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六经辨证观(完整审核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希恕六经辨证观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

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

本书所谓之经方,是指后者。

二、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
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著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著,如《汤液经法》32卷。

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如此、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论论述。

此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根本理论。

直至东汉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炉,将亡佚书籍中的经方保存下来。

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经方为“对病真方〞。

从而为方剂学之形成和开展奠定了根底。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
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

何谓辨证施治?仲景所著《伤寒杂病沦》(即《伤寒沦》与《金匮要略方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

考《伤寒沦》,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

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先说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

而条文中又不断八纲之辩,如论中第7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

下同)。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第l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

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是寒热之辨。

如此等等。

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股规律。

何渭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

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

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与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

假如病邪集中地反响于此体部时,便称为表证。

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道。

假如病邪集中地反响于此体部时,便称为里征。

半表半里,是指表之,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

假如病邪集中地反响于此体部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

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
响。

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而其病位的反响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

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围。

阴和阳:阴即阴性,阳即阳性。

人体得了病,必定影响人体机能的改变。

首先是代机能的改变。

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与。

如其太过,如此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太过的病征,即称为阳证。

如其不与,如此病体也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与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不与的病征,便称为阴证。

所以,疾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属于阴,便属于阳。

寒和热:寒即寒性,热即热性。

如果病体反映为寒象者,即称为寒证。

反之,反映为热象者,便称为热证。

寒热与阴阳的关系是:寒为不与,当系阴之属,故寒者也必朗;而热为太过,当系阳之属,故热者也必阳。

请注意;寒与热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阴阳。

所以,泛言阴不一定必寒;泛言阳,更不一定必热。

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

如病体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体反映出一派虚衰之象者,即称为虚证。

假如病势在开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体反映出一派充实的征象者,使称为实证。

如上所述,虚实和寒热一样,也是阴阳中的一种特性。

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

所谓寒热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不变异。

但虚实如此不然,当其与寒热交织互见时,而竞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

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

如此,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
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

所谓阴证,如此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

以上为八纲之梗概,必须识别清楚。

何谓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而言。

《伤寒沦》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

这是个不容混淆的关键问题。

因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都是病位的反响,而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响。

这样,表阳热实即是太阳,表阴寒虚如此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寒虚如此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是少阳,半表半里之阴寒虚如此为厥阴。

此为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响而反映。

所以,无病情如此无所谓病位,而无病位如此也无所谓病情。

如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

同理,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

应该注意,由于寒、热、虚、实是从属于阴阳的。

这样,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根本类型。

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

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勿庸置疑的。

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已如上述。

其临床运用是:病见之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型。

正因为如此,临床辨证宜先从六经开始。

《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

六经既辨,如此表里别(定位),而阴阳判(定性)。

然后,再进展寒热虚实之分析(进一步定性)。

以明确阴阳为证。

至此,如此六经、八纲已俱无隐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
疗准如此了。

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再说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
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表现在方证的运用上。

什么是方证呢?方证,即方剂的适应征,某方的适应证,就称为某方证。

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例。

因此,辨方证是在辨六经八纲一般规律指导下的具体运用。

例如,太阳病是病邪反映于表位的阳性证,依法当发其汗。

但是,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方剂就能获效呢?当然不行。

此时,还应当仔细地识别方证,给以适宜的方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譬如太阳病,假如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桂枝汤证,如此用桂枝汤即可治愈;假如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恶风而喘,脉紧者,是麻黄汤证,如此用麻黄汤即可治愈;假如见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者,是根汤证,如此用根汤即可治愈;假如见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大青龙汤证,如此用大青龙汤便能治愈……。

以上诸方,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此即论中所谓的“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由此可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它既是辨证的具体实施,也是辨证的根本功。

因此,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因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当然因素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正确。

方证为数繁多,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有关条文,潜心玩索,自有所得。

四、如何掌握经方
如何掌握经方呢?这个问题涉与到经方如何分类。

经方分类形式繁多,约之不越三种。

一是原著分类法,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书,这里勿庸多赘。

二是据证分类法。

三是按方分类法。

以后两种分类简便易行,颇为实用,故简介于下。

(一)据证分类
这里所谓之证,既不是个别的证,而是固定病位的反响之证。

也即表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

对此,依次说明如下:
1.表证类表证,是指《伤寒论》中的太阳病证和少阴病证。

这两类病证,为何称为表证呢?分析一下论中有关这方面的条文,答案自然明确。

如《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说,太阳病,不是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一般的证。

即是说无论什么病,假如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假如同时更见有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如此名之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无论是见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假如同时更见有身体疼痛,呕逆,脉寸关尺各部俱紧者,如此名之为伤寒。

由此可见,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

前者由于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
名之为伤寒。

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

太阳病,原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腠。

中者中于,名曰中风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

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

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

中风、伤寒均属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

至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是值得商讨的,不足为凭。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脓假如静者,为不传。

颇欲吐,假如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这是说,初患伤寒病时,大都出现太阳病证,故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假如脉安静而不数急,此为较轻的证,如此不至于传里,或传半表半里。

少阳病如此欲呕。

阳明病如此烦躁,故假如其颇有欲吐之情,或躁烦不安,病已有传人少阳和阳明的征兆。

而脉数急,更是邪盛,病势正在开展变化,故肯定为必传之证。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是说,在表阳病,有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太阳病;假如在表阴病,也有不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少阴病。

请注意。

这里的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为太阳病、少阴病的主要鉴别点。

故首先着重提出,以示区别。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这是说,少明病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多虚,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

由此不难看出少阴病为表证的阴性病。

其观点前人没有明确的指出,故有加以说明的必要。

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自不例外。

验之实践,老年或体质素虚之人,假如患外感,往往见到少阴病这样的表证,而且《伤寒论》的少阴病篇,自证治论述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发汗证。

尤其于麻黄附子甘草汤条,更明确指出:“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可见少阴病,二三日之前,纯属表证甚明。

唯以少阴病本虚,维持在表的时间甚暂,二三日之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

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和合病之类,而非单纯的少阴病。

凡诸病死,概在胃气衰败之后,亦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

少阴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之于少阴病篇者,实亦大有深意。

病之初作,即见少阴这种表证,万不可等闲视之。

因其二三日之间即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与时治疗乃可救凶险于未萌。

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半里的变化。

但太阳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故少阴病篇亦夹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散等证治的出现。

少阴病篇本就难读,如用八纲分析之,尚易明了,因此,略加阐述以供参考。

总之,《伤寒论》所谓太阳病和少阴病,实即同在表位的阳与阴二类不同的证。

病在表,法当汗解,但少阴病因虚,发汗不得大过,而且必须配以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

太阳病如此不然,假如阳热亢盛,当宜配以沉寒性的石膏,此即二者证治的概要区别。

不过,无论太阳或少阴均有自汗和无汗显然不同的二种证型,虽依法均当汗解,但自汗者必须用桂枝汤法,无汗者必须用麻黄汤法。

随证候的出入变化,而行药物的加减化裁。

因而形成了桂枝剂类和麻黄剂类两大系列的解表方剂。

2.里证类里证亦有阴阳两类,《伤寒论》所说的阳明病,实即里阳证,所说的太阴病,实即里阴证。

由于里证的治疗阴阳异法,方药各殊,故应分别讨论。

(1)里阳证类:《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是说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有抵抗者,即为胃家实。

凡病胃家实者,概称之为阳明病。

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是说,阳明病的外证为何?外证,是针对胃家实的腹证说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证候,即为阳明病的外证。

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诊为阳明病。

对此,应当注意:热极于里者,势必迫于外,故阳明病如此身蒸蒸而热.此与太阳病热郁于体表而翕翕发热者有别。

热蒸于里,因使汗自出,汗量多而臭味重,与太阳中风证的自汗出,汗量少而臭味轻者不同。

由于里热的强烈刺激,如此恶寒感受到抑制,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与太阳病之必恶寒者更有不同。

第185条:“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是说,本是太阳病,于初发时虽已发其汗,但病并未因先汗出而彻除,因又传里而转属阳明病。

又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为太阳伤寒已传少阳的柴胡证,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又转属阳明病了。

按:阳明病,有从太阳病直接传里而发者,亦有太阳病传入少阳,再从少阳传里而发者。

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伤寒呕多,如此柴胡
汤证还未罢,虽已传里,而有阳明证亦不可以承气汤以攻里。

第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

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心下硬满,即指心下痞硬言,为胃气极虚之候,治宜人参的配剂。

故阳明病,假如心下硬满者,如此不可攻之,假如误攻之,致利遂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还可救治使愈。

第210条:“夫实如此谵语,虚如此声。

声者,重语也。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是说,病气实如此谵语,精气夺如此声。

声即重语不休之谓。

精气竭于上如此直视,谵语而又直视,已届病实正虚之恶候,假如再见喘满或下利者,如此已呈虚脱败象,故主死。

第211条:“发汗多。

假如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是说,发汗已多,假如更发汗亡其阳,如此胃中燥必谵语。

脉短为津液虚竭之候,病实正虚,故主死;脉不短而自和者,如此正气未衰,故不至于死。

按:热实于里的阳明病,最易耗伤津液,也最怕津液虚竭。

以上两条,皆是说明因此所致的邪实正虚的死证。

第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

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

表虚里实,久如此谵语。

〞脉沉主里,脉沉而喘满,当为里热壅逆所致,医者竞误为表不解的麻黄汤证,而反发其汗,因使律液大量外越,以至大便为难,表因汗出而虚,里因燥结间实,久如此病毒上犯头脑,因必致谵语。

基于上述,如此所谓阳明病,即热结于里的阳性证。

假如热结成实,如此即有胃家实的腹证反映,假如热而不实如此只可见之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

此病常由太阳证或少阳证转属而来,然亦有自发者。

里热最耗津液,热实津竭如此死。

故阳明病最忌发汗。

宜下不下亦可致邪实正虚的险恶证侯。

以上只是有关阳明病的概要说明,具体证治详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方证。

(2)里阴证类:《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假如下之,必胸下结硬。

〞是说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中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

寒气下趋少腹如此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如此痛自止。

太阴病宜温不宜下,假如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如此恶化出现胸下结硬。

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的下利证。

其所以不渴者,即因其胃中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这—类的温中逐寒剂。

总之,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一病位的阳证和阴证。

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阴阳相对的证。

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如此必渴,寒如此不渴,故特提出以示区别。

四逆辈温中逐寒,不只治太阴病的下利,亦是太阴病的治疗准如此,合上条即为太阴病的总纲,至于具体细节如此详于以下诸方证条。

3.半表半里证类半表半里证亦和表、里证一样,而有阴阳两类。

《伤寒沦》所谓少阳病,即其阳证的一类。

而所谓厥阴病,即其阴证的—类,今择其有关论述,简介如下:
先说阳性的半表半里证。

如《伤寒论》第263条说:“少阳之为病,口苦,
咽干,目眩也。

〞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势必上迫头脑,如此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的反响,故凡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如此悸而惊。

〞少阳中风,即指太阳中风而转属少阳病的意思。

两耳无所闻,目赤,亦同口苦,咽干,目眩,出于热邪上迫头脑所致,热壅于上故胸满而心烦。

少阳病不可吐下,假如误吐下之,如此正虚邪陷更必进而悸且惊。

第25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如此谵语。

此属胃,胃和如此愈,胃不和如此烦而悸。

〞弦细为少阳脉,太阳伤寒脉当浮紧,今脉弦细而头痛发热,如此已转属少阳柴胡证了。

少阳病不可发汗,假如发汗如此胃中燥,必谵语,此宜调胃承气汤以和其胃即,假如不使胃和不但谵语不已,且必更使烦而悸。

再说阴性的半表半里证。

如第326条:“厥明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如此吐蛔,下之利不止。

〞消渴为热证,阴不应有热,可能有错简,以下大意是说,厥阴病上虚下寒,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证,蛔虫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如此吐蛔。

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假如下之,如此并于太阴而下利不止。

第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阴证一般多不渴,但虚如此引水自救,故厥明病亦有渴者,假如渴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即愈。

按:这里少少与水即愈的渴,当然不是消渴。

以是可见,上述提纲证必无
消渴甚明。

历代各家对厥阴病提纲虽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问。

现结合篇中的具体证治,对此加一探讨,略述如下。

纵观《伤寒论》厥阴病篇只有四条(除上述两条外还有两条,因无关重要,故从略),均有“厥阴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证治。

以下虽出证治,但无一条题以“厥阴病〞的字样。

《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按其容,表里阴阳俱备,亦确是泛论上述四病的证和治,而非专论厥阴甚明。

可知叔和当日以六经病后,出此杂病一篇甚属不类,而厥阴病篇只了了四条,且无证治,以为即是厥阴续文,乃合为一篇。

不过,叔和未尝无疑,故于《金匮玉函经》仍按原文命题,以供后人参考。

惜《金匮玉函经》在元代已少流传,故后世一些人便认为厥阴篇后都是论述的厥阴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与。

其实仲景此篇另有深义,约言之可有三点:①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胃气和如此治,胃气衰如此死,凡病之治,必须重视胃气,因取此与胃气有关的四种常见病,辨其生死缓急,和寒热虚实之治,为三阳、三阴诸篇做一总结。

②同时亦正告医家,表里阴阳概括万病,伤寒杂病大法无殊,故称《伤寒杂病论》。

试看白虎汤、承气汤、瓜蒂散、四逆汤、大小柴胡汤、桂枝汤等伤寒治方,适证用之亦治杂病。

3.此外乌梅九、当归四逆场等条,虽论治厥,但证属厥阴,又不无暗为厥阴病的证治略示其也。

〔前面这里好象缺容,谁有资料可以回复补全〕
体会:肾下垂一病,中医没有记载。

但久经中西医治疗,没能治愈,说明没有抓住本质。

从中医角度来看,似属虚证,所以许多中医一开始就用了大量滋腻的补肾药,如熟地、首乌、黄精之属。

不但无效,反因药味甘甜
碍脾恋隔,致生他变。

其实,本例病人证属虚实夹杂,先因脾肾阳虚,后有寒饮停。

从腰痛、腰部肿胀、足背麻木、心悸、脉沉弦等证来看,正是真武汤的方证。

所以按证治疗,效如桴鼓。

提到方证,世纶教师曾经跟我讲过他的经历,他说起初他也不懂什么叫方证。

后来在教师胡希恕先生的悉心教诲下,渐渐知道辨方证是不同于一般辨证的。

它源于《伤寒杂病论》,如书中所述的桂枝汤证、柴胡汤证等皆属此类。

它是一种朴素的、对应性很强的辨证方法,有一定的特征性。

但凡疾病的表现与原文的记载相符和的,就可以选用原文所举的方剂进展治疗。

这种通过审查、核对,以期找到更适于病情的方剂的过程,就是辨方证。

而一般常用的脏腑五行,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是后世历代医家对中医药的补充,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臆断和揣测。

至于如何辨好方证,世纶教师早有论述,详细情况可见于先生的著作--《经方》与《经方传灯》等书,这里不在赘述。

胡希恕对六经实质的认识
要灵活地运用经方必须先明白六经的本质,胡希恕先生学宗仲景,深受王祥徵影响,兼采汤本求真之论,认为六经辨证不是脏腑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伤寒论》虽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

然书中对八纲之辨颇详,如论中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辨阴阳;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辨虚实;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