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类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许芬艳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4年第08期

摘要: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学科交叉融合及因材施教的培育优势,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类“大类招生、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学生考核评价的现实困境,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从科学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建立分层级的动态评价体系、强化职业技能考核和岗位特色、健全严密的考核约束制度和立足信息化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角度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类招生;考核评价;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8.037

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社会职责。大类招生是按照学科门类专业招生,与传统的窄口径、过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它重新整合高校资源,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符合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大类招生在重点本科院校普遍实施,高职院校由于受学制短、专业细、实践多、教学资源不足等因素制约,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多以“宽基础、多技能、强素质”为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差异较大,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不能照抄照搬本科院校。因此,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对教育教学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着力破“五唯”,改進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背景下,现有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与大类招生的需求不相匹配,因此,构建与大类招生相匹配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1高职院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大类招生具有学科交叉融合及因材施教的培育优势,能为培养优秀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创设平台。考核评价是检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主要工具,在育人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学院实施电子商务类“大类招生、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大一基础平台、大二岗位核心、大三项目班”,构建“平台通用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卓越拓展能力”递进式能力进阶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路径,实现从“专业基础→岗位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电子商务群大类招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构建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图1“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精准培养模式

2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学生考核评价现实困境分析

2.1原课程体系与新培养目标不相匹配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多以“宽基础、多技能、强素质”为培养目标,学制比本科少一年,但需完成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原课程体系与新培养目标不相匹配,需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低年级课程主要以通识教育为主,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宽广扎实的教育基础,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授课群体大类为单位,人员数量多、学习基础差异大。分类培养阶段课程设置在高年级,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个性化自由发展,建立畅通的渠道,精准育人。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尚未真正实现专业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加之学制缩短,个别高职院校提出精减专业课程的要求。同时,专业教学方案柔性不足,未能满足学生选课和选专业的需要。

2.2考核评价标准与岗位职业能力不匹配

考核评价标准是衡量评价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实施考核的准绳和保障。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实操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具体岗位,成为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考核评价标准也向岗位职业操作技能方面改革,但因实训设备、教师实践技能水平、考核操作困难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学生考核评价仍存在学科化现象,局限于教材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某项技能知识点等,与高职院校的整体培养目标、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岗位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建立产教融合的符合职业市场需求的考核评价体系。

2.3评价主体局限性,终极性评价仍为主

高职院校纷纷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班、产业学院等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改革,但现行的评价主体大多具有局限性,教学班考核评价以校内任课教师为主导,企业教师参与较少;而校企合作的项目班、现代学徒制等,虽然开展了校企教师协同评价,实际上还是以企业导师评价为主导,校内教师仅凭实习小结、报告等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考核不够全面,且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评价,偏离了职业教育目标。

大部分高职院校将课程性质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类,主要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终结性评价权重占比仍然很大。考查课由任课教师自行命题、自主决定考核方式及内容,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随意性大,课程考核目的实现取决于任课教师的认真负责程度。考试科目大多采用相对简单的理论考试、实际操作等,任课教师的评价权力依然过分集中,评价主观性较大。高职院校师生考核评价相互博弈、相互迎合,学生希望考试成绩高分,教师希望学生评教高分,因此期末时老师划重点、放松考核标准、学生考前突击复习等现象就不足为奇,这种博弈现象促使学生学习态度出现偏差,产生一定投机取巧的心理,既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合理评价学生真正的综合技能能力。

2.4专业(方向)分流致热冷门专业不平衡

专业(方向)分流工作是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分流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专业均衡发展和学风。大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方向)分流安排在大一下学期末,在志愿优先的基础上,按照学业成绩高低排序,结合专业(方向)可容纳人数进行分班,导致热门、冷门专业分流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热门专业集合成绩优秀学生,而冷门专业学生的成绩普遍较低,给后续师资分配、专业教学、教育管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同时,学生及家长对热门、冷门专业认知程度不一,专业(方向)分流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功利性和从众心态,较少考虑个人特质与专业职业的适配关系,出现学生对分流后的专业不感兴趣、听不懂,以及自卑心态等情况,影响了人才培养整体质量提升,乃至造成热门专业毕业生饱和,冷门专业人才不足,与国家人才需要不能协调发展。

2.5学校课程、教师等教学资源不足

大类招生实施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在完成必修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技能、个人兴趣学习选修课程,需要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必修课比例依然很高,专业基础及专業技能的选修课较少,几乎等同于必修课,学生为了毕业而选择凑学分,影响了选课的积极性,也无法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高职教育不断扩招,而教师却没有随之扩招,因而导致教师教学任务量剧增,满负荷工作,无法开发新选修课或投入时间精力不足,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3构建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基本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