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理解课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等含义深刻的语句。

3.读懂课文,从描写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如山般深沉的父爱与宽广、博大的胸襟。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2.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歌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背诵本单元学的两首爱国诗《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说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2.出示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学生齐读。

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标题也用了这句诗,教师板书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

学生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测,学习生词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我会读。

出示词语,指名读,相机正音。

彭德怀拟定签字遗骨毛岸英锻炼奔赴特殊毛泽东眷恋踌躇黯然

提醒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预设:“拟”“赴”“踌躇”。

2.我会写。

标红文中生字,学生交流难写的生字。

预设:“锻”“炼”(真金不怕火炼,巧记字形)。

指导书写:看清结构,注意笔画,“锻”第十画是提,“炼”的第七画是横折钩。

三、聚焦电报,整体感知

1.学习活动一: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毛主席收到的三份电报,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电报的主要内容。

相机出示:

我们今日7时己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

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要点:毛岸英牺牲——是否运回遗骨——请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2.学习活动二: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要点:

第一部分:毛主席惊悉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噩耗,悲痛万分。

第二部分:毛主席强忍悲痛,决定同意朝鲜方面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的请求。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相机板书:闻噩耗做抉择写批示

3.交流初读体会。

相机板书:痛。这份撕心裂肺的痛体现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相关知识与毛岸英的生平事迹。

2.理解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军神》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

二、品词析句,走进内心

1.学习活动三: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心情,抓住关键词句,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

2.交流点拨。

预设: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①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交流阅读感受。

从“整整一天”“沿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抽吸着烟”的动作中体会到主席虽然表面未曾泪流满面,未曾撕心裂肺地呼喊,其实他的内心已如刀割,体会到他深埋心中的痛。

②相机板书:动作。

(2)“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①交流后,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与毛主席可能想到的画面,抓“情

不自禁”“岸英!岸英!”体会语言里掩饰不住的悲痛。

②板书:语言。

③引读。

师: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

(生: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后来……)

师: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生:“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3)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①交流后出示: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②男女生分读,体会巨大的矛盾、艰难的抉择。

③小结:毛主席做出了将儿子安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这是伟大父爱的延续,是伟人宽广胸怀的见证。(板书:神态、心理)(4)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①理解“踌躇”的意思。(犹豫、迟疑)

②毛主席在犹豫什么?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这一签字就意味着什么?

③“黯然”是经历过悲痛后的神情,“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出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