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日常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日常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读古诗,完成练习。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说蝉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位要杜绝腐败。

B.第二句写出了蝉栖身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

C.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

D.这首诗中,诗人以蝉自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你还知道哪些咏物诗?写出一首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理解。

渔歌子①
[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飞,桃花流水③(guì)鱼④肥。

青箬(ruò)笠⑥,绿蓑(suō)衣⑥,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渔歌子:词牌名。

②西塞山:在浙江湖州。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④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

⑥箬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⑥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结合注释,想象画横线句子描写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色。

词中所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人物是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景物时,不仅有动态的______还有静态的______;不但有声______,还有色______。

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山水画。

[4]想象一下,为什么作者会“不须归”?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这首诗描写了乡村中的农人______、______,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__________的情景,展现了农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

[2]对诗中塑造的儿童形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天真
B.勤劳
C.顽皮
D.可爱
[3]下列选项不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的是()
A.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B.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表达了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D.表达了对顽皮的农村儿童的惋惜和劝诫。

[4]下面的诗句让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一写。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比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形象。

[2]对《村晚》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B.一、二句描写“池塘”“落日”等静景,三、四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远及近,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C.“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儿童因为生活艰辛不得不从事劳动,不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和惋惜。

[3]与“笛弄晚风三四声”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表现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5]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村晚》的前两句诗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
[6]描写儿童的古诗名句有很多,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词语。

之:_______ 故人:______
尽:_______ 唯:______
[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_,故友人要去的目的地_______。

[3]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诗歌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已亥杂诗》是组诗。

将下面这首诗与本课中的进行对比,分析其感情上的异同。

已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两首诗讲的都是关于( )的问题。

A.朝廷
B.人才
C.天公
[2]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课文中表达的是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的是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

7. 阅读理解。

寻隐者不遇
________________,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用“/”标出诗句的朗读节奏。

[2]写出下列诗句中标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1)言师采药去(______) (2)只在此山中(______)
[3]这首诗中涉及________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第三句是________的回答,省略的问话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________的情景。

作者采用________的形式,流露出对隐者的________以及寻隐者不遇的________。

[6]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8. 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长相思”是这首词的
______________。

[2]请摘录词中原句填空。

在这首词中,“__________”写出了行军之艰难;“__________”写出了气候之恶劣;“__________”写出了队伍之庞大;“__________”写出了思乡之情切。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的强烈思乡之情。

在本学期学习的古诗中,你还积累了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请将印象最深的诗句默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内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

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和很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比
[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外阅读。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似____()____()
[2]“绿丝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剪刀”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柳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柳叶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写出一句写柳有关的诗词或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除“咏柳”外,那你还知道柳文化中的什么内容,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①。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题临安邸
[宋]陆游 [宋]林升
死去元知万事空,山外青山楼外楼,
但悲不见九州同。

西湖歌舞几时休?
王师北定中原日,暖风熏得游人醉,
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乃翁]你们的父亲。

[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阅读链接]陆游年幼时正当金人入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

尽管生活艰辛,他在家里仍接受很多爱国教育,早就树立了抗金复国的思想。

公元1163年,陆游替张浚(南宋的抗金名将)策划北伐,不幸北伐失败,被罢免了官职。

公元1170年,陆游到四川去参加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在国防最前线活动过一个时期。

这次军队生活,大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的内容,如“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因为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选择恰当的感情基调朗读诗歌。

A.悲伤痛心 B.悲愤讽刺
(1)朗读《示儿》应读出_____________的感情。

(2)朗读《题临安邸》应读出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1)《示儿》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题目中我能了解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临安邸》诗题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绕诗题我提出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着问题读古诗,能更快理解诗歌内容。

[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注释和资料,写一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句的意思,并体会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把诗句填写完整,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宋]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长相思》,完成练习。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

“长相思”是_____名。

“榆关”指的是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_____;“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
_____。

[3]“故园无此声”中的“此声”在这里指_____,这句诗表达了词人_____的感情。

15. 课外阅读。

舟过安仁①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⑤。

(注)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⑤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1]“两小童”可爱、稚气的行为是()
A.懒得划船,收好船桨,让船自由漂荡。

B.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C.明明没有下雨,却撑着伞玩。

[2]这首诗写出了“两小童”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之所以会有诗中的发现,是因为他的心情是_________的。

[4]从整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像小童一样,有_________,还可以体会到他对孩童的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