男派出特种作战部队,誓要歼灭李云龙及其独立团。
从《亮剑》的这段剧情来看,八路军一个团若是指挥得当,在武器弹药充足的前提下,能够歼灭日军一个大队。
那结合真实历史,独立团歼灭山崎大队是确有其事,还是编剧为了剧情人为杜撰的?在真实的历史上,日军一支大队总共有多少人?大队长又是何种军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主战场是中国与太平洋。
一直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就希望先拿下中国,并以此为大本营夺取资源,继而称霸全世界。
所以,日军在中国战场投入两百多万的生力军,从而使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通过各种影视作品与小说,大家应该对日军编制有所了解。
二战时期的日军编制和其他世界主流国家都不大一样,其部队编制从下往上依次为: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军、方面军、总军等等。
按照与八路军编制体系对照,日军一支小分队级别相当于班,小队、中队分别对应的是排、连,大队的级别就相当于营。
从其人数与配置来看,日军无论是小队、中队还是大队,都要比其他国家高出许多。
通常情况下,日军有不下于五种大队编制,包括步兵大队、炮兵大队、工兵大队、骑兵大队等等。
二战日军的兵力部署原理
二战日军的兵力部署原理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兵力部署原理主要包括了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
战略上,日本军队采取了多线作战的策略,通过分兵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进行进攻,以达到迅速占领大片领土并控制资源的目的。
另一方面,日本军队在战术上注重机动和灵活性,以适应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的战争环境。
首先,在战略上,日本军队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采取了分兵作战的策略。
日本军队在太平洋地区主要对美国进行作战,而在东南亚地区则主要对英国、荷兰等国家进行进攻。
这种分兵作战的策略,使得日本军队能够在不同地区同时展开进攻,迅速占领大片领土。
通过迅速占领领土,日本军队得以控制重要的资源和交通要道,从而为战争的持续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在战术上,日本军队注重机动和灵活性。
日本军队在战术上采取了快速机动、海陆配合和侧翼进攻等策略,以适应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的战争环境。
快速机动使日本军队能够在战场上灵活部署,迅速改变阵地,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海陆配合使得日本军队能够在海上和陆地上协同作战,提高作战效率;侧翼进攻则能够打破敌军的防线,攻击其侧翼,制造敌人的混乱,为主力部队的攻击创造有利条件。
除了以上的战略和战术原理外,日本军队在兵力部署上还注重了对地方民兵和协约国军队的武装,采取了差别对待和分化瓦解的策略。
在占领地区,日本军队通过宣传、洗脑和武装地方民兵,使得地方民兵成为其帮凶和依靠。
与此同时,对于被占领国家的协约国军队,日本军队则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段,鼓励投降并对投降者给予优待,同时对抵抗者采取残酷手段以震慑其余抵抗者。
总的来说,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兵力部署原理主要包括了多线作战的战略和机动灵活的战术。
在战略上,日本军队通过分兵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进行进攻,以迅速占领大片领土并控制资源。
在战术上,日本军队注重快速机动、海陆配合和侧翼进攻,以适应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的战争环境。
同时,日本军队还采取了对地方民兵和协约国军队的武装,通过差别对待和分化瓦解的策略来加强其在被占领地区的控制。
二战日军的兵力部署原理
二战日军的兵力部署原理
二战期间,日本通过对实际战争局势的掌握和评估,对兵力的部署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优化。
其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敌情和任务确定主攻方向和主攻目标,以提高兵力部署的效果和战斗力。
2.根据地理环境和军事设施,选择适合的进攻路线和进攻方向,以确保兵力在进攻中能够强力推进,避免受到敌方的困扰和反击。
3.根据敌方部队的兵力和防御力量,选择合适的兵力数量和兵种,以提高作战的效果和决胜的可能性。
4.采用灵活多样的战斗方法和战术,以迷惑敌方并取得制胜的优势。
5.密切配合空军和海军的行动,实现整体协同作战,提高战斗力和打击力。
总之,日本在二战中的兵力部署主要是以战争实际情况为依据,经过周密考虑决策,并实现整体协同作战,以取得最终的战争胜利。
国军装备与日军装备全面对比:70年前的无可奈何
国军装备与日军装备全面对比:70年前的无可奈何.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
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
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
国军装备与日军装备全面对比:70年前的无可奈何很多人感觉日军战车,太轻,装甲薄,火力弱,但是日本是1个海权国家,军舰船舶和飞机才是命根子,就是有10万辆重型坦克摆在海边也没用。
也无法保护运输线和夺取石油,资源。
而且日军的对手中国装甲力量基本是0,南洋地形复杂,灌木丛生,在日军看来也是不适合使用重型战车的地方。
所以日军没有必要制造重型战车,直到45年本土防御提到议事日程上,才开始开发重型战车。
1937年的国军战车主力就是53个卡登·洛伊德”超轻型战车,那东西根本就是玩具。
才1.5吨重,装了1个7.9MM机枪,最可气的还是水冷机枪,没事还要带着大桶凉水。
没有狗屁的防御能力。
机枪都横扫它。
16辆英制“维克斯”MkE坦克倒是有1门火炮,但是才6.5吨,装甲薄的像纸一样,行动能力又弱。
还有20个意大利的CV-33超轻型坦克,战斗全重3.15吨,最大速度13英里/小时,装甲最薄才6MM,乘员2人,装备2挺8mm机枪,还不如现在家用轿车抗打。
这些纸皮垃圾在上海和南京都被日军的37MM/47MM速射炮打西瓜一样爆掉了。
德制PzKpfw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被众多人认为是国军德械师强大无比的证据,看了看也是1个战斗全重5.4吨,最大速度37km/h,装甲厚6-13mm,乘员2人,装备2挺7.92mmMG13机枪的家伙,连个火炮都没有的东西,好象国军有10个,在上海,南京都被日军火炮给爆了。
1938-1939年间,苏联为了让国军继续可以牵制日军,贷款购买了苏联83辆T-26b坦克,战斗全重为10.5吨,乘员3人,装备1门45mm炮和1挺7.62mmMG机枪,也没有通信设施,这种坦克在诺门坎被日军用汽水凭灌汽油就消灭无数。
二战日军编制详解(转)
二战日军编制详解(转)二战日军编制详解(转)一、小队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
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
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
到1945年,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步兵炮小队,两门70mm步兵炮。
二、中队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步兵中队(181人)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三、大队: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
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小队,这种情况下,弹药小队要扩充为39人。
四、联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联队部和直属各中队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
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中队部, 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小队,三个31人的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
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
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中队部,21人的弹药小队,3个33人的炮小队(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
抗战,日军一个中队有多少人?为啥我们一个团打不过日军一个中队
抗战,⽇军⼀个中队有多少⼈?为啥我们⼀个团打不过⽇军⼀个中队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抗战期间,⽇军⾄少控制中国上百座县城。
据说,当时⽇军最多只派⼀个中
队的⽇军来驻守,其他驻守部队⼤部分都是伪军和汉奸。
那么,有⼈就会问了当时⽇军⼀个中队有多少⼈,竟然可以控制⼀个县城,中国在⼩的县城也
得有个上万⼈。
根据记载,抗战期间⽇军的编制主要分为:师团、旅团、联队、⼤队、中队、⼩队。
⼈员配置
为:师团⼈数上1-2万⼈指挥官为中将、旅团⼈数为1万⼈左右指挥官为少将、联队⼈数为5000
⼈左右指挥官为⼤佐、⼤队⼈数为2000⼈左右指挥官为中佐或者少佐、中队⼈数为400⼈左右
指挥官为⼤尉、⼩队⼈数为150⼈左右指挥官为中尉或者少尉。
那么,现在有个问题就来了,⽇军⼀个中队⾄少区区400多⼈,为什么那个时候中国的军队却打
不下来⼀座县城呢?
据⽼兵回忆,中国军队之所以打不下来⽇军驻守的县城,主要有这⼏⽅⾯的原因:
1、武器装备上差距太⼤
2、⽇军机动能⼒⾮常强,只要⼀个县城有难,其他⽅向⽇军可以快速前来⽀援
3、单兵素质强,由于⽇本⼠兵从⼩接受军国主义教育,所以⽇军⼠兵⽆论是格⽃技术和射击都
强于当时中国军队
咱们就拿著名桐乡战役来说,据说当时驻守这个地⽅⽇军只有⼀个中队,⽽当时中国军队出动了⼀个团兵⼒,苦战数天都没有打下来,最后由于⽇军增援部队赶来,中国军队万般⽆奈之下
只好选择撤出战⽃。
日军师团的编组方式挽马、驮马师团以及甲乙丙丁种师团的区别
日军师团的编组方式挽马、驮马师团以及甲乙丙丁种师团的区别二战期间,日本陆军总共组建了173个师团,其中战前组建了17个“常设”师团(也称“特设”师团),战争期间又组建了156个师团。
这173个师团中有61个师团先后被派往中国战场,编入了中国派遣军序列。
“七七事变”前组建的17个“常设”师团的番号分别是1~12、14、16、19、20师团和近卫师团,它们都是四联队制的师团,除师团直属部队外,还辖有2个步兵旅团,其中每个步兵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下辖4个步兵中队,每个步兵中队下辖3个步兵小队,每个步兵小队下辖3个步兵分队,每个步兵分队下辖3个步枪组和1个机枪组。
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又组建了10个四联队制的师团,其中新组建的是101、104、106、108、109、110、114、116师团,恢复番号的是13、18师团,连同原有的17个师团,合计有27个四联队制的师团。
这些四联队制的师团中既有挽马师团,也有驮马师团。
区别就在于挽马师团中的炮兵联队配备的是野炮,而驮马师团中的炮兵联队配备的是山炮。
四联队制挽马师团的人员编制和武器配备如下:(1937年)四联队制挽马师团的人员编制和武器配备第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中将,参谋长田尻利雄大佐。
下辖:步兵第 5 旅团:旅团长片山里一郎少将,下辖步兵第 6 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步兵第68联队(联队长鹰森孝大佐);步兵第29旅团:旅团长上野勘一郎少将,下辖步兵第18联队(联队长石井嘉穗大佐)、步兵第34联队(联队长田上八郎大佐);骑兵第3联队;野炮兵第3联队;工兵第3联队;辎重兵第3联队;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兵器勤务队。
随着战局的发展,日军发现四联队制师团过于庞大,不能适应战场上多变形势。
所以从1937年9月开始,组建了7个三联队制师团。
1939年在本土又组建了10个三联队制师团,还从1939年10月开始,逐步将四联队制师团改编成三联队制师团。
日本军阀起源概要
参谋是超甲战犯!作者:俞天任提起「战犯」,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供祀在「靖国神社」里的二战日本战犯。
本文言及的对象,就是指的他们。
「靖国神社问题」牵涉的战犯是指供祀在里面的十四名甲级战犯。
其实,几乎全部乙、丙级战犯都供祀在靖国神社里面。
是不是甲>乙>丙?倒也不完全是。
那个不等式在各级战犯的官职上倒基本成立,但并不是说在罪行上也成立。
那两个在南京比「百人斩」的恶棍,只是丙级。
那甲级和乙级都是些什么人?甲乙丙只是一种分类。
人类那么多年杀来杀去,到一百多年前才想起来要给战争也定个游戏规则。
一八九九年列强在荷兰海牙召开「海牙和平会议」,签订「海牙公约」,定义交战者;宣战;战斗和非战斗人员;约定如何处理死、伤、俘;哪些战术不能使用以及休战、投降等等。
而今,「海牙公约」已为众多的其他国际条约替代,关于「战争犯罪」的思路还是发轫于斯。
所谓乙、丙级战犯,是指在二战中,犯下虐俘、屠民、抢劫等罪行的战犯。
其中指挥,监督的军官是乙级,具体执行的士官,士兵和军属为丙级。
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横滨、上不好懂吧?先说一件事。
一九三○年,为了参加伦敦海军裁军会议,日本国会内有过一场大吵。
听听吵架内容,就知道什么是军国主义了。
当时浜口雄幸内阁认为海军兵力的决定,属于军事行政,归海军大臣【也称「海相」,同理,陆军大臣称「陆相」】管。
而在野党「政友会」认为,没有经过军令部的同意就是对「统帅权」的侵犯。
海军大臣管海军省,是政府衙门,「军令部」是海军参谋部。
这场论战的实质是海军统帅权在军令部而不在海军省。
也就是说政府不能管军队!反过来,军队能管政府!当时,日本政府有一条「军部大臣现任武官制」的规定,陆相,海相必须由现役军人出任。
一九一三年曾改为退役,后备役军人也可以出任,实际从未做到。
反而在一九三六年「二二六事件」后,迫于军部压力,广田内阁又恢复了现任武官制。
「现任武官制」厉害得很,只要军部对内阁不满意,两个军人大臣辞职就行了。
军部不派新大臣,内阁只能垮台:缺俩大臣还怎么干?有现任武官制这句话,你就没法子去拉两个人来凑数。
客观分析二战日军各师团战斗力
在二战中,日军的“武士道”精神发挥到了极至。
不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会是铁板一块,仔细研究近代日本战争史,可以发现日军不同部队、不同地域兵员的军风和精神面貌也有区别。
以日军基本战斗单位──“师团”而论,熟悉其内情的人可从序列番号中大致分辨其战斗力的水平。
军人来自社会,看日军师团的战斗力,除了番号,也要注意组建地域。
在不同地域组建的日军师团,战斗力和战斗作风也有比较大的差别。
日前,军史专家、中国国防大学的徐焰教授做客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军事在线》节目,详细解读了二战中日军各师团战斗力的情况。
从番号看战斗力——战力不同的五类师团自明治维新起,日本开始大力学习西方。
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
1888年,日本陆军将国内原有的6个按地域划分的镇台改称师团,番号从第一至第六。
1891年,为警卫皇宫又成立了近卫师团。
师团编制采取两旅团、四步兵联队(相当于团),再加炮兵、辎重和骑兵联队,平时兵额1万人,战时足额则超过2万人。
甲午战争前成立的这7个老牌师团,后来一直被日本陆军视为第一等部队,装备优先保障。
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成立了第七至第十八师团。
占领朝鲜后为镇压当地人民反抗又建立了第十九、第二十师团。
被日军视为二等师团。
“大正裁军”时这类师团解散了4个,剩下10个同原有的一等师团共17个,这些是日军战前的“常备师团”。
战前,日本财力有限不能多养兵,却要多训练兵员。
为此陆军服役期仅两年,复员官兵称“在乡军人”,编为预备役。
各师团管区预备役人员每年按原建制集合训练一个月,并有库存装备,临战可迅速组成一个新师团。
1937年侵华战争开始,日军17个常备师团便立即由一变二(此外还恢复了裁撤的4个二等师团)。
这些新建的番号一零零之后的师团称“特设师团”,如第一零一师团、第一一四师团分别由第一师团、第十四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组建。
在日军建制中,这类部队属第三等师团。
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从1938年至1941年间,日军主要采取从常备师团中抽出一个精锐联队为基干再征集补充兵的方式,陆续组建了番号以二十打头的新建师团和番号在三十至五十之间的“治安师团”、番号在五十以后的“补充师团”。
纵队,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小队分别属于什么级别?
纵队,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小队分别属于什么级别?熟悉军事的朋友都知道“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是军队的正规编制,但是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纵队,大队等军事编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抗战时期正规军的编制是固定的,比如一个师8000人,一个团2000人,正规军的人数是一定的。
因为”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兴起,抗日已经不只是军人了,普通老百姓也纷纷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中了,也就是慢慢地形成了各地的抗日武装了。
因为地方武装在不断扩大,所以传统的正规军的编制自然不能适应新的战场形势了,所以后来出现了游击编制。
游击编制:纵队,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小队纵队(军级)八路军最早的纵队编制是1939年5月组建山东纵队,后来称之为八路军第一纵队,八路军的纵队与八路军正规师平级。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纵队相当于军一级,纵队司令其实就是军长,49年部队整编”纵队“直接改称为”军“。
总队(师级)抗战时期国军部队的教导总队是示范性的师级部队。
当时国军在进行军事改革要进行国防师的试点,在摸索阶段,所以只知道总队是师级编制,但固定编制一直没有确定。
因为当时八路军的纵队定性为师级部队,所以总队一直没有出现在我军编制序列中。
现在只有武警序列中有总队,通常为副军或者正师级。
支队(旅级)抗战时期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下辖2个团,所以支队略低于旅一级。
大队(营级)抗战时期每个县都会组建一支县大队,大队相当于营一级编制。
中队(连级)中队编制没有在抗战时期出现过,现在中队相当于连一级,中队长相当于连长。
小队(排级)抗战时期每个乡镇或区组建一支小队,一个区小队正常30人左右,相当于一个排。
八路军游击部队编制:纵队(军级),支队(旅级),县大队(营级),区小队(排级)因为非正规编制根本无法判定有多少兵力,所以编制的级别也没法严格区分,比如解放战争时期四野的纵队将近6万人比一野的兵团人还多。
由于当时地方大量扩兵,所以县大队兵力通常都达到了团级,而区小队连一级编制更是常事,要不然李云龙一个团怎么会有8个营上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军为什么1个大队就能对打国军1个师真正的国军与电视剧形象完全不同一般来说在抗战期间,国军1个精锐步兵师可以对抗日军1个步兵联队,杂牌军或者战斗力弱的中央军1个步兵师,可以对抗日军1个步兵大队,很多人认为这很丢人,其实一点也不丢人。
在有些人看来只要不怕死,就是大刀拼原子弹也一样是胜利。
其实精神是很难弥补太大的物质差距,这个差距不是靠不要命就可以轻易的填补的。
不要看多了神剧,就想当然以为中国军队1个师,就是齐装满员,有配备齐全的山炮,机枪和装满粮食的大卡车的10000多头戴钢盔,身材高大的士兵。
还跟着几百个身穿呢子军服坐着吉普车的军官,那叫一个精神抖擞。
军官们都是丫鬟成群的财主家公子,喝着洋酒,开着小汽车满街闲逛。
其实那个时代的广东省政府也只有省长大人有一部车而已。
就更别提多的跟蚂蚁一样的校级军官了。
在电视剧里,日军1个大队的普遍形象就是几百抗着步枪,掷弹筒,跟着1个骑大马的军官一路小跑,那身汗啊!那副不堪的摸样,真是让人不知所措。
一旦开打,日本军官就大喊一声;冲啊,军刀一挥,几百个人就跟没头苍蝇一样,挺着身子大喊大叫的冲上来。
于是乎,我军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步枪,手枪,一枪一个,比打鸭子还容易。
还是让我们从开头说起吧。
因身体素质文化及资金问题国军训练差由于国情使然,国军新兵几乎全都是文盲,对于这些文盲士兵要把弹道,射击教会他们可绝对是一个工程。
比如射击包括,有风效对,如横向和风,射击100米目标,弹头要偏差3厘米,200米偏差9厘米,那就要有个修正量。
比如射击300米外人体,强风从左吹来,如何修正?就是修正量为1/2人体,强风加一倍,斜风减少1半,等于不加不减,所以瞄准点是向左移动半个人体。
还有气温的影响,在400米距离每差10度气温,偏差是7厘米,也需要修正瞄准点和调整表尺。
在阳光下如何射击.如何测定距离,夜间射击,山地射击.和各种据枪方式。
当然还有最难的射击活动目标,比如射击200米外,速度为3米/秒的人体射击,提前量为3米/秒乘以0.31秒等于0.93米,[0.31秒是子弹飞行200米距离的时间],如果对方是斜向奔跑那就更加复杂了。
最后还有枪械保养.比如准星偏差1毫米,在100米距离就要偏差14.5厘米,还有枪械分解上油,潮湿天气,寒冷天气和海边海雾大的地方,风沙大地方的养护,冬季的养护,保险机不保险,不退壳,不发火,不进膛.滑机的修理.....................................而这还只是步枪!机枪和火炮的使用和保养更加复杂的多的多,就连军用指北针都不是可以随便用的,也需要大量的培训。
其他的利用地形地物,班组进攻,连营战术,单个防御.班组防御,夜间行军,宿营,巡逻,侦察,行军警戒,宿营警戒,通信联络,刺杀,各种环境各种姿势的投手榴弹,土木作业,堑壕,交通壕的构造修筑,爆破,炸药的正确使用,信号通信,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大的战术就不说了,就是班级战术就已经很困难了,首先是火线运动,如何曲身前进,滚进,动作要领是什么,占领出发位置后,如何伪装,如何弄清目标,道路,障碍位置,记住信号,冲击的时候的跑位和职责是什么。
铁丝网的切断,谁开枪掩护,谁能手榴弹,谁往哪个方向快跑,不能乱跑,遇见火力点,要利用死角迅速迂回隐蔽接近攻击,隐蔽迅速接近是全班是1-2路队形,三角,还是一字。
是全体跃进,分组跃进,还是各个跃进,新兵和素质不好的兵一上战场,就吓的乱跑,完全错位。
就是足球队员专业训练了10多年,在和平环境下,拿着高薪,在比赛中,还经常在跑位,组织和保持阵型上失误连连呢!就更别说只训练了3个月的新兵在枪林弹雨,随时送命的战场上跑位,保持队形了。
国军一半士兵不用训练每天做杂务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一个从小生活在闭塞的内地乡村的文盲壮丁用1-3个月时间,1个人只打5发实弹射击,大部分时间是用木头枪,木头炮训练,那种状态可以学会掌握的东西。
所以黄仁宇说国军通常把不堪训练的人不管不问就放在一边,只专心训练少数堪教的壮丁,打仗的时候,就是那些堪教壮丁在打,其他那些人就是山上摇旗呐喊,让自己显的人多一点就可以了。
如果这少数堪教壮丁被打败了,那山上的人自然也就很自觉的溃散了。
在中国这样的中世纪水准的农业国家里,还有无数杂事,需要士兵自己做。
由于没有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和组织结构,所以,一切都要自己来,1个国军部队领粮食,领草料,搬运,打柴,磨麦.......就要占用1个连1/3到1/2的人力,而打起仗来,士兵们还往往沉不住气,过早射击,投掷,到处乱放,导致过早暴露目标。
给了日军炮兵很好的射击靶子。
士兵们由于营养不够和体力太差,在白刃战也往往无法占便宜,还有就是冲锋和阵地内近战训练不够,只是一味的喊杀,喊冲,乱成一团。
这样人,不是兵,而是丁,不是军人,而是穿着军服的农民。
真打起来5000个,也打不过1000个从幼年就开始军训的日军,所以才有国军1个师也打不过日军1个大队的战例。
[一般国军1个师是5000-7000人,日军1个大队是1000来人]。
日军从幼年即开始训练战术能力比较强日军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呢?从入伍开始就是棍棒教育,绝对的服从,不光是步兵技术天天苦练,就连挖战壕都是一丝不苟的训练,不是把土铲起来往外一仍就可以了,而是要求装满土后侧转身,面向后,锹柄向上,之后转身面向前,后脚一蹬,再抛土,臂力,腰力和脚力全都用上了。
抛出去的土又准又远,反复训练这个动作,直到干净利索为止,什么工事伪装,侧防,障碍物开辟,近迫作业.....全都要日夜练习。
日军攻击精神旺盛,可以一天连续冲锋14次而锐气不减,喜欢坑道作业进行攻击。
比如在析口战役日军就对国军第73师就进行了近迫作业之后,突然在近距离开始冲锋。
日本步兵在野外教育,射击教育和夜间教育上最为卖力气。
在进攻的时候,喜欢使用锥形正面突击,一翼包围和两侧包围,灵活的在山地进行穿插。
日军喜欢在开始冲击时使用大量烟雾弹进行遮蔽,机枪和火炮全速射击掩护,步兵只管冲锋并不开枪,应为日军认为这样会浪费时间,100米的距离最多10多秒就可以乘着机枪和炮火轰击瞬间冲进去了,直接进入白刃战和手榴弹战。
如果半途开枪则会延缓冲击速度,其实日军的步炮协同能力是很出色地,会有观测组和飞机观测数据给炮兵,进行集中而准确的迅猛打击,如果没有强大炮火的日军战斗力会起码下降一半。
日军的火炮射击技术不错,比如日军的37MM平射炮更是专门用来打国军的火力骨干重机枪的,在淞沪会战,国军精锐第18军第14师第42旅才打了几天,全旅36挺重机枪就都被日军的37MM平射炮给打坏了,打的国军再也没有人再敢进机枪掩体。
同样,在淞沪会战国军第18军的第14师的山炮营8门山炮排开了轰击日军掩护国军步兵,只几分钟后,日军就利用光测和双曲线交汇法测出,国军炮兵阵地,反击炮弹跟着就上来了,吓的精锐的第14师的山炮营再也不敢集中射击。
而且日军一旦得手就迅速进入追击,比如在第2次长沙会战,日军攻击潼溪街,先炮击国军第4军,之后是飞机轰击,摧毁国军一线阵地以后,日军发起全军突击。
而飞机则预先已经把橡皮艇,弹药,器材空投到了泊罗江岸边,使日军保持了很高的行军速度。
在防御中的日军战斗力更强,一到地方就立刻开始修工事,阵地位置巧妙,能遏制要点,高度发挥火力,本身技术优良,同时有高度献身精神,善于独立作战,哪怕一个小队,一个分队被优势对手包围也可以不谎不忙的沉着战斗。
还利用夜间进行夜袭反击,利用双方的炮声或夜色,20-30人组成一队趁对方立足未稳进行袭击,夺取据点。
或者3-10人小组钻隙袭击对方机关和炮兵阵地,潜伏要道密林伏击。
这在密支那,腾冲和松山等战斗中都有体现。
国军战斗动作不行,缺乏火炮支援,常常几百人蜂拥冲锋,而被侧翼地堡里的日军用机枪横扫,国军一忙乱都往附近的小树林和小山包里隐蔽,而日军炮兵则专打这些地方。
国军很多军师级部队都没有一门火炮有些国军杂牌师,一个步兵师才5000-6000人,士兵素质就不提了,军官也是些不认识多少字的老行伍和关系户。
全师全是当地作坊土造步枪,还有点磨掉了线的机枪,一个师的重火力就是几门-12门迫击炮。
杂牌军士兵还是用竹桶子当军用水壶,竹扳子做背包,比如第73军暂5师,按上报数字是7000多人. 实际上才3000多人。
国军第745团姚超伦团长在40年后回忆第22集团军时说:所有步枪,枪膛内的来复线都磨平了,子弹出口的枪声,嗵、嗵、嗵,和土枪一样,实在难听,我们的士兵都不愿用枪射击,只准备在肉搏时使用。
其实这个集团军,都没有哪怕是一门山炮,只有迫击炮。
国军第29集团军,也是一门山炮都没有,集团军只下属1个重迫击炮营,但是一门炮只有区区10发炮弹,下面的军和师也都没有炮兵,只是1个团有4门82毫米迫击炮。
堂堂国军正规军1个集团军连一门日本步兵联队级别的步兵山炮都没有,这个在整个二战所有参战国里,也是装备最差的了。
比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团级单位都不如!而且也不要天真的以为中央军就都是装备精良,74军够拽吧?74军一个参谋叶方华回忆,38年武汉会战时的51师装备很烂,除了少数的河南制造的中正式步枪以外,其他都是汉阳厂制造的笨重的老套筒。
机枪也不多,一个团也只有2-3挺重机枪。
一个师只3门很老的克鲁格山炮。
直到常德会战,参战的第74军师级部队都没有1门山炮,而只有迫击炮。
方靖和杨伯涛回忆说,38年的江防部队,国军中央军第94军,第75军,第26军,第2军。
都是正经的中央军嫡系,但也都一样,4个军12个师,连一门山炮也都没有,就更别提什么榴弹炮,加农炮了,只有迫击炮。
日军1个大队在火力上比国军1个师不差这种装备水准,国军的一个师经常还就真就打不过,日军1个步兵大队。
日军1个正规野战步兵大队是1110人,2门70MM步兵炮,4门曲射步兵炮,20挺重机枪,38挺轻机枪,50个掷弹筒和670只步枪。
在火力上对国军1个师绝对不落下风。
所以,国军实力弱的一个师对打日军1个正规野战步兵大队在武器上还真没啥优势。
按蒋纬国的意思,武器配备不好的国军师需要8-12个师才可以勉强对抗日军1个师团。
比如41年在郑州作战的第3集团军第20师的1个连,只有3挺机枪和一些破烂的老套筒。
而他当面的日军1个中队有9挺机枪,9具掷弹筒,若干枪榴弹和2门步兵炮。
你说这仗还怎么打?这不是靠不要命,敢玩命就可以弥补的。
国军最后只得由第58团向日军挑起白刃战,最后这个团光送到洛阳关林后方医院的刺刀伤者就有100多人。
国军在山地地形8对1才能防住日军进攻台湾的刘凤翰在陆军与抗战初期和抗日战史论集里讲:根据国军的计算,在抗战初期,日军训练和装备都很精良,可以用1个大队迎战国军1个师或者1个旅。
军令部统计,在国军素质下降的1944年,1战区敌我兵力比是14:100,第2战区是13:100,第3战区是20:100,平均国军6-7人才可以抵抗1个日军,这还是在防御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