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世界的本质

目的要求:了解物质的根源性,把握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以及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掌握实践是人和自然、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主要内容: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二、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三、实践是世界统一和分化的基础

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

教学时间:6学时

第二章▲世界的本质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世界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列宁选集》第2卷,第79页)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物质世界进一步分化的前提,是人和自然、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统一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论,它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以物质为本原、以意识为最高产物、以实践为中介的多样性的统一,它坚持对世界的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把握。本章共分三节

第一节▲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尽管已经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概括出科学的物质范畴,因而它们不可能真正把握世界的物质性,抵挡住唯心主义的进攻,也不可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穿到底,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总结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完备的哲学物质范畴,建立起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科学世界观。

下面开始讲第一个问题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世界。●在自然界有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湖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和地下矿藏等;在人类社会,有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国家、政党等。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形态和性质是无限多样的,如此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世界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如果有,那么这种共同的本原又是什么?对此,不同的哲学派别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哲学上的▲二元论和多元论根本否认世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世界有着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哲学史上的笛卡尔和当代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波普就是两个代表。

▲笛卡尔●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平行发展,既不是物质派生精神,也不是精神派生物质,只有上帝才能把两个的‚本原‛或‚实体‛联系起来、结合起来。波普●则把整个世界一分为三,‚客观物理世界‛是‚世界1‛,‚主观心理世界‛是‚世界2‛,‚客观知识世界‛是‚世界3‛。这三个世界一经形成,就是各自‚自主‛的,它们都是‚同等的客观实在‛。

哲学上的▲一元论则坚持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在一元论中,又存在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则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答案的正确性。

然而,‚物质‛本身又是什么呢?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1,▲古代的朴素唯物论

①▲古希腊的朴素唯物论

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希腊出现了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既伊奥尼亚学派,这个学派提出了最初的物质观,当时人们在生活的实践中已经懂得,植物种子撒到地里就会发芽,长成一株植物,动物死亡后就变成发臭的腐烂物。他们虽不了解各种转化的细节,但他们看到在变化的过程中,具有某种性质的物体消灭后,紧接着就产生了另一种性质的物体,由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变化的过程中,是不是性质变了而某种‚基质‛仍保存着呢?他们认为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万物由它产生,万物毁灭之后又回到它之中,他们称这个东西为‚始基‛,并努力探索这个始基是什么以及如何转化成万物的。

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泰勒士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都是由水演化而成的,‚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物质概念。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万物的始基●,它是一种混沌状态的具体物质,它没有固定的边界,没有固定的性质和固定形态,在它内部蕴藏着一种对立倾向,能生化一切,他说:‚对立物蕴藏在基质之内,基质是一个无限体,从这个无限体中分离出对立物‛,‚对立物‛就是冷和热,湿和干等等,由于这些对立物的相互作用,便产生了世界万物。另一个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一切物体都是●空气的变形,火是稀薄化了的空气,水是浓厚化了的空气,土和石头是更加浓厚化了的空气。伊奥尼亚学派物质观的总结者▲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他说:‚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

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伊奥尼亚学派的共同观点是:万物的始基是某种可感知的具体物质,万物就是这种原始物质的各种变形,这种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但它的缺陷是把物质本身与具体物质形态混同起来了,没有达到科学的抽象,也缺乏科学的论证。

②▲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和‚八卦说‛

▲‚五行‛观念在西周初期就已出现。这五种东西就是金木水火土,●▲‚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较早的资料主要保存在《左传》《国语》《尚书。洪范》等书中。.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这些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阴阳说‛,●阴阳的最初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如西周末年▲伯阳父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一书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阴阳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易传》的作者则进一步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交替看做宇宙的根本规律。

▲‚八卦说‛,取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这八种东西是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两两分别组合,就构成了64卦384爻。八卦说较好地解释世界的多样性。

中国的‚五行说‛和‚阴阳说‛以及‚八卦说‛也都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来给物质下定义的,同样具有朴素的性质。

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物质观。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就以此为根据,把当时自然科学对物质的认识照搬到哲学中来,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宗教唯心主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进步,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