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思想论文(合集7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伦理思想论文(合集7篇)
1.1“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生态自然发展观
“道”是老子自然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主要源泉。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同时,“道”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之间最理想、最和
谐的发展状态,是人与自然向本真和天性的复归。

1.1.1道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产生“一”,“一”是宇宙万物原始混沌状态。

“一”产生“二”,“二”是哲学上阴阳,或说天与地。

“二”产生“三”,“三”
是阴阳相合而形成的和气,尽管这里对其“一”“二”“三”的具体解读
各有说辞。

但是,我们在这一段浓缩的言语中可以清晰地体会到老子是在
向人们表达一个“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过程与其有规可循的道理。

老子
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五十一章:“道
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等句子中也均是想充分地表达出其“道
生万物”和有“道”可循的基本观点。

因此,可见,对于老子而言“道”
乃“万物之母”“天下之源”。

1.1.2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四法”之蕴意,可谓是妙义纷呈,博大精深。

“人法地”是指:君主、民众均要效法大地,按照大地的规律和法则进行活动。

“地法天”:大地要效法上天,日月星辰、斗转星移、风霜雨雪、春夏秋冬地运行和轮回。

“天法道”:天不可违背于道,道,乃德全覆。

“道法自然”:道所
效法的就是其自我本身,自然而然。

所以,这句话从整体上可以理解为在
告诫我们:无论是人类自身社会还是自然界,我们都不要刻意地去改变其
发展和运行的规律,相反,使他们顺其自身的进化轨迹,自然而然的发展。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七章曰:“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等篇章均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最好引证。

1.2“万物自化,少私寡欲”的生态社会进步观
“万物自化,少私寡欲”是老子生态伦理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原则,也
是老子自然哲学观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统一、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多处诗句均是在向世人描述他的“天道无为,万物自化,少私寡欲,淡泊名利”的理想社会,他主张社会、经济的发展应与生态环境的保
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的进
步与发展。

1.2.1万物自化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指出:“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

”该句话意指:天地阴阳之气相调和、相统一,就会降甘露
滋养万物,尽管民众们没有命令它,但结果甘露却是自然均匀地分布。


老子这简短的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地万物之间是在不断地实现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过程,而在过程当中,他们之间又是相互和谐、相互统一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也提到:“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篇
章都是在表达着天下万物的自化过程及在自化中人们过着幸福、安逸的和
谐生活,从而进一步勾勒和描绘出老子其“万物自化”的理想国。

1.2.2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在
告诫人们:虚名与生命哪个重要?身体与荣华富贵哪个重要?损失财务和
丢掉性命哪个损失更大?人们不要过分地追逐功名利禄,过分地贪得无厌。

相反,要懂得物极必反,适可而止的哲学道理,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
会越多,要不断地培养自己少私寡欲、淡泊名利的生活情操。

《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也写道:“知足者福”;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
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等语句也表达出了老子淡泊名利,清
心寡欲,守道存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

1.3“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生态和谐统一观
在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藏着丰厚的“天人合一,物我为一”和谐
观念。

“合一”“得一”“为一”的哲学思想是万事万物和谐统一、共生
共荣的生存机制。

1.3.1天人合一
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指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
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

”老子指出:“一”就是“道”,“得一”就是“得道”。

“道”主宰着天、地、神、谷,乃至于万物、侯王,如果能“得道”便一切和谐。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老子的主张:“道”可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统一的基本理念。

1.3.2物我为一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这种将王,即将人与万物放在平等地位的
基础上来讨论人与自然之关系,可谓是对人与自然,物与我之间关系的一
个和谐的界定与统一、综上所述,“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生态自然发
展观、“万物自化,少私寡欲”的生态社会进步观和“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生态和谐统一观,共同构成了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与此同时,老
子的这些生态伦理思想又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具有着重
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对我国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极其巨大的时
代价值。

2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评价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对其当时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而且对当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同样发挥着巨大的推动意义。

老子的
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巨大的
启迪和现实意义。

当前生态环境的种种退化、恶化现状均和人类的不合理
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人类为了眼前利益,为了一己之私而毫无节制地破
坏自然,破坏生态,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而这一系列的罪恶
举动最终都会使人类社会自食恶果,受到应有的惩罚。

因此,通过学习和
掌握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人类社会尽早地意识到和纠正好自
身极端错误的不良行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构
建中积极地贯彻和践行生态伦理观,从而为把我国建设成青山、绿水、蓝
天的美丽家园而努力奋斗。

为了帮助人们走出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以牺
牲自然为代价的误区,为了引导人们树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
会和谐发展的统一观,为了实现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构想,不仅
需要全社会健全生态文明意识,更需要不断地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收、借鉴和传承,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伟大发现就是我国生态文明社会
最好的传家瑰宝。

综上所述,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积极作用是可点可圈的,是应不断地发扬光大且丰富、继承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3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文明是人类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和。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遵循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共生共荣、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重要文化伦理形态。

开放三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生态与资源为代价的基础上产生的。

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GDP年均增长为9.5%,其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间关系问题,而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伟大生态构想具有巨大的现实启迪。

3.1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自然信念
在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已经开始危及到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日益显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势。

1998年全国特大洪水、2023年汶川地震、2023年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难的频发,无疑不是人类破坏自然,无视自然最终所获得的有偿报复。

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人类社会与进步的重要力量,以牺牲自然界为代价而谋求进步与发展的社会必将走向衰退和败落。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于自然且统一于自然的,其生存与发展是离不开自然的,人类只有从自然界中汲取营养和能量才能维持其自身的繁衍生息。

因此,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自然信念已刻不容缓,同时,该信念的树立也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3.2提高遵循自然界客观发展规律的生态意识
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其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其特定的、不以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人类在面对规律时,只能遵循
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

一旦人类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和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例如:土地荒漠化、饮用水短缺、海
平面上升、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就是人类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例证。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是自然无为,万物自化。

自然,是事物本性
自由伸展的状态;无为,则是顺其自然,遵循其客观规律,不强加妄为的
意思。

老子认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常”就
是事物的发展规律,老子认为,认识并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是聪明的举动,
而不尊重其规律的惘然行为必将会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而这种顺应自
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遵循规律的生态意识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构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题中之意。

3.3确立实现人与自然平等发展的文明观念
中国古代“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与西方自卡迪尔以后
的主体性思维一直在其中一种程度上主宰着近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之关系,他们认为,人作为实践的主体,自然作为实践的客体,主体作用于客体,
人类可以对自然任其攫取和征服。

但是,事实上,他们却忽视了自然作为
一种与人类平等的生物,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物质,他也会对人们的不宜行
为进行有力的回击。

《道德经》中第五十二章写道:“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这句话恰恰是在告诫我们:不要强调自我中心主义,不要强调自我
的主观意志,我们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人与万物平等的文
明观念。

而在人与自然关系愈加紧张和恶化的今天,人们更应该树立一种
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最高价值取向,树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生
共荣的平等观念,同时,这一取向和观念的确立也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
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3.4建立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价值理念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的需要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了满足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开始
不断地向自然界进行肆意的索取和开采,而这种无止境的行为也使人与自
然之间矛盾关系日趋恶化。

追求价格昂贵的奢侈品,追求过分的精神享受
等行为活动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形势。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曰:“常德乃足”;在第三十三章:“知足知富”等“知足”与“知止”的人生哲理告诫我们:人生只有拥有常德,才能真正体会
到“知足”“常足”的快乐。

而如今的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越来越
体会不到消费所给我们带来的也正是因为我们丧失了“常德”,我们被金钱、被虚荣、被奢靡所迷失了双眼,迷失了自我。

与此同时,这种盲目的、过度的、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人类社会对资源的依赖
与攫取,最终导致了资源的短缺与破坏,严重地阻碍了人与自然、社会与
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促进人
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建立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价值理念至
关重要。

3.5深入贯彻和落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所谓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指
导下,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伦理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
进行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受
教育者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和权利观,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为
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

”它
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培养人们自觉应
用生态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能够主动地协调人与自
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和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只涉及大学生政治信仰、理
想信念、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形成及社会主义荣
辱观教育等,忽略了生态伦理教育。

但是,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
将直接影响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为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
政治教育必须与时展变化相适应,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培养符合我国现
阶段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
成为必然。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
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
的文明形态的建立。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滥砍滥伐,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

这种只顾人类自身生
存与发展,没有限制的开发、索取自然资源,结果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是
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肩负着我国
经济建设的重任。

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我
国的前途和命运。

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
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树立人与
自然之间和睦友好的理性关系。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人之
间的道德关系。

人们出于私利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严重消耗自然资源,造
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上的不平等,也制约了人与自然的谐调发展。

因此,培
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是促进人类自身发
展以及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内潜素质(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意识)与
外显素质(外部表现出来的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

”生态文
明教育应属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范畴,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

我国高校现阶段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
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文
明观,生态伦理观的全面发展的人。

但是目前,生态伦理教育不成体系,
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缺乏,教育的结果很不理想。

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从而正确选择、调节自己
对待自然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他们懂得尊重
自然时,就能够尊重自然进化的内在规律,发自内心的关爱自然、热爱自然;当他们面对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依照生态伦理理念对
自身的行为进行自律,形成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当他们在处理人与人
之间关系时,能够摒弃“个性膨胀、竞争至上”的思维定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

论文摘要: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

生态伦
理学主张人不仅时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人还对自然有责任和义务。

辽宁生
态文学体现了生态伦理的思想。

辽宁生态文学伦理道德思想主要体现在人
要敬畏生命,自然物有自己的权利,自然界应该是个平等和谐的大家庭。

生态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初,是针对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的一门新兴
理论。

生态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主张,人类不仅对社会有责任,人类对
自然也具有责任和义务。

伦理学由于受到绿色浪潮的冲击,把道德问题纳
人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于是就产生了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的提出者
法国的史怀泽倡导尊重生命,他认为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是崇拜生命、敬畏
生命。

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也需要人的道德关怀,人和自然的关系可以用
道德的手段来协调。

生态伦理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改善人类的环境。

这种生
态伦理学观念在辽宁生态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生态文学中的伦理道德思想是文学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和飞跃。

从原
始社会到生态文学产生以前,人和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对立的、异己的,其
文化观是人文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文化观。

人类的文明发展是以自然的被
破坏和逐渐退隐为代价的。

原始社会的文学是以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为理
想的,这一点在原始神话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封建社会的文学是以宗法血
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然仍然是人类征服战胜的对象。

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
自然观否定了人的主体性,也否定了自然的独立性,上帝具有了至高无上
的权利。

新文艺复兴时期,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自居为天地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自然仍是被征服的对象。

尤其是到了工业社会,天地万物都
成为工业技术加工的原料和资源。

长期以来,人类历史往往就是人和自然
斗争的历史。

人们一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同质同源,相容共生,相互依存
的关系。

直到生态文学的出现,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把
伦理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这是以往历史上没有的伦理思想,
因此,生态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文学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

1.生物的道德伦理
2.自然物的权利
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物有自己的权利,自然物不是专门为人类而生存。

当人类被生态危机逼到了生存的险境的时候,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大自然,审视大自然。

罗尔斯顿认为:“旧伦理学仅强调一个物种即人的福利;新伦
理学必须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着的生命的几百万物种的福利。

”在王秀杰的
作品中,人不是唯一的价值主体,自然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权利。

王秀杰
在她的作品中痛斥了毒杀仙鹤的野蛮行径。

在鲍尔吉·原野的散文《羊的
样子》中,众生平等,羊也有生的权利,但羊似乎天生就是“别人的大衣”,人类的蛋白质资源。

羊的一生都小心、温驯、哀伤、悲戚。

羊为自
己生的权利祈求过挣扎过:“我见过的一次是在太原街北面的一家餐馆前。

几只羊被人从卡车上卸下来,其中一只,碎步走到健壮的厨工面前,前腿
一弯跪了下来。

羊给人下跪,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一幕。

另两只羊也随之跪下。

厨工飞脚踢在羊肋上,骂了一句。

羊哀哀叫唤,声音拖得很长,极其
凄枪。

”人如此粗暴而丑陋地剥夺羊的生的权利,人都比不上其他自然物,因为泉水会捧着羊的嘴唇,泉水尚且知道呵护羊的生命,给羊以温情。


鲍尔吉·原野散文看来,众生是平等的,众生不仅指鸟兽鱼虫与人类,也
指草木稼蔬,还包括无法用肉眼看见的小生灵。

“墙角的草每一株都挺拔
翠绿,青蛙鼓腹而鸣,小腻虫背剪淡绿的双翅,满心欢喜地向树枝高处攀登,这是因为‘众生皆有佛性’。

即知,‘佛性’是一种共生的权利,而
‘不化’乃是不懂得与众生平等。


崇拜生命、敬畏生命成为辽宁生态文学的重要创作思想。

人有责任和
义务去保护自然,善待自然,而不是仅仅保护人类自身。

生态伦理学认为
大自然和任何生命形式都有价值和尊严,人类应敬畏自然,关爱生命,让
人类的良知觉醒。

生态文学的伦理观对自然物的敬畏和关爱,使得作家和
自然有了一种血缘感,.作家对待自然物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

保持和谐
的生态环境的前提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物。

鲍尔吉·原野在《门大爷》
中写道:“我景仰昆虫如蜜蜂,如旦旦勾,如蝗螂。

我尤心仪蝗螂王者的
气度,希望它率天下众虫演艺。

"鲍尔吉·原野在《一粒米重如山》中认为:“事实上,每一种宗教包括民间禁忌产生的原始动因,都包括了这样
的考虑:人的生存与使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

如果一个人不敬畏
粮食,那么天地间还有什么其它可以敬畏的东西吗如果一个人不爱护环境,那么他到底要爱什么呢”
王秀杰在她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新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即尊重、敬畏、善待其他物种的生命。

在王秀杰的作品中,人和自然具有了伦理关系。


传统的伦理学来看,本来自然和人是没有伦理关系的,但在她的笔下,自
然物和她具有了一种伦理关系,她把对人的关怀扩大到所有生命,她把自
然物看成是她的朋友、她的亲人、她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放弃
了人类的中心主义,对所有的生命形式进行了一种伦理关怀。

她曾经明确
地告诉别人仙鹤比她重要。

正如她所写的那样:“对野鸟们的那份情感,
则已经溶进了我的血液中。

”鲍尔吉·原野写到:“我走近时,蝴蝶把双
翼小心合拢,仿佛是为了让我捉。

我把手缩回,更不好意思把它们用大头
针钉到墙上,尽管它是一条蛆,但它有更多的神性。

”在鲍尔吉·原野的
散文笔下,一切自然物都具有了灵性和生命:树枝下悬藏的密密麻麻的雨
滴成了上帝的伏兵。

雨后地面上的小小的玻璃碎片成了开探照灯的水手。

雨滴落在地面上形成的水泡成了金毡房。

屋檐下的簇簇青草成了一个家族。

最高的草是草妈妈,草芽是草妈妈的孩子围着母亲探头探脑。

如果不是把
大自然看成是有灵性的生命,是不可能这样写作的。

3.大自然的家庭
自然界是个平等的大家庭,中国自古就有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

从道家的法天贵真,道法自然,万物平等自化,如老子的“天地不仁,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