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为推动“旅游活县”战略,促进我县生态旅游大发展,**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由县人大教科文卫工委牵头,抽调部分人大代表、县旅游局相关领导和人员组成调研组,先后到盘龙、凤鸣、南溪等街道乡镇的乡村旅游点和重庆秀山、酉阳县,就如何加快我县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调研考察。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生态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旅游产业,按照“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增A添星”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狠抓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景区打造快速推进。

**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1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亿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30.1%和37.7%。

**年1—6月,全县接待游客102.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4%和24.**%。

(一)景区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龙缸景区通过精心策划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成功开园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县城至龙缸景观廊道——“百里画廊”,目前已分片区在沿线道路旁栽种部分景观和经济植物;二是**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完成了南滨路油化工程、桃园步行街等建设;启动旅游码头、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广场、停车场、征地拆迁及景区绿化工作;三是三峡梯城景区完成了磐石城、龙脊岭公园、登云梯、三峡文物园、下岩寺等景点的硬件建设,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配套设施建设等进一步完善,**年申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已通过验收并授牌。

(二)乡村旅游前景向好
近年来, 各乡镇(街道)把乡村旅游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力打造,各显特色。

一是乡村旅游节庆活动靓点纷呈。

栖霞油菜花节、水口荷花节、巴阳枇杷节、宝坪红高粱节、蔈草采茶节、平安钓鱼节、盘龙美食节、清水土家女儿会等10余个乡村旅游节庆年年举办,已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

二是以“农家乐”、“果农乐”、“牧家乐”、“休闲茶园”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较快。

目前,全县有农家乐10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20家,日接待能力10000余人次。

三是从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入手,推动了乡村旅游产品生产开发。

桃片糕、票草牛肉干、歧阳茶、巴山妹刺绣、中蜂蜂蜜、黑木耳、**草编、云艺木制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0余家,从业人员600余人。

我县的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市民及周边区县游客的重要休闲方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三)旅游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全县具有旅游接待能力的各层次酒店40余家,其中已评五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2家。

旅游产业所吸纳的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5万人;全县有国内旅行社5家,旅行社门市部服务网点7家,从业人员30余人;旅游交通运输公司1家,旅游专车6辆,载客量171客位;旅游轮船公司1家,星级旅游船13艘,载客量9548客位;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10余家,基本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要求。

目前,重庆主城到**、利川
到龙缸的旅游班车开通,车次不断增加,组团游、自驾游常态化,旅游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快速增长。

(四)旅游宣传营销成效明显
突出旅游形象宣传效果,在央视第一套节目、重庆卫视投放**龙缸形象宣传广告,在重庆日报等主城主流媒体专板宣传**旅游,重庆轨道交通等户外亦投放有**旅游形象广告,**旅游形象影响从主城逐渐扩大到全国。

旅游营销活动层出不穷、形式多样,各种推介活动、节会活动在重庆主城、在周边重点城市不断开展,积极有效地扩展了客源市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发展氛围不浓
一是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力量不强、合力不够。

全县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部门和人员有限,亟需相关各行各业部门通力合作;二是全县旅游产业的投入较少,没有形成旅游产业导向性的投入机制,导致开发建设缓慢。

对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政策不突出。

如开县对成功创建4星级农家乐每户奖励50万元,城口县对成功创建4星级农家乐每户奖励30万元。

这些区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较好,氛围渐浓,做法值得借鉴。

而我县对农家乐创星没有奖励政策,一定程度影响农家乐创星的积极性。

(二)旅游发展速度不快
一是景区打造较慢,旅游服务系统相对滞后。

全县在旅游产业项目前期策划规划、包装、宣传、推介等方面都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景区项目建设推进较慢,精品景区的打造还没有形成较强的吸引力。

旅游餐饮、住宿、游乐、购物等功能的建设仍不能满足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县城缺乏旅游咨询、游客集散中心,其旅游集散功能有待形成。

二是乡村旅游发展还比较落后。

从全县的层面上看,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缺乏总体规划,“绿色、生态”主题不突出,形象定位不准,开发、保护、规划管理等要素结合不够,造成布局欠合理,农家乐“散、多、小、差”,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造成价格恶性竞争和游客乏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不配套,部分景点、大多数农家乐的建设用地以租赁的方式获得,无法办理土地产权,导致消防、特种经营许可证等行业的审批手续无法办理,经营和发展受到制约;三是旅游业延伸产品不多,没有成有效的产业链。

目前旅游人气拉动了部分餐饮住宿业,但效果还不够明显,旅游商品较少、旅游地产迟迟没有启动销售,已明显落后于周边的万州、利川等区县。

(三)旅游形象知名度不高
一是旅游形象口号不够响亮。

我县旅游形象口号代表性和影响力不强,而且频繁变化,对客源市场没有较强的冲击力,游客难于记住**旅游特色;二是旅游宣传形式缺少吸引力。

因为经费不足等原因,我县旅游对外宣传模式比较单一,规模小且比较散。

虽在部分市县举办了旅游推介会和央视、重庆卫视有广告投放,但密度太小,吸引力不强。

在报媒、户外媒体投放的广告少而分散,针对的对象不广;三是市场拓展缓慢。

目前,我县主要的客源市场还是本县、周边区县及重庆主城,对周边省市市场的拓展较慢,客流量少,离“国内外旅游目的地”还有很大差距。

(四)旅游同质化竞争激烈
目前,我县周边的巫山、奉节、湖北的恩施、利川等地都在加快发展旅游及其相关产业。

他们均位于长江中上游,同属于喀斯特地貌特征,我县的龙缸、奉
节天坑地缝、恩施大峡谷等都属于同一类型自然景观。

在资源同质的情况下,周边的快速发展对**旅游形成了巨大竞争,如何突出重围,放大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我县旅游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此外,面对三峡黄金旅游带这块大蛋糕,沿江城市都想分一杯羹。

如果能做出亮点、做出特色,不仅能在三峡游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也能让我县其他旅游景点借势营销,后发制人。

(五)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业是一个较长产业链的产业,我县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旅游策划规划、开发建设、宣传营销、行业管理等各方面人才。

但编制控制太严,旅游队伍数量严重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稀缺,制约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我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中接受系统专业知识培训的人仅占
10 %。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旅游规划,科学确立旅游发展战略
一是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观念,围绕“两点一线”、“五大园区”的规划,以龙缸景区为核心,进一步打造好“龙缸、**、三峡梯城”三张旅游名牌。

尽快启动彭氏宗祠、南三峡、栖霞宫、彭咏梧纪念馆等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努力形成文物古迹游、生态观光游、康体养生游、运动休闲游、红色旅游五大旅游产品体系。

二是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要突出乡村本地特色,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利用好现有设施,加强配套建设,保持乡村原有的文化特色。

同时,根据我县民俗和地方特色,按照“一乡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发展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乡村旅游产品。

具体到村镇,要根据种植户、养殖户、文化专业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旅游商品经营户等不同特点,建设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接待户,以充分体现民俗民情的丰富多彩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二)强化旅游配套服务,打牢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全力营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大环境,树立“全民兴旅”的大旅游意识。

从组织领导、产业政策、资金投入、工作部署等各方面给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一是完善旅游发展体制,进一步研究制定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形成不断加大旅游投入的导向机制,营造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捆绑使用发改委、扶贫、交通、林业、水利、农业、移民等部门的资金,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进度,建设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格局;二是加强现有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旅游教育机构、高等院校等平台,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经营旅游的技能和水平。

与此同时,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大胆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吸纳优秀旅游人才。

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三是落实好《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出台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解决好旅游企业的用水、用气、用电与一般工业同价、从旅游企业营业额中收取旅游宣传促销费、旅游企业税收优惠等问题,为旅游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强化精品景区打造,提升**旅游品牌质量
一是加快打造龙缸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以“4A”景区为基础,以“天下龙缸、云上草原、石笋峡谷”为主题,将**龙缸景区打造为集猎奇探险、自然观光、
休闲度假、地质科考、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于一体的西部最具吸引力的体验型旅游度假区。

加快建设县城至清水“百里画廊”建设进度,争取早出形象。

二是加快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工程。

要主动出击,加强联系协调,督促市旅投集团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档次,做大规模,加快**景区广场、绿化、接待中心、消落区整治工程、南滨路商业一条街的建设进度,增加游客参与项目,力争早日实现从单纯的过境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型。

(四)强化宣传营销力度,全力提升**旅游形象
一是加强旅游形象宣传。

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着手筹划在**龙缸景区打造一台实景演出,丰富龙缸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其吸引力。

办好“十大乡村旅游节”,抓好旅游宣传“十个一”工程,综合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手段,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体系;二是加强旅游市场营销。

做好长江三峡陆路深度游这篇文章。

借助沪蓉、万州高速铁(公)路的建设和开通,积极开展与湖北利川旅游宣传合作,融入万州、开县、奉节大旅游经济圈的宣传营销格局。

创新旅游推介方式,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行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营销计划,构筑全国旅行社网络营销体系。

三是部门、乡镇联合联动。

支持并参与旅游产业大发展。

武隆县、酉阳县把旅游发展放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集合全县产业发展政策,全民参与旅游,特别是明确任务,实行奖惩,由全县各部门、乡镇组建多个旅游宣传营销团队深入全国重点城市宣传营销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